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7多篇)“新质生产力”学习材料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一、重要讲话
1.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 7
2.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新质生产力重要论述集锦 ........ 11
3.中央政治局新年首次集体学习聚焦新质生产力 ...... 16
二、权威解读
4.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和发展重点——习近平经济思想
研究中心............................................ 19
5.深刻认识和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求是》杂志 .. 27
6.专家访谈: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 34
三、专家解读
7.提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意义 .................. 43
8.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提“新质生产力” ............ 50
9.新质生产力的涌现背景和主要特征................ 56
10.“新质生产力”是什么生产力 ................... 63
11.新质生产力“新”在哪里 ....................... 68
12.什么是新质生产力?如何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 76
13.“新质生产力”要义 ........................... 80
14.山东大学:理解新质生产力的内涵............... 85 15.深刻把握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及要求 ...............89
16.深刻把握新质生产力的丰富内涵与实践要求 ....... 95
17.新质生产力: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最新成果 .. 101
18.新质生产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方向 ........ 108
19.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积极构建未来竞争优势 ...... 116
20.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121
21.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着力点.................. 124
22.新质生产力将成为发展新引擎.................. 130
23.加快培育和形成新质生产力.................... 132
24.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137
25.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144
四、评论文章
26.人民网: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 149
27.南方日报: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153
28.新华社: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156
29.金观平: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 ........ 160
30.陕西日报: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 ........ 163
31.南方日报:“以新提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 166
32.海南日报:以新质生产力赋能自贸港高质量发展 .. 169
33.北京日报:以新质生产力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 .... 172
34.四川日报: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 174 35.鹤壁日报:培育新质生产力、加快新旧动能转换 .. 177
36.南京日报:新质生产力成为南京高质量发展鲜明标识180
37.南京日报:干好“应该做、必须做、可以做好的事”183
38.南京日报:认清南京使命担当,激发新优势 ...... 185
39.南京日报:打造优势产业集群,培育新动能 ...... 188
40.南京日报:“四链”深度融合,营造新生态 ...... 190 41.南京日报: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 ................ 192
42.南京日报:聚焦产业强市建设“头版头条” ...... 194
43.珠海日报:以金融创新助力珠海厚植新质生产力 .. 196
44.天津日报: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善作善成 ........ 201 45.科技日报:做好创新大文章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204
46.第一财经日报:密集点题新质生产力释放哪些信号 206
47.西江日报: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 .... 211
48.佛山日报:发展新质生产力拼出新的速度与激情 .. 214
49.郴州日报: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 217
五、研究论文
50.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 220 51.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条件与培育路径.............. 231
52.新质生产力的政治经济学逻辑.................. 254
53.新质生产力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内在逻辑与实现路径278
54.新质生产力赋能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现实路径 ........................................... 297 55.新质生产力与基本经济模态转换 ................ 320
56.新质生产力与中国式现代化.................... 341
57.新质生产力冶的国家方略政策取向.............. 369
六、研讨发言
58.教育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赋能新质生产力 ...... 387
59.生态环境局:强化生态环境要素服务保障培育新质生产
力推进新型工业化................................... 390
60.自然资源局:提高自然资源要素生产率保障服务新质生
产力发展........................................... 393
61.科技局:以科技创新赋能新型工业化加速培育新质生产
力 .................................................396
62.能源局:构建现代能源体系激发产业发展活力 .... 400
63.卫生健康委:智慧赋能改革数字驱动创新助推卫生健康
事业高质量发展..................................... 404
64.政府外事办:下好“先手棋”培育“新高地”推动新质
生产力加快形成..................................... 408
65.交通运输局:筑牢“压舱石”锻造新动能为推进新型工
业化贡献交通力量 ...................................412
66.工信局:抢占未来产业新赛道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416
67.人社局:织密保障网办好民生事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助力赋能 ............................................... 420
68.民宗委:招大引强创新思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 424
69.国资委:以新质生产力激发国企发展新动能 ...... 427
七、学习心得
70.黑龙江省委书记许勤: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实践地 431
71.以新质生产力推动广播电视高质量发展 .......... 443
72.咸阳市委党校:立足陕西优势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451
73.南通市委党校教授:以新质生产力推进南通经济高质量
发展............................................... 456
74.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以科技
创新引领产业全面振兴 ...............................461
75.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注入科技创新力量................................... 469
76.中国农业大学:以新质生产力引领农业强国建设 .. 474
77.市人大代表: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企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
力................................................. 479
中共中央政治局1月31日下午就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进行
第十一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必须牢记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把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等战略任务落实到位,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考核评价体系,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打牢基础。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新时代以来,
党中央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高质量发展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自觉行动,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近年来,我国科技创新成果丰硕,创新驱动发展成效日益显现;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平衡性明显增强;改革开放全面深化,发展动力活力竞相迸发;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显著,发展方式转变步伐加快,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同时,制约高质量发展因素还大量存在,要高度重视,切实解决。
习近平强调,高质量发展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而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需要我们从理论上进行总结、概括,用以指导新的发展实践。概括地说,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
习近平指出,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
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必须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使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
习近平强调,要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要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保证产业体系自主可控、安全可靠。要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和农业强国等战略任务,科学布局科技创新、产业创新。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习近平指出,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必须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做强绿色制造业,发展绿色服务业,壮大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和供应链,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持续优化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经济政策工具箱,发挥绿色金融的牵引作用,打造高效生态绿色产业集群。同时,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绿色健康生活方式。
习近平强调,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要深化经济体制、科技体制等改革,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建立高标准市场体系,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同时,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国际环境。
习近平强调,要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畅通教育、科技、
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要根据科技发展新趋势,优化高等学校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急需人才。要健全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机制,激发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和数据等生产要素活力,更好体现知识、技术、人才的市场价值,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
历次产业革命都有一些共同特点:一是有新的科学理论作基础,二是有相应的新生产工具出现,三是形成大量新的投资热点和就业岗位,四是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发生重大调整并形成新的规模化经济效益,五是社会生产生活方式有新的重要变革。这些要素,目前都在加快积累和成熟中。即将出现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为我们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难得的重大机遇。
——2013年9月30日,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概括地说,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
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
——2024年1月31日,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当今时代,人才是第一资源,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具有内在一致性和相互支撑性,要把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一体统筹推进,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
——2023年5月29日,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必须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使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
——2024年1月31日,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网信事业代表着新的生产力和新的发展方向,应该在践行新发展理念上先行一步,围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加快信息化发展,整体带动和提升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要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依靠信息技术创新驱动,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
——2018年4月20日,习近平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对传统生产方式变革具有重大影响。数字经济具有高创新性、强渗透性、广覆盖性,不仅是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支点,可以成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引擎。
——2021年10月18日,习近平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这是朴素的真理。我们要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摒弃以牺牲环境换取一时发展的短视做法。要顺应当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方向,抓住绿色转型带来的巨大发展机遇,以创新为驱动,大力推进经济、能源、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全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
——2021年4月22日,习近平在“领导人气候峰会”上的讲话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必须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做强绿色制造业,发展绿色服务业,壮大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和供应链,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持续优化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经济政策工具箱,发挥绿色金融的牵引作用,打造高效生态绿色产业集群。同时,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绿色健康生活方式。
——2024年1月31日,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不断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调整生产关系,不断适应经济基础发展完善上层建筑。改革开放35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根本原因就是我们通过不断调整生产关系激发了社会生产力发展活力,通过不断完善上层建筑适应了经济基础发展要求。我们进行经济体制改革,进行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都是出于这个目的。
——2013年12月3日,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要深化经济体制、科技体制等改革,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建立高标准市场体系,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同时,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国际环境。
——2024年1月31日,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希望全国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坚定科技报国、为民造福理想,勇于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锻造精品工程,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服务高质量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更大贡献。
——2024年1月19日,习近平在“国家工程师奖”首次评选表彰之际作出的重要指示
要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要根据科技发展新趋势,优化高等学校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急需人才。
——2024年1月31日,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中共中央政治局1月31日下午就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进行第十一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必须牢记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并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
开年之际,中央政治局首次集体学习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释放出坚定不移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信号。
实际上,自从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就成为社会关注的热词。
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
此次集体学习,党中央对发展新质生产力进一步作出全面阐释、系统部署。
那么,为什么要强调新质生产力?
当前,高质量发展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但制约因素还大量存在。
高质量发展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而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需要从理论上进行总结、概括,用以指导新的发展实践。
什么是新质生产力?此次集体学习进一步作出阐释。总体定义:概括地说,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
动力来源: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
基本内涵: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
核心标志: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
“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总书记强调。
怎样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首先,要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
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指出,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这次集体学习作出系列部署,包括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等。
——其次,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既是发展命题,也是改革命题。
要深化经济体制、科技体制等改革,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国际环境……
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从而让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迸发活力。
——再次,要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
可以说,此次集体学习,围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和实践、内涵和外延、方法和路径等,党中央作出了进一步阐释和部署。
刚刚过去的1月份,地方两会“新”意频现,各地绘制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的“路线图”。
安徽加快建设量子信息、聚变能源、深空探测三大科创高地;
长沙全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北京聚力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黑龙江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行动……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面对更趋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一个共识更加清晰:推进高质量发展是突围向上的根本出路。
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中心
2024年3月1日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
导。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深化了对生产力发展规律的认识,进一步丰富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内涵,为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提供了科学指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新时代新征程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客观要求,是推动生产力迭代升级、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一、深刻认识新质生产力的基本内涵
新质生产力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演进方向,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新质生产力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具有强大发展动能,能够引领创造新的社会生产时代。更高素质的劳动者是新质生产力的第一要素。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具决定意义的因素,新质生产力对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提出更高要求。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能够创造新质生产力的战略人才,他们引领世界科技前沿、创新创造新型生产工具,包括在颠覆性科学认识和技术创造方面作出重大突破的顶尖科技人才,在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需要能够熟练掌握新质生产资料的应用型人才,他们具备多维知识结构、熟练掌握新型生产工具,包括以卓越工程师为代表的工程技术人才和以大国工匠为代表的技术工人。
更高技术含量的劳动资料是新质生产力的动力源泉。生产工
具的科技属性强弱是辨别新质生产力和传统生产力的显著标志。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技术、新材料技术等融合应用,孕育出一大批更智能、更高效、更低碳、更安全的新型生产工具,进一步解放了劳动者,削弱了自然条件对生产活动的限制,极大拓展了生产空间,为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了物质条件。特别是工业互联网、工业软件等非实体形态生产工具的广泛应用,极大丰富了生产工具的表现形态,促进制造流程走向智能化、制造范式从规模生产转向规模定制,推动生产力跃上新台阶。
更广范围的劳动对象是新质生产力的物质基础。劳动对象是
生产活动的基础和前提。得益于科技创新的广度延伸、深度拓展、精度提高和速度加快,劳动对象的种类和形态大大拓展。一方面,人类从自然界获取物质和能量的手段更加先进,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范围扩展至深空、深海、深地等;另一方面,人类通过劳动不断创造新的物质资料,并转化为劳动对象,大幅提高了生产率。比如,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成为重要劳动对象,既直接创造社会价值,又通过与其他生产要素的结合、融合进一步放大价值创造效应。
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科学技术、管理等要素,都是生产力形成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只有生产力诸要素实现高效协同,才能迸发出更强大的生产力。在一系列新技术驱动下,新质生产力引领带动生产主体、生产工具、生产对象和生产方式变革调整,推动劳动力、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要素便捷化流动、网络化共享、系统化整合、协作化开发和高效化利用,能够有效降低交易成本,大幅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
二、深刻把握新质生产力的主要特征
与传统生产力形成鲜明对比,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的先进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
以创新为第一动力,形成高科技的生产力。科技创新深刻重
塑生产力基本要素,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推动生产力向更高级、更先进的质态演进。新质生产力是科技创新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的生产力,要以重大科技创新为引领,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加快科技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近年来,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高,在载人航天、量子信息、核电技术、大飞机制造等领域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具备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条件。
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主要载体,形成高效能的生产力。产业是生产力变革的具体表现形式,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持续迭代升级是生产力跃迁的重要支撑。作为引领产业升级和未来发展的新支柱、新赛道,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效能更高,具有创新活跃、技术密集、价值高端、前景广阔等特点,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壮大提供了巨大空间。近年来,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2022年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超过13%,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等重点领域加快发展,在数字经济等新兴领域形成一定领先优势。我国前瞻谋划未来产业发展,促进技术创新、研发模式、生产方式、业务模式、组织结构等全面革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产业基础不断夯实。
以新供给与新需求高水平动态平衡为落脚点,形成高质量的生产力。供需有效匹配是社会大生产良性循环的重要标志。社会供给能力和需求实现程度受生产力发展状况制约,依托高水平的生产力才能实现高水平的供需动态平衡。当前,我国大部分领域 “有没有”的问题基本解决,“好不好”的问题日益凸显,客观上要求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新平衡。一方面,新需求对供给升级提出更高要求,牵引和激发新供给,撬动生产力跃升;另一方面,基于新质生产力形成的新供给,能够提供更多高品质、高性能、高可靠性、高安全性、高环保性的产品和服务,更好满足和创造有效需求。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符合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有助于实现国民经济良性循环,更好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增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持续性。
三、着力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
正确处理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关系。一是处理好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形成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型生产关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快构建有利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二是处理好新质生产力诸要素之间的关系。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多管齐下培育新型劳动者、创造新型生产工具、拓展新的劳动对象,促进新质生产力诸要素实现高效协同匹配。三是处理好自主创新和开放创新之间的关系。坚持自主创新与开放创新协同共进,在开放环境下大力推进自主创新,用好全球创新资源,加快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四是处理好新质生产力和传统生产力之间的关系。统筹推进二者发展,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于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一手抓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布局建设未来产业,一手抓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建设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培育新型劳动者队伍。推动教育、科技、人才有效贯通、融合发展,打造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匹配的新型劳动者队伍,激发劳动者的创造力和能动性。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造就更多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以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军。探索形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工程师培养体系,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探索实行高校和企业联合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工科人才的有效机制,源源不断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探索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全球人才招聘制度,加大国家科技计划对外开放力度,鼓励在华外资企业、外籍科学技术人员等承担和参与科技计划项目,为全球各类人才搭建干事创业的平台。
创造和应用更高技术含量的劳动资料。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牢牢扭住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推动劳动资料迭代升级。充分发挥国家作为重大科技创新组织者的作用,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整合科技创新资源,集聚各方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打造更多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硬科技”。充分发挥企业作为研发应用新型生产工具主力军的作用,加强创新要素集成和科技成果转化,构建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纵深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强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数字技术融合应用,大力推广应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生产工具,加快建设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拓展更广范围的劳动对象。以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重点,拓展劳动对象的种类和形态,能够不断开辟生产活动的新领域新赛道,夯实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物质基础。要深入实施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着力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新增长引擎,强化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全球价值链的技术优势和产业优势。从国家战略层面加强对未来产业的统筹谋划,在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对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进行多路径探索和交叉融合,做好生产力储备。
推动更高水平的生产力要素协同匹配。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推动产业组织和产业形态变革调整,不断提升生产要素组合效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要做大做强一批产业关联度大、国际竞争力强的龙头骨干企业和具有产业链控制力的生态主导型企业,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鼓励龙头骨干企业发挥好产业链融通带动作用,实现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依托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协同共享和高效利用,推动生产组织方式向平台化、网络化和生态化转型,打造广泛参与、资源共享、精准匹配、紧密协作的产业生态圈,加速全产业链供应链的价值协同和价值共创。积极发挥数据要素的“融合剂”作用,推动现有业态和数字业态跨界融合,衍生叠加出新环节、新链条、新的活动形态,加快发展智能制造、数字贸易、智慧物流、智慧农业等新业态,促进精准供给和优质供给,更好满足和创造新需求。
2024年1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阐明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深刻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意义,对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出明确要求。从2023年在地方考察时提出“新质生产力”,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再到政治局集体学习时作出系统阐述,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一系列重大部署,深刻回答了“什么是新质生产力、为什么要发展新质生产力、怎样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新征程上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
一、高质量发展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全部社会生活的物质前提,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生产力标准是衡量社会发展的带有根本性的标准。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坚定不移推动生产力发展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社会主义相
对于资本主义的优越性就体现在能够更快、更好地发展生产力。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曾提出,“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的任务很多,但根本一条就是发展生产力”。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领导人民仅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推动我国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极其重要的一点就是高度重视生产力标准,始终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阶段。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一以贯之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我国经济迈上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之路,生产力水平实现了巨大提升、突破性发展, 形成了生产力发展的新的质态。针对这种新的情况,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 “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
同时,也要看到,制约高质量发展因素还大量存在, 比如,
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产业存在“大而不强”、“全而不优”问题,生产和生活体系向绿色低碳转型的压力都很大,等等。进一步推动高质量发展,就要形成新的产业、新的模式、新的动能,把关键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实现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归根结底,就是要在生产力水平上实现更大突破、更大发展。这给我们的理论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需要进一步深化对新质生产力的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我们从理论上进行总结、概括,用以指导新的发展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指明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体现了对生产力发展规律和我国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的深刻把握,是对我国经济建设规律的深刻总结,进一步创新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我们必须深入学习、深刻领会,并用于指导实践。
二、把握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
什么是新质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概括地说,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指明了新质生产力的特征、基本内涵、核心标志、特点、关键、本质等基本理论问题,为我们准确把握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提供了根本遵循。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的先进生产力质态,特点是创新。把握新质生产力,关键在于深刻认识创新在提高生产力中的关键性作用。回顾历史,从18世纪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机械化,到 19 世纪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电气化,再到 20 世纪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信息化,一次次颠覆性的科技革新,带来社会生产力的大解放和生活水平的大跃升,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轨迹。一些国家抓住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难得机遇,综合国力迅速增强,甚至一跃成为世界强国。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一些重大颠覆性技术创新正在创造新产业新业态,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制造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广泛渗透到几乎所有领域,带动了以绿色、智能、泛在为特征的群体性重大技术变革。我们迎来了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同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历史性交汇期,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新质生产力应运而生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壮大。新质生产力,代表着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新方向、新趋势,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就是要在生产力发展中取得领先地位,在新领域新赛道上占据发展先机,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发展主动权。
马克思指出,“生产力,即生产能力及其要素的发展”,“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新质生产力是生产力发展和科技进步的产物,是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革命性提升,这种提升是整体性的、根本性的,作为其构成要素的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必然也有新的内涵。就劳动者而言,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与新质生产力匹配的不再是以简单重复劳动为主的普通劳动者,而是需要能够创造新质生产力的战略人才和能够熟练掌握新质生产资料的应用型人才。就劳动资料而言,作为“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随着原创性技术、颠覆性技术的发展和广泛运用,越来越多的新型生产工具将产生,旧的落后的生产工具则会逐渐被新的先进的生产工具所代替,这也是体现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就劳动对象而言,劳动资料的改进和广泛运用,必然会带来劳动对象范围的扩大,不仅包括传统的自然界物质,而且包括数据等不受空间和时间限制的非物质形态。
生产的各种要素只有结合在一起,才能形成现实的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不仅体现为各种要素的创新发展,还体现为生产要素结合方式的创新发展。随着新质生产力中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的发展变化,三者的优化组合也将会发生革命性变化,带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形成驱动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必然引起生产关系的革命性变化,需要形成新的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对其加以保护、解放和发展。不断改革和完善生产关系,形成新的管理模式、新的体制机制,是促进新质生产力不断发展的重要保障。
总之,我们要深刻认识到,新质生产力不是传统生产力的局部优化与简单迭代,而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先进生产力,必将带来发展方式、生产方式的变革,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实现新的跃升,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更加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
三、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我们在新赛道上不能掉队”,“要奋起直追,努力实现并跑甚至领跑”。在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席话催人奋进。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最根本的是要实现生产力的现代化。新质生产力本质是先进生产力。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进一步增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提高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实践本领。
——加快科技创新。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必须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
——加快产业创新。产业是生产力的载体,科技成果只有产业化才能成为社会生产力。要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保证产业体系自主可控、安全可靠。 ——加快发展方式创新。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必须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绿色健康生活方式。
——加快体制机制创新。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要深化经济体制、科技体制等改革,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国际环境。
——加快人才工作机制创新。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发展新质生产力,归根结底要靠创新人才。要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健全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机制,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杨开忠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 黄群慧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副主任 魏际刚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 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如何理解新质生产力的内涵?新征程上如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更好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报记者采访了几位相关领域专家。
记者:如何理解新质生产力的内涵?与传统生产力相比,它有哪些优势? 魏际刚:生产力是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相结合而形成的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它的要素包括劳动者、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新质生产力不是传统生产力的局部优化与简单迭代,而是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质变,其涉及领域新、技术含量高,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新质生产力的主要特征体现在创新,包括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和文化创新,这是新质生产力的内在要求。其中,科技创新是核心,通过不断进行的科技创新,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制度创新是关键,包括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体制变革,真正激发创新活力和创业热情;文化创新是支撑,包括思想观念、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变革。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在信息革命基础上孕育兴起,有着以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区块链及人工智能等工具体系为代表的生产力系统,是完全不同于传统的新质生产力,带来的是根本不同于以往的新质态发展。新质生产力必然要告别传统技术体系、摆脱传统增长路径、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
张力: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
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基础新。传统生产力以第一次和第二次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为基础,以机械化、电气化为特征。新质生产力则以第三次和第四次科技和产业革命为基础,是新形态、新类型、新结构、新技术、高水平、高质量、高效率、绿色环保、可持续的现代化生产力。二是要素新。新质生产力的三要素,即劳动力、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都有了新内容和新变化。在劳动力方面,集中体现在科技工作者的创新和新一代技术产业工人群体的参与;在劳动工具方面,生产的全流程正在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精细化、定制化等方向发展;在劳动对象方面,品种、范围、类别等方面都有极大丰富,并向更高(外层空间)、更深(深海)、更远(极地)、虚拟(网络与数字空间)方向拓展。
杨开忠:新质生产力是相对传统生产力发生质变的新生产力。从国家竞争优势发展阶段来看,传统生产力是要素驱动和规模驱动的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是创新驱动的生产力。从人类技术 -经济范式来看,两种生产力均由技术革命驱动,传统生产力是旧技术-经济范式的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是绿色化数智化相促相融的生产力,即绿智综合技术-经济范式的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不同体现在: 一是新劳动者,即劳动者的高度自然性、社会性、知识性;二是新劳动对象, 即以可无限循环利用的信息资源——数据为关键劳动对象;三是新劳动工具, 即人工智能;四是以智能网络通信技术、可再生能源、新能源交通技术的动态结合为支撑;五是数字化、绿色化、低碳化融合,集绿色智慧于一身,是具有内在可持续性的生产力。这些内在新性质决定了新质生产力具有高创新性、高虚拟性、高流动性、强渗透性、高协同性、高价值性等特征。
记者: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最活跃、最革命的要素。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背景下,我国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基于怎样的现实需求?目前总体情况如何?有哪些亟待突破的瓶颈?
黄群慧: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的制高点,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国具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优势、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优势、产业体系配套完整的供给优势、大量高素质劳动者和企业家的人才优势,但要将系统综合优势加速转化为新质生产力的能量优势,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首先,强化新型要素供给,夯实新质生产力发展基础。壮大新质生产力中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新型劳动者规模,探索建立健全数据、信息等新型劳动对象相关的标准体系、政策举措、法律法规等,加大人工智能、机器人等通用性、基础性、前沿性技术研发攻坚力度,加大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和创新基础设施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
其次,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增强新质生产力载体支撑。强化高水平自主技术要素供给,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以数字技术赋能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积极推进绿色技术创新发展,加快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
再次,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强化新质生产力功能取向。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提升科研成果转化的有效性、便捷性、及时性,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能源体系和以绿色制造为主体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强化与其他国家在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领域的交流合作,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合理调节城乡、区域和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水平。
最后,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塑造适配新质生产力的生产关系。建立健全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所有制结构与产权结构,完善与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相匹配的收入分配制度,提升现代化治理体系,制定和完善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法律法规。
魏际刚:我国发展新质生产力主要基于以下现实需求:一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关键所在。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要把握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巨大机遇,依靠自主创新,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开辟新赛道、打造新优势。二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作为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点领域,拥有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通过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这些产业,有助于推动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持续增强。三是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进入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对更高层次、更加多元的生态产品、文化产品等需求更为强烈,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助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形成优质高效多样化的供给体系。
在新质生产力领域,我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具备了较好的基础和条件,包括在市场规模、产业体系、创新生态等方面的优势,5G、量子通信、光伏、新能源汽车等部分科技领域已经具备了国际领先优势。整体来看,我国正处于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与发展方式转型升级的交汇期,在国际竞争加剧的环境下,亟需突破芯片、基础软件、关键材料等被“卡脖子”的核心技术,以及解决由于产业转型带来的产能过剩及发展不平衡等突出问题。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 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如何认识科技创新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张力:在形成新质生产力的进程中,科技创新是带动生产、
创造、制造等创新发展的关键所在。新质生产力是科技与产业革命深入发展的必然结果,从目前到本世纪中叶,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将以量子技术为制高点,人工智能、生物科学、地球空间科学等多点开花、集群突破。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创造、治理、人类自身、人与自然的关系等均发生重大变革。在科技革命的冲击下,国际社会权力重构、格局重组,治理面临重大挑战。科学技术创新越来越展现出其“第一生产力”应有的决定性意义,这是新质生产力带来的必然结果。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包括了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工业、农业、服务业、国防等其他方面的现代化都必须以科学技术现代化为基础,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之所在。
黄群慧: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快速迭代升级与突破,科技在生产力构成要素中的主导作用将愈发突出。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主导的生产力,科学技术是其核心特征。
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强调:“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2023 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作为第一项任务,其中要求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结构是要素的载体,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新质生产力要素的产业载体。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的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具有技术外溢性强、产业关联性广、引擎作用强劲等特质,是科技创新活动最活跃、科技创新成果最丰富、科技创新应用最集中、科技创新溢出效应最强的产业。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促进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有序发展,持续提升我国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以支撑我国在未来发展和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
记者:新征程上如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更好推动中国经
济高质量发展? 杨开忠:以可再生能源革命和智能革命为标志,人类社会正在经历从旧质态生产力走向新质态生产力的深刻变革。在这一变革中,我国总体上已处在世界领先行列,但要率先达到成熟的新质生产力任重道远。
进一步发展新质生产力,一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新一轮科技革命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驱动力,要把新一轮科技革命和创新驱动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改革科技创新生态体系,优化不同层级的科技创新中心城市和区域布局,更高水平解放和整合科技资源。二要进一步发展支持新质生产力的金融。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处理好生产、金融两类不同性质资本的关系,统筹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和数字金融的大文章,发展支持新质生产力的金融产品、服务和模式,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有序流向科技创新、绿色转型、数智转型。三要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指向深入推动社会领域的体制改革。适应新质生产力对人才发展的客观要求,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中心,更高水准地推进科教文卫改革,依托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建设一批世界级人才发展平台和高地,营造高品质的创新生活一体化人才生态。
魏际刚:第一,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源源不断的技术创新和科学进步作为支撑。必须重视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发,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动科技创新。同时,要加强国际合作,处理好开放式创新与科技自立自强的关系,吸收全球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第二,要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强创新文化建设,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提升产业经济的整体竞争力。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内外形势下,要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中的主体作用,使之成为创新要素集成、创新成果转化的生力军,打造科技、产业、金融等紧密结合的创新体系。
第三,要塑造适应新质生产力的生产关系。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和高效配置。构建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加快建设高标准技术交易市场,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构建开放创新生态,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尊重市场,彰显法治,推动更高水平改革开放,持续焕发民营经济等各类创新主体活力。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用好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与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攻克难关,做大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促进未来产业创新发展。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主任、教授赵振华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的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
会上极具前瞻性地指出:“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新质生产力是一个全新的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不仅意味着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更体现了未来我国产业发展的方向和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为新时代新征程推动东北全面振兴指明了方向,对全国其他地区同样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一、准确理解新质生产力的深刻内涵
生产力是人们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能力,是推动社会进步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生产力是历史的,今天的生产力是过去世代积累的结果;生产力又是现实的,表现为庞大的创造社会财富、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同时今天的生产力又是未来生产力的基础。犹如生物体进化,社会发展和进步的过程就是新陈代谢过程,生产力在已有基础上不断地繁衍出新生力量。在传统生产方式下,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是以复制过去为主,生产力发展速度极其缓慢。在原始社会,生产力进步大体以万年甚至 10 万年为单位来计算;到了农耕社会,生产力进步速度大体以百年为单位来计算;18 世纪中后期工业革命以来,生产力进步大体以10年为单位计算;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生产力进步基本上以年和月为单位计算。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提出的摩尔定律显示,集成电路上可以容纳的晶体管数目大约每经过 18个月到24个月就会增加一倍,同时价格下降一半,就揭示了信息技术进步之快;而今天已经远不止这个速度,完全可以用日新月异、一日千里来形容。但是,无论处于什么时代,生产力的发展都是科技进步和新兴产业推动的自然的和历史的产物。新质生产力就是在当代科技进步条件下新兴产业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所产生的具有新的性质、新的属性的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它既有已经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生长出的新枝,也有未来产业萌发的新芽,是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创造新质生产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具有这样几个特征:
一是具有强大的战略引领力。在带动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具有重大引领作用,引导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发展方向,形成头雁效应并辐射相关产业,形成具有强大引领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新兴产业未必都是战略性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既要站在科技进步前沿,又要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战略带动作用。
二是具有不可估量的发展潜力。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是静态
的、停滞的、固定不变的,而是动态的、发展变化的,“新兴” 的内涵处于不断衍变过程中。19世纪和20世纪钢铁、石油等都成为不少国家的新兴产业,甚至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21 世纪,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等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可以预料,未来世界一定会在今天各种 “新”产业的基础上产生出更新的能源、更新的材料、更先进的制造和更先进的电子信息以及因颠覆性技术而产生的新产业。
三是具有显著的竞争优势。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综合国力特别是核心竞争力,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一定意义上就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竞争,就是未来产业发展速度和规模的竞争,也就是新质生产力的竞争。战略性新兴产业就是国际市场竞争中可以出击对手的“拳头”,未来产业就是未来可以形成强大出击力的“拳头”。未来产业虽然处于孕育孵化阶段,但它代表产业发展方向,具有巨大的潜力和高成长性、战略性和先导性,犹如一棵刚破土而出的小松树,必将成长为参天大树。
二、深刻认识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大意义
新质生产力是经济发展的新起点、新动能,其规模和速度取决于当下,决定着未来。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以全球视野来积极谋划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和我国的长远发展,提出了新质生产力这一全新的概念,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形成新质生产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要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客观上要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努力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实现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涉及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但最为重要的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幅度和深度。所谓幅度,就是战略性新兴产业覆盖的产业数量。第一次产业革命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为标志,第二次产业革命以电、火车等的发明和应用为标志,第三次产业革命以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和普遍应用为标志。由此可以看出,过去产业革命基本上聚焦于某一点或者少数点上,覆盖产业范围相对较小;而今天,新一轮科技革命则呈多点爆发,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覆盖的产业范围越来越多,科技革命已经渗透到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微观世界到宏观世界,幅度大大拓展。所谓深度,就是战略性新兴产业衍生出来的产业链条越来越长,附加值越来越高,“沿途下蛋”越来越多。因此,实现高质量发展就需要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上深耕细作,加速实现潜在生产力向现实新质生产力的转化,实现经济发展动力的新旧转换,实现国民经济的旧貌换新颜。
要在全球激烈竞争中占领制高点,必须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形成新质生产力。一方面,要看到经过新中国成立7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差距也在逐步缩小;另一方面,也要看到我国在科技创新、产业核心竞争力等方面与世界发达国家还有不小的差距,还有不少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卡脖子”技术没有突破,严重依赖国外市场。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最为主要的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形成的新质生产力的竞争,谁占领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制高点,谁就是赢家,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有没有发展潜力以及未来命运前途的重要标志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因此,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是赢得国际竞争的制胜之道。
三、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选择
一是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时就会促进生产力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生产力发展。我国生产关系总体上是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但还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在更大范围更深程度上释放活力。对于政府而言,一方面要提供公平竞争的良好营商环境,特别是法治环境。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平等竞争的环境要胜于任何优惠政策。另一方面,市场竞争既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的压力又是其发展的动力,要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生产要素市场,优化政府服务,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减少企业不必要的交易成本。
二是要不断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规划。发展规划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要根据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状况及时优化、调整和完善,要完善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别是未来产业的政策措施。各地区要对产业发展状况特别是对龙头企业进行全面分析和摸底,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需求,从中选出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选择上,要力避盲目铺摊子,坚持少而精的原则。要从实际出发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未来产业规划,既要制定共性的支持政策,又要根据企业诉求,
“一企一策”制定个性化政策,做大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别是对于高成长性的未来产业要给予精准的政策支持,促使其尽快地把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新质生产力,要打通制约企业经营发展的堵点和痛点。
三是要培育一大批懂科技、懂资本、懂市场、懂金融的战略企业家。人才是市场竞争的制胜之道。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是人才,特别是需要千百万个“四懂”战略企业家。企业家不是温室中培养出来的,而是在激烈竞争的商战中打拼出来的。当前我国不少企业家具有“单打冠军”的特点,存在懂科技的未必懂市场、懂市场的却不懂金融等问题,而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需要的是“四懂”人才,也就是复合型的战略企业家,政府在培养“四懂”人才方面大有可为,特别是可以为企业家成长提供实战型的学习交流平台。
上海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沈开艳 何畅
从“加快形成”到“发展”,体现出中央对于新质生产力的高度重视和深远谋划。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强调,明年要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突出重点,把握关键,扎实做好经济工作,并提出九个方面的工作要求。在“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方面,会议提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是习近平总书记原创性提出的新概念。今年,
他在黑龙江考察期间和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时,强调“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作为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质生产力凝聚了我们党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深邃理论洞见和丰富实践经验。从“加快形成”到“发展”,体现出中央对于新质生产力的高度重视和深远谋划。我们要用系统思维全面理解把握这一新概念蕴含的深邃逻辑,在不同层面对应采取针对性举措,合力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壮大。
一、让创新成果源源不断涌现,为新质生产力发展赢取主动权
发展新质生产力关键在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都要依靠科技创新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打造良好创新生态,培育创新基因,提升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能力和效率,更好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相结合。走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的科技创新之路,推动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创新链深度融合,从而推动科技创新和生产力水平稳步提升。
具体而言,发挥科技创新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关键作用,有以下三个主要方向:
一是强化人才队伍支撑,站在更高起点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教育和人才是推动科技创新、促进生产力跃迁的基础支撑。要针对未来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趋势,探索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要适应利用数字化、智能化手段,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大国和学习强国,为新质生产力提供强有力的“新质人才”支撑。
二是不断完善创新体系建设,对各类创新主体进行整合优化,集中跨学科、跨领域、跨机构、跨部门的优势力量,建设一批能够支撑高水平创新的基础设施和协同创新平台,促进要素融合,实现资源共享,提升创新效率。
三是持续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强对新质生产力知识产权的保护。现如今,我们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越来越多具有新质生产力发展潜力的产业已经达到或正在接近世界先进水平,这得益于我们一直以来的自主创新。因此,知识产权的保护对于这些新质生产力的具象化因素显得尤为关键。未来,要从保护鼓励创新的角度规划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知识产权战略,在全社会范围营造尊重创新、保护创新的良好氛围。
二、制定科学有效的产业政策,领航新质生产力发展
产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制定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产业政策能够引领其发展方向。过去产业发展主要依靠天然的人口红利,通过大力发展加工组装和终端品制造产业模式融入既有全球产业链分工格局,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产业创新的自主培育,在一些核心产业领域存在技术短板, 面临“卡脖子”问题。
当前,国际形势不确定性加大,要求我们通过产业政策由侧重产业的规模扩张向推动产业的创新驱动优化更新,把诸多优势整合转化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市场优势,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占据优势地位,掌握竞争主动权。
一方面,要更加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发展壮大,政策上更大力度支持电子信息、高端装备、新能源、智能汽车、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适度超前谋划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等未来产业的发展布局,树立正确导向,构建面向未来的现代产业体系,为新质生产力发展领航。
另一方面,政策制定要尊重客观规律、坚持因地制宜和结果导向,减少过渡和不科学的政策干预。适时、适度、适宜地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避免不合时宜、不符实际的政策出台对产业发展起到相反作用。
三、加快培育现代化产业集群,在集聚中促进新质生产力规模化发展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要集聚,现代化产业体系要在合理的空间载体上实现集群发展,特别考验各类生产要素的高效有序布局。
要进一步发挥超大规模市场和产业体系完备的天然优势,用好用足不同地区各自的发展比较优势和自然资源禀赋,这不仅能够给新质生产力发展带来“1+1>2”的规模效应,同时也有利于解决现阶段我们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一方面,优化国土空间发展格局。加强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合理配置创新资源,实现不同功能空间的优势互补。
具体而言,东部沿海地区要更加注重原始创新能力和集成创新能力的进一步提升;东北地区依托其特有的工业基础,对区域内部传统的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体制进行分类改革,围绕装备制造业进行技术创新,促进高新技术同传统制造业的结合,提升优势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中西部地区要走差异化发展道路,结合本区域特色吸收和应用先进技术,围绕重点领域进行创新。
另一方面,加强协同创新网络构建。在优化国土空间布局的基础上,只有通过构建协同创新网络,才能避免各地区“闭门造车”式发展新质生产力。要结合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尝试在大区板块、城市群、省际及省域内部多个层次构建起协同创新网络,以此汇聚区域之间的创新发展合力。
与此同时,要避免简单的生产要素堆叠。切忌以生产要素的机械化、同质化堆叠来培育产业集群。要结合国家战略需求导向和创新主体意愿动力,“顺水推舟”搭建创新集聚平台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
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新质生产力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并首次将企业定位为创新主体。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又进一步明确“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党的二十大强调指出,“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的良好环境”。
要充分认识到,企业是最具活力的科技创新主体,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最重要参与者和最有力推动者,营商环境改善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可持续性具有重要意义。保护企业、爱护企业家就是在保护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潜能,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关注企业家合理诉求就是在护航新质生产力发展壮大。政府既要增强“店小二”服务意识,不断改善制度法规等营商软环境,又要重视配套,提升宜居水平硬环境。
具体而言,打造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高质量营商环境有如
下几个主要方向:一是加强对企业科技创新行为的政策支持,用“有形的手”
为企业提供更多“无形的支持”。要在资金、金融、税收等各方面搭建激励企业创新的制度, 重视各项政策之间的协同效应,以更大力度支持企业。
二是更加重视中小微企业的生存发展,很多中小微企业是全球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们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无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三是引导社会各方面主体以更大力度支持企业科技创新。企业创新行为离不开高校、科研院所、创新服务机构等方面的支持协作。政府要从更高层面和更广维度引导科技创新相关方支持企业,在更深层次上培育真正适合新质生产力发展全过程的企业创新土壤。
归根结底,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主体之间协同高效配合。要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和政府服务功能,让新质生产力成为全社会共同的目标导向和价值追求,让社会各界共同凝聚而成的强大合力成为新时代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最宝贵优势。
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 李后强
“新质生产力”这一崭新的概念,由习近平总书记最近在黑
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在随后召开的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提“新质生产力”这一术语,强调指出:“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
什么是“新质”?简单说,就是由质变产生的新性质、新特
征、新功能、新规律。在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在经济领域出现新质和新质生产力,是符合大趋势和大逻辑的自然演进。今天全球正在发生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人类生存、生活、生产方式将发生深刻的根本性变化,出现质的飞跃。在我国,从“经济新常态”、“新发展理念”到“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整个过程是一脉相承的科学推进。从哲学看,新质由质变带来,质变由量变引起,量变是数量的积累。在质变中,有质的飞跃和量的扩张。我国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有了巨大的量的积累,正在发生从高速度到高质量的转型升级,这种转型升级包括量变和质变,因此涌现新质和新质生产力。这种质变带来的新质是史无前例的新特性,是根本性的基础性的底层性的跃变,推动经济迈上新台阶,进入新时代。
什么是生产力?经典理论认为,生产力是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 是具有劳动能力的人,与生产资料(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相结合而构成的征服与改造自然的能力,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文明进步的程度。生产力包括三大要素,即劳动力、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从本质上讲,生产力的核心是人,因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人才是第一资源。在生产力三大要素中,劳动力是活的要素,
人是决定性因素,是产生质变和飞跃的第一内因。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有了人, 才有创新创业和改革发展,才能创造人间奇迹。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创新的本质是人的思维的发散,灵感的喷发。在信息化、数字化、移动化推动下,今天的劳动者完全不同于以往任何时期的人,接受教育和训练的程度,远远超过历史上任何时代,其视野、知识、能力、智商、情商,得到大大拓展和提升,大学生、研究生成为劳动力的主体。因此当今世界的人,与过去相比,发生了能力的质变,有了过去没有的新质。这是千百年来遗传与变异的结果,特别是现代科技进步赋能的结果。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劳动工具,在生产力中具有桥梁、变革与先锋的重要作用。人类发展的历史,其实是劳动工具进步的历史。从木器、石器、陶器、铁器、青铜器,到合金钢、半导体、计算机、飞机、汽车、航船、火箭等,人类在劳动工具的升级中进步,能力随着工具而提升。如今,由于智力接力和创新延伸,人们不但可以上天入海,还能登月钻地,进入浩瀚宇宙,深入厚厚的地层。巨型对撞机的建设,人类对于世界本质、物质结构的认识达到了空前高度,早已观察到了量子、夸克、引力波、希格斯场,核能造福人类已经多年。生物技术特别是基因技术、合成技术的巨大进步,仿生、克隆、转基因、核辐射、航天育种等引发了可控“新物种”的诞生,形成了势不可挡的新兴产业。人工智能、量子技术、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发展,带来了无人操作变革、无形运行场景。劳动工具发生了质变。
劳动对象是第一财源。从古到今,我们的认识都囿于,大地是人类之母, 土地是财富之源。土地是第一产业的根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经过数百年的发展,靠地吃饭的时代即将过去,智能农业时代正在到来。无土栽培、工厂养殖、定制农业等等已经习以为常。动植物的改良,特别是杂交水稻、蔬菜、水果和杂交猪牛羊鱼鸡等不断涌现,我们的劳动对象完全不同了。石墨烯、超导体、超流体、元宇宙、量子芯片、特种塑料、特殊玻璃、柔性钢材等代替了传统天然物质,几乎都是自然界没有的新物质,我们的加工对象发生了质变。随着技术进步,超高压、超低温、反物质、暗能量、暗物质等将会得到合理开发利用,我们的生产生活也会发生不可想象的巨变。
在生产力三大要素都发生了质变的背景下,生产力本身自然会跃升到新质台阶。历史表明,生产力发展是非线性的而不是直线型的,即有螺旋式上升的特征,甚至在某些时候具有“蝴蝶效应”,可以不断放大扩张。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整合科技创新资源”,这点尤其重要。整合,就是协同耦合,产生1+1大于2的非线性放大效应,系统出现原来没有的新质。系统学证明,系统整体功能大于局部个体功能,整合能产生新特质新现象新功能。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是科技创新,必须走好科技自立自强必由之路。今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强调“要走求实扎实的创新路子,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立下功勋”。在我国,科技自立自强是新质生产力的支撑,始终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变革,以科技主动赢得发展主动。绝不能再走大量资源投入之路,创新驱动是主流。新质生产力摆脱了传统增长路径,以高效能、高质量为基本要求,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为基本特征,积极发展、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全面振兴,带动新经济增长点不断涌现。
新质生产力与未来产业密切相关,起点是“新”,内核在“质”,
落点于“生产力”。从经济学角度看,新质生产力代表一种生产力的跃迁与质变。根据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新质生产力将引起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变革,从而产生新型生产关系和新型上层建筑。因此,继续深化改革,势在必行。首先要进一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提高效能,优化服务。再是进一步推进教育、科研体制改革,为新质生产力培育壮大提供人才智力和环境支持。最后是要进一步推进产业政策改革,瞄准方向,选好路径,突出重点。
“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为四川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全面
振兴,把科研优势转化为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四川视察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在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上同时发力”。四川拥有一批代表 “国之重器”的行业龙头企业和科研实力雄厚的高校及科研院所,能够以点带面、推动整体创新发展,具备形成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根基、底蕴和优势。应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把振兴发展的基点聚焦在创新上,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推进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要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塑造新动能新优势,最根本的还是要依靠科技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以重大前沿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既要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加快推动传统制造业升级,又要着眼未来视域,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我们既要提高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又要引领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打造一批产业集群,做强做优做大实体经济。
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树立从0到1的创新理念,敢于无中生有,有中生优,实现“换道超车”。积极培育未来产业,要独创独有、敢闯敢试,培育壮大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生物制药等产业,加快推进信息服务、现代金融、现代物流、服务型制造等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价值链高端延伸。要全方位推动优势产业数字化赋能,抢抓大运会成功举办的战略发展机遇,打造新兴产业、开放经济新基地新标杆。要打通促进创新的“快车道”、拆除阻碍创新的“篱笆墙”,强力推动新兴产业壮大新形态、领跑新赛道、创造新优势,把四川的未来产业培育成“参天大树”。塑造新质生产力,归根结底要靠创新人才。要制定落实好招才引智的创新人才政策,促进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打造一批年轻人才追梦的“创新之镇”“理想之城”,让创新人才在天府之国找到最需要的资源要素、享受最优质的创业服务,充分释放创新创造活力。
成都拥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坚实的经济基础、优良的投资氛围、宜居的生活环境,同时具有开拓创新的天然优势,应该深度融合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推动新质生产力欣欣向荣。要最大限度用好国际国内两种科技资源,以更加开放的思维和举措推进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搭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广阔舞台。要消除科技创新中的“孤岛现象”,坚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提升创新体系整体能级。要在培育未来产业创新集群上走在前列,实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势主导产业的有效配合衔接,使创新成果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聚焦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国防安全、民生保障等重点领域,解决好“由谁来创新”“动力哪里来”“成果如何用”三个基本问题,继续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营造“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
投”的创新生态,为凝聚新质生产力贡献更大力量。
段官敬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时强调,要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指出,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
“新质生产力”这个令人耳目一新的词汇,迅速引发热议。
什么是新质生产力?我们该如何理解新质生产力?一
从字面意思上看,新质生产力即有别于传统生产力的新型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主的生产力,是摆脱传统增长路径、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新型生产力。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是推动人类文明不断向前发展的决定力量和动力源泉。
回顾人类文明发展史,正是伴随生产力转型变革的主线,人类文明才得以延续和发展。
远古时代,石器使用拉开了人类文明的开端,山顶洞、河姆
渡等文化在人类文明历史上留下了鲜明的印迹。早期农业时代,水稻等作物栽培种植技术取代采摘狩猎,人类利用自然规律服务于生产生活,人类文明由此进入新阶段。
瓦特改良蒸汽机点燃工业革命,经济社会迎来跨越式质变,
规模化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制造,生产力飞速发展,世界文明进入工业化时代。
步入信息化时代,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型技术蓬勃兴起, 万物互通、智能智造,人类生产生活进入信息化、智能化、智慧化阶段。
比如时下流行的人工智能、无人驾驶技术,它们有可能颠覆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是完全不同于传统技术形式的新质生产力,会带来不同于以往的发展变迁。
生产力迭代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内生引擎。抓住生产力转型升级的契机,就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谁能抓住机遇,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主动权。
进入新时代,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我们唯有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打破依靠传统要素驱动经济增长的路径依赖,才能真正形成新质生产力,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新路。
二
新质生产力是数字时代更具融合性、更体现新内涵的生产力。那么,我们应如何理解这种生产力?
从本质上看,新质生产力是高质量发展观。随着互联网、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不断涌现,催生了一批新业态、新事物、新模式,为稳定群体就业、提升生活品质、改变生产方式作出贡献,尤其是对拉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充分彰显了新质生产力具有无可比拟的巨大优势和巨大潜能。
以科技创造为引领,重视科技、尊重人才,不断开辟发展新
领域新赛道, 持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打开“新质生产力” 大门,书写的必然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春天故事。
从关键上看,新质生产力是优质人才观。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关键要靠“人”,特别是要抓住人才这个第一资源。从银川举办中国算力大会,到天津组织全国第二届职业大赛,从数万名科学家和工程师构成的华为研发团队,到无数“90 后”青年科学家奋战在各领域科研一线,无不彰显着人才的力量。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释放新型生产力的蓬勃动能,考验各级领导干部是否具有现代化的大人才观,能否在招才引智、招贤聚能上做好文章。特别是要把握数字经济发展大趋势,构建人才链、产业链、技术链、机制链一体化大格局,切实为形成新质生产力打牢基础。
从整体上看,新质生产力是统筹协同力。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一项系统性、整体性、全局性大工程,从政府相关部门到市场各类主体、再到基础配套产业链,涉及领域广、战线长、覆盖面广,由此可见激发新质生产力不能靠“单打独斗”,尤需“抱团作战”。新质生产力是一项系统性、战略性、全局性工程,离不开上下联动、左右贯通、一体推进的合力,离不开全社会勠力同心的共振效应。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必须树牢正确价值观和政绩观,必先破除“领地意识”和“一亩三分地”想法,多些“补台戏”、少些“对台戏”,以上下齐心、全面联动、资源整合等一体化推进,迎接新质生产力春天。
三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解读新质生产力的逻辑密码,
还得回到实践中去剖析,触摸新质生产力和科技创新带来的真实变化。
近期,华为上演“王者归来”,搭载“中国芯”的 Mate60 系列手机横空出世,不仅掀起了技术界的一场风暴,更点燃了全民爱国情怀,新手机一经发布马上抢购一空。
可见,当新质生产力找准时代定位,引领技术潮流,所创造的价值将令人瞠目。
保持静待花开的历史耐心。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新质生产
力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从华为事件可以窥见,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推动科技创新,必然要历经千难万险。华为正是数十年如一日保持在研发上的巨大投入,猛攻科技创新的“城墙口”,面对美国的极限施压和全面围堵,凭借深厚的科技积累才得以突破“乌江天险”,迎来“王者归来”。
涵养独立自主的精神品格。历史一再证明,寄希望于别人只能竹篮打水, 核心技术求不来、等不来,唯有独立自主、顽强拼搏。神舟飞天、蛟龙入海、嫦娥奔月、墨子传信、北斗组网、天眼巡空、天问探火,我们在高科技领域的每次突破,都离不开在科技创新路上的独立自主,离不开一代又一代科研技术人员的艰苦努力。大国竞争的核心是科技竞争,只有始终保持自立自强、踔厉奋发的精气神,牢牢把握新质生产力的前进方向,才能在大国竞争中笑到最后。
树牢团结奋进的大局观念。时代发展造福每一个人,人人都是时代的创造者和奋进者。推动新质生产力,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人人都需怀有工匠精神,担当实干、埋头苦干,以实际行动在全社会营造崇尚科学、尊重人才的浓厚氛围,为新质生产力的蓬勃发展厚植社会土壤。
深刻认识新质生产力,热烈迎接新质生产力,我们时刻准备着。
研究员、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
2024年1月7日,第二十五届北大光华新年论坛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为“增长动能中国探索”。研究员、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出席论坛并发表了题为《围绕新制造、新服务、新业态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演讲。
很高兴受邀参加今年的新年论坛,今年发言的主题是《围绕新制造、新服务、新业态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我想就新质生
产力谈一点我的理解。我认为新质生产力大致有三个“新”构成:
第一个新是“新制造”。
我个人理解“新制造”涉及新能源、新材料、新的医药、新的制造装备和新的信息技术五个领域,但要称得上是“新质生产力”的概念,不是那些普通的科技进步、不是边际上的改进,而是要有颠覆性的科技创新。所谓颠覆性科技创新,我认为以下五个新的标准至少要满足一个:
一是新的科学发现。这是“0到1”、从无到有的,对我们
这个世界有新理解的重大发现。比如量子科学、脑科学的研究,可能会将人类对世界的认知、对自身的认知往前推进一大步。
二是新的制造技术。也就是在原理、路径等方面完全不同于现有的技术路线,却能够对原有的工艺、技术方案进行替代的制造技术,比如未来的生物制造,通过生物反应器的方式制造人类需要的各种蛋白、食品、材料、能源等等。
三是新的生产工具。工具变革在人类发展史上始终处于重要地位,因为工具的革新带来了效率提升和成本下降,这样的例子有很多,比如EUV光刻机的出现让7纳米、5纳米芯片制造成为可能,新能源汽车制造中的一体化压铸成型技术,让新车的制造成本大幅下降等等。
四是新的生产要素。过去的制造靠劳动力、资本、能源等要素,未来的制造中除了这些传统要素外,还会有数据这一新的要素。新的要素介入让生产函数发生了新的变化,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学习效应会产生新的交叉组合和融合裂变。
五是新的产品和用途。每一个时代都有属于那个时代进入千家万户的“四大件”“五大件”,近几十年是家电、手机、汽车等等,未来可能是家用机器人、头戴式VR/AR设备、柔性显示、
3D打印设备和智能汽车等等。
回到当下,我们发展新制造需要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培
育未来产业为重点,“十四五”规划提出要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应用,增强要素保障能力、培育壮大产业发展新动能。在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谋划布局一批未来产业。
如今,我们看到全世界在这些领域的进展很快,人类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推进科技进步,一批颠覆性的产品和科技将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推动生产可能性曲线实现新的拓展和跃迁。这是我讲的第一点,就是“新制造”。
第二个新是“新服务”。
服务成为生产力的重要构成是社会分工深化的结果。新生产力需要有新服务,这个服务的重点在于镶嵌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当中,对全球产业链具有重大控制性影响的生产性服务业。
关于服务业,世界经济版图里现在有三个特征:
第一个特征是在各种高端装备里面,服务业的价值往往占这个装备或者是这个终端的50%—60%的附加值。比如,一部手机有一千多个零部件,这些硬件形成的附加值占产品价值比例约 45%,其余 55%是操作系统、各种应用软件、各种芯片的设计专利等等,就是各种服务。这些服务看不见摸不着,但代表这个手机55%的价值所在。其他如核磁共振,或者是各种各样的高端装备、终端都差不多有这样的特征。
第二个特征,整个世界的服务贸易占全球贸易比重越来越大。三十年以前,服务贸易占全球贸易总量的 5%左右,现在已经达到了30%,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相比,货物贸易比重在收缩,服务贸易在扩张。
第三个特征,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在他们GDP的总量中,生产性服务业比重越来越大。我们经常说美国的服务业占美国GDP的80%,似乎有些“脱实就虚”,是不是有泡沫?需要注意的是美国 80%的服务业里面有 70%是生产性服务业,这 70%× 80%就是 56%,也就是美国 25 万亿美元的GDP 里面差不多有 13 万亿美元是生产性服务业,是和制造业强相关的高科技服务业。欧盟 27 个国家服务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是 78%,这 78%里面有 50%是生产性服务业,也就是欧盟 GDP 的 39%是生产性服务业。美国生产性服务占GDP的50%以上,欧盟占40%左右,其他发达国家、G20国家的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也大体在40%
—50%之间。
对比之下,这三个服务的指标恰恰是我们国家现在生产力的短板,我们2022年GDP当中制造业增加值占27%,服务业增加值是52.8%,但这52.8%里面有2/3是生活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不到1/3,也就是说我们的生产性服务业占GDP比重约为17%
—18%,跟欧洲(40%)、美国(50%)相比差距是比较大的。
换言之,我们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要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要实现高质量的中国制造,必须把跟制造业强相关的高附加值的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搞上去。
按照国家统计局的《生产性服务业统计分类(2019)》,生产性服务业包括为生产活动提供的研发设计和其他技术服务,货物运输,通用航空生产,仓储和邮政快递服务,信息服务,金融服务,节能和环保服务,生产性租赁服务,商务服务,人力资源管理和职业教育培训服务,批发与贸易经济代理服务,生产性支持服务,共十大类。这十个板块和制造业是强相关的,制造业的各种附加值,服务性的附加值都是由它来代表,如果不到位则制造产品就不会高端化。目前我国虽然制造业的增加值占全球比重接近30%,但与制造业强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却相对滞后,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位置不高的根源就在于这个方面。
此外,中国的服务贸易也存在结构比例与世界不同步的问题,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的数据,2019年全球服务贸易占全球贸易总额大体上在30%左右,中国的服务贸易占贸易总额比重去年仅仅是 12%。我国服务贸易出口去年是 2.85 万亿元人民币,一半以上是生活性服务业的出口。我们有3万多亿元人民币的服务贸易进口,进口的基本上都是生产性服务业,可惜进口的生产性服务业大部分不是中国贸易公司做的生产性服务业进口,而是外国服务贸易公司做的生产性服务业对中国的输出。
在这个意义上讲,培育新质生产力实际上就是要使中国服务业的50%是生产性服务业,整个GDP板块中生产性服务业要力争达到30%。如果我们的服务业占GDP的60%,60%里面有50%是生产性服务业,整个GDP板块当中生产性服务业就能够占到GDP的 30%。尽管还达不到欧洲(40%)、美国(50%)的比例,但是由现在的不到20%增加到30%,这增加的10个百分点,对现在120多万亿的GDP来说就是12万亿。如果服务贸易也增加,从现在 12%的比重增加到全部贸易总量的 30%,使我们的高端制造中服务价值能达到终端制造产品总体附加值的50%左右,这是新质生产力制造业的方向。生产性服务业上去了,新质生产力的制造也上去了。这是我要讲的第二个“新”。
第三个新是新业态。
培育新业态的核心是推动产业变革,是产业组织的深刻调整。我认为有两个关键推力:
第一个关键推力是全球化,新业态的形成要与全球潮流连在一起,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格局,我们要坚定不移推进制度型开放,促进形成新发展格局。这就是一个新的业态,是世界潮流,我们要培育新业态、新模式,需要内外贸一体化,换言之我们的市场体制必须从规则、规制、标准、管理等方面进行改革,形成内外循环一体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
为此,去年12月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通过了《关于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了要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加快调整完善国内相关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促进内外贸标准衔接、检验认证衔接、监管衔接,推进内外贸产品同线同标同则,国务院的这些措施正是这个改革的内在目标所在。
第二个关键推力是数字化,形成产业互联网,现在我们消费互联网做得风生水起,而产业互联网基本上刚刚开始。产业互联网不仅是国内产业的互联网,还包括国际国内的产业互联网,这种产业互联网有两种,一种是一个企业集团、一个大型制造企业从设计、市场、信息、销售信息到开发、制造、物流的一体化的数字系统,这是在讲一个个企业的产业互联网,就跟我们90年代讲的SaaS、2000年以后讲的ERP一样,是一个企业制造业的工业自动化,从市场到销售、设计整个的自动化的产业互联网系统。
但是市场正在发展的是另一种产业互联网,是依托互联网平台和各种终端,将触角伸到全世界的消费者,根据消费者的偏好实现小批量定制、大规模生产、全产业链贯通、全球化配送,在这样的平台上集聚了几百家提供生产性服务业的研发设计、金融保险、物流运输等企业,几千家的制造业企业,以及上万家各种原材料供应商,这些企业之间用数字系统进行了全面贯通,依托这样一个产业互联网平台,这些企业形成了以客户为中心的全产业链紧密协作的产业集群,真正实现了以销定产、以新打旧、以快打慢。现在这样的产业互联网,中国有那么一批,这样的平台放在哪一个城市,哪一个城市就因此带来几千亿、上万亿的销售值,同时带来几千亿、上万亿的金融结算,还会带来物流和其他各种服务,就变成金融中心、贸易中心、服务中心。所以掌控未来产业互联网全球的平台,谁就是“三中心”莫属。
总之,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代表的新制造,以高附加值生产性服务业为代表的新服务,以及以全球化和数字化为代表的新业态,形成的聚合体就是新质生产力,我们国家在制造业板块、服务业板块、新业态板块都有巨大的潜力,现在的短板就是未来巨大的增长极,我们希望通过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中国
制造业克服短板,成为未来发展的新的增长极。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经济所研究员刘薇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党的二十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曾多次提及“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提出,界定了新时期经济发展的决定力量,指明了下一阶段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
什么是新质生产力?该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这是包括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广大科研工作者等在内的社会各界迫切需要回答的一大问题。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形成新质生产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成就显著,但同时中国在科技创新和产业竞争力方面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差距。在当前世界经济形势下,尽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培育发展新动能尤为重要,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只有加快新质生产力的创新,才能抢占发展先机,赢得国际竞争主动权。
与传统生产力相比,新质生产力更加重视创新、技术进步和智力资源对生产方式和生产效率的全面提升,具有技术创新导向,是信息化和智能化时代的重要标志。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特征是数字化和绿色化,着力点在于科技创新,强化创新驱动,落脚点在于构建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主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目标是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因此,发展新质生产力总结起来就是发展“创新、质优”的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的“创新”是指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以知识和信息为要素,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效率为目标所进行的生产方式、组织方式和管理方式的变革。特别是要高度关注原创性、颠覆性的科技创新,从源头和底层解决关键技术问题。新质生产力的“质优”是指高质量的生产力。这种高质量表现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生产过程绿色低碳、安全高效、产品和服务质量高、性能优、满足市场需求,特别是要做到形成绿色生产力。
当前,中国在量子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6G、生物技术、
新能源等领域的发展处于世界前列,拥有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庞大的工程师队伍和相对完整的产业体系。可以说,全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践如火如荼。
在科技创新方面,科技研发投入持续加大,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不断强化,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突破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2023年,中国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预计达3.05万亿元,比2022年增长9.3%,研发经费投入强度预计将达到2.55%,建设了一批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
在产业发展方面,中国不断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形成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2023年,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预计达16.5万亿元,占GDP 比重预计达14.5%。特别是在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方面,涌现出很多引领创新发展的企业。中国各地区也为促进未来产业发展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以培育壮大新增长引擎,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上海市设立1000亿元未来产业发展基金,北京市设立500亿元未来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广东省提出到2025年,培育100万名未来产业人才。
在制度环境方面,通过不断完善政策法规体系,为创新发展提供制度保障。深化“放管服”改革,营造有利于创新的市场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激发创新活力。浙江省出台《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北京市出台《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意见》,提出要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未来产业高地,将重点布局人工智能、量子科技、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未来产业;广东省出台《广东省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1-2025年)》,提出要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将重点布局人工智能、大数据、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未来产业。以上这些政策措施的实施,将有力推动中国未来产业发展壮大,为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中国在发展新质生产力实践中取得显著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一是科技创新能力,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够强,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科技创新体系还不完善。二是要素配置效率还不高, 生产要素市场发育不完善,要素价格扭曲,资源配置效率不高。三是产业链供应链不够安全,由于关键环节和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风险隐患一直存在且较为突出。四是高层次人才特别是复合型人才短缺,人才引育留用机制不完善。五是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一些体制机制不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影响创新活力和效率。
未来,新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还是需要在发展中逐步解决。要锚定战略定力,久久为功,以高质量的科技创新为导向,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未来产业,加快培育新动能,勇闯新赛道。以改革为动力,以人才为支撑,以安全为保障,着力解决制约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具体来说,要加大对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的支持力度,着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促进科技成果商业化产业化应用;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加强人才引育和培养,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创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激发创新活力。
朱克力
一场全新的生产力变革,正在酝酿之中。无论是当前流行的生成式人工智能与大模型,还是蓄势待发的无人驾驶等新兴技术,都将彻底改变我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眼下,随着“新质生产力”成为新的热词,这些新技术与现实经济世界的关联,也更为清晰和更为深刻起来。一、何谓“新质生产力”,核心要义是什么?
