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能搜索到更多你想要的范文→
当前位置:好范文网 > 实用范文 > 其他范文 >

韩非子的寓言(合集18篇)

发布时间:2023-07-04 16:38:44 审核编辑:本站小编下载该Word文档收藏本文

好范文网小编为你精心整理了18篇《韩非子的寓言》的范文,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带来帮助,希望你能喜欢!当然你还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到更多与《韩非子的寓言》相关的范文。

韩非子的寓言(合集18篇)

篇1:韩非子的寓言

10篇关于韩非子的寓言

一.智子疑邻

【原文】郑人有一子,将宦①,谓其家曰:“必筑坏墙,是不善,人将窃。”其巷人亦云。不时筑③,而人果窃之。以其子为智,以巷人告者为盗④。此二人说者皆当矣⑤,厚者为戮,薄者见疑⑥。则非知之难也,处知则难也。(本故事节选自《韩非子?说林下》)① 宦:做官。②是不善:是,同似,像这样。《博雅》是,此也。《释文》是,如字。不善:指破损,有缺陷。③不时:不及时。④以:认为,以为。⑤当:相同。⑥厚者:情义深厚关系密切的人。为戮:为,表示承接关系。则,就的意思。戮(lù):合力同心。薄者:感情不深关系冷淡的人。则:事物的规律。自注;古人有爱孩子却不爱他人,这是中国人常犯的问题。这是看人的偏见,知道自己孩子是好的,但也不能就此说明别人就是坏的。所以做事要讲公道,不能偏激于一点。郑人的观点他偏了,对邻居那么信不过,以后邻居也不会帮忙。今天社会还有人因为救人而惹上官司而这些也主要是偏见和不信任造成的,然也有人是为了一己之私。偏见和不信任是人性的缺点和弊病一个社会好坏就看人与人之间关系,如果是相互信任没有偏见那就是好国家,反之就是坏国家。现代人强调物质利益,而相互信任和没有偏见是基本的国民素质。

二. 摇木拊本

【原文】摇木者一一摄其叶①,则劳而不徧②;左右拊其本③,而叶徧摇矣。临渊而摇木,鸟惊而高,鱼恐而下。善张网者引其纲,不一一摄万目而后得。摄万目而后得,则是劳而难;引其纲,而鱼已囊矣。故吏者,民之本,纲者也,故圣人治吏不治民。(本故事节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注释】①摄(shè):本义:牵曳,牵拉。《说文》:摄,引持也。②徧(biàn):《广韻》周也。同“遍”。③拊其本:拊(fǔ):拍打,敲击。本:树干。自注;韩非说了一个简便方法就是抓住纲领,从关键处下手而不是全盘拿下,这样可以起到四两拨千金作用。任何事物都有其关键薄弱地方,只要抓住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三.尘饭涂羹

【原文】 夫婴儿相与戏也,以尘为饭,以涂为羹,以木为胾①。然至日晚必归饟者②,尘饭涂羹可以戏而不可食也。夫称上古之传颂,辩而不悫③,道先王仁义而不能正国者,此亦可以戏而不可以为治也。夫慕仁义而弱乱者,三晋也④;不慕而治强者,秦也;然而未帝者,治未毕也⑤。(本故事节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注释】①胾(zì):切成大块的肉。②饟(xiǎng):同“饷”。进餐。③辩:《集韻》巧言也。悫(què):实在。④三晋:所谓三晋,就是三家分晋(赵、韩、魏三家瓜分了晋国的领地,受封为诸侯)。由于赵、魏、韩都孕育于晋国, 对这一段历史统称“三晋”。三家分晋在中国历史上是战国时代的开始。⑤未帝:未称帝。未毕:不完备。自注;韩非作为法家代表他是反对儒家那套学说,他认为当今之世应当法后王而不是法先王。学习不应以古为道,要切实际。这思想是辩证唯物主义,但有的人怀念过去是怀念过去那种好的生活,先王好的政策。对于前人的东西可以继承,但也要切合实际。

四. 留有余地

【原文】桓赫曰①:“刻削之道②,鼻莫如大,目莫如小③。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不可复者也④,则事寡败矣。(本故事节选自《韩非子•说林下》)

【注释】①桓赫:战国时代著名的雕刻家。②道:原则。③莫如:不如。为其:认为。④复:还原,重来。自注;艺术家雕刻要留有余地才能雕出好的东西,许多人在作画,刻写时没有余地而使作品效果很勉强而不自然。做事也要留有余地不然后面就难了,两个人吵翻撕破脸就很难再恢复关系了。

五.杨布打狗

【原文】杨朱之弟杨布衣素衣而出①,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反②,其狗不知而吠之。杨布怒,将击之。杨朱曰:“子毋击也,子亦犹是。曩者使女狗白而往③,黑而来,子岂能毋怪哉!”(本故事节选自《韩非子•说林下》)

【注释】①杨朱:战国时期魏国(今河南开封市)人,反对儒墨,主张贵生,重己,称为杨朱学派。②衣缁衣:衣,动词‘穿’的意思。缁(zi)衣:黑色的衣服。《说文》:“缁,帛黑色也。”③曩者(nǎng zhě):刚才,过去。使女:使,假如。女,即你。自注;杨布做事情就这样将一切错误算在狗身上,其实他自己也有问题。他的所为就像一些人自己摔了一跤,就打桌子,椅子,其实是自己造成的却将所有问题怪在别人身上。这样的人做事情那肯定会出问题,而且是一出再出,因为他不知道最大问题在自己身上。

六. 兹郑引辇

【原文】兹郑子引辇上高梁而不能支①。兹郑踞辕而歌②,前者止,后者趋,辇乃上。使兹郑无术以致人③,则身虽绝力至死,辇犹不上也。今身不至劳苦而辇以上者,有术以致人之故也。(本故事节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注释】 ① 辇(niǎn):古时用人拉或推的车。高梁:山谷之间的延绵高地。踞:蹲,坐。辕:拉车的把手。③使:假如。致人:调动人,招引人。自注;证明此人会动脑子,会想办法,比一般人聪明,他能借力用力而不是单靠自己,这样的人是能做成别人做不到的事而成为人上人。

