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正文
第一篇:企业战略型财务管理
文章标题:企业战略型财务管理
找文章到好范文网更多原创-(http://www.haoword.com/)
企业理财战略管理是当代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内容之一,确定正确可行的财务管理目标是成功经营企业的关键。
随着国际经济——体化形势的加剧,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企业面临竞争形式更趋多样复杂。因此,为能很快地适应新的经济形势,巩固自己的市场地位,确立自己的竞争优势,笔者认为,确定一个适合自身发展的战略型财务管理目标是首要任务。
一、财务管理要适应新经济形势的要求
21世纪管理日趋现代化、国际化,企业为了适应经济体制和经济环境的要求,不仅需要合理规划和运用自身的各项资源,还必将与自身经营活动相关的如客户、供应商、分销商等经营资源结合起来,以此来监控经营成本,资金流向,准确反馈信息,提高企业对市场反映的灵活性,全方位掌握市场。为此,企业必须开始重新组织管理机构,改进管理模式。因此,财务管理必须站在为企业长远战略目标服务的高度组织和开展活动。
1.传统财务管理已经不能满足战略管理的需要
战略型财务管理要求对全球市场信息快速反馈,而传统的财务管理事后收集和反映会计信息已不能适应市场信息的快速反馈,战略财务管理要求重视外部环境和各方资源,而传统的财务管理只以企业作为一个独立完整的主体,只对其资金流程进行管理,不能超越主体,不能以企业在降低各类经营成本和缩短产品进入市场的周期寻找平衡点来研究外部环境,忽视环境的战略关联。战略财务管理要求企业适应市场竞争,而传统的财务管理重点是资金流程管理。在当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衡量竞争优势的指标除了财务指标之外还有大量非财务指标。如产品质量、生产弹性、顾客满意度、从接受订单到交付使用的时间等,传统的财务管理没法提供。因此,为了适应企业战略管理,必须对传统财务管理进行相应的改革,那么,开展战略型财务管理活动也就成为必然的趋势。
2.战略型财务管理的特征
战略财务管理立足于企业外部环境发生巨大变革的背景条件,充分汲取战略管理的基本思想,从更高的角度来看待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与传统财务管理相比,战略财务管理的基本特征是:(1)全局性:传统财务管理活动受旧有企业财务管理环境的影响,过多着眼于企业日常财务工作,事务性较强,很少关注带有全局性的财务管理活动,战略财务管理由于面临理财环境复杂多变,因此,涉及的范围更加广泛,它既重视有形资产的管理,更重视无形资产的管理;既重视非人力资产的管理,更重视人力资产的管理,而且同时注重现有的活动和将来可能的活动,并且可以提供诸如质量、市场需求量、市场占有率等极为重要的非财务信息。(2)外向性:现代企业经营的实质,就是在复杂多变的内外环境中,解决企业外部环境、内部条件和经营目标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问题,传统财务管理基本上仅局限于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活动,很少研究外部环境,因而适应能力差。相反战略财务管理把企业与外部环境融为一体,观察分析外部环境变化及对企业财务管理活动可能带来的机会与威胁,增强了企业对外部环境的应变性,从而大大提高了企业市场竞争能力。(3)长期性:传统财务管理多数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为理财目标,短期化特征较为明显,缺乏战略意识,在环境发生剧烈变化时适应性较差,不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取得长期竞争优势。战略财务管理以战略管理为导向,要求财务决策者树立战略意识,从战略角度来考虑企业的理财活动,制定财务管理发展的长远目标,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资源配置和预警功能,以增强企业在复杂环境中的应变能力,不断提高企业的持续竞争能力。
二、目前对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争论较多的几种观点
企业管理目标是指企业进行财务管理活动所期望达到的目的,是一项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协调企业同各方面财务关系的管理活动。一个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既要体现财务活动的客观规律又要适应客观经济体制和企业经营方式的要求,具有客观性、可比性、可操作性,并注重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盈利能力的协调统一。目前对财务管理目标争论较多的主要有以下四种观点:
1.企业利润最大化
利润最大化是西方微观经济学的基础。该观点认为,企业要想在市场中求得生存,除了以收抵支,到期偿债以外,还必须最大限度地获得利润,用于扩大再生产,提高自身抗风险能力,在发展中求得生存。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企业能够在竞争中求生存与发展,还取决于其他一些因素,如现金净流量、投资决策和筹资结构等。若以利润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追求目标,则会存在下列弊端:
(1)以