如果说,“经济新常态”构成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语境, “高质量发展” 提出了塑造中国未来前途的大逻辑,“新质生产力”则释放了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
顾名思义,“新质”即新的质态。“新质生产力”就是新质态的生产力, 有别于传统生产力,涉及领域新、技术含量高,是科技创新发挥主导作用的生产力,代表生产力演化中的一种能级跃迁。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在信息革命基础上孕育兴起,
有着以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区块链及人工智能等工具体系为代表的生产力系统,是完全不同于传统的新质生产力,带来的是根本不同于以往的新质态发展。
由此,创新驱动成为“新”的关键,高质量发展则成为“质”
的锚点。这意味着,新质生产力必然要告别传统技术体系、摆脱传统增长路径、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充当数字时代更具融合性、更体现新内涵的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核心要义是“以新促质”,以创新驱动新经济变革、以新经济引领高质量发展。具体路径,是通过整合科技创新资源,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在百舸争流的时代大潮中,谁能抓住机遇,谁就能占领先机、
赢得优势, 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历史性战略机遇不容错过,形成并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传统生产力向新质生产力的过渡转化,成为抢占发展制高点、培育竞争新优势、蓄积发展新动能的“先手棋”。
一是抢占发展制高点。
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源源不断的技术创新和科学进步作为支撑。因此,抢占发展制高点,必须重视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发,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动科技创新。同时要加强国际合作,处理好开放式创新与科技自立自强的关系,吸收全球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二是培育竞争新优势。
在新质生产力领域,我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具备了较
好的基础和条件,包括在人才、技术、资本等方面积累的优势,以及在市场规模、产业体系、创新生态等方面的优势。应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强创新文化建设,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提升产业经济的整体竞争力。三是蓄积发展新动能。
加快推进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发展,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支撑。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内外形势下,当务之急是千方百计激活创新主体,更为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中的主体作用,使之成为创新要素集成、创新成果转化的生力军,打造科技、产业、金融等紧密结合的创新体系。
二、为何要在东北提出,背后有何深意?
这是从东北地区的战略地位与现实问题出发,基于经济转型发展、创新驱动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等多重考量,为东北地区乃至全国创新发展进一步明晰行动方向。
显然,新质生产力驱动的“新经济”,截然有别于东北地区传统的“老工业”。对东北地区所代表的后发区域而言,加快转型是必答题。因此,面向未来,这些区域的发展引擎、创新动能和牵引力量,加快向新质生产力转换、转移和集聚,可谓至关重要。
首先,经济转型发展的主要引擎,亟需向新质生产力转换。
东北地区作为中国的重工业基地,产业模式一直以来都以重工业、传统制造业等为主导。然而,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与发展格局变化,东北地区面临产业升级、创新发展等重要任务及严峻挑战。
新质生产力对应的是新的生产方式、新的科学技术和新的产业形态,这正是东北地区经济转型所需要的发展模式。
其次,创新驱动发展的重中之重,亟需向新质生产力转移。
新质生产力强调的是创新和创造力,突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这正是东北地区有待提升的核心竞争力。东北地区需要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再者,区域协调发展的促进力量,亟需向新质生产力集聚。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发展阶段,振兴东北地区日益成为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任务。促进区域协同创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等,也是新质生产力渗透和扩散的应有之义,这正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所需要的牵引力量。
故而,以东北地区为代表的后发区域,更应主动作为、因势
利导推动生产力变革,通过提升改革牵引力、强化开放支撑力、加大创新驱动力,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在开放中增活力,在创新中强内功。
惟其如此,方有可能打破“投资不过山海关”的魔咒,迎来高质量发展的新转机。
三、“一核两翼”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产业升级、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本的跃升,构成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一核两翼”。
“一核”是产业升级。无论是提出“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还是指出“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产业都是最重要的关键词。
从行业属性来看,一切利用新技术提升生产力水平的细分领域,都属于新质生产力的应用范畴,既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生物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也包括人工智能、量子信息、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机器人等未来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成为生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
对各地而言,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演进,
应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将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走具备各自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之路。
“两翼”的一侧是科技创新发展。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没有科学技术突破就没有新质生产力,先进科技是新质生产力生成的内在动力。
社会生产力的增长,离不开科学技术的突破。每一次科学技术的突破,都是推动旧有生产关系逐步瓦解、新型生产关系逐步形成的动力来源。谁能抢占科学技术的制高点,谁就能占据竞争的主导地位。
新型生产关系的产生与新质生产力的生成,有赖于对技术价值作用的科学理解和深度挖掘。如今,一大批具有前瞻性、引领性、颠覆性的技术从研发到应用,加快形成具有新原理、新机理的新质生产力。
各地要做的,是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进一步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鼓励企业在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上同时发力,形成更多新质生产力,塑造更多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两翼”的另一侧是人力资本跃升。人才是第一资源,没有人力资本跃升就没有新质生产力,新型人才是新质生产力生成的决定因素。人是新质生产力的创造者和使用者,是生产力生成中最活跃、最具决定意义的能动主体。
当代科技应用,推动生产形态向信息化数智化转变,只有拥有较高的科技文化素质和智能水平,具备以信息技术为主体的多维知识结构,才能熟练掌握各种新质生产工具,构建信息化数智化条件下的新质生产体系。
可见,掌握新质生产工具的人才,是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资源与推手。人力资本的积累和跃升,成为新质生产力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关键阶段,牢牢抓住
“一核两翼”, 尊重市场,彰显法治,推动更高水平改革开放,持续焕发民营经济等各类创新主体活力,定能更快形成并更大释放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支撑与持久动力。
山东大学杨蕙馨 山东科技大学焦勇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我国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机遇、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进而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的关键之举。我们要充分发挥产业体系完备、超大规模市场等优势,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具体体现,可从“新”和“质”
两个方面理解。从“新”的角度看,新质生产力的内在要求是创新,不仅包括技术和业态模式层面的创新,还包括管理和制度层面的创新,从而提供有利于其蓬勃发展的环境。“质”是一事物成为其自身并区别于其他事物的规定性,新质生产力不是传统生产力的局部优化与简单迭代,而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智能化、数控化、复杂化、精细化的生产工具可以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标志。要持续增强微观纳米尺度的智能精准操控水平,加快推动光刻机、高端数控机床等自主研发进程,为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领域的创新发展提供保障。依托天宫、天眼、蛟龙、墨子、悟空、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加快相关产业发展。
新质生产力是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
动力来源,也是推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力量。一方面,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民用航空、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加快形成引领产业发展的强大动能。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聚力推进产业强链补链延链。大力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推动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突破,培育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另一方面,引领未来产业创新发展。未来产业技术路线不确定、发展模式不固定、技术范式有待形成,要在技术路线、底层逻辑、标准体系、经营思路等方面加快探索实践。要依托互联网规模优势和应用优势,加大未来网络、元宇宙、生成式人工智能、未来显示等领域的前沿探索,加快产业化发展步伐;加大类脑智能、脑机接口、人形机器人等领域的科学研究投入力度,探索商业化、产业化运行模式;大力发展量子信息、基因技术、生命科学、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等,为未来产业发展提供创新源泉。
新质生产力是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实现发展方式转变并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动力。要依托资源要素禀赋、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加快新质生产力赋能传统产业改造、转型、升级,推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发展。顺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趋势,加快形成新的支柱产业,培育发展新动能,实现新旧动能接续转换。依托新质生产力推动技术、业态、模式、体制机制变革,推动颠覆式创新与渐进式创新持续涌现。切实发挥数据要素的赋能作用,推进全要素数字化转型,实现工业互联网与消费互联网有机融合,推动技术和产业变革朝着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加速演进。
新质生产力是大国竞争的关键因素。近年来,美国等西方国家在高技术领域构筑“小院高墙”,滥用科技霸权打压竞争对手,我国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受到不利影响。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对于构建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产业链供应链意义重大。核心技术靠化缘是要不来的,必须靠自力更生。我们必须依靠自主创新谋发展,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开展有组织的科研创新。同时也要看到,核心技术突破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保持战略定力,聚焦产业链短板、“卡脖子”技术、关键零部件、未来技术等,通过新型举国体制加快实现关键共性技术突破。以“揭榜挂帅”“赛马”等制度遴选攻关团队与带头人,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的自主权,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在重大科研攻关项目中挑大梁担重任。鼓励支持细分行业领军企业、独角兽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各类经营主体在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创新攻关中发挥重要作用,以良好的营商环境和创新生态不断激发创新动能。
中央财经大学校长助理、经济学院院长陈斌开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方兴未艾,以新质生产力塑造我国经济新的核心竞争力和发展新动能成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内容,既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又具有重大实践价值。一、深入理解新质生产力的基本内涵
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
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先进生产力,通过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质变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新质生产力代表了先进生产力的演进方向,适应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发展要求,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能够引领创造强大的发展动能。
新质生产力对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都提出新的更高要求。马克思认为生产力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三个要素。人是生产力三要素中最活跃的,没有人力资本的积累和跃升,没有一支与现代科技进步、现代产业发展相适应的高素质劳动者队伍,就无法形成新质生产力。更高科技含量的劳动资料是新质生产力的动力源泉。新一轮科技革命孕育出一大批新科技和更智能、更高效、更低碳、更安全的新型生产工具,进一步解放了劳动者,劳动复杂性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进一步提高。更广范围的劳动对象是新质生产力的物质基础。当前科技和产业前沿领域的探索,极大丰富了劳动对象的种类和形态,拓展了生产新边界,创造了生产新空间。
生产力各要素的高效率配置是实现生产力跃迁、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必要条件。一方面,通过对生产力各要素的高效利用,推动生产管理向平台化、网络化和生态化转型,提升管理效率。另一方面,通过改革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打破阻碍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推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要素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便捷化流动、网络化共享、系统化整合、协作化开发和高效化利用,让市场要素不断流向效率更高、效益更好的环节。
二、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
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马克思认为:“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创新的本质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也就是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进而创造出大量新兴产业,并通过次级创新提升传统产业生产效率。社会生产力每次出现大的跃升,都对应着新技术对旧技术的 “创造性毁灭”。第一次产业革命以蒸汽机大规模使用为标志,人类社会从农业社会步入工业化时代。第二次产业革命以电力技术和内燃机为标志,人类社会步入电气化时代。电力技术和内燃机技术取代蒸汽动力技术成为新的技术经济范式,电力产业、通信产业、汽车产业、石油产业等开始迅速发展,取代纺织、钢铁产业成为主导产业。第三次产业革命以电子计算机和互联网为标志,推动人类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催生了计算机、半导体等支柱产业。能否掌握颠覆性的创新技术,决定了国家的兴衰成败。
我国发展新质生产力,重点在于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当今世
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也面临内部经济增速换挡、外部打压遏制上升的局面。只有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才能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从技术层面看,关键核心技术能够沿着技术创新链迅速带动产业创新,进而形成新质生产力。从产业层面看,新技术形成的产业往往具有全新的工艺流程和新的装备,由此涌现出一批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并促使传统产业经过改造发生质的变化。
三、形成与发展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从历史经验看,中国创造的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是通过改革开放调整生产关系,进而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结果。我国创造性地将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有机结合,充分发挥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两方面优势,让劳动、知识、技术、管理等各类生产要素在城乡间、区域间、企业间充分流动,大大提升了资源配置效率,实现了生产力质的提升。
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形成新型生产关系,
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提升生产要素配置效率,让各类优质要素向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一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形成鼓励创新的激励机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创新政策与经济政策、社会政策的统筹协调,通过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开辟经济发展新赛道。创新政策实施需要与市场竞争机制相结合,不断优化资源配置效率。二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生产要素的高效配置。优化资源配置带来的经济增长不以增加要素投入为前提,重点是将现有要素在不同部门之间进行重新配置,通过将生产要素从低效率生产主体重新配置到高效率生产主体,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通过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通过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激发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和数据等生产要素活力,更好体现知识、技术、人才的市场价值。
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要着力点
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一方面需要不断推动劳动者、劳动资料以及劳动对象实现跃升,另一方面需要通过创新和改革,不断提升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
推动教育、科技、人才有效贯通、融合发展,打造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匹配的新型劳动者队伍。一是加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二是加强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三是加快推动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机制,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加快建设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优化创新环境。深化科技评价改革, 完善自由探索型和任务导向型科技项目分类评价制度,赋予科研人员更大自主权。建立健全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加强国际化科研环境建设。提高整个社会对原始创新的包容心、宽容度和承受力,积极营造鼓励大胆创新、勇于创新、包容创新的良好氛围。
加快完善全国统一大市场。破除地方保护和区域壁垒,规范
不当市场竞争和市场干预行为,加快完善政府的激励约束机制,为市场微观主体构建良好营商环境。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构建积累经验。优化创新资源布局,在科教资源相对丰富和新兴产业具有领先优势的地区加快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或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更好发挥这些地区的科技创新潜力及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优化产业布局,构建省级—国家级—世界级集群梯次培育发展体系,在发达地区率先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强化内陆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能力,推动制造业在国内有序转移。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建立多元化的国际合作网络,积极参与全球多边和双边合作机制,拓展技术交流和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与国际先进企业、研发机构建立长期、稳定、深入的合作关系,吸收先进技术,推动技术创新和转移。改善营商环境,吸引外资企业来华投资,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技术创新提供有力保障;同时鼓励国内企业积极“走出去”,拓展海外市场,实现技术交流和合作的跨越式发展。加大对国际化人才培养和引进的投入,提高人才综合素质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为推动我国科技创新助力。
东北大学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教授 田鹏颖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 “高质量发展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而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需要我们从理论上进行总结、概括,用以指导新的发展实践。”要深刻把握新质生产力的丰富内涵与实践要求,这对于我们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宏大时代场景中,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准确把握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时代场景
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准确把握世界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的时代脉搏,把握世界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基本趋势作出的决策部署,体现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根本要求。
新质生产力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中呼之欲出。当今世界,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如火如荼,新兴技术深度交叉融合,科学研究范式深刻转变,技术应用创新加速迭代,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更加紧密,全球产业体系和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加速重构,国际科技竞争向基础前沿前移,世界范围内围绕科技制高点的争夺战日趋激烈。面对持续深入的新技术革命、产业变革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历史性交汇,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更加高远的历史站位、更加广阔的国际视野,更加深邃的战略眼光,把握世界历史的发展脉络和未来走向,认清我国社会发展、人类社会发展的大逻辑和大趋势,把握生产力发展的历史沿革和前进方向,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深刻领悟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的现实要求,作出以发展新质生产力构筑我国竞争新优势和赢得发展主动权的战略判断和战略选择,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和发展。
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多年来,始终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在认识上不断深入、在战略上不断成熟、在实践上不断丰富,不断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人民收入水平和物质生活条件都显著提升。科技创新成果丰硕,创新驱动发展成效日益显现;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平衡性明显增强;改革开放全面深化,发展动力活力竞相迸发;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显著,发展方式转变步伐加快,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洞悉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因素,深刻领略到新质生产力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最大政治,把握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首要任务,把握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不断从理论上进行总结、概括。
二、正确理解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义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生产力发展所依赖的技术
支撑和工具各不相同。新质生产力是以新技术深化应用为驱动,以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快速涌现为重要特征,进而构建起新型社会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体系的生产力,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新质生产力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在理论和实践中表现出突出特性。新质生产力以数据为基础性和战略性资源,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为支撑,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表现出突出的创新性。新质生产力既要求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又要求产业间协同配合和发展的有效衔接,表现出突出的协调性。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从根本上决定了新质生产力的绿色底色。我们党坚定不移地用足用好改革开放这一重要法宝,坚决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标注了新质生产力的开放性。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就要开创人人参与劳动、人人尽力生产、人人都有成就感的生动局面。
三、全面认识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地位
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守正创新,标志着我们党对先进生产力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为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重要引擎。
生产力理论在历史唯物主义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生产力与交往关系、生产力与科学技术、生产力与社会形态、生产力与人的全面发展的诸多矛盾关系中,充分展现了生产力这一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新质生产力因其极大地超越了人类历史演进中的“手推磨”和“蒸汽磨”,推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关系发生深刻变化。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有着十分复杂的关系,有着作用和反作用的现实过程,并不是单线式的简单决定和被决定逻辑。”从发展新质生产力视野看,物质生产固然是社会生活的基础,但教育、科技、人才对新质生产力的先导性、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作用却日益彰显。显然,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当代运用和创新发展。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基本着力点,充分彰显了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地位,为解决当前发展阶段我国面临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提供新思路,为进一步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科技自立自强的技术创新体系等提供科学指引,为巩固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打造发展新引擎,增强发展新动能提供理论支撑, 为构筑竞争新优势,赢得未来国际竞争的战略主动提供决定性向导。
四、以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当前,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已成为最大政治,高质量发展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新质生产力已经开始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
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
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发展新质生产力既是发展命题,又是改革命题。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这一规律,要求我们必须深化经济体制、科技体制等改革,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建立高标准市场体系,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同时,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环境。
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
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
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根据科技发展新趋势,优化高等学校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急需人才。健全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机制,激发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和数据等生产要素活力,更好体现知识、技术、人才的市场价值,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王大树
2023 年在黑龙江考察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个全新的
概念——“新质生产力”。什么是“新质”?简单说,“新质” 即新的质态,就是由质变产生的新性质、新特征、新功能。新质生产力涉及领域新、技术含量高、知识密度大,是传统生产力因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在信息化和智能化生产条件下所衍生的新形式和新质态。
一、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创新
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的提出和阐释,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和发展,进一步丰富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内涵。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生产力是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同生产资料相结合而形成的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一般都认为生产力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三要素,还包含科学技术,其中任何要素的发展应用,都会引起生产力的变化甚至变革,生产力要素新的组合方式和新生产要素的发现和组合应用对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形成起决定性作用。
随着对劳动力、生产资料、生产过程、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深化,人们逐步发展了对生产力内涵、外延和特征的认识,明确了劳动力即人的劳动能力,包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脑力的大小和效率的高低主要由劳动者学习和掌握的科学技术和知识的状况(数量、广度、深度)所决定,而包括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在内的生产资料的种类、性能、质量、效率主要也是由科学技术水平所决定,所以邓小平同志在马克思所说的“生产力里面也包括科学在内”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认识的深化要求我们对生产力做出更为科学的界定:生产力应是人类进行社会生产的能力,主要内容包括科学技术、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由于科学技术、劳动力、生产资料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因此在不同的时代和发展阶段,生产力的状况或者说发展水平是不完全相同的。
从时代来看,新质生产力以第三次和第四次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为基础, 以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绿色化、高效化为主要特征。不同于传统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作为主导推动力量,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作为主要产业载体,具有新的时代特质与丰富内涵。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它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
优化组合的质变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核心标志。
二、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
“创新”“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是新质生产力的三个方
面,意涵丰富、相互关联,构成一个完整的链条:创新是手段,目标是形成一批颠覆性技术和重大原创成果,培育一大批行业领军企业,形成若干个全球领先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集群。
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在于科技创新。由此,创新驱动成为“新”
的关键,高质量发展则成为“质”的锚点。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这里强调的“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变量”,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生产力是人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而新质生产力不仅指劳动能力,还包含创新能力。生产力的数字化、智能化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特征,也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条件下生产力发展的基本趋势。新质生产力呈现出创新驱动的典型特征:一是涉及领域新,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量子技术、智能制造等技术群逐渐聚合并引发“技术奇点”,不断催生出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二是技术含量高,新质生产力以创新为引擎,不断摆脱要素驱动的数量型增长模式,日益体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是科学技术在产业中应用的具象和现实体现。科技革命和生产力发展的历史表明,依靠科技创新促进生产力发展是一条普遍规律。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生产力高水平发展,生产力的构成要素,无论是劳动力、劳动工具,还是生产经营管理模式,都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科学技术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力量,生产力要素、结构、性质、规模、方向都出现了革命性的变化,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要素的最关键、最重要的因素。
形成新质生产力的目的在于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战略
性新兴产业是引领经济发展的新支柱、新赛道。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高度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新支柱产业领域实现了一系列重大突破,释放出强劲生产动能。作为以重大技术突破为基础,新兴产业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对国民经济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的带动作用。新兴产业处在科技和经济发展前沿,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特别是核心竞争力。
未来产业由处于探索期的前沿技术所推动,以满足不断升级的社会需求为目标,当前尚处于萌芽期或孕育孵化阶段,发展成熟后会实现产业转化且对国民经济具有巨大带动作用的产业形态。未来产业也愈加成为世界各国竞相角逐的焦点。我国要求在未来产业上要聚焦元宇宙、脑机接口、量子信息、人形机器人、生成式人工智能、生物制造、未来显示、未来网络、新型储能等九大领域。当前,我国科技与产业发展正逐步实现从跟跑向并跑转变,部分领域正向领跑跃升,科技和产业发展越来越多地进入
“无人区”,大力培育发展未来产业正当其时。
三、新质生产力的“新”要求
生产力迭代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内生引擎。谁能抓住生产力转型升级的契机, 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掌握竞争和发展主动权。从生产力的三要素来分析,新质生产力的“新”主要包括以下三个维度:
一是新质劳动者。不同于传统的以简单重复劳动为主的普通工人,参与新质生产力的劳动者是能够充分利用现代技术、适应现代高端先进设备、具有知识快速迭代能力的新型人才。数智技术能够在较短时间内以更大规模复制劳动行为,执行和完成人类能力包括体力和脑力所能甚至所不能完成的任务,由此创造出一种在很多方面高于传统劳动力的新质劳动者。目前我国研发人员总量已连续10年稳居世界首位,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达4万人,初步形成有利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人才保障体系。但是,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强大需求相比,高水平科技人才储备仍然不足,人才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必须加强产学研合作,完善多主体协同育人机制,以多种形式培养更多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高水平复合型新质劳动者。除了掌握先进生产工具的新质劳动者,还有无数组织新质生产力与市场资源的企业家群体,是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与最终推手。
二是新质劳动资料。新质生产力代表新技术、创造新价值、
适应新产业、重塑新动能,其内在关系是,新质生产力由新技术所引发,这些新技术是创造新价值的技术,是新产业来承载的技术,是重塑新动能的技术。具体来说,新技术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空天海洋产业等。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设备、自动化制造设备等全新的物质技术手段提供支撑。新质劳动资料中特别重要的是新质生产工具,如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设备、自动化制造设备等。打造数字核心技术,即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3D 打印技术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创新。数字技术通过数字网络和智能算法将对未来的生产流程、生产模式、管理方式产生颠覆性影响。伴随数字技术创新在各产业领域的渗透、覆盖和应用,数字技术与其他技术不断实现跨界协同,赋能效应逐步扩大,将有力促进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三是新质劳动对象,劳动对象是人类活动对象化发展的产物,伴随着科技创新的推进,人类劳动对象发生了极大变化,体现为传统劳动对象的数智化,同时又出现了新材料、新能源等新的劳动对象,不仅包括物质形态的高端智能设备,还包括数据等非实体形态的新型生产要素。随着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等领域的发展,劳动对象的范围和领域还在不断扩大并可释放出巨大的生产效能。应该强调的是,在数字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数据已经成为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和关键性生产要素,并由此衍生形成数据生产力。作为新质生产力系统的重要内容,数据技术标志着现实生产力由以资本、劳动、土地等要素为基点转向以数据、算力等为基点。特别是大数据产业作为以数据生成、采集、存储、加工、分析、服务为主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推动生产力变革和创新,成为新质劳动对象。借助于强大算力支撑、深度学习算法和万亿级别数据语料的喂养,生成式预训练变换模型等进行学习和迭代, 为形成更高级的新质生产力提供强大驱动。
在生产力三要素都发生质变的背景下,生产力本身自然会跃升到新质阶段。这类内在新性质决定了新质生产力具有更高水平的创新性、虚拟性、流动性、渗透性和协同性。习近平总书记敏锐地发现这样的发展趋势,把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高瞻远瞩地提出新质生产力这一全新的概念并加以阐释,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高煜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创新是实体经济的第一方向,实体经济是创新发展的承担主体。2023 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的概念,要求“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增强发展新动能”,“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日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明确提出,“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
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
再到“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既体现了对生产力发展规律认识的提升,又提出了新阶段创新发展的新方向与新命题。因此,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就成为实体经济创新发展的具体指向。
一、深化理解新质生产力内涵
对于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现有理解的共识表现在三个方面:
创新驱动生产力发展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新质生产力包含物质、本质、质量、品质等,是在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等方面的全面创新;新质生产力要求通过以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为核心的新领域、新赛道,增强发展新动能。深化理解新质生产力的本质内涵,必须从新质生产力与现有生产力的本质区别进行,具体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的根本性变革。
一是生产力驱动方式的根本性变革。其一,生产力核心驱动要素的根本性变革。新质生产力是在传统要素投入的基础上,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创新生产要素,形成新生产过程,创造新产出,形成新质生产力。其二,创新驱动方式的根本性变革。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推动生产力跃升是人类社会历史的普遍规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表明了科技在生产力中的地位与作用。然而,与现有生产力相区别,新质生产力表现为从科技创新推动转变为全面创新驱动。在创新领域方面,由重点领域创新向全领域创新转变,即从科技领域创新,转变为在科技创新的基础上以产业创新为引领,涵盖要素创新、商业模式创新、金融创新等在内的全领域创新。在创新主体方面,由重点主体创新向全主体创新转变,即由科技创新主体——企业、科研机构与高等院校的重点创新主体,向包括实体企业、科技企业、平台企业、中介机构、大众创业者、金融机构等全主体创新转变。在创新结构方面,由创新链条向创新生态转变,即由创新链向以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为核心内涵的创新生态化结构转变。
二是生产力作用方式的根本性变革。在新方式方面,按照劳动者、劳动对象、生产资料的划分,在新质生产力中,劳动者由体能型、技能型向知识型、复合型转变,劳动对象由物质实体对象向包括大数据等虚拟对象在内的综合型对象转变,生产资料由实体资本向知识资本、人力资本转变。在新规律方面,以数字经济为核心的新质生产力表现出了包括数据要素投入的边际收益规律、边际成本规律,以摩尔定律、吉尔德定律、麦特卡夫定律及其颠覆性演化等为代表的技术变革加速等多方面、多领域的大量新规律。在新赛道方面,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核心的新一代科技革命,催生了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新产业、新形态、新业态、新模式的加速涌现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开辟了大量新领域、新赛道。
三是生产力表现方式的根本性变革。要素虚拟化突出地表现为,除了劳动力、资本、土地等经典的生产要素,数据要素迅速成为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的关键生产要素。产品虚拟化表现为网盘类、软件类、充值类、设计类、游戏类、服务类等形态虚拟化、功能虚拟化、使用方式虚拟化的虚拟产品的大量涌现。场景应用虚拟化则表现为虚拟化数据中心、云计算、虚拟化开发环境、虚拟社区、增强现实与虚拟现实、元宇宙等新兴虚拟应用场景不断出现。智能化主要表现为生产方式智能化与产品智能化。生产方式智能化表现为由传统的机械化、自动化,向“建立以有线及无线方式连接,包括所有生产企业的生产设备、客户需求、仓储物流、生产管理等生产环节在内的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网络,实现制造业生产的动态监测、人机互动、智能调整”的智能化转变。与此相适应,生产地点也由适应规模化生产要求的集中式生产向数字通信、传输、网络系统支持的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方式转变。
二、新质生产力引领实体经济发展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实体经济创新发展的具体指向。“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是创新,载体是产业。”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构筑产业载体,是当前实体经济发展的核心命题。这一崭新命题为当前实体经济发展明确了新方向,提出了新要求。实体经济发展的新方向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经济发展目标从追赶向领先转变。实体经济发展目标实现从对发达经济体的追赶向全球领先转变,是我国产业发展基础、战略环境与生产力形态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产业发展基础方面,经过数十年长期奋斗,我国总体上已经进入工业化后期向后工业化时期转变的阶段,实体经济的产业发展基础条件的各个方面都实现了根本性提升,产业发展基础的阶段性提升为实体经济发展目标转变提供了根本性保证。在生产力形态方面,以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为基础的新质生产力的快速形成,为我国实体经济在传统赛道之外开辟新赛道、实现弯道超车创造了重要条件。
第二,发展方式从成本导向向品质、效率与安全统筹发展转变。我国实体经济发展长期以数量与规模为方向,遵循成本节约导向的基本方式,极大地夯实了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物质基础。我国实体经济发展方式必然向品质、效率与安全统筹协调发展转变,为“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以高质量发展促进高水平安全,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的实现机制。
第三,创新方式从模仿学习向自主创新转变,从技术研发向产业创新转变。在科技资源、科技投入、科技产出等整体科技实力的根本性提升,与品质、效率与安全统筹协调发展等因素综合作用下,我国实体经济正在从模仿学习向全面自主创新转变。在科技研发的基础上,将科技成果向经济成效转变,实现从技术研发向产业创新转变,推动了新能源汽车、智能化驾驶、无人机等一大批新兴产业领域快速发展。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对实体经济发展提出了三方面的新要求。
一是创新主导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创新驱动生产力发展,遵循这一基本内涵与规律,实体经济必须实现创新主导产业发展。即产业发展的核心从传统的生产制造转向创新主导,通过技术研发、应用场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管理方法与手段创新、组织结构与模式创新等全面创新活动,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规律、新要求,创造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所要求的产业载体,将新质生产力发展迅速转化为经济成效,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
二是激发与引导需求升级。新质生产力的一个重要规律是以生产力发展激发与引导需求升级。遵循这一基本规律,实体经济发展必须通过产品创新、服务创新、消费场景创新、消费模式创新、消费方式创新等一系列产业创新方式,激发与引导需求升级。通过需求创造与需求精准匹配,而不仅仅是传统的需求满足,为供给与需求的有效对接创造有效机制,确保实现“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协同发力,发挥超大规模市场和强大生产能力的优势”。
三是示范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通过产业间投入产出关联、产业生态联系等多种方式,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效果,从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迅速扩散到一般加工、机械制造、能源化工等传统产业,推动传统产业向创新、高效、绿色等方向的转型升级。
三、构筑新质生产力产业载体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以数字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新材料、
新能源等新技术为核心的技术创新推动的,以算力产业、人工智能产业、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量子、生命科学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必然表现。同时,更是我国深刻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的客观规律,积极应对国内发展阶段转变、全球生产体系深度重构等“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等局面的主动战略选择。
日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认为,我国“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新质生产力带来的是发展命题,也是改革命题。围绕创新驱动的体制机制变革至关重要。因此,构筑新质生产力产业载体,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
第一,实现重大科技突破。以数字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新
材料、新能源等新技术为核心的技术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基础,在持续性科技创新基础上形成重大关键性突破是实体经济构筑新质生产力产业载体的基础。为此,必须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指引,在三方面实现重大科技突破:一是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实现重大科技装备建设全球领先的突破;二是在提前布局、长期坚持的基础上实现重大基础研究的新突破;三是以产业创新的需求为导向,有效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实现重大应用研究与成果产业化的新突破。
第二,加快新型市场建设。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中“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必须积极探索适应新质生产力及其产业载体发展要求的新型市场建设,把握其市场机制的新规律。为此,应从三个方面加快新型市场建设:一是积极探索包括数据要素市场、交易权市场等在内的新型要素市场、新型权益市场、新型产品市场、新型服务市场等新型市场的体系化建设;二是积极促进包括新型研发中心、新型平台企业、新型中介机构等在内的新型市场主体建设;三是积极探索包括定价机制、劳动就业、企业盈利模式等在内的新质生产力市场机制的新规律。
第三,激发企业创新活力。“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激发鼓励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创新活力。以“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发展。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开辟量子、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新赛道,广泛应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目标,大力鼓励与扶持以研发企业、先进制造企业等为代表的创新型企业快速发展,同时提升企业家素质,培育、引导、激发企业家创新精神。
第四,推进政府引导与管制创新。把握新质生产力的新规律,
积极探索在资源配置中“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新方式、新做法。一方面,积极引导与鼓励新型产业、新型市场、新型业态、新型模式等快速发展,为其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另一方面,针对新质生产力发展中出现的垄断、商业欺诈、损害社会利益等问题,创新管制思路、方法、手段,进行有效管制。
第五,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数字经济的开源属性决定了新质生产力必须在开放中才能释放发展活力。因此,实体经济构筑新质生产力产业载体必须推进新型高水平对外开放。一是在传统的贸易、投资、金融领域之外,积极探索符合新质生产力新规律、新要求的新型开放方式;二是积极探索新质生产力中统筹协调发展与安全、合作发展与自立自强的新机制、新方式。
河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杨叶平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时强调,“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对于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回顾人类社会历史进程,就是社会生产力从低级到高级、从落后到先进的不断发展的过程。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我国应以新质生产力抢占制高点,引领新技术革命发展,抢先培育新
兴产业,进而构建强大的竞争优势, 率先抓住未来发展机遇。
一、新质生产力是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要因素
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是推动人类文明不断向前发展的决定力量和动力源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最活跃、最革命的要素”。生产力的发展,主要涉及劳动力、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三大实体性要素,以及科技、管理和教育三大渗透性要素,其中人的科技劳动具有引领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功效,由自然环境构成的自然力应与劳动力和科技力相协调。
改革开放特别是新时代以来,我国社会生产力得到大幅度提升,经济发展经历了一个高速增长阶段,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在各个领域均取得了辉煌成就。但是,随着经济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过去依靠资源要素投入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已经行不通了,需要摆脱传统生产力的束缚,形成有助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涉及领域新、技术含量高,主要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发展。在信息化、智能化生产条件下,生产力因科技持续突破创新与产业不断升级发展,实现脱胎换骨式的进化,具有颠覆性的新形式和新质态。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有助于加快技术进步速度,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新质生产力不仅意味着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社会生产效率也将获得更大的提升,体现以产业升级构筑新竞争优势、赢得发展的主动权。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当今时代,科技变革愈发成为生产力发展中最活跃的因素,科技创新与产业进步的关系日益紧密,依靠科技创新促进人类社会进步已成为一条普遍的规律。近年来,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区块链及人工智能等,显示出蓬勃的生命力和创新力,催生出无数新兴产业。新质生产力本质就是创新驱动的生产力,关键在于创新和产业之间的良性互动,包括通过互联网和数字技术构建的平台经济、传统产业的高新科技化改造和生产治理数字化、智能化等,均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呈现出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二、全力发挥新质生产力的特点与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科技创新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是大势所趋,也是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必须依靠创新特别是科技创新实现动力变革和动能转换。推动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科技创新做好动力引擎,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注入强大动力。新质生产力具有科技含量高、创新性、效率高、可持续性和竞争力强等特点,可以推动生产力不断发展,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新质生产力特点在“新”,优势在“质”,落脚在“生产力”,
以科技创新为引擎,以新产业为主导,以产业升级为方向,以提升核心竞争力为目标。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目前,我国已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大国,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日益增强。与此同时,我国仍然面临着重大科技瓶颈,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格局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需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实现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领域的突破,尽快解决“卡脖子” 难题,抢占科技发展的制高点,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
近年来,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生物技术等呈现快速密集突破趋势,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构成的新技术体系正成为推动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动力引擎。新质生产力形成之后,能够发挥科技创新的增量器作用,培育一大批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释放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创造出更多更丰富的社会价值,并将为提升我国的全球竞争力提供持久动力,获取未来竞争新优势。
三、全面推动新质生产力形成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要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客观上要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努力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实现高质量发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一项综合工作,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从科技研发、产业升级、人才队伍建设、制度创新等全方位入手。
社会生产力的增长,离不开科学技术的突破,科技研发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火种,需要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加快提高科技创新的质量和水平,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和落地应用。必须站位高远,加大科研资源投入,着眼于具有前瞻性、引领性、颠覆性的技术,优化创新链,提高从研发、转化到应用的工作效率,加快形成具有新原理、新机理的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以新产业新业态为主要支撑,需要加快促进产业升级,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打造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引擎。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演进,各地应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利用数字信息技术,加快改造传统产业,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紧跟国际科技发展潮流,将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前瞻布局未来产业,走各具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之路。
人是生产力生成中最活跃、最具决定意义的能动主体,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归根结底要靠创新人才。各地要制定落实好育才招才引智的创新人才政策,培养具备国际视野、懂现代化企业管理、拥有高科技研发能力、擅于利用新质生产力的高水平人才队伍。加强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大力培养和引进国际一流人才和科研团队,加大科研单位改革力度,最大限度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升科技产出效率。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需要加快制度创新步伐。可通过加强制度创新,破除一切束缚创新驱动发展的观念和体制障碍,打通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通道,深化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营造公平竞争、宽松宽容、充满活力的创新环境,积极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强化政产学研深度融合、协同合作,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优化政策环境,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南京大学原党委书记 洪银兴
今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的提出是重大的理论创新,需要对其内涵和发展路径进行深入研究。每个经济时代的生产力都有时代特征。发展新质生产力,从一定意义上说是新旧动能的转换。生产力性质和质态有新旧的区别。现阶段各国、各地区的经济竞争可以说是生产力水平的竞争,特别是新质生产力水平的竞争。一方面,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最活跃、最革命的要素;另一方面,一种生产力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时是不会自动退出的。因此,新质生产力有个迭代升级过程,既要充分运用当前的新质生产力,又要依靠科技和产业创新培育下一代新质生产力,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在宏观上可以把新质生产力概括为新科技、新能源和新产业及其融合发展。就新科技而言,作为新质生产力的新科技属于国际前沿的科技。发展新质生产力,关键是要整合好科技创新资源发展新科技,发展并应用新科技就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就新产业而言,新质生产力依托的是新科技,落脚点是新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不仅要突出科技创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还要超前研究未来科技,提前布局未来产业。就新能源而言,新质生产力包含了新能源和新材料。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不是不要发展,而是要建立在绿色发展基础之上的发展。新科技作为新质生产力关键在其应用,产生新技术、新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现实途径是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中发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新质生产力的现实体现是科技创新的最新成果直接产生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逐步成为主导产业。这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方向。
以新科技为依托的产业创新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提升数字经济的新质生产力作用。一方面,数字产业为产业结构整体升级提供新质生产力。另一方面,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首先是与产业深度融合,使各个产业得到数字化改造和智能化转型。其次是与企业深度融合,促进企业运营数字化智能化。再次是与技术创新深度融合,加快数字技术创新,扩大数字技术应用场景。二是推动产业基础数字化、智能化。当前,我们要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攻坚战。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需提供数字化、智能化的基础设施和通用技术,需加快与新质生产力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建设,打开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的新大门。三是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新质生产力催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既代表着科技创新的方向,也代表着产业发展的方向。我国现代化建设需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新机遇,着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世界科技和产业的制高点。新科技和产业融合的直接影响和重要特征是产业生命周期缩短。今天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明天就可能不新了。未来产业处于产业生命周期的早期,是新兴产业的一种早期形态。随着技术的成熟、扩散,在未来的某个时期会成为对经济具有较强带动作用的主导产业。因此,超前部署和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能够促进产业的迭代升级。
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蒲清平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抢占发展制高点、形成发展新动能、培育竞争新优势,是破解社会经济发展难题,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之举。
一、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优化完善顶层设计
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实践证明,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
关系是形成先进生产力的关键。政府通过制定政策、出台法规,从而引导生产力发展。市场通过价格、供需、竞争机制,激发创新活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处理好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需要处理好体制机制改革问题。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不断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和引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优化完善体制机制,提升组织能力、完善联动机制、优化市场准入规则,充分释放市场活力。
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在于统筹资源集中
力量办大事。进入新发展阶段,需要从大国博弈、经济社会发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出发,继续完善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统一领导的体制,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坚持高效决策、统一指挥、形成合力,大幅提升国家科技攻关体系化能力,在重要战略性领域形成竞争新优势。充分发挥党和国家强有力的统筹协调和组织动员能力,以重大创新项目带动技术创新,以龙头企业引领产业集群,形成政府部门、重点企业、科研院所协同攻关的发展模式,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新质生产力的形成,需要科学有效的政策支持。加强系统谋划,加快出台支持未来产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贯彻落实《新产业(73.340,-1.16,-1.56%)标准化领航工程实施方案(2023─2035 年)》,组织开展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创新任务“揭榜挂帅”工作。着眼关键领域,适时出台重点领域的专项发展规划,鼓励先进地区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先行先试,进而以一域带全局,形成创新策源、产业承载、资源保障的多层次空间格局。地方政府需要抓住未来产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出台相关政策。
二、贯穿创新主线任务,实现科技自立自强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近年来, 我国科技创新投入持续加大。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支撑力度逐渐增强,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坚实基础。
精准布局创新链,发挥创新链对产业链的支撑作用。一是在创新领域,围绕产业链布局重点、供应链安全堵点精准布局,加快建设一批研发应用中心,让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解决科研与经济发展脱节问题。二是在创新方式上,继续加快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三是在创新主体上,激发企业创新的主动性,加速科研成果转化,形成新兴产业“策源地”。
以科技创新引领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一是坚持久久为功,加强基础研究。进一步优化基础学科建设布局,支持重点学科、新兴学科发展,推进学科交叉融合,以学科体系支撑研究体系。加快建设跨学科、大协作、高强度的协同创新平台。建立完善竞争性项目支持和稳定性机构支持相结合的基础研究投入机制。二是抓住主要矛盾,做好“集中攻关”。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科学统筹、集中力量、协同攻关。三是把握战略机遇,实现“变道超车”。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具有先发优势的潜在关键技术和引领未来产业的前沿技术,及早布局,抢占发展制高点、培育竞争新优势。
加快实现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强化企业创新主体作用,以企业为主体建设一批企业重点实验室、企业研究院、企业技术中心等研发机构。加快布局一批企业技术中心,将技术研发、成果扩散、产品商业化、产业化串珠成链,把科技创新的策源、转化、服务融为一体,形成成果转化全链条。
三、整合人才主体资源,推动人力资本跃升人才是形成新质生产力最活跃、最具决定意义的能动主体。新时代,我国劳动力素质显著提升,高层次人才、职业技术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为生产力从量到质的飞跃提供了坚实基础。
着力人才自主培养,做好科教兴国战略基础性工作。优化人才培养体系, 推进科教融合和产教融合。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优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和培养模式。推进高等教育开放交流合作,吸收国际先进有效的办学治学理念,充分吸收和利用世界一流教育资源。
优化人才结构、空间布局。一方面,优化人才结构,前瞻性谋划“人才地图”。针对人才类别和特长,选拔培养一批战略帅才、产业英才、青年俊才和制造匠才。另一方面,优化人力布局,科学使用人才资源。推动人力资本在空间区域上均衡分布,调整和改善劳动力在地理空间、产业结构等方面的分布格局,使其更加合理、均衡。
完善人才评价、考核制度。一是在人才评价方面大胆探索,
鼓励、引导广大科技人员敢于提出新理论、开辟新领域、探索新问题。二是建立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和荣誉体系,加大对承担前瞻性、战略性、基础性等重点研发任务的科技人才的激励力度,加大对优秀科研人才和重大科研成果的表彰宣传力度。系统完善人才引、育、用、留、评全过程的保障政策,营造人才长得成、引得进、用得好、留得住的良好环境,推动若干地区建成世界人才枢纽和发展高地。四、积极参与国际科技创新,加强对外开放合作
不断完善开放创新机制。一是深化创新对话机制,加强与主要国家、重要国际组织和多边机制围绕研发合作、创新政策、技术标准、知识产权跨国并购等深度沟通,开展对话合作。二是深化政府间科技合作机制,推进与发达国家建立创新战略伙伴关系,与周边国家打造互利合作的创新共同体,实施发展中国家科技伙伴计划和金砖国家科技创新框架计划,打造新型科技伙伴关系。三是深化产业界深度参与机制。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找准我国企业在全球产业链的定位及与他国产业的连接链,向上下游同步拓展技术转移与产业对接的合作空间,争取全球产业布局的主导权。
促进开放创新资源双向流动。一是依托“一带一路”建设等国际合作平台, 组织开展未来产业领域的产业平台共建、应用市场互通等工作,强化国内外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的互动。二是提升企业发展的国际化水平,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开展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支持国内企业在国外设立研发机构、参与国际标准制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和创新链。三是鼓励外商投资新兴产业,在国内设立科研合作平台。四是深化科技人员国际交流,优化国际合作平台的集群建设,开展国际培训、人才培养和信息服务,建立以国际科技成果与创新合作成果为导向的评估资助机制,吸引海外杰出人才来华工作、交流。参与全球开放治理体系。一是积极参与重大国际科技合作规则制定,提升对国际科技创新的影响力和制度性话语权。二是优化驻外科技机构和科技外交官的全球布局,同时,争取和吸引国际组织在我国落户,鼓励设立新的国际组织,发挥民间交流在促进国际科技创新合作中的作用。以更加开放的胸怀、更加主动的姿态融入与适应全球创新生态,在更高起点和更高水平上实现科
技自立自强,融入全球科技革命浪潮,助力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副秘书长 叶日者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新质生产力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近日,有关部门提出加快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政策举措,意在通过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等手段,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增长。这一战略不仅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更是国家竞争力提升的必然选择。
新质生产力是指以科技创新为核心,融合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的新型生产力。它与传统生产力相比,具有智能化、网络化、服务化等特点,能够有效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全球范围内,新质生产力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要求我们必须加快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首先,科技创新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动力。政府和企业应加大研发投入,鼓励创新思维和技术突破,形成更多原创性成果。其次,产业升级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路径。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淘汰落后产能,培育新兴产业,促进传统产业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此外,人才培养也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保障。应加强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支持。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例如,如何确保科技创新与产业需求的有效对接,如何处理好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的就业问题,如何在开放合作中保护自主知识产权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政策的引导、市场的调节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展望未来,新质生产力将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我们应当把握机遇,积极应对挑战,通过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不断释放新质生产力的活力,为实现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这不仅是对当前经济发展阶段的准确把握,也是对未来发展趋势的科学预见。
总之,加快推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
由之路。我们应当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产业升级为关键,以人才培养为基础,全面提升新质生产力的水平,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战略政策室主任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为新时代新征程加快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我们要深刻认识和把握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和特点,认清新质生产力的形成规律,营造有利于新质生产力成长的体制机制环境,更好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加快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赋能蓄力。
新质生产力是相对于传统生产力而言的,是指大量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与高素质劳动者、现代金融、数据信息等要素紧密结合而催生的新产业、新技术、新产品和新业态。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是人类改造自然手段和方式的明显进步,是先进生产力替代传统生产力,质量效率更高、可持续性更强的发展模式加速形成的过程,代表着生产力水平质的跃迁,具有丰富内涵和显著特征。
一是涉及领域新。新质生产力主要产生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类脑智能、量子信息、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等未来产业新领域,具有技术新、要素新、产业新、业态新、产品和服务新等特点。二是技术含量高。新质生产力的本质是创新驱动,是新技术
持续涌现并不断渗透融合深度应用,创造新产品、催生新产业、产生新价值的过程,能够促进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提高技术水平,推动新兴产业增强技术领先优势、拓展新市场,助力未来产业开辟新赛道、成为新动能,具有明显的知识技术密集的特征,能够提升整体产业技术密集度和产品技术含量。
三是要素配置优。新质生产力是对现有产业组织、要素配置
的变革性突破。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将会推动技术、资金、人才、劳动力、数据、土地、管理等一系列重要的生产要素重新组合、持续优化、不断提升配置效率,特别是推动数据这个新生产要素优化配置,深度赋能实体经济转型升级,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和生产力发展跃迁。
综合来看,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是新技术持续涌现、数据等要素进入生产函数并不断优化配置、较为顺畅的“科技—产业—金融”循环、强大国内市场、高素质人才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我国具备形成新质生产力的优质土壤和良好基础条件,应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强化创新驱动,加快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汇聚推动新质生产力形成的磅礴动力。
第一,推动新技术加速涌现。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主要发达国家都把推动前沿技术创新作为抢占科技经济制高点和开辟新赛道的主要路径,创新范式深刻调整,新技术的持续涌现和群体性突破是新质生产力形成的源头活水。要完善科研机构管理体制,建立适应新质生产力形成的科技创新评价体系,加强前沿技术多路径探索、交叉融合和颠覆性技术源头供给,实现更多原创性突破。进一步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构建包容创新、鼓励冒险、宽容失败的社会环境和评价体系,营造鼓励发明创造和创新创业的制度环境。加快建立更加符合国际惯例的创新政策体系,积极推进国际科技合作,增强对全球创新资源要素的吸引力。
第二,充分释放数据要素潜能。数据是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
和关键性生产要素。大数据产业作为以数据生成、采集、存储、加工、分析、服务为主的新兴产业,具有速度快、精度准、价值高等优势,能够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推动生产力变革和创新,形成新质生产力。充分释放数据要素潜能,要推进数据标准化体系建设,建立全国统一的数据格式、接口、存储等软硬件通用标准,完善数据登记、交易和服务等通用规范,提升数据供给质量,形成更加完整贯通的数据链;推进数据确权、流动和共享,完善数据产权登记制度,建立完善数据定价体系和数据资产运营体系,确保数据可流动、可使用;创新数据开发利用机制,加强场景需求牵引,打通流通障碍,推动数据在智能制造、商贸流通、交通物流、金融服务、医疗健康等重点领域深化应用。
第三,形成“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顺畅的“科技 —产业—金融” 循环是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通道,也是新质生产力源源不断产生的重要实现机制。要打通制约循环的堵点,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步伐,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深度融合,厚植新质生产力成长的沃土。在这一过程中,既要畅通“科技—产业”循环,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原始技术创新,促进产学研联合攻关,推动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还要畅通“产业—金融”循环,扎实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同时,要健全科技、产业、金融协同配合的政策体系,加强科技、产业、金融部门的衔接沟通,促进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
第四,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当今世界,最稀缺的资源是市场。我国超大规模市场所释放出来的庞大消费需求为前沿技术产业化提供丰富早期应用场景,成为新质生产力不断形成和发展的重要促进因素。一方面,要进一步释放强大国内市场潜力,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大力发展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积极培育智能家居、文娱旅游、体育赛事、国货“潮品”等新的消费增长点,激发有潜能的消费;另一方面,要促进强大国内市场规则、标准和制度统一,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
第五,强化高素质人才培育。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要素是人。颠覆性技术创新和新科技的发展不仅需要一大批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和高技能人才,也需要一大批具有前瞻眼光、把握未来需求、熟悉技术变革趋势、洞悉商业机会并且能够将相关产业要素进行整合推动产品和服务商业化的企业家和投资人才。因此,我们不仅要强化科学、技术、数学、工程等领域和新工科、新医科人才培养,形成一支掌握新的科学技术、工程技术的高技能人才队伍,也要创造环境让通晓商业模式和管理方法的企业家和投资人才脱颖而出,为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人才支撑。
政武经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加快科技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今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为新时代新征程加快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我们要深刻认识和把握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和特点,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一、深刻认识和把握新质生产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我们认识和把握新质生产力提供了根本遵循。新质生产力是代表新技术、创造新价值、适应新产业、重塑新动能的新型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夯实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物质技术基础的重要举措。
形成新质生产力需要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发展未来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是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的产业,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空天海洋产业等。2022 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超过1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速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战略性新兴产业处在科技和经济发展前沿,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综合实力特别是核心竞争力。未来产业代表着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新方向,是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赢得先机的关键所在,是全球创新版图和经济格局变迁中最活跃的力量,是实现创新引领发展的重要抓手。“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前瞻谋划未来产业”。对未来产业不仅要精准“选种”、精心“播种”,更要悉心“育种”、用心“培苗”,让其更好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的必然要求。人类历史上每一次重大科技进步,都带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量变与质变。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的时期,科技对国家命运、经济社会发展和百姓民生的影响范围之大、程度之深前所未有。如何挺立时代潮头、破解发展难题?
