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能搜索到更多你想要的范文→
当前位置:好范文网 > 心得体会 > 读后感 >

《把课堂还给学生》读后感

发布时间:2020-08-19 20:42:54 审核编辑:本站小编下载该Word文档收藏本文

导语:《把课堂还给学生》读后感共含3篇,由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小编希望以下多篇范文对你的学习工作能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把课堂还给学生》读后感

第1篇:《把课堂还给学生》读后感

给你一篇《把课堂还给学生》读后感的写作范例,你可以参考它的格式与写法,进行适当修改。

这学期,我们学校发了本《把课堂还给学生---如何建构理想课堂》的书,看到还给学生这几个大字让我想到了叶圣陶先生的话,他说:“学语文主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他强调“自读自悟”。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师应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会学生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语文新大纲指出,在学生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指点,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自主学习体现的正是这种精神,它符合以人为本的教学观。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落实这一精神,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更“真”更“实”呢?

面对着各种考试,如何让孩子提高阅读能力,学会自主学习呢?在语文上,我想要从最基础的习惯抓起。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有了好的习惯,办事容易办好,学习也能得益。在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学生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能力是很难提高的。也就是说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形成阅读能力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在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方面,我是这样做的:

(1)、要求学生以认真的态度对待阅读。看书不能走马观花、草草而过。为了促进学生认真读,我要求学生“情绪要稳、读音要准、边读边想,弄懂词句”。

(2)、主动查字典的良好学习习惯。这就为学生准确理解课文内容作好铺垫;

(3)、圈点批注的阅读习惯,也就是读书时,要圈住自己不认识的字,画出不理解的词。再读课文时,标出自然段序号,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不理解的句子或自己认为比较重要的句子,并以小组的形式互相启发讨论。这样学生读一次,画一次,动手做一次,越读的多,理解越接近中心,学生的体会也就越深等等。

(4)、提倡学生多读、反复读,古人云:“书读百遍,其意自现。”

课堂上讲课文,我坚持讲前读、分析时读、讲完后读、老师师范读、学生交流读,课后要求学生抽时间读。良好的阅读习惯一旦养成,便会成为个人的宝贵财富。终身受用。这样孩子们养成良好的阅读的习惯了。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了,再加以阅读方法的训练就足以能够锻炼学生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了,那么课堂上学生就会有话说,有自己的想法了!这样才能实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孩子们自感自悟!

第2篇:《把课堂还给学生》读后感

希望你能喜欢这篇《把课堂还给学生》读后感范文。

与一本好书的相遇,是偶然,更是机缘,有幸拜读了徐洁老师的新书——《把课堂还给学生——如何构建理想课堂》。

徐老师从课堂教学的内在教育使命,教学方法的选择艺术,到让学习在课堂上真实发生,有效组织合作学习,引领学生深度学习,演绎课堂精彩生成,再到巧用反馈评价提升课堂质量,"互联网+"时代变革课堂,显示着徐洁老师深刻的实践和思考。

读完之后,我心潮澎湃,幡然醒悟:课堂成全生命,是一种预设,更是一种精彩的生成。作为一名历史老师,就要向课堂要质量,在课堂上成全生命,用精美的故事情节包装45分钟,善于及时捕捉学生信息,并进行精心引导。

要想让学生在课堂上成为真正的主人,就要让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活跃在课堂上,使课堂生活成为师生共同创造的美好时光,如此,理想的课堂,才能成全一个个活泼泼的生命。

当然,书中还有很多精彩的语言:让深度学习真正发生,让学生真有成长;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更要关注学生的人生;课堂是一种生命存在的方式,要道法自然,要大道至简,要大道归一……一句句,一字字,都荡涤着我的心灵,洁净着我的心灵。

一、真诚,发自内心

这应该是教师课堂评价的出发点,也应该是所有教育的出发点,虚情假意,数行应付,这样的评价不但不能促进教学,反而会弱化教育功能,矮化教师形象,淡化师生关系,一时应付却后患无穷,以诚相待,以心交人,真诚地评价学生,才能打动学生的内心,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眼中有自己,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激情。

二、始终抱有期望

众人皆知的皮格马利翁效应,让我们对期望有了绝对善意的期待,学生是发展中的人,一切尚未定论,教师的积极期望是激发学生潜能的催化剂,课堂评价将老师的期望信息传递给学生,引起学生共鸣,并转化为学生的自我期望,长此以往,形成良性循环。

三,紧扣教材不脱离文本的价值取向

新课程提倡多元化解读和个性化阅读,这必然导致学生的多元反映,但学生多元反应并不都是正确合理的,教师在价值观的导向上无所作为是不可取的,教师既要给学生平等宽松的学习氛围,又要对学生的学习反应进行点评引导。

比如在历史教学中,对历史人物、战争的分析,需要站在多个角度,结合特定的历史背景,客观、公正的进行分析评价。所以说,在历史教学中将主动权交给学生,但同时也不忘教师的主导作用,有机地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间的相互作用融为一体。

