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园怡景 三社联动
火车站街道张火路社区位于甘州区东北郊张火公路沿线,区域面积7平方公里,辖区内有中央、省、市、区属企(事)业单位21家,各类餐饮、服务、商业网点275个,居民小区15个,楼房203栋,平房197栋,居民3086户8616人, 流动人口 272人。社区党委现有党员161名,下设3个党支部、7个党小组。
社区是社会治理的主阵地,也是联系服务群众的“大桥梁”。为进一步创新完善社区社会治理体系,一年来,社区结合实际,以居民需求为导向,积极协调整合资源,全面构建以党组织为龙头,以社区为平台、以社会组织为载体、以社工人才为支撑的“三社联动”工作机制,精心打造“七园怡景”特色品牌,(即怡心园、怡学园、怡居园、怡融园、怡联园、怡人园、怡善园、形成优美幸福的和谐景),初步形成“三社联动”服务模式,有效推动了和谐社区建设。
一、突出“新”字定思路,积极探索工作路径
社区在深刻领会省、市、区“三社联动”工作要求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大胆创新,不断充实完善工作思路,使社区“三社联动”工作既符合上级要求,又切合辖区实际。社区党委先后召开党委会议、现场推进会和联席会议20余次,创新性地提出“党建统领、两新支撑、三社联动、和谐社区”的工作思路,制定出台《张火路社区关于开展“三社联动”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为全面开展“三社联动”工作提供了政策、项目、资金和组织保障。社区党委高度重视,把“三社联动”工作作为推动社区建设的有效载体,将“三社联动”与社区党建工作同研究、同谋划、同安排、同部署,制作“作战图”,下达“任务书”,明确“时间表”,从硬、软件建设两个方面入手,紧扣工作任务,广泛发动群众,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确保社区“三社联动”工作方向明晰、路径统一、步调一致。
二、突出“细”字明责任,确保工作落地生根
社区将“三社联动”工作作为深化社区建设的头等大事,成立工作机构,明确工作职责,细化工作任务,构建了街道、社区、社工组织、辖区单位四方联动体系,适时召开会议,对整体工作、年度工作、阶段性工作早谋划、严要求,推动工作取得实效。同时,因地制宜,建立健全管理机制,设立“三社联动”联合办公室,聘请专业社工机构教授,结合实际,精心设计了“三社联动”服务方案,进一步明确工作要求和主要任务,切实抓好工作落实。积极加强与市、区民政局的请示沟通,强化工作配合、信息沟通与政策衔接。建立街道、社区、社工组织三个层面的联席会议制度,促进各项服务与需求的有效对接;建立服务联办制度,专业社工和社区工作者协同带动志愿者服务居民,共同解决社区问题;建立需求反馈制度,以需求为导向进行服务项目设计、开发和实施,注重评估和反馈,满足社区和居民的动态化需求,为“三社联动”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三、突出“聚”字促整合,党群携手凝聚合力
社区积极整合辖区内党建阵地资源,建成“党群服务中心”,以“红色”为抓手,开展“红色典型”示范引领,“红色文化”渲染氛围,“红色学堂”定期宣讲,“红色影院”寓教于乐,“红色志愿”传递爱心,集中为社区居民提供各类便民服务,有效激发了党组织的党建活力,将党群活动阵地延伸到最基层,使社区党组织服务能力、服务水平得到显著提升。社区党委每季度召开一次党建联席会,围绕辖区内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工作,沟通情况,交流经验,研究、协调辖区内的重要问题,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建共管的协调议事长效机制。依托社区大党建建设格局,搭建以张火路社区党群活动中心+辖区单位共建基地的“一中心 〮六基地”服务平台,建成市救助站、市特殊教育学校、职教中心、新园幼儿园、玉门石油度假村、风湿颈腰椎医院等6家“三社联动”共建服务单位,统一悬挂标牌和服务规章制度,配备相应的活动器材,实现了社区服务空间共享。同时,整合辖区资源服务社区,将辖区的25家两新组织的4个党支部纳入社区党委,形成了全覆盖、广吸纳、动态开放的党组织体系,止目前,共开展扶贫帮困、文艺汇演、健康义诊等志愿服务活动10多场次,走访慰问困难人员28户。
四、突出“实”字抓推进,全力构建和谐美景
社区紧扣“三社联动”服务方案,不断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需求,为社区内的老年人、青少年、家庭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精心打造“七园”,夯实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和谐社区。
