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能搜索到更多你想要的范文→
当前位置:好范文网 > 心得体会 > 读后感 >

日瓦戈医生读后感

发布时间:2022-04-04 05:00:55 审核编辑:本站小编下载该Word文档收藏本文

第一篇:日瓦戈医生读后感

日瓦戈医生读后感

人得骨子里总有一种向往未来的精神,即使在狂热的年代,在颠簸的岁月里,它依然花满枝桠,尽管不在春天。我想,它应该叫“日瓦戈精神”,因为它所具有的坚强,执着正是日瓦戈---这位苏联医生最好的诠释。

公尤里·日瓦戈是出于苏联作家帕斯捷尔纳克的长篇小说《日瓦戈医生》。

他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战地医生,却将遵循医德,救死扶伤演绎得淋漓尽致。在战争面前,人的存在感很弱,生命就像草芥,在狂潮中沉浮。但在日瓦戈眼里,在渺小的生命也必须要维护,曾经上过战场的他,面对白军的冲锋,却一直瞄准一棵枯树射击,博爱之心不言而喻。

诚然,命运不会因生命的渺小而放弃指引它前行,但挫折与失败仍会不安分的掐丝,直至聚合与离散。日瓦戈的命运也亦如此。日瓦戈丧失双亲,寄居在舅舅好友家中,同托尼娅生活在一起。医学专业毕业有同托尼娅结婚,只惜此时祖国已处于巨变之时,沙皇俄国被推翻,苏维埃成立,谁能料想,随之而来的不是和平与希望,而是战乱与饥荒。日瓦戈一家被迫迁往西伯利亚瓦雷金诺,在那里他又被错误得抓去做奴隶,囚禁在游击队中。一年半以后他回到住处却发现家人已流亡国外,家也没有了。生活在动乱时期的他并没有因生活的窘困而放弃所有的期盼。书中有一个片段令我印象深刻:日瓦戈在逃到孤僻的瓦雷金诺的日子里,他每天坚持愉快地写作。即使他一无处可逃,但每望到远方茫茫的雪海,他就相信会有光明的未来。就这样,他为自己赢得了两段可贵的爱情,他反对政党的斗争,反对狂热的革命,谋求安稳的生活与永恒的和平。

《双城记》开篇有句话“那是一个最美好的时代,那是一个最糟糕的年代。”糟糕在每个人有必须在夹缝中徘徊,挣扎,美好在善与爱总在那一瞬间闪耀着人性的光芒。日瓦戈的一生虽然坎坷,迷茫,但百年之后重新擦拭那一颗心,它依然热忱与鲜活。日瓦戈精神经岁月的洗礼,依然不御铅华自生音。又想到另一位苏联作家笔下的保尔,在战争面前,保尔与日瓦戈一样,想战士一般秉持人性,肩负重任,为祖国的和平奋斗不息。

人是渺小的,但也是伟大的。有一种追寻未来的精神叫“日瓦戈精神”,有一种生命,即使脆弱,也会掷地有声。

第二篇:日瓦戈医生读后感

客观辩证全面——《日瓦戈医生》有感

12170207张子业

暑假里闲来无事,想找本书来看看,许久没有看小说的我想找本小说来看看。寻觅许久后,都没有找到我想要看的。最后,无意中在手机的小说软件的推荐中看到《日瓦戈医生》,以为与医学有关,于是我决定看一看。