七.窃金不止

【原文】荆南之地,丽水生金①,人多窃采金。采金之禁:得而辄辜磔于市②。甚众,壅离其水也,而人窃金不止。大罪莫重辜磔于市,犹不止者,不必得也③。故今有于此,曰:“予汝天下而杀汝身。”庸人不为也。夫有天下,大利也,犹不为者,知必死。故不必得也,则虽辜磔,窃金不止;知必死,则有天下不为也。(本故事节选自《韩非子•外储说上》)

【注释】①荆南:楚国荆山之南。西周初年,楚国先君熊绎被封在荆山一带(今湖北西部),国号为荆,直到春秋初才改为楚国。丽:依附;附着,依托。如“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易•离》。丽水:附着于水中。生金:亦称天然金、荒金、原金。是从矿山或河流冲积层开采出,没有经过熔化提炼的黄金。②得:抓获。辄(zhé):立即,就。辜磔(gū zhé):肢解躯体的一种酷刑。壅离:阻塞。③不必得:不一定都被抓获。故事解读;虽有严法却难禁止,因为还有人想铤而走险。人为利益铤而走险很多,如贩毒。只有国家控制这地方,国家看发利用资源,才可防止死人偷盗。

八.买椟还珠

【原文】楚人有卖其珠於郑者, 为木兰之椟①, 薰以桂椒, 缀以珠玉, 饰以玫瑰, 辑以翡翠②。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此可谓善卖椟矣, 未可谓善鬻珠也③。今世之谈也,皆道辩说文辞之言,人主览其文而忘有用④。(本故事节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注释】①木兰:一种有香气的落叶乔木。椟(dú):小匣子,珠宝盒。②薰:以香料涂身。桂椒:肉桂及山椒。泛指高级香料。珠玉:小粒圆形的.玉石。辑:集合,联结。③鬻(yù):卖。④览:观赏,采纳。忘:舍弃。故事解读;这个人太聪明了,自以为是。他知道包装的用处,可用坏了。包装太好,珠子没装饰,以致与让人家爱包装而不爱珠子。肯能珠子要值钱,但他给人家的感觉是包装值钱。

九.自胜者强

【原文】子夏见曾子①。曾子曰:“何肥也?”对曰:“战胜,故肥也。”曾子曰:“何谓也?”子夏曰:“吾入见先王之义则荣之,出见富贵之乐又荣之,兩者战於胸中,未知胜负,故臞②。今先王之义胜,故肥。”是以志之难也③,不在胜人,在自胜也。故曰:“自胜之谓强。”(本故事节选自《韩非子•喻老》)

【注释】①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亦称“卜子夏”,春秋末晋国人,“ 孔门十哲”之一。②臞(qú):瘦。③是以:所以,因此。故事解读;战胜别人之前先要战胜自己,连自己都难战胜还怎么去战胜别人,扫一室不行,何来扫天下。

十.莫辨楮叶

【原文】宋人有为其君以象为楮叶者①,三年而成。丰杀茎柯,毫芒繁泽,乱之楮叶之中而不可別也②。此人遂以功食祿於宋邦。列子闻之曰:“使天地三年而成一叶,则物之有叶者寡矣。”故不乘天地之资而载一人之③,不随道理之数而学一人之智④,此皆一叶之行也。故冬耕之稼,后稷不能羡也⑤;丰年大禾,臧获不能惡也⑥。以一人力,则后稷不足;随自然,则臧获有余。故曰:“恃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世。⑦”(本故事节选自《韩非子•喻老》)

篇2:韩非子的寓言

精选韩非子的寓言5则

一. 寿安之术

【原文】

闻古扁鹊之治甚病也①,以刀刺骨;圣人之救危国也,以忠拂耳②。刺骨,故小痛在体而长利在身;拂耳,故小逆在心而久福在国③。故甚病之人利在忍痛,猛毅之君以福拂耳。忍痛,故扁鹊尽巧④;拂耳,则子胥不失。寿安之术也⑤。病而不忍痛,则失扁鹊之巧;危而不拂耳,则失圣人之意。如此,长利不远垂,功名不久立⑥。

(本故事节选自《韩非子·安危篇》)

【注释】

①甚病:严重的疾病。②拂:违背,逆。③小逆:中医名词,出自《伤寒论》。在治疗上犯了较小的差错。这里借指逆耳忠言可能有较小的差错。④尽巧:充分施展精巧的医术。⑤寿安:长寿安泰。⑥垂:降临。久立:长期存在。

【译文】

听说古代的神医扁鹊,为了治疗危重病人,用小刀刺骨作外科手术;圣人为了拯救國家的危局,冒死向君王进谏逆耳忠言。

手术刀刺到骨头上,虽然身受一时的痛苦,但治好了病,换来的却是长远的健康;逆耳忠言,即便有较小的差错,听起来心里一时难受,却能使国家安泰、人民幸福。

所以,危重病人的安危在于忍痛求治;勇猛刚毅的君主,为使国家长治久安和人民幸福,不怕忠言刺耳。

病人愿意忍痛接受治疗,扁鹊才能充分施展他精巧的医术;君主不怕忠言刺耳,才不会失去伍子胥那样的忠臣。这就是使病人长寿、国家安泰的最好方法啊!

