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5天的培训学习,对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尤其是听了19日上午坚持新发展理念,扎实推动内蒙古经济与质量发展一课,感受很深。作为一名基层人大工作者,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不断提升自身履职能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2018年6月28日,李克强总理在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电视电话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刻总结了“放管服”改革的战略意义,明确提出了下一步“放管服”改革的重点与难点,着重阐明了确保改革措施落地见效的具体要求。
放管服就是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简称。具体来说,简政放权是基础,要通过“放”来赋权于民众和市场,激发民众的创造性,推动市场的活力,创新监管是保证,以“管”营造公平和秩序,放与管是一对辩证关系只有放下去才能管的好,也只有管得好才能放的开,优化服务是根本,以“服”输出便利和品质为人民服务,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本质上都是为了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
一、抓住关键环节,全面彻底的“放”
简政放权关键在简,核心在放,目的在方便企业和基层办事。再具体的工作中,应该注意以下三点。
一是要坚持量质并重,整理修订权责清单,更好地向市场和社会放权,着力完善打造权责清单升级版,对公共服务事项建立具体的易操作的措施和流程,建立相应的动态管理机制和监督问责机制,增强清单的实用性。
二是要坚持问题导向,优化审批服务,更好的吸引投资创业,提高就业率。降低市场准入标准,破解企业落地办证难题,促进中小企业尽快落地生产;清理重大项目报批障碍,降低投资前期成本,缩短企业投资投产时间;放宽社会服务准入门槛,盘活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提高群众就业率;
三是要坚持同步推进,既要与上级权力下放及时对接,更要把该放的权力彻底放下去。政府对市场的行政审批和行政许可要逐一进行论证,能取消的坚决取消,能下放的坚决下放。无论是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还是继续推进投资项目审批改革,无论是大力破除市场准入壁垒,还是进一步推进减税降费,都体现了通过“放”来赋权于“民”和“市”,激发群众的创造性,推动市场的活力。
二、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及时有效的“管”
在大量减少审批后,政府要更多转为事中事后监管,着力构建“空气型政府”,做到缺之不可,服务不觉。
一是要科学合理、实事求是地做好监督和管理,对下总揽不包揽、放权不失管,对上到位不越位、尽职不失责。要健全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政府要带头讲信用,同时要对企业的信用进行智慧综合监管。要本着鼓励创新的原则,对新兴产业实施包容审慎监管,推动新兴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二是要加快建立责任明确、任务清晰、程序规范的监管制度,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健全审管衔接机制,形成监管合力,营造全社会依法依规营商办事的良好氛围,挤压权力寻租的空间,让政府“乱动的手”受到约束。
三、不断创新发展理念,积极有效的“服”
为人民服务是执政党和政府的一贯宗旨,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本质上都是为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
一要真正把服务意识、服务理念贯彻到政策制定、政策执行的各个环节之中。积极主动换位思考,要认识到“放管服”改革是一场重塑政府和市场关系的自身革命。是刀刃内向的一场深层次革命。政府要把大量不该管的事项交给市场或社会,把生产经营和投资自主权还给企业,从源头上减少了权力寻租问题,推动政府工作人员由审批发证的管理者向为提供优质服务的服务者转变。
二要按照“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的要求,及时把改革中形成的成熟经验制度化、法律化。
三要积极探索建立便民服务大数据平台,加强部门信息联动,杜绝群众在不同窗口重复提供相同手续的负担;探索互联网+模式,建立指尖政务APP,缩短群众企业与政务服务的距离,通过手机办理的方式减少窗口办理流量;推广普及电子证照,减少等待出证的时间等
“权力是双刃剑,用得好可以为人民办事,用不好也会误民误事,甚至滋生腐败。”放与管的和谐统一,正是用好简政放权这把利剑的基础核心。只有改革精简审批制度,同时完善政策维护市场良好秩序,才能把简政放权这项政策发挥到极致,在改革洪流中乘风破浪转危为机,实现经济社会的弯道超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