总之,理想的课堂,是学生的学堂,更是教师的学堂。当课堂真正成为教师播撒教育理想、信念和希望的麦田,成为学生种植梦想、收获知识、丰富思想的花田,唯有如此,才能创建最好的'课堂。

第3篇:《把课堂还给学生》读后感

这个网站《把课堂还给学生》读后感范文很有深度,希望可以助您一臂之力。

把课堂还给学生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气息”是叶澜教授“新教育基础”改革的核心部分和精华内容,是现阶段素质教育下课堂改革的方向。转瞬间,小学数学新课程改革从2001年开始至今已有十余年之久。不忘课改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要求是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通过自主探究真正领悟数学知识,才能掌握数学技能和方法。我是经历了课改,见证课改的乡村中年教师,算有一些自己的心得。

课改下,专家学者一直在呼吁:把课堂还给学生。可见这是老生重弹而又重要的环节。显然,把课堂还给学生不是一句简单的空口号,而是一段用心努力的改进过程。尤其是对于山区小学的中年教师,鉴于多数是接受“填鸭式”教学的过来人,所以,在授课时也习惯沿袭着过去老一辈的方式。因此,在农村小学贯彻落实新课改的精神,确实不容易。它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更多的指导。有心,事竟成。以下是我的几点体会和建议:

一、转变自身的观念,巧妙指导

要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作为教师首先要从自身的观念反思。新课改以来,不少教师也注意到了在课堂中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教学过程中的引导者和参与者。但在实施过程中,往往一讲到定义、计算、及注意点,老师便又容易犯老毛病,一味地由自己讲解。教师需意识到教学过程是开发学生思维的过程,不管讲授内容复杂与否都不能忽略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在课堂中,我们应尝试性地给学生提供参与数学教学的活动,让学生上台讲解小知识点或者开放性习题等,让学生在这个舞台中尽情地 1

展示自我,释放自我。记得有一次,我在教学《商不变的性质》时,引导学生从上到下观察15÷3=5150÷30=51500÷300=5这组算式的被除数、除数各是怎样变化的?你发现了什么规律?经过学生一段时间的讨论后,我发现班里学习成绩较差、课上从不举手发言的李霞同学把手举了起来。我见到后,高兴地把她叫了起来,但她却站在那里支吾了半天也没说出一个字。这时,其他同学坐不住了:一些调皮的孩子开始讥笑她,学习好的孩子也不耐烦的埋怨她耽误时间。再看李霞,脸涨得通红,低着头不时拿眼睛溜着老师和同学。从她胆怯的目光中我可以感觉到连她自己都失去了信心,准备退却了。可我走过去,用手抚摸她的头,亲切地说:“没关系,你在课堂上举手,老师特别高兴。这证明你想和大家一起努力学习了,第一次当着老师和同学发言,难免会紧张,深呼吸一字一字的把你观察到的和想说的说出来,即使是错的,老师也要表扬你的勇敢!”当时,她激动得热泪盈眶,用颤抖的声音结结巴巴的说出了自己的观点,居然是对的!教室里立刻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我也禁不住心潮澎湃。因此,要把课堂还给学生,首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回答问题。遇到不懂的,老师就要适当地指导。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懂得指导的技巧,不能随便训斥,从而引起学生的紧张。教学是双边活动,离不开学生的学,更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它们相互依存,缺少任何一方就没有对话、互动和交流。学生作为不成熟、非稳定的一方,正处于认知、情感、世界观形成和发展的关键阶段,他们对世界的理解和感悟是不全面的,有时是偏颇的。因此,教学中不但需要学生独特的体验和探究,也需要教师的体验去感染、唤醒和引导学生的体验。所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至关重要的。但,教师的主导要适度,教学中应着眼于理解的疑难处、知识的关键处、情感的共鸣

处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课堂上教师要有两个把握:(1)把握时机,进行启动、引发,把学生的思维带入更深的境地;(2)把握好自身的角色定位,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引导,当学生发生争议时——参与,当学生发表意见时——倾听,当学生出现错误时——纠正,当学生获得成功时——赞赏。所以不要轻视教师的指导。学生和知识之间就像隔着一层窗户纸,教师轻轻一导会使学生豁然开朗,老师轻轻一导会给学生呈现出一个充满想象、充满灵性的瞬间。

二、创设良好的氛围

德国教育家哥特福尔德,海纳特提出:“教师凡欲促进其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就必须在他们班倡导一种合作、民主的教学氛围。”因此,教师必须坚持教学民主,在课堂内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充满信任的教学氛围,让学生产生自主参与的欲望,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创意。首先要创设愉快和谐氛围,培养学习兴趣和情感;其次要创设平等民主氛围,培养良好的学习情绪和态度;最后还要创设勤奋竞争氛围,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意志。在这个环节,我们须要做好两方面的努力:

