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能搜索到更多你想要的范文→
当前位置:好范文网 > 企业文化 > 施工方案 >

浅谈大体积砼施工控制

发布时间:2020-12-25 12:17:11 审核编辑:本站小编下载该Word文档收藏本文

中国经济已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来,中国的经济建设飞速发展,特别是国家通过扩大国内基础设施建设来拉动国内经济增长的背景下,建筑企业获得了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国内的许多建筑企业在此利好政策下做大做强,无论在市场占有还是领域发展等方面都得到了极大拓展。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由于仍然受传统管理体制的影响,已经适应不了新的经济发展环境,经济的高速发展与建筑市场的管理机制出现了不相协调的矛盾,这严重影响了我国建筑市场的健康发展,因此,对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实行现代化的项目管理正变得越来越重要。

1.1建筑施工管理的基本内涵

所谓施工现场,应涵盖整个项目工程施工作业的所有场地,而这些场地范围均是施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的过程中,管理人员的管理思想、管理方法显得尤为重要。为提高施工现场管理,应有计划、有组织地控制监控施工现场,促进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按照既定计划发表施工操作。对建筑企业而言,施工现场管理属于非常重要的部分。施工现场管理应将各项专业工作落到实处,以此促进施工现场的各项施工活动高效地发表,还可以解决施工期间可能出现的各类技术性问题,以此有效地控制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

2. 建筑施工项目施工管理的探析

2.1 施工管理的内容与特点

2.1.1施工管理的内容

按照我国的建设程序,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寿命周期可以分为五个阶段:招标签约阶段、施工准备阶段、施工实施阶段、竣工验交阶段和保修阶段,在这五阶段中,施工管理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一个规划,四控四管一协调”。

(1)一个规划:编制施工项目管理规划

建设单位组织招投标,施工企业管理层编制《项目管理规划大纲》,作为投标书的重要内容之一和中标施工到保修的全面的纲领性规划;在开工前,施工单位编制《项目管理实施规划》提交给甲方和监理项目部,《项目管理实施规划》是对施工管理从开工到竣工验收进行指导的实施性文件。

(2)四控: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进度、质量、成本和安全进行控制,以实现项目的各种约束条件。

(3)四管:生产要素管理、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和施工现场管理。

(4)一协调:组织协调是对施工过程中各单位之间、各单位内部关系进行有序一协调,减少施工中各类矛盾的发生,为施工创造宽松的内外环境。

2.1.2施工管理的特点

1、施工管理的对象是施工阶段的施工系统。

施工管理的对象是施工系统,施工系统是指一个建筑项目中所有的建筑工人以及相关的资金、机械、材料和工人所处的环境条件组成的系统,它形成于投标阶段,存在于施工阶段,消亡于竣工日期。

2、施工管理是在合理工期内的连续活动。

工程项目有自己的合理工期,发包方不能任意压缩,在合理工期内,管理活动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这也方便了对存在于合理工期内的施工系统进行数学模拟。

3、施工管理要求强化组织协调工作。

施工管理过程涉及到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国家质量监督部门和国家安全检查部门以及社会行政部门等等,这些都对施工管理活动存在或多或少的影响,因此,施工管理活动要强化组织协调工作。

2.2 施工管理的现状分析

我国建筑企业由于长期受传统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影响, 仍然带有很强的计划经济色彩,以行政和硬性指令来代替科学的管理方法,项目管理水平还处在比较低的层面上,存在较多问题,突出体现在管理不合理、组织不科学、经济效益低、管理方法落后、人员素质低等。这一点在国内大型企业体现的尤为明显。

2.2.1管理模式现状分析

传统的施工管理模式分为两种,随机化施工管理模式和制度化施工管理模式。工程指挥部模式属于随机化施工管理模式。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以政府为主导建立工程建设指挥部,全面组织工程建设的实施。指挥部将工程切块分包,用行政代替管理,统一调度,负责总体协调和形象进度、质量、安全、成本的监督控制。工程指挥部可以任意干预工程建设的每一个过程来体现国家的意志,它的核心思想是“计划指导”,它不符合市场经济的建立工程指挥部,“以利润为导向”的竞争法则。

控制方面,表现为在企业内部对控制缺乏足够的重视,缺少完整的控制体系,主要凭经验积累和主观臆想。控制的大部分内容被检查工作所代替了。检查只有等待任务结束以后才能进行,也就是说进行的只是事后控制。对检查出现问题的结果,不进行统计分析和量化计算,只是定性作出判断。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材料采购方面,目前建筑企业的采购方式多采用大批量集中采购的方式。项目接到手现联系供货商,与供货商缺乏一种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采购方式缺乏灵活性,大宗材料一次购入量太大,既占用资金又占用场地,零星材料又得频繁采购,增加了采购成本。

2.2.2人员素质现状分析

我国的建筑企业队伍素质整体较低,并且结构层次也不尽合理。首先,高等教育以上的以上学历人员不多,而大、中专学历者占据绝大多数;其次,存在着重工程技术人员,轻管理专业人员的倾向,在缺少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同时,合格的项目经理等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人员较为缺少。

特别是目前对我国来说,建筑业是一支劳动密集型的行业,一线的操作工人技能水平较低,特别是农民工的素质急待提高,这已成为工程质量上不去的一个主要因素。因为建筑工程的现场施工任务主要由农工承担,其中相当一部分人是刚刚放下锄头就上了工地的农民,文化程度很低,并且其中的大部分人员未经任何培训。这不仅影响到工程质量,而且容易出现安全事故。