人生了病不愿忍痛求治,那么就会失去扁鹊施展技巧及时治疗的最佳时机;國家出现了危难,不愿听刺耳的忠言,那么就会失去圣人精辟鲜明的见解和主张。如果这样,国家的长远利益不会从天而降,个人的功业和名声也不能长期存在。

二. 心不在马

【原文】

赵襄主学御于王于期①,俄而与于期逐②;三易马而三后③。襄主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④'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⑤。今君后则欲逮臣⑥,先则恐逮于臣。夫诱道争远⑦,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⑧,上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后也⑨!'。”

(本故事节选自《韩非子?喻老》)

【注释】

①赵襄主:即赵襄子,战国时赵国君王。王于期:古时善于驾车的人。即王良。御:通“驭”。 ②俄而:不久;一会儿。逐:追逐,追赶,这里指驾车比赛。③易:更换。后:落后。④尽: 完全,全部。⑤调:协调。⑥逮:这里是“追赶”的意思。⑦诱道:诱道:这里指驾车上道比赛。⑧而:古同“尔”,代词,你或你的。⑨上:通“尚”,还。后:落后。

【译文】

春秋末期晋国大夫赵襄主,向驾车能手王于期学习驾车技术。刚学不久,赵襄主就要跟王于期进行驾车比赛,王于期只得依从他。在比赛中,赵襄主无论如何都胜不过王于期,虽然向王于期三次换马,但每次换马以后仍然落在后面。赵襄主埋怨王于期,说:“你教我驾车,肯定还留了一手!”王于期回答说:“我把技术全教给您了,是您运用不当呀!驾车的要点概括而言:一是马的身体套在车上要舒适,车要安稳;二是驾车人的注意力要与马的动作协调一致,集中精力把马的奔跑速度调整到最佳状态,这样才能保证车马跑得快跑得远,最先到达比赛的终点。比赛中,您落后时想的是怎样追上我;领先的时候,想的又是怎样才能不被我追上。其实驾车上道长途竞赛,不是领先就是落后,别人的优劣胜败,我们无法控制,只有竭尽全力把自己的最好水平发挥出来,才是最重要的。可是您的注意力,无论是领先还是落后,都集中在竞赛对手的身上,哪里还顾得上把马的奔跑调整到最佳状态呢?这就是你落后的根本原因了!”

篇3:韩非子的寓言

韩非子的寓言10则

韩非子还善于用大量浅显的寓言故事和丰富的历史知识作为论证资料,说明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地体现他的法家思想和他对社会人生的深刻认识。在他文章中出现的很多寓言故事,因其丰富的内涵,生动的故事,成为脍炙人口的成语典故,至今为人们广泛运用。

一. 見小曰明

【原文】昔者,纣为象箸①,而箕子怖②。以为象箸必不加于土铏③,必将犀玉之杯。象箸玉杯,必不盛菽藿④,则必旄象豹胎⑤;旄象豹胎,必不衣短褐而食于茅屋之下,则必锦衣九重,广室高台。吾畏其卒,故怖其始。⑥ 居五年,纣为肉圃,设炮烙,登糟丘,临酒池⑦,纣遂以亡。故箕子见象箸以知天下之祸。故曰:“見小曰明。”(本故事节选自《韩非子•喻老》)

【注释】①象箸(zhù):亦作“象櫡”。“象笋”。象牙制作的筷子。②箕子,名胥余。是纣王的叔父,官居太师,封于箕(今山西太谷,榆社一带)。曾劝谏纣王,但纣王不听,反而把他囚禁了。周武王灭商后,命召公释放箕子。武王向箕子询治国之道,记载于《尚书•洪范》。传说箕子晚年前往朝鲜居住,死后追谥為大圣王。③加于:放到。土铏:铏(xíng)古代盛羹的鼎,两耳三足,有盖,常用于祭祀。《儿女英雄传》第三六回:“一件像个黄沙大碗,説是帝舜当日盛羹用的,名曰‘土鉶’。” ④菽藜(shū huò):豆和豆叶。泛指粗劣的杂粮。菽,豆子。藿,豆叶。旄象豹胎:未生出的牦牛、大象和豹的幼胎。旄(mào):旄牛(即牦牛)。⑥卒(zú):终了,结局。⑦肉圃:各种肉类装点的园子。炮烙:古代烤肉用的铜格子。俞樾《诸子平议•韩非子》:“盖为铜格,布火其下,欲食者於肉圃取肉,置格上炮而食之也。”《博雅》临,大也。故事解读;从小处知大处,家具是讲究配套效应,一张好的地毯就要与好床好桌椅配套。这样总共要花很多钱,人的习惯也如此,一个小的习惯就要与其生活配套。所以由俭入奢易,反之则难。所以人要注意这一点。

二.舜耕历山

【原文】历山之农者侵畔①,舜往耕焉,期年,甽亩正②。河滨之渔者争坻,舜往渔焉,期年,而让长③。东夷之陶者器苦窳④,舜往陶焉,期年而器牢。仲尼叹曰:“耕、渔与陶,非舜官也⑤,而舜往为之者,所以救败也。舜其信仁乎⑥!乃躬藉处苦而民从之⑦。故曰:圣人之德化乎!⑧”(本故事节选自《韩非子•难一》)

【注释】①历山:根据“舜耕历山”的传说,自称是舜耕过的`历山,北至黄河逐鹿,南至浙江上虞,西至山西永济,东至山东济南,全国共有二十一处。侵畔(pàn):侵,侵入。畔,田界也。—《说文》。②期年:旧读(jīnián),一周年。甽亩:甽(zhèn),田边水沟。亩,田中高处,垄。甽亩,即田中垄沟。③坻(chí):水中的小块高地。④东夷:历山东部地势平坦而广阔的地方。苦窳(yǔ):苦,通“盬(gǔ)不坚固 ”。窳(yǔ):粗劣。⑤官:职责。⑥信:果真,的确。⑦躬藉处苦:躬,亲身,亲自。藉(jí):藉田。古代天子、诸侯征用民力耕种之田。自周初始,统治者就很重视农耕,并直接参加农业劳动,史称“王耕藉田”,一般于早春择吉举行。天子、诸侯、公卿,大夫及各级农官皆持农具,至天子的庄园象征性地犁地,推犁次数因人不同,“天子三推,三公五推,卿、诸侯九推。⑧德化:用德行感化人。故事解读;舜是一个好官,能为人民做实事,帮助人民。真正好的人就是为人民办实事,说实话的人。朝廷上官员很多而只有心里想着百姓的人才能得到百姓拥戴。

三. 西巴释麂

【原文】孟孙猎得麂①,使秦西巴持之归,其母随之而啼,秦西巴弗忍而与之。孟孙归,至而求麂②,答曰:“余弗忍而与其母。”孟孙大怒,逐之。居三月③,复召以为子傅④。其御曰:“曩将罪之⑤,今召以为子傅,何也?”孟孙曰:“夫不忍麂,又且忍吾子乎⑥?” 故曰:“巧诈不如拙诚。”(本故事节选自《韩非子•说林上》)

