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不仅以自己严谨和勤奋的科学态度在航天领域为人类的进步做出卓越的贡献,更以淡泊名利和率真的人生态度诠释了一个科学家的人格本质,而以“爱国、奉献、求真、创新”为标志的钱学森精神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高度统一。激励师生党员以钱学森为榜样,继承和弘扬钱学森精神,开拓创新,奋发有为,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贡献,学院党委在全院党员及师生中组织开展了“学习钱学森精神,牢记使命与责任”主题党日活动。通过认真深入地学习,借助于《科技与人文》讲座,结合专业教师自身岗位和使命要求,对钱老一生所秉承的人文情怀和科研精神有了全面的学习和深刻的理解。
一、人文情怀的内在力量
钱学森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是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和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作为科技、教育界的一面光辉旗帜,钱老一生执着追求、不懈奋斗,为我国科技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伟大贡献。斯人已逝,风范永存,钱老不仅为国家留下了宝贵的科学财富,更给后人留下了无穷的精神遗产。
同时人民科学家钱学森在我国科学家的星座里独放异彩,他的人文底蕴、人文精神和人文思想也独具魅力,而人文是能够浸润人的灵魂、打磨人的气质、激发人的智慧、影响人的行为,让人脱俗的。应该说,思考科学与人文的关系,探讨科学的人文含义是当代最大的课题之一。
1. 不朽的爱国主义情怀
钱学森始终把爱党、爱祖国、爱人民作为人生的最高境界,自觉把个人志向与民族振兴紧紧联系在一起,对祖国和人民无限忠诚,为祖国强盛和人民幸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论遇到多少艰难困苦,他都坚定理想信念不动摇,不愧为爱国知识分子的杰出典范和楷模。
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自己的祖国。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在美国学习、工作的钱学森同志,心系祖国,密切关注国际国内局势变化,决心早日学成报效祖国。在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下,他克服重重困难和阻碍,终于在1955年秋天回到了魂牵梦萦的祖国。他曾在晚年回忆说:“我到美国去,心里只有一个目标,就是要把科学技术学到手,而且要证明我们中国人可以赛过美国人,达到科学技术的高峰”。正是怀着这样的决心,他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航空系仅用一年时间就拿下了航空硕士学位。在美国学习、工作20年,他已经获得了很高的社会地位,生活条件十分优越,但他一直保持着中国国籍,不买房子,不买保险。义无反顾地放弃优厚待遇回国后,钱学森同志勇敢地承担起“两弹一星”的科技领导工作。尽管他是搞理论研究而非搞技术出身,但他说,回国就是服务来了,只要为国家好,就去做。“为使同胞能过上有尊严的幸福生活,我将竭尽全力,和中国人民一道建设自己的国家”。在崇高的荣誉面前,他真诚地说:“我本人只是沧海之一粟,渺小得很。真正伟大的是中国人民,是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邓小平同志曾深情地指出,“要记住那个年代,钱学森、李四光、钱三强那一批老科学家,在那么困难的条件下,把两弹一星和好多高科技搞起来”。江泽民同志号召广大科技工作者学习钱学森同志,“不光要在学术方面,更重要的是在政治品质方面。要学习老一辈科学家那种高尚的民族自尊心、民族自信心和民族气节”。
2.呼唤人文与科技的结合
在快节奏发展的当今社会,现下更多的人将目光集中在学生的科学文化教育上,而往往忽视具有“隐形力量”的人文教育。而作为老一辈杰出科学家的代表,钱老不仅拥有雄厚的科学素养,更是一个具有高尚情操,饱含爱国主义情怀的大写的人。钱老一生钟爱绘画和音乐,在这两方面都有较多的涉猎和造诣,他指出正是这些人文上的陶冶,助力了他的科学之路。而当今社会,往往将人文和科学文化割裂看待。
素质的养成需要知识的学习与能力的锻炼, 但是,素质的表现却不只是反映人的知识渊博与否和能力的大小, 而更重要的体现为人的视野胸怀、思维方式、意志品格、道德情操、人格心理、想象力、判断力、思想性水准等方面, 也就是说更多地表现为和“智商”相对的“情商”的那些特点上面, 并且还必然地持久地表现在其人生态度、行动方式、行动能力上面。素质的这些特征使其既难以量化也不易在受教育过程中就能够马上显现, 素质的这种隐含性特点在某种意义上也最突出地体现了教育效益滞后性的特征。而这又间接影响了社会对人才这方面质量(素质)的正确定位, 导致出现把素质内涵的成长性、开放性、素质教育效果的滞后性和某些不确定性简单地归结为模糊性和不可规定性的倾向。并且这种倾向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高校推动人文与科学素质教育的积极性和紧迫感。其具体表现为:
1) 工作重心向有现实压力的方向倾斜。如上所述, 高校工作的重心向直接利于当下自身生存和发展的方面严重倾斜, 无力顾及人文与科学素质教育。
