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势利导大胆探索 转变思维促农增收
“三农”问题是关乎我国发展全局的大问题,而“三农”问题的核心却在于农民问题,说到底是农民增收的问题。在“三农”问题日益凸显的社会局势下,对于临洮这样一个拥有49万农村人口的农业大县来说,如何增加农民收入,破解农民增收难题,成为摆在当地政府面前的一项重大实践课题。近年来,临洮县委、县政府在构建县域经济发展战略时,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这一核心问题,依托当地有利条件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深入实施“五县”战略,走出了一条具有临洮特色的农民增收之路。
一、立足区位优势,引领工业发展,“工业强县”打开农民致富之门。
任何一个地区单从其所处的地理环境来讲,都具有独特的优势和难免的劣势,要想取得长远发展,谋求和谐进步,就必须得熟谙自身从在的优劣,扬长避短、化弊为利。临洮自古享有西北名邑、陇右重镇之美誉,而今又是兰州的南大门和“兰白都市经济圈”内的重要节点城市,境内兰临高速、康临高速和103省道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便捷的交通为临洮发展工业奠定了坚实的基调。立足于此,县上确立了以临洮经济开发区为龙头,以洮阳高新技术产业园、王家大庄物流园、康家崖农产品加工园、中铺工业园为子园区的“一区四园”工业发展布局,通过在城乡结合部建立工业园区的方式,就近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既填补了工业发展中的人力资源缺口,又有效增加了农民额外收入,实现了农民增收和工业增效的双赢。目前,中铺工业园区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29亿元,基本实现了水、电、路、通讯、场地“四通一平”, 引进入驻企业12家,引进资金6.3亿元;洮阳高新技术产业园累计完成投资1.3亿元,引进企业13家,引进资金4.77亿元;王家大庄物流园规划基本完成,康家崖农产品加工园规划正在编制。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10.9亿元,在工业领域安置当地剩余劳动力近——人,人均从中获利——元。
二、依托秀水沃土,改变农业面貌,“产业富县”奏响农民增收之曲。
农业是农民立身之本,土地是农民致富之基,农民致富最根本的环节还得在于土地,临洮境内洮河自南向北蜿蜒奔涌,为当地农民创造可灌土地38万亩、沿河滩涂地2万亩,发展设施农业、畜牧业、铝电业和特色优势产业的条件得天独厚。
设施农业方面:今年以来,通过县财政补助、整合项目资金、发放贴息贷、企业农户筹金等多种方式累计在设施农业方面投入资金1814万元,扶持建成高效日光温室528座、塑料大棚3500亩,设施农业总面积达到2.2万亩,实现总产值3535万元。设施畜牧业方面:以争创全省牛羊产业大县为目标,加快推进草食畜扩群步伐,“十一五”以来县财政投入520万元、协调贷款1.3亿元,扶持引进基础母牛4000头、母羊2.4万只,建成养殖小区96个、养殖企业65家、青贮池1039座28万立方米,规模养殖量达596万头(只)。当年实现畜牧业总收入4.78亿元。特色优势产业方面:立足打造全省最大的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的目标,深入推进特色产业开发,全县马铃薯、蔬菜、花木、中药材种植面积分别达到52万亩、17万亩、3万亩、8万亩,实现总产值11.8亿元。铝电产业方面:建成海甸峡水电站、杨家河一级水电站等大小水电站24座,全县水电装机容量达到23万千瓦;完成临铝公司年产5万吨铝锭环保技改项目,50万吨电解铝加工项目正在进行设计和融资。全县人均从四项产业中获益(2562+铝电产业)元。
同时,根据东部山区土地肥沃、光照充足但干旱少雨的实际,利用双垄沟播、地膜保墒等先进抗旱方式大力推广旱作农业25.3万亩,实现总产值4.6亿元,全县农民人均从中获得纯收入600元以上。
三、凭借悠久历史,壮大旅游产业,“文化兴县”谱写农民增收之章。
【国办】意见指出:“旅游业是战略性产业,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迅速增长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需求的日渐大众化、多样化为发展旅游产业提供了新的机遇。同样,旅游业所具备的蓬勃活力和其酝酿下的巨大收益,也成为许多地区经济增长的看好点。临洮民风淳厚、史蕴悠长,素有“文化县”之称,马家窑文化、寺洼文化、辛店文化文明中外,战国秦长城、老子飞升地、汉代古墓群、哥舒翰纪功碑等历史文化遗址遗迹不胜枚举,坐拥历史的犒赏,弘扬好客的民风,发展文化旅游成为临洮经济崛起的又一个支撑点,近年来,临洮县紧紧围绕“文化兴县”战略目标,通过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探索历史文化渊源、提高旅游服务水平、完善文化旅游设施等各种途径积极开发文化旅游产业,借助文化积淀和淳朴民风而兴起的旅游业成为临洮人民增收的又一砝码。今年,全县在旅游行业方面累计投入资金4200万元,当年接待各类游客44.6万人次,创下旅游收入2970万元。
四、利用富足劳力,狠抓技能培训,劳务输出能圆农民增收之梦。
临洮拥有49万农村人口,而所拥有的耕地面积只有108万亩,人均只占2.23亩,人口大县却是耕地窘县,农业资源少,农民数量多成为制约农民增收的一大屏障,而且随着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的到来,农业用工越来越少,人地矛盾日益凸显。如何在有限的农业资源下实现效益的最大化,成为政府执政的思忖关键,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立足劳动力过剩这一矛盾根源,积极倡导 “走出去,引进来”战略,通过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拼在一起,组织培训、整合输出、打入市场,不仅巧妙化解了人地矛盾,而且还为农民增收另辟了蹊径;县上重点依托临洮农校、临洮职中等专业学校积极开展劳务技能培训,年均培训城乡劳动力2万人以上,并向国家商标局申请注册了“狄道鲁班建筑汉”、“狄道貂蝉纺织女”和“狄道园林花卉工”三个劳务品牌, “省级劳务输出示范县”得以成功创建。近两年来,全县累计输转城乡剩余劳动力22.04万人,实现劳务收入20.14亿元。农民人均从中获益1864.8元。
诚然,在全县上下的一致努力下,农民的收入有了明显的改观,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逐步的提高,但是,围绕农民增收探索出的发展路子也才刚刚确立,需要在新形势下坚定不移、不折不扣的贯彻执行,并不断地加以延伸和完善,只有如此,临洮人民的幸福生活才会来的更快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