党员发展工作存在困难、突出问题及对策建议1
党员发展工作是党的建设一项重要的经常性工作,是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的基础性工作。院党委十分重视党员发展工作,深入贯彻“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十六字工作方针,严格党员发展程序,保质保量完成党员发展工作。但还存在一些实际困难和突出问题。
一、存在实际困难和突出问题
(一)支部对党员发展工作中缺乏整体规划
党员发展工作重点在支部,但大多数支部的党员发展工作处于被动地位。党员发展计划主要根据群众自发的入党申请,支部在鼓励、培养、吸收优秀分子入党中作用发挥不强,党员发展工作缺乏整体规划。
(二)在高知群体中发展党员数量有限
近三年发展党员65名,其中发展高知分子党员17名,仅占发展党员数量的26.15%,比例相对较低。一是部分高知群体自身入党热情不足。高知人才大多是临床业务骨干,工作繁忙,对党的理论知识缺乏深入了解,认为党员发展程序严格且培养过程较为繁琐,从而放松了政治要求;二是支部重视不够。部分支部在党员发展工作中,对主动争取高知群体入党没有做到足够重视;三是民主党派发展党员对高知群体进行了分流。
(三)基层党务干部工作面临困境
支部书记、支委大多为兼职,党务专业知识培训不够到位,党员发展工作程序不够规范,台账记录不够严谨;个人时间和精力有限,对党务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够。
二、对策建议
(一)加强指导,做好党员发展工作整体规划
建立好四类人员(入党申请人、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预备党员)的登记台账,对发展党员各阶段人员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指导支部在党员发展工作中主动作为,发挥支部在联系服务群众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鼓励支部书记、委员经常开展谈心谈话,主动争取群众中的优秀分子入党;常态化开展调研工作,及时了解职工思想动态。
(二)重视高知群体,进一步优化发展党员队伍结构
做好高知群体的摸底工作,协助各党支部建立所涵盖科室非党员高知群体台账,指导支部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培养和发展高知党员计划;把发展高知党员纳入支部党建工作重点,加强对支部党员发展工作的指导;鼓励高知群体参与组织活动,激发政治热情;重视对高知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工作,及时做好思想动态分析。
(三)做好培训培养,加强党务干部队伍建设
以提升业务为目标做好党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重视党务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提高党务干部党性修养,开展有针对性的医院党务干部培训,提升党务干部业务能力,拓宽党务工作思路,找到党务工作与业务工作的切合点,真正做到党建与业务相互融合、促进。
党员发展工作存在困难、突出问题及对策建议2
发展党员工作,是党的组织建设工作中经常性的重要任务,也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途径。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对加强新时期党的建设有着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农牧区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农牧区党员结构比例、党员发展程序等都发生了变化。鉴于这种情况,组织部对基层党组织发展党员情况进行了一次调研后,对基层党员发展提出了几点看法,现以陈述,仅供参考。
一、基本情况
截止目前,全县共有基层党组织152个,其中,党委11个、党组25个、党总支7个、党支部134个。其中,村党支部45个、社区党支部3个、非公企业党支部2个;全县共有党员2950名,其中农牧民党员1249名,占总数的42.34%,少数民族党员1864名,占总数的63.22%,女党员669名,占总数的22.68%。
2013年,新发展党员62名,其中,农牧民党员8名,占发展党员总数的12.9%,妇女党员22名,占发展党员总数的35.5%,35岁以下党员56名,占发展党员总数的90.3%,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党员48名,占发展党员总数的77.4%,专业技术人员党员23名,占发展党员总数的37.1%。
二、主要做法
近年来,我县严格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发展党员工作新十六字方针,不断提高党员发展管理工作科学化水平,使党员管理工作逐步趋于规范化、科学化。严把党员“入口”关。一是严格入党程序。严格按照发展党员新十六字方针及全州发展党员五项制度要求,严格审查新入党人员基本情况,对于不符合条件的入党申请人,一律延长考察期。二是严格党组织关系转接。规范党组织关系转接规程,要求必须做到纸质组织关系接转与党员信息系统同步进行,同时填写操作台帐,方便年终统计。三是完善入党材料。结合全县干部档案整理工作,严格要求将各项材料分类审查入档,完整体现党员入党全过程,党员思想全动态。四是在农牧民党员管理中实行“一人一档”工作,要求将每一名农牧民党员的从提交入党申请书至党组织会议研究其转正的所有入党资料规范整理归档,由村党支部负责归档后移交给乡镇党委保管。严把党员“培训”关。组织发展对象参加各级党组织举办的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组织发展对象系统地学习党建基本知识和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及法律法规,从而端正了学习的态度和入党动机。同时,结合发展对象的实际,充分利用远程教育培训、发放学习资料、组织观看实用技术电教片等形式,不断增强教育培训的实效性。严把党员“出口”关。一是部分党员在工作单位变动后党籍关系却仍然留在其原单位党组织里,造成管理上混乱的问题。对这部分党员结合对流动党员的清查工作,开展“双向”治理:对有固定工作单位的党员要求限期转出,经调查确实工作不稳定、不能按时转接的,按流动党员管理。