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学生自主管理
——班主任育人策略
班主任是学校与家庭、社会联系的直接代表,是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桥梁。从另一个角度,班主任还是联系本班各科教师的纽带。在”双减“背景下,作为育人者的班主任,我们应非常清楚肩上的责任与义务,“双减”要坚守儿童教育本质。班级作为学校组织管理的基本单元,班主任的班级管理策略和方式直接决定了班级的班风和班貌,班主任作为学校各类规章制度的直接执行者,必须要有符合本班班情的理念和方法才能将班级管理工作做实做强。
一、带班育人理念
第一年踏入教师行业就当上了班主任,由于我经验不足,对于班级管理也没有明确的思路,从很多老教师口中我得到了两个字“严厉”,因此,制定以自己为主的班规。但是,很快我就发现依然有很多学生“无动于衷”,我一直都在思考:无论多么严厉的班主任,班级里总有不听管教的学生,严厉到底管不管用呢? 后来,我慢慢感觉到很多学生的班级归属感并不强,一些后进生更没有班级存在感,何谈归属感呢?因为大多数学生其实很少参与到班级管理中,尤其是一些后进生。于是,我改变以我为主的班级管理方法,更多地从学生角度岀发,通过不断的摸索,我逐渐形成了一套以提升学生班级归属感,实现学生自我管理为理念的带班育人策略。
二、班情分析
当前我所带的班级一共40名学生,其中男生24人,女生16人。本班学生比较活泼好动,学习氛围较为浓厚,但自制力差,自我管理能力不强,过于依赖老师。无论是班级纪律、卫生打扫还是学习,甚至是组长收发作业都需要老师亲自督促。
三、班级发展目标
鉴于本班学生的种种不良习惯,我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监督他人的班干部,同时也受他人监督。在相互监督的情况下,让每个学生都有班级归属感,都能成为班级的小主人,从而提高学生的自制力,实现班级的自我管理。
四、实践做法
(一)发现问题,制定策略。
在我还没来得及制定详细的班级管理计划时,班上发生的一件事,有个学生家长找我反映,孩子在学校总是受欺负,而在被问道为什么不告诉老师时,这位同学回答都是自己成绩不好,怕老师不相信。另一方面,我发现本班的学生普遍喜欢撒谎,尤其是在写作业方面。我甚至无法找到一个能够信任的学生担任班长为我分担班级管理工作。
这更加坚定了我必须要找回学生们的班级归属感,摒弃自私、爱撒谎的坏习惯,实现自我管理的决心。于是,我制定出了值日班长、收发作业小组长和“印章积分兑换”制相结合的班级管理制度。
(二)方案实施,紧抓落实。
1值日班长制
为提升学生的班级归属感,激发学生自我管理的潜能,我不设固定班长,而是釆用值日班长的制度。没有班长,但人人都是班长。根据男女生,我将全班为了两队,男生队,女生队。两队每天各出一人担任班长,班长实行轮流值日制,每个人都有机会当班长。值日班长负责协助班主任和各科老师管理班级事务,当天放学前与次日值日班长做好对接,第二天全班学生对头一天的值日班长进行评议,对于评议优秀的给予奖励,奖励以发小印章的方式进行。
男女两队在座位和班级事务安排上都进行了明显的划分,两队既相互监督又相互竞争。为调动学生班级管理的积极性,我特意制作了日值班长的工作牌,当天的值日班长能够将工作牌挂在胸前,一来能够让老师很快地知道当天的值日班长是谁,二来能够满足一下学生炫耀的“虚荣感”,尤其是对一些班级存在感不强的后进生,他们还能够带回家,在父母面前“炫耀”,这也是激发学生自信心的很好的方式。
2 收发作业小组长
每天各科老师都得收发作业,为了更加快速的查看同学们的完成情况,我让同学们推选出4位收发作业小组长,每位组长负责9位同学,每位组长都有一份组内人员名单,每天查看谁交了作业,作业是否全部完成,填写明细单。尤其是到发作业的时候,各位组长帮助有错题的同学及时改正,共同学习。我们每天都会对四个组进行评比,哪个组完成作业最出色,都会得到小印章。同学们都积极的认真完成作业。
3“印章积分兑换”制
在日常的生活中我发现三年级的学生对于口头表扬和批评似乎已经习以为常,一般的口头表扬和批评对学生激励作用并不明显。于是,我将口头表扬和批评实物化,给表现优异的学生奖励小印章。为了鼓励后进生,保证后进生也能有获得奖励的机会,后进生每天只要认真书写作业,上课积极回答问题,都会奖励。这样就能保证所有学生每天都在同一起跑线。
奖励印章从学生的学习、纪律、文明习惯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评,根据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制定细则。
(1)学习方面为例,针对学生作业我制定了以下细则:
①完成情况。完成作业是学生的基本职责,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对应的作业任务不给予额外奖励,未能按时完成的扣除一个小印章。
②作业质量。一周内同一学科作业全部完成,并且书写工整,没有错误的均可得一个小印章。获得老师表扬评语的也奖励一个小印章。
(2)在激励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方面,奖惩力度也相对较大。以学生文明行为为例,我制定了以下细则:
①未按要求佩戴红领巾的发现一次扣除一个小印章。
②不遵守课堂纪律的一次扣除一个小印章。
(3)文明行为(助人为乐、拾金不昧、看到垃圾随手捡起等)被本班老师或值日班长看到的每次给予一个小印章,被其他老师表扬并告知班主任的,每次可获得一个小印章。
方案制定后就需要落实到实处,为了保证方案的实施效果,我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让值日班长奖励小印章,这样就消除了学生担心老师偏心的顾虑,同时防止学生之间的弄虚作假,我也亲自监督。
(4)结合实际情况,我将小印章赋予了两种用途。
①抽奖。为了吸引同学们,让他们体会刺激感,我做了一个抽奖箱,每5个小印章可以抽一次,奖项各式各样,比如:再抽一次,作业减免一次,棒棒糖一个,唱一首歌,和好朋友拥抱一下等等。大多数的同学都选择抽奖,都希望自己是最幸运的那一个。
②换实物。学生还能够用小印章和老师兑换实物,实物包括学习文具、小奖品以及指定的零食等。
在明确了奖惩细则了,学生对于自己不良行为的自我约束有了明确的目标,学生的积极性也更高了。通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大多数学生在文明习惯和学习上都取得明显的进步。
五、特色和成效
经过一个学期的试行,值日班长、收发作业小组长和“印章积分兑换”制已经深入了每个学生的内心。每个学生都会在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角色间转换,慢慢的学生的班级主人翁意识提高了,也能理解班级管理者的不易,个人自我管理意识也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