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责任公司
操作性前提方案(PRPs)
—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 _
版号:A 版
受控状态:
编 制:****
审 核:****
批 准:****
发布日期:****年2月10日实施日期:****年2月10日
目录
十三、操作性前提方案(PRPs)/SSOP-卫生标准操作程序 …………………………………55 |
1.XS/SSOP-01 生产用水卫生控制程序 ………………………………………………………56 |
2.XS/SSOP-02 食品接触面卫生控制程序 ……………………………………………………59 |
3.XS/SSOP-03 防止交叉污染控制程序 ………………………………………………………63 |
4.XS/SSOP-04 洗手、手消毒和卫生设施控制程序 …………………………………………70 |
5.XS/SSOP-05 防止掺杂物控制程序 …………………………………………………………74 |
6.XS/SSOP-06 化学物品的标识、储存和使用控制程序 ……………………………………80 |
7.XS/SSOP-07 员工健康控制程序 ……………………………………………………………82 |
8.XS/SSOP-08 虫害和鼠害控制程序 …………………………………………………………84 |
生产用水卫生控制程序
XS/SSOP-01
1.0目的
在红枣、杏子等干果加工过程中,直接接触产品或产品表面的水,其水源要安全卫生或经过处理,使其达到国家饮用水标准,生产用水是未受到污染的,以保证本公司产品的卫生质量。
2.0适用范围
适用于厂区及车间内用水。
3.0职责
3.1化验室负责对生产用水进行定期抽样并送检测机构(如地区卫生防疫站)化验水质,保存《水质检测报告》。
3.2生产技术部负责对供、排水设施(水箱、管道、锅炉)的监测,并定期组织人员对供水设施进行清洗和消毒。
4.0控制程序
4.1水源卫生
本公司饮用水、加工用水均为地下水(自来水),水质的各项指标均符合GB5749—1985《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4.2水的储存
1)生产技术部建有储水箱一个,可储水2t左右,地下水用水泵抽至储水箱经过滤后进自来水管道,共生产加工使用,储水箱加盖封闭防尘。
2)储水箱的清洗消毒
a) 清洗消毒频率:每半年清洗消毒一次。
b) 消毒剂及浓度:AD粉,配制400mg/kg浓度溶液。
c)清洗消毒程序:清水冲洗箱壁、箱底→用喷雾器喷洒消毒剂溶液→清水清洗两遍→水放净。
d) 记录:质检员必须参加每次的清洗消毒过程,并将执行情况记录在《水箱清洗消毒记录》表内。
4.3水质检测
1)加工用水应安全卫生,必须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GB5749——1985)。
2)每年一次送样到地区卫生检疫站进行水质检测,并将《水质检测报告》存档。同时,每次采样必须记录采样的出水口。
4.4防止加工用水与污水的交叉污染
1)生产加工场所中有液体流至地面及以水洗方式清洗作业区域的,其地面应有适当的排水斜度(1/100以上)及排水沟。
2)生产污水及清洗消毒池内的污水,要排入排水沟内,要尽量减少污水溢至地面。
3)排水沟应保持畅通,并且沟内不得设置其它管路,水沟底部保持一定的斜度,易于污水排放,水沟上加盖不锈钢盖板。
4.5 污水处理
每季度清理一次污水管,过滤出的固体物经包装后交垃圾站处理,保持污水管道流畅。
5.0控制与监侧
1)水质检测机构(卫生防疫站)检测结果不符合饮用水标准时,不能生产,由生产技术部检查和维修供水设施,重新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生产。
2)检查发现供、排水管道有交叉污染或供水有虹吸情况时,应停止生产,及时组织检修,交叉污染或虹吸消除后方可继续生产。
6.0纠正措施
1)当卫生防疫站检测发现水源存在问题时,立即停止使用,及时加以评估并采取措施,经重新检测合格后方可继续使用。
2)检查时发现生产用水管道与排污管道有交叉连接时,必须立即整改。
3)发现污水污染到产品,必须立即将产品隔离,按不合格品的规定处理。
4)各项纠正措施详细记录在《SSOP纠正措施记录》表内。
7.0 相关记录
《水质检测报告》
《水箱清洗消毒记录》
《SSOP纠正措施记录》
食品接触面卫生控制程序
XS/SSOP-02
1.0目的
防止食品在生产、包装、储存、运输等过程中被微生物、化学品及物理污染物污染而采取的对食品接触面的卫生控制,以便将危害降低到最小程度。
2.0适用范围
所有生产、包装及储藏运输过程的卫生控制。
3.0 职责
3.1化验员负责对生产过程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及容器的卫生管理进行监督检查。
3.2生产技术部负责对设备及设备维修过程中所使用的零部件及润滑油的安全卫生进行监督检查。
3.3 生产技术部负责对车间设施及生产环境卫生的管理和检查。