显然,当我慢慢的读开《日瓦戈医生》时,我开始意识到这是一部刻画了俄罗斯1905年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二月革命、十月革命、新经济政策、社会主义建设等近45年的历史的小说,并不是我一开始认为的与医学有关的小说。这部小说以主人公日瓦戈医生的一生为主线,以不同于那个时代大背景的视角来客观辩证全面地反应当时的社会生活状况。 《日瓦戈医生》的作者是前苏联作家、诗人——鲍利斯·列奥尼多维奇·帕斯捷尔纳克。帕斯捷尔纳克也因为《日瓦戈医生》一书而获得1958年诺贝尔文学奖。小说的作者是位前苏联作家,让刚开始阅读的我很容易将这部小说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小说联系起来,认为《日瓦戈医生》也是一部“红色经典”,是歌颂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部时代小说。然而,当我逐渐向小说深处阅读时,我意识到,这部小说与那些“红色经典”有着不同的观点和视角。小说的主人公尤里·日瓦戈是西伯利亚富商的儿子,但在他很小的时候就被父亲遗弃,与母亲相依为命。然而,在日瓦戈10岁的时候,他母亲去世,日瓦戈成了孤儿。后来他被寄养在莫斯科格罗梅科教授家。教授一家待他很好,让他同女儿东尼娅一起受教育。日瓦戈大学毕业后成为了一名医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他应征入伍成为了一名军医。然而在十月革命胜利后,日瓦戈回到莫斯科后发现,他的生活、家和原来有了天壤之别,他的家变成了几十户人共同居住的地方,布尔什维克党将他的家变成了公共财产,人们理所当然地占用着他们家的私有财产。而他的妻子东尼娅、儿子、还有岳父格罗梅科只能住在一间小屋子内,生活物资也很紧张。后来在日瓦戈同父异母的弟弟叶夫格拉夫·日瓦戈的帮助下,日瓦戈一家搬离莫斯科,到到东尼娅外祖父的领地瓦雷金诺村去。在瓦雷金诺虽然条件艰苦,但能维持他们的生活。然而日瓦戈在这里生活得并不开心,他既不能行医,也不能做自己的爱好——写诗。后来他去瓦雷金诺旁边的尤里亚金市图书馆去看书,在那里他遇到了在一战中的战友——拉拉,也是他的情人。然而在一次回家的途中日瓦戈被游击队劫去当医生,限制他的人身自由。后来日瓦戈在游击队里呆了一年多后逃回尤里亚金市。而东尼娅他们已经回到莫斯科从那儿流亡到国外。红军胜利后,日瓦戈回到莫斯科,他的弟弟将他安置在一家医院里当医生,后来日瓦戈离家出走,在电车上心脏病突发,猝死在路上,走完了他人生的最后一段时光。

读完《日瓦戈医生》,我感慨万千。与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样的“红色经典”所不同的是,我在读完《日瓦戈医生》后并没有一种受到鼓舞心潮澎湃的心情,而是有一种十分矛盾复杂的心情。一方面是社会主义、布尔什维克的胜利、庶民的胜利这些很早就形成的思想,另一方面则是正常人的生活被战争被革命而破坏。小说的字里行间不难体会到作者强烈批判意识。让我有种作者在反对十月革命的想法。也难怪这部小说以及它的作者帕斯捷尔纳克在当时受到许多谴责与批判。我在读完这部小说之后进行了一些思考和资料查阅。向更深层次的了解作者想通过这篇小说来传递的思想和观点。经过一些时间后。我认为,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反对十月革命,反对共产主义事业。在小说中,日瓦戈医生曾经这样赞赏十月革命,欢呼苏维埃政权的诞生:“多么高超的外科手术!一下子就娴熟地割掉腐臭的旧溃疡!??这是从未有过的壮举,这是历史上的奇迹!”显然,日瓦戈以及作者都是赞赏十月革命的。然而,不同于许多“红色经典”作家,帕斯捷尔纳克并没有盲目地赞扬布尔什维克赞扬苏维埃。他以客观辩证全面的角度去看待那个时代。他不仅仅是革命、共产主义的支持者,他更是人民、自由、平等、尊严的支持者。日瓦戈医生的家庭在那个时代应该属于资产阶级家庭,有剥削人民的性质。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像这样的人都是恶的,都是压榨剥削人民的。日瓦戈就是其中的一个。他是个具有仁慈心的医生,是个善良的人,不应该受到那些不公平的待遇。例如日瓦戈被游击队强行劫持限制其人生自由,这是作者所强烈批判的,也反映了在大革命时代,自由平等意识的丧失。许多人打着革命的旗号为自己谋利,要想知道,真正的革命革的只是与人民群众作对的人的命,而不是像日瓦戈医生这样人们利益的维护者。我想,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方面就比前苏联的共产党要做的好。共产党军队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等等规定,反映出了以人民为本,尊重人格尊严自由的理念。帕斯捷尔纳克并没有被大时代的潮流所迷惑了双眼,而是通过自己的眼睛,去客观辩证全面地省视这他所在的那个时代。

