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猫医生读后感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猫医生读后感篇1
自从我读了一些心理学的书之后,发现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或大或小,或轻或重。回想一下,你是不是在当众讲话的时候会感到紧张?在面对自己喜欢的人的时候会不会面红耳赤,不知道说什么?其实这都是一些很小的心理问题,不算很严重,但它对我们的生活却产生了实实在在的不良影响。其实我自己就是这样一个人,面对很多人的场合说话,我会感到很紧张,本来在台下想好的很多词汇很多句子,一上台就不知道说什么了。这种紧张的情绪深深的影响到了我。在生活中,我的语言表达能力还是很好的,和朋友和同学交流十分顺畅,也能很好的输出自己的观点,而不会感到丝毫的紧张。
我们应该如何解决这样的心理问题呢?通过大量的阅读,我得知这是我们人类在几千万年甚至上亿年的演化过程中形成的本能反应,这种紧张的存在是很正常的,并不能算作是一种心理疾病,人人都有这种表现,那么就不能算作是病。既然是人的本能反应,那为什么有的人在上台讲话的时候就不会紧张呢?其实这样的人在我的生活中也有很多,通过和他们的交流,我发现,他们是经过大量的不断的练习才达到今天这样的水平,他们不会错过每一次上台讲话的机会,台下他们也会积极的思考,积极的准备,不打没有准备的仗,从不做没有准备的演讲。
你可会说,这些道理我都懂,但我依然不知道应该怎么做。就像一句名言所说的:道理我都懂,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在这儿我分享一个很简单的办法,那就是调整心态。调整心态怎么讲?多看一些名人的演讲,并把自己带入到他们当时所处的环境之中,想象台下有好几万人在听你演讲,通过不断的换位思考来打造自己全新的心态。或者采取迂回战术,上台紧张的根本原因是不自信,那自信从哪里来?你可以通过努力学习自己擅长的方面,不断的提升自己的自信,为应对演讲做好准备。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有的人和自己喜欢的女孩或者颜值较高的人说话会紧张,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我们可以先和自己并不感兴趣的女孩或者并不出众的人进行交流,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还是要提高自信,做到不卑不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样我们与他人交流就不会有问题了。
还有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正视自己的这种心态,很正常,而且你并不孤独,每个人都会产生这样的心理,只不过应对方式或严重程度不同罢了。不要觉得自己有这种心态很丢人,很不好意思,心态端正,就会应对自如。
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当积极的反思自己的心理状态,为自己的心理把把脉。不断的提升我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做自己的主人。
猫医生读后感篇2
1、无条件接纳真实我
真实我是一个安全需要没有得到满足的孩子,他基本上处在人的潜意识层,我们平时难以觉察。我们的内心深处沉淀着恐惧、内疚、悔恨、自责和绝望,形成一种控制自我的巨大力量,左右着我们的选择。
真实我就是你心灵深处的孩子啊!这个孩子到了青春期,对你的逆反开始了,因为你一直都不尊重他,不关心他,处处对他指手画脚,压制并剥夺他自主选择的权利,而且对他提出了过高的要求,给他施加了过大的压力。于是,他专门跟你唱反调,有时明知你是对的,但他就是不按你说的去做,却不断地去做在你看来毫无意义、没有必要的一些事情。你给他讲道理根本没用,于是,你对他大发雷霆,骂他没出息,不争气。可是,你越生气他就越来劲儿!你有所不知,孩子有孩子的逻辑,在这种情况下,他跟你争的根本不是谁对谁错,而是一种人格尊严!
心理咨询师是如何对待患者的呢?不管你是什么人,即使你是罪犯,即使你是不良少年,即使你是集吃喝嫖赌抽于一身的社会混混,在咨询师眼里,你只是一个需要帮助的咨客。他对你是无条件的接纳,他不会给你做思想政治工作,他不会训导你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他的任务是帮你解决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使你获得一种责任意识和选择能力。这样,你会感到温暖,感到被理解和尊重,你会倾诉你的苦恼,于是咨询师将发现你产生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症结,并帮你化解掉。阻碍你情感和思维流动的淤积一旦被清除,你的真实我将开始成长。
现在,你就是自己的心理咨询师,你首先要做的,就是无条件接纳你的真实我。
2、化解潜意识的怕,陪伴真实我度过“危险期”,逐渐成长。
在夜深人静时,闭上眼睛,深呼吸,由身体放松到意识放松,此时有可能发现一些平时难以察觉的东西,也许正是阻碍你成长的障碍。譬如,沉淀在心底的恐惧,郁积在心头的'怨恨,啃噬心灵的内疚等等。然后,运用我们的知识和智慧,将这些恐惧、怨恨、内疚一一化解和释怀,从而获得领悟。要赶紧把心得记录下来啊!在这里,佛家的智慧对我们有极大帮助,因为人世间的一切,都是梦幻泡影啊,没有什么能留得住,让这些负性情绪折磨自己的心灵,真真是无明之致,划不来!