2.3施工管理的相关对策

2.3.1改革管理模式

管理模式是主要由三种管理要素构成的,分别为管理观念、管理技术和管理体制组成。改革建筑企业的管理模式就是要改革建筑企业的这三种管理要素。

1、管理观念的改革,我国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市场体制下的企业经营及管理观念与传统以往的体制不同,以往是企业是以完成上级下达的计划任务,追求产值为目标,以行政指令管理为特点;而现在是利润观念,企业的经营管理以追求盈利为目标,以科学决策管理、追求创新求发展为特点。经营观念对一个企业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只有经营观念转变过来,适应新的经济形式的要求,企业才能够不断发展壮大。

2、管理体制的改革,建立具有弹性生产力、刚性产业结构和贴近市场等特点和科学合理的组织体系,使我国建筑业的生产力组织方式符合其自身的活动规律。具体包括:总承包人的施工管理与作业职能分离,用工制度弹性性;总公司可以跨地区经营并能直接与业主签定承包合同。总公司下设的专业化劳务公司不能流动,只能从总承包人手中分包施工作业任务;总公司组织机构的设置应符合贴进市场的要求,权利要适当下放到项目部,以此建立集权和分权相结合的机动灵活的组织机构等。

3、管理技术的改革,采用先进的、科学的和量化的管理技术。例如利用网络计划技术来编制建筑工程项目进度计划,以便于工程管理,保证工期进度;利用数据统计技术对工程的资金利用,效益的最大化程度进行分作,以节约控制成本;建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来知晓项目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哪有收获,哪有差距,总结规律,积累经验,确定奖赏,为以后的工作起借鉴和指导作用等。

2.3.2提高人员素质

虽然我国的建筑业现今仍然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企业,但是人员素质的提高是刻不容缓的。建筑企业管理部门人员的配备都要以专业化为标准,必须要具备专业知识和网络技术应用能力,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才能上岗。管理部门人员才能有能力依据项目总体目标对所承揽的工程进行进度和质量控制,以便使工程项目的工期和质量得到保证。

基于一线操作工人的技能水平低的现状,建筑企业可以设立专门的人员素质培训部,专门对一线的操作工作进行技能和安全工作培训,并且在基层管理中实施有效的绩效管理策略,以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为标准进行奖罚,促使基层操作工人自觉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

2.4建筑施工项目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建筑工程项目作为企业施工的主战场,不仅是展示企业形象的窗口、造就和培养企业管理人才的摇篮,更是企业经济效益的源泉所在。为了确保安全、优质、按期向顾客提供产品,同时为了实现效益目标,施工企业一般都会及时组建集团指挥部、子公司项目经理部及其所属施工队的分级管理机构。实践证明,这样的管理模式在施工管理、质量监控、安全保证及资金管理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果,但也存在管理人员多余、机械设备和资源不能有效配置等问题。随着生产日益复杂化,项目管理也变得更加复杂。鉴于这种情况,对项目管理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因此,需要不断总结经验,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进行创新,不断深化施工管理体制改革。

2.4.1创新的必然性

1、施工项目管理创新是现代企业建设的需要。建筑施工企业在招投标制度下,推向了市场,人们的思想观念、市场观念、经营意识、竞争意识逐步形成并不断加强,克服了人们思想中长期形成的“等、靠、要”的思想观念。生存发展靠市场、靠自己的观念已形成。在看到改革开放取得成果的同时,冷静思考一下,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体制还没有太大的变化,建筑市场体制不规范、机制不健全、不灵活。建筑施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出发点应该是不断创新、不断完善项目管理,而施工项目管理能否全面、顺利实施,解决好项目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是关键。项目与企业间责任不明、关系不清,激励不够,约束不严,不确定因素过多等,严重影响着项目管理的正常实施,必须通过创新才能使项目管理适应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建设的要求。

2、施工项目管理创新是时代的要求。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改革、创新、发展”一体化,己成为我国长期坚持的基本战略。创新是企业的灵魂,创新思维是企业领先一步的基础。施工项目管理推行十几年,时适应、时阻碍生产力发展。如何建立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适应市场需要,适应企业发展及品牌提升的施工项目管理模式,努力走一条“改革、创新、发展”的一体化道路,是建筑施工企业急需面对的一项艰巨而关键的任务,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使施工项目管理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创新要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时代的发展,迫切要求建筑企业施工项目管理创新。

2.4.2创新原则

施工项目管理的创新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不同,对管理模式的要求也不同。只有生产力三要素即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工具有效的结合,才能发挥潜在的生产力。在市场经济时期,劳动对象是要靠市场竞争才能获得,如果在竞争中失败,得不到劳动对象,生产力诸要素就不能组合,潜在的生产力就不能发挥和转化,这就意味着被市场淘汰,这是十分残酷的现实;劳动者是生产力三要素的灵魂,是获得劳动对象,掌握、使用劳动工具的主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劳动者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在当今,“高、新、大”(技术含量高、设备新、产量大)设备、器具的使用,工程成本在劳动工具中的凝结就越多,它已成为关注的焦点,要使生产力三要素很好、有效的协调组合,充分发挥并使之发展,这是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创新所遵循的原则。