1、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充分运用“亲其师而信其道”的心理效能。

2、创设轻松、民主的课堂氛围。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尽量运用一些风趣、幽默的教学语言,决不吝啬对学生的鼓励和微笑。如在低年级,可以通过以游戏、活动等形式学习新课,并提供给学生动手、动脑的机会。我们可以解决游乐公园中的数学问题来学习乘加、乘减算式,也可以通过摆学具学习乘法口诀……在教学“长方形、正方形周长”时,我让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制作长方形框和正方形框,感知周长的概念,以此方式来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有著名学者曾说过:“我们要努力使学生充满无拘无束的气氛,使学生和老师在课堂上都能够自由地呼吸。如果不能营造这样的教学气氛,那么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无法发挥作用。”记得有一次我在教授 “10以内的加法”这一内容时,我通过实物教学来营造氛围。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摆棍子来学习10以内的加法。可让学生人人参与动手用10个小方块摆成两部分,学生根据数的分解,得出了9种摆法。然后让学生观察写出9种加法算式,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抽象能力,也为学习减法奠定了基础。最后让学生把算式中数字填入表格,看谁填得又快又准,课堂气氛顿时活跃了起来,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都调动了起来。最后,让学生通过讨论来发现加数、加数与和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得出以下结论:(1)两数相加,和比两个加数中任何一个数都大。(2)一个加数减少几,另一个加数增加相同的几,和不变。这时又培养了学生的比较、概括能力。整个过程,学生人人主动积极参与,既达到了相互合作共同提高的目的,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有了积极的学习态度又刺激学生去寻求或创造达到学习目的的最佳方法或途径。

三、激发学生兴趣,使其有成就感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孩子各种创造力,求知欲的原动力。只要孩子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就会无止境地去追求、去实践、去发现。所以作为小学数学老师,我更加应当去培养孩子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引导他们走进数学的殿堂,指导他们利用数学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如我在教学分数与除法时,先让学生们算这样一道题:古时候,一个聪明的短工给地主干活,事先口头协议商定:每月工钱40元,每月30天算,按时取酬,结账兑现,分毫不能差误。结果这个月他干了21天,账房给他27.99

元,而他不依,说账房先生算错了。到底他该得到多少工钱?请同学们来帮他计算一下,同学们纷纷举手要求到台上展示他们的才能。结果大多数同学的算式是:40÷30×21≈1.333×21≈27.99(元),而小东的列式是:40×21÷30=28(元)小文的列式是:40/30×21=28(元),我先不确定优劣,而是针对三种情况说解题思路,第一种情况是:先算出一天该得到多少工钱,再算21天一共得27.99(元);第二种情况是:他工作21天占一个月天数的21/30,然后求一个月工钱的21/30。第三种情况是:40÷30是每天的工钱,把题改写成分数40÷30 =40/30,即每天工钱为40/30元,干了21天则是40/30×21=28元。通过对比,显而易见后两者算法较优,不用算小数除法。我分别给予肯定。虽然算法不同,但思路都是正确的,从而得出结论是:凡是遇到除法里除不尽的用分数计算较简便,使学生们从心底里高兴,使他们有成就感,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收到较明显的效果。

四、重视课堂效益

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在于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效益如何,直接关系到减负增效能否落到实处。“课堂教学效益”的研究一直以来是国内外广大教育研究者所关注的焦点,无论教育体制和课程教材怎样改革,“让学生学有所获,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发展”永远是其不变的主题。基于这样的认识,本人在课堂上常运用举一反三的方法来提高效益。有一次我在教学二年级“三位数的减法(退位减)”时,通过和学生学习二位数的减法,得出结论:第一,相同数位要对齐;第二,从个位减起;第三,哪一位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在本位上加10再减。然后,我让学生用这三种结论来计算三位数的减法。这种举一反三,依些类推的方法,不仅让学生更

加懂得了两位数减法计算,而且学会用得出的计算方法来计算三位数的减法。毫无疑问,这样的教学就会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益。

另外,教师要经常反思:为什么反复讲学生还是不懂?这时,教师要保持耐心和明确新知识对于小学生有一个接受的过程,不一定一次能存进学生的大脑,知识需要有序再现。除了自身的反思,还要引导学生做好反思:为什么学懂了还做不了题?为什么会了还会出错?为什么同样的题错了还要错?这时教师要让学生明白:懂了不等于会,知识要转化为能力需要练习;从“懂”到“会”到“准”需要“悟”,要多思考,举一反三;错题要更正,并学会找原因而不是借口。设计有梯度的练习也是提高课堂效益的有效途径。

以上,是我个人的四点心得交流。希望,我们每一位老师都能做到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以学生的幸福感为目的,优化教育方式。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体。拒绝“填鸭式”的教学,从你、我做起。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的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让我们以此共勉。

好范文网的小编希望你能喜欢以上3篇《把课堂还给学生》读后感范文,你还可以点击这里查找更多《把课堂还给学生》读后感范文

word该篇DOC格式《把课堂还给学生》读后感范文,共有6144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本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立即下载:
《把课堂还给学生》读后感下载
《把课堂还给学生》读后感.doc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编辑和打印
编辑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下载该Word文档
好范文在线客服
  • 问题咨询 QQ
  • 投诉建议 QQ
  • 常见帮助 QQ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