【注释】①孟孙:春秋时鲁国大夫。麂(jǐ):鹿科的一属。本属共9种。中国分布有3种:黑麂、赤麂和小麂。②至:到达。③居:《集韻》通作其。④子傅:儿子的老师。⑤御:侍从。曩(nǎng):以前。⑥忍:残忍;忍心;狠心。又且:又怎能;岂能。故事解读;巴西子是很有仁义的人对动物有爱惜之故能得到孟孙信任。而现代喜欢动物很正常,许多人爱狗猫。喜欢动物并不能代表其仁义,有人就爱动物而不爱人。

四. 箕郑示信

【原文】文公问箕郑曰:“救饿奈何?”对曰:“信。”公曰:“安信?①”曰:“信名,信事,信义②。信名,则群臣守职,善恶不逾③,百事不怠。信事,则不失天时,百姓不逾。信义,则近亲劝勉而远者归之矣。”(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注释】①救饿:出自《韩非子》难势第四十:“且夫百日不食以待粱肉,饿者不活;今待尧、舜之贤乃治当世之民,是犹待粱肉而救饿之说也。”安:疑问代词。什么,怎么。②名:《玉篇》号也。号令也。名者,即今之文字也。又称说,说出。事:引申为职守;政事。政府施政的事务。义:仪制,法度。③逾(yú):过分。超越法度。怠(dài):疲塌,荒废。故事解读;箕郑以信义立国,诚实守信,强调责任制,言行一致,注重实事,实效而不是做雷声大,雨点小的口头文章。要取信于人不能让人家失望,真正的办实事,解决实际问题。

五.老马识途

【原文】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①,春往冬反,迷惑失道②。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③。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④,蚁壤一寸而仞有水。⑤”乃掘之,遂得水。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与老马、老蚁,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⑤(本故事节选自《韩非子·说林上》)

【注释】①管仲:名夷吾,又名敬仲,字仲,谥号敬,史称管子。曾任齐国相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隰(xí)朋:齊庄公的曾孫,春秋时期著名的齐国大夫,任“大行”之职,是齐国重要的外交大臣。孤竹:孤竹国,在今河北卢龙县一帶,诞生于商朝初年(约公元前1600年)是今冀东地区滦河之滨最早的奴隶制诸侯国。春秋时北方山戎(即后世鲜卑)侵燕,燕告急于中原霸主齐桓公,齐桓公北伐救燕,打垮了山戎,使其北退;同时击溃了令支,斩孤竹君侯之首。②失道:迷路。③得道:寻找到归途。④山之阳:山的南面。山之阴:山的北面。⑤蚁壤:蚁穴周围防雨水的浮土。仞:古代计量单位:周尺八尺为一仞。周尺一尺约合二十三厘米。⑤不难:难,难堪的意思。师:效法;学习。故事解读;老马识途就是因为其经历的事多故能识途而不迷返,老蚁常居山里故知水源。管仲等人是虚心好学,不耻下问,只有这样才能得到真的学问知识。韩愈文章中说过,士大夫以学为耻故不能有识,而乐医百工不以学为耻而能进步有成就。

六.画鬼最易

【原文】 客有为齐王画者①,齐王问曰:“画孰最难者?”客曰:“犬、马最难。”齐王曰:“孰易者?”客曰:“鬼魅最易。” 夫犬马,人所知也,旦暮罄于前②,不可类也 ③,故难;鬼魅无形者,不罄于前,故易之也。(本故事节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注释】 ①客:指外来的画师。②罄(qìng):显现。 ③类:通“颣(lèi)”。缺点,毛病。《集韵》音垒。偏也。故事解读;鬼是最容易画的,因为没人见过鬼,是纯粹靠想象出来的。画鬼就是画没见过的东西,靠脑子想出来,发挥自己创造力,所以说画鬼是好的。

七. 富贾买璞

【原文】宋之富贾有监正子者①,与人争买百金之璞②,因佯失而毁之,负其百金③,而理其毁瑕,得千溢焉④。事有举之而有败⑤,而贤其毋举之者⑥,负之时也⑦。(本故事节选自《韩非子·说林下》)

【注释】①贾(gǔ):商人(古时‘贾’指坐商,‘商’指行商)。②百金:形容钱多。亦指昂贵的价值。《公羊传·隐公五年》:“百金之鱼公张之。” 何休注:“百金,犹百万也,古者以金重一斤,若今万钱矣。” 璞:未经雕琢的玉坯。③佯(yáng):假装。负:通“赔”(péi)。赔偿,补偿。④理:《说文》理,治玉也。顺玉之文而剖析之。毁瑕:毁损造成的缺陷。④溢:溢价。⑤举:施行;办理。⑥贤:胜过,超过。⑦负:放弃。时:时机;机会。故事解读;这故事看出了富商的精明,他在买东西时将美玉损坏,这样就没人要了,然后再自己拿出钱买,买回时再用心雕琢。当然美玉缺一角是难看些。可是富商还是加以开发利用而成宝贝。所以事情是靠人做出来的,人要做事做好事,能使事物向好的方向发展。这样不管事情如何总比不做要好多了。摸着石头过河,总归他走过,比没走过的要好。

八.卜妻为裤

【原文】 郑县人卜子,使其妻为裤①,其妻问曰:“今裤何如?”夫曰:“像吾故裤。②” 妻因毁新令如故裤③。(本故事节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注释】①为裤:为,做;制作。②故裤:故,旧也。——《广韵》。③因:依据。令:使,让。故事解读;卜子妻子是很机械呆板的人一定要按照旧裤那样穿着,甚至将编好的新裤弄成旧裤。这样的行为很可笑,其人妻真是愚笨。做事情要讲究实际不能总是教条主义。这与前面所则所说的宋人一样,死心眼。