2.4.3创新方案

1、观念创新。施工项目管理不断创新的关键是企业高层管理者的重视,企业要加大人才的培养、引进和凝聚,切实加强创新意识,以创新的思维对企业进行管理,企业管理者应激励创新,不断提高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施工项目管理的创新方案,并不是要固定某一种模式,而是要不断寻求符合实际的模式并不断创新完善。这一方案就是探索符合市场规律的建筑施工管理模式。创新方案要结合建筑施工企业的实际情况和施工项目管理的内在要求,要根据时代要求和遵循创新原则去提出创新方案。

2、体制创新。对建筑施工企业施工项目管理组织机构创新后,必须给这一机构的体制进行创新。项目的生命周期是合同履约期,项目部不再仅仅是企业的派出机构,而是把项目部变成分公司,建立起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第一,要确立责任制度。企业是项目分公司的投资主体,制定资产经营责任制,做到产权清晰。第二,要建立企业法人财产制度。使项目部拥有一块边界清楚的财产,用边界清楚的法人财产来承担法人责任。这样项目部才能真正走向市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地承担法人责任。第三,形成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来自企业的激励和约束。项目部分公司要认真执行合同,切实抓好质量、进度、安全、成本的控制,同时要回避由于合同缺陷、管理不善所带来的风险,使项目部分公司形成必要的约束,即来自企业的激励和约束。

3、机制创新。创新的机制就是要使项目部分公司不断增强市场的竞争能力,牢牢地占据已有的市场,不断开拓和占有潜在的市场。企业竞争力具体体现在企业的实力和企业对市场机遇的判断和捕捉能力,而企业的实力来源于项目部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市场机遇的判断和捕捉能力来源于项目部及时准确的信息和良好的信誉,因此要加强项目部的建设,提高其赢利水平、社会形象、市场敏感性,必须对其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各层次的人才脱颖而出,为人才创造环境。还必须对其建立约束机制,约束项目部必须按市场规律合法经营、遵守国家和企业的规章制度。

4、技术创新。技术创新的实质是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占据市场。施工项目管理只有在雄厚的创新技术的支持下,才能得以顺利实施,才能保证施工的质量和进度,才能获取最大经济效益;而且只有掌握了相关的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才能占领相应市场,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同时技术创新还为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提供支持和保障,是施工项目管理创新的基础。总之,建筑施工项目管理创新对建筑施工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项目部作为企业的派出机构是企业的分公司,是企业的缩影,代表着企业的形象,体现着企业的实力,是企业在市场的触点,是企业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源泉,因此施工项目管理的有效运行是建筑施工企业的生命。唯有创新才能有前途,才能有发展。

2.5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和编制方法

编制科学施工组织设计是实施施工管理的纲领性文件, 是对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进度、成本的控制前瞻性判断,因此必须紧密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认真加以编制,对整个工程的现场布置、人员安排、施工进度计划表、平面布置图等要经过严谨的计算和合理的安排。施工组织设计主要内容有:

1、封面:要含有编制单位、负责人、编制人、编制时间。

2、目录:有页码、应细分层次,重点章节可列出三级目录,要章节层次明晰。

3、编制依据:招标文件、建设文件、工程现场勘察和技术经济资料、类似工程的有关资料、现行规范、规程和有关的技术规定;企业标准及现有资源。

4、工程概况:项目概况,工程地区的自然、技术经济条件,其他诸如主要设备、特殊物资供应,参加施工各单位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情况,建设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对施工的要求;有关建设项目的决议和协议;土地片用范围和居民搬迁情况等。

5、工程特点、重点、难点的分析:一份施工组织设计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编制者,对具体工程特殊部分的把握和在此基础上提现的解决方案,此部分应当详细。

6、施工部署:含确定工程开展程序,拟定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明确施工任务划分与组织安排,编制施工准备工程计划等内容。总体施工工序流程是对工程具体情况包括工程量、工期、工程特点、环境等总体分析的基础遵循一定的原则提出的,确定施工顺序的原则有:在保证工期的前提下,分期分批施工。一般应按先地下、后地上,先深后浅,先主干后支线的原则进行安排。施工程序应当与各类物资及技术条件供应之间的平衡及合理利用这些资源相协调,促进均衡施工。划分施工阶段,确定各部门与各专业化队伍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与施工要求,合理确定每个交工系统及其单项工程的控制工期,它们之间的施工顺序和搭接关系。按本身情况确定合理统筹优化劳动力使用计划。施工机械设备,供水供电和资金使用计划给出定性和定量的分析计算过程,施工准备、技术准备、物资准备等几个方面。

7、施工平面布置:施工平面布置图的优劣比较,一般落脚点在施工用地面积,场地利用率,场内运输情况,临时建筑面积,临时道路和各种管线长度,是否符合劳动保护、安全、防火、卫生环保等方面的规定等几个方面的内容,施工的进场路线图清晰;另外,施工作为一个动态的过程,施工平面的布置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按照施工不同阶段根据具体情况适时的变动平面布置。

8、主要施工方案及工艺:据工程实际予以细化,要有详图、工艺流程,针对不同情况,说明注意事项,增强针对性,提高可执行性。对于质量控制的重点工序,应重点加以说明。对于关系工程质量的工序要强调工作结果的检验。