必须向科技创新要答案。谁在科技创新上先行一步,谁就能拥有引领发展的主动权。新质生产力是科技创新在其中起主导作用的生产力,是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生产力。其主要载体是产业,核心引擎是创新。新质生产力的“新”主要包括四个维度:一是新劳动者。不同于传统以简单重复劳动为主的普通技术工人,参与新质生产力的劳动者是能够充分利用现代技术、适应现代高端先进设备、具有知识快速迭代能力的新型人才。二是新劳动对象。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不仅包括物质形态的高端智能设备,还包括数据等新型生产要素和新劳动对象。三是新劳动工具,如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设备、自动化制造设备等。四是新型基础设施。要适应科技创新范式变革、模式重构的新需求,统筹布局大科学装置,围绕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优化升级传统基础设施,完善新型基础设施。
二、以数字化和绿色化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当前,数字化和绿色化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两个重要趋势,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了重要赛道。其中,以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移动通信、物联网、区块链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加速突破应用,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速重塑产业形态和商业模式,正在成为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了重要支撑。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最富前景的发展领域,不仅能够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增长新亮点,而且能够造福子孙后代,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方向。抓住历史性机遇,推动数字化和绿色化协同发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有利于推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可以在以下四个方面着力。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新质生产力的“新”源自科技创新,是以科技创新为引擎和内生动力的生产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创新取得历史性成就,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的《2023 年全球创新指数》,我国是前30 名中唯一的中等收入经济体,排名第十二位,在全球五大科技集群中占据三席。2022 年,我国研发人员总量超过 600万人年,研发经费投入超过3万亿元,投入强度为2.54%;发明专利有效量达到421.2万件,居世界第一;企业的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提升,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从2012年的3.9万家增长至2022年的40万家。也要看到,我国科技领域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如重大原创性成果缺乏、底层基础技术和工艺能力不足、理论科学研究落后于实验科学研究等。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要洞察全球科技创新趋势,利用全球科技创新资源,加强科技交流合作,进一步深化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突出前瞻性、战略性需求导向,把握科技发展趋势和国家战略需求,坚持目标导向和自由探索“两条腿走路”,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努力创造更多“从0到1”的原创性成果。以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突破口,优化资源配置和布局结构,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提高创业服务水平,培育更多“独角兽”企业和“隐形冠军”,以创新带动创业、以创业壮大产业。
大力推进制度创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
有利于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要用好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与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健全新型举国体制,聚焦经济建设和事关国家发展与安全的重大科技问题,解决“近忧”、兼顾“远虑”,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开辟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新赛道,建设世界级产业集群。加大基础研究财政投入,通过扩大减税激励、支持设立科学基金、科学捐赠等多种方式鼓励社会力量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健全支持原始创新的体制机制。构建高效协同的技术创新体系,推动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协调联动、各司其职、集中攻关。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协同创新,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机制。破解实现技术突破、产品制造、市场模式、产业发展“一条龙”转化的瓶颈,让创新链产业链实现良性循环。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加强国际科技交流,积极参与全球创新网络,吸收借鉴世界各国有益于生产力发展的制度创新成果。
进一步强化人才支撑。创新驱动本质上是人才驱动。加快形
成新质生产力, 需要充分调动和激发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加快形成与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相适应的人才结构,促进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等,打好“引才、育才、用才”组合拳,大力弘扬科学精神。着力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突出高精尖导向,培养造就适应国家战略需要、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潮流的拔尖人才和紧缺人才。健全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培养符合学科交叉、产业融合发展趋势的复合型人才,特别是具备科技背景、熟悉市场运作、掌握企业管理技能的高水平创新创业人才。优化长效激励机制,为人才成长和发展提供宽松环境和广阔空间,为科研人员“减负松绑”,进一步激发其创新创造活力。破除对学历、资历、头衔等的盲目迷信,探索更加合理全面的人才聘用制度,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在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应急科技攻关中“挑大梁”“当主角”,给予青年科技人才更多机会和更宽阔平台。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不仅需要“高精尖缺”科技人才,还要有一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等。要深化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完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要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充分发挥龙头企业、高等院校等的引才聚才平台功能,形成具有吸引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
更好发挥资本赋能作用。创新始于技术,成于资本。资本是带动各类生产要素集聚配置的重要纽带。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离不开金融“活水”的灌溉,特别是资本市场的支持。资本市场可以对创新型企业进行筛选、发现和培育, 引领产业转型升级,有效分散技术创新风险;能够拓宽创新型企业融资渠道, 缓解创新活动的融资约束,通过并购重组、要素流动等方式,实现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创新效率;能够有效聚集各类创新要素并使其高效流动,为企业创新注入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要大力发展科技金融,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当前,发挥资本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积极作用,要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完善科技金融制度设计,发挥资本市场在激励创新创业、推动产业升级、优化公司治理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大力发展创业风险投资,培育科技型、创新型企业,支持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等企业发展壮大。完善并购重组制度,提高创新资源整合和创新资本循环的效率。提升上市公司、股东及相关信息披露义务人信息披露的真实性、规范性、准确性、完整性、主动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坚持市场化、法治化方向,夯实资本市场诚信基础,完善“有进有出”的优胜劣汰机制,严格执行强制退市制度,提高违法成本,让法律成为“长牙齿的老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同济大学国家创新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石建勋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新发展,为新时代全面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突破方向,推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新质生产力是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绿色低碳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与数智化机器设备、数智化劳动者、数字基础设施、海量数据、算力、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要素紧密结合的生产力新形态。与传统生产力相比,新质生产力是代表新技术、创造新价值、适应新产业、重塑新动能的新型高质量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是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生产力。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统筹规划、全方位系统推进。
加快形成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发展新质生产力也需要构建与其相适应的体制和机制。建立高标准市场体系,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进一步优化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宏观环境,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能够向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国际合作环境。加快完善科研管理体制机制,建立一套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核心的科技创新评价体系,加快科技成果向新质生产力转化速度。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细化对新质生产力的知识产权保护条例,加快完善知识产权交易市场,推动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
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重要人才支撑。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
拥有大量较高科技文化素质、具备综合运用各类前沿技术能力、熟练掌握各种新型生产工具的新型数智人才。必须推动教育、人才培养和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根据科技发展新趋势,优化研究型高等学校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加快形成与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相适应的人才结构。重视职业教育在培养专业技能人才方面的优势,使职业教育尽快适应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趋势,不断提高新质生产力所需的职业技术人才培养质量。
强化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科技支撑。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以前沿技术领域的颠覆式、突破式创新为前提,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进行重大科技项目攻关,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使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和融合发展。超前部署、全面开展前瞻性、先导性和探索性的前沿技术研究,大力支持产业应用研究,在重点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规模化应用前景的科技成果。积极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强化企业自主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强化科技创新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驱动作用,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新质生产力。
加快培育发展数据要素市场。重视数据要素在生产活动中的地位,建立规范的数据要素管理体系。从法律层面明确界定数据要素的产权,尽快设立全国性的数据确权登记平台,明确数据产权界定的实施办法;尽快制定数据要素的价值评价体系,明确数据要素的可信度、共享性和实用性等方面的指标,以便更精准地进行数据要素的评估和交易。加快完善数据要素市场,激发数据要素的创造和流通。进一步加强数据开放共享,打破数据要素壁垒,使数据在流通中产生更大价值。持续监测和定期评估数据安全措施的有效性,并根据情况不断改进和加强数据安全策略。
提升数字赋能新质生产力水平。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离不开数字技术的深度开发和广泛应用,为此,需要紧跟全球数字化发展趋势,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一方面,加快数字产业化进程。推动数字技术创新成果的转化,进一步夯实大数据中心和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国际一流水平的数字产业集群。另一方面,着力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充分利用现代数字信息技术、先进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对传统制造业进行全系统、全角度、全链条的改造,通过对研发设计、生产工艺、生产管理和销售服务等产业全链条、生产制造全过程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改造,通过加快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搭建工业互联网平台和加强政策服务引导等系统工程,推进传统产业在决策、生产、运营环节上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
夯实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算力基础。算力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基础功能, 只有全面提升算力水平,才能使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顺利落地,才能使数据要素的价值得以充分发掘,才能使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得以快速发展。进一步加大芯片领域资金投入和支持,推动芯片制造先进工艺和设计能力的提升,推进芯片设计和制造技术创新,推进超级计算机研究和推广应用,加快提升打造高质量算力的硬件基础。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吸收算法和软件领域国际先进经验和技术,加快向量子计算、光计算、类脑计算等新型算力领域的探索,加大对算法和软件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快提升高质量算力的软件基础。注重优化算力布局,持续推进“东数西算”工程,推动算力产业生态化发展,拓展算力技术在各个行业的应用。
增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绿色动能。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必然要求加快生产力的绿色化转型,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以绿色技术驱动绿色产业发展、壮大绿色经济规模,走资源节约、生态友好的发展道路。加快构建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和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加快提升先进绿色低碳技术国际竞争力,进一步降低绿色技术研发推广成本,促进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和碳交易市场,发展壮大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产业,做强绿色制造业,发展绿色服务业,壮大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和供应链,打造高效生态绿色产业集群和绿色生态产业区。倡导绿色消费和低碳生活理念,推进能源革命、消费革命和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建设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体系。推进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降低能耗、物耗,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全面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
全面优化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金融供给。加快完善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金融体系,做好全面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金融供给。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在激励创新创业、推动产业升级和优化公司治理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加快健全和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提供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进一步壮大风险投资市场,促进一批革命性、颠覆性技术领域初创企业发展壮大。充分发挥各级各类银行在支持企业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中的作用,鼓励银行机构积极开发创新信贷产品。加大科技专项贷款和产业发展专项贷款支持力度,提升银行在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和产业转型升级项目中的参与度。进一步完善担保体系建设,提升政策性融资担保基金对企业科创贷款的担保力度,为科技创新贷款担保营造良好市场环境。
人民网评
我国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上线运行,量子计算机的整机运行效率提升数十倍;快舟一号甲火箭实现 12 天3箭,标志其正式迈入批量生产、批量总装、组批发射阶段;成功制备兼具超强力学强度和高隔热性的高熵多孔硼化物陶瓷材料,在航空航天、能源化工领域有广阔应用前景……新年伊始,中国科技脚步不息、捷报频传,为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强大支撑,为推进高质量发展凝聚磅礴力量。
我国经济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区别于传统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就能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能。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观历史,从使用铁制农具促进农业大发展,到发明蒸汽机开启工业革命大门,从发明电话、电灯拉开电气时代序幕,到普及电子计算机见证信息社会到来,创新始终是社会生产力提升的关键因素。看当下,中国空间站遨游太空,国产大飞机飞向蓝天,5G 网络连通南北,科技创新充分发挥动力引擎、开路先锋作用,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有助于不断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奠定基础、提供支撑。
科学技术只有应用到生产过程中,才会转化为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如果说“从0到1”代表科技创新的原始突破,那成果转化就是“从1到无穷”的路径演进。时下,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加速进化,我国先进制造、海洋产业、新能源汽车、数字经济等产业活力涌动,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这就需要写好成果转化“大文章”,让创新成果从“书架”走上“货架”,从“实验室”用于“生产线”,推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建设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塑造发展新优势。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势必会推动生产关系的变化,生产关系必
须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现实中,高技能劳动者供给不足,科技成果转移扩散存在障碍, 新兴产业对生产过程及组织管理模式提出更高要求,相关问题客观制约了生产力发展。这就需要进一步深化全面改革,形成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生产要素高效配置,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破除一切制约科技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再到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国际环境,推动生产关系深度变革,才能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近段时间,北京加快推进集成电路重大项目,广东提出创建国家未来产业先导区,贵州计划打造一批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多地就发展新质生产力作出部署,高质量发展的脚步迈出新的步伐。期待即将召开的全国两会凝聚更多共识、谋划更多良策,以新质生产力支撑高质量发展,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构筑更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
南方日报评论员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中共中央政治局1月31日下午就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进行第十一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我国推进高质量发展、加快现代化建设的
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高质量发展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自觉行动,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取得新成效。同时,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我国高质量发展还存在大量制约因素,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而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需要我们从理论上进行总结、概括,用以指导新的发展实践。2023 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创造性提出“新质生产力”的概念。今年以来,总书记多次强调这个关键词,此次又进行深入阐释,充分凸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历史大势、洞察时代风云的高超领导艺术,对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的战略考量。
从经济学角度看,新质生产力有别于传统生产力,代表一种生产力的跃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这一重要论述立意高远,深刻阐明了新质生产力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实践要求等,体现出我们党对生产力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作出了原创性贡献,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经济思想。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更加自觉地用以指导解决实际问题。
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要突出重点,把握关键,找准着力点。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要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使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产业出题、科技答题,要以应用牵引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科学布局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持续优化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经济政策工具箱,打造高效生态绿色产业集群,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绿色健康生活方式。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在新征程上必须回答而且必须答好的课
题,需要完善相关举措,营造良好环境,提供坚实保障。一方面,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要深化经济体制、科技体制等改革,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建立高标准市场体系,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国际环境。另一方面,要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打造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要完善人才培养模式,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急需人才。健全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机制,激发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和数据等生产要素活力,更好体现知识、技术、人才的市场价值,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全省各地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 更好发挥科技创新对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引领作用,不断壮大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与科技互促双强,把“走在前列”的产业根基夯得更实、筑得更牢,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新竞争力和持久动力。
新华社评论员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就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发表重要讲话。讲话回顾总结新时代以来党中央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的丰硕成果,客观分析制约高质量发展的问题因素,全面阐明以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现实意义、方法路径和重要举措。从去年9月首次提到“新质生产力”,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发展新质生产力”,再到本次政治局集体学习时的系统阐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一系列重要论述、重大部署,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和发展,进一步丰富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内涵,为我们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
理论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最活跃、最革命的要素。高质量发展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而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需要我们从理论上进行总结、概括,用以指导新的发展实践。概括地说,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要深刻认识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的客观要求,是打造发展新优势、赢得发展主动权的必然选择。只有深刻把握新质生产力的时代内涵、核心要义、本质要求,才能以更具前瞻的战略眼光、更加有效的务实举措、更为积极的主动作为把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要求部署落到实处。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要紧紧扭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纵观近年来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无一不是由新技术带来新产业,进而形成新的生产力。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咬定创新不放松,驰而不息补短板、固底板、锻长板。一方面,必须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使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另一方面,要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和农业强国等战略任务,科学布局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要牢牢把握质优这个关键性要求。绿色发展是以效率、和谐、持续为目标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方式。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持续优化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经济政策工具箱,打造高效生态绿色产业集群,大力倡导绿色健康生活方式,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助力碳达峰碳中和,进一步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
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要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强大动力。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要深化经济体制、科技体制等改革,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建立高标准市场体系,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同时,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国际环境。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也是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要用好人才这个第一资源,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从完善工作机制保障、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加强收入分配激励等方面着力,进一步培厚人才成长土壤,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让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充分迸发,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新时代孕育新思想,新理论引领新实践。让我们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认认真真抓好贯彻落实,不断以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更好推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金观平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要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保证产业体系自主可控、安全可靠。
发展新质生产力,关键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从而真
正转化为生产力。科技创新应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一体化推进部署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只有让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相互促进,使产业链与创新链同频共振,才能实现以新技术培育新产业,赋能传统产业,引领产业转型升级,进而实现生产力的跃迁。
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产业是发展的根基。要通过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和现有产业基础,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构建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从而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引领发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战略支撑和根本保障,也是在未来发展和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的关键。
代表着创新方向的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都是由重大技术突破或重要社会需求带动产生的新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要聚焦 5G、先进计算、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推进技术创新、生态建设,激发涌现更多技术含量高、品牌影响大、国际竞争力强的“中国制造” 名片。前瞻布局未来产业,要瞄准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元宇宙等领域,加快标准制定,加强技术研发,为形成新质生产力预留更多空间。
与此同时,也不能忽视传统产业。传统产业是基本盘、老家
底,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底。让传统产业与新产业协同发展,是发展新质生产力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一方面,要依法依规、稳妥有序淘汰落后产能,化解过剩产能,坚决遏制“两高一低” 项目盲目上马,强化优质达标项目要素保障;另一方面,要瞄准高端、智能、绿色等方向,通过技术改造,推动企业设备更新、工艺升级、数字赋能、管理创新,让传统产业焕新升级。
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当务之急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补短板,要深入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固本强基。拉长板,我国轨道交通装备、电力装备、通信设备、新能源汽车、太阳能光伏等领域已具备一定规模和技术优势,还需强链、延链、补链,提升全产业链竞争优势。锻新板,要加快建设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打造一批中试和应用验证平台,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落地。
新型工业化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任务。应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和农业强国等战略任务,科学布局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发展,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新型工业化的鲜明特征。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也要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对实体经济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激发实体经济新动能。
陕西日报评论员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全省各级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更好带动和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可以说,科技型企业是最具活力、最具潜力、最具成长性的创新群体。近年来,陕西加快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以“三项改革”放大秦创原效能、制定科技型企业倍增计划、实施“登高、升规、晋位、上市”四大工程、出台创新型中小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三个梯度的培育体系一系列政策协调配合,形成培育科技型企业的合力,实现全省科技型中小企业“量质”双升。2023 年,我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增长 37%,高新技术企业同比增长 33%,新增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40 家、上市科技企业7家,创新驱动发展成效日益显现,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同时要看到,当前高质量发展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但制约高质量发展的因素还大量存在,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需要我们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相关论述,用以指导新的发展实践。在省委十四届五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省两会上,省委、省政府对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进行了全面部署。各地各部门要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作为打造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全面加强产业创新集群和产业生态建设,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奋力开创陕西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发挥好协同创新平台作用。创新是第一动力,协同是激发动力的重要催化剂。当前,科技创新呈现集聚化、融合化、协同化发展趋势,创新资源要素加速向重大创新平台汇聚。要加快西安
“双中心”建设,发挥秦创原总平台、“三项改革”点火器作用,不断增强创新策源和成果转化能力,更好实现科技创新和产业集聚的良性循环。
大力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产业是发展的根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必须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要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聚焦光子、氢能、无人机、低空经济、空天动力、商业航天等重点领域,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和供应链。要强化工作推进,切实发挥“链长+链主”作用,完善联席调度、信息通报、考核评价等机制,为重点产业链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深化改革开放。新质生产力基于又有别于传统生产力,涉及领域新、技术含量高,要推动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两个轮子一起转。要加快完善科技管理机制,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要强化政策支持,强化企业用地、用能、人才、金融等要素保障,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实现创新型企业成群涌现、裂变成长。
强化人才支撑。创新人才犹如优秀种子,要大力培养。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要打造新型劳动者队伍,包括能够创造新质生产力的战略人才和能够熟练掌握新质生产资料的应用型人才。陕西作为全国重要的科研基地、高等教育基地,要发挥科教资源丰富等优势,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激发各类生产要素活力,塑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良好生态。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让我们立足陕西科技优势,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 从而在高质量发展中赢得先机、赢得优势,不断以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奋力谱写陕西新篇、争做西部示范。
南方日报评论员
“我们还要快马加鞭,关键是‘以新提质’,用科技改造现有生产力、催生新质生产力。”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指出,新质生产力欣欣向荣,实现产业科技互促双强前景无限,全省上下要继续做好科技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回顾人类社会历史进程,就是社会生产力从低级到高级、从
落后到先进的不断发展的过程。新质生产力,新在新的科学技术、新的生产方式、新的产业形态,核心要义是以科技创新驱动生产力向新的质态跃升。从去年9月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到去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发展新质生产力”,再到今年 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进行系统阐述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的“新质生产力”理论,深刻阐明了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和发展,使我们推动高质量发展有了更明确的方向和更具体的抓手。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作为全国经济大省、
制造业大省和科技创新大省,广东牢牢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责任感,奋力推动新质生产力蓬勃生长。向空天探索,“鲲龙”AG600研制成功,大疆无人机畅销全球,量子通信、商业航天、低空经济如火如荼;向深海挺进,冷泉生态系统、大洋钻探船、深海科考中心加快建设,深海开发能力大幅提升;向微观进军,散裂中子源为生命科学、材料科学发展提供了新工具,微生物研究找到了新的热量来源、蛋白来源;向虚拟空间拓展, 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竞相发展,数字经济方兴未艾。
科技创新没有止境,产业提质没有尽头。我们既要看到成绩,
坚定必胜信心,打赢必争之战;也要正视差距,紧盯颠覆性、前沿性技术,抓牢战略性、先导性产业,加快推动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发展新质生产力。
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我们要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现食品饮料、纺织服装、家电家居等产业提质增效;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集成电路、新型储能、前沿新材料、超高清视频显示、生物制造、商业航天等产业,打造大湾区低空经济产业高地;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实施五大未来产业集群行动计划,创建国家未来产业先导区,打造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引领地。
新质生产力,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以新提质”,增创竞争优势, 各地要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促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 不断提高广东制造的“含智量”“含绿量”“含金量”;加强质量支撑和标准引领,加快实现“人有我优”“人优我强”,让广东制造成为高质量的代名词。
发展新质生产力,还要下好改革“先手棋”。一方面,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攻坚、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建立高标准市场体系,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另一方面,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创新,在更广阔的空间布局产业科技创新,在开放合作中提升科技自立自强能力。
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近年来, 发展分化、优胜劣汰愈发明显,缺乏技术含量的过剩生产力、重复生产力、低效生产力被市场出清,代表技术进步的数字生产力、智能生产力、绿色生产力迅速壮大。全省上下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精神,不断壮大代表新技术、创造新价值、塑造新动能的新质生产力,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硬实力”,把“走在前列”的产业根基夯得更实、筑得更牢。
海南日报评论员
春潮涌动,向“新”而行。
2月25日至26日,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暨
省级领导干部读书班在海口举行,围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高质量发展”主题,就培育和形成新质生产力,展开深入学习交流。定期举办读书班,是我省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推动理论学习走深走实的重要举措。而龙年春节假期后不久,我省即举办省级领导干部读书班,瞄准“新质生产力”开展专题学习,提出力争在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领域走在全国前列,体现了对新质生产力的重视,以及高质量推进自贸港建设的责任感、紧迫感。
从去年9月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到去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发展新质生产力”,再到今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进行系统阐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一系列重要论述、重大部署,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和发展,进一步丰富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内涵,为我们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从海南的实践来看,发展新质生产力不仅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决策部署的需要,更是立足省情,加快建设自由贸易港,推动海南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新质生产力,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在海南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是一项全新的探索。创新,不仅是海南建设自贸港的先手棋,也是检验自贸港建设成效的试金石。“4•13”以来,海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不遗余力推进创新发展。从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到“陆海空”三大未来产业加快发展,从产业升级多点突破到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显著…… 如今的海南,创新创造活力充沛,为培育和形成新质生产力创造了有利条件。今后几年,海南进入高质量发展的窗口期、封关运作的关键期、风险防控的攻坚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向创新要活力,这就需要加快培育和形成新质生产力, 以新质生产力形成发展新优势。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坚持立足实践,发挥海南优势。让新质生产力成为海南自贸港的显著特征,关键要立足自贸港实际,发挥海南比较优势,抢抓机遇,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在具体实践中,要充分发挥气候温度、海洋深度、地理纬度和绿色生态“三度一色”优势,聚焦种业、深海、航天、绿色低碳、生物制造、低空经济等新领域新赛道,以自贸港建设引领 “大开放、大改革”,加强政策引导,激发内生动力活力,协同推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形成更多具有自贸港辨识度的标志性成果。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坚持系统观念,做好统筹谋划。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为此,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全面把握、统筹谋划。在具体实践中,不仅要向科技创新要动能,还要向现代化产业体系要支撑;不仅要向绿色低碳要潜力,更要向改革开放要活力,还要向新型劳动者队伍要效益,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人才支撑,打牢新质生产力发展基础。
新时代孕育新思想,新理论引领新实践。发展新质生产力,
是海南自贸港在新征程上必须回答好的重大时代课题,我们要深入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不断以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海南新篇章。
京平
首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推进大会昨日召开。会议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立足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对各方面工作再动员、再部署,为全年工作提供了清晰的“施工表”和“路线图”。
春节刚过,全市即召开大会进一步部署工作、鼓舞士气,为的正是开好头、起好步。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10周年。北京作为首都,各项事业发展都要有新气象,各区各部门各单位都要撸起袖子加油干,振奋精神、开拓创新、真抓实干,以一季度开门红赢得全年主动。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最大的政治,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北京是科技创新中心,有责任有条件率先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形成符合首都定位、彰显创新优势、厚植绿色底色、深化区域协同、充满发展活力的新质生产力发展格局。要深刻理解新质生产力的显著特征、基本内涵和核心标志,用以指导首都高质量发展实践。要充分发挥教育科技人才领先优势、首都大市场优势、绿色发展优势、区域协同优势,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积极作为,更好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更好服务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满足群众需要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 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扣“七有”要求和“五性”需求,不断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在增进民生福祉上用心用力。要充分激发社会活力,持续转变工作作风,在 “北京服务”上下功夫,提振市场预期和发展信心。安全是发展的前提。首都面临的风险挑战是多方面的,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必须统筹发展和安全,在防范化解风险上筑牢屏障。要坚持稳字当头,全力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战鼓催征,号角声急。各项任务要求已经明确,关键在见行
动、求实效。要不折不扣抓落实,对标对表中央精神和市委要求,确保贯彻落实不跑偏、不走样;要加强统筹协调,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突出重点和关键,同向发力、主动作为;要提高能力水平,克服“本领恐慌”,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努力成为行家里手;要营造良好氛围,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强化热点问题引导,弘扬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要巩固和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拿出首都干部应有的担当和魄力,保持昂扬斗志和必胜信念,奋力推动现代化建设不断向前。
人勤春早,实干争先。做好首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工作意义重大。让我们坚定信心、开拓奋进,全力完成目标任务,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首都贡献,以优异成绩庆祝新中国成立 75 周年!
四川日报全媒体评论员
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为期四天的省
级领导干部和市厅级主要负责同志推动高质量发展专题读书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和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深刻领会近期党中央一系列会议精神和省委决策部署,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个主题进行集中学习研讨,进一步统一思想、统一行动,释放了以高质量发展更好推进新时代新征程四川现代化建设的强烈信号。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习近平总书记准确把握我国发展的内外部环境,不断深化对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和规律的认识,对什么是高质量发展、为什么要高质量发展、怎样实现高质量发展作出一系列理论概括和战略部署,创造性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从“新常态”到“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再到“新质生产力”,环环相扣、层层深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系统回答了新时代中国发展“怎么看” “怎么干”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标志着我们党对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和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这些重要论述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核心部分,是一个逻辑严密、内涵丰富、系统全面的科学体系,为我们做好工作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必须贯通起来理解把握。全省上下要围绕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义和基本要求,持续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坚定用以指导四川实践,切实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近年来,四川直面多重困难叠加、多种风险交织、多条战线作战的现实压力,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量”的增长实现历史晋位,“质”的提升可圈可点,打开了新局面、实现了新进步、站上了新起点,正向着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发展方向加速演进。然而,产业体系不优、市场机制不活、协调发展不足、开放程度不深仍是四川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人口多、底子薄、不平衡、欠发达的基本省情没有根本改变,正处于滚石爬坡的攻坚期、转型升级的闯关期、动能转换的关键期。担负着建设“两高地两基地一屏障”和“一极一源”的使命任务,更加要求四川必须始终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和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入推进发展方式、发展动力、发展领域、发展质量变革,加快成为带动西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
相对于高速度的数量型增长,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挑战和遇到的困难会更大。解决我省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重点问题,完成我省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新质生产力是重要着力点。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四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牵引,绿色发展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最富前景的领域。立足四川实际,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要统筹推进区域共兴与城乡融合,不断增强发展协调性;要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本底;要持续用力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活力;要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民生改善、共同富裕上迈出坚实步伐;要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
人勤春来早,奋进正当时。肩负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使命,
对广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只有练就担当作为的宽肩膀、求真务实的真本事,才能把高质量发展抓好抓出成效。全省上下要坚持学用结合、学用相长,把理论学习与推动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结合起来,同正在做的事情结合起来,切实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在理解把握和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全国前列。
鹤壁日报评论员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全市三级干部大会强调,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在培育新质生产力、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上争当示范。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好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华山一条路”,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和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位置,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发展新质生产力,创新是核心。近年来,我市聚焦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 以创新驱动引领转型升级,从最短处着眼、最关键处突破,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在创新载体、创新主体、创新平台、创新资源等创新关键要素上发力,鹤壁科创新城成势见效,省科学院鹤壁分院、省社科院鹤壁分院正式运营,省级以上创新平台达到162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42家,“科创中国”试点建设综合排名保持全国第一方阵,成功入选全国首批创新驱动示范市通过一系列组合拳,我市创新生态、产业生态构建走在了全省前列,也为我们培育新质生产力、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积累了优势、奠定了胜势。
察势者明,趋势者智。当前,我市高质量发展已进入全面提质的关键阶段, 迫切需要大力发展先进生产力促进产业全面提质升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做好科技创新这篇大文章,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以科技创新推动质量变革、动力变革、效率变革,使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
下好科技创新“先手棋”,推动质量变革。以科技创新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是大势所趋,也是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要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为总抓手,把创新平台建设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载体和加速器,加快鹤壁科创新城、淇河实验室、墨子实验室鹤壁基地和公共研发平台的建设步伐,推动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重点攻克一批“卡脖子”技术和行业领先技术,全面提升发展质效。
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动力变革。新质生产力的培育需要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持续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完善。要在做大做强“四优三新”主导产业的基础上,全面提升信创、商业航天、数字经济等产业发展能级,谋划提升生物技术、低空经济、量子科技等新的产业,加快推进华为物联感知体系、航天枢纽港、中铝镁基新材料全产业链项目,促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鹤壁实践提供坚实支撑。
数智赋能提升产业能级,推动效率变革。数字经济是新兴技术和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要把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作为提升产业能级的关键,坚持以数字化转型为主攻方向,持续开展数智赋能产业转型行动,推动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新兴产业“小苗成大树”、未来产业“抢占新赛道”,更好为电子电器、现代化工及功能性新材料、现代物流等传统产业蓄势赋能,推动产业规模持续壮大、产业能级不断提升、产业生态加速形成,加快建设数字化转型示范区。
2024 年注定是向“新”而行的一年。只要我们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带动全面创新,就一定能在新一轮产业竞争中弯道超车、换道领跑,占得先机、赢得主动,在培育新质生产力、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上争当示范,推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建设行稳致远。
南京日报评论员
一年春作首,万事行为先。农历正月初十,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新型工业化暨产业强市推进大会,鲜明提出: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创新,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让新质生产力成为南京高质量发展最鲜明的标识。
“新春第一会”为何把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主题?其一,这是发展的阶段使然。高质量发展进入新阶段,只有在新域和新质上形成颠覆性、增量型的突破,才能获得高质量的新的增长。南京发展正处于动能转换的关键阶段,破解历史形成的经济结构性矛盾,必须加快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技术革命性突破和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这是南京高质量发展的“华山一条路”。
其二,这是南京的优势使然。南京科教资源优势众所周知,
既要高度重视“从0到1”的科学发现,更要着力推动“从1到 100”特别是“从1到10”的突破和转化应用。要打通优势转化的“任督二脉”,加快把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新质生产力、以集群强链为标志的产业竞争力“立起来”,实现科技与产业互促双强。
其三,这是城市的气质使然。南京这座城市,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古朴而灵动,文艺而浪漫,从来不缺少创新创造的基因。拥抱新域和新质,以满腔热忱对待一切新生事物,应当成为城市的最强IP,成为一种社会文化和精神特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新质生产力,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壹引其纲,万目皆张。一座城市发展的进程轨迹,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密切相连。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南京应该做、必须做、可以做好的事。
“所当乘者势也,不可失者时也。”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既是发展命题, 更是改革考题。“新春第一会”上,方向和目标都已明确,关键是答好必答题、使出制胜招。
向“新”勇进。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南京要紧扣“牛鼻子”, 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把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主承载区作为重要抓手,统筹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大力构建贯通式科技成果转化体系,不断开辟新领域、创造新价值、塑造新动能,激发新质生产力的新优势。
筑“强”根基。没有产业体系的现代化,就没有经济的现代化。南京要聚焦产业强市建设这一经济工作的“头版头条”,加快构建“4266”产业体系, 既关注产业的未来,又关注未来的产业,一方面推动传统产业全链转型、焕新升级,一方面聚力壮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抢占关键赛道、形成先发效应,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相“融”共生。培育新质生产力涉及企业、政府、人才、社会等各类主体, “龙舟竞渡,心齐者胜”。南京要紧扣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深度融合,用好政府“有形之手” 和市场“无形之手”,全面构建多元主体高效协同、各类要素集聚融通的产业创新生态,让经营主体和各类人才“挑大梁、当主角”,迸发出创新创造的无限活力。
路走对了,就不怕遥远!于南京而言,高质量推进新型工业化,高水平发展新质生产力,让新质生产力成为这座城市最鲜明的标识,没有等出来的机遇和精彩,只有踏踏实实、扎扎实实干出来的成果和业绩。让我们振奋龙马精神,以龙腾虎跃、鱼跃龙门的干劲闯劲,一步一个脚印,奋力交出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的新答卷。
南京日报评论员
2 月 19 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新型工业化暨产业强市推进大会。会议强调,全市上下要充分认清南京的禀赋优势和使命担当,把培育新质生产力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制胜招,努力使新质生产力成为南京高质量发展最鲜明的标识。
当下,全球正在经历一场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人工智能、量子信息、合成生物学等前沿成果、技术突破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这些重要论述,为我们认识和把握新质生产力提供了根本遵循,为新时代新征程加快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座城市有一座城市的担当。新征程上,南京的使命担当,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四个走在前”“四个新”重大任务,锚定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主承载区目标,着力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深入实施产业强市战略,全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南京新实践。要实现这一目标蓝图,就必须把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重要动力、重要支撑和必然要求。我们要充分把握新质生产力的时代内涵、核心要义、本质要求,以更加积极的主动作为,把中央、省市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要求部署落到实处。
察势者明,趋势者智。从发展阶段看,南京目前发展正处于动能转换的关键阶段,破解历史形成的经济结构性矛盾,必须加快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技术革命性突破和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南京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华山一条路”。从禀赋优势看,南京在建设引领性国家创新型城市,拥有众多高校和科研院所,多个国家级战略科研平台和重点实验室在基础研究上创新突破,智能电网、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数字产业化、工业互联网等领域走在全国前列。这些是南京的底气和实力,也让发展新质生产力成为最适合南京的一条路。在这条新赛道上,南京既有先发优势,更有显著成效,理应走在前列、做出示范。
“所当乘者势也,不可失者时也。”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制胜招;是南京应该做、必须做、可以做好的事。一年春作首,万事行为先。让我们振奋龙马精神,以龙腾虎跃、鱼跃龙门的干劲闯劲,扎扎实实、踏踏实实干好这件事,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持久动能,为谱写“强富美高”新南京现代化建设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南京日报评论员
千帆竞发,勇进者胜。日前召开的“新春第一会”强调,全市上下要充分认清南京的禀赋优势和使命担当,把培育新质生产力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制胜招,以更大的力度突破新技术、发展新产业、激发新优势。
新质生产力是以创新为特点的生产力。近年来,南京科技创新成果丰硕, 创新驱动发展成效日益显现。新的发展态势下,作为全国唯一的引领性国家创新型城市,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既是南京的潜在优势,也是必须扛起的责任担当。新的一年,我们要把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主承载区作为重要抓手,以科技创新提升改造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充分激发新质生产力的新优势,赢得发展的主动权。
要以产业技术自主可控之“新”,扛起关键核心技术攻坚之责。南京高校院所、科创平台等优势明显,完全有条件在源头技术上加快突破,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立下功勋。我们要用好自身优势,在国家和省创新布局中承担更重责任,深入推进有组织的科研,加快构建以高校院所为牵引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体系,推动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竞相涌现。
要以产业创新能力提升之“新”,突破科技成果转化瓶颈。根据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报告,南京综合排名全国第四,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效率还不够高,从应用基础研究、关键技术突破到工程化和产业化的环节还存在瓶颈。我们要坚持应用牵引,着力打通“最初一公里”“关键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加快把创新落到企业上、产业上、发展上。
要以生产组织方式变革之“新”,放大数实融合、软硬结合优势。目前, 南京在数字产业化、工业互联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已经走在全国前列。我们要继续大力推进“智改数转网联”行动,夯实人工智能赋能底座,推动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应用,并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进一步保持和扩大先发优势,锁定竞争胜势。
要以体制机制改革之“新”,广泛集聚新型生产要素。南京金融、人才、枢纽和高端服务业等功能比较完备,特别是国家赋予我们服务业扩大开放、科创金融改革、科技人才评价改革“三大试点”,为新型要素集聚和配置创造了一流条件。我们要继续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进一步扩大制度型开放,让各类新型生产要素在南京集聚、配置和增值,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澎湃持久的动力。
“善战者,求之于势。”立足资源禀赋,纵观时代大势,对南京来说,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应该做、必须做、可以做好的事。让我们撸起袖子加油干,以新质生产力增创发展新优势,以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南京新实践的精彩篇章!
南京日报评论员
没有产业体系的现代化,就没有经济的现代化。当前,南京发展正处于动能转换的关键阶段,破解历史形成的经济结构性矛盾,必须加快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技术革命性突破和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近日召开的“新春第一会”明确提出,南京要加快打造优势产业集群,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新”为导向,“质”是目标。于南
京而言,就是要聚焦产业强市建设这一经济工作的“头版头条”,加快构建“4266”产业体系,既关注产业的未来,又关注未来的产业,一方面推动传统产业全链转型、焕新升级,一方面聚力壮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要打通优势转化的“任督二脉”,加快把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新质生产力、以集群强链为标志的产业竞争力“立起来”,以科技创新之进,拓产业创新之路,实现科技与产业互促双强。
传统产业要“焕新蝶变”。传统产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底,在产业链供应链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关键角色。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关乎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全局。钢铁、石化、汽车、电子四大产业是南京经济的“基本盘”。南京要大力实施“设备更新、工艺升级、数字赋能、能效提升、管理创新”五大行动,提升传统产业的“含智量”“含绿量”“含新量”;要抓好总投资超千亿的重大转型升级项目,筑牢重大项目“压舱石”,夯实经济发展“硬支撑”。
新兴产业要“快马加鞭”。加快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既是优
化经济结构的应有之义,也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必要之举,必将激发更强劲的发展动能。经过近年来的努力,南京软件产业、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茁壮成长。接下来,南京要立足自身优势,深耕重点领域、攻关底层技术,持续做大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建设算法城市、强化赋能应用,全力突破人工智能产业;抓好开放创新、打造头部企业,积蓄发力生物医药产业。
未来产业要“竞速赛跑”。大力发展未来产业,是引领科技进步、带动产业升级、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选择。南京如何抢占赛道、把握好城市进位的关键“变量”?唯有前瞻布局未来产业,“用明天的科技锻造后天的产业”。立足现有基础,南京要聚焦第三代半导体、储能与氢能、低空经济、卫星互联网等重点方向,发挥紫金山实验室、紫金山科技城、国创中心等平台作用,围绕未来产业育链集群,积极争创国家未来产业先导区,着力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技术、应用场景和重点企业,迅速形成集聚效应。
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是南京高质量发展的“华山一条路”。一年春作首, 万事竞争先。让我们以龙腾虎跃、鱼跃龙门的干劲闯劲,坚定聚焦产业强市,畅通“科技—产业”良性循环,加快打造优势产业集群,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新跃升。
南京日报评论员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近日,南京召开“新春第一会”强调,要紧扣“四链”深度融合,用好政府“有形之手” 和市场“无形之手”,全面构建多元主体高效协同、各类要素集聚融通的产业创新生态,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创造更好环境。
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创造更好环境,需要着力塑造互生共荣的企业生态。作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具体实施者,企业决定了产业链供应链形态。当前,头部企业链主化、制造业企业平台化、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化是大势所趋。南京要扎实抓好企业梯度培育,加快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提升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发展的意愿和能力,支持链主企业牵头技术攻关、生态搭建和垂直一体化整合,引导专精特新企业深耕细分领域。
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创造更好环境,需要积极拓展供需适配的场景生态。应用场景是促进“四链”深度融合的重要驱动力。南京要在智能驾驶、低空经济、智慧建筑等领域打造一批高水平应用新场景,加大医疗、教育、文旅、交通等领域场景和数据开发开放力度,加大产业升级类、前沿创新类、城市治理类、社会民生类等场景发布力度,充分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以场景创新牵引供给创新,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创造更好环境,需要持续做强功能完备的平台生态。平台企业通过数据、算力、算法有效组合要素资源,促进供需精准对接,能够有力推动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各类平台载体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主战场,南京要大力培育平台型企业,通过完善功能配套、优化运行机制、提升集聚能力,有机衔接产业科技创新的全链条、全要素,增强工程类平台的产业创新功能,增强产业类平台的综合承载功能,增强服务类平台的互联互通功能。
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创造更好环境,需要全面构建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城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南京科教资源丰富,人才工作基础扎实。接下来,要深入落实人才强市 “25 条”和重点产业“人才 7 策”,加大紧缺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联合培养力度,深化科技人才评价、科创金融等改革,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努力以一流生态集聚一流人才、创造一流成果。
云程发轫,万里可期。新质生产力,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创新生态是软实力,需要下硬功夫。南京要集成政策、集中力量,围绕形成“技术攻关、成果转化、数字赋能、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链条,深入推动“四链” 融合、全力营造新质生产力的新生态,以新质生产力增创发展新优势。
南京日报评论员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新”为导向,“质”是目标。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着力推进发展方式创新、扎实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深化人才工作体制创新,这既是南京的潜在优势,也是必须扛起的责任担当。我们要把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主承载区作为重要抓手,统筹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大力构建贯通式科技成果转化体系,不断开辟新领域、创造新价值、塑造新动能。
南京科教资源优势明显,自然指数—科研城市全球排名位列第六,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居全国第四。在科技创新方面,我们要用好自身优势,既要高度重视“从 0 到1”的科学发现,更要着力推动“从1到100”特别是“从1 到10”的突破和转化应用,打通“最初一公里”“关键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把更多藏在论文里、沉在实验室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企业既是科技攻关的“攀登者”,也是科创赛道上的“生力军”。在产业创新方面,我们要坚持应用牵引,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以产业需求牵引技术突破,把创新落到企业上、产业上、发展上,实现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互促并进。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创新的根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我们要全面构建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深入落实人才强市“25 条”和重点产业“人才7策”, 抓好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加快构建高水平人才集聚平台,大力引进战略科技领军人才和紧缺型产业人才。要建立健全联合引才聚才等机制,更大力度推动校(院)地融合发展,积极探索专业交叉融合、产业协同育人新模式,打造一批产业学院、产教融合示范基地,营造有利于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氛围,将人才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优势。
培育新质生产力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制胜招。我们要充
分认清南京的禀赋优势和使命担当,持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统筹推进技术创新、业态创新、模式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推动发展方式、产业能级、企业形态、支撑要素整体提升,充分激发新质生产力新优势,赢得发展主动权。
南京日报评论员
没有科技创新就没有产业质变,也形成不了新质生产力。在新的起点上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南京新实践,南京必须聚焦产业强市建设这一“头版头条”和“头号工程”,统筹好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回眸历史,从机械化到电气化,工业化只有“进行时”没有 “完成时”; 展望全球,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技术突破不断涌现;立足当下,从自动化到智能化,我国工业正处在由大到强的关键期;眺望未来,只有实现工业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能与时代潮流同频共振,方能在发展全局中找到方位。南京要想“走在前、做示范”,就必须把产业强市建设摆在最重要的位置,奋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主承载区,为经济发展拓展新空间、培育新动能、塑造新优势。
聚焦产业强市建设“头版头条”,要立足实际、锚定方向。南京产业结构有自身特点,加快构建“4266”产业体系,需要我们既关注产业的未来,又关注未来的产业。一方面,推动钢铁、石化、汽车、电子四大支柱产业全链转型、焕新升级,继续深耕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继续发力生物医药产业;另一方面,聚力突破人工智能、未来网络、数字新消费等新兴产业,前瞻布局第三代半导体、储能与氢能、低空经济、卫星互联网等未来产业,抢占关键赛道、形成先发效应。聚焦产业强市建设“头版头条”,要狠抓落实、攻坚突破。2024 是爬坡过坎、逆流而上的一年。全市上下要抓紧抓实年度重点目标任务,全力抓好各项任务举措细化实化和落地落实;要聚力推动重大产业项目建设招引取得突破,紧抓大项目、好项目不放,推动项目建设提速提效、招商引资考准考实,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硬实力”;要更大力度强化企业主体培育和为企服务,着力强化企业梯度培育,切实提升为企服务水平,推动大中小企业加快成长、竞相发展。
聚焦产业强市建设“头版头条”,要完善生态、畅通循环。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一个深刻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系统性工程。要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围绕形成“技术攻关、成果转化、数字赋能、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链条,通过集成政策、集中力量,构建多元主体高效协同、各类要素集聚融通的产业创新生态,让政策更好引导科技创新方向,服务于产业创新需要,真正形成多链融合、良性循环的生态环境。
产业兴则城市兴,产业强则城市强。让我们振奋龙马精神,
咬定目标、苦干实干,推动产业强市建设跑出加速度,抢占制高点,以科技产业的现代化助力城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把“强富美高”的蓝图愿景一步步变为美好现实。
当前,珠海制造业正向高端化升级、向智能化拓展、向绿色化转型,支柱产业坚持“强”,新兴产业着眼“进”,共同夯实新质生产力的“四梁八柱”。坚定不移落实制造业当家,就离不开金融业的强大赋能。
如何打好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组合拳”?近日,浦发银行珠海分行行长万青做客由珠海市政协联合珠海传媒集团、市工商联共同推出的“珠海创新说”系列访谈节目,分享浦发银行珠海分行在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赋能科创企业以及支持服务粤港澳大湾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等重大任务中的亮点举措。一、精准“滴灌”实体经济,助力现代产业集群百花齐放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近年来,珠海明确了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和蓝图,提出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加快建设更具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在万青看来,这要求珠海金融机构把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要为“制造业当家”添砖加瓦、保驾护航。
“为实体经济‘输血造血’,关键要提升金融服务精准性,
进而打通影响高质量发展的难点堵点。”万青表示,浦发银行珠海分行一直积极利用产品创新等差异化信贷政策,加大对制造业企业支持力度。
此前,有不少珠海产业立柱项目厂房由国企定制建设,企业仅存在设备融资需求,较多银行对该类项目融资审批困难。“围绕部分产业项目用地存在抵押受限的难题,我们除了主动与市自然资源局、市金融工作局等政府部门沟通,争取政策优化减少抵押限制外,还创新提出项目融资放款时免抵押的授信方案, 解决企业因项目用地不能抵押难以获得信贷资金的难题。”万青表示,浦发银行珠海分行目前成功获批珠海鸿钧、海四达等多个企业的设备融资贷款,为企业快速发展赢得了更多时间。
从托举重大项目、支持产业集聚发展到破解企业“急难愁盼”
问题,长期以来,浦发银行珠海分行始终坚持“珠海市支持实体经济重要银行”的角色定位,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型储能、集成电路等优势产业,源源不断为实体经济发展注入金融“活水”。截至2023年年末,浦发银行珠海分行中长期制造业贷款较年初增幅113%,远高于各项贷款增速。
二、打造特色金融品牌,紧握政策机遇助力横琴建设
依托集团化、综合化的服务优势,并结合自贸金融、离岸银行和海外分行、海外投行等多平台协作优势,浦发银行成为大湾区目前唯一一家具备所有境外账户体系的银行,可为企业持续提供国际接轨的全方位跨境金融服务。
在“横琴金融30条”政策支持下,浦发银行珠海分行紧握政策机遇,发挥跨境多平台服务优势,不断提升支持合作区建设的金融服务能级。2023年4月, 浦发银行珠海分行联动香港分行,以联席全球协调人身份参与华发集团赴澳门发行5亿人民币高级无抵押担保债券,助力全国首单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企业债券落地。“此举不仅有助于盘活境外市场的离岸人民币资金,同时还强化了人民币债券资产在葡语国家的影响力,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后续进一步支持澳门债券市场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万青强调了该行助力赴澳发债的重要意义。
秉承“金融为民”“金融报国”的初心,浦发银行珠海分行
持续推动跨境金融产品创新,积极参与合作区资金“电子围网” 系统建设,并不断优化在合作区生活和就业的澳门居民购置或出售自用、自住商品房金融服务流程。“满足港澳居民在合作区工作生活需求,才能更好地为合作区高质量发展和区域产业转型升级贡献浦发力量。”万青说。
三、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加快培育和形成新质生产力
2023年10月底,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明确要求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和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近3个月来,浦发银行珠海分行“开篇起笔”打出了哪些金融“组合拳”?