显然,事物都有其辩证矛盾的两面,我们不能随波逐流,被大潮流所“挟持”。当然,我们并不是要去背道而驰,反对时代的潮流。只是我们要保留自己的观点,以客观的眼光去看待事物。《日瓦戈医生》是一部经典小说,但它并不是“红色经典”,它是一部闪烁着批判锋芒的巨著。这部小说,给了我对历史和现实新的看法和认知角度,在以后的人生旅途中我将以辩证客观全面的态度去对待人,看待事,处理工作等等。

第三篇:谁的革命? ——日瓦戈医生读后感

我刚刚购买了新版的《日瓦戈医生》你质疑到底是谁的革命读后感很好,谁的革命? ——日瓦戈医生读后感。恭喜你的细读和进入状态。

主流的看多了,总想着去看点“非主流”的书。这本《日瓦戈医生》便是如此。说它是名著,但是和托尔斯泰、普希金这些名字比起来,帕斯捷尔纳克是大多数人不曾闻及的;但它的“非主流”不仅是体现在“名气”上,而更多的是它对于光荣伟大、曾经给一代国人带来深刻影响的十月革命的批判。十月革命、列宁的演说、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每一本教科书上都显得伟大,具有跨时代意义。政治家们用义务教育的形式,让民众从公共利益的角度看革命,确实,它伟大。但是,这无法掩盖在实际施政之中暴露出来的各种问题,当公权与私权相碰撞时,各种哲学的思辨便产生了。这是谁的革命?它到底为了谁?革命后的社会是我们所需要的吗?

《日瓦戈医生》便是在这种碰撞下而产生的巨制。全书以知识分子的视角,解剖了1905革命到二战时期的俄国社会。

主人公日瓦戈医生出生于富商之家,早年便失去父母。由于征召,他担任了一名军医。战争的残酷让他痛恨暴力,痛恨沙皇统治下的腐朽制度。新政权成立之时,他用实际行动拥护这个新政权。但是,更为残酷的内战打响了,他目睹了更为惨烈的战争,白军的施暴,红军的以牙还牙,为了革命不惜牺牲他人的信念,为了革命不顾家庭的想法。而红军内部的勾心斗角,官员们的强迫征粮烧毁农庄,投机商贩利用政策敛财伤民。革命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美好,反而将人性丑恶的一面都展现了出来。政治家们打造至高无上的信仰让人民强迫接受,而无法在短时间转变信仰的百姓却只能成为政治的牺牲品——逃兵、不交粮食者、叛军、被家庭和革命信仰折磨的人。而这时再反观白军的政府,一样的暴力,一样的不遗余力,一样的使用暴力,整个俄罗斯都堕落了,反而不如沙皇统治时期的有序生活。

而个体的权利和幸福,在那个时代,无人问津。主人公日瓦戈在革命后便一直生活在恐惧中。他害怕新政权对知识分子阶级(资产阶级)的清算,就算是吃肉吃菜,也让人感到恐惧。逃到瓦雷金诺后,这种恐惧依然如影随形,他们尽量隐匿身份,日瓦戈都不愿意行医,因为担心再次被抓去前线。但这种恐惧终成现实,“林中英雄”带他进了丛林,强迫其担任军医。即使是内战结束后,回到莫斯科,他听到好朋友、大学教授尼卡被关入“古拉格”改造。这种恐惧就是革命对于曾经的支持者的承诺吗?!这场革命到底是谁的革命?

悲剧的还有安季波夫,他的阶级性算是劳动人民,标准的无产阶级,他的父亲也是老革命。是由于没有入党,曾做过沙皇的军尉,这些便成为了异己除去他的把柄,读后感《谁的革命? ——日瓦戈医生读后感》。 曾经在战场指挥红军大破白军的功劳在政治斗争中显得苍白无力,天才死于天才。再回想他当初为何去革命,是为了在妻子眼中证明自己的价值。六年前,他曾经是一名大学教师,爱情上的无力让他义无反顾的投身了革命,六年后他知道自己当年的误解后,他已经无力再把自己拉出悲剧的泥潭……原本是追求个人幸福及价值的提升,但是,陷入“公共”的革命泥潭后,他亦无法自拔。这是谁的革命?