9、冬雨季的施工方案要与施工进度计划相结合来进行编写,相对应的施工项目和施工日期对应起来编制季节性施工方案。

10、安全生产部分可以从安全教育、现场生产管理、生活安全管理、设备资料管理等几个方面分别加以说明。

11、施工进度计划:从组织制度、工程计划、环境、技术等角度提出进度保证措施,建议着重说明切实可行的技术准备计划、材料设备使用计划、承包和专业分包计划等人材物使用分配情况。

12、质量保证:有目标有体系,有具体的管理措施、技术措施、检测措施,质量预防措施。

13、安全保证:有目标有体系,有具体的管理措施、技术措施、检测措施,安全预防措施。

14、应急措施应详细加以说明。

15、要对履约、农民工工资的问题加以阐述。

3. 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的控制措施

建筑施工项目管理是为实现项目投资、进度、质量目标而进行的全过程、全方位的规划组织、控制和协调工作,内容是研究如何高效益地实现项目目标。建筑施工项目施工管理包括成本、进度和质量控制,三个控制没有轻重之分,同等重要并有机结合。鉴于建设项目是一次性的,故项目工程需要用系统的观点、理念和方法进行管理,具有全面性、科学性和程序性的特点。建设项目的生产要素有劳动力、材料、机械设备、技术和资金,这些要素具有集合性、相关性、目的性和环境适应性,是一种相互结合的立体多维的关系,这就说明项目是具有系统性的施工,具有系统管理的特点。加强项目管理,必须对施工项目的生产要素详细分析,认真研究并强化其管理。

3.1施工项目管理的成本控制

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是根据企业的总体目标和工程项目的具体要求,是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在保证满足工程质量、工期等合同要求的前提下,对项目实施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通过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等活动实现预定的成本目标,并尽可能地降低成本费用的一种科学的管理活动,它主要通过技术(如施工方案的制定比选)、经济(如核算)和管理(如施工组织管理、各项规章制度等)活动达到预定目标,实现盈利的目的。

3.1.1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责权利相结合的成本管理体制。任何管理活动,都应建立责权利相结合的管理体制才能取得成效,成本管理也不例外。成本管理体系中项目经理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在成本管理及项目效益方面对施工企业总经理或董事长负责,其它业务部门主管以及各部门管理人员都应有相应的责任、权力及利益分配相配套的管理体制加以约束和激励。而现行的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体制,没有很好地将责权利三者结合起来。有些项目经理部简单地将项目成本管理的责任归于成本管理主管,没有形成完善的成本管理体系。例如某工程项目,因质量问题导致返工,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多万元,结果因职责分工不明确,找不到直接负责人,最终不了了之,使项目蒙受了巨大的损失,而真正的责任人却逃脱了应有的惩罚。又如某项目经理部某技术员提出了一个经济可行的施工方案,为项目部节省了10多万元的支出,此种情况下,如果不进行奖励,就会在一定程度上挫伤技术发明人的积极性,不利于项目部更进一步的技术开发,也就不利于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与控制。

2、忽视工程项目“质量成本”的管理和控制。 "质量成本"是指为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而发生的一切必要费用,以及因未达到质量标准而蒙受的经济损失。"质量成本"分为内部故障成本(如返工、停工等引起的费用)、外部故障成本(如保修、索赔等引起的费用)、质量预防费用和质量检验费用等4类。保证质量往往会引起成本的变化,但不能因此把质量与成本对立起来。长期以来,我国施工企业未能充分认识质量和成本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习惯于强调工程质量,而对工程成本关心不够,造成工程质量虽然有了较大提高,但增加了提高工程质量所付出的质量成本,使经济效益不理想,企业资本积累不足;项目经理部却存在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质量,虽然就单项工程而言,利润指数可能很高,但是因质量上不去,可能会增加因未达到质量标准而付出的额外质量成本,既增加了成本支出,又对企业信誉造成很坏的不良影响。

3、忽视工程项目“工期成本”的管理和控制。"工期成本"是指为实现工期目标或合同工期而采取相应措施所发生的一切费用。工期目标是工程项目管理三大主要目标之一,施工企业能否实现合同工期是取得信誉的重要条件。工程项目都有其特定的工期要求,保证工期往往会引起成本的变化。我国施工企业对工期成本的重视也不够,特别是项目经理部虽然对工期有明确的要求,但对工期与成本的关系很少进行深入研究,有时会盲目地赶工期要进度,造成工程成本的额外增加。

4、成本管理的基础工作不扎实。目前,我国的施工项目经理部普遍存在一种现象,即在项目内部,搞技术的只负责技术和质量,搞工程的只负责施工生产和工程进度,搞材料的只负责材料的采购及进场点验工作。这样表面上看来职责清晰,分工明确,但项目的成本管理是靠大家来管理、去控制的,项目效益是靠大家来创造的。如果搞技术的为了保证工程质量,选用可行、却不经济的方案施工,必然会保证了质量但增大了成本;如果搞材料的只从产品质量角度出发,采购高强优质高价材料,即使是材料使用没有一点浪费,成本还是降不下来。