据万青介绍,浦发银行珠海分行正围绕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市场主体不同阶段的发展特点、不同场景的业务诉求,“量体裁衣”为企业提供特色产品。“在面对科技型企业融资缺少抵押、担保的‘通病’时,我们会打破传统金融授信,不再只盯着企业规模等条件,而是探索创新‘小巨人信用贷’‘浦创贷’‘科技腾飞贷’等特色产品,将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科技成果转化潜力等‘变现’。例如,‘浦创贷’主要以企业信用为基础,为初创期的科技企业提供无需抵押、无需担保的线上贷款服务。”万青表示。
除了精准服务科技型企业外,该行还主动靠前发力,把金融服务送到企业“家门口”。万青表示,浦发银行珠海分行当前正积极搭建以科技企业为中心、以银行为平台的科技金融生态服务体系,并建立“商行+投行+跨境+私行”的跨领域融合服务模式,积极与政府部门联合开展各类融资对接和政策辅导活动, 为科技型企业多元的金融需求打开一扇新的融资大门。
扶持科技型企业发展的成绩正在不断刷新。截至2023年年
末,浦发银行珠海分行已为192家科技企业提供优质金融服务,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 28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00家,融资金额达到41.3亿元,极大解决了珠海科技企业成长时的难点痛点。
在加大科技金融产品创新力度的同时,浦发银行珠海分行还
持续发挥绿色金融的资源配置作用,助力畅通珠海从“绿水青山” 到“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万青表示,该行当前重点支持高景太阳能、爱旭股份、鸿钧太阳能等新能源企业,把绿色金融“活水”润泽至更广泛的领域。截至2023年年末,浦发银行珠海分行绿色金融贷款余额73亿元,较年初增加30亿元,占全行对公贷款余额比重为36%。
勇立潮头敢为先,乘势而上开新局。“在市委九届六次全会细化形成的‘1313’思路举措中,我们特别注意到,珠海旗帜鲜明地提出要激活改革、开放、创新‘三大动力’。这也激励着我们全体浦发人,要坚定不移‘吃改革饭、走开放路、打创新牌’,助推产业与金融‘双向奔赴’。”万青表示,接下来,浦发银行珠海分行将贯彻落实珠海市委九届六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主动对接“1313”思路举措,立足珠海地方实际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切实加大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服务力度,将金融“活水”引入人工智能、数字经济、低空经济、生命科学等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新赛道。
天津日报评论员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
“天津作为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要发挥科教资源丰富等优势,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勇争先、善作为。”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中,对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出明确要求、作出重要指示,为天津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
创新起主导作用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特征。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勇争先、善作为,必须持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的科技创新寄予厚望,2019 年 1 月,总书记视察天津时强调,高质量发展要靠创新。时隔5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围绕“新”字对天津提出明确要求。我们要以此为指引,牢牢抓住创新这个第一动力,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增量器作用,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善作善成。
天津是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科教优势明显,产业基础雄厚,生产要素齐全,这是我们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勇争先”的底气所在、信心所在。我们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丰富内涵,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既保持“勇争先”的干劲,又找准“善作为”的路径,扎实实施高质量发展“十项行动”,千方百计盘活存量、培育增量、提升质量。知之愈明,行之愈笃。 “勇争先”,就要认清新质生产力的形成规律,充分发挥教育、科技、人才优势,更好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善作为”,就要持续营造良好创新生态,高水平建设天开高教科创园、海河实验室等平台载体,促进更多科技成果在津孵化转化产业化,加快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赋能蓄力。
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善作善成,坚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一起抓尤为关键。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科技与产业的变革缺一不可。坚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一起抓,既要在科技创新中迎难而上,加强科创园区建设,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使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也要在产业创新中抓准重点和方向,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同时,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善作善成,
唱好京津“双城记”是重要方面。北京拥有科技创新优势,天津拥有先进制造研发优势,相互支撑、攥指成拳,正在激扬更加充沛的发展动能。新征程上,我们要精心谋划协同的事,用心做好天津的事,紧紧抓住协同发展带来的重大机遇,加强与北京的科技创新协同和产业体系融合,加强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合力建设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为加快形成更多新质生产力注入强劲动力。
循大道,至万里。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为
指引,勇争先、善作为,一步一个脚印把美好蓝图变为生动现实,中国式现代化天津篇章必将昂扬激越。
科技日报评论员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从去年9月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 “发展新质生产力”,再到本次政治局集体学习时系统阐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新征程上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
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涉及领域新、技术含量高,主要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意味着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能力的提升,代表着产业体系的现代化程度更高,是构筑起新竞争优势、赢得发展主动的关键。
做好创新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要增强新质生产力形成的内生动力。科技创新是新质生产力形成的源头,要重点解决创新链条中的断链问题,优化配置科研单位的科技创新资源,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提高协同创新能力,促进产业全链条全方位提升。
要加速布局新质生产力赋能的千行百业。着力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一方面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另一方面以重大前沿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壮大新兴产业、布局未来产业,培育一批新产业集群。新技术的融入、迭代创新,将更深、更广地促进各个垂直行业领域不断形成新质生产力。
要打造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创新生态。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在创造出新技术、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同时,积极推进管理、模式、业态、体制、文化等方面的创新,实现与科技创新的良性互动;畅通与国内外创新合作的开放链,推进高水平、多领域的创新合作。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必须回答好的时代命题。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真抓实干、开拓奋进,不断以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更好推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
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近日,“新质生产力”成为热词。作为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正迎来中央到地方的密集部署。
中共中央政治局日前就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进行第十一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1月29日至30日在陕西调研时表示, 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更好带动和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为了进一步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各地各部门在今年提出了一系列措施, 以打破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瓶颈。多地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4 年将锚定培育新兴产业、未来产业,聚焦以科技创新引领经济发展,促进形成新质生产力,培育强劲新动能。
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教授蔡之兵表示,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一方面指明了高质量发展的方向,为社会各界进一步明确高质量发展内涵提供了支撑;另一方面,也直接界定了高质量发展的抓手,能够为各部门和地方推动高质量发展实践提供直接动力。
一、多部门部署培育新质生产力
2023 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
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明确,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 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资深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魏建国表示,中国要走快速发展之路,必须围绕新质生产力谋篇布局,抢占发展的制高点。未来五年到十年全球经济的竞争,是各个国家新质生产力的竞争。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当务之急是尽快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制度完备、治理完善的技术要素市场。
新质生产力与传统生产力有所不同,其摆脱了大量资源的投入,更加强调科技创新与技术进步的主导作用,主要包括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近日,工信部、教育部、科技部等7部门对外联合发布《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强调要把握全球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趋势,重点推进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和未来健康六大方向产业发展。
上述意见明确,做强未来高端装备,突破人形机器人、量子计算机等产品。加快工业元宇宙、生物制造等新兴场景推广。依托载人航天、深海深地等重大工程和项目场景,加速探索未来空间方向的成果创新应用。
赛迪智库未来产业研究中心所长韩健表示,通过全面布局未来产业,明确了未来产业发展的六大重点方向,提出六大重点任务,将有效解决中国未来产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系统谋划不足、技术底座不牢等问题,从而支撑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国务院国资委近日部署2024年投资工作,推动国资央企聚焦主责主业、发展实体经济,积极扩大有效投资,优化投资布局结构,其中加快布局培育新质生产力是着力重点之一。
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国资委提出,要大力推进央企产业焕新行动和未来产业启航行动,围绕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坚持长期主义,加大布局力度;坚持投新、投早,通过股权投资、基金投资等方式,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布局一批潜力大、成长性好的专精特新企业和独角兽企业。目前,国务院国资委正在指导中央企业明确今年的重点投资项目,发挥好强引擎、硬支撑作用。同时,要求央企今年继续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大合作力度,激发带动社会投资积极性。为更好发挥安全支撑作用,央企今年将围绕产业链关键领域和标志性重点产品,推动落地一批强链补链重点项目,并做好资源保障和民生服务保障,加大在粮食、能源、战略性矿产方面的投入力度。
二、各地积极落实打通堵点卡点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地方层面也在积极发力,既传递出加
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决心,又提出了打通新质生产力发展堵点、卡点的务实举措。
广东、上海、浙江、江苏、安徽、河北、四川、重庆、湖南等10余个省份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明确了相关的科技创新、制度创新、人才支撑、资本赋能等相关支持措施,加快破除阻碍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落后生产关系,营造有利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社会环境。
上海明确了产业路线图,提出加快建设“(2+2)+(3+6)+ (4+5)”现代化产业体系,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全力落实新一轮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上海方案”,培育提升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先进材料、民用航空、空间信息等高端产业集群,加快打造未来产业先导区。
黑龙江经过三个多月的调研摸底,制定了《黑龙江省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行动方案》,对今年提出的24个重点发展产业进行了更加细致的分类。例如, 在“高端装备制造”这个大产业下,又划分为“工业母机”“海工装备”等5个细分产业,以使工作更加聚焦、有针对性。
在政策支撑方面,广东提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构建全过程创新链,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同时,大力发展科技金融,加强科技成果与资本市场对接等。
浙江提出,聚焦聚力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深入实施 “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强省建设。
江苏明确,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以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为牵引,进一步强化科技、教育、人才的战略支撑。同时,优化“苏科贷”“人才贷”等金融产品服务,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
中央财办有关负责同志此前表示,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要把握好三点:一是打造新型劳动者队伍,包括能够创造新质生产力的战略人才和能够熟练掌握新质生产资料的应用型人才;二是用好新型生产工具,特别是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赋能发展新兴产业;三是塑造适应新质生产力的生产关系,通过改革开放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和高效配置。
西江日报评论员莫比林
据《西江日报》报道,1 月 26 日,小鹏智能新能源汽车新车型项目产线改造启动,计划通过产线技术改造,升级肇庆基地现有整车生产线,为新车型投入生产做准备,加速小鹏汽车产能、销量提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
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新兴产业代表着未来发展方向,具有技术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等特点,是拉动经济增长、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动力。加快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开辟新能源发展新赛道,是肇庆近年来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途径。自小鹏汽车落户以来,肇庆全力支持其发展壮大,通过高标准建设小鹏智能汽车配套零部件产业园,构建联合招商工作机制,推动小鹏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项目落户,为其提供“家门口”的全产业链条保障。小鹏汽车启动新车型产线改造项目,不仅将实现肇庆基地现有整车生产线升级,提升工厂产能,更是政企紧密合作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又一实例典范,将为肇庆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的集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产业是立市之本、转型之要;战略性新兴产业更是决胜未来、
影响长远的关键。近年来带动地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基本都是集中了新技术的新产业, 以及进而形成的新质生产力,在肇庆同样如此。市委十三届七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把新型工业化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任务,着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培育壮大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主体城市之一,肇庆正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深入对接广东省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建设,积极抢占发展“新风口”、产业“新赛道”,明确将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作为全市重点打造的产业集群,进一步参与全省先进制造业分工。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前景良好,产业链长、范围广,包含许多突破性、颠覆性技术,一旦发展成型成势,将造就全新的产业体系,实现产业的“换道超车”,形成蔚为壮观的新质生产力。肇庆要抓住这一产业发展 “窗口期”,发挥行业领军企业和重大项目带动作用,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加快形成更多新质生产力,构筑实体经济竞争新优势。
从产业趋势看,以新技术为支撑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成
长,肇庆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正当其时。一方面,要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新兴产业大多为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直接影响着产业的发展存续。只有锚定自主创新、久久为功,才能开花结果、发展壮大,这就需要持续加大对重点技术攻关的支持力度,以产业集群为依托,持续优化配置创新要素,不断推动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另一方面,要持续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推出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科学谋划布局、实现错位发展,积极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避免同质化无序竞争、低水平重复建设,并发挥各地区各部门主动性,基于区域现实条件和潜在优势,在财税金融、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等方面
出台更多有效举措,使新兴产业发展底气更足。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评论员叶小青
甲辰龙年,向“新”而生。
春节后上班第一天,广东“新春第一会”再度聚焦高质量发展,其中新质生产力成为会议高频词。同日,佛山召开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明确提出推进产业与科技互促双强,发展新质生产力。
2023 年 9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自此新质生产力成为从中央到地方密集提及的热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先后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全国众多省、市也纷纷在重大会议和重要文件中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
所谓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先进生产力质态。相较于传统生产力,它更加强调科技创新与技术进步的主导作用,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写道:“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回望人类发展史尤其是工业文明发展历程,生产力作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坚实支撑,每一次飞跃始终伴随着核心技术的突破性创新,并催生经济根本性变革和社会跨越式进步。
历经改革开放40多年快速发展,中国经济已从高速发展阶段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过去那种主要依靠资源要素投入推动经济增长的路径已经行不通了,必须转向依靠创新驱动发展。当前,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 同我国转向创新驱动、走向高质量发展形成历史性交汇。在这个历史关口,发展新质生产力成为促进生产力变革跃升的必然选择,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佛山作为全国制造业大市,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现实意
义。在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3万亿元、跻身“全国工业第四城” 之后,制造业如何提质增效成为佛山迫切待解的重要时代课题。按照部署,到2030年,佛山工业要实现从3万亿到4万亿的跨越。这个4万亿,既要求量的增长,更要求质的提升,是更显“强壮”而非“虚胖”的4万亿。这就要求我们不能再走过去的老路,只做“3+1=4” 的简单加法,而必须紧紧把握高质量发展的大势,全力推进产业与科技融合聚变、互促双强,依靠科技改造现有生产力,催生新质生产力。
从体量看,佛山已经是制造业大市,但从体质看,佛山还不是制造业强市。这主要表现为传统产业占比偏重、老旧工业园区众多、新兴产业布局不足、研发投入强度不够、总体创新能力不高等问题。此种现状若不改变,很容易导致产业老态龙钟,失去生机活力和发展后劲。而解决这些问题,“新”是一把利剑,就是要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关键是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强化科技引领、创新驱动,促进动力转换、结构优化,以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推动全要素生产率大幅度提升,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以此促进佛山产业向“新”而行、向“新”而生,促进新质生产力欣欣向荣。纵观数百年来近现代大国兴衰史,本质就是能否抓住科技浪潮并推动产业发展、带动国力提升的历史。国之较量如是,城市亦然。可以预料,未来一个时期的城市竞争,将是各个城市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激烈比拼。对此,佛山有着清晰的认知,就是要瞄准世界科技进步的前沿,着眼于现代化建设这一宏伟目标,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不仅是推动佛山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动力,也是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支撑。
如果把高质量发展比作登山赛,新质生产力无疑就是制高
点,谁能抓住机遇先行登顶,谁就能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过去,佛山以传统生产力开路, 在要素驱动的赛道里演绎了令人惊叹的速度与激情;如今,佛山要以新质生产力出征,在创新驱动的赛道里跑出佛山加速度,跑出新的速度与激情。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纵深推进,新的“科学的春天”已经扑面而来。佛山唯有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才能拿到赶赴这场“春天的约会”的入场券,在这场约会里尽展魅力、惊艳四座。
郴州日报评论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新质生产力摆脱了传统的生产力发展路径,呈现出高科技、
高效能、高质量的特征。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我市促进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我市提升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要把牢创新这个核心要素。科技创新是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如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科技等领域,以提升产业链的竞争力。要大力引进高水平的创新平台,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才培养,助力企业创新发展。同时,鼓励企业自建高水平的创新平台,加大研发投入,培育具有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要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成果转化是连接创新与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缩短科技成果转化周期。加强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要紧抓改革这个动力源泉。全面深化改革有助于各种要素向新质生产力流动,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不竭动力。要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产业结构、培育新动能、淘汰落后产能,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优化营商环境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要深化“放管服”改革,聚焦企业关切,以降成本为核心,进一步简化行政审批流程,提高政务服务效能,为企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要规范涉企行政执法检查,切实保障企业合法权益,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同时,加强政策宣传和解读,提高政策透明度,增强企业信心,激发市场活力。此外,还需深化金融改革,加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要用好人才这个第一资源。人才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支
柱。要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人才队伍。要重视注重创新人才的培育,推进产学研结合,培养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要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吸引优秀人才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途径。一方面,要优化政策环境,为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鼓励优秀人才在郴州创新创业。另一方面,要拓宽引才渠道,加强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引进一流人才为郴州发展助力。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鼓励人才发挥专长、展现才华,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强大智力支持。
全市高质量发展暨优化营商环境大会的召开,对于推动郴州
市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全市上下要坚定信心、攻坚克难,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务实的举措,推动郴州高质量发展和优化营商环境取得更大成效,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郴州新篇章贡献力量。
尹西明,陈劲,王华峰,刘冬梅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7月在江苏考察时强调“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①,2023年 9 月在黑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指出要“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②。2023年12 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2024 年1月31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总书记进一步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③。2024年2月1日至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考察,指出“天津作为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要发挥科教资源丰富等优势,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勇争先、善作为。要坚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一起抓,加强科创园区建设,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要加强与北京的科技创新协同和产业体系融合,合力建设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④。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科技创新作为核心要素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释了新质生产力理论,指出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并进一步强调“高质量发展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而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需要我们从理论上进行总结、概括,用以指导新的发展实践”
③。新质生产力理论将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眼点,将创新作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特点,突出创新起主导作用,明确了科技创新作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阐明了通过技术革命性突破和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推动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这一主导路径(尹西明,2024)。概言之,新质生产力依靠的是科技创新这一“本质”,通过数字科技这一“介质”,形成的是绿色发展的“品质”(陈劲,2024)。这对我们进一步立足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和高质量发展时代任务,深入理解、学习、应用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理论指明了新方向,提出了新要求。
一、以科技创新推进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的内在逻辑与形势以科技创新引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遵循实践逻辑、发展逻辑和理论逻辑的重要时代抉择。从实践逻辑来看,人类社会历次科技和产业革命表明,科技创新能够带来工具变革、效率变革和产业变革,是生产力变革的关键变量。科学技术创新能够不断催生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新的组织模式和开发新业态、开辟新市场,成为提升综合国力、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战略基石。从发展逻辑来看,这一内涵阐述同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⑤ 一脉相承,进一步彰显了创新引领和高质量发展的有机统一、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有机统一、技术革命性突破和生产力发展路径跃升的有机统一(尹西明,
2024),更加凸显了创新、特别是科技创新作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和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的“主导作用”的功能定位(姜奇平,2024)。从理论逻辑来看,这一内涵阐述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科技创新作为核心要素的先进生产力质态”这一重大论断,历史性地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和“创新是第一动力”的内在本质联系完成了逻辑整合(李政, 廖晓东,2023;尹西明,2024),是中国共产党谱写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中国化时代化重大理论创新成果,也是对以熊彼特创新理论为代表的西方经典创新发展理论的超越。
以科技创新推进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面临新机遇新挑战。当
前,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向纵深演进,新质生产力不断涌现,为我国推进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大机遇,也带来新的挑战(王昌林,2024)。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大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在数字经济、光伏太阳能、锂电池、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持续突破,通过换道赛车实现产业换新乃至换道超车。同时,近年来密集部署和前瞻布局,培育未来产业和推进新型工业化,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步入快车道,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奠定了良好基础。
与此同时,全球范围内数字化绿色化双转型正在加速推进,
同美国等科技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仍然存在一定差距。尤其是面对大国科技博弈加剧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形势新要求,我国基础研究投入不够、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不强、产业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科技创新成果向产业链转化效能不高、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有机协同不力等瓶颈问题依然严峻,亟需进一步优化布局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强化体系化协同攻关能力,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和政策体系仍有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型生产关系亟待建立健全。
二、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进路
在此背景下,面向以科技现代化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使
命,和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完成高质量发展的新任务,必须全面学习领悟新质生产力理论的深刻内涵特征,前瞻研判新质生产力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多路并举推进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具体而言,要重视以科技创新打造核心引擎,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以原创性颠覆性技术创新培育新动能, 打造国家科技先导能力,以科技创新引领新型工业化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释放数字要素乘数效应,提升科技创新成果向重大场景转化效能,以解放思想和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释放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澎湃动能,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有效支撑中国式现代化。
(一) 加强科技创新,发挥创新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的主导作用
科技现代化是支撑和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刘冬梅, 2023),要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抓住人工智能、数据要素等新型生产要素快速发展带来的新机遇,立足超大规模市场、海量应用场景、产业体系完整、战略性新性产业发展基础良好等优势,把握场景驱动创新和通用人工智能革命带来的科技和产业范式变革机遇,激活科技创新作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发挥创新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导作用”,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整合科技创新资源,优化科技创新体系,优化生产力布局(刘冬梅等,2023), 全面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打造推进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引擎。
(二) 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培育新质生产力发展的
“有力主体”
企业强则产业强,产业强则国家强,而企业核心能力、动态
能力、先导能力的培育,是全面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基础,更是健全完善新型举国体制、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的“有力主体”(张学文等,2023)。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培育壮大科技领军企业,加强企业主导型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联合体和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建设,是推动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体系化协同、塑造新型生产关系的“题眼”所在,也是打造国家科技先导能力,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体系动能的关键所在(陈劲等, 2024)。以科技现代化支撑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把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培育壮大科技领军企业摆在完善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统一领导的体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更加突出位置。重视发挥科技领军企业作为新型举国体制中的“有力主体”,在有效整合“有为政府”、“有效市场”和“有容社会”、加强科技创新全链条管理和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体系化发展的主导性作用。支持科技领军企业发挥好市场需求、集成创新、组织平台的优势,和企业主导型创新联合体作为新型举国体制的独特载体优势(尹西明等,2023),发挥“出题人”“答题人”“阅卷人”和重大创新场景建设者作用,推进自主创新、开放创新、集成创新一体布局,牵引发挥各类企业围绕新质生产力培育的新要求新场景新任务,全面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三) 加快原创性颠覆性技术创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必须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
颠覆性科技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使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③。颠覆性技术具有改变游戏规则的“归零优势”(陈劲,朱子钦,2024),对技术创新范式、组织模式和生产力构成带来革命性影响。尤其是伴随着通用人工智能、生物制造、未来能源等新技术持续突破和大规模应用,重构了传统线性的创新模式,组织边界、产业边界日益模糊,新业态、新场景和新模式不断涌现,全球创新格局加速重构,为大国博弈和生产力发展带来新挑战新机遇(尹西明,2024; 张越,余江等, 2023)。在此背景下,需要进一步重视通过基于纯基础研究的科学创新和产业应用引致的基础研究并行模式(柳卸林等,2023),加快原创性、颠覆性技术创新,以颠覆性、前沿性技创新成果催生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
(四) 打造国家科技先导能力,强化面向新质生产力的前瞻引领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我们要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从根本上说,还是要依靠科技创新”,“我们能不能如期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关键看科技自立自强”。2016 年《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中提出通过“三步走”战略,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强国,党的二十大将“建成科技强国”作为我国2035年发展的总体目标之一,把科技强国建设目标往前提了15年,更加凸显了科技现代化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先导性、战略性、基础性和全局性地位。对此,需要尽快跳出美西方“议程设置”所带来的“追赶—落后”“再追赶—再落后”的“追赶陷阱”,加快国家发展从传统的后发追赶、创新驱动,向超越追赶、创新引领的战略思维转型(陈劲等,2024)。
应用整合式创新和体系思想,以未来大国博弈场景和重大使命型需求场景为牵引,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为抓手,加快推进国家有组织创新。以新质创新主体为体系功能节点,依托新型基础设施,释放人工智能、数据要素等新型创新要素动能优势,重构、提升国家创新体系的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推动政府引导支持、场景驱动、企业主导、人民参与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体系建设,实现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统一,激发全体人民共同参与创新的活力与动力,全面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效能,为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提供持续的科技先导动能。
(五) 坚持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互促互进,加快新型工业化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新型工业化是顺应技术—经济范式变化规律,由新质生产力驱动、数字技术赋能、产业深度融合的工业化(李晓华,2024),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任务。未来,需要进一步重视提炼我国依靠科技创新引领产业数字化、智能化、高端化、融合化和绿色化,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模式与路径。立足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所积累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基础优势,加强要素供给、培育重大场景和优化政策体系(陈凯华等,2023),以科技创新引领推进新型工业化,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重点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和农业强国等战略任务和重大场景,坚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双向互促,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探索科技创新赋能新质生产力的新路径、新模式,不断催生新业态、新动能。
(六) 重视数字技术和数据要素等市场化配置,释放加速绿色创新的乘数效应
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而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智能
化技术和数据要素作为数字经济时代快速发展的新型生产资料,为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提供新机遇(陈劲,2024;王昌林,2024;李晓华,2024)。破解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和流通交易瓶颈难题,把握场景逻辑(刘涛雄,李若菲,戎珂,2023),促进数据要素高效市场化配置和应用,是释放数字技术和数据要素乘数效应的关键所在。对此,必须抓住全球数字经济发展重大机遇,以海量数据为抓手,推动国家和区域数字创新生态系统(戎珂等,2023; 张超,陈凯华,穆荣平,2021;尹西明等,2023)与数据要素市场建设,通过数据链将创新链、产业链、政策链、资金链和人才链以真正低成本高效率的方式连接起来,探索数据要素赋能科技创新、绿色创新与绿色生产力培育的新模式、新机制(陈劲,2024;陈劲,朱子钦, 2024),加快绿色技术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赋能新质生产力持续涌现。
2.7把握场景驱动,提升面向新质生产力发展重大场景的科技成果转化效能
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关键在于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和产业体系现代化。
而当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瓶颈依然凸显,以高校院所主导的传统转化范式难以适应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新趋势和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要求(尹西明等,2024)。要把握场景驱动创新的新范式,形成场景驱动科技创新和向新质生产力转化的“飞轮效应”。场景驱动创新的过程,既是将现有技术、数据和产品应用于特定领域或场景,实现从“1到10”的技术熟化迭代和从“10到N”的产业价值释放的过程;更是基于未来大趋势与未来场景洞察,发现现有技术瓶颈乃至科学空白,进一步凝练科学问题,以场景化问题和任务吸引汇聚多元创新主体创造性配置生产要素,实现“从无到0”和“从0到1” 地创造新技术、新领域,开辟新赛道新市场的过程(尹西明等,2022)。要加快探索建构场景驱动科技成果向新质生产力转化的新范式,推动企业主导型科技成果转化新型组织模式,健全完善科技成果高质量供给、高效率转化的创新生态,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场景上,以新技术的场景化快速应用有效破解产业和产业链发展的痛点难点问题,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赋能新质生产力持续涌现和快速发展。
2.8解放思想,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取得成功的重要法宝;改革开放是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摆脱落后挨打局面,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的重要经验,也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前进道路上,我们必须坚持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有机统一;坚持扩大开放,不断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⑥。对此,需要在深入理解新质生产力内涵特征、发展路径和趋势基础上,进一步解放思想, 全面深化改革,处理好自主创新与国际合作的关系、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关系、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关系(刘冬梅等,2023;王昌林,
2024)。在此基础上,探索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良性循环互促的模式,创新生产要素配置和参与收入分配的机制,营造尊重科学、鼓励创新、开放合作、敢于试错、宽容失败的良好国内国际社会文化环境,激发全社会、全员、全要素参与全面创新的动力和活力。以此形成开放创新、自主创新、协同创新一体布局,国内国际双循环互相促进的整合式创新生态,不断推动效率变革、质量变革和动力变革,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步伐,开辟国家发展新优势,提升我国在新型国际创新体系中的竞争力和影响带动能力。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盛朝迅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时提出,“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1],随后在听取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工作汇报时提出,“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2],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再次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3]。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数据作为关键要素赋能经济发展的要求日益迫切。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断,是着眼于中国式现代化全局的新要求,也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新方略,更是聚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必须准确把握新质生产力的形成规律,营造有利于新质生产力成长的体制机制环境,为高质量发展赋能蓄力,以新质生产力培育新产业,以产业升级构筑竞争新优势,努力抢占发展制高点、赢得发展主动权。
一、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
(一) 新质生产力的内涵从本源看,生产力是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和生产资料相结合而
形成的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是有用的、具体的、劳动的[4],是生产能力、生产水平、生产效率和生产潜力的统一。生产力包含劳动者、劳动的对象、劳动资料三个关键要素,因此,也可将生产力视为这三个关键要素相互作用的生产系统。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水平的最终决定力量,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过程就是生产力发展和进步的过程。新质生产力体现了人类改造自然手段和方式的明显进步,即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与高素质劳动者、现代金融等要素紧密结合而催生新产业、新技术、新产品和新业态。因此,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是先进生产力替代传统生产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发展模式加速形成的过程,代表着生产力水平发生质的跃迁,并在此过程中产生新的劳动者、新的劳动对象和新的劳动资料。
具体来看,一是新的劳动者。一方面,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对那些掌握现代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劳动者产生新的需求,催生新的职业门类和就业岗位,从而推动一大批劳动者为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而自发接受教育培训,加快学习新技术,持续提高技能水平,成为推动要素优化配置、技术进步及市场制度改善的新的劳动者。另一方面,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有助于提升全社会劳动者的素质,推动更多劳动者应用新技术、新产品,激发人民群众创造财富的热情,释放全体人民的聪明才智,为源源不断地产生新的劳动者提质赋能,催生经济系统内部的适应性变化,进而提高劳动生产率,使个人能力得到充分发挥。[5] 二是新的劳动对象。新质生产力主要以可无限循环利用的信息和数据资源为新的劳动对象。计算机系统中的各种语音、图形、图像、动画、视频、多媒体等数据被加工后成为信息,这些信息经过有效搜集、整理、分析、挖掘和处理后可释放巨大的生产力效应,[6]并在新质生产力的形成过程中催生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新质产业。三是新的劳动资料。劳动资料中的生产工具是区分不同质态生产力的重要标志。信息和数据不仅向新质生产力的要素系统注入了可无限循环利用的新的劳动对象,同时注入了新的生产工具,即以网络化、自动化、智能化的信息网络机器体系为主体的信息工具。信息工具的使用使人的认知边界不断扩大、创新能力不断增强。[7]传统工业生产力系统中的生产工具以机器设备为主体,而新质生产力既需要对传统的基础设施、能源、机器设备等要素资源进行整合,也需要数字经济下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基础再造背景下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产业升级过程中知识技术密集型环节攀升的支持,并且更多地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大数据等新兴技术作为技术工具。同时,这些新的劳动资料具有明显的正反馈、网络化、节点式特征及高度的知识密集性和强大的外部性,可以渗透到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促使产业不断创造新的价值。[8]
(二) 新质生产力的关键特征
新质生产力的本质是创新驱动,是充分发挥科技第一要素、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生产力。相比传统生产力,新质生产力具有涉及领域新、技术含量高、要素配置优、环境友好等关键特征。
一是涉及领域新。新质生产力主要产生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等新领域,其本质是创新驱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壮大的关键也是科技创新。习近平总书记也将新质生产力与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及未来产业紧密联系在一起。由此可见,新质生产力的形成过程与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紧密关联、同频共振、相互促进。产业是经济之本,是生产力变革发展的具体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是科技与产业结合形成的产物。因此,形成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和未来产业孕育兴起、不断壮大的过程。新质生产力并非无根之树、无源之水,其扎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培育发展之中,以新产业的壮大升级实现生产力跃升,因此可以说新质生产力的主要领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二是技术含量高。新质生产力是当今时代先进生产力的具体体现形式,是科技创新交叉融合突破所产生的根本性成果,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技术突破推动形成的生产力。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信息通信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处于重要突破关口,基因组学、合成生物学、脑科学、干细胞等领域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新能源、空间技术、海洋等技术创新更加密集,量子信息、工业互联网、机器人、新材料等重大基础研究和引领性原创成果不断涌现,呈现群体性突破态势,科学与技术之间、技术与技术之间的边界日益模糊,多领域技术交叉融合创新层出不穷,新兴技术将对世界产生颠覆性影响,推动产业的智能化、数字化发展。[9]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必须高度重视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围绕具有先发优势的潜在关键技术和引领未来产业的前沿技术,加强战略谋划和前瞻布局,推动一大批先进和前沿技术尽快涌现、不断产业化并赋能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升级,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与深度融合发展。[10]
三是要素配置优。新质生产力的形成过程实质上是科技、金
融、人才、数据、信息等一系列重要生产要素重新组合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素组合方式发生变化,要素配置效率明显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不断提高,生产力发展水平发生由低级到高级的突破性变化,带动产出效益、生产水平和产业结构、经济结构实现质的跃升。因此,新质生产力的形成要求科学技术、现代金融、人力资源、数据信息等高端要素与现代产业发展方向相协同、相匹配,并且尽可能扩大资源要素的协同范围,加快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推进高标准制度型开放,更好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扩大要素配置范围,提高要素配置效率。
四是环境友好。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内容。与传统生产力忽视对自然的尊重和保护不同,新质生产力具有明显的生态属性,是兼顾发展与保护、重视生态平衡的绿色生产力,强调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前提下推进可持续发展,因而更加注重绿色技术的研发和普及;由通晓绿色科技、具有生态文明理念的劳动者,以清洁生产的机器化体系为主要内容的劳动资料,以绿色原材料为主要内容的劳动对象等组成,是绿色理念得到普及、生态价值充分实现、人与自然更加和谐、运行机制更加完善、更加注重系统发展观念和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友好的生产力。[11]
二、新质生产力的六大形成条件及其现状
(一)新技术持续涌现和群体性突破带来新赛道
新质生产力的本质是创新驱动,新技术的持续涌现和群体性突破是新质生产力形成的源头活水。当今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都把推动前沿技术创新作为抢占科技制高点和开辟新赛道的主要路径。如,美国的《无尽前沿法案》提出为基础和先进技术研究提供1100亿美元的资金支持,重点发展人工智能、量子计算、半导体等十大领域。欧盟的“新欧洲创新议程”提出加强欧盟创新生态系统建设、改善欧洲初创企业和规模企业的融资渠道等 25 项行动,以支持植根于尖端科学、技术和工程,并与物理、生物和数字领域紧密结合的科技创新领域。日本的《第六期科学技术创新基本计划》提出与实现“智能社会5.0”相匹配的科技需求与技术支持计划。我国也加快推动科技自立自强步伐,前沿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目前,我国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空间技术、合成生物学等领域取得重大进展,部分先进技术已具备产业化基础,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科技基础。在人工智能领域,研究不断取得突破,成熟的AI技术逐渐向代码库、平台和系统发展,推动人工智能发展迈向新的阶段。AI 框架正朝着全场景支持、超大规模AI、安全可信等技术特性深度探索,不断实现新的突破。[12]在量子科技领域,我国相关科技项目的投入逐年增加,专利储备居世界前列。2022 年,中国在量子信息技术领域的专利申请量占全球的52.3%,超过了美国、日本、欧盟和韩国的总和。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研究机构及阿里巴巴、华为、本源量子等科技公司已取得多项世界水平的研究成果,其中量子通信已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在通信技术领域,我国5G必要性专利数全球第一,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
5G移动网络,数字基础设施全球领先,新业态新应用层出不穷。在空间技术领域,我国载人航天工程顺利推进,关键技术验证成果丰富,中国空间站全面建造完成。在生物领域,生物制药相关专利申请数量(以专利族计)已连续多年保持全球第二位。这些都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
但同时,我国在前沿技术突破方面仍然存在三方面短板:一
是原始创新能力不强,突出表现为一些领域仍面临“卡脖子”。如,在生物医药高精度科学实验仪器、分离系统耗材、核心菌种等领域,国内尚未形成有影响力的企业,大分子药生产设备、原料培养基等装备国内市场占有率不足20%。在航空发动机领域,目前主要供应商仍为欧美企业。在电子信息领域,ARM架构、Linux 开源体系、RSA算法等底层技术和芯片制造等关键核心技术仍掌握在国外头部公司手中。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我国车规级芯片、车载传感器、车用操作系统等核心软硬件技术较为薄弱,对外依存度高,其中车规级芯片自给率不足10%。二是科技生态有待完善。突出表现为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不高,科技创新资源整合不够,科技创新力量布局有待重新审视,科技投入产出效益较低,科技人才队伍结构有待优化,科技评价体系尚不适应科技发展要求。特别是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不够,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考核评价机制与产业化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攻关需求不匹配,缺乏有效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尽管企业研发投入逐年攀升, 2022 年全国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研发经费与营业收入比为
1.55%,但仍低于发达国家2.5%~4%的平均水平,尤其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领域研发投入水平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从国家部委到地方,已经形成了国家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等为支撑的创新体系,但仍存在功能定位缺乏统筹、创新资源难以形成合力等问题。三是国际打压遏制环境尚未根本改善。近年来,美国针对我国科技进步采取了“小院高墙” 策略,推出出口管制、实体清单、阻断科技交流、限制投资并购等一系列措施,使中美科技合作的基础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如,
2018 年美国正式生效的《出口管制改革法案》(ECRA)强化其出口管制权力和“长臂管辖”范围,并试图通过重塑全球创新、科技、数据等合作规则,对我国科技发展进行遏制。[13]针对我国芯片领域的技术进步,美国商务部的产业安全局(BIS)收紧对华芯片技术的限制,从扩大限制先进AI芯片出口、限制中国获得先进AI芯片制造设备和新增中国芯片设计企业的实体清单三方面扩大限制范围,提高了限制先进技术出口的门槛。
(二) 数据等新生产要素进入生产函数
当前,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数据已经成为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和关键性生产要素,并由此形成数据生产力。埃森哲的《2023年技术愿景》报告显示,90%的高管认为,数据正成为组织内部和跨行业的关键竞争差异化因素。对企业而言,通过数字化技术对海量的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可以实现对业务的预测和洞察,有利于企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14《]2022—2023 全球计算力指数评估报告》显示,算力指数平均每提高一个点,国家的数字经济和GDP将分别增长3.6‰和1.7‰。[15]数字化和智能化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特征,也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条件下生产力发展的基本趋势。数据生产力作为新质生产力系统的重要内容,其出现标志着数据作为关键生产要素进入生产函数,并和过去的资本、劳动力、土地、企业家才能等要素共同成为新质生产力的生成源泉。大数据产业作为以数据生成、采集、存储、加工、分析、服务为主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速度快、精度准、价值高等优势,能够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推动生产力变革和创新,形成新质生产力。当前,全球热门的“生成式预训练变换模型”表现出强大的智能生产力潜能,其基本技术运行逻辑便是基于海量数据的持续训练,以此构建大模型,并以强大算力尤其是智能算力作为重要底座支撑。借助强大的算力支撑、深度学习算法和万亿级别数据语料的喂养,生成式预训练变换模型等才得以进行学习和迭代,为形成更高水平的新质生产力提供强大驱动力。此外,数据还具有乘数效应,能够形成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提升配置效率和激励效率。未来,数据对于经济发展就如同石油和电力对于工业经济发展一样重要和不可或缺。数据作为新的生产要素进入生产函数,将对经济增长和新质生产力形成产生更大的促进作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重要力量和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基础。
对我国而言,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和智能终端的发展,
我国的数据量快速增长。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的《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2年)》显示,2022年我国数据产量达8.1ZB,同比增长22.7%,全球占比达10.5%,位居世界第二;截至2022 年底,我国数据存储量达724.5EB,同比增长21.1%,全球占比达14.4%。中国信通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3 年)》显示, 2022 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 50.2 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0.3%,增速连续11年显著高于同期GDP名义增速,数字经济占GDP比重相当于第二产业占比,达到41.5%。这表明,随着数据产权、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等基础制度加快完善,我国数据生产要素价值进一步释放,数据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新质生产力形成中的作用愈发突出。但同时,数据价值释放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公共数据授权运营还存在数据供给少、数据采集和供给质量有待提高、数据流通保障体系尚不完善、数据开发利用水平低、数据技术要素体系尚不成熟、数据应用匮乏、流程规范不统一、性能及安全要求亟待明确等问题;不同行业、不同设备等之间数据标准和接口不统一,数据整合互通和互操作性差;数据确权尚未取得实质性进展,“数据二十条”已明确数据三权分置的战略方向,但尚未有具体有效的落地举措,导致数据价值化发展仍处在初级阶段。中国信通院对我国部分企业样本的测算结果显示,2022 年数据对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增加值的贡献度仅分别为0.31%、0.65%和1.69%。[16]
(三) 较为顺畅的“科技—产业—金融”循环
科技创新成果和数据要素进入生产力系统后,需要顺畅的 “科技—产业— 金融”循环,从而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步伐,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深度融合,充分激发经济活力,释放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潜能。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我国需要强化科技创新与产业的深度融合,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发挥好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和金融“加速器” 的强大推动作用,通过“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构建富有活力、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增强国民经济循环的内生动力和引领发展能力,重塑经济发展新动能新优势。[17]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推动“科技—产业—金融”循环,不断夯实科技、金融、产业发展基础,促进科技、产业、金融交叉融合,推动多种力量参与“科技—产业—金融”循环,实现循环基础不断夯实、循环动力日益增强、循环通道逐步拓宽、循环效能和循环效率持续提升。[18]2023年10月,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建设金融强国”,明确提出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等金融服务实体五篇大文章。在政策指引下,会有更多金融资源用于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发展等领域,进一步加大对未来产业和新质生产力的融资支持,大力推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但目前,金融领域各种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相互影响,风险隐患仍然较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不高,还存在循环范围有待扩大、循环支持力度不足、循环协同不够高效、循环信息不对称、跨区域合作有待优化等问题。一方面,银行为解决信息不对称、防控风险,从而有效控制不良贷款率,往往要求企业提供抵押物。而创新型企业常常具有“轻资产、少担保、缺乏抵押品”的特征,专利等无形资产的价值难以准确评估,创新资金的需求又具有急迫、频次高、数额小的特点。这就会使银行服务成本增加、盈利空间收窄,导致创新型企业较难获得银行的信贷支持。另一方面,资本市场发育不足,股票发行和退市机制尚不完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中小股东保护、数据质量等问题较为突出。投资机构的稳健性和多样性不足,债券市场的包容性、风险容忍度尚需进一步提升,支持创新发展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同时,国内风险投资机构实力不足,“投早投小投长投硬”的支持政策有待完善。资金实力雄厚的各类大型金融机构仍面临风险投资市场进入困难的问题,金融自我循环强化趋势仍在,导致金融与科技、产业等之间联系弱化。受制于科技创新、产融结合制度及政策尚不完善,金融服务与企业创新周期仍存在脱节问题。我国科技研发阶段的经费以财政资金为主,成果产业化转化阶段以间接融资为主,金融在服务科技研发、推动创新成果扩散与产业化转化方面的作用不足。[19]
(四) 强大国内市场的有力支撑
当今世界,最稀缺的资源是市场。从国民经济循环看,消费是社会再生产的终点,也是新一轮社会再生产的起点。消费作为生产的目标,是社会再生产系统的一个“内在因素”,对生产具有巨大的反作用。从动力机制看,消费需求拉动和有效供给推动是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关键动力,主要发达经济体都是内需主导型经济。随着经济增长的内需潜力不断释放,我国国内市场主导经济循环的特征更加明显。特别是在新质生产力的形成过程中,我国超大规模市场释放的庞大消费需求为前沿技术产业化提供了丰富的早期应用场景,成为新质生产力不断催生、成长的重要促进因素。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国内市场规模不断成长壮大。目前,我国已连续多年稳居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2022 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分别为44万亿元和12万亿元左右,比2013年分别增长90%和5.4倍,年均复合增长7.3%和22.8%,特别是网络零售市场规模已连续10年稳居全球第一。在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和可再生能源等新兴领域,我国已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药品和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也居全球第二位。同时,我国消费者对新产品的接受程度较高,超大规模市场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所产生的新质生产力形成的牵引带动作用明显。此外,我国消费潜力持续释放空间巨大。2022 年,我国居民消费占 GDP 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分别为37.2%和65.22%,分别低于OECD国家平均水平21个百分点和13个百分点。随着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新型工业化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和一系列区域重大发展战略持续实施,国内大循环的覆盖面会进一步扩大,内需潜力也将进一步释放。我国强大国内市场也已成为全球经贸“稳定器” 和吸引外资流入的“粘合剂”,使得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全球占比连续7年稳居世界第一,吸引外资额也连续多年稳居世界前列,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然而,与这一市场体量规模不相称的是,我国市场体系还存在制度规则不统一、要素资源流通不畅、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等突出问题,影响市场功能的充分发挥。如,部分地方政府要求进入的新能源车企在当地注册销售公司、建立规定数量的维修点甚至生产厂;一些城市要求中标建设风电场的企业必须在本地建设生产基地,要求企业本地化,出现“以资源换投资”“以市场换投资”现象;一些地方设立地方标准和目录,要求外地企业在本地上市必须达到特定的技术要求;部分地方以地方补贴政策、特定的采购条件、不公开协议及隐形门槛等限制外地企业进入,增加外地企业成本,扭曲市场竞争。
(五) 拥有良好产业基础和一批高素质劳动者
新质生产力是新生事物,但“新”离不开“旧”,传统生产力“老树发新枝”也是新质生产力形成的重要力量。因此,新质生产力的形成需要良好的产业基础支撑。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已拥有全球最完整的产业体系,包括41个工业大类、207个中类、
666个小类,涵盖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等产业类型,是全球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全部制造业门类的国家,有强大的制造能力和完善的配套能力,生产效率高,竞争优势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持续提升,能够加速前沿技术从创意到产品的产业化过程。同时,自2010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发布以来,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已经形成一定的体系和规模,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从不足3%提升至13%以上,积累了规划、政策、组织等各方面经验,在增进市场竞争、早期市场培育、激发企业研发创新、推动集群发展等方面作用显著,能够为前沿领域技术突破、产业化和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发展奠定较好基础。2020 年,习近平总书记[20]在浙江考察时前瞻性提出布局未来产业。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
[21]有关部门和地方陆续出台与未来产业相关的政策文件,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政策与产业基础。此外,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要素是人才。我国人口红利正向人才红利转变,这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奠定了较好的高素质劳动者基础。目前,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数量居世界第一,截至2022年底,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已超过 2.4 亿人,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 13.8年;累计培养超过6000万名工程师,数量位居全球第一;每年理工科毕业生数量超过300万人,远超其他国家,潜在工程师群体的规模优势明显;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纳米材料等前沿领域的华裔科学家和专家人数众多,并拥有一支庞大的产业技术工人队伍,可为前沿技术突破和新质生产力形成提供强大人才支撑。
(六)企业活力和企业家才能充分发挥作用
新质生产力的形成过程要求充分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和现有
产业基础,以提升要素质量、改善资源配置效率。在这一过程中,企业活力和企业家才能作用的充分发挥非常重要。未来产业的发展和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既需要一大批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和高技能人才,也需要一大批具有前瞻眼光、能够把握未来需求、熟悉技术变革趋势、洞悉商业机会,并且能将相关产业要素进行整合,推动未来产业产品和服务商业化的企业家和投资家。同时,伴随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一批领军企业和创新型企业要能脱颖而出,以企业这种市场化资源组织形式推动新质生产力的有效形成。从国际经验看,拥有一批创新型企业,通过尖端的技术研发、完善的产业生态、卓越的全球供应链管理能力,实现对底层技术、核心标准、规则体系、软件服务框架等一系列的规则控制,整合全球产业链上下游优质资源,从而形成创新生态系统治理、建立协作关系和价值管理等职能,是发达国家不断引领新兴产业发展主导权和控制力,提升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控制力的重要因素。部分追赶型经济体通过政府、科研机构和大型企业的通力合作,努力把握快速变化的市场机遇,不断增强技术创新与研发制造能力,也获得了巨大的产业成功。[22]我国高度重视企业活力和企业家才能作用的发挥,通过改革开放释放了巨大的发展活力。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时强调,“党中央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始终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要引导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正确理解党中央方针政策,增强信心、轻装上阵、大胆发展,实现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2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明确提出,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引导民营企业通过自身改革发展、合规经营、转型升级不断提升发展质量,促进民营经济做大做优做强。但总体而言,我国创新型企业在数量、质量、领域分布、运营效率、品牌建设、国际化运营和现代化管理等方面与国际领先企业仍存在不少差距,需要进一步强化创新型企业培育,助力企业家才能充分发挥,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形成。
三、推进新质生产力形成的思路与建议
推动新质生产力尽快形成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现新型工业化的重要途径,也是建设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我国具备形成新质生产力的优质土壤和良好的基础条件。应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强化创新驱动,推动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加速涌现,促进数据等新生产要素活力充分释放,构建顺畅的“科技—产业—金融”循环,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夯实高素质劳动者和产业基础,充分激发企业活力和企业家才能,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汇聚新质生产力形成的磅礴动力。
(一) 推动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加速涌现
适应前沿技术融合发展趋势,组织实施“新赛道”战略。发挥政府重大科技创新组织者作用,加快布局一批国家未来产业技术研究院。搭建跨学科、大协作、高强度的协同创新基础平台,加强前沿技术多路径探索、交叉融合和颠覆性技术源头供给,完善颠覆性和非共识技术的遴选与支持机制,实现更多原创性突破。进一步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构建包容创新、鼓励冒险、宽容失败的社会环境和评价体系,营造鼓励发明创造和创新创业的制度环境,提升重大技术原创能力。加快建立更加符合国际惯例的创新政策体系,积极推进国际科技合作,进一步优化国际化科研环境,支持国际一流科学家通过揭榜挂帅、国际招标、择优选择等灵活方式参与我国前沿技术研发,增强对全球创新资源要素的吸引力,提升我国在全球科技创新网络中的话语权与主导力。
(二) 充分释放数据要素潜能
只有让数据要素和各类资源充分流动,经济才能活跃起来,新质生产力才能源源不断涌现。一是推进数据标准化体系建设。建立全国统一的数据格式、接口、存储等软硬件通用标准,完善数据登记、数据交易、数据共享、数据服务等环节通用规范,提升数据供给质量,形成更加完整贯通的数据链。二是推进数据确权、流动和共享。完善数据产权登记制度,出台数据资产登记管理办法,研究数据分类分级授权机制,建立互联互通的数据产权登记平台,完善数据定价体系和数据资产市场运营体系,构建多级市场规则,确保数据可流动、可使用。[24]三是创新数据开发利用机制。推动数据在智能制造、商贸流通、交通物流、金融服务、医疗健康等重点领域应用,加强场景需求牵引,打通流通障碍、提升供给质量,推动数据要素与其他要素结合,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应用、新治理,促进我国数据基础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新优势,推动数据在不同场景中发挥乘数效应。
(三) 构建科技、产业、金融深度融合的新质生产力实现机制
顺畅的“科技—产业—金融”循环机制是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通道,也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实现机制。一是畅通“科技—产业”循环。坚持“四个面向”,聚焦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关键核心技术需求和未来产业发展的前沿颠覆性技术需求,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原始技术创新。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需求发布机制,促进产学研联合攻关,推动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二是畅通“产业—金融”循环。牢牢把握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要求,扎实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等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五篇文章。支持国有大型金融机构做优做强,打造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和维护金融稳定的压舱石。三是健全科技、产业、金融协同配合的政策体系。依托中央财经委员会、中央科技委员会和中央金融委员会等决策议事和协调机构,建立包括科技创新、产业发展、金融服务等于一体的政策体系。着力加强科技、产业、金融决策部门的衔接沟通,重点解决金融机构经营模式与实体经济需求不匹配、金融自我循环等问题。遵循科技金融、新兴产业发展和金融创新的客观规律,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进一步完善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科技、产业、金融深度融合的新质生产力实现机制。[19]
(四) 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
强大的国内市场对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具有重要促进和牵引作用,主要表现在规模市场容量效应和规则制度统一效应两个方面。首先,进一步释放强大国内市场潜力。适当调整住房领域限购措施,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优化汽车限购限行政策,适度加大汽车下乡补贴力度,优化调整购车补贴车型限制,支持重点城市新设市内免税店,健全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切实提高居民收入,着力扩大有收入支撑的消费需求,使居民有稳定收入能消费、没有后顾之忧敢消费、消费环境优获得感强愿消费。其次,促进国内市场规则、标准和制度统一。建立完善全国统一大市场部际协调机制,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制度规则,加强统一大市场建设与区域重大战略相协调,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开展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专项行动,加强存量政策清理,逐渐废除各种以市场换投资的不合理行为和妨碍公平竞争的地方保护政策。加强反垄断、公平竞争审查等制度刚性约束,畅通企业和消费者监督举报渠道,对地方政府在市场准入、招标投标、资质标准等方面的不合理行为给予处罚。
(五) 完善人力资本结构和现有产业体系
一是进一步完善现有产业体系。充分发挥我国完整工业体系和产业配套优势,进一步提高国内产业规模效应,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差异化分工与专业化协作,引导产业创新资源和要素向优势区域集聚。以重点优势地区为核心,依托区位交通、人才集聚等优势,加大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支持力度,积极培育发展未来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提升国内产业体系的完整性、先进性和安全性。把握全球产业发展大势,推动重点产业在国内外有序转移,支持企业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与合作,促进内外产业深度融合,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25]二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完善人力资本结构。统筹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等多领域,[26] 提高全民受教育水平。加强人才梯度培养,重点提升基础学科拔尖人才的培养水平,强化科学、技术、数学、工程等领域和新工科、新医科及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所需人才培养。构建数据驱动、人技结合、跨界开放、更加公平和可持续的新型教育生态,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型国家,[27]培育适应新质生产力要求的劳动力队伍。
(六) 促进企业和企业家发展
一是加快构建有利于创新型企业成长的制度环境。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社会信用激励约束机制和市场化重整机制,持续优化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发展环境。强化民营经济发展的法治化保障,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充分激发民营经济的生机活力。二是强化政策支持。加大对企业科技创新、品牌培育、营销网络建设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持续增强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整合能力。优化涉企精准服务,建立“企业直通车”制度,聚焦重点企业,及时掌握诉求、协调解决问题。三是持续加大适应新科技革命背景下创新型企业培育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建设大型科学装置和公共科研平台,推动连接、算力等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及传统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改造,加强适应人的更高发展需要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四是提升企业国际化能力。加强企业国际化发展培训,搭建集国别风险预警、海外投资咨询、海外企业互助、品牌推广等功能于一体的企业国际化服务平台,引导企业有序开展国际化业务,更多向海外输出先进技术和业务模式,提升国际竞争力。五是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加强与美交流对话,积极拓展与欧日韩合作,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促进先进技术、数据、高技术产品与服务的贸易自由化和投资便利化,营造企业国际化发展的良好环境。
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韩喜平马丽娟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在这个重要的历史时期,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给予全社会一个全新的标识性概念。2023 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哈尔滨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时指出,“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增强发展新动能。”[1]9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2] 从理论逻辑看,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立足东北地区转型发展的紧迫性,为新时代新征程推动东北全面振兴提供了重要参考,也为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从实践逻辑看,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根基在实体经济,关键在科技创新,方向是产业升级。这是科技创新命题,也是社会组织与体制改革命题。现阶段,我国需要通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不断破解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推动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从而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一、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贯穿于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这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活的灵魂。”