二是对个别违反党纪法规的党员在查明情况后征求纪委等部门的意见后给予相关处理,对情节严重者给予了开除党籍的处理。严把党员“流动”关。深化对流动党员的管理,摸清流动党员底数,对流动党员统计做到半年一更新;确定流动党员的联系人,做到定期联系、清楚掌握流动党员基本情况。探索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新途径,通过建立流动党员管理QQ群、短信信息平台、12371党员服务平台等方式,将流动党员管理服务工作做到常态化。严格党员“统计”关。针对个别党员信息不准的问题,集中开展信息清查,对党组织基本情况、党员基本情况逐个、逐人清查,重点解决党组织换届信息不准确、党组织成员不全、岗位信息不准确及流动党员统计不全等问题,使党员信息管理系统的信息更加真实、准确,为各项决策提供准确信息支持。严把党员“管理关”。一是明确责任追究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确定基层党委书记为发展党员工作第一责任人,党支部书记为具体责任人,形成了层层落实、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二是建立严格询问制。对外地转入党员特别是在外地入党的党员,做到“六查”,即查入党时间、查入党程序、查组织生活情况、查组织关系转回原因、查外地从业情况、查居住情况,确保不留盲点。三是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在党委统一领导下,明确各自职责,主动配合,形成合力。切实做到责任到人,分工明确,措施有力,真正把党员管理工作落到了实处。
三、发展党员存在的问题
从党员生活情况看,生活比较富裕的占5%,生活一般的占53%,生活比较困难占42%。从党员发挥作用上看,作用发挥比较明显、起一定带头作用的占3%左右,作用发挥一般占56%,作用发挥差的占41%。
从以上调查情况可以发现,近几年来,我们在发展农村党员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党员队伍数量稳步增长,农村基层党组织力量不断壮大,农村党员发展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1、发展党员渠道受到限制,源头不畅。普通群众入党的积极性不高,申请入党人数在逐年下降;具有一定文化的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越来越多,造成吸收优秀农村青年入党日益困难,年轻优秀的党员后备队伍严重不足。
2、党员队伍结构性问题依然比较突出。在年龄结构上,以中老年党员为主,党员队伍整体年龄偏高。在文化结构上,以低学历为主,文化素质普遍偏低。
3、新发展党员的素质亟需提高。大部分村党支部每年发展两名党员左右,但是仍然缺乏年青和文化程度较高的新鲜血液补充到党员队伍中来,党员队伍难以突破党员老龄化、低学历的现状,党员素质偏低,“双带”能力弱,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明显。
四、基层发展党员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基层发展党员工作中问题的存在,既有客观上的原因,也有主观上的原因。
1、部分基层党组织不够重视,造成发展党员工作相对滞后。当前农村发展党员工作中之所以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特别是部分农村党支部书记对农村党员队伍现状及所面临的问题认识不清,对如何改善农民党员队伍结构问题重视不够、认识不足,没有明确的措施和办法。有些村党支部发展党员“坐等上门”思想严重,实行“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工作方法,发展党员工作存在放任自流的现象。
2、少数基层党组织核心作用发挥不强,影响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有的党支部在带领群众发展经济方面思路不宽、办法不多,特别是对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些热点、难点、焦点问题解决不到位,不能很好地带领群众走共同致富的道路,导致党组织缺乏凝聚力和吸引力。有的党支部要求党员尽义务多,讲权利少,很多棘手的事情要求党员带头,而党员应享有的权利得不到很好的落实,在遇到困难时不能及时得到组织帮助和关怀,挫伤了一些党员的积极性。这无形中降低了组织的威信,影响了党的凝聚力。有些党支部组织活动不能正常开展,甚至不开展党支部活动,党员很少过组织生活,这样就造成了党内各项工作不正常,对党员的教育管理不到位,削弱了党组织在群众心中的威信和吸引力。
3、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没有充分体现,缺乏应有的号召力。因部分村党支部对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疏于管理,致使其思想行为与普通群众无异,有的甚至还不如普通群众。如先进意识淡化、组织观念弱化、服务意识淡薄;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双带”能力不强;甚至有的党员干部存在贪污、挪用公款等违法违纪行为。党员队伍中存在的种种问题,降低了党员在群众中的威信,使许多青年对入党缺乏“光荣感”和吸引力。
4、大量农村青年外出,选人育人渠道受到限制。外出务工、发家致富仍是农牧区青年的首要选择,农村青壮年,大、中专和高中毕业生、复退军人等大量外出务工、经商。由于长年在外,村党支部看不到、管不着,选人育人渠道受到很大限制。好“苗子”难找,农村入党积极分子缺乏“源头活水”,造成发展对象严重不足。
5、部分农民群众对入党认识模糊,缺乏积极性。近几年,受市场经济影响,部分农村群众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变化,入党热情较以前有所下降。
6、缺乏配套的发展党员工作机制。长期以来,我们党对发展党员工作,探索积累了丰富经验,形成了规范章程,为发展党员工作提供了制度保证。但农村发展党员工作机制仍然不够健全,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农村发展党员工作的要求。如考核、激励机制缺乏,党务知识欠缺,业务操作不规范等。有些乡村领导班子变动,往往疏于交接,导致发展党员工作心中无数,无计划措施,培养与发展脱节。
