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新质生产力”有关资料-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一)习语
2013年9月30日
历次产业革命都有一些共同特点:一是有新的科学理论作基础,二是有相应的新生产工具出现,三是形成大量新的投资热点和就业岗位,四是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发生重大调整并形成新的规模化经济效益,五是社会生产生活方式有新的重要变革。这些要素,目前都在加快积累和成熟中。即将出现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为我们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难得的重大机遇。
——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2024年1月31日
概括地说,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
——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2023年5月29日
当今时代,人才是第一资源,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具有内在一致性和相互支撑性,要把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一体统筹推进,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
——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2024年1月31日
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必须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使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
——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2018年4月20日
网信事业代表着新的生产力和新的发展方向,应该在践行新发展理念上先行一步,围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加快信息化发展,整体带动和提升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要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依靠信息技术创新驱动,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
——习近平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21年10月18日
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对传统生产方式变革具有重大影响。数字经济具有高创新性、强渗透性、广覆盖性,不仅是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支点,可以成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引擎。
——习近平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2021年4月22日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这是朴素的真理。我们要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摒弃以牺牲环境换取一时发展的短视做法。要顺应当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方向,抓住绿色转型带来的巨大发展机遇,以创新为驱动,大力推进经济、能源、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全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
——习近平在“领导人气候峰会”上的讲话
2024年1月31日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必须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做强绿色制造业,发展绿色服务业,壮大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和供应链,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持续优化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经济政策工具箱,发挥绿色金融的牵引作用,打造高效生态绿色产业集群。同时,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绿色健康生活方式。
——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2013年12月3日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不断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调整生产关系,不断适应经济基础发展完善上层建筑。改革开放35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根本原因就是我们通过不断调整生产关系激发了社会生产力发展活力,通过不断完善上层建筑适应了经济基础发展要求。我们进行经济体制改革,进行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都是出于这个目的。
——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2024年1月31日
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要深化经济体制、科技体制等改革,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建立高标准市场体系,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同时,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国际环境。
——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2024年1月19日
希望全国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坚定科技报国、为民造福理想,勇于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锻造精品工程,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服务高质量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更大贡献。
——习近平在“国家工程师奖”首次评选表彰之际作出的重要指示
2024年1月31日
要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要根据科技发展新趋势,优化高等学校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急需人才。
——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二)贯彻落实意见
黑龙江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科学回答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发展,进一步丰富了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我们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
去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我省期间,首次提出并要求黑龙江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我们要站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始终牢记坚持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更加深刻理解新质生产力的丰富内涵和形成逻辑,更加忠诚践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任务和实践要求。
➤要推进科技创新,完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深化产学研用协同,加强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
➤要推动产业升级,强化数智技术赋能、绿色低碳赋能、创意设计赋能,坚持质量第一、以质取胜,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在构建“4567”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形成并发展新质生产力。
➤要营造良好环境,着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形成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体制机制,促进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有力支撑。
吉林
要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紧密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着力打造具有吉林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努力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取得更大成效。
➤要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促进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要坚持以绿色转型厚植产业底色,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
➤要坚持以深化改革增强产业活力,进一步扩大高水平开放,让各类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
➤要坚持以人才引育留用充实产业力量,深入实施“吉人回乡”工程,常态化举办“创业奋斗就在吉林”系列活动,为人才创新创业厚植沃土。
陕西
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始终牢记坚持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更加深刻理解新质生产力的丰富内涵和形成逻辑,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推动力、支撑力。
青海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科学回答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新时代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在青海,打造好生态文明高地、建设好产业“四地”就是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牢记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发挥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援青等作用,汇聚各个层面有利资源,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三)什么是新质生产力
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
总体定义
概括地说,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
动力来源
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
基本内涵
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
核心标志
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
(四)新质生产力的构成
第一个是新制造
“新制造”涉及新能源、新材料、新的医药、新的制造装备和新的信息技术五个领域,但要称得上是“新质生产力”的概念,不是那些普通的科技进步、不是边际上的改进,而是要有颠覆性的科技创新。
第二个是新服务
服务成为生产力的重要构成是社会分工深化的结果。新生产力需要有新服务,这个服务的重点在于镶嵌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当中,对全球产业链具有重大控制性影响的生产性服务业。
第三个是新业态
培育新业态的核心是推动产业变革,是产业组织的深刻调整。有两个关键推力:第一个关键推力是全球化,新业态的形成要与全球潮流连在一起,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格局,我们要坚定不移推进制度型开放,促进形成新发展格局。第二个关键推力是数字化,形成产业互联网,现在我们消费互联网做得风生水起,而产业互联网基本上刚刚开始。产业互联网不仅是国内产业的互联网,还包括国际国内的产业互联网。
(五)为什么要强调新质生产力