[3] 基于构成要素的发展,生产力总是处在从量变到质变的能级演化当中。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主导的生产力,实质上仍然属于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范畴。必须深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考察生产力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解蔽生产力发展是社会发展最终决定力量的本质要义,剖析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变革的互动逻辑,进而寻找新时代发展新质生产力何以可能、发展新质生产力何以必要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何以可为的体系化、系统化理论支撑。
生产力概念是历史唯物主义最根本的理论基石。从本质上看,生产力概念的形成过程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历程具有一致性。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工资”部分指出,
“分工提高劳动的生产力,增加社会的财富, 促使社会精美完善”。[4]123 在“私有财产的关系”部分指出,“土地所有者———无所事事的、只会碍事的粮食投机商———则抬高人民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格,从而迫使资本家提高工资而不能提高生产力”。[4]175,176这两处所讲的“生产力”仅是泛指社会财富的生产能力。马克思在《评弗里德里希•李斯特的著作<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一文中指出,资本主义工业可以分为资本主义的工业制度和“工业违反自己意志而无意识地创造的生产力”[5] 两个方面。这是马克思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角度对如何界定生产力内涵作出的初步探讨。在标志唯物史观诞生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指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生产是双重关系的表现,“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4]532 在此双重关系中,“一定的生产方式或一定的工业阶段始终是与一定的共同活动方式或一定的社会阶段联系着的,而这种共同活动方式本身就是‘生产力’。”[4]532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进一步分析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指出“现代生产力反抗现代生产关系、反抗作为资产阶级及其统治的存在条件的所有制关系的历史”。[6]37而要解决这个矛盾,关键就在于无产阶级的斗争,即“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6]52在《资本论》中,马克思立足劳动二重性的视阈,将生产力作为生产关系的物质载体来研究,指出在物质资料生产活动中会形成两个方面的关系:一方面,是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这表现为生产力;另一方面,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也就是指生产关系。生产力是在生产方式的统摄下和生产关系辩证统一的存在,并不是孤立的存在。生产力是由多要素构成、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系统,
可以称为生产力系统。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明确指出:“劳动生产力是由多种情况决定的, 其中包括: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7]53可见,生产力系统是由劳动者、生产资料、科学技术知识和组织管理方式四大要素共同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这些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又相互区别。这其中,劳动者是生产实践的主体,是生产力系统中最活跃的因素。生产资料是劳动者在生产实践中一切物质条件,主要包括劳动对象和作用于劳动对象的劳动工具。劳动者和生产资料是生产力系统中的实体性要素,是其他要素存在和发挥作用的物质承担者。科学技术知识是劳动者对生产实践运行规律的认识结果,其反过来规定着生产实践的进行方式。组织管理方式是生产实践中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等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方法。如《资本论》中提到的分工、简单协作和机器大生产等作业方式。科学技术知识和组织管理方式是生产力系统中的渗透性因素,通过改善实体性因素的质或它们之间的联系状态而发挥作用。总的来说,劳动者通过提高自身技能和素质,能够发明和改进生产资料,发现和创造科学技术,创新联系方式与组织管理方式,并由他们使用来完成生产活动。生产资料的增长及其功能发挥内含并体现着特定的科学技术知识。科学技术知识的飞速发展及向现实生产力的迅速转化,能够提高生产力系统中劳动者、生产资料和联系方式与组织管理方式的实际水平。组织管理方式的专业化和有效性,通过规范并调整生产经营主体的形成和发展,能够提高和改进劳动者、生产资料和科学技术作用的发挥程度。
生产力总体上是不断进步的,处在“旧质”瓦解和“新质”
逐步形成的发展过程中。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明确指出,“生产力,即生产能力及其要素的发展。”[8]这说明生产力要素的发展推动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要素的发展包括两重含义:一方面,是指生产力系统原有的生产要素会不断优化。具体来说,劳动者质量的增强、劳动熟练程度的提高,会有效提高生产力;生产资料的改进和创新,是提高生产力的重要条件;自然力向生产力的转化,会形成低成本的生产力;科学文化知识的增长、先进技术设备的引进,会大幅度提高生产力;生产组织和管理模式的现代化,也会促进生产力发展。另一方面,是指新的生产要素会不断加入生产力系统。在农业经济时代,土地和劳动是基本生产要素。在工业经济时代,资本、管理、技术和知识等成为主要生产要素, 这些生产要素通过资本组合在一起,即“一切社会生产能力都是资本的生产力”[9],从而创造出远超此前一切世代的生产力。在数字经济时代,数据就成为新型生产要素。同时,数据和数字技术会赋予传统的土地、劳动力、资本和技术等生产要素新的内涵,而这些新的生产要素就会进一步构成新质生产力。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历史发展的物质基础,是推动社会形态演进的决定性因素。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生产力是人类“全部历史的基础”[10]43,“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4]533 从根本上看,生产力决定着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涉及生产、流通、交换和消费环节,还包括人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分配的形式等,即财产关系、劳动关系和交换关系等。更进一步地,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又决定着政治、法律、文化等社会的上层建筑。因此,生产力通过对生产关系发挥决定性作用,进而决定着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观念形态以及整个社会形态具有何种性质。马克思认为,生产力一旦发生变化,就“必然引起他们的生产关系的变化”[4]613,从而引起经济基础的变化,与之相适应,“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6]597,最终推动人类社会从一个形态迈进另一个形态。总的来说,生产力从落后到先进的不断发展是社会形态从低级到高级更迭的根本动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从根本上规定了社会形态的本质和基本结构。
从长时期来看,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需要。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的状况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有可能会导致社会革命,从而建立新的、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但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都要经历量变积累到质变的过程。在一定时间段内,生产力发展未必会引起生产关系立即变革。也就是说,当生产关系能够促进生产力发展时,它就会继续存在;在生产力的量变累积到产生质变之前,生产关系也不会产生质变。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6]592在既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及其规定的限度内,如果人能够正确认识到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就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局部地调整生产关系,以便更好地适应、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这并不意味着对“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10]
691的历史规律的否定,而是说明,不论是发展生产力,还是变革生产关系,都要兼顾主体向度的考察。从中国实践看,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改革生产关系和与之相联系的上层建筑,是我国实现经济赶超和保持经济健康的一大法宝。邓小平明确指出: “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11]370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勇于全面深化改革,自觉通过调整生产关系激发社会生产力发展活力,自觉通过完善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发展要求,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符合规律地向前发展”。[12]当前,我国生产关系虽然在总体上是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但是新质生产力作为先进生产力,必然推动生产关系的重大变化,也必然要求与之适应的新的生产关系。我国需要提高战略思维、坚持长远眼光,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不断调整和完善生产关系,促进新质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由此可见,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发展命题,又是基于经济和社会系统工程的改革命题。
二、新质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生产力质的跃迁
新质生产力代表了生产力演化过程中的一种能级跃升。新质生产力的起点在“新”,关键在“质”,落脚在“生产力”。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视阈看,新质生产力中的“新”,指的是新性质、新特征、新功能、新领域和新规律;新质生产力中的 “质”,指的是现代化人才、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和海量的数据及信息;新质生产力中的“生产力”,指的是社会发展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也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概而言之,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主导、以现代化产业体系为载体、以高质量发展为旨归的生产力,并由此成为贯穿中国式现代化系统工程的关键“经络”。
新质生产力是我国生产力的质的跃迁,涉及领域新,技术含量高,依靠创新驱动是关键。马克思认为,生产力的发展具有渐进性与继承性,后一个阶段生产力脱胎于前一个阶段生产力,是对前一个阶段生产力的“否定之否定”。“新质生产力”与“传统生产力”截然不同。传统生产力是以第一次和第二次产业革命为技术基础,以劳动、资本和土地为主要要素,以机械化、电气化、化石能源为主要动力,以产值是否增加为衡量标准,具有高度消耗资源能源、环境污染较为严重和不可持续等明显弊端。新质生产力是以在信息革命基础上孕育兴起的第四次产业革命为基础,以先进技术和数据为主要要素,以数字化、绿色化、共享化、协同化和国际化为发展趋势,以能否推动产业创新,以及能否构筑新的竞争优势为价值尺度,具有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和代际和谐等鲜明优势。近几十年以来,信息通讯技术、网络空间虚拟系统、信息物理系统、生物技术和绿色能源等新技术相继涌现,它们不仅各自发展、各自积累,而且日益融合、相互支持,共同建构起以大数据为基础的智能机器体系。正是这一机器体系推动我国传统生产力向着新质生产力不断升级、持续进阶,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的变化上:一方面是劳动者的数字化。高新科技知识和劳动技能的快速增长,促进了人的数字化思维和素养的加快形成,以及人的数字化的全面发展,从而带动了包括程序员、数据分析师、算法工程师等在内的数字劳动者的大量涌现,同时促进了如阿尔法折叠、聊天机器人和ChatGPT等新的人工智能体的相继问世;另一方面是劳动对象的智能化、劳动资料的虚拟化。高新科技的里程碑式进步,引发了包括智能传感设备、工业机器人、光刻机、云服务和工业互联网等在内的数字化劳动资料的爆发式成长。与此同时,促进了以高链接性、强渗透性和泛时空性为主要特征的数据、信息等数字化劳动对象的海量式聚集。从新质生产力的结构逻辑看,“高素质”劳动者和“新介质”劳动资料采取采集、编码、存储和赋值等方式直接作用于“新料质”劳动对象,不仅能够打破传统劳动的发生场域和时空场所,从而提高劳动效率,而且能够推动资源要素实现快捷流动和高效匹配,促进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开启全方位重构,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物质生产体系发生质的飞跃。
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在黑龙江考察期间,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谈及新质生产力,提到的关键词都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一方面,形成新质生产力要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主导。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13]30 等产业,具有知识技术密集、成长潜力大和综合效益好等鲜明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核心竞争力。未来产业包括“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 [14]等产业,具有创新程度大、技术密度高和发展前景广等重要优势,是实现创新引领发展中最活跃的力量。当前,我国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化、集群化和生态化发展,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旨在促进二者高速增长成为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支柱性产业和先导性产业,从而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难题。可见,促进产业系统化重建,能够释放更多新质生产力。另一方面,形成新质生产力要以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方向。相较前三次产业革命仅具“点突破”发展的特征,新一轮科技革命更具“面突破”融合性发展的相对优势,它带来的融合交叉效应更加广泛,有利于生产要素质量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经济效益的新型驱动。这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核心支撑。对此,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15],党的二十大报告部署“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13]30, 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研究“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问题”[16],旨在全面提升三次产业,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经济结构,从而确保我国在未来发展和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可见,发展新质生产力,能够更快地推进产业体系升级。需要强调的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要一手抓传统产业升级,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壮大。所谓的“一手抓传统产业升级”,并非将传统产业当成“低端产业”简单退出,而是要立足传统产业的现有基础,优化传统产业政策的实施方式,着力补强传统产业链的薄弱环节,锻造传统产业的新的竞争优势,提升传统产业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和竞争力。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从18世纪60年代起,西方国家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推动社会生产力大幅跃升,由此迈向了资本主宰、贫富悬殊、生态破坏和侵略扩张的现代化之旅。清王朝自持“物产丰富、无所不有”,实施闭关锁国政策,造成社会生产力停滞不前, 以致开启了战乱频仍、山河破碎、生灵涂炭和民不聊生的屈辱近代史。以史为鉴,是否具备掌握新兴技术的能力与速度,是一国生产力能否实现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推动世界进入创新密集时代,这是各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最佳时期。中国科技创新的整体水平虽然已经大幅提升,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科技创新的基础还不够牢固,创新水平还存在明显差距,在一些领域差距非但没有缩小,反而呈现扩大趋势。特别地,在政情、疫情和舆情等多种因素的交织作用下,中美科技在5G、人工智能、量子通信和关键电子元器件等敏感技术领域的脱钩趋势日趋明显,美国甚至采取“小院高墙”“可控依赖”“低端锁定”等手段对我国进行销售渠道控制和核心技术封锁,严重阻碍全球技术合作与进步。观瞻现实,针对进一步加快科技创新步伐问题,中国也同样拥有无可比拟的先天条件及后发优势。具体来说,我国拥有推动科技创新的丰富资源禀赋,如超大规模的人口、超大规模的市场体量和完备的制造业集群等;我国政府加大对企业和科研院所的财政支持力度,缓解了这些机构进行持续科技创新的融资难题;我国以全球性视野与前瞻性战略思维加强同欧美日等发达经济体科技创新互动,在开放合作中提升了科技创新能力。历史的教训、现实的趋势都启示我们,只有推动生产力迭代升级、跨越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实现科技强国梦,才能取得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赢得更大的空间和动力,从而完成现代化的追赶乃至超越。
三、新质生产力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新质生产力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框架内得以形成的。新质生产力的社会历史属性,主要表现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属性。从理论逻辑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论述,是基于我国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实践;从历史逻辑看,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就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从实践逻辑看,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印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够比资本主义及传统的社会主义更有力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从价值逻辑看,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旨向于共同富裕的实现。
从理论逻辑看,中国共产党人对生产力的一般规定开拓性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关于生产力要素创新理论丰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发展理论,关于生产力新质理论深刻扩充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质量理论,关于生产力水平跃升理论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进步理论。总的来说,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中国化时代化。从对生产力的一般规定看,马克思主义认为,在任何社会,科学都是“一般的”生产力,而在大工业生产条件下,科学并入生产过程成为“直接”生产力。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人先后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1]274,“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17],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18],“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 [19],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13]33,进一步强调了科技创新在生产力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重要地位。更进一步地,随着科技创新的广度拓展、深度强化和融合度提升,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与先进程度也会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7]698。毛泽东强调,“科学技术这一仗,一定要打,而且必须打好…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无法提高”。
[20]改革开放后,国际间以科学技术为支柱和主要动力的经济、军事、国家实力的竞争更趋激烈,中国共产党人更加关注如何运用科技创新赋能生产力这一问题。江泽民提出,“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21]。胡锦涛提出,“进一步发挥科技进步和创新的重大作用,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22]。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的提出意味着,党中央将推动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全面振兴,并以产业升级构筑新竞争优势、赢得发展主动权,这为我国生产力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的提升指明了前进方向。
从历史逻辑看,在对待生产力进步的问题上,我国始终立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通过改革经济体制,自觉地改革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某些方面和环节,通过改革政治体制,自觉地调整和改革上层建筑不适应经济基础的某些方面和环节,并在遵循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结合不同时期的国情,制定和完善正确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一整套经济政策体系和经济发展战略。总的来说,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之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显著优势。在所有制结构上,我国从实行以国营经济为主导,国有经济、合作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和国家资本主义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结构,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结构。我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使国有企业占据国民经济的关键行业,为政府发挥宏观调控、行政手段的作用提供了关键支撑;坚持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增长,保障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创业创新和创造财富,有助于劳动者、生产资料和科学技术要素在各产业中迸发生机活力、实现有效组合,从而推动了生产力的系统发展。在分配方式上,我国首先改正否定按劳分配原则的错误,贯彻价格体制、工资体制改革,推进税收调节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而后明确按劳分配为主的原则,承认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特别是建立要素市场化基础上按要素的市场贡献参与分配的机制。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能够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使生产力系统中人的因素高度活跃起来;健全和完善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机制,推进各种要素所有者的要素报酬合理化,充分调动各类生产要素参与生产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助于在经济发展中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经济体制上,我国首先逐步推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中市场调节的全覆盖;而后强调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正是因为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我国才能加快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和高端装备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并促进其向国民经济各行业渗透。正是因为发挥市场经济通过竞争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我国才能够加快发展生物制造、商业航天和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从而为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坚实基础。
从实践逻辑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
就是允许社会生产力以资本主义社会和传统的社会主义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能够更快、更好地得到满足。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正是对这一点的最好印证。正如《共产党宣言》指出的,“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6] 52 从目标导向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力能够比资本主义社会和传统的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得更好、更快,得益于我国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国顺应国家发展大势和战略需求,探索科学技术发展及与革命斗争、生产实践相结合的路径,相继实施“向科学进军”、科教兴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等重大战略,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提供了强大的科技创新动力。新中国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用了七十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时间去追赶,推动科技事业发生历史性、整体性和格局性重大变化。目前,我国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科技实力大幅增强。例如,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和量子信息等新兴技术跻身全球第一梯队,数字经济规模稳居世界第二,北斗导航、移动通信和新能源汽车等一系列数字技术进入世界领先行列,等等。从结果导向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力能够比资本主义社会和传统的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得更好、更快,体现在经济总量的增长上较之其他国家能够更稳、更快。据统计, 1820~1870年,在科技进步及工业化的赋能下,美国经济年均增速为 4.2%。到 1950 年,美国经济规模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达到27%。而在1979~2019年间,随着科技创新的进步、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推进,我国GDP年均增速为 9.4%,到 2020 年,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已提高到 17%。这期间,在 2009 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 2010~2020年美国经济年均增速下降为1.78%,而中国则保持 7.28%的年均增速。彼时,中国经济发展增速是美国经济发展增速的4.1倍。[23]未来,在新质生产力的主导下,我国经济总量与美国的差距将会持续缩小直至赶超。
从价值逻辑看,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不仅有利于促进物质财富的丰盈,而且有利于推动人的生活质量的提高与生活形态阶段的提升,将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迈进。纵观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可以发现,人类社会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邓小平明确把解放与发展生产力提高到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他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9]373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一贯强调的是包括物质和文化生产在内的生产力,党的十八大又提出了“生态生产”的概念,进一步拓展了生产力的内涵。也就是说,我们党推动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实质上就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等各个方面的需要,促进人民群众的全面发展。从理论层面研判,随着新质生产力的形成,科技创新已在生产力中占据主导地位。在科技创新的赋能下,生产力会向更深层次拓展,并会推动社会生产指数式发展,促进经济快速增长,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从实践领域来看,随着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正向激励机制,将以经济层面为中心轴线,广泛辐射到政治、文化和生态等各个领域。也就是说,数字经济可以推动产业升级、带动区域产业分散化、促进乡村振兴、畅通城乡要素循环、提高数字政府建设水平以及促使数字基础设施更加充分,前三者加强了经济增长的均衡性,后三者强化了经济增长的共享性。总的来说,数字经济可以带动均衡共享式增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从而推动共同富裕。
四、发展新质生产力要进一步深化生产关系变革
一是推进教育、科技和人才体制机制创新。教育、科技和人才共同构成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因素。要整体推进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和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要以教育优先发展为原则,推动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并为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和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奠定基础。要着力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突出高精尖导向,培养造就适应国家战略需要、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潮流的拔尖人才和紧缺人才。要深化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和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培养一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大国工匠和能工巧匠。要以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导向,推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并为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和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提供动力。要优化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科技领军企业定位和布局,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要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更好地把科技力量转化为产业竞争优势,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要以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充分迸发为目的,推动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并为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和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提供支撑。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打好“引才、育才、用才”组合拳,深层助推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要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在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应急科技攻关中“挑大梁”“当主角”,进一步激发其创新创造活力。
二是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尊重产业发展规律,优化产业布局,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抢占未来产业发展的制高点,能够更多地释放新质生产力。现阶段,战略性新兴产业日臻成熟、已经兴起,正处于扩张期。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包括:市场前景、投资需求、资源条件、关键技术、研发制造能力和产业生态等。因此,必须聚焦上述因素,系统性部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具体来说,要制定并完善有助于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则制度,鼓励地方政府设立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专项资金计划,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品创新构建科技支持政策体系,规范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秩序、预防其无序竞争,从而延长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链条,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附加值。未来产业尚处于萌芽或孕育阶段,产业成长不确定性更大,培育周期也更长。因此,必须前瞻部署未来产业发展规划。要重点聚焦未来信息、未来健康、未来制造、未来能源、未来材料和未来空间等领域及其细分领域,确定未来产业的关键技术清单、重点服务领域,打造未来产业的策源高地。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要共同制定发展未来产业的行动方案,国家要前瞻性设计发展未来产业的时间表与路线图;各地区要结合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从优势产业特别是龙头企业中筛选、扶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的未来产业,并因地制宜为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发展规划。要重点围绕原创成果突破、产业梯度共进、创新伙伴协同、应用场景建设、科技金融赋能和创新人才聚集等方面,出台发展未来产业的配套措施,构建发展未来产业的创新创业生态,提升未来产业的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三是健全新型举国体制。要创新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举国体制,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推动生产力实现突破性发展和跨越式进步。所谓新型举国体制,并不是遵循单一的政府逻辑、市场逻辑或社会逻辑,而是坚持三者的有机整合。新型举国体制能否高效运行,关键在于要围绕如何实现科技创新建立国家科技宏观决策与咨询机制;围绕何以实现科技创新,建立跨领域、跨部门和跨区域“资源—统筹”机制,特别是健全多元化、多层次和多渠道投融资机制;围绕何“人”实现科技创新,建设高质量创新联合体,并为之探索建立相应的运行机制。基于这个行动逻辑,我国已通过设立和实施重大科技专项的方式,有效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之于原始创新的主导作用。从历史经验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开展“曼哈顿工程”“雷达工程”等大型科研项目,形成高效的现代科研组织体系,研制出大批战略武器。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国组织实施大规模协同攻关,突破了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等尖端技术,取得“两弹一星”等重大科技成就。新时代以来,由国防科工局牵头组织实施探月工程重大专项等,发挥核心技术突破和资源集成的制度优势,一定时限内在贡献重大战略产品、关键共性技术和重大工程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对此,要进一步完善和创新与之适应的组织结构、沟通方式、竞争机制和激励方式等长效机制,从而一体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开放创新。与此同时,我国已通过“揭榜挂帅”的方式,探索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之于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承接作用。针对量子信息、星际探测以及涉及能源安全、粮食安全和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在内的“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发挥需求明确、导向清晰、参与面广和效率更高的制度优势,引导更多掌握核心技术、具备攻关能力的创新人才和领军团队积极参与,初步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对此,要进一步建立与健全与之相配套的政策支持、要素投入、激励保障和服务监管等长效机制,加快构建起、维护好支撑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良好生态环境。
四是优化营商环境。要从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和社会信用等四个方面切入,完善统一的产权保护制度,完善并健全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及与之相适应的准入机制,维护统一的公平竞争制度,建立新型监管机制,以此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适宜的营商环境和制度保障,特别是法治环境保障。这其中,国有企业不仅要加大科技研发投入,还要深化创新体制机制改革,从而主动探索创新化发展路径,激发创新活力和创造力,加快落实新质生产力:一方面,要围绕服务国家战略深化功能性改革。国有企业要推进颠覆式创新,布局探索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提高投资和创新的有效性,充分发挥创新引领作用。另一方面,要围绕价值创造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国有企业要完善创新机制,优化创新模式,强化创新激励与容错机制,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和现代产业链链长。民营企业具有机制灵活、市场敏感度高、反应速度快和决策链条短等优势,不仅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完成集成创新,快速释放新质生产力,而且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形成跟随创新,迅速实现新质生产力的商品化。但民营企业通常以获得利润为根本经营目标,因而难以承受原始创新过程中“试错”带来的高风险。对此,要强化对民营企业创新的风险投资等金融支持,推动科技人才向民营企业流动,支持民营企业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技重大项目,加快推进科技资源和应用场景向民营企业开放,推动民营经济的产业政策从选择性、特惠性向普惠性转变,破除制约民营经济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各类制度型障碍。
五是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生产力跃迁和现代化推进,
必然伴随着深刻的经济变革、政治发展和社会转型。正如意大利著名经济史学家齐波拉(C arloM.Cipolla)指出的,“工业革命在漫不经心的观察者看来仅仅是经济和技术问题,实际上它是非常复杂的政治、社会和文化的大变动问题”。
[24]与之相适应,也必然会造成社会成员私有财产的剧烈膨胀、政治地位的急剧攀升和社会身份的深刻变革。从衍生弊端的一侧发展链看,会导致权力寻租、贪污腐败和政商勾结等现象纷沓而至;反过来,又会造成改革停顿、市场失灵和经济停滞等问题接踵而至,最终阻碍生产力的进步。可见,形成新质生产力,必须为之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从根本上看,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有利于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符合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纵深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可以提升经济效率,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完善发展方式,改善经济结构和完善市场体制,进一步排除、克服和革掉发展生产力的阻力、束缚和桎梏。最核心地,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的主观能动性,能够进一步引领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腐败行为对公共财产的掠夺,会造成对人民权力和利益的严重侵害,违背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从而阻碍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正气充盈、政治清明的政治生态和环境,可以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人才在新质生产力中的决定性作用,进一步推动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在一般意义上,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有利于国有企业推动公司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现代化,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浓厚氛围,发挥公有制经济在发展新质生产力过程中的“压舱石”作用;有利于构建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激发市场创新的内生动力,发挥非公有制经济在发展新质生产力过程中的
“主力军”作用。
王飞 ,韩晓媛 陈瑞华
一、引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实现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础,也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标志,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抓手。如何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时代,形成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内在动力,无疑是亟须解决的重大难题。2023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东北时指出:“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新发展格局下,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已成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性战略举措。新质生产力在科技创新、产业变革的加持下对产业现代化体系建设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引擎,以新兴产业为主导,以产业优化为方向,更加关注生产要素的新质投入、资源配置的效率提升、经济效益的新型驱动。
自新质生产力提出以来,学术界对其关注度不断提升,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三方面:一是从基本概念出发,重点阐述其基本特征[1-2]、生成逻辑[3]、战略意义[4]、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5];二是从指标测度出发,根据其特征选取合适的指标基于中国情景利用熵值法进行量化[6];三是从影响研究出发,探讨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7]、助力新型工业化[8]、形成发展动力[9]、助推产业调整[10]、赋能产教融合发展[11]等应用性研究。然而,研究的视野广度还需拓展,目前对新质生产力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等问题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基于此,本文在分析新质生产力理论内涵与时代特征情况下,重点探究新质生产力如何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内在逻辑,识别新质生产力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现实挑战,提出新质生产力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实现路径。
二、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内涵与时代特征
新质生产力是在数字化、智能化与技术化快速发展的条件下,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呈现的新形式和新质态,它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质变为基本内涵。其起点在“新”,关键在
“质”,落脚点在“生产力”。“新”主要是区别于传统生产力,以科学技术为手段,聚焦于新兴产业、高科技产业、未来产业和现代化产业;“质”主要是相对于“量”而言,强调生产要依靠知识力量、依靠科技手段、数字技术和创新赋能以达到生产提质增效;“新质”即在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时代,将科技创新等要素赋能于现代化产业以衍生新形式和新质态。“生产力”主要体现在马克思提出的三个关键要素:劳动力、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第一,新质生产力要求具备高素质的新劳动力,主要体现在劳动理念和劳动技能两个维度。一方面,在全社会营造重视人才和人才创造财富的氛围,激励广大劳动者释放聪明才智,转变劳动观念,跟上时代潮流,积极主动学习新技能,发挥自身的不可替代性,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根本保障。另一方面,掌握适应未来产业发展的劳动技能,利用数字化、智能化和信息化提升自己的综合劳动能力,以匹配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所需要的劳动力,通过高素质的劳动生产率促进产业优化,促进经济发展。
第二,新质生产力需求“新介质”的劳动资料,包括提供生产基础的物质资料和起到传导作用的中介资料。一是人们用以改变和影响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既有传统的基础设施,也有数字经济催生的数字新基建等资料。二是协助劳动者将技能传导至劳动对象的中介资料,主要通过创新和数字化的手段来实现创造力:创新是新质生产力实现的核心,创新为劳动资料的改良创造了有利条件,通过创新突破关键性技术的瓶颈,必将引发生产变革,产生质的变化;数字化则有利于提升生产和管理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促进“数实融合”,发挥“乘数效应”,进而形成具有数字化、绿色化和智能化等特性的“新介质”。
第三,新质生产力需求“新料质”的劳动对象,体现在新质产业和绿色发展两个层面。一方面,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调整的情况下,加之科技创新成果不断转化,数字经济快速发展,人们对劳动对象也在不断发生改变,对于不同地区的产业做出不同的要求,包括东部地区培育世界先进制造业集群、中部地区打造现代装备制造业及高技术产业基地、西部地区建成资源精深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绿色食品基地、以及东北地区争取传统优势产业的改造升级。另一方面,新质生产力要求具备生态意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与可持续发展,加速新旧动能转换与数字化赋能,形成经济系统的绿色循环发展。劳动对象日益趋于类目增加、虚实共存,由此演变为“新料质”。
新质生产力是在新发展格局下科技创新与产业优化变革的情形下提出的新概念,赋予了鲜明的时代特征。一是更注重新发展理念。新质生产力是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结合中国实际国情提出的新概念,符合与时俱进的经济思想,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论为内在要求。二是更注重创新性。相较于传统生产力而言,新质生产力更加强调科技创新的乘数效应,涉及的领域新、技术要求高,希望在关键核心领域以创新引领发展。三是更体现数字化。在数字经济时代,数据要素的作用起到了倍增效应,赋予了传统生产力更高效率的属性,以数据化驱动新兴产业发展。四是更兼顾未来化。强调发展未来产业,注重劳动力高素质能力培养,将新生产要素融于各产业、各领域,以促进未来生产力的跳跃式发展。五是更注重新产业的培育。现代化产业建设是中国现代化的核心,由科技创新发展带来的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会形成新的生产力,有利于建设自主可控、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成为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
三、新质生产力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内在逻辑
2023 年 5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
次会议上强调,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保持并增强产业体系完备和配套能力强的优势,高效集聚全球创新要素,推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建设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对现代化产业体系内涵做了深刻的阐述,基于此,本文从产业体系完整化、安全化、创新化、智能化、绿色化和融合化六个维度阐述新质生产力赋能现代产业化体系的内在逻辑。
(一) 新质生产力赋能产业体系完整化
完整的产业体系需要具备齐全的产业门类、完整的产业链供应链和完善的产业配套设施与政策,产业间能够破除界限,相互联系,形成上、中、下游的完整产业链才能使得整个产业体系具有坚实的支撑。近些年,美国等发达国家实施制造业回流、离岸外包和经济制裁等措施使得中国产业链完整性受到影响,中国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迫在眉睫。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不仅能够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同时能够催生新兴产业,以科技创新赋能传统产业,推动实体产业和虚拟产业融合发展,优势产业与特色产业同时发展,丰富产业多样性,弥补产业空缺,在多领域共同发力,构建完整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形成产业内部的良好循环和产业间的互补效果,实现价值链由低端向中高端水平跃进。
(二) 新质生产力赋能产业体系安全化
打造安全可靠、自主可控的产业体系,是一个国家产业安全和经济安全的基础保障,当面临不利冲击时,产业链只有具备足够的韧性才能释放出抵抗各种冲击的能力。当前,面对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大国博弈加剧、脱钩断链和筑墙设垒等现实挑战,急需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要求攻坚克难,攻克卡脖子技术,调整产业链布局与分工,着力提升产业体系的安全性,守住产业链和供应链安全的底线。新质生产力演变成为众多行业关键底层投入部门的需求,以新质生产力补齐产业链缺口、短板和弱项,以高素质劳动力为产业体系建设提供智力服务,以新材质弥补弱势产业上下游的完整性,实现对产业体系中关键环节的自主把控与掌握,在重要领域与关键环节形成全球领先优势,以新质生产力优化产业结构,以应对发达国家在高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形成的领先优势。新质生产力把产业安全作为行稳致远的保障,提高关键环节自主可控能力,建立国际竞争优势,推动国内外产业畅通循环协作,在更多领域实现并跑乃至领跑发展。
(三) 新质生产力赋能产业体系创新化
科技创新是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驱动因素,要不断强化产业创新、通过创新提升现代化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等高技术产业的开发和应用充分发挥了创新要素的积极效应,创新带来的技术颠覆性更是具有强烈的产业关联带动效果,进而促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只有发挥创新要素的作用,才能从“跟跑”转变为“领跑”,抓住科技创新,就等于抓住了产业创新的“牛鼻子”,就能实现产业现代化建设,推进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新质生产力涉及领域新、技术含量高,其形成过程也是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兴起以及传统产业优化的过程,新质生产力重视科技创新的赋能效果,强调创新是生产力和发展的动力引擎,以高效益的创新发展模式替代传统发展模式。在实现新质生产力时,强调劳动者的素质培养,依靠创新型人才和质量效果实现产业的升级与跃升,进而实现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四) 新质生产力赋能产业体系智能化
智能化是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推动力。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元宇宙、3D打印等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改变了传统产业的组织结构和运营方式,催生了更多的高质量、高效率新兴产业。智能化的广泛应用有效推动了各个部门的效率变革和管理方式,影响了产业组织形态、生产经营方式和治理管理机制,有助于当前我国传统产业的转型,成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赋能力量。数字经济时代,新质生产力能够以智能化活动推动数字经济得到跃升式发展,推动产业数实融合发展,提升产业数字化水平、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应对市场冲击的反应速度、减少碳排放、增强国际竞争力,进而增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新质生产力通过智能化手段优化新型生产要素、探索高效率发展路径,形成高水平产业结构体系,孕育新的产业赛道和发展动能,通过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促进数实融合,抢占全球新一轮产业发展制高点。
(五) 新质生产力赋能产业体系绿色化
绿色化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时代要求。在“双碳”目标下推进产业绿色化发展,不仅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需要,更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现代化产业体系要求生产方式绿色化,抓住绿色技术、调整能源结构和投入要素,加强绿色基建建设,降低高耗能产业比重,让产业机构绿起来。新质生产力是在全球绿色转型的时代背景下发展起来的,恰好具有绿色低碳的特征,倡导推广绿色创新、推广绿色设计、增加绿色投入、研发绿色产品,实现低碳转型,在构建绿色低碳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发挥中坚力量。与此同时,利用新质生产力在产业源头、投入过程和产品转换等环节注重科技创新和资源循环利用,这本质上就是一种绿色低碳的发展路径,有助于构建绿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六) 新质生产力赋能产业体系融合化
融合化是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体现。随着数字经济的不断发展,生产要素的便利流通,产业间的界限趋于模糊,产业之间的融合发展成为现代产业体系的常态化。要实现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就要求做到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数字化产业与实体产业融合、科学技术与全产业融合等,以产业融合、要素融合释放倍增效应,培育壮大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推进新质生产力是现代化产业体系融合发展的重要动力,新质生产力不仅能够推动数字化、绿色化、创新化融于传统产业以释放传统产业的能量,形成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提升产业生产效率,还能加速产业间融合,催生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这有助于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开辟新领域和新赛道,重塑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新动能、新优势。新发展格局下,新质生产力成为产业体系融合发展的重要抓手,与新质生产力伴随而生的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融合能激发产业活力、创新产业链形态、优化产业体系,助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四、新质生产力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现实挑战
理论上,新质生产力可以通过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完整化、安全化、创新化、智能化、绿色化和融合化来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但在现实中,由于以下现实挑战抑制了新质生产力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六化”的进程,阻碍了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演化升级。
(一) 新质生产力赋能产业体系完整化的现实挑战
一方面,新质生产力赋能产业体系完整化遭到国际分工格局
重大演变的外部挑战。在“逆全球化”态势比较高涨的情况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相继推出制造业回流和邻国布局配套产业体系的措施,导致中国外部产业链体系的完整性受到不利冲击,整体的国际产业分工格局面面临崩解的风险。另一方面,新质生产力赋能产业体系完整化受到国内高端产业体系不健全的影响。如国内高端芯片生产制造、电子信息、半导体等产业发展态势、高端人才队伍、设施服务配套等都和德国、日本、韩国等发达经济体存在差距,更缺少世界级高端产业链集群[12]、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未来产业集群。与此同时,国内各区域间的高端创新要素、新介质材料和高素质劳动者也存在显著性差异,也会导致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发展存在新形势下的不均衡、不平衡现状[13],如中国南北区域差异差异、东中西区域差异、城乡之间差异等结会影响新质生产力赋能产业体系完整化的效果。
(二) 新质生产力赋能产业体系安全化的现实挑战
在世界百年之未有大变局下,“逆全球化”趋势不断增强、
贸易制裁频繁发生,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更是采取 “脱钩断链”和“贸易封锁” 等手段[14],意图打造“小院高墙”态势,打压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快速发展,巩固其霸权地位。在这种情况下,新质生产力对于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赋能效果会大打折扣,因为贸易壁垒和脱钩断链成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巨大隐患,抑制了创新交流、数据信息获取、要素自由跨境流动和劳动力技能学习等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有效途径,严重影响新发展格局下新质生产力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安全性”和“开放性”[15]。发展新质生产力能够统筹安全与发展的关系,培育新发展动能,摆脱关键技术受制于人的现实挑战,赢得国际竞争中的主动权。
(三) 新质生产力赋能产业体系创新化的现实挑战
科技创新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动力与源泉,虽然我国的科学技术在诸多领域都取得了重大突破与进步,但是在高端芯片、核心软件、关键材料、智能终端处理器、光刻机等“卡脖子”技术方面仍然存在着受制于人的梗阻,在部分关键核心领域存在基础研究薄弱、创新成果转化不足和自主研发能力欠缺等短板 [16],导致新质生产力在赋能现代化体系创新化时受到现实制约。具体而言,首先,现代化产业的研发投入比重降低,与美国、日本和韩国等高收入国家存在明显差距(如图1所示),这严重制约了新质生产力在赋能现代化体系创新化的突破性贡献和持续性发展。其次,新质生产力所需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缺口较大,如2023年华为与安永联合发布了《中国ICT人才生态白皮书》指出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的岗位技能满足率很低,预计2025年 ICT 领域人才缺口将突破2000 万,无法形成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需要的紧跟时代步伐、将创新理论应用于产业发展实践的高水平人力资本。最后,创新质量和研发效率仍需提升。创新最直接的体现便是专利的数量,其中三方同族专利能够直接反映一国科技实力的代表,然而我国三方同族专利占比远低于美日韩三国(如图2所示),创新的质量不足需要新质生产力的转化与改造,以进一步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创新发展。
(四) 新质生产力赋能产业体系智能化的现实挑战数据是产业体系智能化升级的基石,数字关键核心技术是推动产业体系智能化升级和创新的重要手段。伴随着数字要素和人工智能应用的不断推广,产业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这也得益于数字经济的红利,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市场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占GDP比重提升至41.5%,但是同世界其他数字经济大国相比,中国数字经济存在着大而不强、快而不优的现状[17], 没有释放出该有的增长红利,这限制了新质生产力在赋能现代化体系智能化的动力效应。如图 3 所示,2010 年以来数字经济快速发展但是中国劳动生产率增速急剧下滑,出现了智能化时代的“索洛悖论”。另外,由于发达国家对于全球数字经济和智能化的主导地位,导致广大发展中国在推进数字化、智能化赋能国内产业现代化建设时更加侧重于本国已有的数字经济产业链条和数字贸易体系的优化升级,关于全球数字贸易和智能化治理合作实际上是存在摩擦和矛盾的,这导致新质生产力在赋能现代化体系智能化时存在外部挑战和风险。最后,由于产业间、企业间和部门间存在着“数据孤岛”现象,这对智能化的运作和决策产生负面影响,数据碎片化和数据冗余等现象[18] 都会不利于新质生产力赋能现代化体系智能化建设。
(五) 新质生产力赋能产业体系绿色化的现实挑战
产业体系绿色化主要是在“双碳”目标下和生态文明发展态势下,在产业发展和建设中采取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低污染经营方式,以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与优化升级。当前,新质生产力赋能产业体系绿色化主要存在以下障碍:一是高素质人才供给不足成为首要短板,绿色产业体系对劳动者素质和能力要求较高,现阶段的劳动者技术供给不足、专业训练欠缺,“卡脖子” 技术创新人才更是凤毛麟角[19];二是中国绿色科技创新不足,绿色技术投入多、要求高、风险大,且经济预期目标难以估量,科技“瓶颈”严重制约产业绿色发展的水平和层次;三是绿色产业投资不足和融资较难成为限制性因素,绿色化的现代产业体系需要对传统产业的现有生产流程、使用原料和供应链进行调整和升级,引入生产新介质所需的资金投入成为广大企业的现实性难题;四是市场机制与政策不稳定带来的忧患性,新质生产力赋能绿色产业化体系所需的市场供需、环境补偿成本和代际公平观念等机制尚未完成,部分政策注重短期效果和朝令夕改的现象对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长期建设存在不利影响,可见中国的绿色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需要在新质生产力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六)新质生产力赋能产业体系融合化的现实挑战
新质生产力赋能产业体系融合时,主要存在融合不深、融合不全和融合不便等现状。就融合不深而言,主要体现在当前产业融合仍存在相对割裂、各行其道的现状,在融合时忽略了资源协调统筹、生态资源价值开发等问题,导致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融合化急需新质生产力注入新的动力要素推动深度融合。就融合不全而言,产业融合涉及不同产业,而不同产业之间的差异性会对融合发展产生制约,新质生产力催生的新业态、新产业和新模式对现存的多部门的割裂式监管体系亦带来严峻挑战,诸多现实约束导致了产业体系融合不全。就融合不便而言,随着数字技术和传统产业的融合发展,使得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方式复杂多变,但由于企业资金限制、人才限制和领导的短视行为产生了不愿融合的现象,现实当中“放管服”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门槛和繁琐审批更是制约产业的融合创新[20]。
五、新质生产力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实现路径
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是一项复杂联动的系统工程,需要在巩固传统优势产业的基础上,从产业优化升级的动力源入手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而新质生产力以创新动力为基础,因此瞄准新质生产力的战略定位、结合新质生产力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梗阻与挑战、厘清新质生产力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实现路径以利于实现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六化”建设。
(一) 以新质生产力释放传统产业能量,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助推产业体系完整化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推动力。一方面,通过新质生产
力引导技术创新和高素质劳动力赋能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传统产业,释放传统产业能量。新质生产力赋能现有的高新技术产业和高端装备制造业,催生这些产业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应对 “逆全球化”等不利冲击对产业体系完整性带来的破坏。另一方面,通过引入数字技术、高端制造、万物互联等理念与技术,不断开创新模式和新业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发展新能源、新材料、高端化等领域中市场前景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对大数据、航空航天和6G关键技术的突破,开辟量子、脑科学等未来产业新赛道,弥补高端产业体系不完整的空缺,开发新产品、延伸产业链,有助于现代化产业体系开辟新赛道,挖掘新动能,培育新优势,形成新竞争力。同时,充分发挥有为政府和市场监督的作用,加强对新质生产力赋能区域主导产业、优势产业和基础产业的顶层设计,建设产业链上下游联动、横向耦合的产业梯队,加大政府支持力度,通过税收优惠和专项补贴、搭建区域产业平台、强化产业管理,提升全产业体系的整合能力。实现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协调融合和繁荣发展,全面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二) 统筹协调开放新观念、构筑安全包容新高地,助推新质生产力赋能产业体系安全化
面对当前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贸易制裁的强劲逆流和脱钩断链的现实挑战,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构建应以“直面挑战、开放兼容、重视不足、博采众长”的发展理念,坚守安全可持续发展的底线,助推新质生产力赋能产业体系安全化建设。第一,坚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决遵循党的方针政策,加强党对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和产业外贸领域的统一领导,发挥政府宏观调控在国际贸易和应对不利冲击时的“稳定器”作用,及时制定战略措施,完善应对经济制裁等影响产业体系健康发展的风险防控体系。第二,加快构建新时期对外安全开放的新格局,为新质生产力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营造国际产业合作交流与开放共赢的新环境。依托“一带一路”倡议、RCE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等合作平台,构筑互利共赢、互联互通、利益共享的开发格局,扩大国际产业链合作范围,既要推广中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经验,又要博采众长,加速全球价值链重塑和产业链稳定。第三,重视新质生产力的应用,增强产业国际竞争力,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提升全球贸易规则的“话语权”, 构建符合中国特色的产业体系配套政策工具,统筹协调国际合作,增强安全观念。
(三) 增强创新驱动赋能、打赢核心技术攻坚战,助推新质生产力赋能产业体系创新化
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和中国摆脱技术受制于人的动力源泉,更是中国建设自主可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内在底气。从全局出发,必须做好系统性、战略性的创新规划,充分发挥中国社会主义举国体质的力量,全盘布局创新规划,拓展多元体创新渠道。从现实出发,加大科研投入、持续推进“卡脖子”关键领域的制约突破,发挥有为政府的积极作用,制定法律法规、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解决创新成果转换的现实梗阻。从未来出发,聚焦前沿创新理论研究,大力支持科研人员深入研究,不断深化科研管理改革、建立经费支持和成果共享机制。从根本出发,培养创新性人才,构筑高素质、多产业和复合型的人力资本,加快产学研联盟,强化政企校联合培养人才的稳定机制,形成满足落实新质生产力的高素质劳动者蓄水池,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广阔丰裕的人才队伍。
(四) 加强数字关键技术攻关、创新产业发展模式,助推新质生产力赋能产业体系智能化
一方面,加强数字技术的攻关,提高智能化对产业领域的渗透力,最大限度发挥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智能化作用。一是要加强智能化基础产业建设,以数字化和智能化提升我国传统产业生产效率、改进产品质量、提高价值链水平、拓展增值服务,以提升基础产业的竞争力。二是培育智能化人才队伍,开展政府-企业-高校联合培养,搭建高水平智能化平台,提供财政支持、优化人才培养机制,培养一批智能化领域的高端人才,为智能化产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三是建立智能化研发投入机制,采用经费支持、政府购买、税收优惠、机构投资等多样化投入支持智能化研发水平提升。另一方面,培育智能化新兴产业、创新产业发展模式,助力新质生产力赋能产业体系智能化建设。聚焦于数字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等智能化产业,加强制造业强国、数字强国和质量强国建设;同时开发量子信息、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的谋划布局,催生技术更优、效率更高的新兴产业部门,优化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组成结构,提升产业体系的质量水平。
(五) 完善绿色低碳政策、释放绿色市场空间,助推新质生产力赋能产业体系绿色化通过新质生产力赋能产业体系绿色化旨在推动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鉴于产业体系绿色的外部性强,想要形成绿色发展,需要通过法律政策和外部监督等手段,完善绿色低碳政策。一是修订和完善节约能源法、循环经济促进法等相关法律体系建设,统筹协调相关经济法规、强化绿色发展的法律法规政策保障,不断增强法律约束,加强污染惩处力度,同时制定有利于绿色低碳发展的优惠政策,引导产业朝着环保方向发展。二是推进产业园区绿色化升级,督促绿色产业园区的战略定位、规划布局、实际功效和配套设施等方面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对现有园区不断推进绿色升级,推进污染物集中处理、公共资源集约利用、水资源再生利用和产业循环对接,整体减少污染和排放。三是政府提供有效服务,优化绿色产业市场环境,打破市场壁垒、建立统一市场管理化机制,加强产业信用体系建设,对有违环保要求的法人、企业和产业的不良信用实施惩戒。四是设立绿色产业扶持专项基金,发展绿色金融、拓宽融资渠道,加大对绿色产业研发、绿色成果转换、绿色技术示范的支持力度,引导社会资本建立绿色发展基金,加大对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污染物处理和循环利用的重点项目支持。
(六) 推进产业融合、数实融合、强化产业规模优势,助推新质生产力赋能产业体系融合化
通过新质生产力深化产业间融合渗透、强化产业规模优势是
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坚实后盾。一方面,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包括推动传统产业间融合和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融合:新质生产力赋能于传统产业融合主要体现在农业、工业与服务业的强基固本,以服务业为关键抓手,有效链接、加速粘结和深度融合农业和服务业产业,积极培育“休闲农业”“绿色农业”等“农业+服务”产业融合的农业新形态,加速发展“工业+服务业”两业融合生态体系;新质生产力赋能于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融合,需要挖掘数据要素等新介质培育“智慧农场”“电商农业”等数字化农业新业态,以创新要素提升工业领域高质量发展,提升航空航天、AI 智能、光伏设备等领域的制造业强国优势,发挥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对服务业提质增效,推进现代化服务业的有序发展。另一方面,加强数字技术与实体产业的深度融合,以数据要素和创新要素形成数字产业集群,以新质生产力带动新的数字技术涌现,充分利用数字技术与产业融合,形成的新型“技术 -产业”生态体系布局,赋能实体产业不断优化升级,深化数字技术在生产、分配、交换到消费各个环节的渗透和应用,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延伸数字化产业链,协同推进数字化农业、数字化制造业和数字化服务业以及衍生出的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
张震宇 侯冠宇
一、引言
中国式现代化,作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既体现了全球现代化的共性,又彰显了中国特色。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及其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贯彻应用。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出发,强调全面深化改革的核心地位。在应对社会发展挑战方面,中国式现代化成功规避了西方现代化进程中普遍存在的诸多问题,如资本主义集中化、社会分化、过度物质主义以及对外扩张等。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条新的现代化道路,并在探索更为优越的社会制度时向世界提供了“中国方案”。在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的调整过程中,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开拓创新。随着社会发展,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模式不断涌现,生产力体现为人类对自然的利用和改造能力,社会进步体现为生产力的从低级到高级、从旧质到新质的转变。习近平总书记准确把握了新时代科技革命和中国经济的发展趋势,创新提出了新质生产力概念。在社会主义新时代,以“新质生产力”为代表的生产方式正在重塑社会生产关系,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持续动力。当前,中国经济正面临内外需求减少、产业结构调整及经济预期转弱的三重挑战。而西方国家走上了一条以资本主导、贫富差距扩大、生态破坏和对外扩张的现代化之路。与之不同,中国式现代化是共同富裕的时代背景、发展土壤和实现条件[1],主张共同发展,其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与西方现代化有着显著差异。新质生产力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新活力,推动其高质量发展。因此,研究新质生产力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机制与现实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二、新质生产力赋能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逻辑
(一)新质生产力的概念与特征
新质生产力是指以科技创新为主导的生产力,强调关键和颠覆性技术的突破。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这种生产力转型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推动了经营管理方式的变革,促进了社会生产效率的提升。新质生产力的理解需从其创新性(“新”)和质变性(“质”)两个维度出发。它侧重于创新、知识和技能的应用,利用先进设备和技术,以达到更高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2]。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深化和补充,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时代意义,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获得了新的时代价值[3]。这一发展过程从毛泽东的“自然科学是人们争取自由的一种武装”[4]观点,到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再到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对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观点,体现了新质生产力概念的不断丰富与发展。中国在生产力领域的成就可追溯至1958 年首台电子管计算机的试制成功,之后包括半导体三极管、二极管、两弹一星一艇(核潜艇)等重大科技成果的相继问世。近年来,中国在高铁技术、5G、6G、航天航空航海等技术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更是凸显了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变化[5]。生产力的这一发展趋势不仅肯定了科技创新作为社会发展驱动力的重要性,同时也突出了新质生产力在当前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的核心角色。
在人类改造自然和创造财富的过程中,劳动者、劳动对象、
劳动工具构成了生产力的基本要素。马克思的生产社会化理论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以生产为基础,揭示了生产发展和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6]。新质生产力概念的提出发展了劳动者与劳动工具的内涵,完善了生产关系的内涵。新质生产力调整了现代劳动模式,优化劳动结构并改善人力资本的结构,加强了数字化和科技化生产工具的使用,降低了传统产业中体力劳动者与简单机械的使用。高级人力资本具备深度理解自然及人类活动的能力,同时拥有创新精神和掌握高端设备技能,增强了生产效益。在劳动资料方面,新质生产力使用的是先进、精密、尖端的设备,与传统生产力使用的传统生产工具相比,提高了生产体系的效率和产品质量。因此,新质生产力在劳动方式上表现出先进性,推动了传统生产力的转型。
(二) 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及其特点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体现了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体现了基于国情的中国特色。2022 年我国全部工业增加值突破40万亿元大关,在50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四成以上产品产量位居全球第一,制造业规模连续 13 年位居世界首位[7]。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开始了长期且复杂的现代化建设进程。最初的现代化始于“一五计划”时期,当时通过苏联的技术支持,我国启动了包括156个基础工业项目在内的大型工业化建设。1954年,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的
“四个现代化”目标,标志着我国经济转型的起点。在发展初期,中国经济以农业为主体,工业结构尚待完善。当时,参考苏联工业化模式,我国采取了“以工业为主导、农业为辅助”的发展策略。“一五”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二五”计划则强调了农业对工业的支撑作用。这种策略虽在短期内促进了农工业发展,但长期看来导致了重工业过度扩张与农业发展的相对滞后,进而引发了经济的不平衡。1960 年的粮食危机更是暴露了现代化进程中的脆弱性。“三五”计划起,政府重新评估了农业的重要性,并致力于工农业的结合发展。尽管国际形势和国内工业水平限制了某些地区的发展,工业现代化仍然是优先发展的领域。改革开放后,中央政府逐步调整发展策略,重视城乡均衡发展,根据中国信通院发布的《全球数字经济白皮书(2022)》,中国数字经济发展规模虽然仅为美国的46.4%,但规模增速31.5% 远高于美国的 12.5%及发达国家的 13.1%[8]。2023 年,中国经济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9]。但快速城市化带来的土地、资源和环境压力加剧了城乡差距。为此,各级政府提出了工业、城市和农业协同发展的战略,在“十四五”规划中,中央政府进一步强调了工农业、城乡的协调发展[10]。由此,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策略经历了从工业优先
到城乡协同发展的转变,为新时代的中国式现代化指明了方向。
(三) 新质生产力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影响
新质生产力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生产力的发展有效推动了中国式现代化水平的提升,截至2022年底,全国移动通信基站总数达 1083 万个,全年净增 87 万个。其中 5G基站为231.2万个,全年新建5G基站88.7万个, 占移动基站总数的21.3%[11];云计算市场高速增长,2022年市场规模达 4550亿元,同比增长40.91%[12];2022年,我国大数据产业规模达 1.57 万亿元,同比增长 18%[13]。无论是在革命、建设还是改革的各个阶段,党和国家始终将生产力发展放在重要位置,不断强调其关键作用,进而推动了经济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新质生产力在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核心作用。这一过程的起点可追溯至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的历史发展。党始终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探索符合国情的现代化路径。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阶段,党和国家不断强调生产力的关键地位,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新中国成立初期,党领导人民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重点发展工业、农业和科技,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复苏和发展[14]。改革开放后,党和国家深化思想解放,推动市场化改革,积极引进外资和技术,使中国经济逐渐融入全球体系。这一时期,新质生产力在促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展现了巨大潜力,互联网、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不仅转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还促进了经济持续增长[15]。新质生产力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如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提高了管理效率和智能化水平;在环境保护方面,新质生产力促进了绿色产业发展;在医疗健康领域,新质生产力提高了服务质量和效率,改善了人民的医疗保障。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是党的领导、市场化改革和人民奋斗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中,高质量发展体现在以人民为中心的生产力高度发达、质的有效提升,以及量的合理增长等方面[16]。
三、新质生产力赋能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逻辑(一)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提高生产效率
新质生产力是一种先进的生产模式,其核心在于提升生产效率。此种生产力模式的特征包括运用前沿的生产工具、采用先进科技和雇佣高水平的人力资本,从而实现劳动者、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的科学结合。在制造业中,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显著提升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减少了人工干预和错误率。物联网技术的引入实现了设备间的实时通信和生产过程中问题的及时反馈,进而优化了生产流程。在农业领域,新质生产力通过无人机和智能农机等技术的应用,优化了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精准施肥和喷药技术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同时,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对农田的生长状况进行精确预测,为农民提供科学的种植建议。在服务业,新质生产力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物流行业中的无人机和无人车技术实现了货物的快速、精准配送,显著提升了物流效率。在医疗领域,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使诊断更准确、治疗更个性化。新质生产力的应用不仅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模式,还催生了众多新兴行业和新的就业机会[17]。
新质生产力在当前的科技革命中扮演了主导角色,推动了高新科技的发展, 并推动了新兴产业的壮大。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新质生产力显著提升了产业效率。为深入理解中国式现代化及其发展,应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中进行分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协调发展是现代化建设研究的核心。从这一视角出发,新质生产力理论是对传统生产力以及传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和补充,丰富了传统生产力理论体系。新质生产力的先进性不仅在于其与传统生产力模式的比较,更重要的是它对科技进步和高质量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以及其对人类和社会整体进步的贡献。
(二)科技创新:新质生产力驱动技术进步
新质生产力在推动技术进步和加强科技创新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新质生产力不仅提升了科学创新的水平,而且提高了技术发展的效率。科技创新包括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与推广,以及生产流程的改进、经营模式的优化和业态的创新。新质生产力在科技创新中主要涉及数字技术创新、绿色生态创新和蓝色产业创新三个关键维度。
近年来,我国持续增加科学研发投入,显著提升了行业技术水平。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2年至2022年间,我国基础科研经费从499亿元增长至2023.5亿元,增加了四倍多,极大地提升了基础科学研究的水平。在低温超导、量子计算、干细胞培育和分子生物学等领域,我国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18]。
生产力关系被视为劳动者与劳动对象之间的连接和中介,其中生产工具是判断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关键。在当前的生产力发展过程中,科技创新已成为核心,特别是在劳动者技能、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多样化方面,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数字技术的创新和科技产业的革命。此种基于数字技术的生产力,即“数字生产力”,其关键在于通过数字技术整合其他生产要素,以满足社会现代化发展的需求。
随着时代变迁,生产力发展已从对传统劳动资料、对象的关注转为对绿色生态和蓝色产业的关注。绿色、低碳观念的盛行和新能源技术的进步促成了“绿色生产力”的形成。它不仅增强了生产力,还强调了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协同发展。海洋科技的进步和陆地资源的互补使得“蓝色生产力”逐渐显现其重要性,其核心理念在于协调海洋与陆地资源,实现资源和产业的互补。
在农业领域,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使农业生产更加集约化和
高效化,为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注入了新动力。在制造业领域,智能制造的广泛应用提高了生产过程的效率,降低了成本,提升了产品质量。在服务业领域,数字化和网络化的新服务模式正在改变传统业态,推动服务业的升级换代。在“一带一路”合作框架下,中国持续加强区域经济合作,这不仅为经济的持续发展创造了新机遇,还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动力[19]。
(三)产业升级:新质生产力驱动规划实施
在新时代背景下,党和国家科学规划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阶段性任务及发展路径,明确指导了其实施方向。伴随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我国正致力于推动新质生产力在各产业的应用,并调整区域间的产业结构。这种产业升级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有力支撑。以制造业为例,据初步统计,目前我国已建成 2500 多个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这不仅加速了汽车、家电等行业产品的升级和交付能力,也提高了钢铁、石化等大型行业的安全和绿色发展水平[20]。现代化产业体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保证产业链安全可靠是建设
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任务[21]。在“十四五”规划期间,