安季波娃,拉拉,这个小说中突出的女性角色其实早已失去追求幸福的权利。年幼时,无耻的商人科马罗夫斯基褫夺了她的贞洁,而后他出于责任接受了安季波夫。当她发现自己爱上他的时候,她的丈夫却早已去了前线。在找寻丈夫时,日瓦戈医生的出现又让她燃起了爱情的希望。但是,由于“阶级上的问题”,他们的爱情走向了哲学的永恒,也从此远隔千山万水。她的最后一幕是凄惨的,避开“阶级问题”让他和日瓦戈分离,但是“阶级问题”却让她永远匿迹在集中营里。因为,她的名号变成了“远东政府司法部长之妻”。如果说,她的责任感让她学会了隐忍谦让,这些教义又符合新政府对于百姓的教化,那么她为何也没得到应有的幸福呢?爱情也变得不自由而要考虑所谓的“阶级问题”吗?这场革命真的带来了福祉吗?

帕斯捷尔纳克的观点在我看来可能有些偏激,但是无论哪个时代都需要这种声音。而作者也尽量掩饰自己心中的愤愤不平,通过对自然的细致和谐的描写,让每个人感觉到他对个性自然,万物和谐的追求。这可能也是他的核心价值,个体自由,万物和谐,反对暴力。而这些也正是那个轰轰烈烈的革命时代所缺少的东西。社会主义革命所强调的正义更应该拿他们自己的方法论来实现:实践出真知。而实践更应该去真正感受万物的存在及其价值所在,这样,革命中的暴力便被自然法所取代,因为在这个时候,我们学会了尊重,尊重所有的“存在”。

但是,时代的洪流让这场革命走向了极端,斯大林时代,政治优先,国家优先,而真正为捍卫个体权利的市民社会被扼杀了。一个个军官、将领,死在了阶级斗争,死在了变态的权力之下。革命的初衷变了,这场革命的归属者问题变得越发模糊。而权力巅峰的斯大林在晚年也不敢出门,甚至提防着每一口下肚的菜。他也没得到革命的福祉。

作者在最后写道:“尽管战后人们所期待的清醒和解放没有伴随着胜利一起到来,但在战后的所有年代里,自由的征兆仍然弥漫在空气中,并构成这些年代唯一的历史内容。”他依然相信,这是人民的革命,之前只是狂热的表现罢了。50年后,当我再次拿起这本书时,这些句子像音乐轻抚着我的内心,因为在我心中,这种追求自由幸福的感觉依然如此。

第四篇:《日瓦戈医生》读书报告

“禁书”一瞥

——《日瓦戈医生》读书报告

一、 作者介绍

帕斯捷尔纳克(1890-1960),苏联著名的作家、诗人与翻译家,出生于莫斯科的书香门第,深受文艺熏陶。父亲是莫斯科学院艺术教授,曾为托尔斯泰画过插图;母亲是著名钢琴家,师从鲁宾斯坦。因家庭的缘故,少年时代的帕斯捷尔纳克有幸结识了大文豪托尔斯泰和奥地利诗人里尔克,后者激起了他对诗歌的爱好。

1914年,他发表了第一部诗集《云雾中的双子星座》、,其后又出版了《在街垒之上》《生活啊,我的姐妹》 等。1957年,长篇小说《日瓦戈医生》问世,立即引起强烈反响,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但这部反思革命与历史的作品遭到苏联的严厉批判,他本人也被开除作协会籍,境况凄凉。1960年5月30日,他独自一人在莫斯科郊外病逝。26年后,苏联作协正式为帕斯捷尔纳克恢复名誉,并成立了帕斯捷尔纳克文学遗产委员会。

二、 内容梗概

尤拉·日瓦格出身富豪之家,父母先后去世,此后莫斯科的格罗梅科教授一家收养了他。长大后,他学习医科,并与教授的女儿冬妮娅结婚。一战打响,尤拉被征为军医,并结识了美貌善良的护士拉拉,对其产生了感情。后者在少女时期曾被母亲的情人、狡猾的投机者科马罗夫斯基玷污,后嫁给了革命青年帕沙,帕沙参军后便一直杳无音信。