强迫者往往对一些小事耿耿于怀,思前顾后,事前忧虑,事后后悔,这种注意力的分配不当,影响了我们对大事、重要的事的关注和能力的发挥,于是又后悔自己这么做,又考虑以后应该怎么做,这叫悔恨着刚才的悔恨,忧虑着刚才的忧虑!在这两种情绪的纠缠下,对前途悲观失望。悔恨和忧虑,归根到底还是怕呀!
强迫者凡事好往坏处想,不停地想象和预测可能发生的不利结果,他又不愿意这么无休止地想下去,可一旦想开头,就陷进去了,不能自拔。我的经验是,与其如此,倒不如一步到位:直接想到最坏的结局——死亡!谁都有一死啊,世道公平。一个人假如连死都不怕了,就会勇往直前,世间的成败得失、恩恩怨怨也就没有什么了,更何况那些鸡毛蒜皮!
我所汲取的佛道智慧是:心存善意,积极进取,勇敢面对,接纳一切,承受一切,投入地爱一次、活一次,活出真我,活得无怨无悔。
3、勇于行动,积极行动,在行动中改变自我,超越自我。
千万不要把强迫症的症状当作靶子,也不要把性格缺陷当作靶子,这都是虚靶,如果你的火力被它们吸引过去,必死无疑!
你想让真实我这个孩子变得自信和强大起来,就要尊重和信任他,要放手让他自己去实践,不要怕他给你惹麻烦,不要怕他碰壁摔跟头。道理再明白也没用,改变总是在自身的行动中发生。
行动是什么,行动就是工作、学习、交友和娱乐,是你想做、应该做,却又不敢做、没有信心做的事,这就是你的靶子。过去的已经过去,不要想的太多,未来的还没有到来,也不要想的太多,集中火力对准现在,迎难而上,迎怕而上。当然,症状会干扰你的行动,但这不能成为你停止行动的理由,如果你以症状作为逃避的借口,安慰自己等治好了强迫将如何如何,就走入了误区,永不能得救。
不要怕失败,不要怕失面子,不要怕丢人现眼,不要掩饰自己的缺点和弱点,把毫无用处的虚荣心抛开,用真实我拥抱世界。
我们的毅力一定得用在这里:坚决置具体症状和性格缺陷于不顾,咬着牙去行动!不要祈求好结果,不要担心坏结果,只要行动了,就是成功。
猫医生读后感篇3
最近几天看完了《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这是一本心理学咨询入门的畅销书籍,讲述了一只抑郁的蛤蟆先生通过去做心理咨询,重新发现自我,了解自我,最终找到自我、重获快乐的故事。
书里的蛤蟆先生在外界看来是一个令人羡慕的成功人士,家世显赫,生活富裕。以前的他是大家眼中的开心果,但现在的蛤蟆先生却神色黯淡,变了一副模样。朋友们十分担心他,决定送他去苍鹭先生那里做心理咨询。在开始咨询的时候,蛤蟆先生坐在那里等着接受指导,希望听到苍鹭先生告诉他应该怎么做。但是苍鹭却拒绝了他,苍鹭先生对他说:“心理咨询是一个自发的过程,咨询师和来访者双方都处于自愿。所以,这就意味着,只有当你来咨询是为了自己而不是为了取悦朋友们的时候,我们才能真正的合作……为咨询负责的只能是你,而不能是其他任何人。”对于蛤蟆先生来说,“合作”是个新鲜词,第一次他不再被人当做命令或是说教的对象,这些年来,不论做任何决定,他总是习惯性地问问别人,不管是严肃的獾还是明智的河鼠,仿佛这一问,责任就从他自己的肩头卸下了,不管事情的好坏,都和他无关。
在后续的咨询过程中,苍鹭先生问了蛤蟆先生很多问题,这些问题都是蛤蟆先生以前从未思考过的,因为以前的蛤蟆先生总是让周围的人告诉他答案,他也会努力地让大家对他感到满意,为他骄傲,甚至压制自己的情感和情绪,久而久之他都忘了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经过每次和苍鹭的聊天,蛤蟆先生开始重新寻找自己,思考那些往往会勾起痛苦的回忆,但在这个过程中蛤蟆先生也在不断地找寻自己,接纳自己。