一是打造老年服务“怡心园”。社区针对老年人在娱乐文化、精神慰藉、家政服务等层面的需求,精心设计了主题新颖、贴近老人的自助互助服务活动,先后开展了“巧手扮生活”老年人手工制作小组、“同心同乐”老少联谊、“缅怀过往,重温回忆”老年人分享座谈,“爱在金秋、九九重阳”文艺演出等活动,既丰富了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也增进老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同时联合共建服务基地的社区医院定期为老人免费体检,举办健康知识讲座,帮助老年人树立正确健康的生活方式,辖区内敬老爱老氛围日渐浓厚。
二是打造儿童/青少年服务“怡学园”。社区党委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机制,不断探索创新儿童/青少年服务的新途径、新模式。在寒暑假开展了“护苗行动”青少年网络安全知识讲座,快乐读书活动;联合辖区单位对6户留守儿童、困难儿童开展走访慰问;为特殊教育学校的孩子举办了“永青—童梦变色水杯”活动,发放变色水杯150多个。通过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网络构建,增强了儿童青少年服务教育合力,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了宽松环境。
三是打造家综服务“怡居园”。社区共有党员161人,辖区居民有刺绣、书法、太极拳、舞蹈、秦腔等特长的人数为83人,其中自乐班子1支9人,舞蹈队伍3支58人,瑜伽馆1家,青少年课业辅导班3家。社区成立了8小时服务驿站(建立了社区居民微信交流群),发布一些惠民政策及便民信息,满足居民常见需求,搭建线上互助平台;开展“与邻为友”趣味活动,增进邻里感情;每月举办一期新中国式家长学堂,引导家长做真正爱孩子的父母;组织党员进行拓展训练,增强团队力量;举办“庆三八”女性插花沙龙,培养女同胞知美、爱美、尚美、会美的美好生活情趣,美化生活,美化家庭。通过各种活动,积极搭建了不同居民群体之间的交流沟通平台,增进居民、邻里之间的感情,积极创造怡居环境。
四是打造社区服务“怡融园”。依据社区需求,整合“人、文、地、景、产”五大社区发展方向,引导社区成员参与,培养自助能力,开展社区营造,推动社区发展。街道多方筹资,改造社区内部环境,将社区现有办公楼三层共756平方米,改造成内设党群活动中心、便民服务大厅、书吧、儿童萌芽之家、书法之家等多功能活动中心,方便居民开展各种活动,同时在社区外围制作了文化长廊。依托社区大党委,充分整合辖区资源,实现环境卫生、文化、治安联建,共同创建整洁、有序、优美的社区环境。举办“三社联动”启动仪式、“庆七一”文艺汇演、“喜迎十九大”文艺演出、“翰墨飘香”居民书画作品展,“共建和谐社区、共享和谐美景”社区文化艺术节暨“三社联动”宣传等大小活动5场次,辖区15个单位积极参与,提供场地,参演节目,共享文化盛宴;举办“端午飘香粽是情”联谊活动,邀请辖区30多位老党员、孤寡、空巢老人及困难人员,包粽子、绣香包、做游戏,共同过节,还为6户行动不便的居民送去粽子,构建了党群共享、其乐融融的家园型社区活动平台。
五是打造社会组织服务“怡联园”。加强社区社会组织的建设有利于提高居民素质,增强居民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培养社区群众的民主意识,有利于深化社区服务,满足居民多样化需求。社区利用新建的共建服务基地,为辖区居民自发组织的刺绣手工、自乐班、书法、舞蹈共4个社区社会组织团队提供场地,邀请专业的舞蹈老师,对社会组织进行培训,提升他们专业能力。同时,社区正在引导社会组织步入正规,孵化有能力的社会组织,让更多的居民加入到志愿者团队,更好地为辖区居民服务。
六是打造社会工作服务“怡人园”。社区抽调参加过社会工作培训的3名人员和引进的甘肃兴邦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专业社工组成了社会工作团队,优势互补,积极打造本土化服务新模式。邀请兰州财经大学法学院李明副教授为社区现有的34名工作人员进行社会工作的专业培训,学习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技能,提升其社会工作水平。今年社区还组织7名工作人员报考了社会工作职业考试,参加了区民政局组织的考前辅导和培训,社区按照社工的方式培养草根的社区社会工作服务,搭建“社工+义工+志愿者”的联动模式,共同探索社区本土化社工服务经验,共同传递人文关怀理念,提升居民服务参与度。
七是打造志愿服务“怡善园”。“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是社区志愿服务的宗旨,社区在辖区内大力推行“党建+服务、党建+公益”的模式,不断为社区党建输入新活力。社区先后成立了以辖区党员为主的志愿者服务团队4支,青年志愿者1支、巾帼志愿者1支,打造了“情暖万家、爱心服务”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特色品牌,开展以环保、助老、文化、便民等为主的志愿服务活动10多场次,受到了社区居民的好评。党员志愿者带头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也让社区更多党员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影响更多的居民参与社区活动中。同时社区积极链接河西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和社会工作相关院系,在社区建立专业实习基地和志愿服务基地,开设暑期志愿者活动,努力在社区形成“全民义工,终身志愿”的志愿服务氛围,逐步实现从“社区管理”到“社区治理”的转变。