十月革命成功后,尤拉回到莫斯科,身为知识分子与具有“小资产阶级思想”的业余诗人,他受到当局的敌视与警告,一家人的住所被平均分配,生活极度贫困。在此情况下,他们搬往小村庄瓦雷金诺,在那里尤拉再次遇见拉拉,两人在挣扎中陷入热恋。后来尤拉被红军强行劫走成为军医,目睹了红白两军交战的残忍血腥,两年后才逃出来。这时尤拉一家人已经流亡到了法国,孤身一人的尤拉再次与拉拉相遇,共度了一段幸福的日子。

后来,科马罗夫斯基谎称帕沙已经因为旧军官身份遭到红军清洗,骗走了拉拉。尤拉孤身回到莫斯科,准备再次做回医生时,却在上班第一天因心脏病突发而去世。

三、 读后感

我的父亲与姥姥过去都是俄语学生,至今仍能弹出令人佩服的大舌音,两人时不时的俄语对话向来是家里的乐事。选择读当年的“禁书”《日瓦戈医生》后,爸爸在电话里说:“你要做好心理准备。”开始阅读后,我才明白了他的意思。这并不是一本容易读的书,若不了解当年的俄罗斯社会,便难以读得进去。语言抒情而略显晦涩,处处运用着诗意的象征,不细心思考便稍纵即逝。在宏

大的历史背景下,如同《静静的顿河》《战争与和平》等著作,“出场”的人数非常多,名字也很长,这些都增加了阅读的难度。很多人或许会在开始的十几页放弃,但坚持下来便会渐入佳境。

小说的背景波澜壮阔,但主角并不是那个年代的英雄或领袖,甚至作为普通人,他也是有很多缺点的。他不能保护家人,也不能保全自己;不是一个合格的父亲,更不是忠诚的丈夫,他只是一个平凡人。但在这样的平凡人身上,我们能发现自己的影子,故事也因此更加真实动人。作者选取这样的小人物做主角是别有用心的,如此才能展现教科书外的革命对千千万万普通人真正的影响。

作为一个平凡人,在那个动荡凶险的年代里,日瓦格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和对精神独立的捍卫,却也是非凡而动人的。他不能改变这个世界,但也绝不会被这个世界所改变。

我对主角的印象始于那个下着暴风雪的夜晚,刚失去母亲的他起身看向窗外,“风在呼啸、哀嚎,想尽一切办法引起尤拉的注意。雪仿佛是一匹白色的织锦,从天上接连不断地旋转着飘落下来,有如一件件尸衣覆盖在大地上”。竟然把大雪比作裹尸布!谁会不被这样的情景所震撼呢?我那时便不禁对尤拉起了怜悯之心。一个孩子独自面对这样酷寒、可怖的世界,让人在一开篇就隐约预见了坎坷而悲戚的前途。

事实也的确如此,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二月革命、十月革命、国内战争与新经济政策,日瓦格的人生与整个苏联的跌宕起伏紧密相联。如同他的祖国,他也遭遇了很多苦难与不幸。自幼父母双亡,成年后被强征做军医,尽心服务却仍然备受怀疑与压迫。最后与家人离散,也与爱人天人永隔。在这样坎坷的人生中,难能可贵的是他对善与美始终不懈的追求。究其原因,舅舅尼古拉的基督福音精神是影响颇深的。在尼古拉看来,“精神装备的来源就在《福音书》中。是什么样的精神装备呢?首先就是爱他人,这种爱是生命活力的最高形式,生命活力充满了人的心,就要冲出来找用场。”对日瓦格来说,这种爱不是抽象的,他在漫漫人生里将“博爱”的信条贯彻到底,对朋友、对爱人,甚至对敌人也一样,不能不让人欣赏钦佩。

然而,在战争年代,这种博爱精神是注定矛盾的。战前,他支持革命,厌恶专制统治给人民带来的苦难与不公,“只有生活与周围的人相比不显得特殊的时候,才是真正的生活;而独享的幸福不是真正的幸福”。但没有想到,当他赞颂的“高明的外科手术”真正实现后,迎来的是贫困、怀疑和压迫。被劫走做军医的两年,他目睹了红军“粮食征购队”对农民利益的损害。革命所到之处,家园化为废墟,人民颠沛流离。他们对付白军的手段相当残忍,而白军也毫不示弱——砍断俘虏的手腿,甚至煮人肉、剥人皮。这一切对一个诗人而言是多么大的精神冲击!他曾赞颂革命,认为战后的萧条、无序只是暂时的。但如今,无休止的杀戮使他善良博爱的心灵陷入痛苦的挣扎。

