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措施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关于食品安全工作的战略部署,切实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确保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特制定2020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措施如下:
一、实施质量兴农计划,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
1、开展农业地方标准的梳理、制修订和贯彻实施。围绕全县农业特色优势产品,聚焦农业新技术推广应用、集约化规模化种植养殖、农产品和农业投入品质量安全等重点领域,梳理、制修订地方农业生产技术规范和相关标准,积极开展宣传贯彻,指导农产品生产主体制定与其相配套的生产操作规程和质量控制措施。
2、严把产地环境安全关。做好作物秸秆、畜禽废物等资源化利用和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最大限度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确保产地环境安全。
3、开展农兽药减量行动。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水产养殖用药减量行动、兽药抗菌药治理行动,遏制农药兽药残留超标问题。严格执行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生产和使用规定,严格落实定点经营和实名购买制度。依法落实农业生产记录制度,推进生产记录电子化管理。指导农户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兽药休药期有关规定,防范农药兽药残留超标。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30%以上,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40%以上。
二、强化农产品质量监测
1、加强县乡两级监测能力建设。加强县级检测机构建设,按照新的要求开展扩项;联合发改委做好县级农产品质监站项目验收,2019年已提出验收申请,2020年积极配合验收;推进县级监测站“双认证”工作。
2、落实年度监测计划。按照法律法规以及上级有关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农产品监测计划,力求做到应检对象全覆盖,应检项目全检测,应检比例全到位。同时积极配合做好部、省、市各项抽检工作,确保监测效果。及时上报检测信息,依法及时公开抽检信息,加强不合格产品的核查处置,控制产品风险。
3、强化抽样工作的针对性。树立问题导向,在做好日常监督抽检的基础上,针对重点区域、重点环节、重点产品、重点项目,增加突击抽检和风险监测的频次,切实做到真抽样、抽真样,真监测,出真结果,重在发现问题。
三、严厉打击违法犯罪
1、要切实提升执法办案能力。切实加强综合执法队伍和能力建设,提升执法办案能力和水平。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重点任务,加强执法力量和装备配备,确保执法监管工作落实到位。
2、加强违法违规线索排查。农业执法大队要加强农业生产过程的调查研究,了解和掌握易发问题的关键区域、关键品种和关键环节,有针对性的开展明察暗访、执法抽查和线索摸排,主动发现和挖掘各种案件线索。
3、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落实“处罚到人”要求,对违法企业及其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主要负责人等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进行严厉处罚,大幅提高违法成本。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涉嫌犯罪的,依据行刑衔接有关规定及时移送公安机关;发现涉嫌职务犯罪线索的,及时移送监察机关。
四、突出开展专项整治。
定期不定期开展农产品及农业投入品大检查、大排查、大整治,在关键节点组织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集中整治行动,开展饲料、农兽药、农产品、屠宰环节和病死畜禽等专项整治,着力解决违规使用农兽药、非法添加违禁物质、私屠滥宰、非法贩卖病死畜禽等突出问题。
1、种养环节。强化对蔬菜、水果种植、畜禽、水产养殖、生鲜乳收购、运输环节的监督检查和巡查力度,重点围绕“瘦肉精”监管、生产记录规范填写、饲料、肥料、农兽药规范使用、粪污及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进行排查和检查,着力解决一些风险隐患长期存在得不到解决,或者多次整改多次反弹的问题,确保种养环节农产品质量安全。
2、农业投入品。切实加强饲料、肥料、农兽药等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企业监督巡查,督促企业严格落实原料把关、规范生产、质量检验、索证索票、进销登记等质量安全制度和措施;重点开展对非法添加、假冒伪劣、违规产销、隐性添加、标实不符等行为的整治和查处;密切关注抗生素滤渣和饲料霉变带来的风险隐患。加强投入品使用环节的监管和指导,加大农产品农兽药残留的抽检力度,严厉查处不规范使用投入品的行为,确保农业投入品质量安全。
3、屠宰环节。进一步加强定点屠宰企业管理,督促其落实主体责任,落实进场查验、停食静养、瘦肉精自检、同步检疫、品质检验、无害化处理、肉品出场登记等制度。动监和定点屠宰管理办公室要加强对畜禽屠宰的监管,严格检疫、巡查、抽查和瘦肉精监督抽检,严厉打击私屠滥宰等违法行为,坚决杜绝屠宰病死动物、给畜禽注水或注入其他物质等不法行为。
五、强化风险评估和应急处置
认真落实风险评估制度,重点围绕种植、养殖、屠宰、农业投入品四个环节,监管、监测、执法三项工作,定期不定期开展风险评估,及时了解和掌握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安全隐患和主要风险点,尤其是在监管工作上存在的盲区和漏洞,及时采取跟进措施,消除隐患,堵塞漏洞,防患以未然。加强舆情关注和应对,主动开展正面宣传,增强群众消费信心;完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制定应急处置工作规程,做好应急值守和接访接报,对巡查排查、监督抽检、群众举报、媒体曝光、上级交办的重大事项,要在第一时间做出回应,并及时妥善予以处置。
六、强化培训教育
加大培训力度,提升基层监管人员素质,使其懂监管、会监管、能监管。加强从业人员道德诚信、遵法守法、规范管理等方面的培训和教育,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提高从业人员质量安全意识、守法意识和职业道德素质。在监管巡查、监督抽检、协调联动、执法办案、应急处置基本技能上下功夫,提升检测能力和水平。
七、巩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成果。在获得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荣誉的基础上,总结推广经验,巩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成果,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和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
八、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追溯体系建设
按照全市肉菜追溯体系建设要求,全面实施果蔬生产环节、畜禽屠宰环节电子追溯管理。全面实施农产品质量追溯与农业农村重大创建认定、农业品牌推选、农产品认证、农业展会、产业化龙头企业认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认定“六挂钩”。各相关科室要切实负起责任,严格把关,未按要求实施电子追溯管理的将取消相关认证、认定资格,新申报认证、认定的,不得受理申报。
九、切实抓好特色农业精品示范基地建设
按照省农业农村厅《创建特色农业精品示范基地实施方案》的要求,切实抓好省级特色农业精品示范基地的培育和建设,推行“环境有监测、操作有规程、生产有记录、产品有检测、包装有标识、质量可追溯”的全程质量控制模式和全链条质量安全监管模式,打造一批“大而精”的优势特色产业、培育一批“小而特”的高品质产品,重点塑造精品中的精品,构建更高质量、更强竞争力、更有效益、更可持续的优质农产品供给体系。
十、全面推行农产品合格证制度。
一是对辖区内农产品生产主体进一步摸清底数、查漏补缺,对符合条件的农产品生产主体做到应录尽录,完善农产品生产主体档案数据库。二是以规范开具和出具合格证为核心,分层次、分类别开展合格证制度大宣传大培训活动,确保试行主体全覆盖,确保合格证填写规范、信息完整、真实有效。三是要将合格证制度试行情况纳入日常巡查检查内容,督促相关生产主体规范开具和出具合格证,严防虚假开具合格证、承诺与抽检结果不符等行为。四是在合理选择和推行已有模式基础上,及时总结合格证试行过程中发现的好经验、好做法,在全县进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