当前,高质量发展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但制约因素还大量存在。高质量发展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而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需要从理论上进行总结、概括,用以指导新的发展实践。
(六)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大意义
新质生产力是经济发展的新起点、新动能,其规模和速度取决于当下,决定着未来。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以全球视野来积极谋划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和我国的长远发展,提出了新质生产力这一全新的概念,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方面,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形成新质生产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要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客观上要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努力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实现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涉及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但最为重要的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幅度和深度。
所谓幅度,就是战略性新兴产业覆盖的产业数量。第一次产业革命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为标志,第二次产业革命以电、火车等的发明和应用为标志,第三次产业革命以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和普遍应用为标志。由此可以看出,过去产业革命基本上聚焦于某一点或者少数点上,覆盖产业范围相对较小;而今天,新一轮科技革命则呈多点爆发,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覆盖的产业范围越来越多,科技革命已经渗透到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微观世界到宏观世界,幅度大大拓展。
所谓深度,就是战略性新兴产业衍生出来的产业链条越来越长,附加值越来越高,“沿途下蛋”越来越多。因此,实现高质量发展就需要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上深耕细作,加速实现潜在生产力向现实新质生产力的转化,实现经济发展动力的新旧转换,实现国民经济的旧貌换新颜。
另一方面,要在全球激烈竞争中占领制高点,必须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形成新质生产力。一方面,要看到经过新中国成立7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差距也在逐步缩小;另一方面,也要看到我国在科技创新、产业核心竞争力等方面与世界发达国家还有不小的差距,还有不少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卡脖子”技术没有突破,严重依赖国外市场。
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最为主要的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形成的新质生产力的竞争,谁占领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制高点,谁就是赢家,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有没有发展潜力以及未来命运前途的重要标志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因此,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是赢得国际竞争的制胜之道。
(七)怎样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首先
要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指出,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这次集体学习作出系列部署,包括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等。
其次
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既是发展命题,也是改革命题。要深化经济体制、科技体制等改革,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国际环境……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从而让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迸发活力。
再次
要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此次集体学习,围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和实践、内涵和外延、方法和路径等,党中央作出了进一步阐释和部署。
刚刚过去的1月份,地方两会“新”意频现,各地绘制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的“路线图”。安徽加快建设量子信息、聚变能源、深空探测三大科创高地;长沙全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北京聚力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黑龙江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行动……面对更趋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一个共识更加清晰:推进高质量发展是突围向上的根本出路。
(八)学习心得之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科学回答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发展,进一步丰富了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我们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
一是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时就会促进生产力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生产力发展。我国生产关系总体上是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但还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在更大范围更深程度上释放活力。对于政府而言,一方面要提供公平竞争的良好营商环境,特别是法治环境。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平等竞争的环境要胜于任何优惠政策。另一方面,市场竞争既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的压力又是其发展的动力,要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生产要素市场,优化政府服务,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减少企业不必要的交易成本。
二是要不断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规划。发展规划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要根据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状况及时优化、调整和完善,要完善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别是未来产业的政策措施。各地区要对产业发展状况特别是对龙头企业进行全面分析和摸底,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需求,从中选出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选择上,要力避盲目铺摊子,坚持少而精的原则。要从实际出发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未来产业规划,既要制定共性的支持政策,又要根据企业诉求,“一企一策”制定个性化政策,做大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别是对于高成长性的未来产业要给予精准的政策支持,促使其尽快地把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新质生产力,要打通制约企业经营发展的堵点和痛点。
三是要培育一大批懂科技、懂资本、懂市场、懂金融的战略企业家。人才是市场竞争的制胜之道。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是人才,特别是需要千百万个“四懂”战略企业家。企业家不是温室中培养出来的,而是在激烈竞争的商战中打拼出来的。当前我国不少企业家具有“单打冠军”的特点,存在懂科技的未必懂市场、懂市场的却不懂金融等问题,而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需要的是“四懂”人才,也就是复合型的战略企业家,政府在培养“四懂”人才方面大有可为,特别是可以为企业家成长提供实战型的学习交流平台。
(九)学习心得之二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全面阐明以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现实意义、方法路径和重要举措,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导性,为新征程上推动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认真学习领会,切实做好贯彻落实。
一、深刻认识和把握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义。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从2023年9月首次提到“新质生产力”,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发展新质生产力”,再到本次政治局集体学习时的系统阐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一系列重要论述、重大部署,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和发展,进一步丰富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内涵。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最活跃、最革命的要素。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
二、深刻认识和把握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创新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必须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坚持把产业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系统布局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重大项目实施,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一体化推进技术攻关、迭代应用、生态培育,推进重大战略性技术和产品攻关突破。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税收优惠政策,激励企业加大创新投入,着力构建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高效协同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
三、深刻认识和把握新质生产力的绿色底色。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发展新质新生力,必须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坚持绿色赋能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等转型升级,利用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聚焦光伏、新能源汽车等优势产业链,提升产业质量,做强绿色制造业,发展绿色服务业,壮大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和供应链。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新质生产力”有关资料-多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