他同情敌方俘虏,还曾放走一个白军士兵,这与那个年代是格格不入的,但在其中我们能看到可贵的人性光辉。强烈的仇恨吞噬了人们的心,在正义的掩盖下,猜忌与压迫盛行,兽性的杀戮无休无止。尼古拉曾说:“潜伏在人身

上的兽性如果能够靠吓唬,不论是靠监牢,还是靠因果报应来制服的话,那么,人类最崇高的象征就是手执皮鞭的马戏团驯兽师,而不是牺牲自我的传教士。然而,事实却是,千百年来超越禽兽而且不断前进的,不是鞭子,而是真理的声音,是不用武器的真理的无可争辩的力量和真理的范例的诱导。”日瓦格便代表了当时极少数的理智之人,但他的力量太过弱小(清醒的人大多如此?),并不能改变现状,只能在内心苦苦挣扎。极左政策反映的不仅是苏联的问题,更是我们每个人都有的、天性中的弱点。能压制住偏激与憎恨,用爱、用人道来处理事情,是多么的难得。即便是伟人,也有被阴暗一面主宰的时候。

我常为帕沙惋惜,他本是温顺善良的青年,又有着极高的作战天赋,本可以成为革命的中流砥柱,却被视作敌人,落得那样凄惨的结局。偏激与狂热毁灭了他,既毁灭了他的躯体,也摧毁了他的灵魂。从有血有肉的人被异化成政治工具,他是苏联革命矛盾性的最佳体现。既是崇高与正义的代表,又是杀人如麻的“枪决专家”;不完全铁石心肠,但也失去了一些“活生生”的东西。拉拉曾说:“仿佛某种抽象的东西注入他的面孔,使它失去光泽。一张活生生的脸变成思想的体现、原则的化身??我明白这是一种力量的结果,他献身于这种力量,这是一种崇高的力量,但也是一种能置人于死地的无情力量,总有一天连他也不会放过。”帕沙的悲剧也是时代的悲剧,这不能不让我反思,在追求某种思想或原则时,人性的保留应该始终,也必须是底线,否则一切都无从谈起。最崇高的莫过于为全人类的幸福努力,但这是基于我们的人类身份而言。如果要为此抹杀自己的、他人的人性,那么最根本的出发点都成问题。

我想,正是因为拉拉有着与日瓦格相近的思想,才会对他而言无比重要。人们评价他俩不同于冬妮娅,怀念着战前舒适的生活;也不同于帕沙,决心消灭一切旧时代的东西1。拉拉的人生十分坎坷,但始终坚韧顽强,追求着美好的理想。她对日瓦格而言不仅是恋人,更是知己与同志。

但日瓦格毕竟出身优越,对苏联底层的处境只有外部的观察。如果他的身份与那些“和白军比赛残酷”的人一样,是自愿入伍的底层人民,想必对苏共的压迫与暴力又会有不同的看法。在国内外资本主义势力夹击的情况下,压缩人民的生活补给、在政治问题上敏感谨慎、在战场上暴力还击都是有必要的,虽然的确走向了极端,但不能因此否认暴力在革命中的必要性。日瓦格代表了典型的知识分子,有理想追求与批判意识,但没有深入广大人民群众,一些思想是缺乏根基的。他肯定革命的正义性,又否定其带来的颓败、暴力与死亡;他不同于加里乌林投靠旧政权,也不同于帕沙,参与到流血的革命中去。换句话说,他想走中间路线2,在瓦雷金诺过与世无争的生活,但最终失败。他如果想得到内心的平静,就必须做出选择。

这个选择是艰难的,相当于在革命与人道间作出抉择,而这两者本来也不完全对立。我想,关于这一点,雨果在《九三年》里做出了精彩的回答:“在绝对正确的革命之上还有一个绝对正确的人道主义。革命即人道,人道即革命”。我们要坚持革命,不放弃使用暴力,但必须明确人道才是我们的最终归宿,绝1