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各地区顺利完成了改革发展任务,保持了社会大局的稳定。各级政府持续推动经济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链的韧性和优势,展现出我国经济的韧性、潜力和动力。
新质生产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2035 年宏观发展目标是显著提升经济、科技及综合国力。跻身于创新型国家领先地位,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完善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并全面发展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和健康等领域。本世纪中叶的远景目标是使中国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实现这一目标,新质生产力将整合全球发展动态,准确把握人民期望,灵活稳健地处理政策规划与落实过程,积极应对当前机遇和挑战,切实解决关键战略问题。
通过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与普及,可以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增长、产业结构调整、科技创新能力增强、新发展模式与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改革开放深化、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完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加强、人民文化生活丰富、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提高,继续向美丽中国目标迈进。
(四)社会转型:新质生产力助推高质量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的路径与西方国家现代化路径不同,特征之一是工业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的同步推进。新质生产力,尤其是以科技创新为主导的新质生产力,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主要驱动力。在2012至2022年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率达6.2%,超过了世界经济3.0%的平均增速;同时,人均国民总收入从5910 美元增长至12604美元[22]。这一数据揭示了从传统生产力向新质生产力转型的过程,科技创新的强大动力将推动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转型,加速我国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的转变。
新质生产力在中国现代化转型中发挥着核心作用,推动着社会全面转型。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引致了就业结构的变革,技术密集型劳动逐渐取代传统体力劳动,提升了就业质量和环境。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高品质、个性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增长,推动了消费结构的升级[23]。数字化、智能化治理模式的兴起提升了社会治理的效率和水平。
新质生产力还助推了生态与经济的融合发展。我国人口规模
庞大,经济发展不仅依靠新质生产力,也需要生态资源的支持。实现社会转型目标,需确保新质生产力的持续发展。新质生产力强调摆脱对资源的过度依赖,融合生态发展理念,走向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这一路径不同于掠夺性资源模式,更多依赖内部发展机制而非外部资源的掠夺。中国现代化的核心理念在于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平衡,这种均衡在新质生产力的促进下得以实现经济增长不依赖外部推动,而是由内生的技术进步决定,成为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因素使产品附加值提高的生产要素改进、结构改变、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提高、产业链升级社会经济结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等发生深刻变化,经济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的过程。
四、赋能中国式现代化面临的关键问题
(一)全球经济冲击:区域发展与安全隐患增加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全球经济下行压力的增加、经济风
险增加。目前, 中国正处于战略机遇与风险挑战的双重压力中,不确定性和超预期因素日益增多。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变得复杂且严峻,各类风险隐患积累。全球正在经历深刻的转型和动荡,逆全球化趋势和地缘政治等问题频发,制约了世界贸易规模的增长和全球产业链的构建。
首先,全球经济摩擦加剧。据《IFF2023年全球金融与发展报告》,2023 年全球经济增速预计为 3.1%,低于 2022 年的 3.4%[24]。地缘政治纷争加剧全球产业链不稳定性,如中美贸易摩擦的持续影响。这种国际贸易冲突导致制造业产业链“去中国化”趋势,威胁我国供应链安全。全球产业链可能分裂,形成多重区域合作、加剧国际分歧。同时,发达国家的高技术管制和贸易壁垒限制了发展中国家的进步,对区域科技创新活动构成挑战,并影响我国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其次,区域贸易保护主义盛行。近年来,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2022 年,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共遭遇15起国外贸易救济调查, 案件量同比增长15.3%,涉案金额 24.14亿美元,同比增加15.6%。中美贸易摩擦、印度对华关税等措施,对全球贸易产生严重负面影响,进而影响区域经济发展。
“逆全球化”趋势显现,制约了全球经济的开放。民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的兴起,导致经济全球化面临逆风。
最后,全球经济进入下行周期,经济发展增速放缓。当前,我国经济面临实现“增量提质”的挑战,地区发展受到更多制约。中国式现代化进程要求各地区均衡发展,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实现这一目标需面对土地、环境、碳排放和能源等方面的制约。同时,人民对更高生活水平的期望,使促进居民收入增长和共同富裕的任务变得更加艰巨。部分产业存在的制度障碍限制了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二)规划实施偏差:顶层设计与地方实施偏差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顶层设计与地方落实间存在偏差。基层落实在这一进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不仅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还为地区发展提供了实际应用的基础。尽管基层在服务群众、衔接中央与地方政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部分地区基层生产力的发展仍相对落后。根据《中国反垄断年度执法报告(2020)》,2020 年共有 109 件垄断案件得到结案,其中67件涉及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占结案总数的61%。
这反映了从生产力理论到实践应用的多重挑战。
首先,顶层设计与地方执行之间的差异明显。尽管党和政府为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宏观科学的指导,但顶层规划与地方实践间仍存在偏差。据不完全统计,2022 年全国至少有 6 起因执法机关在适用法律法规方面的失误而败诉的行政诉讼案件 [25],这反映出在部分地区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与中央政策“不同步”“不协调”情况。
其次,中国经济发展面临多重困境。根据《中国反垄断年度执法报告(2020)》,2020年共审结109宗垄断案件,其中67宗案件涉及滥用行政权力以排除或限制竞争,占比达到61%,这一数据反映了出口需求的紧缩、产业供给结构失衡以及经济增长预期不足等压力。全球经济增长动力减弱及主要经济体增速的放缓,进一步加剧了中国经济面临的下行风险。同时,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及劳动力成本的增加对我国的供应链安全构成了双重威胁,使得产业链和创新链面临风险挑战。
最后,部分地区陷入经济发展的低端锁定。部分区域因地理
位置、资源禀赋、产业结构等因素,长期位于全球价值链的底端,依赖低成本、低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面临环境污染、资源消耗等问题。在实践中,区域发展面临的挑战包括如何精准满足区域生产力需求,确定合适的现代化产业标准,以及在满足多元化市场需求的同时制定统一的行业政策等挑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与中央政策制定理念相关,也与地方政府执行能力紧密相关。
(三)新旧动能转换:新生力量与传统产业摩擦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随着新旧动能的转换,新质生产力与传统产业间存在矛盾和冲突。中国经济正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26],产业新动能的发展主要依托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以期实现经济结构的根本变革。1979年,中国产业结构呈现“二、一、三”状态,分别为第一产业30.7%、第二产业47%、第三产业22.3%。而到 2022 年,产业结构变为“三、二、一”,比重分别为7.3%、39.9% 和52.8%。这种变化反映了产业结构适应经济发展的变革,体现了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经济增长动力的调整[27]。当前,我国劳动密集型、粗放型产业逐渐缩小,而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集约型产业规模扩大,需要通过技术创新和升级驱动传统产业进步,才能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首先,我国人口红利减弱,劳动力成本上升。在全球传统贸易模式中,中国依赖制造业的初级加工和劳动成本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形成庞大的制造业产业集群,成为全球制造中心。但随着人口结构变迁,尤其是青年劳动力数量减少,我国人口红利减弱、劳动力成本上升。根据法定退休年龄统计, 1962—1975 年出生的人口将在2022—2035年逐渐退休,即使实施“二孩政策”, 出生率仍在下降,抑制了经济的潜在增长[28]。
其次,企业经营成本上升,资源及环境受限。由于传统能源逐渐枯竭和环境问题恶化,中国面临严峻的资源和环境挑战。根据世界银行《大宗商品市场展望》报告,能源价格虽从2022年初的高位回落,但预计将上涨50.5%。中国产业对石油、铁矿石和铜等关键资源的依赖不断增强[29],可能引起外部资源供应风险,对部分地区能源安全造成威胁。
最后,传统产业面临多重挑战与发展瓶颈。随着现代化推进,
传统生产模式遇到困境,部分行业或企业产能超过市场需求,导致产品过剩、竞争加剧、价格下跌,对区域经济造成负面影响。 2008 年以后,钢铁和煤炭产业开始面临产能过剩问题。尽管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钢材生产国,但高端钢材和技术创新仍有差距,产能过剩成为制约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焦点问题[30]。(四)效率公平矛盾:经济增长与公平正义兼顾
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过程中,效率与公平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基尼系数已突破0.4,这一数据反映出效率与公平问题已成为一项紧迫挑战。
首先,财富价值分配机制亟须完善。劳动剩余价值的占据和工资的本质反映了劳动力的价值,而工资的形式则是价值形态的体现[31]。据《新财富》测算, 我国最富有的榜单级人群(500 人)2021年总财富17.7万亿元,比上年增长70%[32],说明财富集中程度加剧。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在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协调效率与公平的矛盾。然而,在经济总量提升的过程中,部分劳动者的剩余生产价值被他人占据,影响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社会分配体系依然有待完善[33]。
其次,地区间贫富差距过大的问题亟待解决。贫富差距不仅是经济问题, 更是社会公正和稳定问题。在 2006—2020 年的 15年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基尼系数始终在0.462~0.491 之间波动,且在2015年之后再次呈现上升的趋势[34]。当社会财富集中于少数人手中,而大部分人口处于贫困状态时,这将引发社会不公与稳定。目前,中国城镇家庭净财富是农村的 2.28 倍。若无法实现收入均等分配,各行各业不平等问题将进一步加剧。
最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存在。中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022年人均GDP为1.2万美元,与富裕国家存在显著差距。因此, 促进经济发展、实现区域平衡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任务。同时,收入分配与财富分配之间的关系也需改善。
尽管基于生产要素贡献的市场评价机制能够促进生产活力与效率的提升, 但可能会带来收入分配不均。尽管进行了税收与其他分配政策调整,初次分配的收入不平等问题依旧亟待改善。为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共同富裕目标,有必要优化社会保障体系,实现财富科学分配,同时正视经济发展过程中效率与公平潜在的矛盾。
五、新质生产力赋能中国式现代化的现实路径
(一)加强数字创新:现代技术的核心动力
新质生产力通过加强数字创新,构建现代化的核心技术体系。数字经济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35],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提供了重要支持,成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问题[36]。技术创新作为社会进步的关键推动力,在国家和民族发展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当前的发展背景下,创新需要超越单一经济或社会部门的界限,实现跨部门合作,形成一个完整的社会创新系统。
首先,建立国家的自主创新体系,促进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的深度融合。面对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社会发展的瓶颈技术及国家安全的关键技术,相关机构需要进行前瞻性规划和部署。在此背景下,需要加强国家实验室、顶尖研究机构和研究型大学的研究成果转化,解决“卡脖子”问题。同时,需要为中小企业在创新体系中的发展创造有利的营商环境,提升民营企业的创新动力。
其次,促进新质生产力普及,培育数字化创新人才。在数字化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需加强劳动者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提升数字人才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加强专业人才的职业道德水平和法律意识。企业应提升知识型和技术型人力资本在数字化转型中的比重,投入充足人力资源,助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研发和创新活动,并持续优化产业劳动结构。最后,提高产业数字化的自主经营水平。掌握核心技术对确保现代化进程主导权至关重要。因此,需要利用社会主义制度优势,集中资源攻关核心科技,掌握芯片、半导体、人工智能等尖端技术,鼓励企业加强数字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确保我国企业在全球科技领域的竞争力,并推动科技与数字产业的紧密结合[37]。在数字经济时代,传统产业的转型和数字技术的融合,不仅需要新质生产力与实体经济的
深度整合,也需要继续完善知识产权制度并加强国际科技合作。
(二)助推海陆发展:现代经济的协同模式
新质生产力助推海陆区域发展,形成现代经济的协同运营模式。作为海洋经济的核心要素,蓝色生产力对沿海地区的生态稳定具有重要作用,是推进海洋强国战略的关键。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充分发挥蓝色生产力的作用,实现蓝色生产力、蓝色经济和蓝色生态的统一发展。通过深化海陆间的合作, 实现海陆统一发展的目标,在区域经济政策引导下,提升蓝色生产力水平,实现海洋经济与海洋生态的协同发展。
首先,完善海洋经济政策,促进蓝色生产力与海洋产业的融
合。加强涉海部门间的协同合作,改善政府与企业间的伙伴关系,确保蓝色生产力、海洋经济与海洋生态三者的和谐发展。地方政府应整合相关部门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明确各地发展需求,加大对海洋科技和人才培养的投入,推进高质量海洋经济和生态保护。强化科技与产业之间的整合,形成创新型海洋经济结构
[38]。
其次,提升蓝色生产力的科技创新能力。发挥科技创新在海洋生态保护中的核心作用,推进海洋产业向绿色、环保、高效和节能方向转型。引入国际先进生产技术与管理方式,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促进研究机构间的数据共享和技术交流,建设高效实用的海洋观测系统,确保海洋科技创新真正用于生态保护领域。
最后,促进海洋经济的集约转型。在蓝色经济与蓝色生态之间建立紧密联系,加强海洋产业的生态保护。严厉打击过度开发资源和损害生态环境的行为,确保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协同发展。沿海地区应坚守生态为先的发展策略, 严格执行海洋生态保护的红线政策,推动蓝色生产力发展、扩大海洋产业规模、增加经营融资渠道,最终实现海洋经济的生态转型。
(三)促进生态融合:现代生态的绿色转型
新质生产力促进生态融合,助推现代生态的绿色转型。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过程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至关重要。面对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成为全球关注焦点[39]。随着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将生态环境成本纳入国民生产体系,优化自然资源配置和利用、提高环境标准,强化生态环境法律机制。
首先,打造经济生态融合发展模式。这一模式强调经济与生态的相互促进和融合。具体措施包括推广绿色生产方式、促进产业升级和转型、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这些措施能够提高经济效益、促进社会和谐并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在此种模式中,需要依靠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共同推进: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推动经济与生态融合发展;企业采取环保措施,推广绿色生产方式;公众参与环保行动,支持和监督政府和企业落实环保责任。
其次,驱动生产力的绿色转型。从生产体系和驱动机制角度关注绿色转型的成本、产业升级及清洁生产技术的进步。优化调整资源再配置中的摩擦成本,完善绿色转型的路径。实现生产力的集约化、绿色化转型,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率。鼓励知识投入、高质量劳动力的发展,减少资源浪费、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生态产业,推动生态产业化的实现。
最后,深化改革,完善生态制度。通过定价机制实现产品的环境标准,进行绿色成本精确核算,克服国际绿色贸易障碍,确保中国产品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生态环境管控法律应具有宏观性和全局性[40],各级政府需不断完善与现实需求相匹配的环境制度建设,确保区域制度的稳定运行,强化环境监管机制和补偿方案,及时对违反环境法规的行为进行处罚。
(四)完善制度建设:现代中国的根本保障
新质生产力提升制度建设水平,成为现代中国发展的根本保障。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新质生产力的提升与制度建设水平密切相关。为了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必须紧紧依托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加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建设,使之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核心制度。
首先,以新质生产力为引领,提升地方政府的战略执行与治理能力。各地区需要严格遵循党和国家的基本路线,激励创新创业,促进生产力的解放。同时,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经济现代化至关重要。需要提升地方政府的政治判断力、领悟力、执行力,优化相关机构职责和组织结构,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优化创新资源的配置。
其次,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高标准市场
体系建设,消除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障碍、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体现按劳分配原则,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同时,推进共同富裕,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加强税收调节机制、营造公平竞争环境。秉持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强化公有制经济地位,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最后,全面深化对外开放、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充分利用国内外市场资源。持续扩大对外开放规模,完善市场经济制度改革,形成对全球高端资源的吸引力。加快区域人才流动、落实“一带一路”倡议和深化国际合作。同时,协调国家、市场和社会间关系,优化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关系。这些措施将为新质生产力在中国的应用和发展提供支撑,推动中国经济持续繁荣,从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高质量发展。
六、研究结论
新质生产力已成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最具活力和创新的动
力。从微观层面看,新质生产力创造了新型技术系统、生产单元,变革了企业的组织模式;在中观层面,新质生产力促进了新型产业部门、产业链、产业集群及创新网络的形成;在宏观层面,新质生产力推动了国家创新体系、新经济形态的发展,以及社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尽管中国在现代化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取得显著成就,但仍需提升科技创新水平,促进科研创新与产业发展融合,突破关键技术领域的短板,解决“卡脖子”等问题。新质生产力集成了数字化、绿色化、低碳化特点,是生态文明型生产力。其核心在于提升生产力水平、加强科技创新速度、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促进社会经济转型。因此,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高效、可持续发展,中国需要积极应对全球经济冲击、规划实施差异、新旧动能转换、效率公平矛盾等挑战。逐步突破制度、文化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制约,并增强产业技术与系统创新能力。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路径中,通过加强数字创新、助推海陆发展、促进生态融合、完善制度建设等措施,促进中国式现代化取得显著成就,并在国际舞台上产生重要影响。
王国成 程振锋
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新时代征程中,“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新一轮科技革命加速迭代和产业变革浪潮奔腾汹涌,社会多样化需求呈交错并发加速上升之势。在这个复杂加剧和动势巨增、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历史新阶段,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多重因素同向叠加、逆向互消的错综复杂、恢复发展的时刻,习近平总书记于2023年9月在黑龙江考察时, 提出具有深刻意蕴的“新质生产力”2,明确了中国今后社会经济发展的前进方向和主动力。这一概念的提出,拓展延伸视野,以创新为引擎,引领新思路、推出新举措、激发新作为、收获新成效,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迈向新的高峰。同时,它也从根源层面并在实践中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赋予强劲的新动能,激发和坚定践行新发展理念、探索新发展途径的信心。因此,从学理角度深入领会和解释阐发变革、升华和超越传统生产力的新质生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探索经济发展新途径,是观念的转变更替,认知的演进和跃迁,理论和实践的实质性突破,是经济学及相关学科学术研究的重大时代课题。
一、生产力“质”的演变与跃升
生产力质的演变与跃升,是人类社会发展和历史进程的主脉络与关键性标志。自原始社会起始,科技的进步与人类劳动如影随形、相伴共进,不断推动着生产力的表现形态升级换代。无论是农耕社会、工业革命,还是信息技术革命,科技进步都在为生产力的提升和社会的发展提供强大推力,并且在今后随着科技的持续创新与人类欲求的融合互进,生产力的质的演变与跃升将一如既往地发生演进或突进,为社会持续发展注入不竭的强劲动力。
1.生产力概念探源
生产力是社会制度变迁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作为
关键和最基础的生产要素,对经济系统的整体属性、支点动力、底层逻辑和质量效率等起着全面、综合的决定性作用。在18世纪,法国经济学家弗朗斯瓦•魁奈在其论文《谷物论》中首先提出了生产力概念,他强调土地生产力和农业劳动的生产力,并认为只有农业劳动是生产性的。随后,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进一步拓展了生产力的概念,认为生产力不仅包括劳动的生产力,还包括资本的生产力,即资本在生产过程中的贡献。同时,他提出劳动分工、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是提高生产力的关键因素。在19世纪初,弗里德里希•李斯特对生产力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在其著作《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中提出了生产力理论。他否定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理论,强调国家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并探讨了如何发展国家综合生产力等问题。他认为生产力实际上是“生产能力”,即具体的生产方式所表现出来的能力。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资本论》等著作中深入阐述了生产力的内涵。他们认为生产力是人们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三个基本要素,同时强调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他们指出,“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劳动工具象征着一个时代生产力的水平[1-2]。此外,生产力绝对界限理论认为随着人类社会的逐渐发展,生产力会在几个过度发展阶段后趋于平稳,并逐渐地无限趋近于停滞不前的一种状态。在此状态下,人类为促使生产力发展所需的预备时间会无限地趋近于人类寿命本身。这使得人们花费毕生的时间去拼凑提高生产力所花费的必需成分而不是去推动生产力本身。此时社会也必将趋于变为一种极其稳定的状态。如何不断突破生产力绝对极限是不同时期生产力进步的理论发展脉系和社会实践背景。
还需要指明的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生产力,是基
于劳动的主体、工具、对象及人与人关系的三位一体的人本论述,与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生产论, 在价值引导和立场取向上是有本质区别的[3-4]。
2.生产力基本表现类型
生产力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根据产业形态, 可以将生产力分为资源生产力、技术生产力和素质生产力。资源生产力主要体现为对土地、森林等自然资源的利用,与农业经济紧密相关;技术生产力则侧重于科技动力的应用,尤其在工业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而素质生产力则强调人的综合素质,如知识结构、专业技能等,与知识经济的发展紧密相连。除了产业形态,生产力的主体性质也是分类的一个标准。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是两个重要的分类。自然生产力主要指自然界的自然力独立发挥作用,如风力、水力等;而社会生产力则强调人们在共同活动中形成的生产能力,它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并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制约。此外,还可以将生产力分为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物质生产力主要指创造物质产品的能力,而精神生产力则聚焦创造精神产品的能力,如科学、文化、艺术等。在更细致的层次上,生产力还可以划分为个人生产力、企业生产力、社会生产力以及短期与长期生产力等。这些分类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生产力的内涵和表现形式,还为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估、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视角和工具。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生产力的内涵和表现形式也在不断演变,这要求持续更新观念和创新方法以适应新时代的挑战和机遇[5]。
3.生产力进步的推动力量:科技进步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自主创新是第一竞争力。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宏观视角出发,科技进步在推动社会生产力进步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纵观历史长河,农业革命、工业革命、电力与电气时代以及信息技术革命等重大发展阶段,无不印证了科技进步对生产力的积极影响。在农业革命时期,人类通过创新农具和耕作技术,实现了从游猎采集到定居农耕的重大转变。这一时期的科技进步显著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为社会文明的演进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工业革命时期,科技进步的步伐进一步加快。蒸汽机、机械化生产线以及铁路和航运技术的现代化,极大地推动了工业生产的迅猛发展,促使生产效率大幅提升,为社会经济的繁荣奠定了坚实基石。进入电力与电气时代,电力的广泛应用成为生产力提升的新引擎。电力工业和电信业的蓬勃发展,为社会生产提供了强大支持,同时引领着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而信息技术与网络化革命的兴起,更是将生产力的发展推向了新的高峰。计算机、互联网、移动通信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广泛应用,深刻地改变了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创新能力。同时,信息技术革命也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促进了全球资源的优化配置。科技进步作为社会生产力进步的关键驱动力,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通过持续的发明创新和应用新技术,人类社会得以不断提升生产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拓展生产领域,从而实现生产力的持续发展。因此,从宏观视角审视社会发展史,科技进步无疑发挥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6-7]。不同社会形态和发展阶段中生产力各要素之间内在的对应关联见表1。
二、新质生产力的丰富蕴意与时代价值
科技源于社会的需求和人类的创造性,服务于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一旦新的科技进步与人文社会实践有机有效融合,两者互激共进、凝聚发酵,就会形成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8-9]。
(一)新质生产力的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明确阐释,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要利用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从而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源于技术革命性的突破、生产要素的创新性配置以及产业的深度转型升级,它代表了当代的先进生产力。其核心内涵在于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质变,并以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为核心标志。这一重要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和发展,不仅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更具有重大的实践价值。
新时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面临新局面、呈现新特征,不确定性及全球共性问题的复杂性日益深刻和加剧,现代科技加速迭代、传统理论愈发滞缓,冲击、挑战和机遇交迭并存,在这一多重因素叠加的时点上提出“新质生产力”,视角新、观念新、含义新,切中和抓住本质,落位于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最根本的“生产力”上。
(1) 物质与精神的辩证:在唯物主义视角下,物质生产力是社会生活的基础,而精神文化和知识创新产品在现代社会中正在转化为新的物质生产力。这种转化体现了物质与精神的辩证关系,即物质酿造出精神,精神又反过来促进物质生产力的发展。在信息化、智能化等新科技迅猛发展的条件下,这种转化过程更加迅速和显著。
(2) 本质与实质的升华:新质生产力要求有本质和实质上的改变与升华。这意味着生产力的发展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上的数量增长,而必须依靠主体内生的创新驱动,实现内涵的增进和丰富、外延的扩大和包容。这种升华从本质上区别于大量消耗资源能源的传统生产力,体现了更加高效、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3) 质量与品质的提升:新质生产力是体现高质量发展的生产力。在高质量发展阶段,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都面临着更高的要求,需要更加注重质量和品质的提升。这意味着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精益求精,以确保最终产品能够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4) 时空与形态的改变:新质生产力还包含着时空和形态上质感的改变与提升。这强调了科技进步对生产力的影响不仅体现在物质产品的触感使用上,还体现在对精神文化的品味享受上。这种改变与提升是当今科技进步、生产力提高的内在、本源、基础和方向性的社会驱动力。
(二)提出新质生产力概念的时代背景
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 [10]。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新时代大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新质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的创新发展,也是马克思主义人学观的现实体现,具有重大的划时代意义。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在不容错过的历史性战略机遇期提出新质生产力,本质上就是要释放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竞争力和持久动力,促进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能在根源层面对经济、社会和政治产生深远的积极影响,具有强大的战略引领力和不可估量的发展潜力。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主导、实现关键性颠覆性技术突破而产生的生产力,是劳动者利用科技创新发挥主导作用的生产力,高效能、高质量,区别于依靠大量资源投入、高度消耗资源能源的生产力发展方式,是摆脱了传统增长路径、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生产力,是当今数智时代更具融合性、更体现新内涵的生产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11]提出新质生产力这一新概念,是要素新优势、产业新质态、发展新路径、竞争新优势的动态性、时代性和战略性的集成表述, 代表着更创新、更高阶、更可持续的生产力发展方向和经济运行主动力,也促使经济学乃至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学术视角、关注重点和分析方法等发生深刻和实质性的变化,在根源层面更加重视社会经济主体的关切和行为响应。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是最大化地提升人民福祉、让更广大人民分享改革开放红利、激发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有效途径和措施,是与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相适应、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人类文明进步的数智时代特征相吻合、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相一致的战略部署[12]。
随着人类演进、社会结构演变和要素条件变迁,生产力必然是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的。随着社会经济环境演变和人类需求的不断提升,立足资源要素条件新变化、面向技术产业变革新形势、聚焦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新质生产力对传统意义上的生产力概念进行了创新发展、赋予了新的内涵。新质生产力不是既有生产力修补式的调整完善,而是以科技创新、产业变革和释放激发人的创造力为核心,从根本上重塑生产力体系,筑基于新的要素条件、形成于新的产业质态、导向在高质量发展,是能够更好支撑现代化建设、拥有更大成长潜力空间、更利于多目标协同的全新生产力。新质生产力回归价值本源,更加注重在当代科技进步的辅助下,激发劳动者的智慧和创造性,促进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更加强调科技创新促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这也是马克思主义人学观的完整体现和实质性升华。
(三)新质生产力与基本经济模态的内在关联
新质生产力无疑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十分重要的新型驱动力。它不仅助力经济向高质量方向发展,提升国家在全球舞台上的竞争力,更在解决全球性问题和促进社会进步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依托科技进步,通过提高生产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和推动产业升级,有力地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在全球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正逐步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1.新质生产力与生产方式
新质生产力以尖端技术和智能设备为核心支撑,这些技术和
设备在生产流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新质生产力的崛起,催生了一种全新的生产模式, 即数字化生产模式。这种模式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实现生产的自动化、精细化和智能化。在新质生产力和数字化生产模式的推动下,众多传统产业开始引入新技术和智能设备,以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一些新兴产业如智能制造、数字创意等迅速崛起,虚实融合的生产方式,在产品(服务)创意、设计、试产、量产、质控、展示、流通、消费等环节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质增效。这些新兴产业的涌现,不仅在开拓培育着新的经济增长点,还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效益。总体来说,新质生产力和数字化生产模式已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显要趋势,为经济增长、产业升级和就业创造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13]。
2.新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新质生产力作为技术进步和生产效率提升的体现,更深刻地揭示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演变。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智互联等崭露头角,它们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对传统生产关系提出了挑战。传统生产关系基于人与人之间的直接联系和协作,而新质生产力则可能改变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的关系和利益分配方式,更多地依赖人机交互和智能化系统。这种变化使得生产过程更加灵活、高效,但同时也对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发展过程中,政府、企业和个人都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和义务。政府需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企业需要加大技术研发和创新投入,以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个人则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3.新质生产力与社会经济运行
在社会经济运作层面,新质生产力带来了许多正向变革。其首要的贡献在于,打破了旧有的生产链、物流链和产业链及产业生态架构,推动了产业层次的整体升级和转型。通过广泛应用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手段,众多传统产业正在向智能化、数字化的新路径转型,这不仅显著提升了产品品质,还降低了生产成本,从而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此外,新质生产力还催生了一系列新型经济模式的出现,例如共享经济、平台经济和联盟经济等。这些新兴的经济形态充分利用了新质生产力的优势,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社会价值的最大化,为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4.新质生产力与组织结构演变随着新质生产力的持续发展,劳动者占有生产资料的方式、
要素协同和人与人之间利益分配方式、组织形态等也在发生深刻的创新与变革。平台型组织和生态型组织等新型组织形态的涌现,正是在这一发展趋势下的积极响应。这些新型组织形态打破了传统组织的局限,以更加开放、灵活和协同的方式与外部伙伴共同创造价值。在平台型组织中,企业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构建起一个连接多方资源的平台,有效整合内外部资源,实现价值的共创与共享。这种组织形态下,企业不再仅关注内部资源和能力的积累,更注重与外部伙伴的协同创新和价值共享。这不仅提升了企业的灵活性和市场响应速度,还有助于构建一个更加开放、包容的创新生态系统。生态型组织则更进一步,它着眼于整个产业生态系统,寻找合作伙伴共同构建一个互利共赢的价值网络。扁平化、网联化、良性内外双循环的生态体系化,在如此的组织形态下,企业不再仅作为独立的竞争者存在,而是成为产业生态系统中的一部分,与其他企业、机构等共同推动整个产业的发展。这不仅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及韧性治理水平,还有助于促进整个产业的创新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新质生产力催生的新型组织形态注重合作、共享和协同创新,能更好地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有助于推动整个产业生态系统的生机活力与发展繁荣。
5.新质生产力推动基本经济模态转变
新质生产力概念的提出及其实践形式的出现,对于解决经济和社会各领域的问题具有深远意义。它能够更好地处理场景、主体、交互、网联、组织、结构、治理、运行、演变、创新、生态等各个环节、各方面和各阶段之间的衔接问题。随着这种生产力的逐步发展和应用,有望形成全新的经济模式:传统要素与人的因素将更加紧密地结合,更加注重内在的原动力,并重视新动能和赋能方式。这将促进物质财富更多地用于激发人的智慧和创造力,推动科技与人文的深度融合创新。同时,基于数智治理的政府宏观精准调控与市场微观主体的自组织之间的协调也将成为可能。这种新的经济模式将更加注重物质生产力与精神生产力的协调平衡,形成平稳持续的驱动方式和机制,并建立相应的价值取向和评价标准与方式。
三、深培厚植和加快形成“虚实交融”的新质生产力
传统的生产力,一般是指物质生产力,相应于一定发展阶段的社会生产力。而当今数字化(大数据)、云科技、区块链、移动通信、物智互联、虚拟现实(XR)、元宇宙和通用人工智能(AGI)等高新科技,虽然在技术种类和表现形式上各有不同,但它们却有共同的特征和指向:由器官延伸、功能放大和辅助体能的物质生产力逐步转向更加重视释放和激发提升智能(慧)的精神生产力,越来越注重人(主体)的主导引领为中心和重心。新科技主要作用点由物质到心智或者说两者并重,核心价值和发展方向就在于此,酝酿、催生和创造出的虚实结合、数实融合、脑—机对接,人—机交互,跨学科、跨界跨域跨时空跨形态的观念与理论方法的创新提升,以及产业融合变革的应用场景。太空遨游探索、粒子世界探秘、生命科学突破、时空穿越实现等,延伸物理时空、增强产品使用的效能和便利,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酿造和推动产生一种“虚实交融”的新的生产力,能更好地对接、畅通和顺滑实体世界与虚拟空间的对接时点方式,相应地也必然会引起人们的观念转变和认知变革。
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是一种科技创新引领发展的更高质量的新型生产力[14]。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发展,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必然产物,同时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关键标志。它不仅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上实现翻天覆地的变革,还在更深层次上引领着人类社会的价值观和未来方向。因此,需要深化对新质生产力的认识和理解,全面把握其内在本质和特性,主动应对其带来的各种挑战与机遇,从而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需要研究高新技术如何共同促成一种“虚实交融”的新质生产力,并引发社会经济结构和认知的深刻变革。新质生产力不仅改变了物质生产方式,更将在人的心智和创造力层面产生深远影响。
(1) 技术转向与生产力变革。随着数字化、云科技、区块链等高新科技的发展,生产力的重心逐渐从物质转向精神。这不仅仅是技术的变革,更是生产力主体的本质性变革。新科技的作用点不仅在于提高物质生产的效率,更在于释放和激发人的智能和创造力。新质生产力推动数字资产、数字产品在经济活动中发挥多要素在人本主导下的协同作用,以实现数据要素的倍增效应。这种变革在更深层次上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和价值取径。
(2) 虚实交融与新生产力形态。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孕育一种“虚实交融”的新型生产力。这一生产力革新了实体世界与虚拟空间的交互模式, 同时引领了人们对现实和虚拟世界的认知变革。在虚实交融的环境下,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释放和提升,畅通了现实世界与数智空间之间的连接,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3) 人的中心地位与生产力发展。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是以劳动为主线、劳动创造剩余价值为导向的劳动者、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的三位一体的理论。随着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人的主导作用更加明确,无论是在物质生产领域还是精神生产领域,人的参与和创造力都不可或缺。因此,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必然更加关注人的需求和福祉,努力提升人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和认同感,激发劳动者的智慧和创造力,以实现更加全面和可持续的发展。
(4) 生产关系与社会结构的调适。随着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生产关系和社会结构也需要不断进行调适和变革。这包括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调整社会关系、变革体制机制等。通过这些调适和变革,可以进一步激发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活力和潜力,增强经济系统的韧性,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5) 科技进步与生产力发展的相互促进。科技进步是新质生产力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同时,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也为科技进步明确了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提供了实践检验的土壤和基础。这种相互促进关系使得科技进步和生产力发展相互促进、相互支撑,共同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6)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过程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至关重要。这意味着要将人民的需求和利益放在首位,确保人民能够公平地分享发展成果。同时,也要注重提升人民的精神世界和创造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自发和内生动力。
新质生产力是经济系统整体高质量发展的微观基础和全局性影响因素,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以“质”为枢纽和主轴关联贯通,其核心和基点是劳动者主体。这使得主要倚重资源配置和要素驱动的传统经济向人本主导、创新引领、多要素协同的经济运行模式和样态发生重心的转移和观念的转变(或许是悄然的)。由此可见,深培厚植和加快形成科技进步与人文深度融合的“虚实交融”的新质生产力,从微观根基的生产力层面使中国经济发展整体的结构布局、模式样态、动力逻辑何方向路径等,正在经历着深度大调整,有力地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基本经济模态向更高端的智创(智慧创造)型经济模态转换。
四、新质生产力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意蕴和启示
新质生产力已成为当前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其重要性会不断显现和增强。为了进一步挖掘新质生产力的潜力,推动中国经济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必然要有和需要明确其可能的政策蕴含及所给予的启示。
1.强化新质生产力的基础研究
为强化新质生产力的基础研究,中国必须加大投入力度,加强政府与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的联系及合作,充分发挥创新主体的作用,深入探索前沿科技领域。政府应设立专项基金,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进行创新研究,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同时,建立健全的科研成果评价体系,确保研究成果的质量和实际应用价值,为中国在科技创新领域的持续领先地位提供坚实保障。
2.建立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产业生态系统
提升中国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需要培育发展新动能,建立安全可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赢得在国际竞争中的战略主动。为了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快速发展,需要构建一个健康的产业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共同参与,政府应在其中发挥引导作用,形成深度融合的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和人才链。通过实施一系列政策扶持、金融支持和市场引导措施,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领军企业,从而带动整个产业链的成长和升级。此外,还要积极支持中小企业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和新颖化的发展道路,为新型工业化和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设和发展注入更多活力。通过共同努力,建立一个充满活力和创新的产业生态系统,为新质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3.提升新质生产力的国际竞争力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15]。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本质上就是瞄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突破方向,布局新领域、开辟新赛道,依靠原创性、前沿性、颠覆性新技术创造新产业,进而占据全球产业链的高端位置3。提升新质生产力的国际竞争力是政府和企业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领域的核心目标。政府应与主要经济体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全球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提升中国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同时,要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和规范修订,提升中国在国际标准制定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此外,企业应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和资源,深度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提升我国新质生产力的国际竞争力。
4.完善新质生产力的人才培养机制
人力资本规模与结构决定人类(国家)未来的前景[16]。为了确保新质生产力的持续发展,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因此,政府应当积极推动教育体制的改革,优化学科设置及人才培养模式,力争培养出更多符合新质生产力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和与新时代需求相适应的数智化人才。此外,还应加强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体系的建设,为劳动者提供更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机会。同时,建立并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和评价体系,充分激发人才的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稳定的人才支持。
5.加强新质生产力的政策支持力度
在新时代新征程中,政策支持对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激发新质生产力的活力,政府需要不断优化和完善政策体系,提供全方位的政策支持。这包括财政支持、税收优惠、金融扶持等多个方面,旨在降低企业的创新成本和风险,提高其市场竞争力。同时,政府应加强政策的宣传和解读工作,确保政策的有效落地和实施效果,以此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社会氛围。
要塑造适应新质生产力的生产关系,也就是通过高水平的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和盲点,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和高效配置。
五、结语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对物质财富和精神满足的追求始终是核心驱动力。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演变和人类文明进化,全球经济增长动能不足、全球经济治理滞后、全球发展失衡三大突出矛盾尚未得到有效解决。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深化对中国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以此来提升中国经济治理效能,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17]。面对前所未有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严峻挑战,以科技创新和人类智慧深度融合为主导的全新经济形态正在应变和适变中逐步形成和崛起。新质生产力融合虚拟与现实、智慧与创新,蕴含和代表着全新的生产力和孕育着新的经济模式,不仅是根基性的彻底变革,带来了全新的智创经济形态,也引领人们迈进一个全新的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新时代。身处时代大变革中的人们,不仅追求资源配置和物质财富的生产,而且更加注重物质与精神的双轮驱动,以及智慧创造的价值。为了适应这一转变,要对传统的理论认知进行更新和转变,包括观念的改变和对整个理论体系及内容的重构。只有逐步推动完成如此的转变,才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当前经济形态的转换,把握住未来的发展趋势。新质生产力与智创经济模态的崛起,能为我们建构一个物质富裕与精神富足并存并进的全新世界。以生产力中劳动者主体为逻辑主线贯穿,本文的论述阐发和分析探讨主要可归结为三点:(1)提出科技与人文深度融合的“虚实交融”的新质生产力;(2)分析指出新质生产力与高质量发展、基本经济模态转换之间的关联机理和内在逻辑;(3)初步刻画了新经济模态的基本特征、主体构成及运行原理等。新质生产力为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重新审视基本经济发展模式及传统的理论知识体系,拥抱变化,以创造和适应新的经济形态。新质生产力和智创经济模态的形成发展无疑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认识特征、探索规律,以开放的心态迎接新的挑战,勇敢地面对未知,实现更大的发展。
新质生产力和智创经济模态的兴起和成长,是我们迈向更加美好未来的必经之路。深度发掘、理论建构、共同探索和实践新概念的意蕴指向和新的经济形态,能够为全人类的繁荣和发展贡献更加巨大的力量,是理论研究者共同的价值追求和努力奋斗的目标!
周文李吉良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
告(以下简称“中共二十大报告”)中强调,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凸显出当代社会科技创新在生产力发展中的核心地位。生产力发展是世界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中国如何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交汇点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关键在于以科技创新推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变革。在这一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提出: “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1〕随后在听取黑龙江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2〕因此,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应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难题与培育大国竞争优势的必然举措。
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的传统生产力增长路径与粗放式生产方式,新质生产力的引入明晰了以科技创新释放新动能的生产力跃迁路径与全方位生产方式变革要求。这不仅凸显了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更彰显出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体现了新质生产力与中国式现代化的高度一致性。既有研究中大部分文献着力阐发新质生产力理论本身,忽视了从学理层面把握其与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关联。因此,与既往研究不同,本文从政治经济学理论方法和二者耦合关系出发,深入剖析和阐释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和特征及其助推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成逻辑,探索形成新质生产力赋能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及其主要特征
“新质生产力”,顾名思义,是显著区别于传统生产力的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作为经济范畴,要厘清其相对于传统生产力具有何种独特性,从学理层面必须放之于政治经济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框架下进行研究。因此,对“新质生产力” 的考察首先要回到“生产力”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上。
生产力发展作为经济学研究的永恒主题,新质生产力本质上仍然是一种生产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生产力范畴,从历史渊源来看,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配第、斯密、萨伊、李嘉图、李斯特等人关于生产力的论述所影响。早在17世纪,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威廉•配第便提出了“土地为财富之母,而劳动则为财富之父和能动要素”〔3〕,从生产要素角度阐释了生产力的内涵。进入 18 世纪,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了“劳动生产力”概念,从分工的角度指出劳动生产力的提升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 〔4〕。同时,还提到土地是具有生产力的物质,引入“自然生产力”概念。〔5〕之后,萨伊在《政治经济学概论》中格外关注生产要素在生产中的作用,将劳动、资本和自然力视作“强大的生产力”,并指出这三种生产力间的关系,“自然是人的伙计,是人的工具。人越能不用自己和资本的力并把越大的部分的生产工作交给自然,自然便越有益于人”〔6〕。同样,李嘉图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也肯定了土壤、水等自然要素具有生产力。〔7〕并且,从比较优势理论出发,李嘉图指出通过机器的发明、技术的改进等方式提高生产便利条件不仅增加了国家财富,也增加了未来生产的能力。〔8〕弗里德里希•李斯特在《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中强调国家整体生产力和工业化的重要性,认识到个人生产力与国家生产力的差异、农业和制造业的生产力差异,指出“国家力量是一种动力,新的生产资源可以由此获得开发,因为生产力是树之本,可以由此产生财富的果实”〔9〕。
不同于生产力本身的讨论,马克思和恩格斯认识到物质生产的社会关系本质,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角度,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生产力范畴进行了批判性吸收和发展,从“社会生产力”的视角揭示了生产力的本质。依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生产力被普遍视作“人们在劳动生产中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以使其满足人的需要的客观物质力量”〔10〕。概括地讲,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说,“生产力当然始终是有用的、具体的劳动的生产力”〔11〕, 因此,生产力是具体劳动生产财富即使用价值的能力〔12〕,是“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 〔13〕。总而言之,通过对经济思想史中生产力范畴演变的考察,生产力概念存在包括自然生产力(以土地、水为代表)、劳动生产力、资本生产力、社会生产力等不同内涵和质态的理解与阐释。马克思指出:“在历史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是与同一时期的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14〕因而,对生产力范畴的理解和认识也是在历史阶段与条件的演变中不断深化的。
由此,站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新质生产力作为马克思主义
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创新范畴,包含着新的丰富的内涵和特征。不同于过去的传统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与之在内涵和特征上的最大区别在于科技创新,核心在于实现关键性颠覆性技术的突破〔15〕,目标在于实现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体来看,新质生产力的“新”主要体现在:
一是新在驱动能力上,新质生产力是以关键性颠覆性技术突破的新技术为主要动力的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是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基础上,锚定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和现代工程技术,以关键性颠覆性技术创新为突破口,着力实现以大数据、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生态科技为代表的技术创新,以自主可控的关键核心技术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能。
二是新在支撑载体上,新质生产力是以未来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要支撑载体的生产力。新质生产力在载体创新上锚定同前瞻性科学技术创新有高度契合性、低消耗、潜力大等特点的未来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航空航天以及海洋装备等;未来产业包括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等。在顺应数字经济发展新潮流、催生一系列新产业新业态的同时,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倒逼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以克服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难题,助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并形成国家竞争新优势。
三是新在发展方式上,新质生产力是摆脱了传统粗放式增长路径、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生产力。高质量发展是速度与效率并重的发展,既要体现经济增量的提升,也要讲究质量的提高。在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下,新质生产力服务于新经济的发展,在发展方式上从要素驱动、低效率、高污染、粗放式的传统增长方式向创新驱动、高效率、可持续、集约式的新型增长方式转变。
四是新在生产力要素上,新质生产力是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升级及拓展的生产力。在劳动者方面,传统生产力的劳动者主要是普通工人和技术工人,新质生产力的劳动者以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智力工人为主。在劳动资料方面,相对于传统生产力的劳动资料主要为传统机械仪器设备,新质生产力的劳动资料升级为具有高端、精密、智能等特点的仪器设备。在劳动对象方面,传统生产力主要以自然物与粗加工材料的物质形态物质为劳动对象,新质生产力的劳动对象不仅包括以物质形态存在的新材料与新能源,还包括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数据、算力等新质态劳动对象。
概括来看,新质生产力与传统生产力存在“质”上的不同,
是以新技术、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为主要内涵和特征的生产力。
二、新质生产力助推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成逻辑
中共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从世界现代化进程来看,生产力发展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的质量是决定现代化成败的关键因素。从中国独特国情来看,我国生产力发展遵循现代化发展的历史性与阶段性规律,是与特定历史阶段生产关系相适应的生产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新质生产力的提出彰显出中国式现代化的共同特征与中国特色,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在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实践逻辑层面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
(一)理论逻辑:生产力发展是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
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16〕从政治经济学视角来看,生产力的发展是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生产力从量到质的跃迁关键在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因此,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从理论上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生产力发展目标,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现代化的普遍过程就是实现生产力从量到质的变化。现代化过程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方面内容,是全社会范围内一系列现代要素及其组合方式连续发生的从低级到高级的突破性变革过程。从世界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来看,现代化的动力源于人类经济社会活动中生产力的发展,由此带来生产关系调整进而引发生产方式的变革,可见,生产力是实现现代化的决定性力量与关键要素。生产力是质与量有机统一的整体,现代化的过程也正是生产力发生量变与质变的过程。马克思指出:“不管生产力发生了什么变化,同一劳动在同样的时间内提供的价值量总是相同的。但它在同样的时间内提供的使用价值量是不同的:生产力提高时就多些,生产力降低时就少些。”〔17〕
生产力的量变主要体现在一定生产力要素条件下的生产效率的提升,在度量上主要表现为劳动要素投入量和劳动产品的产出量的增加。生产力同样遵循着量变与质变的发展规律,“纯粹的量的分割是有一个极限的,到了这个极限,量的分割就转化为质的差别”〔18〕。当生产力量变到一定阶段,现有的劳动者、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难以解决现阶段生产中的问题与挑战,必须依靠生产力的质变。生产力的质变包括多个层面的变化,主要包括生产力质态的变化与生产力变革的作用范围及其影响。从现代化的角度来看,生产力质变既要实现生产效率的提升,也要满足特定时代经济发展的需要,如数字经济时代发展、全球产业革命与科技革命机遇,根本目的是推动实现人的现代化。生产力的质变不仅是物质生产力的改变,更应是精神生产力的提升与生态生产力的创造,将物质生产回归到人的现代化本质上,以新质态的生产力推动社会变革与人的发展、加速现代化的实现。
现代化的关键在于以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力的质变。生产力的量变和质变受到多种要素影响,马克思指出:“劳动生产力是由多种情况决定的,其中包括: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19〕马克思和恩格斯多次强调了科学技术对于生产力提升的作用,科学技术是影响生产力现代化的关键性因素。其一,马克思恩格斯反复强调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20〕,“大工业则把科学作为一种独立的生产能力与劳动分离开来”〔21〕。其二,科学技术是现代化的动力之一,在开启现代文明的同时进而引发社会发展的一系列变革。恩格斯指出:“使用机械辅助手段而获益一旦成为先例,一切工业部门也就渐渐仿效起来;文明程度的提高,这是工业中一切改进的无可争议的结果,文明程度一提高,就产生新的需要、新的生产部门,而这样一来又引起新的改进……
使用机械辅助手段,特别是应用科学原理,是进步的动力。”
〔22〕其三,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识到科学技术对实现人的现代化的重要作用。如恩格斯在《德法年鉴》上指出:“科学又日益使自然力受人类支配。这种无法估量的生产能力,一旦被自觉地运用并为大众造福,人类肩负的劳动就会很快地减少到最低限度。”〔23〕同时,也要认识到科学技术的“阴暗面”,只有将科学技术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才能真正推进实现人的现代化。“我们的一切发明和进步,似乎结果是使物质力量成为有智慧的生命,而人的生命则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要使社会的新生力量很好地发挥作用,就只能由新生的人来掌握它们,而这些新生的人就是工人。工人也同机器本身一样,是现代的产物。”〔24〕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科学技术的论述可以看出,现代化普遍要求科学技术的创新以促进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提出在理论逻辑上揭示了以关键性颠覆性技术作为生产力从量变到质变的路径,以生产力的变革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积累物质基础的契机。
(二)历史逻辑:生产力发展在现代化进程中具有历史性与阶段性
政治经济学是一门历史学科,探究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生产力的发展规律, 或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新质生产力的生成,都要“从历史上和实际上摆在我们面前的、最初的和最简单的关系出发”〔25〕,以历史和逻辑的分析方法进行阐释。从各国现代化的普遍历程来看,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历史性与阶段性, 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是现代化的重要前提。正如马克思所说:“一定的生产方式或一定的工业阶段始终是与一定的共同活动方式或一定的社会阶段联系着的,而这种共同活动方式本身就是‘生产力’;由此可见,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因而,始终必须把‘人类的历史’同工业和交换的历史联系起来研究和探讨。”〔26〕决定历史发展阶段的是生产力的发展,总体而言,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主要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表现为自然生产力。在自然原始社会,即人类社会的初期,生产力中的决定性因素是自然,“最早被利用的是动物的自然力”〔27〕,其中, 劳动力自然地形成生产力;“最晚的是机械的自然力”〔28〕,其中主要包括火、水、风等,所以自然环境决定了人类的生存状况和发展。同时,由于人类尚处于蒙昧时代与野蛮时代,在这一阶段尚未出现现代机械,原始社会协作分工程度低,生产力水平总体较低。
第二阶段表现为劳动生产力。劳动具有创造价值和使用价值的重要作用, 其中有用的具体劳动是财富形成的关键。进入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与文明程度的提高,出现了以农业和畜牧业分离为标志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29〕分工的出现扩大了产品交换的范围,推动了生产工具的改进,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力作用越发明显,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从自然转变为劳动。同时,生产关系也随之调整,劳动生产力的发展导致了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在三次社会大分工后奴隶制度取代原始社会公有制,推动人类向现代文明迈进。
第三阶段表现为科技生产力。马克思指出:“增加劳动的生产力的首要办法是更细地分工,更全面地应用和经常地改进机器。”〔30〕随着工业革命的发端,西方国家正式迈向现代化进程,而科学技术所催生的生产力变革则成为引领现代化浪潮的根本推动力。自18世纪60年代以来,以蒸汽机、发电机、计算机的发明为代表的三次技术革命直接改善了生产工具,极大程度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与生产组织效率,以全新动力推动了产业的彻底革新和转型,在颠覆人类生产方式的同时,也进一步推动人类走向现代文明新形态。可见,随着现代化的不断推进,科学技术迭代速度更快、影响作用更深,科技创新业已取代劳动要素成为影响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前提。
第四阶段表现为新质生产力。随着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和广泛应用,知识总量和技术成果的爆炸式增长推动着数据、知识、算力等新兴生产要素与传统生产力的结合与发展,催生出更能推动生产力跨越式发展与生产方式变革的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阶段适应于数字经济时代发展,是整个生产力历史进程中的最高阶段。作为科技生产力进一步跨越式颠覆式发展的结果,新质生产力更加强调创新驱动,更加讲求高质量发展,更加适应现代化发展。
世界现代化历程表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动力的关键性颠覆性变革来源于技术变革。“蒸汽时代是资产阶级的时代,电的时代是社会主义的时代。”〔31〕随着时代的发展,当前世界正处于数字经济时代,新时代下必须把握好新质生产力生成的历史逻辑,以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从而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
(三)实践逻辑:生产力跃迁是现代大国竞争的现实需要习近平指出:“历史经验表明,那些抓住科技革命机遇走向现代化的国家, 都是科学基础雄厚的国家;那些抓住科技革命机遇成为世界强国的国家,都是在重要科技领域处于领先行列的国家。”〔32〕推动生产力跃迁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赢得大国竞争的现实需要,也是主动应对国际经济冲击的必要举措。随着传统外延式发展动能逐渐不足,中国式现代化势必要依靠科技创新培育内生型国家竞争优势,从实践逻辑来看,必须以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来助推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新质生产力是培育大国竞争优势、赢得现代大国竞争的制胜关键,同时也是实现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应对之举。经济意义上的国家竞争是通过国际贸易与产业分工来体现的,“所谓经济国际竞争力,主要是指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国际范围内进行资源配置和经济扩张,参与国际分工协作和竞争的能力”〔33〕。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竞争和创新是经济全球化新趋势的主题,以科技创新助推生产力跃迁是大国竞争的角力点。从全球趋势来看,一方面,世界正面临着“逆全球化” 潮流,依靠过去传统国际分工和全球贸易的外延型增长路径动能不足;另一方面,先发国家凭借技术优势对后发国家进行技术封锁,后发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面临“卡脖子”、产业链供应链 “断链”等难题,进而陷入“比较利益陷阱”等发展困境中。因此,国家生产力的跃迁是当前世界格局下的重要发展突破口,以创新驱动生产力内涵型增长是“自力更生”实现现代化、塑造国家竞争优势、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路径。
随着新一轮科技变革和产业革命的不断深入,掌握关键性颠覆性技术的大国更容易实现国家生产力的跃迁,在现代化浪潮中赢得了国际竞争的主动权与发展先机。当前,我国在全球竞争中具有超大规模人口优势、超大规模市场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等良好基础,以关键性颠覆性技术的突破形成新质生产力能更好地发挥既有优势,并在新产业、新赛道、新领域形成国家竞争新优势,在大国竞争中处于主动与优势地位。同时,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国的必由之路。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从宏观来看,我国从高速增长阶段也迈向了高质量发展阶段。但在发展过程中面临高端供给不足、低端供给过剩的供需结构失衡、工业化速度与资源承载能力不匹配、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产业布局不合理等问题与挑战。问题破解的关键在于实现创新驱动,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实现传统产业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布局。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既能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迈向低污染、低消耗、高效益的新型工业化,又能加快关键性颠覆性技术突破,形成新兴产业集群,推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共同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进一步夯实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
三、新质生产力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一致性
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与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存在深刻的内在一致性,二者在多个方面高度耦合,相辅相成。全面审视二者关系,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动力支撑,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目标指引,二者具有共同的关键任务、共同的价值遵循、共同的发展要求与共同的实践原则。
(一)共同的关键任务:加快科技创新
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关键在于科技现代化,科学技术是构成生产力的关键要素,以科技创新推动传统生产力向新质生产力的转变是现代化的关键。因此,形成新质生产力与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共同的关键任务在于加快科技创新。
首先,体现在二者目标实现的总体效率上,科技创新是实现 “时空压缩” 与“并联发展”的根本动力。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的“串联式”的渐进发展,中国式现代化呈现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并联式”的跨越式发展过程。在追赶型、非均衡型现代化发展战略下,中国式现代化要以最短的时间实现西方现代化数百年所完成的现代化阶段,“时空压缩”的关键就在于以科技创新驱动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依靠科技创新催发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以创新性巨变与传导性巨变纾解中国式现代化任务的叠加性、艰巨性与紧迫性。
其次,体现在二者目标实现的重要难点上,科技创新是技术
革命与产业革命中的关键突破口。世界正处于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革命与数字革命孕育发展新时期,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带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领域的广泛应用,要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势必要抓住这一重要历史机遇。其中,对科技革命、产业革命与数字革命中的重要科学问题和关键性颠覆性技术进行革命性突破是关键,重要突破口就在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构建科技创新体系,核心就在于科技创新。因此,科技创新作为推动技术和产业变革的核心力量,是涌现关键性颠覆性技术的重要引擎,是化解二者目标难点的制胜法宝。
最后,体现在二者目标实现的努力方向上,科技创新是加快生产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中国式现代化和新质生产力都是以生产力高质量发展为重要方向,其中,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与产业结构的加速转型是生产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表现形式。因此,二者的实现必须以科技创新为重要引擎,发展新产业、新业态与新经济,实现生产力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转型,进而迈向生产要素投入少、资源配置效率高、资源环境消耗低和经济社会效益好的生产力高质量发展路径。
(二)共同的价值遵循:人本发展逻辑
中共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
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党,也是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党。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代化道路,新质生产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生产力创新。在价值遵循上,二者以人作为共同价值追求与依靠力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共同服务于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新质生产力与中国式现代化共同服务于人的现代化。西方现
代化受“资本逻辑”主导,长期以资本作为生产力发展的动力、以攫取剩余价值作为价值追求、以实现资本家为代表的少部分人的富裕为目标,是人的片面的、单向度的现代化。与之不同,中国式现代化遵循“人本逻辑”,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动力与价值追求,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统一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是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之上,因此,中国式现代化生产力的发展与创新在于切实反映人民意愿、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从而保障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从根本上符合中国式现代化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有利于社会整体生产力水平提升与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满足,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随着新质生产力的持续发展,劳动者的知识储备、文化素质、劳动技能随着关键性颠覆性技术的普及而进一步提高,形成良性循环,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更高素质的劳动者。
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有赖于人民的力量。水能载舟, 亦能覆舟,人民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与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力量。一方面,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力和劳动力是新技术与新理念的源泉与动力。从宏观来看,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我国拥有全球最大规模的劳动力队伍,具有形成强劲人力资本的发展潜力,进一步将人口红利转化为人才红利是实现创新发展、推动生产力进步的不竭源泉。从微观来看,劳动者是生产力的重要要素,劳动者素质与技能的提升有利于劳动生产率的全面提升,使之适应于新质生产力低投入、高产出的效率要求。另一方面,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与社会氛围是社会变革的基础。现代化或是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所引发的一系列经济与社会变革,其核心在于获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并广泛地激发人的创造性,这不仅需要劳动者个体的创造,更需要全社会激发人民群众对创造社会生产力与美好生活的热情,形成万众创新与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
(三) 共同的发展要求:实现绿色发展
生态就是资源,生态就是生产力。中国式现代化与新质生产力共同的发展要求体现在实现绿色发展上,在实现理念上都融入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在实现路径上均通过推动技术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通过生产方式变革与产业结构调整,彰显了二者对绿色发展的共同追求。
从生产方式变革上看,二者都要求推动技术创新,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形成新质生产力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环节。在动能变革上,我国面临着新旧动能转换的转型期,过去依靠要素投入的生产方式带来了高能耗与高破坏的资源环境危机,必须以新动能培育绿色经济增长点。在质量和效率变革上,过去追求经济效率而忽视自然承载力,生态的生产力作用被忽视,必须以新理念推动生产方式的可持续与效率提升。因此,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创新赋能绿色发展,为先进生产力与现代化指引前进方向。从新质生产力的核心特征来看,新质生产力强调关键性颠覆性技术突破,不仅能引发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并且依靠与新质生产力相匹配的“高精尖”设备等生产资料,更有利于实现生产方式的环境友好与接续发展。新质生产力“质”的变化符合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特征,引入新质生产力更有利于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和确立环境友好型生产方式,加快经济体系的绿色转型,进而超越西方现代化“先污染、后治理”“控制自然、掠夺自然” 的现代化发展模式,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从产业结构调整来看,二者发展方向在于引领全产业链实现绿色升级。在新征程上,以科技创新推动我国产业结构绿色转型升级面临新的挑战。目前,我国绿色发展的新材料、新技术整体处于跟跑阶段,新技术与生态环境领域融合不足,急需加快推动绿色技术赋能产业转型,实现全产业链绿色升级。同时, 构建绿色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新质生产力形成的关键,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产业支撑。具体来看,其一,新产业新业态的形成有赖于以绿色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具有技术含量高、可持续性强、市场空间广、发展潜力大等突出特点,加快新能源技术、绿色材料等绿色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是形成新质生产力、实现绿色发展的关键路径。其二,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要求实现传统产业的绿色转型。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传统产业生产的全链条、全领域和全过程,通过技术升级、降低能耗、采用清洁能源等手段实现生产过程的绿色化,才符合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进一步推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生态友好型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目标。
(四) 共同的实践原则:践行自主发展
走自己的路,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坚持独立自主与创新发展是践行自主发展的核心要义,中国式现代化走的正是基于我国独特国情的自主创新的道路,是以新质生产力为引领的自主性内源式现代化道路。
首先,保持独立自主是二者实践的重要前提。