2) 漠视社会对素质的潜在需求。由于市场用人的需求及相关部门的要求在这方面不明确也不迫切,高校便于有意无意间淡漠社会对未来人才的人文与科学素质的要求。
3) 着力培养学生的适应性。相当长一段时期高校在人的适应性培养上不断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由此在这方面的投入占育人功能中的比重不得不不断加大。学生适应性培养的压力有:其一, 随着科技发展越来越快, 知识的半衰期也越来越短, 高校师资自身的知识更新、教学内容与教材的更新、教学手段以及实验条件的更新的要求越来越高;其二, 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细, 市场对人才专业化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三,,随着市场的不断发育, 社会对人才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实用能力的要求越来越明确;其四, 高校入学学生的素质水准离高校理想的育人目标距离过大, 高校不得不为学生补上本应基础教育完成的课。
二、科学精神的深刻启迪
在漫长的科学生涯中,钱学森以满腔爱国热情,无私奉献,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为中国国防科技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杰出贡献,建立了卓越功勋钱学森的科学思想,内容极其丰富,治学严谨深邃。他的科学观与方法论;他的关于建立科学技术业的构想;他的大成智慧学;他的关于教育改革的设想;他的科学与艺术的论述;他倡导的科协学等理论思想,高瞻远瞩、独特超群, 涉猎人类知识体系的各个领域, 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等众多学科知识的综合集成。
1. 严谨求实的科学品质
严谨求实是科技工作的客观要求。钱学森自学生时代起就以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以严谨的态度对待学业。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钱学森一直坚持学术标准,严守科学规范,提倡学术民主,反对学术专权。他一向严谨、严肃、严格,并将这种优良作风与优秀品质传授给年轻科技工作者,体现了崇高的学术操守和科学品质。
1) 严格坚持科学标准,对待学术实事求是
钱学森回国前,已是享誉世界的大科学家,但他从不以权威自居,不以专家自诩。他向来尊重科学规律,求真务实,坚持以学术本身作为判断学术是非的标准,尤其对具有挑战性、批判性创新观点的年轻学者更是大力扶植,积极鼓励。在美期间,他敢于因学术观点的不同与自己的导师针锋相对,互不相让;他虚心接受指出自己论文中一处错误的年轻学者的意见,坦诚回信承认自己的错误,并鼓励其写成论文,由他推荐发表在核心期刊上; 他曾多次指导别人搞科学研究,写学术论文,但他一贯坚决反对别人把自己的名字放在文章的作者中。他说,科学论文只能署名干实活的人,这是科学论文的惯例,好的学风务必遵守。这些无不反映出钱学森博大的胸怀和宽广的胸襟。虚怀若谷,实事求是,是他科学精神的核心品质。
2) 一直紧跟科技前沿,科学追求永无止境
钱学森数十年如一日紧跟科技发展的前沿,即使到了高龄也从不间断,从不松懈,从不放弃,保持着对科学技术的高度敏感性,体现了一位科技工作者炽热的科技情结。钱学森的节假日几乎都是在科学研究中度过的,就连在春节这种传统佳节里,他也无心欢度,而是推辞各种应酬,抓紧时间投心于科学研究,将所有的精力倾注在祖国的科学发展事业; 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以后,钱学森“没有时间考虑过去,只考虑未来”,他尽情遨游于学术的海洋,同各行各业的工作人员交流思想,探讨学术问题。他一生的研究手稿数万页,剪报数百袋,出版著作数十部,参阅过的书籍数万本,真可谓博大精深,浩如烟海。这些庞大的数字背后体现的是钱学森“活到老,学到老,前进到老”的高贵精神品质,是他科学人生的集中展示。
3) 致力培养科技帅才,惟愿事业后继有人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钱学森一直致力于祖国科技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他大力提携专家型帅才,倾力培养领导型将才,中国国防科技战线涌现出了一大批堪当重任的科学家和领军人才,为我国航天事业不断发展和壮大注入了勃勃生机。在开创中国航天事业的历程中,钱学森不惟资历用人,不惟学历取人,选贤举能,唯才是举。他慧眼识珠,有胆有识,对有培养潜力、有发展前途、敢于“冒尖”的“苗子”大胆起用,并委以重任。在钱学森的提携和扶持下,以孙家栋、王永志为代表的一大批科技人员在年轻时就崭露头角,脱颖而出,或成为所从事领域的专家或骨干力量,或走上了中国航天事业的技术领导岗位,成为中国科技界家喻户晓的人物。中国航天界逐步形成了一支年轻化、梯队化、创新型的科技人才队伍。严谨求实是钱学森精神的本质。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钱学森严谨求实的科学品质对于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取得优秀科研成果和优异工作业绩,对于发扬学术民主,纯化学术风气,净化科研环境,无疑能够起到旗帜性引领和示范作用。