九. 击鼓戏民

【原文】楚厉王有警,为鼓以与百姓为戍①。饮酒醉,过而击之也②,民大惊,使人止之。曰:“吾醉而与左右戏,过击之也。”民皆罢③。居数月④,有警,击鼓而民不赴,乃更令明号而民信之⑤。 (本故事节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注释】①楚厉王:原名熊眴,即楚鼢冒,熊霄敖长子,东周初期的楚国君主,警: 报警信号。为:将。与:表偕同的意思。跟别人一起。②过:错误。③罢:归,返回。④居:当, 在。⑤更令明号:重新申明号令。故事解读;击鼓戏民是一中拿自己信义开玩笑的事,随意欺骗人家感情,将人家当做猴耍,拿人家不会再相信你。比如做了件好事,不讨好,就没人来救了。所以说言而有信,言出如山,没有信义的人是会被别人抛弃的,就像那个一天到晚喊狼来了得孩子,三次一来,狼真得来了,没人来救,羊群被吃完。

十. 文侯守信

【原文】魏文侯与虞人期猎①,明日,会天疾风②,左右止,文侯不听,曰:“不可。以风疾之故而失信,吾不为也。”遂自驱车往,犯风而罢虞人③。(本故事节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注释】 ①魏文侯:中国战国时期魏国的建立者。姬姓,魏氏,名斯。②虞人:又单称虞、山虞,古代官名。掌管山泽草木鸟兽牧猎的职官, 早在传说中的唐尧虞舜时代,便有关于虞人掌管山林草木鸟兽的记述。期:约定。明日:第二天,次日。会:恰巧,正好。③犯:顶着;冒着。罢:取消。故事解读;魏文侯作为一国之君要取信于人,首先要以身作则,身教胜于言教。连自己都做不好怎么去要求别人哪。

篇4:韩非子的寓言

韩非子的寓言5则

《韩非子》一书,引用或造设了大量的寓言故事和历史传说,其数量之多,远在东周诸子著作之上。而且在全书二十卷中,有上、下《说林》和内、外《储说》等篇,几乎全部都是历史传说和寓言故事的罗列。此种情况更是诸子著作中所仅有。

其一:善说

有献不死之药于荆王者,谒者操之以入。中射之士问曰:“可食乎?”曰:“可。”因夺而食之。王大怒,使人杀中射之士。中射之士使人说王曰:“臣问谒者,曰‘可食’,臣故食之,是臣无罪,而罪在谒者也。且客献不死之药,臣食之而王杀臣,是死药也,是客欺王也。夫杀无罪之臣,而明人之欺王也,不如释臣。”王乃不杀。

有人给楚王献长生不老的药,传递人拿着药走入宫中。有个宫中卫士看见后问道:“这东西可以吃吗?”答说:“是可以吃的。”卫士于是抢过来吃了下去。楚王为此甚为恼怒,就要杀死这个卫士。这个卫士托人向楚王解释说:“我问传达人,他告诉我说是可以吃的,我才拿过药来吃下去,这事我没有罪,有罪的乃是传递人。况且客人所献的是长生不死药,我吃了药大王就杀我,这岂不成了丧死药。大王杀死一个没有罪的臣子,就证明有人在欺骗大王。”楚王就放了他。

其二:识人

曾从子,善相剑者也。卫君怨吴王。曾从子曰:“吴王好剑,臣相剑者也。臣请为吴王相剑,拔而示之,因为君刺之。”卫君曰:“子之为是也,非缘义也,为利也。吴强而富,卫弱而贫。子必往,吾恐子为吴王用之于我也。”乃逐之。

曾从子是个擅长相剑的专家。卫国国君恨吴王,曾从子说:“吴王喜欢宝剑,而在下正是宝剑鉴定师。在下请奉命去替吴王相剑。拔出宝剑给他鉴赏的时候,在下为君王您乘机把他一剑刺死。”卫国国君说:“您这样做啊,并非是为了义,而是为了利!吴国强盛富庶,卫国弱小贫穷,先生您果真前去,我恐怕您要被吴王用来对付我了!”随即就把曾从子赶走了。

其三:见微

纣为象箸而箕子怖,以为象箸必不盛羹于土铏,则必将犀玉之杯;玉杯象箸必不盛菽藿,则必旄象豹胎;旄象豹胎必不衣短褐而舍茅茨之下,则必锦衣九重,高台广室也。称此以求,则天下不足矣。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故见象箸而怖,知天下之不足也。

纣王做了一双象牙筷子,箕子见了十分担忧。他认为一旦有了象牙筷子,就再也不会用陶罐土碗盛饭菜了,一定要有明犀碧玉做的杯碟来相配;用了玉杯和象牙筷子,就绝不会来盛小米蔬菜,务必装象尾豹胎一类的山珍海味了;吃了象尾豹胎,就再也不会穿粗布住茅房,一定要穿锦衣、居大厦。这样下去,享受的欲望就会不断的扩大,必然要用天下民脂民膏来填饱一个人的欲望,国家就危在旦夕了。所谓圣人就是能见微知著,从端倪推测后果。

其四:毁易

陈轸贵于魏王。惠子曰:“必善事左右。夫杨,横树之即生,倒树之即生,折而树之又生。然使十人树之而一人拔之,则毋生杨。至以十人之众,树易生之物而不胜一人者,何也?树之难而去之易也。子虽工自树于王,而欲去子者从,子必危矣。”

陈轸受到魏王的'重视、信任,惠子对他说:“你必须善于团结周围的臣僚们。比如杨树,横着种它可以活,倒着种它也可以活,折断了种它还是可以活。但是,让十个人种树,而有一个人毁坏它,就没有一棵活杨树了。以十人之多,种容易成活的杨树,可是经不过一人毁坏它,原因在哪里呢?这是因为种树难而毁树容易的缘故。你虽然善于树立自己的威信取得魏王的信任,可是想要排斥你的人很多,你的处境真危险啊!”

