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国改革开放40年以来,甘肃的发展虽然也在一个相对快速增长期中,但与东部地区相对比发展还是较为滞后,与西部、西南其他省份的发展差距也逐年在进一步扩大,我们要正视与其它省份的差距, 如何实现我省健康快速的发展成为现阶段非常迫切的任务。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时为甘肃今后的发展定下了工作总基调,其中以下几点可成为我省加快发展的总思路:1、深化脱贫攻坚工作,坚持靶心不偏、焦点不散、标准不变;2、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构建覆盖城乡、功能完备、支撑有力的基础设施体系;3、加快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加大改革攻坚力度,加快构建开放新格局;4、积极发展高附加值特色农业,统筹旅游资源保护和开发,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5、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正确处理开发和保护的关系,加快发展生态产业,构筑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
根据目前甘肃的省情,我们要清醒的看到发展中一些不合理因素,除了先天条件的不足外更主要的是内部因素。
(一)我们要解决的是思路问题和认识问题。
至今对甘肃的发展优势还存在理解上的误区,对具有优势性的农业产品、文化传承、自然资源和工业体系发展的信心不足,总觉得没有可发展的潜力。没有对投资领域遵循按规律办事,不能让资金灵活运用,导致不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让传统产业发展落后。贫困地区稳定脱贫基础还不牢靠,基础设施、教育、卫生、养老等公共服务水平还要继续加大投入和提高,营商环境一直得不到改善。
(二)措施执行不到位大打折扣
针对政策的理解不到位,政策执行和工作落实打折扣,没有及时转变思路,体制机制过于僵化,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现象不同程度存在,自我束缚太多,发展步子迈得不够大,一心求稳。
(三)产业结构不合理越来越明显
我省目前第一产业还是重中之重,但现代化水平较低没有区域间的合作,导致规模化和效益化水平还是较低;第二产业总量过小, 内在的增长活力又不足,没有长远的规划不能形成上下游产业链;第三产业发展虽然较快, 但整体素质和效益一直得不到提高,一直以来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期效益。
我们只有认识到以上的不足,才能认清如何实现甘肃快速发展。要借着西部大开发的政策红利和“一带一路”的机遇,通过我省在农业上有河西走廊的优势,在旅游上有敦煌莫高窟的优势,在流通上有兰州地理位置的优势,走上科学筹划、统一安排、合理布局快速跨越式的发展道路。
一、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让贫困地区实现稳步增长
集中力量把政策、资金、项目重点倾斜到深度贫困地区中,加快推进深度贫困地区电网、水利、公路、通信等基础性设施建设。继续在已脱贫地区做大玉米、马铃薯、蔬菜、苹果、中药材等标准化生产基地和物流体系,打造一批回乡创业的模范带头人,加大对扶贫产业车间的投入,实现一村一个产业并形成区域间的产业链条。促进乡村间的整合,让较小的村落和不具备居住条件的村落合并到较大规模的乡村中,壮大村集体经济。
二、运用科技手段发展生态环境建设
可由省上组建成立一个生态环保企业,把可以治沙的地方纳入进去,实行股份制管理,并利用“八步沙”治沙造林的经验,全面在河西走廊上进行治理建设。引入国内或国际顶尖的企业进行土壤污染防治治理,强化重金属污染风险管控与修复治理,实行城市垃圾分类处理,大力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新风尚。加大汽车充电站的建立,推广电动汽车在全省的应用。
三、调整产业结构
依靠科学技术延伸农业产业链,积极发展肉制品、食用菌、百合、玫瑰、油橄榄、花椒、优质小杂粮等区域特色产业和地方土特产品,大力实施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提高农副产品的附加值。重点发展以农副产品为加工、储藏、保鲜、运输销售的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这些企业壮大后可以就地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劳动力的就地安置和转化。
重组合并一批国有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的企业,这样就可以充分利用合理的资源和资金加大在智能数控设备、传感识别技术、云计算、大数据等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上的投入,实现企业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销售服务的综合集成。
四、发展县域经济加快城镇化步伐
加快发展县域经济是推进城镇化的基础,由于我省大部分城市的公共设施和容积率十分脆弱,没有产业导致经济发展受限制,难以承受大规模农村人口涌入,致使城镇化水平不高。我们要以户籍制度改革为突破口,支持特色小镇和田园综合体开发建设,释放农村市场和乡村旅游消费潜力,加速城镇专业市场群体的形成。
五、发展壮大民营经济体
认真贯彻好中央《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实实在在让营商环境得到改善,保护商标、专利成果,多方面拓展融资渠道。一方面要激励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并给与政策上、资金上最大的帮扶,另一方面努力解决好我省大型民营企业的历史遗留问题,让这些企业甩开包袱和负担实现转产在高精尖技术上有所突破。
六、建立一个健全的市场体系
甘肃在发展过程中应当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的作用,真正把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手段使资金、人才、劳动力等其他的市场要素得到合理应用,把效率和效益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使市场意识不断增强,市场手段更加丰富,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