蛤蟆先生和苍鹭在最后一次面谈中讨论了“高情商”的含义。“它和智商完全不是一回事,情商真正的意思是理解你内心的情感世界,并且还能掌控它。高情商的人都有强大的自我意识,了解自己的情感。他们能管理情绪,能从悲伤和不幸中重新振作。但也许最重要的是,他们能控制冲动,也懂得延迟满足,从而避免轻率的决定和不妥的行为。”成年以后“高情商”是我们需要培养的,情绪稳定能帮助我们减少焦虑,提高生活幸福感。
作为一个做过心理咨询的人,我在这本书中更能找到共鸣,同时也让我回忆起之前做心理咨询的经历。心理咨询是一个能够帮助自己进一步了解自我的方式,我非常庆幸当时去尝试了这种方式,并从中获得了成长,走出了当时的焦虑,并且现在也能够主动地探索自己、调整自己,让自己处于平和快乐的状态。
了解自己是一生都值得探索的命题,在探索内心的过程中才能真正了解自己,甚至惊喜地发现一个不一样的自己,从而接纳自己、顺从内心,帮助我们变得更加平和幸福。
猫医生读后感篇4
初次听到这本书的名字,感觉应该是很有意思的科普书籍,后来在一次督导中听到李松蔚老师推荐的这本书,对它有种不一样的期待。这是一本科普书,同时也是呈现了一场精彩的中程咨询的书,通过设定一些动物角色,讲述故事,让我们得以窥见,在来访者身上所发生的变化。读下来,觉得感触很多,因此这本书可以多读几遍。
一、抑郁是可以有明显的外在线索的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例子。某某人因为抑郁自杀,这是在生活中经常会听到的案例,但是听到的更多的话是,这人平时好好的,怎么会抑郁呢?
作为高中心理老师,在工作中接触更多是青少年,很多学生会来到咨询室自述最近心情低落。但是直到去医院诊断为抑郁,还是会听到家长不解的声音:“我们好好的,怎么会抑郁了?”“就是学习而已,除了学习也没有其他的事情,怎么想这么多?”“不能吃药,吃什么药,休息几天就回学校吧。”一方面我们的大众对抑郁症视为洪水猛兽,另一方面,对于真的得了抑郁症的人,却没有给予适当的理解。
随着心理健康疾病越来越走进大众的生活,其实也有很多人知道,抑郁其实早有线索。就像书中的蛤蟆先生,在朋友们眼中,他具有冒险精神,善于各种活动,当然也做了很多出格的事情。但现在,抑郁包围了他。
只要我们保持一点点敏感,其实很容易发现身边的人有一些异乎寻常的变化:性格、情绪、生活状态、生活兴趣……我们每个人其实并不缺乏能够识别出他人变化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够看到并理解这种变化。
二、抑郁这种无力感可能由来已久
抑郁最常见的表现就是无力感,对生活的无力,对自己的无力。而在接待很多学生的过程当中,会发现,抑郁并不是短时间内形成的,也不是一次失败挫折之后对自己的评价。它源于长期的生活经历和对生活事件的看法。
我们的情绪状态其实就是一条波动的曲线,在一定范围当中出现变化,有时候很积极,有时候也会越过中线,很消极。这个时候,我们会有自身对于生活事件的评价,或者看法,甚至是对自己的看法,把我们从偏离的轨道上拉到中线的位置。但有些人,积累太多,从情绪体验,到自我认识,到对外界的看法,当所有围绕着这个人每一个元素都在说着消极的话的时候,那它就没有办法有力量再回到正常的波动的水平了,就像顷刻崩塌一样,一直沉到最底层
表面上看蛤蟆的问题是朋友们对待他的方式,比如不怎么认真听他说话,对他批评指责,忽视他,等等,但根本的还是从小的经历,让他觉得不被看到。严苛的父亲,从小对蛤蟆的要求非常高,在他看来,蛤蟆永远做不到很好的事情,好像永远也不会让他满意。母亲对自己很好,但是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父亲,总是不能很亲近自己,永远把自己当作小孩子来看待。