“独立自主是中华民族精神之魂,是我们立党立国的重要原则。”〔34〕不同于西方现代化依靠殖民掠夺实现自身发展,也不同于部分后发国家的“依附现代化”“模仿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始终保持自身独立、坚持自主发展。独立是道路探索的前提条件,实现国家独立与民族自决才能跳出西方现代化先在模式的限制,才能掌握本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权。自主是道路探索的发展创新,自主探索才能立足于自身国情,有选择性地吸收西方现代化的发展经验,找到适合自己的现代化道路。进入新时代,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更是践行自主发展的重要体现。关键核心技术内含较强的技术颠覆性,新质生产力形成过程中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是适应于我国发展的切实需要,是基于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国家与人民利益的自主选择。反观以日本和韩国为代表对美国的“依附现代化”,一旦两国的现代化发展特别是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触及或威胁到美国的核心利益,就会立即遭到美国严厉的制裁打击。〔35〕世界历史发展经验已充分证明,没有独立自主,就没有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更无法走出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道路。
其次,坚持自主创新是二者实践的根本路径。
“实践告诉我们,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的奋斗基点, 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
〔36〕科技自主创新是实现国家现代化和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基石,是改变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根本举措。在新型全球化背景下,部分后发国家依靠比较优势与全球产业分工实现的外源式现代化道路,可能会面临先发国家在关键核心技术相关领域的技术壁垒,进而陷入“后发优势陷阱”。“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37〕要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自主可控与新质生产力的接续发展,必须坚持自主创新道路,加快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同时,自主创新并不意味着“闭门造车”,也应兼具国际视野。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国际合作与竞争中,中国式现代化既要在关键领域抢夺制高点、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也要通过合作共享科技成果,共同面对世界性难题。
四、新质生产力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实现的发展方向
新质生产力是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基础与引擎。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增长动能的新时期,我国仍存在技术创新不足、创新产业基础薄弱、创新氛围不强等问题,从而制约着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因此,必须从宏观治理、内在动力、支撑载体与持续保障四方面发力,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更好地助推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
(一)完善宏观治理:更好地发挥国家主体作用
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离不开国家生产力的发展,国家生产力的跃迁离不开国家主体作用的发挥。长期以来,西方现代化理论渲染自由市场的作用,认为创新发展与生产力的提升仅仅来自市场的作用,政府被视作无益于创新,甚至被认为是创新的阻碍。按此说法,“野蛮国家就应当是世界上生产力最高、最富裕的国家,因为就对个人听其自然、国家权力作用若有若无的情况来说,再没有能比得上野蛮国家的了”〔38〕。事实却并非如此,西方早发国家现代化的成功有赖于国家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美国的 “大项目引领”模式、日本的政企联合模式等科技创新模式,国家和政府无不在创新资源配置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39〕国富国穷的关键在于国家能力〔40〕, 因此,更好地发挥国家主体作用以完善宏观治理,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对实现创新发展与生产力跃迁进而形成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
以宏观治理保障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应当更好地发挥国家主
体作用,推动党、政府和市场三者有机结合、协同发力。第一,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有效统筹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要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统筹引领作用,明确国家的创新发展方向,协调各类创新主体与资源,更好地应对“市场失灵”与“政府失败”;要践行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保障新质生产力的创新成果服务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与社会财富的增加;要发挥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和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面对关键性颠覆性技术攻关难题,保持坚韧不拔与迎难而上的革命意志。第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加快实现重大技术攻关。政府在耗时长、成本高、风险高的重大技术攻关上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是形成国家竞争优势的重要动力。因此,要明确政府在创新中的地位,避免政府“越位”和“缺位”,提升配置效率与治理效能;要加大政府在基础创新中的投入与保障,推动基础研究、人才创新等基础型工作的持续推进,为生产力的质变积累量变基础;要加强政府对科技创新的整体统筹、政策引导、财政支持,鼓励和激发全社会的创新热情。第三,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提升创新效率。市场是创新的动力源与风向标,有效市场是突破关键性颠覆性技术创新的关键。因此,要完善市场基础制度,降低市场制度性交易成本与市场准入门槛,实现各类市场主体的公平竞争与自主创新;要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加快创新资源和要素流动,加强区域创新合作与联动,形成因地制宜、优势互补的产业集群;要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发挥国有企业的创新示范作用,鼓励民营企业等市场主体在新技术研发上加大投入,加快形成新产业、新业态、新经济。(二)增强内在动力: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走自主创新的高水平科技创新之路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必由之路。马克思指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41〕其中,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关键在于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以科技创新为内生动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进入新时代,我国科技创新水平迈上新台阶,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但在研发经费、研发强度上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尚显不足,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仍面临基础研究薄弱的挑战。此外,当前世界经济波动巨大,关键核心技术发展受限加大了我国的经济安全风险。因此,仅仅依靠模仿学习科技创新实现的“非对称赶超”难以为继,只有将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克服“卡脖子”难题,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推动我国产业链价值链向高端化迈进,进而满足新质生产力发展动力要求,才能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前进方向,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和稳定发展。
第一,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要坚持中国共产党对科技创新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通过中国共产党的高效决策、统一指挥,从而形成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合力;要发挥公有制经济与新型举国体制的协同作用,依靠公有制经济在关键领域的生产资料占有优势,最大程度地提升举国体制效率;要建构整合式创新范式,针对新质生产力形成过程中的痛点与堵点,整合创新主体和资源,提升科技资源配置效率,降低创新成本。
第二,完善创新体制,统筹基础研究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要面向国家发展需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以教育、科技与人才“三位一体”共同推动生产力跃迁;要加强基础研究与原始创新,优化基础学科建设布局,加大基础研究经费等创新投入力度,加快协同创新基础平台等创新平台建设,推进国内基础研究团队建设,培育世界级基础研究类人才;要加强重点学科建设,支持形成新质生产力的相关重点学科与新兴学科的发展,鼓励学科交叉融合,以跨学科视野加快生成突破性成果;要培育承担国家重大攻关任务的科技人才,同时要加强应用研究类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特别是加大急需紧缺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要广泛开展创新研究国际交
流合作,秉持开放合作和互利互惠理念,加快融入全球创新网络。
第三,支撑科技成果产业化,加快科技创新
成果的生产力转化。要以企业为创新主体,发挥产学研协同作用,充分发挥体制机制优势,形成产业化合力;要加强企业科技创新的市场导向,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上赋予企业充分的自主权,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推动科技成果落地;要完善企业创新知识产权保护,强化企业无形资产管理,在数字经济时代,尤其要建立完善的数据安全管理机制以提升技术体系相关数据安全保障能力, 激发专精特新企业的创新活力。(三)培育支撑载体:着力促进实体经济的创新发展
实体经济具有生产性功能,是生产力的载体,是国民经济的
根基,是新质生产力的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的重要支撑载体。发达国家的现代化经验表明,没有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的充分发展,就不可能实现整体经济的现代化。不同于西方现代化后期将金融资本凌驾于实体经济之上,在高科技的加持下导致国家经济“脱实向虚”的严重失衡,中国式现代化着力振兴实体经济,将更多的创新要素向实体经济积聚,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因此,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既要加强实体经济与新技术的融合发展,形成新产业新业态,也要促进科技与金融的深度融合,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的发展。
第一,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数实融合发展。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在加大社会财富创造与提高生产力的同时,不断催生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新产业新业态。面对未来,要进一步发挥数字经济赋能实体经济的作用,持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促进物联网、AI 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加快新产业、新业态的形成;要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形成高速泛在、天地一体、云网融合、智能敏捷、绿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智能化综合性数字信息基础设施;〔42〕要加强数字经济监管,深化平台经济领域反垄断治理,更好地发挥平台经济服务实体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生活需要的作用。
第二,发挥金融资本支持技术创新的作用,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的科技创新。金融是连接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一个重要工具,促进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对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推动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在体制机制上,要加快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优化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配套政策,破除科技与金融部门间、产业间的制度壁垒。在资金投入上,既要发挥政府作用,利用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等国家资金的引导带动作用,也要充分利用市场,拓宽以中小民营企业为代表的创新型企业的融资渠道,提升融资可得性。在风险管理上,既要发挥保险和融资担保机构的风险分担作用,降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创新风险;也要发挥国家对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指导工作,加大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力度,并防范金融风险。
(四)强化持续保障:推动建设现代产业体系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产业基石。同样,新质生产力以新产业新业态为主要支撑,新质生产力的形成过程就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设过程。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方兴未艾,以科技创新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是抢占全球产业分工新赛道、塑造国家竞争新优势的必由之路。同时,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面临体量庞大但高精尖产业不足、门类齐全但产业链纵深不够、绿色发展增速但结构性转型受限等诸多困难与挑战。〔43〕因此,要加快推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和融合化,进一步建设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和安全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一是推动产业智能化,实现产业链向高端迈进。产业体系高端化离不开产业技术智能化,随着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新质生产力的广泛应用将持续提升产业链向高端迈进。因此,要着力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发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的结合,利用数据、算力等新兴生产要素,搭建智能化数据平台、自动化设备、智能制造系统实现生产与资源管理智能化,实现产业链全方位、全链条的改造升级;要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聚焦集成电路、通信设备、智能硬件等重点领域,完善数字经济治理,参与数字经济国际合作,加快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兴数字产业集群,提升产业体系的先进性。
二是践行产业绿色化,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要素,绿色可持续产业体系的形成将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持续动力。因此,要加快绿色技术创新应用,鼓励企业自主研发,加快实现绿色低碳技术的重大突破与融合应用,革新以制造业为代表的产业工艺与基础设备,践行新质生产力的绿色发展要求;要加快可再生清洁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加强产业长期能效的改进,满足产业绿色化的节能减排与清洁生产要求;要加强绿色供应链管理,优化绿色供应链的相关标准要求;要发展好循环经济等绿色新经济模式,以生态生产力助推建设生态友好型产业体系。三是加强产业融合化,促进产业体系多维度协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需要提升产业间的配套协作能力,产生集聚效应与规模效应,进一步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提供持续保障。要实现新产业与国家发展重大战略协同,利用西部大开发、长三角一体化、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等重大战略的人才、资金等支持,在服务和支撑战略的同时,促进新质生产力更快更好发展;要强化不同产业间跨界创新、自主创新,实施产业跨界融合示范工程,发挥平台企业作用,融通不同行业的产业创新壁垒,加速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形成优势产业集群;要优化区域产业链发展,政府要加强对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基础产业等不同类型产业的顶层设计,因地制宜、优势互补,发挥区域内龙头企业的作用,带动引领区域内企业间的创新合作,提升产业链水平。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金碚
2023 年 9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冶重要概念,指出整合科技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2023年12 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于。2024 年 1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盂。
此后,我国各部门和地方以“新质生产力冶为中心概念进行学习探讨并部署相关工作,理论界和传媒界也迅速作出热烈反应。“新质生产力冶概念的形成,基于捕捉到了现实中极为重要的新现象、新问题、新动向,并以理论提炼的表述方式,指出了当前和未来中国经济发展须把握的国家方略政策取向。“新质生产力冶所表达的是对中国发展方略及政策取向的原则提示、核心观念和重大政策选择意愿,关系中国发展的大思路、大方向、大战略。
本文围绕提出“新质生产力冶所表达的国家方略及政策取向
进行初步讨论。一、国家方略核心取向:聚焦生产力,发力新科技
“新质生产力冶作为国家发展方略的核心概念,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的基本原理。人类社会在发展历程中,其决定和影响因素极为丰富多样。人们只有在对复杂现象的观察中,捕捉到最重要最基本的影响因素和因果关系,才能发现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或基本趋势。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观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对极为纷繁复杂的历史进程的观察中,抽象出最具决定性的现象关系,“生产力冶是决定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根本性因素。这一历史观体现 “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冶的唯物主义原则,一切经济社会现象归根结底受生产力状况所决定,或制约。这是“一言以蔽之冶的真理性认识和理论性判断,并且具有鲜明的实践指向。
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过程是极为复杂的。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发展模式不仅高度多样化,而且在不同发展阶段,影响发展状况的各种因素的作用力也不尽相同。本文关注的主要问题是,中国目前社会经济发展的态势,何为决定性核心因素?这不仅是历史发展漫长过程的核心因素,也是现阶段国家方略的核心因素。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作为根本性物质力量,是
决定历史发展长程的核心因素。在社会发展的各具体历史时期,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性作用,以及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性作用,有时表现得十分直接和显著,且关系清晰、易于理解;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则往往表现得比较间接和迂回,关系复杂、较难把握。人类历史发展的曲折过程,可能表现为生产关系变革及上层建筑革命,“辩证冶地成为一定时期发挥决定性历史作用的关键力量。也就是说,在具体的历史进程中,“人的主观能动性冶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也可能直接影响重大历史事件和国家发展局面,而生产力的决定性作用却可能并非显而易见。此时,究竟成为决定社会经济发展态势的核心因素为何,则可能极为难以判断,往往形成对国家发展方略的不同认知和政策主张,导致所谓“政治路线斗争冶。
人类历史发展的经验告诉我们,坚信和坚持历史唯物主义,
不仅在基础理论上信服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真理性,而且在国家方略思维乃至政策选择上,有效体现生产力第一性原理,这是一个十分复杂和困难的实践问题。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这一原理在具体实践中的把握多有“争论冶,甚至多次发生过违背生产力第一性原理而出现“大折腾冶的情况。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开始的改革开放,实际上就是一次基本理论的“拨乱反正冶,即摒弃各种妨碍生产力发展的论调和政策主张,而坚持生产力第一性原理,并且充分地体现在国家发展方略中,即使发生不测事件,也绝不动摇、义无反顾。因此,从一定意义上,就国家发展方略而论,中国改革开放 40 多年来的巨大成就,就是坚持生产力第一性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而取得的, 并且体现为生产力标准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冶的内在逻辑一致性。历史证明,国家能够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实践及其经验总结和理论提炼,才是最具真理性的国家方略取向,并据此确立了生产力第一性的政治原则。
生产力第一性原理基于对生产力性质的深刻理解,即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各种力量中,生产力是最活跃、最积极、最革命的因素,具有“元初冶性特质。中国作为由唯物史观指引的社会主义国家,发展方略“初心冶萌生于生产力的元初本性。生产力之于人类发展,如同生命细胞之于生命体繁衍,也如同商品二重性之于市场经济发展,以其朴素的元初基因,孕育着成长的无限张力。人类社会在演化过程中,生产力具有吸纳新生因素的包容之力,可以聚集鲜活的科技之力。人类在发展历程中,特别是自 18 世纪工业革命以来,生产力的活跃、积极、革命秉性,集中体现于科技之力的深度融入,彰显“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冶的特征,进而使生产力的新质态充分呈现新兴科技的强大创造力,彻底改观了人类发展的“生产力-新科技冶交融态势。“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冶非马克思原话,而是马克思主义者对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史观理论的概括性表达。
“新质生产力冶概念的提出,实质上就是将国家发展的方略核心,定位于“聚焦生产力,发力新科技冶的实践方向,而“生产力第一冶和“第一生产力冶则成为经济发展叙事的重要原理和机理逻辑。一方面,我们用哲学语言表达,在诸多矛盾中抓住主要矛盾,在主要矛盾中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对立统一体中,突出经济基础的决定性作用;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体中,突出生产力的决定性作用;在生产力诸因素中突出科技的作用。另一方面,我们坚信,经济社会发展“说到底冶,是生产力发挥最终的决定性作用。在生产力各要素中,科学技术具有第一位的积极作用,集中体现生产力的活跃、积极和革命性特质,即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底层逻辑。国家方略核心取向决定国家发展的根本方向和战略选择。我们如果能抓住 “牛鼻子冶, 就可牵动其全身;同时,只有认定新兴科技和科技创新为新质生产力的最基本特质,并据此确定以发展生产力为优先选择的国家方略取向,才能观念上“正本清源冶,就可以在政治上不争论、不折腾、不偏航,使中国持续走在方向正确的国家发展道路上。
二、政策选择取向:凝心聚力,赋能高质量发展
中国以“聚焦生产力,发力新科技冶作为国家发展方略核心,
不仅遵循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而且决定了国家发展的方略意愿。这表明,中国在和平发展时期,必须始终聚精会神谋求经济发展,一心一意追寻高质量方向,体现了全民族和全体人民最大的利益诉求。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是硬道理冶的政治原则和政策选择取向不仅深入人心,广受拥护,而且也符合亿万百姓心愿,是中华民族的千年渴望。中国进入新型工业化时代,党中央作出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历史性判断,并进行一系列政策安排,一心谋发展,聚意高质量,是众望所归的人民意愿,也是国家选择发展模式的政策取向,更是亿万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以经济高质量为目标,而且以高质量发展来解决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并积极应对各种复杂矛盾的挑战,已成为不可动摇的国家方略意愿和政策选择依据。经济发展成效是政府政策的首要目标和评价得失的优先标准,归根到底是广大百姓最大可能地获得最大切身利益的国家方略政策取向。
当前,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中国面临国内国际各种不确定性风险的冲击和压力。在此复杂形势中,我们能否排除各种干扰和歧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折腾,不散心,聚精会神拼经济谋发展,则是严峻考验和政策选择原则。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质生产力冶,表明党中央对于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充分信心和坚定意志,发展方向了然于心,向好预期胸有成竹,是对增强信心和改善预期的激励。中国凝心聚力于经济发展,关键在于信心和预期,国家政策选择的关切取向和着力环节主要体现为几个方面。
一是关切和着力供给侧。传统主流经济学的“微观-宏观冶范式,特别是对于宏观经济态势,主要关注需求,即有效需求拉动经济增长。基于此经济学范式思维,主张着力于需求扩张环节,对当前经济形势就会感觉方向迷茫,也缺乏有效的分析工具。“新质生产力冶思维着眼于供给侧,国家就可以从增强供给侧能力和效率的环节,提出各种应对政策举措。
二是关切和着力长期性。传统主流经济学的“微观-宏观冶范式,主要关注短期均衡和短期经济目标的政策调节,对长期经济发展目标的设立和实现,缺乏有效分析方法。“新质生产力冶思维主要着眼于国家中长期目标的确立和实现,力图对未来产业的形成和发展提出设想和战略意向,以及据此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安排,包括市场经济规则建构和发挥体制优势(例如新型举国体制)的改革举措等。
三是关切和着力创新性。创新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传统主流经济学所关切的企业创新,是指“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冶和所谓“破坏性创造冶。“新质生产力冶思维着眼于国家科技创新,特别是颠覆性、原创性科技创新。与传统主流经济学所关注的企业创新相比,“新质生产力冶所提示的产业创新更具革命性,特别是假设基于重大科技创新的未来产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性作用。四是关切和着力开新局。基于对经济发展的供给侧、长期性和创新性的重点关切,“新质生产力冶更倾向于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关切,其所提示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更大程度表现对开拓新局面的期望、规划和制度安排。因此, “新质生产力冶所提示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方向,可以形成前瞻性战略规划,以体现国家发展方略取向的领域选择和实施构想。从而使政策关切和政策着力都可以落到实处,表现为重大产业的可行政策选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对未来产业进行勾画和布局,包括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未来健康等六大产业发展方向。进而,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等七部委印发《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了“未来高端装备冶发展的十个方面,包括人形机器人、量子计算机、新型显示、脑机接口、6G 网络设备、超大规模新型智算中心、第三代互联网、高端文旅装备、先进高效航空装备、深部资源勘探开发装备等。政府的政策规划或选项导引,不是行政性计划安排,而是体现国家方略的政策选择取向,并据此而以“干实事冶的创新行为, 表明“新质生产力冶发展的实践可为、政策可行、成效可期。
三、人才政策取向:激励新创,重在担当
生产力发展,归根到底是人类的行为,“新质生产力冶所提示的高度科技创新的生产力,需要与之相适应的人力资源配备和人才持续供应。“新质生产力冶是高素质人才所推动的以科技创新、新兴科技和高新产业为特征的现代生产力,而高素质人才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因素和主动性组织力量。
与数千年人类发展相区别的是,工业化历来具有“机器替代人冶参与生产过程的基本性质,“新质生产力冶所提示的未来产业具有更大规模的“机器替代人冶的性质,而且是“智能机器人赋能替代人冶的新型工业化。因此,一方面,“新质生产力冶确有排挤就业的特征,使传统的重复性工作岗位减员;另一方面,
“新质生产力冶体现的新型工业化技术结构,又必然具有形成新型就业结构的趋向,对人才就业提出更高素质要求。当今社会,由于科技创新加速,新的就业岗位不断出现和增加,很可能超过人力资源培育的通常周期,所以以“干中学冶“自成才冶为特征的适应性就业岗位和工作方式,又会成为许多新创就业岗位的人才成长路径。由此,人才就业结构可能出现“岗位缺人冶和“人缺岗位冶并存现象,这其间,重复类工作的就业需求减少,新创类工作的就业需求增加。人才结构与技术结构的非充分匹配不仅是“新质生产力冶所提示的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新型工业化进程的新常态,而且科技创新性越强,技术迭代越快,这样的现象愈加突出。人才队伍,特别是重要责任岗位人才,对于科技创新担当岗位配置不均衡性风险,是“新质生产力冶就业结构的重要特征之一,这样的就业结构,可以产生新型人才成长的激励效应,即努力以新的工作能力适应新的工作岗位;干好从未有人干过的工作,或就职于未曾设立过的岗位, 就业不是“交接班冶,而是“适新岗冶。这意味着,首任性岗位和新创性就业,就成为“新质生产力冶人才就业岗位结构的一个突出特征。国家人才政策取向就应更具重在责任担当的特征,担当性人才是发展新质生产力最可贵的人力资源。因此,国家人力政策取向最重要的是,形成使担当性人才勇于创新的工作秩序,促进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创新。
既然“新质生产力冶的发展高度依赖于科技创新,以“新冶为路,敢为人先,需要极具进取心的创新人才队伍,那么“新质生产力冶所提示的高质量发展,不仅要求人才队伍要有更大责任担当和主动创新精神,而且也要有容忍失败、包容纠错的制度安排。一方面,创新性越强的领域,成功概率可能较低;另一方面,新创岗位的工作失误可能较多,但失败可以是成功之母。“新质生产力冶发展是国家发展重要方略,既要有科技创新的要素配置结构,也要有创新担当和允许试错的制度安排,发挥新质生产力所要求的创新机制。
“新质生产力冶意味着科学技术对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推动,
特别是大数据、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AI 技术)的运用,新型工业化的智能机器人,具有了生成式智能的认知能力。那么,马克思指出的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物统治人冶[1], 是否会变为在科技能力上机器对人的更彻底统治,使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越来越受到技术性规则的极大限制,还是如马克思所预言或理想的,未来世界可以成为“人统治物冶的自由人联合体社会[2]。
“新质生产力冶提示的社会发展方向,不是人的行为越来越受智能机器人控制,而是智能机器人应成为人的高赋能工具。高新技术的运用,不是任意限制人的自主和自由,“框定冶人的行为,迫使人必须“守规矩冶地被动服从机器的程序,而是机器应有助于人的更大自主和自由。智能机器人尽管在诸多领域和工作层面必然超越人的能力,而这也促使人的活动更为便利和高效,但绝不能因此而反客为主,使人自身反倒成为被智能机器人支配的服从性工具。人的自主和自由就是选择权,如果没有选择权,就背离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意义。如果机器的自动化、智能化程度显著提高,而以人为本的经济增长和就业状况却表现乏力,碳基生命体如果因科技进步而退化为受硅基生命体支配的被统治者,那是人类不可接受的后果,是违背伦理的。
我们在现实中可以体验到各种人的行为受“科技冶限制的现象。例如,从技术手段上说,资金的支付完全可以极为便利地即时完成,但现实却是,支付方式的“技术主导冶偏向反倒使资金支付的“账期冶(支付资金到账时间)普遍延长。各种“审批冶环节的技术性要求由于更为严格,并且完成支付的程序更“科学冶“严密冶了,但人的行为却因而更受约束且难以通融。也就是说,机器替代人,规则不可违,以防“万一出差冶,因而资金流转效率反而普遍降低了,似乎落入了“流动性陷阱冶。人活经济活,经济活才能生产力强。“新质生产力冶的本质,仍然是人的创造性生产力,即人主导的和以人为本的先进生产力。“新质生产力冶所提示的国家发展方略取向是,尊重人的主动精神和自主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更可行地向着马克思所预言的自由人联合体的社会进步方向发展。
在工业化时代,社会就业结构特征可以反映生产力状况。在传统工业化时期,生产力尽管显著提高,但技术迭代周期相对较长,颠覆性创新频率较平缓,标准化生产和重复性工作所体现的分工合作关系,可以体现较大竞争力。新创工作岗位和纠管性工作岗位由于变动有限,因此就业结构的基本格局相对稳定, 技能继承性较强。然而,人类社会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技术迭代周期和颠覆性创新频率加速,产业技术结构日趋复杂,新创性工作层出不穷,且纠管性工作岗位更为复杂。因此,人才结构和就业结构变化显著加快。
当传统工业化转向新型工业化的新时代,“新质生产力冶对
就业结构和工作秩序的影响,表现为重复类工作、新创类工作、纠管类工作的比例发生重大变化。随着科技创新特别是数字化和 AI 技术的长足发展,重复类工作将被大量替代;新创类工作不断涌现;纠管类工作力求适应。面对这样的挑战和所蕴藏的机会,人才政策取向,能否适应更需创新激励与权责担当的就业结构和工作秩序,与经济发展形势密切相关。因此,我们观察全社会的人才结构,即人力资源配置状况和变化趋势动态,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判断经济发展形势的基本状况。
重复类工作指产业技术和分工合作关系较稳定的继承性就业岗位。新创类工作指产业技术结构和分工合作关系发生重大变革所导致的新产生就业岗位。纠管类工作指对生产性工作进行组织管理和行为纠正的非生产性就业岗位。
四、产业组织取向:市场主体的形态建构
“新质生产力冶的国家方略政策取向,表明党中央充分认识到科技能力的全球配置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中国改革开放 40 余年以来,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实现了突破性发展,从经济技术落后的不发达国家,发展成为经济规模居世界第二、制造业规模世界第一的大国。今天,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突出表现是,产业技术更加接近于高科技水平,以至逼近基础科学研究突破前沿,因而更加需要由科学研究来助力解决产业高端技术的原创性问题。这样,在中国产业发展的高端技术领域中,科学和技术的双向植入性质[3],越来越体现为生产力的颠覆性变革和新质态生成。科学技术广泛而深度注入社会生产力体系,成为“新质生产力冶的突出性质。因此,国家科技进步对于经济发展更具决定性实践意义,即科技成果的产业转化,成为生产力进步的重要环节。
科学技术发展史的研究表明,现代科技进步,特别是实现产业转化,不是孤单发生或个体独立现象,而是集群现象,被称为 “企业集群冶“业态集群冶。现代科技进步实践,特别是其产业化运用,表现为“现象集群冶。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布莱恩•阿瑟
(BrianArthur),称之为科技进步的形态特征的“域定冶性(domained)。这是对科技创新推进生产力发展所呈现的产业组织形态特征研究。
基于布莱恩•阿瑟的观察和研究,人类社会进入工业化时代,
现代技术发展表现为“域冶和“域定冶的形态。所谓“域冶,就是各种要素和现象聚集成的集群。“当现象族群(包括化学的、电子的、量子的)被开发并加以利用以后,就自然而然地引起了技术聚集。冶“一个域可能是任意一个由于不同要素构成的、从中可以产生设备和方法的集群,以及产生这些设备和方法所必须的实践、知识、组合规则及思维方式等的集合。冶[4]75鄄76 而且,技术之域极为活跃, 具有“重新域定冶的动能。“重新域定(redomained),是指以一套不同的内容来表达既定的目的。重新域定不仅提供了一套新的、更有效的实现目的的方法,更在于它们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冶[4]79因此,在科技进步推动生产力进步进程中,技术的颠覆性改变,产生着无数新的可能性,包括各种业态集群。
可见,“新质生产力冶所提示的经济高质量发展,预示市场主体的产业组织形态必然具有多样化的域态特征。“新质生产力冶的生成和发展,以及各类业态集群,将由多种形态的市场主体协同承载和互动推进,并且正是由于生产力的质态变化,产业组织也将发生根本性的变革。
以人工智能发展和产业化为例,进行原创性科技创新的市场主体的组织形态,并非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传统企业,而是非营利组织。美国人工智能研究公司OpenAI旨在开发和推广人工智能技术,向公众开放专利和研究成果, 使人类整体受益。
ChatGPT,GenerativePre鄄trainedTrans鄄former是其最著名, 最具世界影响力的成果之一于,该科技创新成果向世界开放,即社会性企业是实现人工智能发展的最重要市场主体的组织形态。社会企业的基本性质是,以市场化方式实现社会性目标,既不是商业性(营利性)私人企业,也不是政府公营机构,其实体组织是由非营利组织和营利组织共同组成,不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但是,一些营利性企业,如微软公司成为其重要出资人和合作者。又如,比尔与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具有慈善组织性质,但直接着力于促进科技创新,资金投放重点领域包括改善农业效率、医疗健康、气候变化以及推动技术创新的多个领域,对科技创新有重要贡献,并可以实现资金投入和增加的可持续。这本质上也是社会企业,具有生产性。可见,各种不同类型的市场主体,在科技进步以及社会运用中,都可以发挥各自独具优势的产业组织功能。这表明,科技创新为了更有效地推动生产力发展,即实现产业化运作,需要进行产业组织形态的创新。
OpenAI 位于美国旧金山, 由营利性公司OpenAILP 及非营利性母公司OpenAIInc组成。于2024年2月16日,OpenAI发布了一个视频生成模型 Sora,标志着文本生成视频领域的重大突破。
中国市场经济主体的重要特征是存在大量国有企业。国有企业既是改革体制的中心环节,又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国有企业作为特殊企业,具有独特的产业组织形态特征,本质上也可归为社会企业,即以市场经营方式实现国家安排的企业主责主业使命;国有企业行为的首要目标不是获取利润,获取利润是体现企业经营效率和业务可持续的工具性方式。显然,国有企业在 “新质生产力冶所提示的国家发展方略上,可以发挥独特的功能,承担重要使命, 特别是在发挥中国独特的新型举国体制优势上,承担重要功能,探索产业组织形态的深度改革。因此,中国具有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产业组织创新的更大选择空间。
当然,在市场经济制度中,市场化经营的营利性企业是为数最多最普遍的市场主体组织形态。按传统主流经济学的观念,企业的组织行为是同质化的,即以利润最大化为唯一目标,如果偏离这一目标就会失去市场竞争力且难以生存。但是,现实并非如此简单。企业作为经济社会的生产性组织形态,其具体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是人类可以按使命意愿进行模式选择和形态构建的 [5]。企业即使是以追求利润为目标的,也具有承担一定社会责任的组织行为动机,使之更具市场竞争力和社会融洽性。这一性质,非常适应于“新质生产力冶所提示国家发展方略取向,即需要各类市场经济主体,以相适应的企业组织和产业组织形态,承担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的使命。可以说,这是提出“新质生产力冶概念本身所意涵的产业组织变革指向,即以产业组织创新推动“新质生产力冶的发展;反之,如果不进行产业组织创新,“新质生产力冶所提示的国家方略取向就缺乏实践“抓手冶,虽然可以想象,但却难以实现。
纵观世界各国的产业组织及与之相应的产业政策,皆在发生根本性变革。美国即使崇尚“三零冶取向(零关税、零壁垒、零补贴)和一向特别反对实行产业政策,现在也公开大肆实行以关税、壁垒和补贴等手段所表现的国家产业干预政策,完全背离其 “三零冶世界理念。这表明,世界的产业组织体系将发生规则秩序的重大改变,即使称之为“重塑产业组织冶也并不过份。这在本质上体现了,国家组织能力和战略取向对重大产业政策的直接介入。对于传统主流经济学思维而言,“微观-宏观冶范式虽是难以接受,但在现实世界中却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将表现得越来越具有政策创新性;其创新之源不仅是经济理性支配,而且受到各国各文明体的文化价值和制度历史的深刻影响,并表现为国家的组织行为。
国家组织能力和产业组织政策,是科技革命时代经济发展的
重要政策资源。无论是综合经济体(例如,国家、地区、产业等),还是市场经济主体(例如, 厂商、企业等),都必须有一定的组织化建构,即通过组织方式达成组织目标,或实现有效运转,获得良好绩效,所以组织能力是任何经济体和经济主体的重要素质。笔者曾将其定义为经济系统中的“组织资本冶,与“信任资本冶类似, 都可以归类为经济系统中的“社会资本冶范畴[6]。 “新质生产力冶的形成和发展,在国家发展方略中有效发挥作用,高度依赖于组织资本和信任资本的作用。市场主体的形态建构,特别是有利于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创新的市场主体新形态建构,必须基于一定的组织资本与信任资本条件或社会环境。因此,
“新质生产力冶所提示的国家方略政策取向,意涵着对于经济系统中组织资本和信任资本的更高要求。
新时代,“新质生产力冶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组织资本和信任资本状况的自信判断,即相信中国面临国际国内的复杂形势,具有推动科技创新的组织资本和信任资本优势。中国不仅有条件发挥市场经济的效率,而且可以实行集中统一领导和举国体制,以更有力的产业分工合作方式,来进行科技创新的重大工程和攻关突破。这是实现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条件,体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适应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以及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创新的独特优势。
组织资本和信任资本属于产业组织和经济体系的软实力。中国虽然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也存在显而易见的不足,特别是组织效率(畅通、活力、创新)和信任关系(信用、信心、信息)的改善和内化,仍然任重道远,必须通过不断地深化改革来使之更加健康强韧。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质生产力冶的意义不仅是对国家发展方略和政策取向的指引,而且进一步明确生产力和经济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历史唯物主义观念。为此,我们就要充分发挥人的创新积极性,坚持以人为本的科技创新和赋能产业创新的方向,形成有利于新创性就业和责权担当的工作秩序;必须进行产业组织创新,信任关系优化,以适应于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重大科技突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新时代经济形势。“新质生产力冶所提示的高质量发展内涵不仅是对国家发展方略的方向性指引,而且具有确定政策取向的重要价值。因此,我们必须对方略核心、发展关切、人才政策和产业组织等相关问题进行理论探究,在此基础上,深刻理解“新质生产力冶概念对正确确立国家发展方略及政策取向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庆阳市教育局局长刘小银
新质生产力是代表新技术、创造新价值、适应新产业、重塑
新动能的新型生产力,是科技创新在其中起主导作用的生产力,是符合高质量发展的生产力。在全市加快数字经济建设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时期,教育系统要自觉顺应新质生产力、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方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青少年创新能力培养,加快教育数字化建设步伐,增强职业教育服务经济发展能力,以教育之力赋能新质生产力,以教育现代化助力新型工业化。
切实做好科学教育加法,培育学生创新素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好奇心是人的天性,对科学兴趣的引导和培养要从娃娃抓起,要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究欲,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我们要加强对科学教育的统筹规划,健全大中小学及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开齐开好科学课程,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科学和创新教育,开发科学类校本课程,发挥好课程的主渠道作用。加强通用技术和实验教学,探索利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手段,提高STEM教育、创客编程、乐高机器人等创新教育的普及水平。开展“科学家(精神)进校园”、流动科技馆、科普大篷车、科技节、科学调查等场景式、体验式活动,推进优质科普资源进校园。加强学生科技社团、兴趣小组建设,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科技创新大赛、机器人创客大赛等科学教育品牌活动,激发青少年科技创新和发明创造兴趣,培育更多科技创新后备军。
更好发挥数字赋能作用,推动教育变革创新。教育数字化是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可提供个性化、系统化学习方案,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更好满足人民群众“上好学”的需要。我们要抢抓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城市建设机遇,做好“建”“融”“用” 三篇文章,让数字化赋能学生学习、教师教学、教育治理、研究创新。“建” 就是积极布局教育专网建设,推动5G、IPV6等网络技术落地应用,加快建设智能交互教育、虚拟仿真实验室等教学环境,加强物理空间与虚拟空间衔接融合,推动教育基础设施实现迭代升级。“融”就是推动数字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常态化应用和深度融合,利用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教育教学场景创新,探索数字化教学、智能化测评和精准化治理等应用模式,构建数字时代的教育新形态。“用”就是建立数字化知识图谱,设置跨学科学习主题,通过增强现实、虚拟现实、元宇宙等技术形成的社会化数字空间,帮助学生直观感受自己原本难以触及的事物本质,让学习成为更美好的体验。
深化职业教育供给改革,强化新型人才支撑。推动我市工业产业优化升级, 培养一大批技能型人才是教育的重要使命。我们要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主动融入国家重大战略,紧盯建设陕甘宁毗邻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和陇东能源化工基地目标定位,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深化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完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加快“技能庆阳” 建设。积极建办庆阳职业教育园区,着力加强与石油化工、数字经济、现代制造、文化旅游、保健养生等产业相关专业建设,打造专业集群和特色品牌专业,着力培养适应庆阳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加强数字经济人才培养,启动实施数字科技试点学校建设,遴选市区数字化教育基础较好的学校,与全国数字经济头部企业建立结对关系,校企合作开发数字科技特色课程,打造不同学习场景,让学生在数字化环境中开展探究性学习,为培养庆阳数字经济“大家”探路子、打基础。研究制定庆阳市“十四五”数字经济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协调陇东学院、庆阳职业技术学院和市内中职学校优化专业设置,扩大招生规模,提高数字经济人才培养质量,增强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能力。把数字经济招商选资作为培育新型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举措,进一步拓宽视野,扩大招引范围,争取多方突破,既为技能人才培养提供实习实训平台,又为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增添新动能。
庆阳市生态环境局局长孙明东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着力构筑数算领域发展新高地,聚力打造“四千四百”产业链,全力推动招商选资和项目落地,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和发展新动能,牵引我市产业格局发生根本性迭变升级,正在探索走出一条具有区域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这完全符合党的二十大关于实现新型工业化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的要求,也非常切合庆阳实际。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创新驱动引领,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的生态环境之基,努力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贡献环保力量。
强化学习深化认识,提升担当作为新境界。新质生产力与主要依靠大量的资源环境投入和能源消耗促进经济增长的传统生产力不同,以高效能、高质量为基本要求,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基本特征,涉及领域新、技术含量高,特点在“新”、关键在“质”、落脚在“生产力”。我们要深入学习,与时俱进,主动作为,在推动绿色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征程上,强化源头防控,紧抓重点领域,全面提高环境治理综合效能,助推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互促共进。瞄准前沿科技,大力支持、引导、培育和发展关联产业,着力巩固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更好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强基赋能。
加快生态产业培育,增强绿色发展新动能。当前,我市生态环保产业发展基础弱、体量小,优质项目、骨干项目不多,产业链不强,总体处于较低水平。我们要按照市政府要求,立足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聚焦生态环境领域新质生产力培育,加快推动传统项目和新质项目有机融合,助推新型工业化。一是培育发展煤矸石、矿井水综合利用产业链,以万胜、核桃峪、新庄、刘园子等煤矿产出的煤矸石、矿井水为原料,着力推进矸石制砖、矸石制土、矸石制墙材、灌溉用水等项目落地实施。二是加快发展油泥尾渣综合利用产业链,以辖区污油泥处置企业产生的尾渣为原料,论证并稳妥推进尾渣制橡胶填充剂、制再生填充胶和改性沥青等项目落地实施。三是积极发展餐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产业链,以餐厨垃圾、畜禽粪污、生物质为原料,着力推进废弃物制有机肥、沼气发电、生物质燃料发电等项目落地实施。四是探索推进发展能源开发领域碳捕集产业链,以正宁电厂、瑞华天然气、庆阳石化碳捕集项目为试点,推进油煤气传统能源开发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等项目落地实施。充分挖掘生态环保数据资产价值,建立智慧环保服务平台,加快培育数字化环保企业。对目前数字经济招商已经签约的6家企业抓紧不放、跟进服务,力促尽快落地项目,对已经联系的其他数字经济企业真情推介、深度沟通,推动签订合作协议。优化项目服务保障,打造助企纾困新常态。一是立足项目全周期服务,动态掌握全市优质项目产业定位、要素配置、审批要求以及总量需求,建立污染物总量指标调蓄库,优化环境资源管理政策引导,探索不同污染源总量指标跨源使用,切实盘活环境资源。二是持续深化环评“放管服”改革,对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重点项目开辟绿色通道,快办快批。落实生态环境部《关于进一步优化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意见》,推广一批报告表项目“打捆”审批,推进一批登记表项目豁免环评,简化一批报告书(表)项目环评内容。科学开展工业园区规划环评,引导园区优化产业布局,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三是加强重大产业项目与工业园区规划环评的有效衔接,对符合要求的新入园项目免于环评或简化环评内容,通过优质的环境要素服务保障,为新质生产力培育发展保驾护航。四是实行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制度,对纳入正面清单的企业,开展非现场监管执法,对积极改正、履行生态损害赔偿义务的企业依法实施免罚轻罚。落实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环保信用评价、环境信息依法披露、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等制度,探索更有温度、更接地气的监管方式。五是积极开展干部帮企行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政策宣传,全面了解企业生产现状、要素保障、市场供需等状况,及时协调解决难点堵点问题,切实提升环境管理水平,助力轻装前进、高质量发展。
庆阳市自然资源局局长李廷位
“新质生产力”这一新概念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发展,其核心是利用新技术、新模式,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形成新动能、新优势,最终达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自然资源作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优化资源配置效率,提升要素生产率,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然要求。全市自然资源部门将更加主动融入庆阳发展大局,坚持创新驱动,积极主动作为,以更加高效更有质量的自然资源要素保障,服务新产业落地、新型工业化和新质生产力发展。
强化规划引领和空间保障。统筹布局先进制造业空间和科技创新空间,系统优化全市产业空间格局。围绕新能源产业,推动火电、光伏、风电、氢能等统筹规划,重点实施风光互补制氢制氨示范园等“零碳”产业园,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内布局建设“分布式光伏+制氢、储氢、加氢”一体化示范应用,在中心城区布局“油气电氢”综合能源站。紧盯数字经济产业,加快编制报批 “东数西算”产业园区总体发展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并严格执行,将数字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及项目落地的现实需求全部绘制入图、予以保障。对拟落地建设的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高端装备等新兴产业,根据建设需求,科学引导在工业园区或产业园区内集中布局、集聚发展。优化资源配置和土地供给。进一步优化土地利用计划差别化配置,优先安排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项目用地需求,重点保障省市确定的重大产业项目和“东数西算”园区及数字经济招商引资项目用地需求,统筹落实耕地占补平衡指标,支持新业态健康发展。充分释放部、省用地要素保障一揽子政策红利,继续通过阶段性允许国家重大项目先行用地、临时用地和以承诺方式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加强用地审批前期工作、多途径保障采矿用地和光伏产业用地等措施,促进有效投资重要项目落地实施。持续深化改革工业用地供应方式,全面推行长期租赁、租让结合、先租后让、弹性出让等多种方式灵活供应,加快推进“标准地”出让,对省、市确定的优先发展产业实行优惠地价,对符合条件的“工改工”项目不计收地价,并支持土地兼容复合利用,引导工业、仓储、物流、研发、办公、商业等用途混合布局,降低企业用地成本,助推新产业发展。
细化测绘服务和数据应用。聚焦测绘地理信息这一新型生产要素和数字经济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强化数据要素保障,细化拓展行业应用。持续实施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年度更新与建库,统筹遥感影像获取和共享利用,健全完善天地图•庆阳,推动时空大数据与自然资源管理的深度融合,支撑政府信息化建设及治理模式创新。抓紧实施庆阳三维城市信息模型(CIM)应用系统建设补充项目, 继续丰富实景三维城市基础数据,进一步扩大覆盖范围,优化系统数据管理服务引擎,完善系统门户和数据接口,并大力促进测绘地理信息在数字经济新业态发展中的应用。
深化审批改革和登记提速。以审批流程最简、效率最高、全省最优为目标, 深化“多审合一、多证合一、多测合一、多验合一”改革,在用地报批、规划许可、财产登记等重点业务流程再造、材料精简、时限压缩上再下功夫,努力将“可办”转变为 “好办”。持续提升不动产登记便利度,以点带面拓展“带押过户”范围,全面实行“交房即交证”,加快实现“二手房转移登记及水电气暖联动过户”和“涉企不动产登记”一件事一次办。加快开展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建设,完成业务系统应接尽接,政务服务事项应上尽上,数据资源应汇尽汇,推动实现网上审批、并联审批、带图审批和“跨省通办”“全程网办”“一网通办”,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提供适宜的自然资源营商环境。
庆阳市科技局局长谭文枫
新型工业化中的“新”与新质生产力中的“新”有共同的内核——创新。无论是新质生产力还是新型工业化,都需要科技为产业发展提供持久动能。科技部门作为引领科技创新的主阵地,将聚焦主责主业,下好培育竞争新优势“先手棋”,为全市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策源赋能。
培育新质生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创新”是核心,必须全面激发全社会创新动力。目前,我市规上企业129家,有研发活动的规上企业仅31家,占全省的3%;研发经费投入强度0.67%,远低于全省 1.26%的平均值;全市备案高新技术企业 57 家,占全省的 2.7%。这些创新指标和庆阳的发展不相符,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尽管我市已启动新质生产力的技术布局,但还要做好两方面工作。一要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培育高质量创新主体,精准跟踪服务,落实好各类奖补政策。大力培育规上工业企业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和“瞪羚”企业,和工信部门积极联动,实施数字经济序列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激励引导各类创新要素不断向创新主体聚集,激发创新活力。二要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激发高活力创新变量;聚焦工业绿色化智能化改造升级、“三元双向”绿色循环发展等传统产业“塑新”,数字产业、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培新”、氢能综合利用示范等未来产业“引 新”。创新市级科技项目支持引导方向,紧紧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大力支持农业领域羊、菌、果、药、沙棘,工业领域氦气膜研发、密封橡胶,数字经济领域量子应用、新型储能等链主企业凝练和实施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以“揭榜挂帅”等创新方式,吸引全国各地专家团队破解关键技术难题,打造绿色环保、清洁高效的“绿色生产力”。
培育新质生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产业”是载体,必须全面推动产业多元融合发展。高质量发展需要不同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的迭代优化。全市已初步完成新质生产力的产业布局,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布局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在未来产业上布局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生命健康、氢能与储能等,这些产业项目的实施孵化与创业加速,将率先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新型工业化。一要推进传统产业结构改造升级。要在“稳油扩煤增气”的基础上,加快高端化、绿色化和智能化改造升级,打破下游产业链发展瓶颈,实现延链增值, 推动油煤气化工耦合发展。围绕国家粮食安全和“双碳”战略,实施种质资源保护和粮食产能提升,多场景利用CO2捕集及利用技术。二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已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建设推进、加快未来产业的场景应用。在智算需求越来越强烈的大背景下,以能源优势集聚各行业各领域大模型训练在我市落地,拓展应用场景是我们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渠道。
培育新质生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转化”是关键,必须加速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效率。围绕全市综合能源、油煤气化工、数字经济、装备制造四条千亿级产业链和现代农业、文化旅游、医药康养、绿色环保四条百亿级产业链需求,紧盯全国优秀科技成果,与行业、企业进行深入分析和精准研判,评估技术先进性和产业化成熟度。依托国家级、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和高新区物理集聚载体,推动科研成果落地转化。一是充分发挥产业园区在促进科研成果落地转化上的作用,把研发作为产业来做,支持科技成果就地就近转化。二是依靠西安科教资源,和西安交大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杨凌农高区、西咸新区、咸阳科技经济人队伍紧密对接,通过科技招商,争取将优质科技成果转嫁移植到我市落地转化。三是积极开展东西部对口合作,借助天津的科研力量和人才资源优势,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对接,形成 “以需求带研发、以成果转应用、以效益促创新”产学研用成果转化体系。
培育新质生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人才”是支撑,要建设一支能力精湛的专业化人才队伍。创新驱动本质上是人才驱动。一要积极“引”才。充分发挥我市与西安“1小时通勤圈” “2 小时生活圈”的地域优势,以“人才专列” “人才飞地” 等政策,全力打通陕甘人才通道,吸引省内外专家来庆开展研究并进行技术指导。二要精心“育”才。以陇东学院、庆阳职业技术学院和市属科研院所为基础,制定差异化“培育套餐”,为全市培育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科技人才队伍;深入推进职务科技成果、科研经费管理和科技人才管理、评价、使用、激励等制度改革,加大成果研发的过程奖励和成果转化的持续奖励,针对成果完成人及成果转化贡献人制定特殊的职称晋升、岗位评定政策;借鉴陕西秦创原“三支队伍”(科技经纪人、“科学家+ 工程师”、“新双创”) 人才培育先进经验,培育一支能精准对接产业需求和成果供给的科技经纪人服务队伍,筛选落地转化一批高价值科研成果项目。三要科学“用”才。探索市级领导联系院士制度,定期邀请“两院”院士来庆帮助解决产业发展重大难题。坚持制度管才、政策激励、以用为本,注重发挥人才特长,给予更多的自主权和决策权,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庆阳市能源局局长刘兴峰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断,是对马克思
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是“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高质量发展” 思想的进一步具体化。对于能源部门来说,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着力加快油煤气风光电火储氢一体化开发步伐,不断在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上下功夫,以新能源开发带动装备制造产业链发展,以油煤气化工带动精细化工及新材料产业链发展,以安全稳定可靠的能源保障助力数字经济产业链持续壮大,全力推动庆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加快新能源开发步伐,积极发展氢能储能未来产业,推动千亿级装备制造产业链建设。我市新能源资源富集,可开发量约 2220万千瓦,其中风能1770万千瓦、太阳能450万千瓦。市能源局将紧紧抓住战略发展机遇期,按照全市统一部署,持续做大做强风光储氢产业,努力实现绿能生产、绿氢转化、绿色发展的生态闭环,助推我市迈入新能源产业链发展的“快车道”。坚持把新能源资源优势与全产业链发展结合起来,加快构建“产、储、用、造”产业集群,实现发展动能以旧换新、发展支撑由少变多、发展质效由低变高,不断提升经济发展的含绿量、含金量、含新量。当前,重点推动龙源2万吨/年新能源制氢及30 万吨/年合成氨项目,五凌制氢制甲醇及重卡一体化科技园项目,加快对接落实浙江天能氢能开发、上海氢鸾氢能示范和制氢电解槽生产等项目,推动易事特、天能、寰泰、远景等5条技术路线的储能项目加快实施。同时,围绕新能源开发和“陇电入鲁”工程实施,大力引进电力电器等装备制造项目。
加强数智化技术应用,大力推进资源开采现代化,推动千亿级综合能源产业链建设。我市油煤气开采属传统产业,在“新质生产力”指引下,要抢抓信息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重大机遇,大力推进传统能源领域与信息通信基础设施的融合发展,实现智能化、数字化、无人化、科技化开采,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在电厂、电网、油气田、油气管网、油气储备库、煤矿、终端用能等领域实施设备设施、工艺流程的智能化升级。新建新能源项目鼓励“智慧风电”“智慧光伏”建设,实现电站数字化与无人化管理。因地制宜建设煤矿智能化示范工程,建设少人、无人示范煤矿,实现煤矿智能化高效开采、智能化选煤、矿山物联网、危险岗位机器人替代等。建设智能油气管网,实现油气管网全数字化移交、全智能化运营、全生命周期管理。通过不断提升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在传统能源领域的推广应用,打造面向未来的现代能源生产体系。
深化化工产学研融合,力争油煤气资源吃干榨净,推动千亿级油煤气化工产业链建设。我市油煤气资源丰富,生产规模正在持续壮大,但存在以资源开采为主、深度加工利用少、产业链条短等问题。在“新质生产力”重要论述指引下,市能源局将以油煤气化工延链补链强链为着力点,面向未来打造“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产业链,发展BDO-可降解塑料、碳酸二甲酯-电子级新能源化学品、工业萘-高端煤基精细化工产品等产业链,进一步将资源优势转化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新动能。化工新材料产业门槛较高,我们将加强与科研院所、重点院校、龙头企业的合作,通过“引才引智”助力产业提档升级,加快科技化转型。目前,同欣50万吨/年轻烃深加工项目已完成土地摘牌及4个工艺包选型; 制约内蒙古东源科技“煤基生物可降解材料绿色循环一体化项目”实施的焦化指标基本协调到位,能源部门将进一步加强协调指导力度,为项目建设创造优质环境,力争3月土建工程开工建设。
坚持源网荷储一体化,努力打造新型智慧电网,服务千亿级数字经济产业链建设。市能源局将充分发挥能源资源优势,全力支持服务数字经济发展。从推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入手,支持企业建设源网荷储一体化智慧零碳产业园,持续推动我市可再生电源、电网、负荷和储能资源整合,通过完善电网设施、成立本地售电公司等措施,统筹发电企业和负荷企业,保障“东数西算” 园区绿电需求;就近与风电、光伏发电、水电、煤电、储能企业等双边协商,采用大网常规直购、现货交易、低价直供等方式,利用峰谷分时电价政策,降低用电成本,推动“大数据中心+新能源”融合发展。面向能源供需衔接、生产服务等业务,建设能源数据中心,加强能源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发挥能源大数据在行业管理和企业治理中的服务支撑作用。当前,加快中国能建“东数西算”源网荷储一体化智慧零碳大数据产业园、易事特“东数西算”装备制造源网荷储一体化基地、京开能源西北零碳智慧物流信息港云计算中心、燧弘绿色算力生态等项目实施,着力推动远景能源“能碳”双控管理平台项目建设。
庆阳市卫生健康委主任张伟
2023 年 9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极具
前瞻性地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我们“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市卫生健康委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抓住新一轮产业变革带来的新机遇,以发展数字技术、数字经济为引擎,自觉顺应新质生产力、新型工业化发展方向,全力构建“互联网+健康医疗”服务新模式、新业态,赋能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精准把握新质生产力新内涵。在数字中国的大背景下,我市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暨“东数西算”工程,必将推动计量革命、计算革命和产业革命,打造未来产业,培育新质生产力。作为卫生健康行业,我们首要任务是熟悉市情,领会市委、市政府工作思路,深刻认识“新质生产力”既是政治要求,也是弯道取直的赶超路径,是必须落实的“大战略”、必须紧跟的“大趋势”、必须抢抓的“大机遇”。其次要全面系统学习数字化、信息化、智慧化医疗最新政策和新业态、新技术,实施一系列数字健康赋能行动,有效扩大优质医疗资源覆盖面,全面塑强数字健康高质量发展新优势、新动能。聚力打造高质量发展新赛道。当前,我市推动陇东综合能源化工基地建设扩容增效、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加力加速,“东数西算”枢纽节点建设和数字经济齐头并进,正在加快提升优势产业竞争力,深入开展产业赋能行动,协调推动产业结构优化与发展能级提升。市卫生健康委将紧跟市委、市政府步伐,积极探索新概念,寻求新突破,布局新赛道,抢占高质量发展先机。一是加速信息化建设布局。依托庆阳市全民健康保障信息平台及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现有信息化资源,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建设“138+21+7”(1个卫生健康大数据中心、3个医联体、8县区紧密型医共体、21个智慧医院、7个场景应用)区域信息一体化示范工程,实现数据多跑路、患者少跑腿。二是加快推进医联体建设。统筹优化市、县、乡、村四级医疗资源,通过建设城市医疗集团,为城镇居民提供防、治、养、护等一体化、连续性、分层级医疗卫生服务。在所有县(区)建设县域医共体,构建县域医疗卫生服务新体系。全面推广消化内镜紧密型技术联盟庆阳“128”工程,在全省率先实现专科(技术) 联盟“六化”模式,让群众就近享有省级优质医疗资源。三是加力优化营商环境。要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落实一把手“走流程”科长“坐窗口”体验行动,在办事时限压缩上再下功夫,申报资料能少尽少、办事流程能简尽简、办理时限能压尽压,大幅提升“多证合一”“一窗受理”
“一网通办”能力。着力打造医疗服务新业态。一是强化人才支撑。坚持“引进一批”,每年实施信息化人才招聘,不断充实人才队伍总量;坚持“聘用一批”,积极对接信息化建设合作企业,聘用高端技术人才“为我所用”,实现聘用一人、带教一批;坚持“培养一批”,加强院校合作,借助陇东学院、庆阳职业技术学院资源优势,对现有技术人才进行轮训培养,不断提升专业技术水平。二是强化技术支撑。在全市医疗机构推动搭建远程医疗平台,运用通讯、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对接北上广知名三甲医院专家,为医疗机构诊断疑难患者提供技术支持,降低患者外转率。通过实施示范项目、医疗集团和医联体建设等,畅通市县乡村四级诊疗互联互通渠道,实现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做到线上会诊、门诊、病例讨论等,降低患者就医成本。三是强化智能支撑。以“智慧服务”建设为抓手,针对患者实际就医需求,加快开发利用各类便民应用系统,为患者提供预约诊疗、移动支付、手机app、床旁结算等便捷服务。以“智慧管理”建设为手段,建立具备业务运行、绩效考核、财务管理、成本核算等医院运营管理平台,进一步提升医院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水平。
深入推进融合发展新产业。市卫生健康委将主动融入市委、市政府工作思路,逐步扩大卫生健康行业新质生产力赋能效应,为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增添新动能。一是持续推进数字经济招商。在打破行业局限的同时,又发挥行业优势,聚焦全市八大主导产业链,保持工作专班、招商小分队、落地服务办高效运行, 通过“走出去”宣传推介我市资源禀赋、招商政策、产业项目、发展潜力,扩大庆阳影响力、吸引力和辐射力。把企业家“请进来” 参观考察、座谈交流, 寻求商机、洽谈合作,把更多一流企业引进来,提供全流程、全要素、全方位服务,助力构建我市现代化产业体系。二是探索实施医产研融合发展。按照“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思维,积极发展数字医药、智慧医药,拓展医药产业新领域。与百度公司、中国联通深度合作,探索打造“三位一体”综合管理平台(庆阳市医药研发云平台),通过医疗机构和药品研发、加工生产企业线下合作,资源、数据线上共享,开展全方位系统化创新研究,为临床提供科学依据,加速医药研发进程,走出一条医、研、产、用一体推进的良性互动发展路径。三是加速健全中医药康养产业链。在中药材种植方面,要从以前靠经验转到现在靠科技,通过用肥用药监管、环境土壤检测、虫情测报等,对中药材全生命周期进行溯源管理,开辟“种在地里、长在‘云’端、销在网上”的新路径。在加工增值方面,支持链主企业转型升级,培植智能化生产线,开发工厂旅游线,开展直播带货,运用现代物联网、云计算等手段,实现生产过程信息化管理。在文化旅游方面,举办岐黄文化论坛,开发特色街区,建设名医馆,创新中医养生,推广专业药膳,打造健康文旅,做到一体推进、融合发展。
庆阳市政府外事办主任李林芳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新时代中国生产力发展的实践结晶、政策宣示和理论升华,更是中国矢志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培育未来产业的理论引导。我们要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两手抓,通过良好的营商环境引导沉淀优质生产力资源到庆阳,协同推进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 加快形成并发展新质生产力,使庆阳成为招商引资的资源池、新型工业生态汇聚的新高地。
固本生新,以新提质,服务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近年来,
市委、市政府准确把握我市资源禀赋优势与产业基础,聚焦现代农业、医药康养、综合能源、油煤气化工、文化旅游等传统产业,着力推进“三元双向”绿色循环农业发展、工业绿色化智能化改造升级、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我们搭乘“东数西算”快车,通过招商引资引入阿里农业云、老虎工业云等数字化平台,推动传统产业“上云赋能增效”,利用数字信息技术为传统产业“塑新”,发展绿色、智能、高效的传统产业新质生产力。作为外事部门将充分利用上可对接外交部、全国友协、驻外使领馆等“国际关系网络”的资源优势,下能准确掌握产业一手资料的协调管理优势,切实加强外交信息转化利用,借鉴和吸收国际先进经验,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支持开展海外推广活动,帮助开拓国际市场;同时,收集、整理全市产业合作和对外交流项目需求,通过外交部与驻外使领馆做好与驻在国的信息对接,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吸引外资和先进技术,拓展国际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促进全市引资引智和外贸经济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数算赋智,智领未来,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质生产力,以高效能、高质量为基本要求,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基本特征,是新时代先进生产力的具体体现形式。这与我市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数据中心集群的发展战略高度契合。目前,全市正围绕建设以绿色、集约、安全为特色的数据中心集聚区,打造“源网荷储多功能互补+大数据中心+制造业+云网产业+智能应用”的千亿级产业链,构建数字经济全产业生态体系,建设辐射西北、服务全国的数算电融合枢纽中心和全国重要的储能基地。“东数西算”工程是新质生产力的新引擎,将引来数字经济上游的装备制造和下游的人工智能产业,一体化带动数算电产业布设全市8县(区),有效带动县域产业链提升,从根本上推动全市产业结构和产业生态“重塑”。市外事办将紧紧抓住“东数西算” 战略引擎,按照《庆阳市算力协同机制和城市算力网建设“结对子”工作方案》的要求,依托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及其生态伙伴企业,争取与杭州市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牵引更多细分行业重点企业参与庆阳全产业生态体系建设;立足国家政策和资源、区位优势,深入研究“一带一路”国家产业发展情况,积极开拓中亚、中东等地区算力市场,利用国际友城及结好意向城市资源,推动形成产业合作,服务“东数西算”向“西数西算”延伸;同时,积极挖掘各类资源渠道对接招引投资企业,推介我市发展特色优势和优惠政策,协同商洽推进合作项目,以资源换产业、以项目延链条,带动上游装备制造和下游算力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集聚,努力为我市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
多元融合,汇聚动能,引导沉淀全国优势工业资源。新型工业化与新质生产力是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关系,新型工业化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和保障,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配套措施。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是新型工业化的鲜明时代特征,也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蕴含着巨大的有效投资需求。目前,我市已初步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工业生态布局,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上有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在未来产业上布局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生命科学、氢能与储能等,随着这些产业项目的实施孵化,将汇聚成我市在新型工业化方面的先发优势。市外事办将依托已招引的江苏老虎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杭州拾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等招商运营服务企业,立足庆阳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以数字云服务汇聚电力、新能源、新材料等头部制造企业、配套企业,带动“双电”制造产业(绿色电力装备、电子信息)以及工业维修商、工业库存处置商、工业培训商等新型工业服务企业到庆阳,打造甘肃乃至周边地区最大的数字化工业生态聚集云平台;顺应产业发展协作化趋势,紧抓东部、南部制造业转移机遇,引导前端基础制造产业链向三个市级产业园区集聚,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沉淀优势工业制造资源,孵化培育“专精特新”特色产业集群,助力庆阳成为西北制造业新高地,服务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
庆阳市交通运输局局长刘俞辰
2023 年,市交通运输局锚定高质量发展主攻方向,自我加压,赶超进位, 加快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构建内畅外联、覆盖城乡、功能完备、支撑有力的综合立体交通体系。下一步,将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全方位筑牢“压舱石”,锻造新动能,以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为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贡献交通力量。
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完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加快形成开放优势。一是保通车。全力做好打庆高速公路年底前通车各项准备工作,实现华池县通高速目标,依托“红色走廊”为革命老区培育新质生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二是抓在建。加快推进G309西合公路、G244庆阳东绕城公路、G671太华公路和G341华二公路项目建设,全面实施农村公路、危桥改造、安全生命防护工程,按期完成年度计划投资任务。三是促开工。全力配合省交通运输厅做好G327正镇公路、G211南罗公路、
G244 长罗公路等省属在庆项目建设服务保障工作,力争早日开(复)工建设。四是推前期。以长庆桥工业集中区煤化工产业园及大型工矿企业为重点,全力加快西峰至长庆桥、环县至褚家湾铁路专用线、连接线建设。全力配合、加快推进庆阳机场改扩建项目,力争早日开工建设。以庆阳临空经济区和庆阳公铁联运综合客运枢纽为引领,高质量打造“庆阳城市会客厅”。五是早谋划。2024年,我们将紧紧围绕“交通强国” 战略,聚焦“陕甘宁毗邻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和“新时代革命老区综合交通运输先行示范市”核心任务,积极对接省交通运输厅,做好2024年交通运输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市列重点项目建议计划、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申报等工作。加快西合公路、庆阳东绕城等在建项目进度,加快推进庆阳公铁联运综合客运交通枢纽项目建设,推动我市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
引导推动交通运输转型发展,积极培育发展现代物流体系,
努力形成流通优势。一是建网络。规划建设以西峰区为枢纽、各县为节点、乡镇大型农产品生产基地为末梢的物流网络,逐步拓展和延伸覆盖关中平原、京津冀、珠三角、成渝地区的物流运输服务。二是拓通道。拓展庆阳至广州、武汉、杭州、南京、长沙、厦门、哈尔滨等城市的直达航线,打造与国内中心城市“半日交通圈”。依托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加快构建我市与关中平原城市群地区快速连通的“2 小时城市群出行圈”。三是促转型。放大合水县全国城乡客运一体化试点效应,升级改造一批乡镇综合服务站,有序推动建制村物流服务点建设,实现传统客运站向集车站、商贸、旅游集散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服务设施转型发展。支持邮政服务网点建设和改造升级,加快与云仓配送链(厦门)有限公司业务对接,依托企业安全可靠的现代供应链体系和集约高效的智慧物流服务体系优势,推动企业在我市设立西北总部基地,打造云仓配送数字物流管理结算中心。四是抓融合。紧盯路衍经济发展和高速公路“开口子”拓展工程有利契机,统筹利用西合公路、庆阳东绕城等重大项目建设实际,带动沿线工业园区、数字经济、农业产业和乡村旅游高效发展,着力构建“一业带动、多业支撑、跨界融合、联动发展”的路衍经济产业格局。
全面提升数字化发展水平,优化完善交通政务服务环境,全
面形成竞争优势。一是推进“数字化建造”。以G309西合公路、
G244 东绕城公路项目精细化管理、智慧化管控、标准化施工经验为契机,持续强化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创新推广应用,推动公路设计施工、养护保通、运营服务、市场治理、标准供给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全力推动智能驾驶等相关产业,依托中交智能科技公司在智慧交通、自动驾驶等方面的领先优势,以公路基础设施为载体,配置智能化设备动态感知系统,打造车路协同智慧公路。二是探索“电气化公路”。加强与中车大同公司的业务对接,会同有关部门系统研究, 优先在辐射带动矿区、工业园区发展的高等级公路平台上,打造智慧零碳、绿色货运、电气化示范公路,推动货运物流提质降本增效。与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合作,谋划推动多式联运、枢纽换乘、联程运输、城乡客运一体化、客货邮融合发展、绿色物流等提质增效工程。建设完善庆阳市综合交通大数据中心,完善公路交通情况调查、超载治理体系,建设数据采集智能分析体系,实现多源数据融合感知、运行监测、预测预警、指挥调度,提升行业信息化管理水平。三是推动“智慧交通”应用场景建设。结合正在建设的庆阳东绕城、西合公路项目,对接百度公司“车路云图”全栈自主可控创新应用技术,打造两条车路协同示范公路,为用户提供多模式、高品质的精准信息服务。积极争取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厅支持,为百度公司迁移“智慧交通”数据中心做好顶层设计、资金支持、配合服务等基础性工作。四是实现“可视化监管”。围绕公路项目建设、资产管理、路网运行调度、公路管理养护、科技治超、客货运监控、信息服务及客货邮融合发展等方面,汇报争取市政府、省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启动市级和2个县级(合水县、镇原县)公路数字化监管服务平台建设试点工作,逐步完成县(区)全覆盖,推动全市路网可视化运行、建设全周期监督、管理科技化提升、养护动态化监控、运营智能化服务等工作再上新台阶。加强与北京盛威时代集团公司对接,推动网约车业务发展,优化村村通网约车、定制客运及交通流量、特殊路况、景区信息等查询服务,优化提升旅游体验。五是激活“行业新动能”。持续深化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建立铁路、公路、民航、城市客运和邮政等领域的综合交通一体化工作机制。全力支持市高管办、市交投集团,加快公路项目、铁路项目、场站项目推进速度,力争打造庆阳人自己的公航旅、公交建,培育交通运输领域新质生产力。
庆阳市工信局局长丑一斐
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在于“以新促质”,是创新驱动、新经济变革、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推动力,也是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构筑竞争新优势的关键。推动“东数西算”工程提档升级,为我们打造更好的新型基础设施,发展更多的新质生产力,培育更优的新应用新模式提供了重大机遇,对未来产业培育创新、占领制高点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和动能。未来网络是我们的重大机遇,也是实现庆阳与东部城市间高通量、低时延、确定性、强安全的网络直连互通设施,将有力推动算力运力存力一体化发展。
未来网络是基于领先世界的创新型技术。未来网络技术是采用新型网络架构的新一代网络技术,主要性能特征是大带宽、低时延、低抖动、全局动态路由优化,弥补了当前互联网的先天性缺陷,能更好满足产业互联网及工业互联网对网络性能的苛刻要求。我国在未来网络领域的牵头人是刘韵洁院士,早在2005年就带领研究团队潜心钻研基于软件定义的未来网络关键技术。现在,未来网络领域研究已经取得重大突破,实现“分钟级”按需定制网络能力,“微秒级”确定性保障服务能力,提供“千万级” 大规模多云交换服务能力,具备“TB 级”智驱网络安全防护能力。未来网络试验设施(CENI)是我国通信与信息领域首个也是唯一一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覆盖了40个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以及沿途106个二级城市,是推动国家科学与技术发展的“国之重器”, 也是实现重大科技创新、前沿技术引领、颠覆性技术创新的“国之利器”。
未来网络在解决“东数西算”传输过程中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按需定制网络服务技术。依托全场景、全兼容、智能化的网络操作系统,按需定制带宽、路由、时延等多个维度指标,实现全局资源抽象与控制。确定性网络技术。支持未来工业自动化、远程遥控操作、全息通讯等新型服务应用,达到微秒级时延抖动,满足产业互联网精准化的特殊需求。多云交换技术。通过多云交换平台连接各公有云、行业云、私有云,支持异构厂商的多云交换、多云互联以及云网协同,实现企业和云的互联。智驱安全网络防护技术。作为集群一体化DDoS 防御系统,能够对千万级威胁事件、TB级威胁流量进行分钟级处理,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未来网络是我们当前必须做好的大事,也是未来最大的依靠。重点打造“1+2+N”(打造“一张城市算力网”、推动电力算力“双网”融合创新、深化未来网络实践应用)庆阳新实践。
打造“一张城市算力网”。积极谋划参与“东数西算”中线算力长廊建设, 与郑州、哈密,苏州、巴州达成共建郑庆哈、苏庆巴城市算力网试验场共识。与深圳、贵阳、郑州大数据交易所在数据资源引流交易、数据资产入表、生态孵化培育等方面全面合作,探索构建数据要素流通的“西部陆海新通道”。
推动电力算力“双网”融合创新。以±800陇东换流站建设为牵引,加快建设西北电力交换中心,全面整合优化集群内电源侧、电网侧、负荷侧等资源要素,构建“源网荷储碳数”互动的新型电力系统。通过建立以庆阳枢纽为政策支点和数算电融合中心、郑州为算力需求和集散地的数算电产业经济长廊,共同推动数网、算网、电网融合发展,形成庆阳市在数字经济时代的新质生产力。
深化未来网络实践应用。1、确定性算力网络。确定性网络
在满足数据高速、远距离、无损传输需求方面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具备“无损确定性稳定、差异化服务质量保障、一体化资源调度” 三大能力,将为“东数西算”庆阳枢纽节点的整体稳定高效运行提供有力支撑。庆阳确定性算力网,可构建以庆阳为中心覆盖全省辐射全国的算力网络新底座,成为以庆阳枢纽数据中心集群算力供给为支撑、服务东部主要城市的“东数西算”工程网络大动脉。2、数字经济应用。未来网络既可推进数字基础设施体系化发展和规模化部署,也可支撑庆阳产业数字化发展,拓展如确定性工业互联网、确定性能源互联网、确定性智能制造、确定性车联网、确定性远程医疗等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应用场景,让“新基建”真正赋能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升级。3、工业互联网应用。未来网络搭建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外网可与制造业融合,应用于远程工业控制、分支机构互联、企业上云服务等,将有力提升企业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转型等四方面能力。4、远程手术应用。构建基于确定性网络技术的远程手术诊疗体系,通过“确定性网络硬件+控制器”的解决方案,实现对 5G 主用链路状态和性能的实时监控,解决网络突发震荡对远程手术的干扰,降低远程手术中的网络延时与抖动,提供良好的网络质量,未来将推动远程诊断、远程治疗、远程示教、远程重症监护等领域的技术创新与应用。5、智慧能源应用。“十四五” 期间,分阶段建设市级、县区级、园区级平台,实现全市规上工业企业能源数据上平台,为供能侧、用能侧、市场侧、监管侧、服务侧提供综合能源精准服务,支撑电力现货和售电交易,优化工商业企业电力采购曲线、购电方案、力调电费,为企业降低用电成本5%左右。
庆阳市人社局局长梁运通
2023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强调, “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新型工业化是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创新的现代工业体系,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的重要引擎。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双轮驱动、三化并进、四建支撑、高质量发展”总体思路,以及正在大力推进的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甘肃•庆阳)节点建设与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要求高度一致。人社部门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主动担当,加压奋进,实施“四大行动”,全力稳就业、强保障、优服务、惠民生,为培育新质生产力增添动能,为推进新型工业化贡献力量。
实施就业“春风”行动,统筹做好稳就业与保用工。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我们将建立重点企业用工保障机制,主动对接数字经济、能源化工等产业链企业,摸清企业人力资源供需现状,建立企业用工需求清单。根据企业需要,开通就业服务“直通车”,举办专场招聘活动,组织企业开展新员工岗前培训和在岗职工技能提升培训,想方设法满足企业用工需求。创新公共就业服务模式,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和“直播带岗”进企业活动,组织人力资源机构常态化与企业开展对接,搭建公共就业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免费招工服务,同步解决企业“用工难”和群众“就业难”问题。全力支持创业带动就业,向符合条件的创业者和小微企业提供创业担保贷款,做好创业资金支持工作。
实施人才“创新创业”行动,建立“引育留用”工作机制。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我们将进一步优化完善人才人事服务保障机制。在引才上,加大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引进力度,柔性引进行业领域专家,建优建强产业人才队伍。在育才上,进一步完善人才培育储备机制,牵头围绕全市数字经济和能源化工产业发展,制定10万人就业和人才培养计划;依托陇东学院和庆阳职业技术学院,加快建设数字经济人才培养基地,全力构建政府搭台、学校育才、企业选才的良好生态。在留才上,落实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住房补贴、精神激励等奖励补贴待遇,在入籍落户、住房保障、社保医疗、交通出行、子女入学、配偶就业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让他们舒心生活、安心创业。在用才上,认真落实各层次人才计划(项目)政策,在各类人才扶持计划(项目)评选推荐中向数字经济等新型工业化企业倾斜,探索建立灵活实用高效的人才服务管理体制,鼓励建立“产业人才联盟”,促进高层次人才共享共用,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
实施社保“暖心”行动,兜牢民生保障网。社会保障是民生的安全网、社会的稳定器。我们支持鼓励有意愿、有条件的人群积极参加国家个人养老金制度试点,建设多层次、多支柱的养老保险体系。延续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等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惠企政策,及时兑现落实社保补贴政策,为企业减负纾困。推行“免申即享”“不来即享”等办理模式,不断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质效,为企业提供“暖心社保”服务。在政务服务大厅开设涉企服务综合窗口,推行“一窗通办”,为各类企业提供无差别无障碍社保服务。在人社为民服务“直通车”专区,设立“急难愁盼”反映专窗,积极提供咨询引导、帮办代办等服务,提高服务企业质效。