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会给企业带来较大的财务风险。这是西方学者在对一些破产企业进行实证分析后得出的结论。在企业面临破产前,为了获得最大的利润,往往热衷于通过负债来获得杠杆利益,这是以增大企业风险为代价的,结果由于举债过多,最终陷入财务危机。(2)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易引发企业的短期行为。这是因为用利润的多少考核管理人员和职工的业绩会使
企业管理者只顾眼前利益,人为作高当期利润,其结果是导致企业长远发展后劲不足。(3)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会使企业重投入,轻产出,从而导致社会资源的浪费和不合理配置。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是边际成本=边际收入,而成本利润率最大化的条件是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但二者不可同时兼得。因此,这一理财目标会使企业管理者在边际收入大于边际成本时,不断地增加投入,而不考虑供求关系,从而造成社会资源的严重浪费。
2.股东财富最大化
这种观点将理财的最终目标看成是为股东增加财富。而股东的财富一般表现为拥有企业股票的数量与股票价格的乘积。在股票数量一定时,股东财富就与股票价格成正比。由此可见,股东财富最大化实质上可以看作股票价格最高化,这显然是站不住脚的。因为股票价格的升降除受企业盈利的影响外,同时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最主要的优点在于它考虑了货币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并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企业在追求利润上的短期行为。但是,这种观点还存在下列缺陷:
(1)强调股东利益,而对企业其他关系主体的利益重视不够,不利于处理好现代企业财务活动中产生的各种财务关系。(2)无论是在资本市场发展相对成熟的西方,还是在刚起步的中国,在全部企业中上市公司仍然只占少数的情况下,这一目标显然不具有普遍适用性。(3)股票价格真正能反映投资者的财富是建立在完善的金融资本市场基础之上,而目前股票价格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3.现金净流量最大化
利润最大化目标和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主要反映了企业获利能力的高低,并未反映企业现实支付能力的强弱。一个利润额和每股收益很高,并且资产总额非常庞大的企业,可能在短期内会因无法偿还到期债务而导致破产。反而一个负债累累,常年亏损的企业,只要能筹集到资金,按时偿还到期债务,也能继续生存下去。这是因为企业有充足的现金净流量的缘故,所以现金净流量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能力。但是,现金是一种非盈利性资产,当企业持有现金净流量过大,表明资产处于闲置状态,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因此,若以现金净流量最大化为目标,可能会使企业管理人员不顾风险地去筹集更多的资金,造成资源的浪费。
4.企业价值最大化
该观点认为企业是众多利益相关者之间缔结一系列契约的结合体。股东和各相关利益者为了各自利益最大化必然要进行博弈,而博弈的结果必然使股东效益与其他相关利益者的效益之和达到最大值。但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至少存在三个方面的缺点:即企业价值最大化在概念上给人们的印象比较抽象;计量上存在困难;不能直接反映出微观企业为了盈利这个生存的动因。所以,将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最佳选择不太合适。
三、财务管理目标的新思考
任何管理都是有目的的行为,财务管理也不例外。从“利润最大化”到“股东财富最大化”,再到“企业价值最大化”,无疑是认识上的一大飞跃,但他们都存在着一个共同的缺点,即只考虑了相关财务指标对企业经营的影响,而忽略了非财务指标对企业经营活动的作用。利润最大化侧重于经营者利益,而股东财富最大化,则侧重于所有者或股东利益,而忽视了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正常需要,并且都带有工业经济时代的特征,即以耗费大量自然资源求得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是不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现今已是一个市场日益法制化、规范化,并且经济一体化趋势渐强的时代。人类社会已经从工业经济时代过渡到知识经济时代。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技术已成为生产经营的主要生产要素,创造社会财富的主要源泉不再是资本、劳动力、土地、原材料等资源,而是科学技术。很显然,从事知识创新、传播和运用的知识劳动者是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在社会发展进程中,人力资源将成为企业乃至整个社会最宝贵的资源。而企业也不再是一个独立的经济个体,其资本也不仅仅局限于财务资本。相反,企业是一个多种关系的集合体,其财富的主要来源将转变为知识资本。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就是正确“组织财务活动”,妥善“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如果过分强调自身利益,势必要影响到相关主体的利益,从而不能理顺各项财务关系,最终不能达到我们所期望的财务管理目标。况且,同西方普遍认同的股东财富最大化一样,以上所分析的各种不同观点的共同缺点,在于只考虑到企业自身和股东个人的利益。那么,在一个崭新的经济形势面前,能否从更为广泛,长远的角度来找到一个更为合适的财务管理目标呢?笔者认为,财务管理目标应该是各项财务资本和知识资本效用最大化。