其五:人心

伯乐教其所憎者相千里之马,教其所爱者相驽马。千里之马时一有,其利缓;驽马日售,其利急。此《周书》所谓“下言而上用者,惑也。”

伯乐教自己所憎恨的人去鉴定千里马,教自己所喜爱的人去鉴定普通的劣马。千里马很长时间才有一个,所以鉴定的利益来得慢;普通的劣马每天都有买卖,鉴定的利益来得快。这是《周书》所说的“卑下的言论而有上等的用途”,人们常被迷惑。

篇5:韩非子的寓言

五则韩非子的寓言

其一:循理

桓赫曰:“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后可复者也,则事寡败矣。

桓赫说,雕刻的`要领,首先在于鼻子要大,眼睛要小,鼻子雕刻大了,还可以改小,如果一开始便把鼻子给刻小了,就没有办法补救了。同样道理,初刻时眼睛要小,小了还可加大。如果刚开始雕刻时,就把眼睛弄得很大,后面就无法缩小了。为人做事,也是一个道理,凡事要留有余地,留有后路。只有这样,才能减少失败。

其二:亲疏

郑人有一子,将宦,谓其家曰:“必筑坏墙,是不善人将窃。”其巷人亦云。不时筑,而人果窃之。以其子为智,以巷人告者为盗。

郑国有个人,他的儿子将去做官,告诉他的家人说:“一定要把坏了的墙修建起来,这墙不修好,别人会来偷窃的。”他邻居也这样说。因为没有及时修建,别人果然偷了他家的东西。郑人认为他的儿子聪明,但却把说要修墙的邻居看作盗贼。

其三:明过

古之人目短于自见,故以镜观面;智短于自知,故以道正已。故镜无见疵之罪,道无明过之恶。目失镜,则无以正须眉;身失道,则无以知迷惑。西门豹之性急,故佩韦以缓已;董安于之心缓,故弦统以自急。故以有余补不足,以长绩短,之谓明主。

古代的人,眼睛看不见自己,所以用镜子照着观察面孔;才智不足以认识自己,所以用道理来俢正。镜子不会因为照出脏污而有罪过,道理不会因为暴露过失被怨恨。没有镜子,就没办法修整胡子眉毛;不遵循道理,就不能明辨是非。西门豹性情急躁,所以佩带柔韧的皮带来提醒自己从容;董安于性情迟缓,所以佩带绷紧的弓弦来鞭策自己敏捷。所以用多余补充不足;用长的接续短的就叫做英明的君主。

其四:用势

周公旦已胜殷,将攻商盖。辛公甲曰:“大难攻,小易服。不如服众小以劫大。”乃攻九夷而商盖服矣。

周公旦已经战胜了商纣王,将要去攻打商盖这个地方。辛公甲说:“大国难以攻打,小国容易征服。不如先征服众多小国来威慑大国。”于是就攻打东方各个小部族,而商盖也就归附了。

其五:因时

鲁人身善织屦,妻善织缟,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

鲁国有个人善于编织鞋子,其妻善于织缟,他想到越国去生活。有人对他说:“您必然会穷的。”鲁国人说:“为什么?”回答说:“鞋是用来穿的,但是越人赤脚走路;缟是用来做帽子的,但是越人披发。你的手艺到了越国完全用不到,想不穷,这可能吗?”

篇6:韩非子的寓言

善说

有献不死之药于荆王者,谒者操之以入。中射之士问曰:“可食乎?”曰:“可。”因夺而食之。王大怒,使人杀中射之士。中射之士使人说王曰:“臣问谒者,曰‘可食’,臣故食之,是臣无罪,而罪在谒者也。且客献不死之药,臣食之而王杀臣,是死药也,是客欺王也。夫杀无罪之臣,而明人之欺王也,不如释臣。”王乃不杀。

有人给楚王献长生不老的药,传递人拿着药走入宫中。有个宫中卫士看见后问道:“这东西可以吃吗?”答说:“是可以吃的.。”卫士于是抢过来吃了下去。楚王为此甚为恼怒,就要杀死这个卫士。这个卫士托人向楚王解释说:“我问传达人,他告诉我说是可以吃的,我才拿过药来吃下去,这事我没有罪,有罪的乃是传递人。况且客人所献的是长生不死药,我吃了药大王就杀我,这岂不成了丧死药。大王杀死一个没有罪的臣子,就证明有人在欺骗大王。”楚王就放了他。

篇7:韩非子的寓言

识人

曾从子,善相剑者也。卫君怨吴王。曾从子曰:“吴王好剑,臣相剑者也。臣请为吴王相剑,拔而示之,因为君刺之。”卫君曰:“子之为是也,非缘义也,为利也。吴强而富,卫弱而贫。子必往,吾恐子为吴王用之于我也。”乃逐之。

曾从子是个擅长相剑的专家。卫国国君恨吴王,曾从子说:“吴王喜欢宝剑,而在下正是宝剑鉴定师。在下请奉命去替吴王相剑。拔出宝剑给他鉴赏的.时候,在下为君王您乘机把他一剑刺死。”卫国国君说:“您这样做啊,并非是为了义,而是为了利!吴国强盛富庶,卫国弱小贫穷,先生您果真前去,我恐怕您要被吴王用来对付我了!”随即就把曾从子赶走了。

篇8:韩非子的寓言

见微

纣为象箸而箕子怖,以为象箸必不盛羹于土铏,则必将犀玉之杯;玉杯象箸必不盛菽藿,则必旄象豹胎;旄象豹胎必不衣短褐而舍茅茨之下,则必锦衣九重,高台广室也。称此以求,则天下不足矣。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故见象箸而怖,知天下之不足也。

纣王做了一双象牙筷子,箕子见了十分担忧。他认为一旦有了象牙筷子,就再也不会用陶罐土碗盛饭菜了,一定要有明犀碧玉做的杯碟来相配;用了玉杯和象牙筷子,就绝不会来盛小米蔬菜,务必装象尾豹胎一类的山珍海味了;吃了象尾豹胎,就再也不会穿粗布住茅房,一定要穿锦衣、居大厦。这样下去,享受的'欲望就会不断的扩大,必然要用天下民脂民膏来填饱一个人的欲望,国家就危在旦夕了。所谓圣人就是能见微知著,从端倪推测后果。

篇9:韩非子的寓言

毁易

陈轸贵于魏王。惠子曰:“必善事左右。夫杨,横树之即生,倒树之即生,折而树之又生。然使十人树之而一人拔之,则毋生杨。至以十人之众,树易生之物而不胜一人者,何也?树之难而去之易也。子虽工自树于王,而欲去子者从,子必危矣。”

陈轸受到魏王的重视、信任,惠子对他说:“你必须善于团结周围的`臣僚们。比如杨树,横着种它可以活,倒着种它也可以活,折断了种它还是可以活。但是,让十个人种树,而有一个人毁坏它,就没有一棵活杨树了。以十人之多,种容易成活的杨树,可是经不过一人毁坏它,原因在哪里呢?这是因为种树难而毁树容易的缘故。你虽然善于树立自己的威信取得魏王的信任,可是想要排斥你的人很多,你的处境真危险啊!”