五、突出“广”字做宣传,不断提升品牌效应
立足于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和居民群众熟悉政策、掌握政策、运用政策,充分发挥辖区学校、道德讲堂、居民之家等教育机构作用,逐层逐级深入宣传“三社联动”相关政策和理论知识,引导和帮助居民群众了解“三社联动”的政策措施。在社区组织开展“编写一本学习资料、举办一次专业培训、召开一次群众会议、开设一个宣传专栏、开通一个微信平台”为主要内容的“五个一”宣传活动,形成了多层次、全覆盖、立体式的“三社联动”宣传格局,为深入开展“三社联动”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同时,积极与居民群众建立信任关系,扩大社会工作服务影响力,通过入户探访、座谈交流、活动满意度测评、社工宣传等方式,大力宣传社区“三社联动”工作,动员和引导辖区居民更好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增进了居民之间的感情,营造了浓厚的服务氛围,使“三社联动”工作家喻户晓。至目前,开展社工宣传5场次,入户探访50多户,建立了社区微信公众号和居民交流群,在市、区新闻媒体发表信息10篇,市、区电视台播出报道4期。
六、存在的问题及几点启示与思考
经过一年多来的工作实践,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与省、市、区要求和群众期盼还有一定差距,从目前看,社区引进的甘肃兴邦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因申报试点需用本土社工机构暂停,社区需尽快引进有经验的社工机构指导开展工作。从长远来看,还有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去思考和探索,如:如何更好地发挥党组织在社区多元治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如何丰富内容、规范流程、科学监管评估,从而推动“三社联动”深入开展等等,需要我们在接下来的工作中进一步创新思路、大胆探索,力争试点工作取得新突破、新成绩和新经验。
1.进一步发挥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社区党委要把社区治理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党委工作整体布局,与党的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检查、同步考核。建立以社区党委为领导核心,以公共服务中心为平台,以党员干部联系群众制度为抓手,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社区建设、社会组织发展和社会工作,使之相互支持、渗透融合。重点引导辖区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实现由政府“包打天下”到与社会力量“合作共治”转变。
2.进一步完善和规范社会组织。按照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要求,创造一切有利条件,扶持社会组织发展壮大。完善社会组织等级评估工作,引导社会组织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提高规范管理水平。社区“三社联动”工作刚起步,各项建设工作仍有待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化。因此,仍需继续做好“三社联动”的规范化建设,着重探索和实践社会工作督导和第三方项目评估验收机制,充分发挥社区民主协商机制,对发现问题及时修改、调整和总结,确保各项服务活动走上正轨。
3.进一步提升整体服务水平。提升社区整体服务能力,“三社联动”是关键。社区、社会组织、社工队伍分别代表着平台、机构和人员,只有这三者自身基础扎实、相互支撑,才能形成牢固的“三角”关系;只有进一步提升社工专业化职业化水平,强化现有社会组织能力建设,并根据实际培育和扶持更多的符合居民需求的社区社会组织,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各类服务活动,才能发挥出“1+1+1﹥3”的强大社区服务功能。要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联系,协助配合做好各项社会治理工作,真正下活社区社会治理这盘棋。
在今后的工作中,社区将进一步加大探索创新力度,及时总结提炼“三社联动”工作的实践经验,不断健全“三社联动”的制度和方法,聚集社区治理正能量,努力开拓“三社联动”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