1.在知识经济时代,财务资本虽然仍是企业生存与发展必不可少的生产要素,但知识资本在整个社会进程中特别是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更为重要。一是知识和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是其他资源无法超过的;二是知识性生产要素具有非磨损性、可重复性、共享性、增值性等特点,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一项资源。可见如何充分有效合理地利用和配置知识资本是财务管理不可回避的问题。
2.在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以后,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求得生存与发展,财务管理面临许多挑战。在资本运作方面,不仅要关注财务资本的取得、运用和资本收益分配等问题,更重要地是要关注知识资本:如在知识资本的取得上,财务管理要关注从什么渠道用什么方式取得知识资本;在知识资本的运用上,财务管理要关注知识资本与财务资本如何结合使用,如何有效配置企业的财务资本和知识资本,提高知识资本的利用效率;在知识资本收益分配上,财务管理要关注知识资本如何参与企业收益分配。从这个意义上看,知识资本构成了财务管理的内容,而其利用效率则成为财务管理所追求的目标。
3.随着新经济形势的到来,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不仅需要坚实的经营基础,即拥有一定的财务资本,同时,财务管理的战略趋势要求将知识资本纳入其中,并树立“人本化”理财理念。因此,知识经济时代的财务管理必须创新。
传统财务的基本要素是财务资本,财务管理就是关于财务资本的运作。包括财务资本的取得、运用和收益的分配等,但知识资本的出现使得企业的价值不再体现在企业规模的大小上,更不体现在传统财务理论坚持的“流通在外的债券和流通在外的普通股与市价之和”上,而是体现在拥有知识资本的数量和质量上。因此,在知识经济时代,财务管理的基本要素面临着从财务资本向知识资本的扩展。在现代企业理财中,人们已普遍意识到筹资有经营风险、财务风险,投资有投资风险,但对知识经济会给企业带来怎样的风险及怎样去衡量和防范风险却意识淡薄。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诸多因素会让企业面临更多风险:(1)由于经济活动的网络化,虚拟化,信息的传播处理和反馈速度将会大大加快,若企业不能及时有效地选择利用内部和外部信息,即会加大企业的决策风险;(2)由于知识更新的速度加快,要求企业及其员工要不断调整知识结构,否则必然进一步加大企业的风险;(3)高新技术的发展,使产品寿命周期不断缩短,这不仅加大了存货风险,而且加大了产品设计开发风险;(4)由于“媒体空间”的无限扩展性以及“网上银行”和“电子货币”的运用,使得货币风险进一步加剧;(5)风险投资倍受企业青睐,它们将大量资金投放在高新技术产业和无形资产上,使投资风险进一步加大。因此,如何有效防范抵御各种风险及危机使企业更好地追求创新与发展,就成为财务管理创新的重要方面。
4.知识资本与财务资本共享资本收益。知识经济的(内容来源好 范文网:WWw.hAoWORD.COM)到来,扩展企业资本范围改变了企业资本结构,知识资本的地位将大大上升,且人力资本将成为决定企业乃至整个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最主要资源,是决定社会财富分配的最主要因素,因此,财务目标不仅要考虑财务资本所有者的资本增值最大化、债权者的偿债能力最大化、政府的社会经济贡献最大化的财务要求,更要考虑人力资本所有者(经营者与员工)的薪金收入最大化和参与企业税后利润分配的财务要求。所以,在知识经济条件下,树立“人本化”理财观念,建立多元的财务目标主体,充分协调好各相关利益者之间的财务关系,是财务管理追求的目标之一。
5.在新的经济形势下,特别是在日趋规范的市场环境中,对知识资本的管理要求重视并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才能最终达到资本效用最大化的目标。
高素质的管理者应具有理性思维、创新能力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为此,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应具有很强的专业知识能力,敏锐地处理接受信息能力,创新科学理财方法的能力。从我国目前情况看,从事财务与会计工作的人员大多数出自各高等院校,财务人员素质虽得到一定的改善和提高,但他们普遍缺乏战略眼光,很难将自己的财务工作主动地融入企业管理系统中去。在实践中很容易使财会部门脱离企业的其他职能部门。而新的知识经济形势要求企业应该是“学习型的企业”,上下协调,共同努力才能使企业长久地发展,因此,从这方面看,企业对知识资本的管理首先要提高财务人员素质,树立其财务管理战略观。面对未来经济形势,现代企业价值管理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充分调动人才这一最积极、最活跃的生产要素潜力,形成人文管理环境。而财务管理观念的变化与新技能的获得并不是同步进行的,人才是最关键的资源,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刻不容缓。