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以来,该村依托三十二道梁良好的生态优势和资源禀赋,坚持“三产互动、三区同建”发展思路,大力实施“产业扶贫、新村扶贫、旅游扶贫”三大工程,按照“一村二区五园”建设格局,着力发展茶叶产业,保护修缮古院民居,融合发展乡村旅游,高标准建设特色产业园区、乡村旅游景区和农村新型社区,倾力打造“产村相融、茶旅结合、森林康养”幸福美丽新村,带领群众脱贫奔康。
目前,该村发展茶叶3700余亩,建成省级茶业科技示范园,成立久源、佳禾、云顶山、龙翔云4个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招商落户秦巴云顶茶业公司年产干茶500吨,可承接3万亩基地来料加工;修缮完工“蔡家”、“刘家”两大古院108间川北特色民居,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危旧房及风貌改造65户,建设廉租房32套,配套建有村级“1+6”综合体600余平米。
运动休闲中心1个、群众文化活动广场2个;建成“朱青”快捷通道十里樱花长廊,布展开放巴山农耕文化陈列馆和龙尾乡贤馆,精心打造上山木栈道、水景观等自然人文景观12处;“回引创业”13人开办农家乐、农家旅馆以及副食商品店15家……。构建成观赏采摘、休闲娱乐、科普教育、康体养生为一体的乡村旅游景区,已成为巴中、达州乃至成都、重庆、西安等地游客观光旅游、赏茶品茗、休闲养生的绝佳去处。
因村制宜,整合资源,力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
近年来,为了推动村级经济发展,结合我村实际,真抓实干,大胆探索创新。2017年实现村集体经济达10万元。
一是强基础。争取政策、项目和资金支持及本村在外成功人士捐助,加快路、水、电、房等项目建设,有效改善了农村生活生产环境,减轻了村集体投入压力。
二是抓产业。按照县委、县政府“六大”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在村大力培育茶叶产业3700亩(其中村集体茶叶产业1200余亩);积极引导村民发展“小微”经济,促进了特色农业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拓宽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门路。
三是转方式。充分利用土地、林地、塘库堰、村集体闲置房产等村级资源,通过租赁、转包、参股等多种方式进行盘活,提高现有资源使用价值,以管理费、租金的形式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停车场、摊位等村级公共资源进行收费,扩宽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