3.1.2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控制与对策

1、建立和完善项目成本核算体制;建立项目经理责任制和项目成本核算制是实行项目管理的关键,项目成本核算制是基础,它未建立起来,项目经理责任制就留于形式。项目成本核算又是项目成本管理的依据和基础,没有成本核算,其他成本分析考核、成本控制、成本计划等工作就无从谈起。企业经营核算部门作为一个施工成本管理与核算的职能部门,应当充分发挥其应有的职能,挖掘其内在潜力,调动其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使项目管理人员真正认识到施工成本管理在项目施工管理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在抓进度和质量的同时,严抓施工成本核算管理,创造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对项目的施工成本管理员进行集中管理和统一调配,成本核算员进行施工项目成本核算时,必须具有独立性。现行的成本核算管理制度下,各项目成本核算员的切身利益依附于项目部,这样成本核算员在行使职能时,得不到充分的发挥,成本管理弱化,工作积极性和能动性受到限制,难以与公司成本核算员进行有效配合工作。因此,改革现行的成本核算管理体制,由公司对各项目成本核算员实行统一委派,集中管理,不定期轮岗,定期或不定期学习、交流、考核、激励竞争上岗,使工程项目成本核算员的切身利益与工程项目分离,才能建立健康有序的施工成本管理与核算工作网络程序。

2、动态控制原则;成本控制是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下进行的管理活动,所以必须坚持动态控制的原则,所谓动态控制就是将工、料、机投入到施工过程中,收集成本发生的实际值,将其与目标值相比较,检查有无偏离,若无偏差,则继续进行,否则要找出具体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实际成本支出低于标准成本过多也不见得是一件好事,它可能造成后续的分部分项工程或作业带来不利影响;另一种是造成质量低,除可能带来返工和增加保修费用外,质量成本控制还影响企业声誉。实施成本控制过程应遵循“例外”管理方法,所谓“例外”是指在工程项目建设活动中那些不经常出现的问题,但关键性问题对成本目标的顺利完成影响重大,也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尽管有些成本差异虽未超过规定的百分率或最低金额,但一直在控制线的上下限线附近徘徊,亦应视为“例外”。意味着原来的成本预测可能不准确,要及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有些是项目管理人员无法控制的成本项目,即使发生重大的差异,也应视为“例外”,如征地、拆迁、临时租用费用的上升等。凡对项目施工全过程都有影响的成本项目,即使差异没有达到重要性的地位,也应受到成本管理人员的密切注意。如机械维修费的片面强调节约。在短期内虽可再降低成本,但因维修不足可能造成未来的停工修理,从而影响施工生产的顺利进行。

3、抓好成本预测、预控,认真履行经济合同;项目成本的管理,首先必须抓好项目成本的预测预控。工程签约后,公司和项目部同时编制施工预算、成本计划,另外编制工程施工任务单和所需机械台班,然后根据上述数据进行对比、校正,再结合现行、当地人工、材料、机械的市场价,测算出工程总实际成本。在项目的各项成本测算出来后,公司与项目部签订承包合同。在承包合同中,对项目成本、成本降低率、质量、工期、安全、文明施工等详实约定。通过合同的签订,确保项目部和公司总部责、权、利分明,双方按合同中的责任,自觉地履行各自的职责,以保证项目施工顺利完成。

4、选择、使用好劳务分包方,激励、用活企业操作层。随着国企内部机制的改革,企业逐步精简队伍,优化结构。为了满足项目的劳动力需求,必须选择一定量的劳务队伍,选用的劳务队伍要选择一些信誉好的、实力强的队伍进行综合评议,建立相对稳定而又定期考核的动态管理的合格劳务分包方。劳务分包实行招投标制度。公司成立招标领导小组,评委由项目经理、生产、劳资、质安等人员组成,制定招标文件,邀请三家以上的分包方投标,根据投标方的标书、资信等确定中标队伍,劳务分包从招标到签约自始至终要在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下运行,杜绝暗箱操作。加强劳务资金的集中管理很重要。项目部每月对劳务队伍的当月完成工作量进行核算,汇总后由项目经理进行审核、签字,报公司施工管理部门,施工管理部门根据劳务完成量与项目部的已完成工作量表进行核对,报财务部门。财务部门根据劳务分包合同核定拨付劳务费用的额度,报公司经理审批。工程发生变更的劳务增加费,如无经济签证,公司不予确认。项目部尽量避免分包合同以外的诸如时工、杂工等费用的发生。通过劳务分包的管理运作,逐步将市场机制引入本企业自身队伍操作层的管理,激活企业操作层的活力。

5、控制好工程项目的质量成本和工期成本;树立“低成本,高质量,高效益”的市场竞争观念。对施工企业而言, 树立效益第一的观念,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产品质量并非越高越好,超过合理水平时,属于质量过剩。无论是质量不足或过剩,都会造成质量成本的增加,都要通过质量成本管理加以调整。质量成本管理的目标是使四类质量成本的综合达到最低值。正确处理质量成本中几个方面的相互关系,即质量损失(内、外部故障损失)、预防费用和检验费用间的相互关系,采用科学合理、先进实用的技术措施,在确保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水平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工程成本。项目经理部不能为了提高企业信誉和市场竞争力而使工程全面出现质量过剩现象,导致完成工程数量不少,而经济效益却低下的被动局面。从工期成本控制上要效益如何处理工期与成本的关系,是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即工期成本的管理与控制对施工企业和施工项目经理部来说,并不是越短越好,而是需要通过对工期的合理调整来寻求最佳工期点成本,把工期成本控制在最低点。

