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幸读了张玉石老师的《做班主任,真有意思》这本书,受益匪浅。和张玉石老师一样,我要做一位有温度的班主任。作为一名青年班主任,应带着一颗有温度的心,用爱心、耐心来对待学生,这样才能把教育的温度传递给每一位学生、甚至每一位家长,从而更好的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下面我就以下三方面谈一谈我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
一、对工作要有热度。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首先我很感谢学校的信任,让我从工作一开始就担任班主任至今。我深知还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德育能力,要学的还有很多。唯有保持对职业的热情,方能体会其中的幸福。
二、对学生要有温度。
现在学生就以往有所不同,层次不一。但有一点是相同的,来到陌生的环境,对学校的第一印象大多是源于班主任。能否遇到一位适合自己孩子的班主任也是家长最关注的。
不管面对哪一种类型的学生,首先,语言的艺术是必不可少的。和孩子们交流时不难发现,不管是优生还是后进生,多多少少都会存在一些问题,且他们大多不喜欢听父母口中的大道理,加上正处于叛逆期,有效的沟通显得更加重要。比如每次大考过后总有几家欢喜几家愁,考的不好的,父母多会把孩子训斥一番:“你为什么不认真学习,这样简单的题目都会错,为什么考的没有他好诸如此类,换来的只有孩子的难过和逃避。于是我在和学生谈心时,便学会换一种场合,换一种方式进行沟通。
有句话说的好,批评不是教育的目的。谁都不喜欢被批评,特别是对于后进生来说,过多的责备只会让他们对你望而生畏。反之,平等的关注和正面的引导会让他们铆足了劲学习。比如我们不仅可以表扬学习上出类拔萃的孩子,还可以更多的表扬肯定那些一直在努力,虽然目前还没有显著成效的中等生,他们往往是我们将来提优的关键,赢得他们的心也为我们后期工作的顺利开展埋下伏笔。
比如“我为你点赞”工作的开展,我班的一同学每门学科都是垫底,并且和倒数第二存在一定差距,因此从来面对学习,眼泪、逃避比比皆是。甚至不愿意拿出点赞卡,认为自己没有任何优点,等到同学为她写完,她却哭了,她以为同学用修正带涂掉的是骂她的话。她是一名住宿生,但每次接到父母的电话,不是满满的关心,而是不断的责备。这样自卑的孩子,在误会解除后,整个人都阳光了很多,把桌角的点赞卡也保护的好好的。慢慢的她看到了自己的闪光点。不再总是一个人躲在角落,不再每天闷闷不乐,她说虽然词语容易忘,但她会努力背,多背几遍,这就足够了。而这份点赞也同样给了家长信心,在我与她家长沟通后,她也一改往日态度,采取了正面的鼓励,一个简单的笑容却来之不易。一张看似不起眼的点赞卡却为那些平时也许不够突出,但却一直在努力的孩子提供了自信;为那些内向、自卑、不擅交际的孩子点亮了心中的一盏明灯,感受到了来自集体的温暖;为那些希望得到老师关注的孩子送去了一场及时雨。
最后,每个班级的学生人数众多,各有千秋。面对不同的孩子,要让他们感受到班主任不同的温度。有的平时比较懒散,但却希望得到高的评价,所以他们能够接受正面的鼓励和不断的鞭策;有的平时比较调皮,缺少较好的学习行为习惯,这时的严格要求对他们来说无疑是一味良药,对这些学生温度可以稍微高一些;有的认真努力,却总是无法取得与付出相一致的回报,所以闷闷不乐,这时则需要适当的鼓励,帮助他们冷静思考,寻找合适的学习方法,温度可以适当低一些。因此因材施教也必不可少。
三、对家长要有风度。
刚步入高年段,有的家长甚至比学生更加忐忑,无法很快适应成绩的落差。我常听家长说道:“我们家孩子以前成绩挺好的,现在就直线下降了。“这就需要班主任与家长增加交流,不仅要做好学生进入高年段的过渡,同时也需要耐心的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将工作做细,如在周末的监管、作业问题、手机问题的防微杜渐等方面给出一些具体的建议,有助于更好的开展家校合作,将力使在刀刃上。
最后,“温度”在寒冷的冬日里是一个温暖人心的词。这种温度可能是来自简短的一句话,可能是来自一个微不足道的动作,更或者是一个温暖的眼神。只要有心,这份温暖便会无处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