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金融市场及产品都将发生很大变化,财务管理将在比如金融风险管理、保险管理、税金管理等方面增添新的内容。同时,金融服务的多样化、国际化,给财务管理较大的选择面。加入wto后,国内企业面临的理财环境更复杂,许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如果还停留在传统知识面上,将无法适应新环境下的理财工作。因此,财务人员必须拓展知识和技能,其内容应包括国际理财专业知识、计算机、外语水平、国际经济法知识、税收筹划能力等方面,最重要的是提高公司财务人员适应新的财务环境能力。任何一家公司财务人员只有提高自身整体素质,才能适应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也才能实现知识资本效用最大化。
当然,也有部分学者提出,履行社会责任也是一个理财目标。但笔者认为,社会责任是企业实现理财目标的一个基本约束条件,是企业的义务,其性质并不属于企业理财目标。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确定,财务管理活动的进行是与企业特征、经济体制和经济环境密切联系的。因此,充分考虑企业内外部环境,重视知识资本对企业自身发展的影响和对企业成功经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顺理成章的事。那么,顺应形势以财务资本和知识资本效用最大化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将是首选。
《企业战略型财务管理》来源于好范文网,欢迎阅读企业战略型财务管理。
第二篇:领先企业战略型财务管理的思路和特点
主讲嘉宾:德勤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中国业务发展总经理金建
——摘自德勤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中国业务发展总经理金建在2014年第二届中国管理会计国际化人才建设大会上的主题演讲
我们主要讲财务管理的战略方向,现在要转型,这个大家有共识。特别是讲到我们现在的财务管理不仅仅是一个记账,做事后的记录这种工作,现在要转型到一个前期的战略决策,甚至战略预测,这个工作现在是前所未有的,所以做好一个企业的财务官,特别是首席财务官,那绝对就是企业的领导人,把企业的财务管理当成他战略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就是说他的战略管理里面包括了财务管理,这是第一个概念。我想这个大家平时看得比较多了,职能转变以后,财务管理几乎是占了整个战略管理的50%以上。
我们现在主张的战略管理是以企业的价值实现为管理核心,这是我今天讲的第二个特点,也就是说我们讲财务管理,首先把它提升到战略管理的层面。然后讲财务管理,又要把它以什么为核心呢?为企业价值的增长为核心,而不仅仅账面上或者说数据方面的调整,所谓企业的价值,现在可能国资委已经开始重视了,大家听说过eva这么一个说法,eva就是企业价值评估,这个价值评估的核心是什么?就是企业的运营,企业最终的增长,最后用什么来体现?以它企业价值是否增长来体现,所以这个概念应该说是我们新形势下财务管理的一个核心内容。我们现在很多财务管理说老实话,以前一直不被重视,企业财务人员从来都是听领导指示,叫你怎么做就怎么做,现在我们转型到企业管理人员,第一要占据企业领导层,第二要给企业发展决策提供重大的支持,第三在企业核算,在企业最终财务审核体系当中,要体现企业本身的价值增长。如果一个企业可以想象,他不重视价值增长的话,他这个财务管理是不到位的,特别是国资委推广的eva系统,所有国有企业你的增长,你的利润首先要拿出eva这个系统来考核,看看是用了多大的投资,用了多大的成本才得到的增长。
财务人员要有一个大转变。他是这样说的:我们这里面要强调财务管理的经理人员或者是骨干人员,应该是整个我们战略管理的一个领导者。要把他的地位提升,所以从事财务管理的人员以前地位都很低,在咱们计划经济的时候,叫计划财务部,有没有企业的在这里,有没有在座的企业家叫计划财务部,财务老是跟着计划后面,这是长期习惯。第二,现在财务虽然有,但是有的财务部就是把它叫做财务等于会计部或者等于出纳,等于事后的事情,往往在财务管理人员方面,编制、机构设置方面,都比较落后,跟不上现在的形势,所以我们现在要主张提高财务管理者的战略地位,财务部现在有首席财务官,除此之外,将来还要搞分
开,财务管理,预算管理,会计管理,这样才能清楚。而且这里面财务人员将来都要参与到整个企业运营过程当中,除了企业首席财务官之外,还要有比如首席运营官,还有首席风险官,都要从财务这条口出来,只有他们才能给企业担当风险,才能知道运营过程。从这个角度,我们在财务管理人员方面,应该有一个大的转变。
我们现在财务人员做分析的人很少,所以我们现在发现很多会计专业的人员出来都是很机械的,把表格弄出来就行了,他不知道做分析。所以我们的财务教育真的要改变思维模式。从事财务管理人员的数量现在不是三百万,是更少,这个数字缺口更大,人员更少,为什么呢?我刚刚讲了,有些人在财务部工作,他是核算人员,他是会计、出纳,从这个角度来谈,人员缺口非常大,我们要转型,我的观点,整个财务人员都要进行再培训,就看国家有没有这个魄力,这个再培训,可以创造很多新的企业价值。当然这个再培训量很大,不亚于希望工程,咱们财务人员也需要希望工程,这个需要下很大的力气。从企业本身来说,我们要找复合型的人才,这样的人才市场上比较缺,需要搞培训,所以搞财务培训的机构,我们是向你们敞开大门,希望我们搞财务培训的机构能够利用这个好机会,去找一些渠道。
第三篇:企业发展必须的战略型财务管理人才
企业财务部需要的战略型财务管理人才
一)、财务部的工作是什么?