3.2施工项目管理的进度控制

3.2.1施工项目进度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制约因素多,管理不到位

工程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影响进度的因素很多。诸如:自身的管理水平、施工现场环境、劳动力需求状况、设计变更的影响、资金问题、物资供应问题、风险问题、以及其他建设相关方的影响等等。工程承包商对这此问题并没有什么积极有效的措施,往往是一个因素影响了就会产生一种“共振效应”带动其他因素的影响。在事前没有很好的进行分析,制定应急计划,等事情发生了才手忙脚乱不知所踪。管理组织上不能够保证进度目标的实施,人浮于事,重关系轻能力现象严重,导致执行能力很差。项目成员只关汁自己是否得利,而不管项目目标是否顺利实现。缺乏有效的监督、激励、考核机制,目标分解不够明确,在进度滞后的情况下找不到直接的负责人,各部门人员之间相互扯皮,最终不了了之。由于没有明确的责任又缺乏合作精神,项目成员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对进度目标也就很漠然。不可否认现在有些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确实有限,只是一味为了中标,在取得项目之后就轻视了具体的实施过程,以致在工程实施过程中首先表现的就是进度目标一直不能按期完成。

2、未能把握好进度、成本、质量之间的关系

工程进度与成本、质量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可以说在理论上大家都知道成本与进度之间的关系是加快进度就要增加成本。因为要采取赶工措施要花费一定的费用:进度与质量的关系是加快进度会影响到工程质量的高低,由于人、机械的高强度作业改变了施工条件,可能就会影响到质量,可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承包商们并没有花费心思去思考怎么样使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达到一种均衡。要么重质量要么抓成本,要么赶进度,总之是没有把这三者综合考虑。假如说进度滞后了,承包商一般都会采取赶工措施,就要花费成本,但又不想花费太多的成本,那就只能在质量上下功夫了。可是由于质量不达标得不到业主、监理、质检的认可又返工,接着是进度又拖后了。这样依次形成一种恶性的循环,最终的结果是进度越来越拖后,成本也越加越多。在工程项目建设中工程项目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和投资控制并列为工程建设控制的三大目标。工程项目进度控制是指在项目目标实施的过程中,为使工程建设的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要求相一致,使工程项目按照预定的时间完成及交付使用而开展的控制活动。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工程项目的实际进度往往不能按计划进度实现,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常常存在一定的偏差,有时候甚至会出现相当程度的滞后。这是由于工程项目建设具有庞大、复杂、周期长、相关单位多等特点,工程施工进度无论在主观或客观上都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本文仅就如何采取措施加强对施工单位工程进度控制管理提出一些探索性认识与看法。

3.2.2施工项目进度管理的控制与对策

(一)合同措施

施工合同是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订立的,用来明确责任、权利关系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协议文件,是运用市场经济体制组织项目实施的基本手段。建设单位根据施工合同要求施工单位在合同工期内完成工程建设任务,并以施工单位实际完成工程量(符合设计图纸及质量要求的)为依据按施工合同约定的方式、比例支付工程款。因此,合同措施是建设单位进行目标控制的重要手段,是确保目标控制得以顺利实施的有效措施。

1、合同工期的确定

一般来说,合同工期主要受建设单位的要求工期、工程规模的定额工期以及投标价格的影响。工程招投标时,由于工程项目工期紧迫,建设单位通常不采用定额工期而根据自身的现实需要提出要求工期,并由此限定投标工期,只从价格上选择相对低价者中标。多数施工单位为了实现中标这一首要任务,忽视工程造价与合同工期之间的辩证关系,致使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由于工程报价低,在要求增加人力、机械设备时显得困难,制约了工程进度,不能按合同工期期限完成。因此,要求工期的科学合理和允许投标工期在平衡投标报价中发挥作用,将有利于减小建设单位在进度目标控制中存在的风险。在实际操作中,可考虑如下招投标中标评选方案:

(1)按照有关法规规定合同工期一般不应低于工程定额工期的80%,建设单位可根据工程定额工期及此范围确定合理的要求工期并作为标底内容。

(2)选取投标工期最接近要求工期的若干家投标单位入围(投标工期一致时以价低者优先)。

(3)根据投标工期与要求工期的差距,对投标报价进行增减换算,投标工期相对短的投标报价按比例抬高,投标工期相对长的投标报价按比例降低。

(4)对换算后的投标报价进行相对合理低价比选,即以换算后若干家投标报价的算术平均值为标准,以最接近此值者中标。

经过两次比选,投标工期过长的难以入围,而投标工期明显偏短的其投标价格会因为换算后被抬高而不易于中标,促使投标单位在投标价格和投标工期上进行合理优化。

2、工程款支付的合同控制

工程进度控制与工程款的合同支付方式密不可分,工程进度款既是对施工单位履约程度的量化,又是推进项目运转的动力。工程进度控制要牢牢把握这一关键,并在合同约定支付方式中加以体现,确保阶段性进度目标的顺利实现。如合同文本对工程进度款支付的约定方式通常为按每月完成工程量计量,可调整为按形象进度计量,即将工程项目总体目标分解为若干个阶段性目标,在每一阶段完成并验收合格后根据投标预算中该阶段的造价支付进度款。这样不但使工程进度款的支付准确明了,更重要的是提高了施工单位的主观能动性,使其主动优化施工组织和进度计划,避免做到哪算哪、做得多少算多少的情况出现。

