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导学生从课本中积累写作素材
泸县四中王敏
现代社会各种快捷的信息传递已经充斥了传统阅读的地位,形形色色的声图效果取悦着现代人的精神生活。人们沉静思考的空间窄了,写作的灵感也渐退渐亡了。于是乎发出了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感叹,加之现在的学生缺失生活体验,写起作文来就捉襟见肘了。我想我们的语文课大量的时间都用在了课文的阅读和理解方面,能否发挥课本的其他作用呢?整个初中阶段的语文课本内容包罗万象,算起来就有300多篇美文,60首课外古诗,20几部4名著介绍,内容贯古今中外,语言文白兼有,风格异彩纷呈。面对这样丰富的语文资源,我们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中挖掘和积累写作素材。
一、进行连词成段的练习,积累和运用新词
每篇课文的后面都有“读一读、写一写”的栏目,里面主要是该课的生字新词。在平时教学中,我们主要要求学生掌握这些生字词的读音和含义,而对这些词语的运用较少。因此,我们可以让学生选一部分词做连词成段的练习。学生很喜欢这样的练习,因为主题不固定,完成起来很灵活,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初二时要求更具体,有字数的限制了,初三时要求语言更优美,更凝练。经过这样的练习后,学生不但理解了生词,还会灵活运用了,写作积累的词汇也更丰富了。为了不让学生感到倦怠,须每隔一段时间进行总结,并提更高的要求,到最后,这种活动完全可以交给小组进行互评。
二、坚持写读后感,让课文内化为心灵的倾诉
从初一开始,我们要求每周选一篇感触较深的课文进行写读后感的练习。对学生的要求可以循序渐进的来,字数由少到多,内容由文本到现实,语言要求由通顺到有文采。感受可以写自己与作者的对话,与主人公的对话,与现实的对话。每学完一个单元我们进行总结时,要让学生把平时写的读后感进行交流,这样一学期下来,学生们对课文的理解加深了,也培养出了学生的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
三、紧扣单元主题,构想话题作文
我们的人教版的教材每一个单元都围绕一个主题编选了风格迥异的文章,有关
于人生的思考,生命价值的探索,理想的讴歌和追寻,有对江河日月、春风夏雨的的描绘和赞叹,有对人间真情的感悟,也有亦真亦幻的奇思妙想…….我出了一些话题作文,让学生挖掘筛选素材。如爱国话题,有位学生就写道:我们就从光未然的《黄河颂》中发现对黄河对中华儿女的的歌颂;在《土地的誓言》我们感受国土沦丧的悲愤和奋斗的决心;在琅琅上口的《木兰诗》中我们有瞻仰了巾帼英雄的光辉形象;在拜读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中,我们从“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读出了全世界最质朴的声音???也有一位学生是这样写的:
自古以来,爱国历史的最强的音符。听,光未然在黄河的壶口瀑布高亢地唱起中华儿女的坚强和伟大,法国的韩麦尔用粉笔掷地有声的写下了“法兰西万岁”大字,端木蕻良在东北向土地发出的铿锵有力的誓言,花木兰乔装打扮替父从军表明古代女子的深明大义。我们今天的中国人更应爱国,要爱国,首先就要做一个坚强勇敢正义有为的青年,努力奋进。为什么我们有这不竭的动力,因为我们耳边常响起这些爱国的旋律。
在课堂上我们可以多次训练学生做这样的练习,每次出不同的话题,先写片段,这样花时间少,学生又感容易些。等学生们对课文中的材料进行了各种整合创作后,再构思成文。教师再对文章的谋篇布局中进行具体的习作技巧指导,经过几次这样的
训练,学生写作由难到易,态度由被动到主动,他们尝到了积累与运用课本知识的的甜头,自由发挥的灵感也就来了。
四、把古诗名句分类整理
到初三时,我们要对整个初中阶段的古诗进行复习整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可要适当补充一些课外的诗词名句,对这些名句先要学生能背诵默写,然后分类整理。每一个类别可能就是一个或多个主题。如对人生理想的追求的诗句有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3、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学生积累了这些诗句后,当遇到关于人生价值的作文就可以用上了。 在训练学生对古诗的运用中,还可以让他们与仿写练习结合起来,这样费时少,又有成效。 例如:例句为“和谐是陶渊明的‘山气日西佳,飞鸟相与还’的从容;”学生就可以写:和谐是白居易的“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的欣喜;和谐是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境界;和谐是王昌龄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的纯洁。学生在写作中用上诗句后,文章就增加了文学底蕴了。
五、引导学生多角度分析和运用同一个素材
对同样的一则材料,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正如诗句所说的“横看成林侧成峰”的道理。比如从《伤仲永》中的方仲永的例子可以证明后天学习重要性,也可以看出教育者的鼠目寸光,还可以得出“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道理。再如学了《愚公移山》后,学生可以用愚公的壮举来赞颂锲而不舍的民族精神,也可批判愚公的盲目和不切实际。
学生到了初三,各科作业铺天盖地而来,学生没有多少时间从课外读物中积累写作素材了。正好我们初三第一轮复习主要是从教材着手,我们除了归纳和整理语文科基础知识以外,还应让学生学会积累各种主题的素材。当然,还可以综合其他学科(政史)知识,提炼写作的素材。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学以致用,我们语文教师完全可以利用好课本,引导好学生巧妙的运用好文本,内化为写作的素材,增强他们习作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