1、会计核算层面——为企业法人及管理层负责,将企业经营行为通过数据表达出来;
2、税务管理层面——为国家负责,处理国家及企业间的利润再分配;
3、融资、战略管理层面——为企业的再发展负责,提供数据及方案支持并参与企业战略决策。
二)、财务部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1、战略型人才——企业融资、战略管理层面;
2、核心型人才——兼顾会计核算和税务管理层面;
3、基础型人才——会计核算层面;
三)、会计的工作按时效性划分及重要性
1、事后反应及控制——财务会计
2、事中监督及控制——审计
3、事前分析预测及控制——管理会计
四)、企业如何培养人才?
1、内部培训(机会少不便组织);
2、外部培训(成本高、缺乏系统连贯性);
3、职业认证(系统、实惠);
4、自学(时间、精力不足、盲目);
五)、企业通过什么认证培养考核财务人才?
1、会计师职称:初级:助理会计师—《经济法基础》和《初级会计实务》;
中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实务》、《经济法》、《财务管理》;
高级:高级会计师—《高级会计实务》+评审
2、注册会计师—专业阶段考试设: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经济法、税法6个科目;全通过以后参加综合阶段考试设—职业能力综合测试1个科目;
3、税务会计师—《税务会计实务》、《纳税筹划》、《税务稽查与企业纳税风险分析》、《企业税务管理》、《税法解析》共5个科目综合考评+专业综合论文;
4、注册管理会计师—《商业模式创新与企业战略管理》、《企业资本运作与金融工具应用》、《企业信息化管理与应用》、《管理会计实务操作与应用》、《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与应对》、《企业内部控制——方法、技术、案例》共6个科目综合机考。
六)、注册管理会计师需要懂什么?
1、企业风险控制
2、企业战略运作
3、企业资本运作
4、企业信息化管理
七)、职业资格认证能带来什么?
1、系统完善的实操技能培训,提升个人知识和能力储备;
2、提升企业财务管理能力,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水平;
3、证明个人职业成就,提升个人职业价值和职业自信感;
4、带来一个长期获取信息和能力提升的平台;
5、成为社会和企业认知、聘用、考核财务人才的新标杆;
八)、财务人员证书的划分
国内从认证产生至今,一个比较简单的划分方法是把从事财务工作的所有财务人员,按照职业的称呼,简单的纵向分为几种资格:会计从业资格证、助理会计师、中级会计师、高级会计师。
高级中级
初级
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分工的细化,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社会对财务人员的认知,随后从90年开始至今,根据财务人员工作的性质、内容、涵括的范围,产生了新的财务人员横向财务认证种类: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审计师、内控师、资产评估师、成本分析师、税务会计师等。
财务人员
注册税务师审计师内控师资产评估师成本分析师
但是随着对会计学会计理念的研究,结合企业运营中财务角色的转变,根据财务在企业的作用,又有一种财务人员的划分方法:战术层面的为财务会计,主要是作为企业财务角色从事的日常财务工作,颁发的证书有以上几种;战略层面的为管理会计,主要侧重于直接服务及参与企业的经营运作方面工作,随之近几年产生的管理会计师,
管理会计(战略层面)
财务会计(战术层面)
注册管理会计师,作为一个新启动的认证类别,以培养战略型财务管理人员为目的,以其完善的认证体系及先进的认证理念,为国内的财务高层管理者,提供了一个再次学习提升自我价值的机会,同时也给参与认证的学员提供了一个高端的信息交流平台,为财务人员的职业发展及晋升创造机会。
第四篇:浅谈科技型中小企业财务战略管理
浅谈科技型中小企业财务战略管理
[摘要] 资金是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保障,而企业财务战略的重点就是研究营业现金流的状况。但是现阶段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由于自身规模不经济、经营风险高及贷款担保或保险制度缺失等原因导致企业的融资难等财务困难。本文在分析了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及其存在财务问题,然后提出适合科技型中小企业持续发展的财务战略。
[关键字]科技型中小企业 财务战略 管理
1.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内涵
1.1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界定
科技型中小企业是依法设立的,有利于满足社会需要,增加就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以一种知识、技术和人才密集型、并以追求创新为其核心的中小经济实体。现行通用的标准是,工业领域中职工人数在2014人以下,或销售额3亿元以下,或资产总额为4亿元以下的都是中小企业。
1.2 科技型中小企业经营特点
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知识密集型企业,具有(一)高投入,科技型企业在前期需要大量的物质投入,而且在整个经营过程中还需要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等等;(二)高风险,经营失败率比较高,投资大导致收回投资的风险比较高;(三)高收益,科技成果的价值比较高,而且很容易形成市场垄断高成长的特点;(四) 高成长性,集合了非常优秀的人才而且技术成果很容易形成垄断,所以很容易发展成大型科技公司。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运行机制一般是民营的,管理机构相对简单,实行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为动力的经营发展模式