五、农牧区发展党员工作的对策建议
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发展党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需要从提高认识、夯实基础、明确重点、建立机制等方面着手,并一以贯之地抓好落实。
1、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做好基层发展党员工作的责任感。发展党员工作是关系党的组织生存、事业发展的大事,做好新时期农村发展党员工作,不断把那些具备党员条件、符合要求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对于壮大农村党的肌体和力量,改善农村党员队伍结构,巩固党在农村的群众基础和政权基础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有利于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更好地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农村各级党组织要充分认识新时期发展党员工作的重要意义,按照中央《关于进一步做好发展党员工作的意见》,明确当前发展党员工作提出的新要求,进一步规范程序、强化措施,以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全会重要思想为指导,严格按照发展党员十六字方针和州委组织部发展党员五项制度要求,把做好新形势下农村发展党员工作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基础性工程来抓,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切实做好农村发展党员工作。
2、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战斗力。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吸引力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农村发展党员工作的重要保证。首先,加强党组织自身建设。乡镇党委要更新用人观念,创新选拔方式,采取多种形式和渠道,选准配好农村党支部书记。切实把有能力致富,而且能够带领群众致富、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思想品德好、政治素质高的能人选进班子,在群众的认同感和信任度上提高班子的感召力。其次,找准基层组织建设与经济工作的最佳结合点,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把群众的事情办好,重新树立村党支部和党员在群众中的威信,增强凝聚力和号召力。实践证明,离开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去抓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难以取得成效的,要解决好农村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必须增强集体经济实力。
3、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提高队伍素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加强思想教育,使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用真实的行动赢得农民群众的信任,做农民群众的贴心干部。同时转换工作方式,增强服务意识,把党员干部从原来的单纯的行政管理引导到抓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增收上来。通过定期聘请科技专家授课、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组织产业经济大户现场辅导等多种形式,开展党员培训,提高党员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开展党员“设岗定责”、“双承诺”等活动,激发广大无职党员的政治热情,用党员的模范行动感染群众,吸引群众。
4、开拓创新,突出重点,掌握发展党员工作的主动权。首先,拓宽选拔渠道,优化队伍结构。坚持高标准,严格发展,注意改善党员队伍的年龄、文化和分布构成,合理调整发展党员的结构分布。其次,强化选拔措施,突出发展重点。要着眼于农村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确定发展党员工作重点,建立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保持一支量足质优的村级后备干部队伍。
5、创新机制,加强管理,建立基层发展党员长效机制。要抓好新时期农村党建工作,必须不断健全和完善发展党员的规章制度,逐步使发展党员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一是建立健全发展党员工作责任机制。明确乡党委书记、村支部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切实抓好抓实这项工作,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发展党员工作机制。二是建立健全党员发展教育机制。建立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培养制度,加强入党积极分子队伍的培养教育,组织他们学习党的政策和使命,增强其申请入党的光荣感和政治责任感。三是建立发展党员工作监督机制。建立健全发展党员工作机制,全面实行和深化发展党员公示制、票决制。四是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机制,进一步激发党员的内在动力。尤其是关心和爱护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强化党员对组织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荣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