实施劳动关系“和谐同行”行动,全力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和谐劳动关系是和谐社会的基石。我们将坚持每年开展和谐工业园区、和谐企业、和谐乡镇(社区)示范创建活动,持续加大劳动用工指导和日常巡查力度,全力化解劳动关系领域风险隐患,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持续推进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法治化、制度化、标准化、信息化、网格化建设,扎实开展根治欠薪专项行动,坚决维护好农民工合法权益。强化源头治理,完善部门协商协调机制,建立定期研判、多方会商、重点督办等制度,及时妥善解决农民工工资问题。严查快办涉及欠薪的信访案件和舆情事件,确保劳动保障监察举报投诉案件实现动态清零,确保不发生因欠薪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个人极端事件和重大网络舆情。积极关注快递小哥、外卖骑手等新业态从业人员工作状况,解决好劳动维权方面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让新业态劳动者生活有奔头、权益有保障、工作有底气。
庆阳市民宗委主任晋晓庆
新质生产力代表一种生产力的跃迁,是科技创新发挥主导作用的生产力, 是摆脱了传统增长路径、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生产力,是数字时代更具融合性、更体现新内涵的生产力。2023 年11月底,在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荣幸受邀参加了龙芯中科3A6000处理器新品发布会,聆听了新能源与先进智造装备论坛,期间通过和有关企业负责人对接交流,对新质生产力有了更深的感悟,深感庆阳抢抓历史机遇,实施“东数西算”国家战略的先手棋下得主动,赢得了时机和先机,为我们培育新兴产业,布局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强劲动能。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必须知难而进求突破,奋发有为求有位。
培育新质生产力就要着眼长远,科学布局,在思想共识上要快人一拍,精心“选种”是关键。当前,数字化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一个重要趋势,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了重要赛道。其中,以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移动通信、物联网、区块链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加速突破应用,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速重塑产业形态和商业模式,正在成为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了重要支撑。培育新质生产力,我认为首先要在“选种”上下功夫,加大数字经济招商的精准度。这次参加龙芯“到中流击水”新品发布会,对我来说是一次难得机会,龙芯合作伙伴、权威媒体、专家学者、主管部门领导等 4000 余人齐聚大会,100 多个高新企业设立展台、200多个数字企业签订合约,我们再一次考证了庆阳发展数字经济是我们市委、市政府培育新质生产力,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英明决策,是庆阳“换道超车”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务实举措,可以说是潜力无限、未来可期,机遇万分珍贵。我们将按照“招大引强引头部”的要求,精心“选种”,把更多的优质新产业和新业态纳入到招引视野,细化实化服务措施,着力培育符合庆阳实际的新质生产力。
培育新质生产力就要勇立潮头,坚定信心,在产业布局上先
人一步,悉心“育种”是基础。站在新起点上发展新质生产力,就是要加快释放数字化、智能化动能,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新体系。产业生态培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目前庆阳数字经济发展各项规划蓝图已经形成,信息产业的领军企业基本介入,但是在投资规模、技术层次、产业生态、行稳走远的战略布局上还不够深远。
在培育产业生态环境中悉心“育种”的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在我们对接的企业中,龙芯中科拥有独立自主的信息产业体系,已经突破国外技术封锁,成为业界公认的自主可控程度最高的CPU技术路线,已形成“众木成林”的态势。我们认识到,只有推动更多的像龙芯中科这样的优质企业和潜力巨大的种子选手落地庆阳,才能汇聚更多的上下游企业和生态伙伴,培育起属于庆阳自己的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培育新质生产力就要凝聚合力,服务企业,在项目落地上高人一筹,用心“培苗”是根本。当前,全市“东数西算”工程进入快速实施阶段,头部企业纷至沓来、投资热度加速攀升,这也给我们数字经济招商工作带来了新的契机和动能。我们要在“培苗”上下功夫,促进新产业、新业态在庆阳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一要强化服务抓落地。做好数字经济招商工作,对于我们民族宗教领域来说,是一项重大的考验,也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企业落地环节我们的作用非常有限,还需要政府的精准助力。我们将严格按照一体化招商工作要求,提供“保姆式”全程服务,“点对点”对接,“一对一”帮办,及时协调解决好企业在落地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争取拿出最大热忱,提供最优服务, 打消企业顾虑,力争早日落地。二要提升本领抓落地。数字经济招商工作做得好不好,关键还是要看项目落地实不实。这就要求我们要努力克服本领恐慌的问题,不断提升服务大局专业技能,不仅要深入学习国家、省上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还要深入研究市上出台的数字经济“28条”和要素保障“61条”,不断提升招商本领。三要紧盯头部抓落地。我们要抢抓先机,紧盯以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虚拟现实、人工智能为代表的先进技术,重视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引进。要继续按照“招大引强引头部”要求,协调完善三方落地方案,竭尽全力完成龙芯中科等“中字头”企业落地庆阳的艰巨任务,为庆阳培育新质生产力贡献民宗力量。
庆阳市国资委主任边桃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实现新型工业化,是习近平总书记基于发展规律、国情变化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为主动适应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推动高质量发展指明了理论逻辑和实践路径。市政府在全市经济发展实现“换道超车”、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组织大家开展思想交锋、思维碰撞,是对我们认识上的再教育、理论上的再升华和行动上的再动员,让我深受启发、获益良多。面对这一重大改革发展命题,市政府国资委将立足职能定位,聚焦“四千四百”八大产业链,坚持边发展、边突破、边布局,强化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协同合作,打造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产业控制力的领军企业,推动建设完整、先进、安全的现代产业体系,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激发发展新动能,努力成为堪当重任的发展重器、强市基石。
拿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国资国企方案。我们将结合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抢抓央企产业焕新行动和未来产业启航行动政策机遇,拿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的国资国企方案。一是推动油煤气化工耦合发展。支持市属能源企业加强与长庆油田、瑞华能源等企业合作,推进50万吨/年轻烃深加工、氦气储备基地项目建设,依托丙烷、BDO、PBS 等产品,培育化工新材料、特种化学品、精细化学品特色产业集群。推进九龙川煤矿建设,布局洗煤厂等配套产业,谋划煤炭分质分级利用、煤制甲醇、煤制烯烃等煤化工项目,促进“绿电” “绿氢”等产业耦合示范,实现煤炭资源就地转化和清洁高效利用。二是培育数字经济全产业链。紧盯智算、智产、智能三条产业链,发挥好云创公司平台作用,加快完善“东数西算”产业园区基础配套,精准对接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硬件制造、软件服务等行业头部企业,搭建算力资源调度、数据要素流通平台,探索数据存算、采集汇聚、撮合交易、确权利用等路径,建强庆阳数据流通服务,打造西部数据交易中心。三是打造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推动华池 50 万千瓦新能源项目建设,聚焦风电机组、光伏组件、动力电池等领域, 以商招商、引大引强,合作布局“东数西算”产业园区绿电输配网络,带动落地电池储能生产、系统集成、风电整机及核心零部件生产制造项目,构建产业集群化发展格局,真正实现庆阳造、庆阳产、庆阳用。四是谋划布局未来产业。引导市属企业“投小投早投未来”,吸引和聚集人工智能领军企业、创新创业企业、专精特新企业,探索布局元宇宙、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通用人工智能等特色产业。聚焦 5G、工业互联网、智能网联汽车、氢能生产和消费、数字信息消费等重点领域,不断丰富和拓展商业化应用场景,形成以应用换项目、以项目换产业的良性发展模式。
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传统产业不等同于落后产业,新型工业化也并非完全抛弃传统产业,而是要走出一条传统产业改造不断升级、新产业不断扩张、新旧产业不断融合发展的工业化道路。我们将立足企业所能、产业所需,在新的维度和逻辑思考中推动“新质”带“旧质”。一是推进企业“改头换面”。市属国有企业基本居于传统行业,业务主要依赖政府背书和特许经营,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话语权较弱、利润率不高、抗风险能力也差,急需以技术创新和外部协同来让市属国企“改头换面”、重塑形象。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必须毫不动摇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前瞻性优化业务结构,探索应用先进适用技术、节能降碳技术,开展机器换人、设备换芯、生产换线、产品换代,打破行业利润率、行业市场规模的束缚,提升企业利润率和净资产收益率。二是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加快企业内网建设,提高企业云化率,促进业务流程再造,实现降本增效提质。加快信息技术与生产经营的深度融合,发展无人机制造推广、大数据作业及驾驶培训等低空经济,延展智能充电桩、智慧安防、数字物流结算等新业态。三是激活企业创新要素。关键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来,落实企业研发投入视同利润加回、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等支持政策,引导沃德、云创等有条件的企业,加强与行业龙头企业、科研院所合作,共同搭建企业技术中心,聚焦能源化工、大数据等优势产业开展协同攻关,促进科技成果在庆阳的转化应用。四是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倡导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理念,争取国家绿色发展基金,实施绿色制造工程,支持发展文化旅游、中医康养、林业碳汇、污染治理等产业,打造绿色智慧产品、绿色智慧矿区、绿色智慧工厂、绿色智慧园区,全面推动市属国有企业绿色低碳发展。
黑龙江省委书记 许勤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9月考察黑龙江期间首次提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和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对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系统阐述,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黑龙江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专题研究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思路举措,形成了调研报告和行动方案,在新时代新征程着力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实践地,为推进强国复兴伟业作出贡献。
一、深刻领悟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深刻阐述了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核心要义和本质要求,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重大的实践意义和非凡的战略意义。
准确把握新质生产力提出的时代背景和理论价值。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人类社会经历了以蒸汽机广泛应用为标志的第一次产业革命,以电力和内燃机应用为标志的第二次产业革命,以计算机和高科技迅速发展为标志的第三次产业革命,正在迎来以数字化、智能化和生物技术为主要特征的第四次产业革命。每一次重大产业革命都带来经济发展的量变和质变,高质量发展成为新时代主旋律,新质生产力已经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指导新的发展实践。习近平总书记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准确洞察和把握世界科技和经济发展趋势,创造性提出了新质生产力,深化了对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和规律的认识,指引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新飞跃,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最新成果。新质生产力必将带来产业与经济的新变革,既决定了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和发展方向,也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力量,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天下情怀,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彰显了我们党是一个重视理论创新并运用理论创新引领发展实践的伟大政党。我们要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推动工作,以新质生产力引领振兴发展,努力走出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的新路子。
准确把握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和核心要义。社会生产力的跃升,必将导致更加强大的先进生产力对传统生产力的更新和迭代。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基本内涵是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大幅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体现了生产力演变规律和生产力升级方向,蕴含着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新质生产力的内在逻辑。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坚实支撑,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的重要动力,是持续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战略举措,也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现实需要。我国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建成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进入创新型国家的行列,生产力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升,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奠定坚实基础。新时代新征程,黑龙江要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着力打造新质生产力实践地,建好建强“三基地一屏障一高地”,为维护国家“五大安全”、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贡献。
准确把握新质生产力的本质要求和显著特点。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中国式现代化必须以高度发展的社会生产力为支撑,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当务之急。这就需要我们聚焦创新这个“特点”,抓住质优这个“关键”,把握先进生产力这个“本质”,把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等战略任务落实到位。黑龙江科技资源丰富、创新底蕴深厚,拥有哈工大、哈工程等78个高校,哈兽研、中船重工703所等120个独立科研院所,哈电集团、中国一重等“大国重器”企业,多项技术成果助力载人航天、火星探测、万米海试等国家战略任务。构建新质生产力是发展的新起点、新动能,我们要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以科技攻关推进技术和业态模式创新,以体制机制改革推进管理和制度创新,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为推进龙江全面振兴和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持久动能。
二、牢牢把握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点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我们要坚持创新驱动,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发挥科技和产业基础优势,加快形成具有龙江特色的新质生产力。
发挥科技创新的增量器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黑龙江的全国重点实验室,在航空航天、信息网络、人工智能、生物技术、先进制造、现代农业等领域突破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创新要素较为丰富。我们落实创新发展、开放发展、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着力构建功能完备、机制灵活、协同高效的科技创新体系,用好黑龙江创新发展60条、人才振兴60条等政策,在智能机器人、生命科学、陆相页岩油等领域攻克一批原创性、颠覆性技术,增强新质生产力创新源头供给,更好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围绕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龙江,在空间科学、信息智能等领域创建更多国家级创新平台,建设深海、深空、深地等领域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强化前沿领域科技研究,培育战略科技力量。积极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掌握运用大数据、大模型、大算力,生成一批引领产业发展的重大科技成果,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
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全面振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科技创新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是大势所趋,也是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黑龙江深入实施产业振兴计划,推进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2023 年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数量同比均增长 22%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 12.3%,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着力构建具有黑龙江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我们要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广泛应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鼓励引导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提升装备制造、能源、化工等产业能级和产品竞争力,推动“龙江制造”迈向“龙江智造”,推进先进产能比重持续提升。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壮大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产业规模,打造航空航天、高端装备等产业集群,构筑产业体系新支柱,打造新质生产力的增长极。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打造环大学大院大所创新创业生态圈,建设哈工大航天高端装备未来产业科技园,推动前沿科技成果就地转化,以前瞻性科技创新应用培育发展未来产业,开辟生命科学、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新赛道,持续推进生产力现代化、新质化。
用科技创新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业的出路在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在科技进步和创新。黑龙江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粮食战略后备基地,粮食总产量为 1557.6亿斤、占全国11.2%,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70.3%,常规粳稻和大豆自主选育品种达到 100%。我们要以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方向,以发展绿色农业为鲜明导向,统筹发展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建设现代农业大基地、大企业、大产业,当好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强化数字技术和生物技术赋能,加快推进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大种业、农机等科技创新和创新成果应用,高水平建设佳木斯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高端智能农机装备研发推广应用先导区,率先实现农业物资装备现代化、科技现代化、农业信息化,加快形成农业领域新质生产力。实施千万吨粮食增产计划,开展种业振兴行动,大面积提升粮食单产,推广应用黑土地保护利用技术,巩固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打造更加稳固、可靠、坚实、安全的“大粮仓”,夯实发展农业领域新质生产力的基础,为建设农业强国贡献龙江力量。
加快推进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黑龙江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森林面积 20.12 万平方公里、湿地面积 5.14万平方公里,均居全国第3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6个、数量居全国第一。我们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加快建设绿色龙江,实施生态领域科技创新行动,推广应用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培育建设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布局建设哈大齐新能源产业带和东部新能源产业集群,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提升生产力可持续发展水平。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发挥绿色金融的牵引作用,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推进森林水库、粮库、钱库、碳库建设,加快把绿色资源转化为绿色生产力,筑牢祖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和用地结构调整,对生产力要素绿色化重塑,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培育壮大美丽中国建设的绿色生产力。
大力发展特色文化旅游。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旅游业是
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把发展冰雪经济作为新增长点,推动冰雪运动、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冰雪旅游全产业链发展。 2023 年入冬以来,黑龙江冰雪旅游呈现现象级顶流,哈尔滨火爆“出圈”,带来了一系列综合效应,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重要理念在龙江的生动实践,是弘扬北京冬奥精神、推动“三亿人上冰雪”的重要成果,是习近平总书记 2023 年亲临龙江考察、亲自推动冰雪经济发展的成就体现,展现了龙江振兴发展的新局面新气象。我们要把发展特色文化旅游作为践行绿色低碳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先行产业,把冰雪经济作为新增长点,推动冰雪旅游由“一地一季”向“全域全季”转变,依托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培育“四季冰雪”新业态,推动冰雪旅游“以新提质、以质催新”,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新动能。加快冰雪经济全产业链发展,高水平建设哈尔滨冰雪运动装备制造产业园、齐齐哈尔冰雪装备产业园,高质量筹办第九届亚冬会,推进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冰雪体育示范区建设,打造世界级冰雪品牌和冰雪旅游胜地、避暑胜地,以冰雪产业升级带动生产力质的跃升。促进旅游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冰雪旅游“出圈”效应向经济社会各领域延伸,集聚优质要素,增强经济活力,培育新质生产力的生力军,着力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忠实实践地。
三、探索建立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持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努力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
加快推进资源要素高效配置。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是新质生产力的催化剂。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让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等优质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深化经济体制、科技体制等改革,开展科技成果所有权改革试点、科技成果转化试点,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优化创新要素配置质量、模式和结构,实现更高级别生产要素形态组合,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培育发展新型要素形态,推动数据要素与劳动力、资本等要素协同,以数据流引领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物资流,促进生产工具创新升级,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持续激发经营主体创新活力。企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践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加快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有利条件。深入实施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创新央地合作模式,携手推进驻省央企产业焕新行动和未来产业启航行动,发挥国企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的引领作用。落实民营经济支持政策,梯度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小巨人企业、单项冠军企业,使民营企业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
推动外贸扩规模优结构。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离不开高水平对外开放。强化前沿意识、开放意识,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增强对国际各种优质生产要素的吸引力。发挥对俄开放合作最前沿和共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的作用,打造农业、煤炭、石化等跨境产业链,拓展新质生产力发展空间。统筹贸易、投资、通道和平台建设,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高质量规划建设黑瞎子岛中俄国际合作示范区,在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发挥更大作用,推动外贸扩规模优结构,加快构筑我国向北开放新高地,以开放型经济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着力深化区域产业交流合作。区域合作有利于在更大范围内促进生产、流通和消费。深入对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战略,积极承接产业梯度转移,推动深哈产业园提档升级,建设先进生产力示范区。加强东北三省一区合作,在科技创新平台布局、重点领域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利用等方面深化交流、互促互补,推动重点产业联动发展、优质生产要素良性互动,协同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携手推动新时代东北振兴取得新突破。
四、强化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支撑保障
新质生产力既需要政府超前规划引导、科学政策支持,也需要市场机制调节、企业等微观主体不断创新,是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场“无形之手”共同培育和驱动形成的。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深刻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系统性工程,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汇聚全社会资源力量,不断开创新质生产力发展新局面。
超前规划引导布局。立足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敢于“无中生有”“有中生新”,超前规划、科学引导先进生产力布局。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做大做强数字产品制造、智能机器人等重点产业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等战略任务,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推动项目、基地、人才、资金一体化配置,加快建设哈大齐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支持资源型城市向创新型城市转型发展。围绕维护国家“五大安全”,积极承接国家重大生产力和战略科技力量布局,建设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新材料基地和高端先进制造基地,在服务国家战略中发展新质生产力。
创新人才工作机制。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因素,也最具有决定性力量。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机制。健全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加强高校基础学科高水平培养基地、未来技术学院、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全面优化高等教育学科设置,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急需人才。实施新时代龙江人才振兴计划,培养造就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加快把人才第一资源转化为创新第一动力。
完善平台载体功能。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强化基础设施和各
类平台的承载作用。优化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发展模式,提升航空客货运输服务水平,构建内畅外联的铁路网络,推动公路网创新智能发展,布局高效智能新型基础设施体系,为数字技术应用创造良好基础条件。发挥产业园区技术密集优势,完善各类园区功能,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先行区。高质量办好哈洽会、新材料博览会等展会,积极引进头部企业,以优质企业引进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优化创新创业环境。保护经营主体就是保护社会生产力,支持经营主体创新创业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黑龙江实施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落实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政策措施,推动全社会创造能量充分释放、创业活动蓬勃开展。加强基层基础建设,锤炼扎扎实实、踏踏实实、求真务实优良作风,确保党中央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决策部署落地见效。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考核评价体系,引导广大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以更大力度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健全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机制,形成
各类要素创造价值、价值创造者得到合理回报的良性循环。
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9月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首次提到 “新质生产力”, 强调“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我国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机遇、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进而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的关键之举。广播电视行业是科技创新应用的前沿阵地,有责任有条件有必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我们要深刻理解新质生产力的显著特征、基本内涵和核心标志,用以指导行业高质量发展实践,围绕“巩固提升传统广播电视、开拓创新推进媒体融合、整合聚合形成发展合力”三大工作方向,不断提出新思路、新机制、新举措。
一、深刻把握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及要求
2024年1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对“新质生产力”作出阐释:“概括地说,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具体体现,“新”代表新质生产力的内在要求是创新,不仅包括技术和业态模式层面的创新,还包括管理和制度层面的创新; “质”代表新质生产力不是传统生产力的局部优化与简单迭代,而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人类历史上每一次重大科技进步都改进了劳动工具,提高了劳动者素质,带来劳动生产率极大提高、产业结构快速优化升级。从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到大数据,纵观近年来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无一不是由新技术带来的新产业,进而形成的新生产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必须深刻认识新科技革命对生产力的巨大作用,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前沿领域及早布局,提前谋划变革性技术,夯实未来发展的技术基础。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形成新质生产力,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要聚焦事关发展和安全的战略需求,找准“卡脖子”“掉链子”薄弱环节,着力补短板、锻长板,围绕重点产业链深入推进“强链补链稳链”,发挥“链主”企业带动作用,强化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协同攻关,促进全产业链发展。
塑造新型生产方式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环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 “要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在智能时代,生产方式出现了深刻转变,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一方面需要不断推动劳动者、劳动资料以及劳动对象实现跃升,另一方面需要通过创新和改革,不断提升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一是打造新型劳动者队伍,能够充分利用现代技术、适应现代高端先进设备、具有知识快速迭代能力的新型人才。二是用好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大数据等新型生产工具,特别是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赋能发展新兴产业。三是塑造适应新质生产力的生产关系,通过改革开放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和高效配置。
坚持绿色发展是新质生产力的鲜明底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绿色发展不仅能够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增长新亮点,而且能够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抓住全球绿色经济、绿色技术、绿色产业快速发展的机遇,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打造高效生态绿色产业集群。
二、广播电视行业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重大意义
(一) 广播电视始终具有新质生产力的特征
广播电视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在不同历史阶段都是推动社会、文化、经济发展的重要生产力。它通过技术革新和内容创新,不断促进着信息传播效率的提升和社会进步。
随着技术发展演进,广播电视行业也在发生深刻变革,逐步融入新的科技元素和运营理念,展现出新质生产力的特征。在技术创新方面,从模拟广播到数字电视、高清电视,再到超高清和智能电视,以及无线、有线、直播卫星与互联网、移动通信的协同覆盖、深度融合,形成融媒体、跨屏传播的新模式。在内容创新方面,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内容的精准制作与个性化推荐,提高用户互动性和满意度,扩大传播范围、提升视听体验。在模式创新方面,由单一广告或收视维护费主要支撑向多元商业模式转变,包括付费频道、会员服务、版权销售、电商合作、增值业务以及“新闻+政务、商务、服务”等。
(二) 广播电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要性
广播电视在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快速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面临着用户习惯改变、媒体融合趋势加剧、新兴媒体竞争激烈等多重挑战。发展新质生产力对广播电视行业至关重要。一是适应技术变革需求。广电行业需要通过科技创新构建新型传播体系,提升内容生产、传输、分发及服务的效能与质量。二是满足用户多元化需求。广电行业要持续推动产品和服务创新,打造符合时代特点的新业态和新模式。三是促进产业升级转型。从传统的电视广播业务向融媒体、全媒体、智媒体转变是大势所趋。四是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广播电视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
广播电视行业只有不断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才能紧跟时代步伐,保持生命力和活力,持续服务于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和信息需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三、以新质生产力推动广播电视高质量发展
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不断深化
对发展新质生产力重大意义的认识,坚持“二三四”工作定位,锚定“巩固提升传统广播电视、开拓创新推进媒体融合、整合聚合形成发展合力”三大工作方向,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着力增强电视大屏吸引力、强化主渠道主阵地作用,着力加快主力军挺进主战场、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着力推动全系统全行业资源要素整合聚合、提升规模化竞争力。
坚持科技创新。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要洞察全球科技创新趋
势,利用全球科技创新资源,进一步深化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以科技创新全面赋能和引领行业转型发展。
一是推动新技术在广播电视、网络视听“两大业务”和广播
电视网、IPTV、互联网电视、互联网“四个层次”的创新应用,强化科技创新对全领域全链条的支撑作用,强化数字化赋能,实现整体提升。
二是发展超高清电视、虚拟现实、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新型视听产品和服务, 积极拓展应用场景和应用空间。充分认识超高清对扩大内需、促进文化产业和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把握超高清发展机遇,推进超高清端到端全链条优化升级工作。
三是加强新型广电网络建设,推进内容制作、传输、分发、
接收的全程数字化和智能化,开展跨屏、跨网、跨终端的综合传播服务。加快建设国家文化专网,面向宣传思想文化领域各级各类机构拓展专网接入、数据存储、内容分发等服务。
四是突出前瞻性、战略性需求导向,把握科技发展趋势和国家战略需求, 以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突破口,优化资源配置和布局结构,推进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
深化内容创新。一是丰富和优化内容供给,创作更多具有文化内涵、科技元素和社会影响力的高品质原创内容。既要增强新的优秀作品创作能力,也要充分挖掘经典作品资源,完善内容联制、联购、联播机制,用好内容共享平台,办好“重温经典” 专区和频道。
二是统筹创作和传播资源。统筹大屏小屏、打通网上网下,体系化推进创作生态建设,从主体培育、创作规划、分类管理、扶持激励、市场规范等方面建立机制、完善政策,激发各类主体投资积极性,激发各方面从业者创新创造活力,为精品创作营造良好环境。坚持“全国一盘棋”,统筹传统广播电视、广电新媒体和商业网络视听平台等各类资源和渠道,实现优质内容传播效果最大化。
强化人才支撑。创新驱动本质上是人才驱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需要充分调动和激发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一是加大全媒体、科技创新、经营管理、国际传播等各类急需紧缺人才培养力度,培养具备跨界整合能力的内容创作者和技术专家,造就一大批与现代科技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符合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二是加强与高校、研究机构的合作,充分发挥龙头企业、高等院校等的引才聚才平台功能,设立专项培训项目,提高从业人员对新质生产力工具和技术的掌握水平。
三是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
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健全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机制,激发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和数据等生产要素活力,更好体现知识、技术、人才的市场价值。 加大改革力度。一是深化电视“套娃”收费和操作复杂治理。在全面实现“双治理”第一阶段工作目标的基础上,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出台有线电视、
IPTV、互联网电视页面管理、收费管理和运营管理规范,修订一系列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完善技术手段和体制机制。
二是构建现代化综合治理体系。建立健全综合监测监管体系,推进中央和地方监测监管系统互联互通、数据资源共享。加强法治建设,有步骤、分层次加快立法进程,不断完善行业法律法规体系。
三是破除制约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制度性障碍,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广电生产力。一方面,深化广播电视系统改革。加快精简精办频道频率,深化内部体制机制改革,探索创新运行机制、经营模式、人事管理、绩效考核和薪酬制度。要加强行业内容资源、传播资源、技术资源、数据资源等各类资源整合聚合。要强化局、台、网之间协同,形成发展合力。另一方面,促进网络视听繁荣发展。要优化准入政策和管理服务,支持民营企业依法依规开展网络视听节目服务,支持网络视听平台参与重点工作,营造审慎包容、鼓励创新、公平竞争的良性发展环境。
优化产业生态。一是推进广播电视与文旅、教育、安防等相关产业的深度融合,构建完整的产业链条。二是提升产业主体的综合竞争力。生产力跃迁主要力量在产业主体。全国电视和网络视听产业主体已超过6万家,要充分发挥各类企事业单位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中的主体作用,使之成为创新要素集成、创新成果转化的生力军, 打造科技、产业、金融等紧密结合的创新体系。推动做大做强优质高新视听等产业基地(园区),谋划实施优质视听产业项目,完善产业政策,推动大视听产业发展。
中共咸阳市委党校 赵梅
去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高质量发展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而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需要我们从理论上进行总结、概括,用以指导新的发展实践。”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 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新时代新征程加快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
新质生产力在理论上不断丰富,在实践中逐步走深,并成为 2024 年各级政府工作报告的关键词之一。陕西省政府工作报告将“强化创新引领,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列为9项重点工作之一,对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作出精心部署与具体安排。一、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应对风险挑战、掌握更大市场话语权和发展主动权的必然选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进程,发展环境不会一成不变,发展条件不会一成不变,发展理念自然也不会一成不变”。当前,百年变局加速演变,不稳定、不确定、难预料因素明显增多。与此同时,以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蓬勃兴起,极大改变了全球要素资源配置方式、产业发展模式和人民生活方式。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既面临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也面临冲破少数国家“筑墙设垒”、“脱钩断链”、断供制裁等极限施压。无论是破解人类共同发展难题,还是冲破少数国家对我国以关键核心技术为主要内容的全面围堵,都需要我们在先进生产力方面占据制高点、拥有话语权。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为我国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历史机遇、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提供了指南,是构筑大国竞争新优势的突破口和支撑点,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陕西是科教大省,有各类高等学校110余所、各类科研机构1500余家,有一批特色优势企业及大批专业人才,拥有丰富的创新资源。正是这样的资源禀赋,使陕西有条件聚焦前沿科技,从源头和底层破解关键核心技术难题,打造以高科技产业为代表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我国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局势中站稳脚跟、应对挑战,掌握更大市场话语权和发展主动权作出特殊贡献。二、聚焦特色优势,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2023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陕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指出, “陕西要实现追赶超越,必须在加强科技创新、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取得新突破。要立足自身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在巩固传统优势产业领先地位的同时,勇于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培育竞争新优势”。当前,陕西正处于跨越结构调整阵痛期、新旧动能转换期、转型升级承压期最吃劲最紧要的关头,迫切需要走好量质并进、以量为基、以质取胜之路。要顺利跨越这一时期,就必须摆脱传统路径依赖,积极主动适应和引领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勇于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在前瞻性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同时,以新质生产力为传统产业赋能,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今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陕西应紧扣自身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实体经济、传统优势产业等,把发展着力点向高质量、彰显特色上倾斜,着力推动发展覆盖传统产业、特色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及未来产业的新质生产力,进一步厚植陕西高质量发展的根基。
三、全面深化改革,推动资源优势向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转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陕西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特别是在高新技术、文旅融合、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等方面,在西部地区乃至全国的示范引领作用日益显现。与此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陕西经济社会发展依然存在诸多短板弱项,市场要素优化配置的断点堵点尚需畅通。习近平总书记在 2024 年春节团拜会上指出:“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和结构性矛盾,充分激发全社会创业创新创造活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大动力,使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披荆斩棘、一往无前。”当前,世界经济复苏的动力不足,国内周期性和结构性矛盾叠加的形势也表明,只有加快形成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才能充分释放新质生产力的强大动能。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谱写陕西新篇、争做西部示范” 突破起势之年。对陕西来说, 就是要围绕构建“六个体系”、争做“六个示范”的发展目标,切实做好扬优势、补短板、通断点、畅堵点工作,有效发挥政府与市场两种功能、两个作用, 推动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新质生产力集聚。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方面,着力破除地方保护主义和行业、部门壁垒,淘汰落后过剩产能,推动产业链各要素重组,让传统产业迈上高质量发展新赛道;在文旅等特色产业方面,不断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方面实现新突破、取得新成就;在新兴战略性产业和未来产业培育上,整合科技、人才、资金、平台等系列创新资源,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产业链各环节聚集,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构建具有陕西特质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四、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坚持系统观念与实践标准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万事万物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只有用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观察事物,才能把握事物发展规律。”新质生产力带来的社会变革广泛而深刻,既涉及当下,更关乎未来,既触及具体的点,也牵动连接点的线与面。坚持系统观念,发展新质生产力,就是要主动融入国家科技创新体系,高质高效推进西安“双中心”建设,深化拓展秦创原创新驱动发展总平台与新兴、特色产业集聚区建设,统筹抓好政府主推的有组织创新、高校院所主导的原始创新、企业为主体的集成创新;注重优势巩固与新质培育并进、数字赋能与绿色转型同推、载体打造与基础升级齐抓、链长统筹与链主带动共促;持续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优势产业巩固提升、未来产业前瞻布局。坚持实践标准,就是要立足国家所需、陕西所能,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以敢作善为的勇气和智慧,把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各项政策落实落细落好,以更生动的实践推动新质生产力理论不断丰富和升华。
南通市委党校教授季建林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并且要求对此从理论上进行总结、概括,用以指导新的发展实践。因此,学习与理解新质生产力理论,研究如何以新质生产力推进南通经济高质量发展,对南通现代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都有紧迫而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生产力理论的基本内容
何为生产力?狭义上,生产力是指再生生产力,即人类创造新财富的能力。从横向来看,生产力分为个人生产力、企业生产力、社会生产力;从纵向来看,生产力分为短期生产力和长期生产力;从层次来看,生产力分为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生产力是生产力系统的功能,组成生产力系统的要素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生产力就是在三者的共同作用和引导下,生生不息,向前发展。
生产力有三个基本要素:一是劳动资料,这是人们用来影响和改变劳动对象的物质资料的总和。二是劳动对象,指的是那些被劳动者的劳动加在其上的物质资料。三是劳动者,也就是具有劳动能力、并以从事劳动活动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个人。这三个要素共同构成了生产力系统,它们相互作用和发展,推动社会的经济活动和技术进步。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这种矛盾运动循环往复、不断推动社会生产的发展,进而推动整个社会逐步走向高级阶段。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在社会生产中,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二者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
人类生产力的演变,主要分为农业时代、工业时代与信息时代三个阶段。生产力的演变是一个复杂且动态的过程,涉及旧生产方式的淘汰和新生产方式的创新,以及社会生产关系的调整和完善。这个过程既受限于生产力的发展,又反作用于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二、新质生产力的基本元素
新质生产力,是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首次提到的新词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可作如下定义:它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有三个基本元素:一是新型劳动者队伍,包括能够创造新质生产力的战略人才和能够熟练掌握新质生产资料的应用型人才;二是新型生产工具,特别是能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赋能发展新兴产业;三是适应新质生产力的生产关系,通过改革开放着力打通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
发展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是核心。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
新,必须推广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以人工智能赋能全产业体系。发挥科技创新对机器人、元宇宙、车联网、物联网等产业发展的引领带动作用。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和科技领军企业,发展壮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激发涌现更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独角兽”企业,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新产业是重点任务。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
三、以新质生产力推进南通经济高质量发展
新时代以来,党中央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高质量发展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自觉行动,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近年来,我市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我们也应清醒看到,制约南通高质量发展的因素还大量存在,需要高度重视,切实解决。
要加快集聚科创资源,一体推进科创项目、人才、平台招引,
鼓励龙头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实施产学研合作,深化与清华大学等著名高校合作,打造开放式社会创新模式。
要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实施产业立市、制造强市战略,做
强做优船舶海工等6大千亿产业集群和高端家纺等优势产业链,加快传统产业更新升级,打造具有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抢先布局人工智能、先进通信、低空经济、氢能和新型储能等未来产业,厚植发展新优势。
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实施碳达峰方案,推动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深化重点行业绿色化改造,加快能源结构调整优化,提升能源循环效率,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要优化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加快建设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根据科技发展新趋势,加快补齐高等教育短板,推动我市与国内外知名大学合作,优化职业学院的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产教高效协同,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急需的人才。
要健全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机制,激发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和数据等生产要素活力,更好体现知识、技术、人才的市场价值,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要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科技体制、行政管理体制等改革。扎实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深入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机构改革和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提高公共服务质效,形成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刘润达
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强调,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是科技创新理论经实践印证后的再提升,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伴随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全面振兴的过程。当下,新旧动能转换,要加快整合科技资源,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上新台阶、未来产业培育取得重大突破,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强企
业主体地位,推动产业振兴,以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国式现代化。
一、新质生产力是科技创新的具象和现实体现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新质生产力则是科学技术在产业中
该应用的具象和现实体现,是科技创新发挥主导作用的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概念的提出,进一步明确了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以产业升级构筑竞争优势的发展方向。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科技创新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战场,数字经济、绿色发展等新兴产业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动能。我国处于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颠覆性创新、源头创新逐渐涌现,产业界对创新的承接尤为重要,必须考虑如何推动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加速渗透融合。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希望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肩负起历史责任,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指明了科技与产业融合的方向。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可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才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孕育先机,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发展新质生产力,目标是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融合。但应当注意的是,不是任何的创新实践或科研成果都可以形成新质生产力,只有经过生产和社会检验的生产力才是新质生产力。一方面,要围绕重点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引导源自于产业的创新;另一方面,创新成果要服务产业发展、培育新产业、推动产业升级振兴。
二、新质生产力的加快形成需要顶层设计和科技资源的深度整合
近十年来,我国科技创新事业发生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我国科技投入力度空前,十年间,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从2012 年的1万亿元到2022年的突破3 万亿元,居世界第二位;全社会研发经费结构持续优化,基础研究经费首次突破2000亿元大关,企业研发投入主体地位进一步凸显,研发人员总量连续多年稳居世界首位,发明专利有效量位居世界第一。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0%,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 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显示,我国创新能力综合排名从2012年的第34位跃升至2022年的
第11 位,是前30位中唯一的中等收入经济体。
要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培育新经济、新业态、
新商业模式, 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然而,科技创新外化为生产力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短板。如科技资源分配效率有待进一步提升,科技评价还需进一步深入,科技成果转化、技术转移力度及深度仍要加强等。中央科技委员会的组建更有助于从最高层组织和调动“举国之力”,提升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的决策效率与政策执行力,为进一步整合科技创新资源提供了保障。可以预见,国家将加快实施一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沿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在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关键领域下功夫,在重大专项、牵头大科学工程、大科学计划上加大投入。
三、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具体举措
形成新质生产力,就要积极发展、培育新兴产业,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全面振兴,带动新经济增长点不断涌现。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且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的产业,其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
当下世界主要国家都在加快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础良好,规模不断壮大。近年来,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光伏电池产业的强势崛起,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我国工业机器人新增装机总量全球占比超50%,超高清视频产业规模超过3万亿元;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比已超过13%。第一批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已达到66家,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从地区分布上来看,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山东、广东、北京、上海等地区已有良好基础。以深圳市为例,近年来超过三分之一的经济贡献来自战略性新兴产业。在顶层规划的指导下,融合化、集聚化、生态化成为新特征。当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是对新质生产力正在快速形成的最好证明。
四、谋划未来产业是新质生产力长期发力的保证
未来产业是指由处于探索期的前沿技术所推动、以满足经济社会不断升级的需求为目标、代表科技和产业长期发展方向,会在未来发展成熟和实现产业转化并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支撑和巨大带动,但当前尚处于孕育孵化阶段的新兴产业。未来产业随着产业化进程,最终会转变为战略性新兴产业。
未来产业为当前处于萌芽期或产业化初期的产业形态,具备原创性、颠覆性、不确定性和先机性等明显特征,但有望成为主流产业并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重大引领变革,谋划未来产业正是 “用明天的科技锻造后天的产业”,应在国家层面及早部署、抢占先机。
加速布局未来产业,积极抢占发展制高点已经成为多国关注。2021年,美国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PCAST)发布《未来产业研究所:美国科学与技术领导力的新模式》报告,提出了未来产业研究所的构想,为实施未来产业发展战略设计新型创新主体。美国将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科学、先进通信网络 5G、先进制造和生物技术等作为未来产业布局的重点领域;日本将人工智能、超算、大数据、卫星、清洁能源、生物技术等领域作为发展重点;欧盟则相继在人工智能、量子技术、自动驾驶、生物科技、低碳技术、数字健康、氢技术、新一代通信、空天科技、纳米技术等领域布局。韩国政府选定可以生产透明柔性显示器的技术、脑神经信息IT融合、多用途小型模块核反应堆的相关技术等六大产业技术为引领未来发展的产业技术。
我国在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布局一批未来产业。除了国家层面的推动,目前,有约20个省市前瞻谋划未来产业, 加强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的多路径探索和交叉融合,围绕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等前沿领域推进未来产业。
五、新质生产力作用体现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已经形成了较完整的产业体系和核心支柱产业。仅仅十几年,我国盾构机实现从无到有、从“跟跑”到“领跑”的历史性跨越,今天,全球销售的盾构机中,中国制造接近七成。核电技术从国外垄断中突围, “华龙一号” 已在国际核电舞台挺起中国脊梁,推动中国核电走向世界;中国的高铁通过技术攻关,已经成为中国的一张名片,在“一带一路” 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在一些技术含量高的细分行业还有缺
项,新质生产力并未完全形成。要在巩固传统优势领域的同时,加快补齐这些短板,不断提高产业体系完整性。2023 年 5 月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既要逆势而上,在短板领域加快突破,也要顺势而为,在优势领域做大做强。
新质生产力意味着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更体现了以产业升级构筑新竞争优势、赢得发展主动权,这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不谋而合。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迫切需要。依托新质生产力,要推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建设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引领产业全面振兴。
六、加强企业新质生产力载体功能是产业振兴的基础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干出来的,优质企业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主力军。企业作为现代化社会生产的主要组织者,是新质生产力的主要代表和载体。当前,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从十多年前的4.9万家,增至2021 年的33万家。2021 年技术合同成交额达3.73万亿元,是十年前的5.8倍。我国高技术产业营业收入从2012年的9.95万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
19.91万亿元,规模翻了一番。
形成新质生产力,引领产业全面振兴,就要打造一批具备强大科技实力、国际竞争力、行业领导力的世界一流企业。聚焦国家战略和产业发展重大需求,企业科技创新支持力度不断加大,越来越多的优质科技资源正下沉到产业一线, 越来越多的创新要素正在向企业流动。数据显示,2022年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已超过 34;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企业参加或牵头的占比已接近80%; 我国企业R&D经费支出占全社会R&D经费的比重为77.6%,占比与日本、韩国、美国相近,充分体现了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阵地,也是科技成果的转化地,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发布,提到要着力推动民营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应强化企业在科技创新决策、科研组织等方面的主体地位。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强化目标导向,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的良好环境,发挥市场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鼓励企业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重点研发计划、自然科学基金等省级以上重大科技项目和关键产品攻关,要把产业体系和创新体系更好地融会贯通起来,从制度上落实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鼓励企业加大长期科技创新投入。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丁明磊 彭思凡
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新时代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指出,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促进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也是贯穿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一条主线。新质生产力本质是创新驱动的生产力,科学地揭示了新科技革命条件下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继承、丰富与创新性发展。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新时代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任务。
一、科技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驱动力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处在世界经济结构深度调整与新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历史性交汇期。当前,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加快突破,向经济社会各领域扩散的速度、深度和广度前所未有。人工智能、大数据正在推动科学研究范式发生深刻变革,以科学技术新原理、新组合、新应用为基础产生的突破性创新,有望推动相关产业乃至全球经济的革命性进步,量子计算、类脑计算等非传统架构计算技术持续进步,将突破现有计算系统的物理极限和瓶颈,对信息技术和产业带来颠覆性影响。各类前沿和颠覆性技术相互赋能,迭代突破,发展的新能量不断集聚,正在成为全球生产力新跃升的突破口,对经济社会发展将产生全局性的影响。
新质生产力主要来源于新科技革命产业变革推动下所产生的经济形态,突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以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为主要特征,以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要支柱,以智力资源为主要依托。科技创新作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驱动力,正在从经济发展的“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中,我国较好地利用了后发优势,通过要素和投资驱动,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但随着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我们利用后发优势的空间日益缩小,传统投入要素的边际效益日益递减,迫切需要在继续用足用好后发优势的同时,依靠科技创新创造新的竞争优势,建立以创新驱动为核心的新发展模式。我国超大规模市场、完备产业体系、海量数据资源、丰富应用场景和正在形成的全方位开放新格局,要与智能化时代创新效率提升相结合,一方面提升传统要素的配置效率和质量,另一方面通过数据等新要素的高效组合,积极塑造领先产品、领先产业和领先市场等先发优势,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为经济增长拓展新的战略空间。
二、新质生产力向更深层次拓展需补上短板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对科技创新进行了全局谋划和系统部署,坚持党对科技事业的全面领导,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以科技创新支撑高质量发展,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
当前,新质生产力向更深层次拓展还存在一些短板,包括科技经济全链条一体化部署不够,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格局还未形成,有利于支撑实体经济、构筑先发优势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供给仍显不足,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渠道存在阻碍,制约创新驱动的深层次体制机制和思想观念障碍依然存在,对新规则和新赛场变化的战略应对能力不足等。
建立创新驱动的经济发展模式,向科技创新要“新质生产
力”,需要坚持问题导向,把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经验、发展规律与新趋势,围绕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新形势和重大需求进行全局性谋划:一要注重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放大各种要素生产力的乘数效应,为发展方式转变、动力转换和结构优化提供动力,走出一条创新驱动发展的新路。二要注重促进创新供给与有效激发创新需求相结合。既要加大科技创新的研发及应用,不断提高创新产品供给;又要加强需求引导,清除市场障碍,为新技术新产品的应用创造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三要注重塑造领先的创新制度。培育壮大经营主体,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使整个经济肌体充满生机活力。四要注重人才驱动。要把人的发展作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
三、多措并举瞄准重点加紧部署
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围绕重大项目和民生基础工程、产业升级与新产业培育、区域创新发展、开放合作新格局等方面加紧部署。
一是加快部署一批牵引未来经济增长的重大科技项目、重大科技工程、重大新型基础设施。围绕国家发展和安全的重大应用场景凝练关键科技问题,形成以场景带动科研攻关、成果转化和产业培育的新模式,加快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是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领域,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产业集群,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聚焦人工智能、量子信息、前沿生物、低碳能源等前沿和颠覆性技术,加速未来产业孵化孕育和成长。
三是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在智能制造、智慧城市、
智慧交通、智慧教育、智慧医疗等多个领域加大应用场景开放力度,支持新一代信息网络、智能绿色制造、现代农业、现代能源、人口健康等领域科技成果示范推广和产业化。
四是推动形成一批世界级创新高地和增长极。发挥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国际科创中心引领作用,打造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创新创业生态,辐射带动区域创新水平全面提升。深化区域科技创新合作,鼓励共建科技创新走廊和创新基地,推动科技资源共建共享、人才政策互用互认、技术市场互联互通。
五是以高水平国际合作拓展经济增长新空间。结合“一带一
路”建设,发展全产业链合作方式,推动北斗导航、高铁、核能、超算中心等先进技术和重大装备“走出去”。推动设立重大产业国际化创新发展基金,支持自主创新成果国际化。
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林万龙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在新的发展阶段,我们需要以新质生产力为引领,推动农业强国建设。
一、新质生产力正在引领现代农业大变革
目前,以基因技术、量子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技术、虚拟现实等为代表的第四次科技和产业革命已经到来,也同时带动了农业领域新革命。每一次科技变革都会带来农业领域的革新,推动农业方式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第一次是从人畜投入的简单、低效的经营模式进入以机械耕作的时代;第二次是以进化论、杂种优势学说、遗传学理论等发展起来的现代农业育种技术、现代化肥技术等;第三次以DNA双螺旋结构、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为支撑。
技术创新能够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美国科学院公布未来十年美国农业科技领域亟待研究和突破的五大关键技术分别是系统认知分析、精准动态感知、数据科学、基因编辑、微生物组。农业领域的科技突破能够大大提高生产效率,使农业生产出现人工智操控的特点。如德国Infarm公司利用高容量、自动化、模块化的种植与配送中心,粮食生产效率比传统土壤农业高400 倍。未来像LPWAN、5G、LEO卫星等先进和前沿的数字连接技术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农业生产方式,如智能作物监控,无人机耕作、智能牲畜监测、自主农业机械、智能建筑与设备管理等。根据麦肯锡研究显示,到本世纪末,通过加强农业的物联技术能够使全球生产总值增加5000多亿美元,使农业的生产率再提高7%到9%。
农业科技革新催生了现代农业产业变革,农业发展呈现出了一二三产融合的特征,产业链条持续延伸,基因化、数字化、工程化、绿色化、营养化成为农业产业发展的新方向。合成生物学、干细胞育种等颠覆性技术推动细胞工厂、人造食品等新业态;个性化营养与健康衍生出食品定制新产业;基因工程、智能装备极大压缩了农业的自然属性;全链条协同创新推动农业生产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新态势。
二、新质生产力发展不足是我国农业强国建设的最大短板我国是农业大国,但还不是农业强国。在过去的60年里,我国农业经济保持着高速增长,农业总产值占全球农业总产值的 22.5%,位列第一。但有测算显示,我国农业强国整体实现度为
67.2%。对标新质生产力和现代农业强国的特征, 我国农业在生产效率、科技创新、高水平人才支撑等方面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与农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处于较低水平。2021年我国农业就业人数占就业总人数的比重为24%,加拿大、美国等农业强国仅为1%-3%。我国约以24%的农业劳动力产出仅占GDP的6%,而美国以1.4%农业劳动力产出总GDP的5%。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巨大差距,背后体现的,就是农业生产力水平的差距。
二是前沿性科学技术发展滞后,缺乏重大原创性成果。虽然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从2012年的54.5%提高至2022年的 62.4%,但发达国家科技对农业的贡献普遍在 80%左右。有研究显示,我国农业科技中国际领跑型技术仅占 10%, 并跑型技术占39%,跟跑型技术占51%。
三是高水平农业科技人才支撑力度不足。据调查,我国高水平农业科学家比例是0.049‰,美国是0.738‰。当前我国高等农林教育人才培养存在传统人才较多、复合应用型少,整体素质相对偏低,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匮乏等问题。
以上分析显示,要使我国进入全球农业强国第一方阵,依靠传统、常规生产力水平的提升远远不够。如果没有新质生产力引领,与农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建设将如“逆水行舟”,不但不能缩小差距,差距还将越来越大。三、以新质生产力引领农业强国建设的着力点
根据马克思主义生产力三要素论,生产力由劳动手段、劳动力、劳动对象三要素构成。以新质生产力引领农业强国建设,必须在这三个方面系统着力。
一是着力提升前沿农业科技水平。前沿农业科技是以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工程技术、人文社会科学技术交叉融合为特征的“大农科”,以跨领域、高技术融合为特征,涉及到信息工程、基因编辑、合成生物学等颠覆性技术。以生物制造为例,据预测,全球生物制造产值接近30万亿美元,被认为具有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潜力,是世界各国竞争的热点。我国也把生物制造列为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类似这种农业和生物科技领域的新质生产力, 必须成为未来我国农业科技需要着力突破的领域。
二是着力强化创新性人才培养。新质技术的创新、掌握、使用都需要“新质人才”。需要大力培养具有原创精神、具备交叉学科素养、掌握前沿科技的高素质创新性人才。目前涉农人才的培养中,较为普遍地存在知识体系陈旧、知识结构过窄、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不能很好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三是着力发展涉农新业态。涉农领域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将拓展“农”的边界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延伸,引领农科新兴产业、新兴业态的培育与发展。涉农新业态的范围不仅仅涵盖传统的农业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业服务业,还将延伸到营养健康、医学和公共卫生、生态文明、农业文化等诸多新的领域。
四、以新质生产力引领农业强国建设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既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必须体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以新质生产力引领中国特色农业强国建设,必须特别注意处理好以下三个关系。
一是发展和底线的关系。以新质生产力引领农业强国建设,目的是促进我国农业的全面发展。但是,在这一进程中,必须时刻把握人口规模巨大这一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由于这一特征,中国特色的农业强国建设显著不同于其他国家,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极端重要。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必须首先确保粮食安全底线,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二是提升效率和促进共同富裕的关系。以新质生产力引领农业强国建设, 不是唯效率论,不能单纯追求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还必须创新农业产业组织模式,强化利益联结机制,大力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和城乡融合,使广大农民和广袤乡村在农业强国建设进程中实现包容性发展,促进农民农村的共同富裕。
三是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关系。绿色发展是农业新质生产力的题中之义, 不是新质生产力的补充要求,更不是新质生产力的矛盾要求。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发展智慧农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将农业建设成绿色产业。
市人大代表夏鸿飞
“制造立市”是开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基石、支撑和潜力所在。如何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企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切实增强“制造立市”的科技动能,成为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焦点。 “去年我市工业税收增长86.3%,居全省第2位,其中离不开科技创新的助力。”市人大代
表夏鸿飞说,“我市的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省级及以上‘专精特新’企业数量连续三年高速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研发费用支出增位全省前列;开封精细化工高新区、杞县高新区、开封汴东高新区成功获批省级高新区。这一系列成绩的取得,凸显出我市在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企业、以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方面出实招、下实功、求实效!”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支撑和引领着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近年来,高新技术企业群体逐渐成为科技创新的主力军,高新技术对于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的引领作用越发重要。”对此,夏鸿飞有着深刻的体会。
近年来,他所在的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开封华瑞化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科技创新与质量效益并举,通过引进国内外一流技术和一批先进设备,全面提升安全、绿色、低碳、效益、智能化、智造化等方面水平,大大提高了企业经营效益和市场竞争力。这两年,该企业先后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绿色工厂、河南省专精特新企业、河南省绿色工厂、河南省智能工厂、河南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示范企业等一批科技创新、智能制造类荣誉称号,目前已授权拥有发明专利4项和实用新型专利 20 余项,在申请专利 10 余项,为企业下一步实现高质量发展和登陆资本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
“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关键在‘新’。”夏鸿飞说,科技创新是实体经济, 尤其是制造业企业发展的第一驱动力,要充分认识科技创新在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坚持用科技创新赋能,打破行业传统管理模式,实现传统产业高标准、高质量转型发展。
夏鸿飞认为,要想培育壮大我市高新技术企业,打造更多百亿级、千亿级产业集群,就要进一步建设科创高地,实施产业创新赋能行动,围绕氢能、储能、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重点行业,推进科研攻关和产业化应用;健全创新主体梯次培育机制,孵化培育更多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发挥好科技金融 “催化剂”作用,撬动更多优质社会资本投入科技型企业和科技创新。
此外,还要出台更有针对性的招才引智政策,确保科技创新人才留得住、发展好,为我市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人才支撑。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7多篇)“新质生产力”学习材料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