一个强势的父亲,一个弱势的母亲,对待自己的方式也是截然不同,在他的内心当中,或许也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成长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自我没有办法和谐发展。拥有挑剔型的父母,作为孩子,是否能够发展出接纳自我的人,这可想而知不太可能。
我们就是会在人生当中的某个时刻,突然意识到“我是谁”这个问题,整个人会陷入到杂乱无序的状态,再重新整合自我,成为全新的自己。而抑郁,也赋予了蛤蟆这样的时刻。其实,抑郁并不可怕,真正有影响的是对抑郁的误解。
三、精彩部分摘录及感悟
1.只有自己想要改变,咨询才有效果。
一开始的时候,蛤蟆并不想改变现状,甚至他并没有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好,即便他知道自己似乎在一个很糟糕的状态当中,但是他的朋友们很担心他,劝他进行心理咨询,并且还帮他预付了几次的费用。但在咨询中,其实这样的动机,没有办法进行下去。这一段其实处理的特别棒。引入原文的话“心理咨询向来是一个自发的过程,咨询师和来访者双方都得出于自愿。所以也就意味着,只有当你是为自己而不是为取悦朋友们才想咨询的时候,我们才能真正合作。为咨询负责的只能是你,而不是其他人。”
我们在咨询的时候也会发现这样的现象,有的时候学生本人并没有特别强烈的意愿,是家人或者老师要求来到咨询室的,这个时候,我会明确他自己想要咨询的意愿有多少。有的会在第一次咨询之后,还有想要变好的想法和意愿,有的会明确第一次咨询之后就再也不愿再次咨询。当然,为了取悦别人而选择听从别人的建议进行咨询,这本身也是值得讨论的内容。我们要知道的是,每个人都有改变自己的力量,但这个改变一定是自己想要去做的。
2.心理咨询师的信仰
当蛤蟆问咨询师:“你认为我会好起来吗?”苍鹭直视着他的眼睛:“蛤蟆先生,如果我不是相信每个人都有能力变得更好,我就不会做这个工作了。”这句话感动到了我。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感动,或许在我的内心,也是这么去看待这份工作的,这样的信念,也支撑我走到现在。
3.要做什么样的父母
“婴儿做的几乎所有事情都会引发母亲或者父亲的某些反应,这些反应对孩子具有深远的影响。”婴儿远比我们想象的强大,总是会用自己的方式与外界产生联系。当然也会从外界给予他们的反馈当中进一步得到经验。近年来,原生家庭的概念走进了大众的视野,我们越来越发现,其实每一个人或多或少会受到原生家庭的不良的影响,也会有很多人受到来自原生家庭的伤害,进而无法原谅自己的父母。我们探讨原生家庭的问题,不是为了责怪父母,而是让父母能够有所觉察和意识,避免给孩子带来长久的伤害。“父母会不可避免地把他们的观念和行为传递给后代,正如他们一定会把自己的基因传递给下一代一样,所以孩子们需要学会的是,如何应对和防御因此而产生的后果。”严苛的、忽略的、过分焦虑的、暴力的父母,这些不和谐的家庭关系,对一个孩子的成长有太大的影响了。希望为人父母,我们都能心境平和,内心稳定,给予孩子坚定的爱和规则。
猫医生读后感篇5
第一次见到心理咨询师,蛤蟆先生问“你认为我会好起来吗?”
咨询师站定了,直视着蛤蟆先生的眼睛说“如果我不相信每个人都有能力变得更好,我就不会做这份工作了。”
前几天偶然遇到一本书《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刚刚读完,趁着这股热乎劲,想要总结下自己的读后感。
眼下越来越多的管理人员在处理技术问题,那些技术问题相比过去要难得多。受教育的人也以往任何时候都多,我们从没有像今天这样了解物理世界。可是个人的情感智力,也就是情商世界,我们了解多少呢?