篇10:韩非子的寓言

人心

伯乐教其所憎者相千里之马,教其所爱者相驽马。千里之马时一有,其利缓;驽马日售,其利急。此《周书》所谓“下言而上用者,惑也。”

伯乐教自己所憎恨的人去鉴定千里马,教自己所喜爱的人去鉴定普通的劣马。千里马很长时间才有一个,所以鉴定的利益来得慢;普通的劣马每天都有买卖,鉴定的.利益来得快。这是《周书》所说的“卑下的言论而有上等的用途”,人们常被迷惑。

篇11:韩非子的寓言

鲁患不救

【原文】鲁穆公使众公子或宦于晋①,或宦于荆②。犁鉏曰:“假人于越而救溺子,越人虽善游,子必不生矣③。失火而取水于海,海水虽多,火必不灭矣,远水不救近火也。今晋与荆虽强,而齐近,鲁患其不救乎!”(本故事节选自《韩非子·说林上》)【注释】 ①鲁穆公:战国初鲁国国君,即姬显,是鲁国第二十九任君主。鲁元公之子,在位33年。注重礼贤下士,曾隆重礼拜孔伋(子思),咨以国事;容许墨翟在鲁授徒传道、组织学派,使鲁国一度出现安定局面。公子:《仪礼.丧服》:“诸侯之子称公子。” 宦:学习官吏的事务。“宦,仕也。…犹今试用学习之官也。”—《说文》。② 荆: 春秋时楚国别称。③犁鉏(jū):一作犁且,鲁国上大夫,曾在齐为官。假,借也。—《广雅》。凭借,借用。于:可译为“从”“由”“自”等。故事解读;鲁国有难因为齐国来攻,晋楚是强国但离鲁远,所以远水不救近火,所以徒劳无功。做事情要讲究就近原则不要从大老远过来,这很费时力。关键还是要自己强,处理好近邻关系不是到老远地方拉关系。清末求救西方来逼迫日本也是不现实的。

篇12:韩非子的寓言

醉寐亡裘

【原文】绍绩昧醉寐而亡其裘①。宋君曰:“醉足以亡裘乎?“对曰:“桀以醉亡天下②,而《康诰》曰:毋彝酒③。彝酒者,常酒也。常酒者,天子失天下,匹夫失其身④。(本故事节选自《韩非子·说林上》)注释】 ①寐(mèi): 进入睡眠状态。亡:丢失。裘,皮衣也。—《说文》。②以: 因为,由于。③《康诰》:是周公封康叔于殷地时作的文告。周公在平定“三监”(管叔、蔡叔、霍叔)及纣王的儿子武庚所发动的叛乱后,便封周武王同母少弟康叔于殷地。为了使年幼的.康叔顺利地进行统治,周公先后写成《康诰》、《酒诰》、《梓材》三篇文告,作为法则送给康叔。这里的《康诰》应为《酒诰》。《酒诰》是康叔在卫国宣布的戒酒令。殷商贵族嗜好喝酒,王公大臣酗酒成风,荒于政事。周公担心这种恶习会造成大乱,所以让康叔在卫国宣布不许酗酒,规定了禁酒的法令。毋彝酒:不要经常饮酒。④匹夫:古代指平民中的男子,亦泛指平民百姓。身:指人的生命或地位身分。故事解读;这里说了醉酒的问题,一个人不能染上酗酒好烟的习惯,看上去这些习惯很舒服却会带来很多问题。喝酒过多会醉酒驾车而造成事故,现代酒喝太多容易生病中毒。

篇13:韩非子的寓言

庆封走越

【原文】庆封为乱于齐而欲走越。其族人曰:“晋近,奚不之晋?②”庆封曰:“越远,利以避难。”族人曰:“变是心也,居晋而可;不变是心也,虽远越,其可以安乎?③”本故事节选自《韩非子·说林上》【注释】 ①庆封:字子家,春秋时齐国大夫。为乱: 就是作乱。走越:逃到越国去。②族人:同宗的.人;同一家族的人。之晋:到晋国去。③是心: 是,代词,此,这的意思。故事解读;庆封干尽坏事,被赶出来,他想走远避祸。可他难改自身缺点即使走远也没用。人其实在什么地方都可以生活,无需走远。关键是自己身上的恶习要改掉,如果不改走到哪都是一样。像那些外逃贪官以为出国没事,可他们要是还难改恶习,即便是到外国人土地上也不受欢迎。

篇14:韩非子的寓言

申子辟舍

【原文】 韩昭侯谓申子曰①:“法度甚不易行也。”申子曰:“法者,见功而与赏,因能而受官。今君设法度而听左右之请,此所以难行也。”昭侯曰:“吾自今以来知行法矣,寡人奚听矣②。”一日,申子请仕其从兄官③。昭侯曰:“非所学于子也。听子之谒④,败子之道乎,亡其用子之谒?”申子辟舍请罪⑤。