2.财务战略管理的内涵
财务战略管理是为实现企业战略目标和加强企业竞争优势,运用财务战略管理的分析工具,确认企业的竞争地位,对财务战略的决策与选择、实施与控制、计量与评价等活动进行全局性、长期性和创造性的谋划过程。包括融资决策、营运资金决策与管理、前期投资决策、确定目标资金结构等。由于企业内部各职能活动领域之间所存在的相关性,运用适当的财务分析方法,对企业财务状况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及正确的趋势判断,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企业的管理、营销、生产、技术开发等领域的优势和劣势。
3.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财务问题分析
3.1资金短缺,融资困难
我国大多数中小型企业都面临着资金短缺的困难,尤其对于科技型中小企业而言,由于其高投入的特点,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必然产生了巨大的资金需求,资金的短缺严重地阻碍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具体分析其融资困难的原因有,
3.1.1 内部原因分析
即因为自身问题导致的企业融资困难问题。主要表现在(一)内部控制制度
不完善,即企业管理者内部控制意识不强,忽视了经营资料的积累,以及详细的序列化经营绩效记录,导致包括银行等投资者难以衡量其经营状况;(二)科技型中小企业因其规模小、资产少,缺少抵押品,而且拥有的无形资产多,但其价值难以得到准确的衡量和认可,都影响投资人对其资金的投放;(三)科技型中小企业其相对于其他企业,本身就具有高风险的特点,使银行会考虑到本身的安全性,不敢轻易放贷。
3.1.2 外部原因分析
即因为外部环境等导致的企业融资困难,主要表现在(一)缺少政府优惠政策的支持,政府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支持力度不大,比如税收政策等等。(二)商业银行体制不完善,且受自身条件限制难以通过公开发行企业债、股票进行直接融资,多数情况下只能依靠间接融资,从而形成了对银行贷款的依赖。而银行贷款投放中过于强调风险防范,金融创新力度不够,面对高风险高利润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缺乏完善有效的创新性金融政策,长此以往形成了银行对大企业的贷款偏好,而科技型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知名度和信誉度不如大企业,并且其前期投入大,在花费相同时间和人力情况下,自然愿意货款给一些规模大、信誉好的大型企业,这种情况下,科技型中小企业正常信贷资金需求尚难满足,自主创新资金更是难上加难。(三)资本市场的不完善,由于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前期孵化阶段缺少风险投资和资本市场支持,加上政府投入少,没有形成完整的资金支持链,高风险由银行独自承担使商业银行不敢扩大信贷投入的根本原因,具体来看, 资本市场发展方面,目前由于中小板的制度安排与主板基本趋同,代办股份转让系统只是经纪业务的性质,并不具备融资功能,能够满足不同类型和处于不同发 展阶段的企业融资需求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在我国尚未真正建立起来。
3.2 收益分配不合理
3.2.1 r&d投入经费的不合理
我国大多数在科技型中小企业经费投入比较低,比如很多企业的技术开发费投入不足全年总收入的3%,达不到发达国家5%的最低起码标准,创新投入严重不足。
3.2.2 收益分配不能和激励机制有效结合
缺乏对科技人才的激励机制,技术创新能力弱,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创造者和维持者往往被排除在收益分配之外。作为高素质的人才,普通的薪酬和奖金并不能完全的体现他们的价值,针对他们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使得人才大量流失,造成科技人才严重缺乏。进而导致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影响企业的发展
3.3 经营风险大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成长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不确定性。
3.3.1 本身的高风险性
前面已经叙述了科技型中小企业本身就具有很高的风险。比如创新技术能否成功的不确定性、技术前景的不确定性、产品生产的不确定性和可替代新技术的不断出现等,都使得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孕含着很高的风险。
3.3.2 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主要表现在产品推出以后,带来市场接受时间、竞争激烈程度等不确定性,以及作为高科技产品其固有的周期短、技术更新快、产品更新换代快的
特点都导致了较高的市场风险
3.3.3 经营不善导致的风险
经营不善导致的风险表现在(一)管理人员大多技术出身,会不会由于缺少管理经验,风险识别和处理非程序化等自身原因而导致管理混乱的现象;(二)内部控制意识不强,没有行之有效的计划,监管机制等,而导致的绩效制度、财务制度的混乱,结果就是使得企业自身规避风险的能力更差。