我们需要有强大的自我意识,了解自己的情感。能管理情绪,能从悲伤和不幸中重新振作。也许更重要的是,需要能控制冲动,懂得延迟满足,从而避免轻率的决定和不妥的行为。
认清当前的自我状态
儿童自我状态:每个人在自己的内心深处都带着一个小小的儿童,当一个人以儿童自我状态与人交往时,他的情感、思考和行为表现等就会表现得像孩子一样。
父母自我状态:我们从父母或其他重要他人那里拷贝来的思想、情感和行为。
成人自我状态:一个人处于成人自我状态时,其思想、行为和情感都指向于此时此地,具体表现为理性、精于计算、尊重事实和非感性的行为。
当你处于儿童自我状态和父母自我状态时候,都是潜意识进入的,很难感知到,这两种状态都是长期成长过程中形成的,原生家庭影响很大。要常反思自己的状态,需要进入到成人自我状态中去形成自己的个性情感状态。
人生坐标
这个坐标可以用来理解行为的方法,尤其是理解我们自己的行为。
“我好,你不好”坐标的的人会加强自己的优越感,总需要攻击或谴责别人。比如我们童年时候的父母,公司里的上级领导。其他坐标的相对应类型的人,大家可以多思考下。
当你理解了别人对自己的行为基于哪个坐标后,就能很好地消化接下来的沟通了。我们自己要做的是基于“我好,你也好”的状态下,进行进一步的对话。
基于以上的认知,才能了解自我意识,把控自己的情感,管理自我的情绪。
猫医生读后感篇6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是英国心理学家罗伯特戴博德写的一部心理案例的合辑,看过这部书,就会明白,在人生长河里没有谁是你的摆渡人。
蛤蟆先生看似乐观,其实内心伤痕累累。他从小生在这一个刻板陈旧的家庭,爸爸严苛,妈妈懦弱,蛤蟆先生从未感受到温暖,有的只是冷漠和责难。
蛤蟆先生七岁被送到私立学校,大学毕业继承产业,他绞尽脑汁经营父亲留下来的蛤蟆庄园,但是大家看不出他的付出,为了得到认可,他努力取悦他们换来的却是横加指责。为了看起来合群,他活成别人的开心果。这一件件的琐事,让蛤蟆先生无法自拔,身心疲惫,借酒浇愁,于是再一次大醉之后他偷了一辆车有化妆成洗衣服逃跑,他抢过马,偷过钱最终入狱。
蛤蟆先生在出狱后身心崩溃,他患上了抑郁症,家园被黄鼠狼霸占,曾经光鲜的蛤蟆先生,最后活成了臭蛤蟆,作者通过蛤蟆先生,反映了人们的缩影,其实生活中很多人都是蛤蟆先生,每个人都在费力讨好一个人,然而对方却利用你的善良索取更多,你尽心尽力工作生活,但是命运总是给你使绊子,让你的辛苦付诸东流。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不带伤,不论愿不愿意,你都无路可退,所以不管什么让你停下脚步,但是都不可以让自己倒下。蛤蟆先生一度伤心,一度轻生,好在朋友给他推荐了心理医生。他第一次来到苍鹭小筑,苍鹭问他谁让他来的,蛤蟆说是河鼠。苍鹭摇摇头说能让你来的只有你自己。不能指望别人来救赎自己,只有自己为自己负责。
之后每周苍鹭都会给蛤蟆一个问题思考,每次都是问他这件事你怎么看?你有什么感觉?你会怎么做?苍鹭一路引导蛤蟆,打开了他的内心。经过几个月问诊,他始终记得苍鹭说要不要与生活和解,你自己说了算。
蛤蟆终于重新开始,早起划船,感受世界,接纳痛苦。几个月后,蛤蟆结束治疗。这次苍鹭告诉蛤蟆如果你为自己负责,你就会知道你有力量改变环境和自己。于是蛤蟆重拾爱好,买了新船参加皮划艇比赛,开启了大篷车短途旅行。蛤蟆找回自己的勇气和魄力。他夺回了属于自己的东西。干起了自己喜爱的房地产事业。他卖掉了蛤蟆庄园,另建新居。生活能治愈的永远是自己愿意走出来的人。“面对伤害,我们无处可逃,但必须完成的事,唯有靠自己才能行。”人生苦乐无常,我们总会受伤,也总会有很多迷茫。但不要灰心,不要沮丧。只要能沉得住气,扛得住难,你自己就是那股最强大的力量。当你在自我治愈的路上,主动迈出第一步的时候,新世界的大门,也会随之为你打开。
猫医生读后感篇7
看完《做自己的心理医生》这本书后,我觉得这本书讲得非常好,内容通俗易懂,也令我有许多感慨。
其实由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的改变,生活节奏的加快,一些人的盲目无组织行为明显增加,加之又过分地追求短期效益而忽视局部利益,导致失败的几率较高,内心易失去平衡,容易产生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许多心理专家们都一致认为:“一个的心理状态常常直接影响他的人生观、价值观,直接影响到他的某个具体行为。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讲,心理卫生比生理卫生显得更位重要。”其实,一般的心理问题都可以自我调节,每个人都可以用多种形式自我放松,缓和自身的心理压力和排解心理障碍。面对“心病”,关键是自己如何去认识它,并以正确的心态去对待它。虽然这比找心理医生看病起来,还不能象看感冒发烧那样方便,但只要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学会自我调节,学会心理适应,学会自助,每个人就可以在心理疾患发展的某些阶段成为自己的“心理医生”。