【注释】①韩昭侯:战国时代韩国国君。前358-前333年在位。战国七雄之中,以韩国最为弱小。韩昭侯在位期间任申不害主持国政,使韩国致治,诸侯不敢侵韩。申子:申不害。法家代表人物韩昭侯重用他为丞相。②以来:犹言以后。行法:按法行事。奚(xī):文言疑问代词,相当于“何”、“怎样”。③仕:审察,仔细考察。又‘仕,学也。’—《说文》。段玉裁注:“古义宦训仕,仕训学。” 朱曰:“犹今言试用也。”从兄:古人之从兄,具体分二种:同曾祖父,不同祖父,年长于己者,称为从祖兄;同祖父,不同父亲,年长于己者,称为从父兄,即今日所说的堂兄。二者统称从兄。④谒(yè):请求。⑤辟:古“避”,躲,躲避之意。辟又作“擗(pǐ)”,拊胸也。即捶胸。故事解读;申子即申不害,是法家代表人物,他的政治改革对国家统治及社会安定发展是有好处的。可申子也想安排自己兄弟,昭侯却拒绝了他,可见他是个头脑清醒的`人物,最后他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从而维护了法令的尊严,使不受到任何人的破坏。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都无权跃居法律之上。不然法律就如同虚设,没用了。维护法律尊严才能施行好法律效用。

篇15:韩非子的寓言

造父御马

【原文】造父方耨①,时有子父乘车过者②,马惊而不行,其子下车牵马,父推车,请造父:“助我推车。”造父因收器,辍而寄载之,援其子之乘③,乃始检辔持策④,未之用也,而马咸骛矣⑤。 使造父而不能御⑥,虽尽力劳身助之推车,马犹不肯行也。今身使佚⑦,且寄载,有德于人者,有术而御之也⑧。故国者,君之车也;势者,君之马也。无术以御之,身虽劳,犹不免乱;有术以御之,身处佚乐之地,又致帝王之功也。(本故事节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注释】①.造父:西周著名御车者,受幸于周缪王,王使造父御良马八匹,西狩至昆仑,见西王母,乐而忘归。后闻徐偃王反,王使造父御车日驰千里攻徐偃王,大破之,乃赐造父以赵城(今山西洪洞县),由此为赵氏,是为赵国之始祖。耨(nòu):本义:锄草,耕作。②时:当时,这时。者:这里。③因:古语“因”与“就”相通,《说文》:因,就也。连词于是,就的`意思。辍(chuò):停止耕作。寄载:乘别人的交通工具。援:拉,拽。之:到,往。乘:《集韵》音剩。车也。④检辔持策:检,收拾,整理。策辔(pèi):马鞭与马缰。⑤咸:《易·雜卦》咸,速也。骛 (wù):《广韵·遇韵》:“骛,驰也,奔也,驱也。”疾驰之意。⑥使:假如。⑦佚(yi):通“逸”。《广雅》:“佚,乐也。”安闲之意。⑧德:恩德。术:策略,办法。故事解读;造夫善于驾驭烈马,所以人家不能驾驭的马他能驾驭,即使是在耕田时候马术还是精湛。韩非将车马比做国家,国势。国君也应像造夫一样善于驾驭。无论是做什么善于驾驭,能做好是第一位的`,无才能是不行的。

篇16:韩非子的寓言

酒酸与恶狗

宋国有位小生意人开了一爿酒家,专门出售陈年佳酿。这爿酒家窗明桌净,买卖公道,还在门前高高竖起一杆青旗,行人在几里地外都能看见酒旗招展。顾客一进门槛,店小二就笑脸相迎,殷勤接待。

按理说,这爿酒家就应是生意兴隆的;但是偏偏相反,常常整天不见一个顾客,十分冷落。一坛坛老酒开了封,卖不出去,都发酸变质了。

店主苦思冥想找不出原因,只好去请教附近一个老头儿。老头儿沉吟了一番,问他:“你的看门狗凶不凶?”店老板挺纳闷地说:“凶啊,可这跟卖酒有什么关联呢?”老头儿拈着胡须笑道:“人家怕你的.恶狗。恶狗守在门口,见人就咬;酒再好,还有谁敢来买呢?”

篇17:韩非子的寓言

郑人买鞋

有个郑国人,想到市上去买一双鞋子,便先用一根稻草量了量自己的脚,作为尺码。但临走时,却把尺码丢在家里,忘记带去。

他到了市上,走进一家鞋店,看见一双鞋子,觉得很中意,但是一摸口袋,尺码没有带来,忙对店员说:“我忘记了带尺码来,让我赶回去把尺码拿来再买。”说罢,拔脚就跑。

这样一来一往,等他从家里拿了尺码再到市上时,鞋店已关门打烊了,他最后没有买到鞋子。

有人知道了这事,就提醒他:“你为自己买鞋子,能够直接穿上试试大小,还要什么尺码呢?”

买鞋的'人回答说:“我是宁肯坚信尺码,而不坚信自己的脚!”

篇18:韩非子的寓言

三人成虎

魏国被赵国打败了,因此魏国的.太子和大臣庞恭将要送到赵国的首都邯郸,充当人质。

临走时,庞恭对魏王说:“要是有人跑来向你报告,说大街上跑出来一只老虎,大王坚信吗?”

魏王摇头说:“我不坚信。大街上哪里来的老虎?”

“要是之后有第二个人跑来报告,说大街上发现了老虎,您坚信不坚信?”

魏王迟疑了一下,仍然摇头说不信。

庞恭再问:“如果立刻又有第三个人跑来报告说大街上有只老虎,您信不信呢?”

魏王点头说:“我坚信了。三个人都这么说,必须不会有假。”

庞恭起身说道:“谁都知道,大街上是不可能有老虎的,但是当三个人都说有,大王就坚信了。此刻邯郸离魏国比从这儿上大街远得多,在大王面前说我坏话的又何止三人,请大王明断是非。”

果然如庞恭所料,他一走,就有很多人到魏王面前大造谣言,以至当他从邯郸回来后,魏王再也不愿召见他了。

word该篇DOC格式韩非子的寓言(合集18篇)范文,共有16502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本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立即下载:
韩非子的寓言(合集18篇)下载
韩非子的寓言(合集18篇).doc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编辑和打印
编辑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下载该Word文档
好范文在线客服
  • 问题咨询 QQ
  • 投诉建议 QQ
  • 常见帮助 QQ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