2 《谁为你我点燃一朵雪夜的烛火?》— 陶器《20世纪外国文学专题(1)》课程辅导?后现代主义?《日瓦戈医生》分析

不以“革命”为借口滥施暴力。但古人说得好,纸上得来终觉浅,实际情况往往无法确保这些思想的实现,毕竟“人身上的兽性如果靠吓唬就能制服的话,那么,人类最崇高的象征就是手执皮鞭的马戏团驯兽师,而不是牺牲自我的传教士了”,革命者在这方面必须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而显然,日瓦格做不到,这也与他没受过系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有关。

总地来说,他拥有博爱的人道主义情怀,追求完美的精神世界,因此无法忍受革命的残忍暴力。这也是作者本人思想的体现,他们都在社会与个人的矛盾中苦苦挣扎思考。正是这种挣扎,体现了人的价值,说明人类是拥有独立精神的个体,并非制度和利益的屈服者。日瓦格的这一点,比之他的善良,更加让我震撼。十月革命胜利后,全国上下弥漫着对革命的狂热与崇拜,已经从自然的感情变质为跟风与屈从了。日瓦格“小资产阶级思想”的诗歌,那些看不到忠诚与崇拜的表述,自然招致了当权者的不满,甚至警惕。面对可笑又可悲的官方式谈话,他直言不讳,“我听你讲到流放的时候你如何成长、如何受到再教育时感到非常难受。这就像一匹马说它如何在驯马场上自己训练自己。”这话多么叛逆,但又是多么真实,多么让人觉得畅快啊。这种“终于讲出来了”的感觉,这种自由的感觉,总是让人快乐的。

但所有的快乐都有前提。这种“叛逆”的快乐,首先需要见识,能够在纷杂的情况下看到实质,评判正确与错误,这也是为什么具有批判锋芒的往往是知识分子,而历代掌权者忌惮防范的,也往往是知识分子。但有见识就足够了吗?我想肯定不是的,勇气也同样重要。当皇帝穿着“天衣”炫耀时,难道只有那个孩子能看出实情吗?可见没有勇气的知识分子倒是不如“平民”的。自此,我们更能发现日瓦格的可贵。他不仅理智客观,而且不屈权势,舍弃利益捍卫意志,拥有真正知识分子的独立精神和批判意识。想必这也是作者本人的写照,他的思想与境界忠实地体现在了主人公的身上,也让我不禁反观自身。

在整个社会都剧烈变动的时候,你还能螳臂当车保有任何坚持吗?在所有人都劝你“走正道”的时候,你还能知道自己是对是错吗?我曾经思考过这些问题,答案常是悲观的,我真不知道自己所谓的一些“坚持”,在情况不同的时候,究竟能否坚持。有时候,不仅不能说真话,甚至会说些自己都不信的东西。日瓦格曾说,“我们大多数人经常说违心的话,做违心的事,言不由衷地赞赏自己厌恶的东西,称赞带来不幸的东西。我们的灵魂像口中的牙齿一样,占有身体的一部分,不可能没完没了地对它施加压力而不受惩罚。”这句话震撼了我。的确,我是说过不少言不由衷的话,比如面试时,把自己打造成对面的老师更喜欢的样子,还有其他一些需要整齐划一答案的时候。而我身边的人,似乎也总是这样。但我们从未觉得这是一件严重的事情,是会“受到惩罚”的。但日瓦格的这句话惊醒了我。重要的不是每句话必须完全真实,重要的是在我们一次次为了眼前利益放弃吐露真心的时候,是否也放弃了对自己精神世界的主权?如果长此以往,自然会变得空虚迷惘,缺乏心灵的坚持。如果一个社会人人都这样,那么普遍的焦虑和功利也是可以想见了。

《日瓦戈医生》是帕斯捷尔纳克最伟大的杰作,也是他最大的不幸。本以为解冻的时代已经到来,但如美国《时代》杂志所描绘的,他面对的仍是肃杀

的冰原。上至领导人,下至普通民众纷纷抨击他的“叛国行为”,但有多少人真的看过这本书呢?编辑部退回了他的稿作,严厉斥责道:“你的小说的精神是对社会主义的仇恨,你对十月革命前10年的看法,旨在说明这场革命是个错误”,拒绝出版。这一切不能不让人想到马克思抨击过的书报检查制度,抑制所有异于统治者的思想。首先这剥夺了人民最基础的自由,应该受到谴责。另外,这么做无非是为稳固政权,但真能达到目的吗?全靠赞美,一个小孩尚且不可能变成熟,一个民族又能进步吗?如果拒绝反思和批判,反而不能达到稳固和进步的目的,毕竟世上没有完人,也没有完美的政府,不需要任何批评。