4.科技型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策略研究
科技型中小企业兼具中小企业和科技型企业的特点,因此,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财务战略必须综合考虑中小企业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密切结合科技型企业本身的特点来加以制定和实施,为企业的总体发展战略提供支持。
4.1 拓展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筹资渠道
4.1.1 内部控制
即提高企业管理者的内部控制意识,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包括企业的组织制度、财务制度以及企业管理者对财务的重视程度等方面。科技型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1)企业提高意识,加大宣传;
(2)根据政策要求,建立内部控制制度;(3)提高人才素质,加大企业创新能力 (4)健全财务制度。
4.1.2 外部环境
影响科技型中小企业持续发展的外部环境主要是政策法规和经济环境,解决方法有: (一)通过政策引导,切实发挥科技贷款的作用,充分利用好银行信用;
(二)健全完善法律体系,企业要利用创业板等条件,积极拓宽中小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中小企业股权融资的渠道;(三)通过企业债券的转变,相对的降低门槛,拓宽中小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中小企业债券融资的渠道;(四)完善中小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及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等有关政策,重点用于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资助入股和贴息;(五)政府可以通过税收返还等政策把资金还企业,作为对技术开发的补助;或者企业获得创新成果可以进行税收抵扣等等。
4.2 收益分配合理化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收益分配既要使企业的资源得以合理配置,又要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针对收益分配中出现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根据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合理确定r&d投入水平,r&d投入水平直接决定着企业创新能力的高低。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应根据环境和自身规模的变化,适时改变r&d投入水平。(二)建立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为员工提供公平的贡献机会。既要合理处理股东股利和留存收益之间的关系,满足投资者的利益最大化,又要处理好企业的收益与员工的利益的关系,打破传统的工资分配制度,然后根据业绩大小来进行收益分配。
4.3 加强风险管理
减少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风险性主要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提高风险意识,加强企业战略规划。(二)通过内部控制制度、企业风险跟踪机制等建立风险防范机制,以便随时了解和掌握风险程度,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化解风险。(三)发挥科技型中小企业“小而精、小而专”的经营战略往往将有限的
人力、财力和物力投向那些被大企业所忽略的细小市场,专注于某一细小产品的经营上来不断改进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以求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进而获得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康桂香等,科技型中小企业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研究[j],南昌大学学报 2014.1
[2]辛爱芳, 论科技型中小企业财务战略的实施[j],企业经济 2014(5)
[3]郭晓岩, 谈科技型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及融资战略[j],创业与投资 2014.3
[4]秦军, 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金融支持体系研究[j],科研管理 2014.1
第五篇:基于财务管理战略的企业人力资源战略
基于财务战略的企业人力资源战略
摘要:人力资源战略作为组织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也被组织所重视。本文着重讨论不同财务战略和不同人力资源战略的匹配问题,并尝试为企业制定基于财务战略的企业人力资源战略。
关键词:财务战略人力资源战略匹配
一、财务战略和人力资源战略