2. 以系统科学为根基的精神内涵
钱老晚年花费很大心血, 把主要精力集中在系统工程的推广应用和系统科学理论研究上。系统科学是从事物整体与部分、全局与局部以及层次关系的角度来研究客观世界的, 客观世包括自然、社会和人自身。能反应事物这个特征最基本的重要概念是系统。所以系统是系统科学研究的基本对象, 这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不一样, 它能把它们联系起来作系统进行综合性研究, 这也就是为什么系统科学具有交叉性、综合性、整体性与横断性的原因, 使它处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综合性整体化这个方向上。钱学森对系统科学提出了一个清晰的结构, 这就是处在应用层次上的是系统工程, 处在技术科学层次上直接为系统工程提供理论方法的有运筹学、控制论、信息论等, 而处在基础理论层次上的便是系统学。
对于系统的研究, 一个是认识系统, 另一个是在认识系统的基础上去改造和运用系统, 这就要有正确的科学方法论和方法。对于简单系统、简单巨系统已有了相应的方法和方法论, 问题是对复杂系统和复杂巨系统( 包括社会系统) , 却是个新问题, 不是已有科学方法能处理的, 需要有新的方法论和方法。从近代科学到现代科学的发展中, 自然科学采用了从定量的研究方法, 所以称为精密科学,而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由于研究对象的复杂性,通常采用从定性到定性的思辨和描述性方法, 所以这些学问称为描述科学。系统科学是要走精密科学之路, 那么它的方法是什么? 仅靠自然科学方法或社会科学方法行吗? 实践表明都解决不了系统问题。
在自然科学中, 还原论方法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种方法是把研究的对象分解成部分, 以为部分都研究清楚了, 整体也就清楚了, 按着这个方法论, 物理学对物质结构的研究已到了夸克层次, 生物学对生命的研究也已到了基因层次。但现实的情况却告诉我们, 认识了基本粒子还不能解释大物质构造, 知道了基因也回答不了生命是什么, 这些事实使科学家们认识到还原论的不足之处正日益明显。这就是说, 还原论方法由整体往下分解, 研究得越来越细,这是它优势方面, 但由下往上回不来, 回答不了高层次整体问题, 这又是它不足的一面, 所以仅靠还原论方法还不够, 还要解决由下往上的问题。这就是复杂性科学所说的涌现问题。意识到这一点更早的科学家是彼塔朗菲, 他是位分子生物学家。当生物学研究已发展到分子生物学时, 用他的话来说, 对生物在分子层次上知道的越多, 对生物整体反而认识得越模糊。
钱学森是最早提出把还原论和整体论辩证统一起来的科学家, 从而形成了他的系统论思想, 也就是综合集成思想。它不仅是系统思想的重要发展, 也是科学思想的重要发展。从这个角度看, 综合集成方法是综合集成思想在方法论层次上的体现。综合集成理论和技术是综合集成思想在科学与技术层次上的体现, 而综合集成工程则是综合集成思想在实践层次上的体现。这样从综合集成思想到方法、理论、技术和实践, 形成了一个完整、系统和全面的钱学森综合集成体系。钱学森的这个贡献, 不仅是对中华民族的贡献, 也是对整个人类的贡献。是一笔宝贵的知识财富和精神财富。
3. 反思与启示的“钱学森之问”
2005 年,钱学森先生向温家宝总理进言:“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此话一出,发人深省。钱学森先生离去了,却给后人留下了值得深刻反思的话题。有人称其为“钱学森之问”,也有人称其为“教育之问”。人们不约而同地将剑锋指向了我国的教育,普遍认为“钱学森之问”是关于我国教育的发问,没有培养出创新型人才缘于我国教育本身存在的严重问题,我国教育体制的弊端和要害就在于僵化的教育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钱学森先生在人生最后一次系统谈话中指出:“今天我们办学,一定要有加州理工学院的那种科技创新精神,培养会动脑筋、具有非凡创造能力的人才。我回国这么多年,感到我国还没有一所这样的学校,都是些一般的,别人说过的才说,没说过的就不敢说,这样是培养不出顶尖人才的。我们国家应该解决这个问题。你是不是真正的创新,就看是不是敢于研究别人没有研究过的科学前沿问题,而不是别人已经说过的东西我们知道,没有说过的东西,我们就不知道。所谓优秀学生就是要有创新。没有创新,死记硬背,考试成绩再好也不是优秀学生”。只要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只要创新的学风弥漫整个校园,只要想别人没有想到的东西,说别人没有说过的话,形成宽松的学术氛围,只要年轻人敢于挑战权威,只要借鉴民国时期培养人才的方式,杰出人才就能够“冒”出来。
作为高等教育工作者,“钱学森之问”提醒高等教育不要忘记高等教育的宗旨,高等教育不需要失去高等教育灵魂的卓越。高等教育不能忘记更重要的教育学生的任务,不能忘记帮助十几岁的人成长为二十几岁的人,让他们了解自我、探索自己生活的远大目标,毕业时成为一个更加成熟的人。回归本真的高等教育,就是回归到人的上面去,高等教育要抵御一些不良的社会影响,成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学,负责任的大学应该让学生了解那些富有智慧的人们是如何思考“过一种自省生活的艰难之处”,应该鼓励学生思考一些让人不安却富有哲理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