3、合同工期延期的控制项

合同工期延期一般是由于建设单位、工程变更、不可抗力等原因造成的;而工期延误是施工单位组织不力或因管理不善等原因造成的,两者概念不同。因此,合同约定中应明确合同工期顺延的申报条件和许可条件,即导致工期拖延的原因不是施工单位自身的原因引起的,例如,施工场地条件的变更,建设、合同文件的缺陷,由于建设单位或设计单位图纸变更原因造成的临时停工、工期耽搁,由业主供应的材料、设备的推迟到货,影响施工的不可抗力等。上述原因造成的工期拖延是申请合同工期延期的首要条件,但并非一定可以获得批准。在工程进度控制中还要判断延期事件是否处于施工进度计划的关键线路上,才能获得合同工期延期的批准。若延期事件是发生在非关键线路上,且延长的时间未超过总时差时,例如屋面防水层的设计变更发生在工程结构施工阶段,工期延期申请是不能获得批准的。此外,合同工期延期的批准还必须符合实际情况和注意时效性。通常约定为在延期事件发生后14天内向建设单位代表或监理工程师提出申请,并递交详细报告,否则申请无效。

(二)经济措施

要促使事物朝有利的方向发展,无论在什么时候经济杠杆都是行之有效的重要手段之一,工程项目进度控制也不例外。

1、强调工期违约责任

建设单位要想取得好的工程进度控制效果,实现工期目标,必须突出强调施工单位的工期违约责任,并且形成具体措施在进度控制过程中就对企图拖延、蒙混工期的施工单位起到震慑作用。如根据审定的工程进度计划对照形象进度,属施工单位原因超过计划时间点未能完成形象进度的,以合同价款的若干比例按每延误一日向建设单位支付工期违约金,并在工程进度款支付中实际体现。施工单位在下一阶段目标或合同工期内赶上进度计划的可予以退还违约金;否则,建设单位将继续扣留或累计扣罚违约金,违约金支付上限不超过法规规定的合同总价款的5%。

2、引入奖罚结合的激励机制

长期以来,在实现工程进度控制目标的巨大压力下,针对施工单位合同工期的约束大多只采取“罚”字诀,但效果并不明显。从根本上讲建设单位的初衷是如期完工而不在于“罚”,而某些工程项目施工单位在考虑赶工投入的施工成本后会得出情愿受罚的结论,原因是违约金上限不能超过合同总价款的5%,这与增加人员投入、材料周转的费用相接近,且拖延工期直接降低了一定的施工成本。所以,工程进度控制只采用罚的办法是比较被动的,而采取奖罚结合的办法可以引导施工单位变被动为主动。施工单位在合同工期内提前完工奖励的幅度可以约定为一个具体数值或是与违约金支付的比例相当。由于奖励比惩罚的作用更大,争创品牌的施工单位自然会积极配合建设单位的进度控制,尽可能为此荣誉而努力,也有利于促成双方诚信合作的良性循环。

(三)组织措施

组织协调是实现进度控制的有效措施。为有效控制工程项目的进度,必须处理好参建各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建立协调的工作关系,通过明确各方的职责、权利和工作考核标准,充分调动和发挥各方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及潜在能力。

1、突出工作重心,强调责任

对于参建单位来说,工程项目的三大控制目标都同等重要,但是如果各方对三大控制目标都使用均等的力度来抓就有可能出现顾此失彼的问题。在实践中,比较理想的方案是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分别以进度、质量和投资控制作为工作重点,三者并非各自独立,而是强调其主要责任使其有机结合。就进度控制来说,施工单位的主要职责是根据合同工期编制和执行施工进度计划,并在监理单位监督下确保工程质量合格,如造成工期拖延,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有权要求其增加人力、物力的投入并承担损失和责任。

2、加强对施工项目部的管理

施工单位工程项目部是建设项目进度实施的主体,建设单位进度控制的现场协调离不开工程项目部人员的积极配合。因此,工程项目部组成人员的素质尤为重要。建设单位应当要求工程项目部的人员配备与招投标文件相符,主动加强与工程项目部人员的相互沟通,了解其技术管理水平和能力,正确引导其自觉地为实现目标控制而努力。在工程项目部消极应付、不积极配合工作的情况下,建设单位现场管理人员有权对工程项目部组成人员的调整提出意见。同时,建设单位还可以敦促施工单位对工程项目部从进度、质量、资金等方面进行监督检查管理。

总之,上述措施主要是以提高预控能力、加强主动控制的办法来达到加快施工进度的目的。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将被动控制与主动控制紧密地结合起来。只有认真分析各种因素对工程进度目标的影响程度,及时将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进行对比,制定纠正偏差的方案,并采取赶工措施,才能使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保持一致。

3.3施工项目管理的质量控制

工程项目质量是项目建设的核心,是决定工程建设成败的关键,是实现三大控制目标(质量、投资、进度)的重点。它对提高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均具有重大意义,它直接关系着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的安全,关系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3.3.1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项目人力资源严重不足。为了降低昂贵的人力资源成本,面对多个项目同时进行的局面,大多数施工企业采用矩阵管理模式配备项目施工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在项目间频繁流动,造成许多项目没有配备专职的质量管理人员,对项目的质量控制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2、项目质量策划流于形式。在项目的进度、费用和质量的控制中,项目经理往往忽视了对项目质量的控制,没有制定切实可行的项目质量计划,实现项目质量目标所必须的过程和资源得不到保证。