公司财务战略管理,是指在公司战略统筹下,以价值分析为基础,以促进公司资金长期均衡有效的流转和配置为衡量标准,以维持公司长期盈利能力为目的的战略思维方式和决策活动英国学者凯斯·沃德(keith ward)在《公司财务战略》一书中对财务战略的定位是,“为适应公司总体的竞争战略而筹集必要的资本,并在组织内有效地管理与运用这些资本的方略”。财务战略表现出支持性,互逆性,动态性,全员性的特征。而财务战略的全员性是以经营战略为主导、以财务职能战略管理为核心、以其他部门的协调为依托进行的全员管理。
企业的人力资源战略属于企业的职能战略,用以支持企业总体战略和事业战略,所以必须与企业经营战略配合,才能发挥到最大效用。根据美国康乃尔大学的研究,人力资源战略可分为三种:诱引战略、投资战略和参与战略。
根据价值链分析法,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价值链中属于辅助活动,它是用来支持基本活动和其他辅助活动,由企业职员来完成。而作为企业基础结构的财务管理支持了整个价值链。也就是说,在企业制定人力资源战略的时候,必须要与企业相应的财务战略相匹配。
二、不同财务战略和不同人力资源战略的匹配
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筹资、投资及收益分配。因此,企业财务战略研究的重点应立足筹资战略、投资战略及收益分配战略。
(一) 筹资战略。筹资战略就是根据企业的内外环境的现状与发展趋势,适应企业整体战略与投资战略的要求,对企业的筹资目标、原则、结构、渠道与方式等重大问题进行长期的、系统的谋划。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取得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所需要的资金,包括谁、在何时、筹集多少资金。筹资与投资、股利分配密切相关,所需资金的数量多少取决于投资的需要,同时要兼顾利润分配时保留盈余的多少。
企业财务战略中的筹资战略往往和人力资源战略中的投资战略相匹配,人力资源投资战略只要是通过聘用数量较多的员工,形成一个备用人才库,以提高企业的灵活性,并储备多种人才。这种战略注重员工的开发和培训,注意培育良好的劳动关系。两者战略的匹配型表现在,筹资战略为投资战略的施行提供了资金和必要的监控。人力资源部门在履行各职能时,需要向财务部门申报相应的费用预算,以做到有效地控制人工成本。
(二) 投资战略。投资战略主要解决战略期间内投资的日标、原则、规模、方式等重大问题。它把资金投放与企业整体战略紧密结合,并要求企业的资金投放要很好地理解和执行企业战略。投资战略是企业最根本的战略选择。需要说明的是,财务战略中的“投资战略”与之前我们提到的人力资源战略中的“投资战略”是不同的,前者的投资主要针对企业的成长和发展,而后者的投资主要针对的是人力资本的增值。
企业财务战略中的投资战略往往和人力资源战略的诱引战略相匹配。诱引战略主要是通过丰厚的薪酬去诱引和培养人才,从而形成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企业诱引战略的施行显然需要财务上的支持与保障。投资战略根本上说是企业的支出,人员能力的提升则是一种有效的投资回报。投资战略可以保证诱引战略的有利执行,诱引战略又可以为投资战略创造丰厚的人员投资回报率。
(三) 收益分配战略。本来企业的收益应在其利益相关者之间进行分配,包括债权人、企业员工、国家与股东。然而,前三者对收益的分配大都比较固定,
只有股东对收益的分配富有弹性,所以股利战略也就成为收益分配战略的重点。股利战略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确定股利战略目标、是否发放股利、发放多少股利以及何时发放股利等重大问题。
人力资源战略中参与战略往往是和收益分配战略相匹配。这种战略谋求员工有较大的决策参与机会和权力,使员工在工作中有自主权,管理人员更像教练一样为员工提供必要的咨询和帮助。大多数企业中的参与战略往往是以团队合作的形式出现的。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收益分配战略是参与战略的最高表现形式,企业员工的参与都希望最终能得到例如股利分红这样的回报。
三、根据财务战略制定人力资源战略的步骤
1.制定财务战略。首先,要对财务战略环境进行分析,即要收集各环境的信息及其变化过程与规律,分析预测环境的未来状况及其对资金流动所产生的重大影响,如影响的性质、程度、时间等;其次,要分析企业自身的财务能力,并结合企业整体战略的要求,编制、设计具体财务战略方案;最后,通过对各战略方案的评价,选出满意的方案。
2.分析本企业人工成本状况。具体包括员工的工资总额,社会保险费用,福利费用,教育费用,劳动保护费等其他费用,并把分析结果上报财务部门审核,严格做到控制成本。
3.制定初步人力资源战略。根据企业劳动力需求调查和企业人工成本分析,基于企业整体战略和财务战略,制定针对化的人力资源战略并上报给企业高层管理审核。
4.调整和改进人力资源战略。根据调查显示,大多数初步人力资源战略的调整原因都是成本控制不当,例如培训费用过高,招募成本和招募效用不匹配等。这就需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除了进行自我修正意外,还要与财务部门进行良好的沟通,确保最终方案可行。
5.实施人力资源战略。
参考文献
[1] 陈维政, 余凯成等. 人力资源管理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4.
[2] 汤谷良. 高级财务管理 [m]. 北京: 中信出版社,2014.
[3] 曾旭东. 财务管理战略探析 [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4(6):82~83
[4] 杨爱元. 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战略 [j]. 经济论坛, 2014(4):24~25
[5] 顾菁. 试论财务战略管理与企业发展 [j]. 市场周刊, 2014(10):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