首先是掌握一定的心理科学知识,正确认识心理问题出现的原因;其次是能够冷静清醒地分析问题的因果关系,特别是主观原因和缺欠,安排好对己对人都负责任的相应措施;另外,恰当地评价自我调节的能力,选择适当的就医方式和时机也很重要。日常生活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处世观,拥有正常睿智的思维,避免走入心灵的误区。
首先要加强修养,遇事要泰然处之。要清醒地认识到生命是由旺盛走向衰弱直至消亡,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应养成乐观、豁达的个性,平静地接受生理上的种种变化,并随之调整自己的生活和工作节奏,主动地避免生理变化而对心理造成的冲击。事实上,那些拥有宽广胸怀、遇事想得开的人是不会受到灰色心理疾病困扰的;其次是要合理安排生活,培养多种兴趣。人在无所事事的时候最容易胡思乱想,所以要合理安排工作与生活。适度紧张有序的工作可以避免心理上滋生失落感,令生活更加充实,而充实的生活可以改善人的抑郁心理。同时,要培养多种兴趣。爱好广泛者总觉得时间不够用,生活丰富多彩就能驱散不健康的情绪,并可以增加生命的活力,令人生更具有意义。还有几点也是很重要的:
一、尽力寻找情绪体验的机会。
一是多想想你所从事的事业,时时不忘创新,做出新的成绩,跃上新的台阶;再者要关心他人,与钦佩、同事同甘共苦,无论悲欢、离合,都是对心理的撼动,它会使人头脑清醒,心胸开阔;三是多参加公益活动,乐善好施,为子孙造福。最好是学会一门艺术,无论唱歌弹琴,还是写作绘画、集邮藏币,都会人进入一种的新的境界,产生新的追求,在你的爱好之中寻找乐趣。
二、持心理宁静。
面对大量的信息,不要紧张不宁,焦急烦躁,手足无措,要保持心情宁静,学会吸收现代科学信息的方法,提高应变能力。最后,要尽量多地设想出获取它们的可行途径,并选择一个最佳方案行动,从而减轻个人的心理负担,又能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适当地变换环境。
一个人在一个缺乏竞争的环境里容易滋生惰性,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过于安逸的。环境反而会更容易引发心理失衡。而新的环境,接受具有挑战的的工作、生活,可以激发人的潜能与活力,变换环境进而变换心境,使自己始终保持健康向上的心理,避免心理失衡。
四、正确认识自己和社会的关系要根据社会的要求,随时调整自己的意识和行为,使之更符合社会规范。
要摆正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正确对待个人得失、成功与失败。这样,就可以减少心理失衡。
最后引用著名心理健康专家总结的11条保持心理健康的的方法,可以给各位朋友参考下:
1、当苦恼时,找你所信任的,彼此谈得来,同时头脑也较冷静的知心朋友倾心交谈,将心中的抑郁及时发泄出来,以免积压成疾。
2、当遇到更大的刺激,或遭到挫折、失败而陷入自我烦闷的时候,最后离开你所面临的环境,转移下注意力,暂时回避以便恢复心理上的平静,将心灵的创伤填平。
3、当情感遭到激烈震荡是,宜将情感转移到其他活动上去,忘我地去干你喜欢干的是,如写字、打球等,从而将你心中的苦闷、烦恼、愤怒、忧愁、焦虑等情感转移或替换掉。
4、对人谦让,自我表现要适度,有时要学会当配角和后台工作人员。
5、多替人别人着想,多做好事,可使你心安理得,心满意足。
6、做一件事要善始善终。当面临很多难题时,宜从最容易解决的问题入手,逐个解决,以便信心十足地完成自己的任务。
7、性格急躁的人不要做力不从心的事情,并避免超乎常态的行为,以免紧张的、焦躁,心理压力过大。
8、对别人要宽容大量,不强求别人一定按你的想法去办事,原谅别人的过错,给别人以改过的机会。
9、保持人际关系的和谐。
10、自己多亲自动手,破除依赖心理,不要老是停留在观望阶段。
11、制定一份既能使你愉快,又切实可行的修养身心的计划,给自己以盼头。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猫医生读后感多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