这本书虽然被苏联视为毒草,但在西方却大受好评,想必原因之一也是其详细描述了社会主义革命的消极面。公正平等、没有任何阶级压迫、人人都能得到全面发展的理想固然美好,但真能实现吗?“一个人如果三十岁前不相信社会主义的话,他就没有良心,一个人如果过了三十岁还相信社会主义的话,他就没有大脑。”这句话对我震撼太大,如今还犹言在耳。这种想法无疑能在《日瓦戈医生》中找到一定依据。十月革命后,人民的生活不但没有改善,反而陷入了更严重的贫困。红军所到之处,家园毁灭,人民颠沛流离。而且说到“公正”“全面发展”,甚至还比不上西方国家。看来,追求社会主义的进程给俄罗斯带来了苦难,是不争的事实。那么“一个人如果过了三十岁还相信社会主义的话,他就没有大脑”,想来很大原因出于对实现社会主义的艰辛程度的估计。的确,要实现这样一个社会,真是不容易,其探索经历带来的大多是痛苦和失败。那么抽象下来,好比一个人想实现一个美好的目标,但怎么试都是失败,都被打回比此前更糟糕的境地,于是最终不再相信这个目标能实现。但问题在于,美好始终是美好的。不知道是一回事,而如果明知有更美好的境界却止步不前,以它不存在为理由拒绝相信,岂不是非常遗憾吗。有时人生的价值不在于理想最终能否实现,而在于有没有全力追求,好比为了救国“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屈原,并没有实现理想,但千百年来仍然是爱国的典范。

以上内容讨论了这本书的政治性,但事实上,其文学性也是可圈可点,尤其是大量的景色描写,呈现了一个生动美丽的俄罗斯。既有山涧清泉,也有万里雪原;有时让人沉默压抑,有时让人轻松愉悦。总让我回想起在俄罗斯的旅行,后悔没能更仔细地欣赏。我最喜欢的描写之一是日瓦格爬出营地后看到的:“冬天的小鸟,长了一身霜天黎明般的明亮羽毛的山雀,落在花揪树上,挑剔地、慢慢地啄食硕大的浆果,然后仰起小脑袋,伸长脖子,费劲地把它们吞下去。”这场景是多么可爱啊!另外,它对爱情的刻画也感人至深。当日瓦格看着拉拉和科马罗夫斯基远去,明白这就是永别时,我也不禁鼻子酸涩。这本书除了深刻的思想,还有真挚的感情,超越了狭隘的政治思想和各种主义,如法国作家阿尔贝?加缪的评论 “这一伟大的著作是一本充满了爱的书,并不是反苏的。它并不对任何一方不利,它是具有普遍意义的。”是的,这并不是一本政治说教书,它远比那更能直抵人心(或许对我国的课本有借鉴意义)。正因为它表达了人类普遍的思想感情,才能被冠以“经典”之称,时过境迁也魅力不减。

第五篇:《红瓦黑瓦》读后感

曹文轩——《红瓦黑瓦》11材料2班董荣耀11342210

《红瓦黑瓦》读后感

手捧曹文轩先生的《红瓦黑瓦》,封面封底是用水墨渲染而成的。碧波荡漾的河面上漂泊着几只小船,竹篙悠然地停放在船舷上,一丛丛芦苇随风摇曳,侧耳似乎可听见那沙沙的声响,河面上横跨着一座古朴的石桥,依水而砌拾阶而上的是一座座民居,天空时时飞过一群群鸟儿。一位少年端坐着,有板有眼地拉着胡琴,旋律与河水一样清柔。这样一幅画面或许会因少了鲜艳颜色的跳跃,而显得有些沉闷,但它绝不失灵动,带你悄悄走进了别样的水乡小镇。

word该篇DOC格式日瓦戈医生读后感范文,共有11600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本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立即下载:
日瓦戈医生读后感下载
日瓦戈医生读后感.doc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编辑和打印
编辑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下载该Word文档
好范文在线客服
  • 问题咨询 QQ
  • 投诉建议 QQ
  • 常见帮助 QQ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