3、项目设计质量不过关。由于对设计过程缺乏控制,设计输出无法满足设计输入要求,造成项目设计变更数量成倍增加,降低了项目质量,增加了项目的成本。

4、项目监理的作用有待提高。由于部分项目监理费用偏低,现场派出的监理人员的素质和数量及监理所需的设施难以保证,监理的作用未能充分体现。

5、项目质量控制不严。由于没有合理地设置质量控制点,部分过程存在失控现象。

6、缺乏质量奖罚措施。由于在项目控制中没有实行重奖重罚,风险自担的机制,项目费用中没有明确项目质量费用的数量,使施工单位过分追求项目的进度,忽视了项目质量。

7、忽视项目后期运行质量。项目的建成投产使项目的可靠性、可维修性和维护保障性成为项目质量的重要方面。从可行性研究到工程设计,都要把项目投产后的保障作为重要特性来考虑。

8、不注重培养互利的供方关系。过分压低承包项目的中标价格。造成中标单位使用管理较差的施工队伍,使施工质量难以保持,成品保护措施不力,严重影响了项目的质量和进度。

9、质量否决制度没有真正实施。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经常出现由于不按正常工序施工,没有经过质量检验或验证合格越工序而导致质量事故的现象。

3.3.2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控制与对策

1、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必须实施动态控制;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控制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一部分,而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是建筑工程项目过程和管理过程的有机结合,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和质量控制随时间、地点、客观条件、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的发展而变化的,因此,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必须是动态的控制。是指从空间上的有关工程建设的每一个部分、每一个子项目,直至每一个设备零件、材料单件,每一项工作、技术和业务,都要保证工程质量标准,才能确保建筑工程质量达到预期的水平。

2、提高质量意识,加强质量教育。提高所有参加项目的全体成员(包括分包单位和协作单位)的质量意识,特别是项目领导班子成员的质量意识,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思想,把项目质量优劣作为考核项目的重要内容来对待,以优良的质量来提高企业的社会信誉竞争能力。工程质量的优劣,在极大程度上取决由职工的素质要大力进行质量教育工作,对职工进行质量意识和职业道德、质量管理知识和专业技术的教育,这是保证项目质量不可缺少的内容。

3、建立质量责任制,明确项目领导职责。质量责任制是要明确企业中每个人在质量工作中具体的责任和权力。项目经理是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对保证工程质量起决定性作用。项目领导班子成员要围绕项目质量管理的目标协同努力各尽其责搞好工程质量 。项目领导班子成员、各有关职能部门或人员都要明确自己在保证质量工作中的责任,各尽其责、各尽其职、各负其责,以工作质量来保证工程质量。

4、确定项目质量目标。进行质量控制设计在项目管理中,应该对整个项目,各单项工程、单位工程、分部工程乃至分项工程,都制定出明确的质量目标。质量控制设计是实现质量目标的具体技术措施,要明确规定各单位工程、分项工程、分部工程的质量要求和保证质量的措施通过质量控制设计,把参加这个项目的全体员工有效的组织起来,把实现质量目标作为每个员工完成本职工作所应达到的目标。质量控制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合理确定质量控制点,它包括R点(承包方只需提供检验或试验记录或报告的项目),W点(现场见证发包方监理代表参加的检验或试验项目)和H点(停工待检。承包方在进行至该点时必须停工等待发包方监理代表参加的检验或试验项目)。

5、贯彻国家法规,实现目标管理认真贯彻国家和上级有关质量管理工作的方针政策贯彻国家和上级颁发的技术标准、规范、规程和质量管理制度,并结合本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拟定管理细则和工艺标准认真组织实施同时要运用质量管理的思想和方法,实行方针目标的管理,确定项目的质量管理目标。依据项目的重要程度和本项目所能达到的管理,操作水平,确定项目所计划的质量等级(优良或合格),然后将目标展开,把实现质量目标的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有关部门和个人。要围绕项目质量目标,根据质量薄弱环节,确定质量管理点,按照管理点组成各种形式的质量管理小组,开展群众性的质量管理活动。进行PDCA循环不断提高项目质量水平,项目的各项管理办法要订成规章制度,成为参加本项目的全体员工的活动依据,避免职责不清、责任不明。

6、重视质量信息,建立两个体系。质量信息是指反映工程质量和各项管理工作的基本数据和情况,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及时了解建设单位、设计单位、质量监督部门的信息,及时掌握各种质量信息,认真做好原始记录,建立具有高效灵敏的质量信息反馈系统,规定各种质量信息传递的程序,及时掌握外结合本工程项目内的质量动态,以便项目经理和有关人员及时作出相应的对策。

7、控制分包质量。做好项目质量检查项目总承包单位有责任监督和帮助各分包单位搞好工程质量,在选择分包单位时必须对该单位的技术能力和施工质量进行调查了解。

综上所述,施工工程项目实施,从人员素质的管理、质量、成本、进度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疏忽,都会影响整个工程设计项目的成效。因此,工程项目管理必须贯穿于整个工程设计项目的全过程,必须有效地进行综合控制,才能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也为公司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4. 结论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是建筑施工企业根据经营发展战略和企业内外条件,按照现代企业运行规律,运用创新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制度,树立成本、进度、质量的管理观念,以合理高效的成本控制管理、进度控制管理及施工质量管理的管理方式,提高工程质量,保证工程进度,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才能在竞争激励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word该篇DOC格式浅谈大体积砼施工控制范文,共有17766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本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立即下载:
浅谈大体积砼施工控制下载
浅谈大体积砼施工控制.doc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编辑和打印
编辑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下载该Word文档
好范文在线客服
  • 问题咨询 QQ
  • 投诉建议 QQ
  • 常见帮助 QQ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