3.4生产技术部卫生监督员负责对操作人员的卫生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4.0控制程序
4.1直接与食品接触的表面:
1)加工设备,如传送带、打耙机、清洗机等;
2)台面、工器具、秤、托盘等;
3)内包装物,内包装袋等;
4)加工人员的手、工作服等。
4.2间接与食品接触的表面
车间环境、卫生间门把手、设备按钮、电灯开关等。
4.3设备的使用与管理
1)生产设备制作精细,达到无粗糙焊接、凹陷、破裂,便于清洗、消毒。
2)设备设施安装合理,便于彻底清洗、消毒,保持良好的维修状态。
4.4 设备设施的清洗消毒程序
1)设备的日常清理
a) 各种设备每天生产结束后及时清洗。
b)生产设备和工具在更换品种及清理时应将设备内部物料处理干净后消毒。
c) 随时清洗设备内部,除去杂质等异物。
d)每天生产结束,使用水或洗洁精擦洗设备表面进行消毒,并用清水冲洗干净,确保设备无污渍。
2)工器具的清理
a) 各种工具应存放在指定地点,各工序不得混用。
b) 产品运输过程中应按消毒程序消毒。
c) 每天生产结束后对各工序使用的工器具进行清洗消毒。
d)班后应将纸箱、箱板码放整齐。
3)辅助设施的清理(包括地面、墙壁、玻璃等)
a) 每周应安排专人清理干净门窗玻璃,做到明亮清洁。
b) 每天清理地面,用1:11的次氯酸钠溶液清洗地沟、地沟盖,无卫生死角,防止吸引害虫或微生物孽生。
c) 及时清理落地物料。
d) 随时清理地面异物、积水、纸屑。
e) 每周擦洗墙壁瓷砖,及时修补破损。
f) 每天班后使用水、洗洁精或次氯酸钠溶液对生产技术部的墙角、地面、凳子等进行冲洗。
g) 定期用湿布擦天花板、日光灯、杀菌灯表面,确保安全。
e) 擦洗工作台面、计量器具、物品架,设备地脚不得有粘性附着物残留。
4.5 工作服清洗消毒程序
1)浸泡:根据衣服数量的多少,放入适量洗衣粉(每80件衣服加入洗衣粉400克),在池中浸泡30分钟。
2)机洗。
3)杀菌:洗净后的工作服,用紫外线灭菌灯灭菌30分钟。
4.6 包装物料卫生
内外包装分开存放,避免交叉污染。
4.7 空气
每周在车间内消毒一次,由化验室检查消毒效果,并填写消毒记录。
5.0 控制与监测
1)各班组的卫生由班组长监督检查。
2)以下各项由化验室负责检查:
a)定期对设备、工器具、工作服的清洁状况进行检查。
b)对每批内包装进行检查。
c)器具、设备、辅助设备的清洁消毒是否按程序进行,检查消毒记录。
3)微生物指标:
a)清洗消毒后的设备和工器具食品接触面细菌总数低于100个/c㎡为宜;
b)对卫生要求严格的工序,食品接触面细菌总数应低于10个/c㎡;
c)沙门氏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均不得检出;
d)车间空气的清洁程度可通过空气换气暴露进行检验。
6.0 纠偏措施
1)经检查不干净的食品接触面,应重新清洗、消毒,能更换的立即更换。
2)工、器具微生物检测不合格者应进行连续监测,并对此时间内加工的产品重新检验和评估,必要时更改清洗消毒方案。
3)加强员工培训,增强卫生质量意识。
4)消毒液浓度经检验不符合要求的应重新配置。
7.0 相关记录
《车间卫生检查记录》
《原辅料验收单》
防止交叉污染控制程序
XS/SSOP-03
1.0目的
防止红枣、杏子等干果、红枣、杏子等干果包装材料、食品所有接触表面受到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污染,确保质量、食品安全。
2.0适用范围
适用于红枣、杏子等干果加工、储存、运输等全过程对原材料、设施和设备、工器具、人员、环境等的卫生控制,防止交叉污染。
3.0职责
3.1生产技术部部负责对车间生产设备、厂区环境卫生的监督检查。
3.2 化验室负责对生产过程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及容器的卫生管理进行监督检查。
3.3 生产技术部负责对食品加工人员的个人卫生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4.0控制程序
4.1 防止工厂选址、设计、车间布局不合理造成的污染
1)厂址选在地势干燥、交通方便、水源充足、无有碍于红枣、杏子等干果生产的其他因素,无昆虫大量孽生的潜在场所和危及产品安全卫生,厂区应远离石油化工、冶金、建材、造纸、皮革厂等企业及煤场、施工工地、养殖场、垃圾场、化粪池、污水出理厂等有害场所。
2)工厂布局要求
a) 建筑物、设备布局与工艺流程三者结合合理,建筑结构完善,并能满足生产工艺和质量卫生要求,原料与半成品和成品不会造成交叉污染。
b) 厂区道路通畅、平坦,便于机动车辆通行,厂区道路采用便于清洗的混凝土铺设,有效防止积水和尘土飞扬。厂房与外缘公路保持一定距离,厂区内的裸露地面已进行绿化。
c) 储存原材料的场地和仓库与生产能力相适应。生产区和生活区分开,生产区在生活区的上风向。
3)各种管道、管线集中走向。冷水管的走向与生产线和包装工作台没有任何交叉,有效的防止了冷水管产生的冷凝水滴入食品。
4)屋顶有一定坡度,在结构上减少凝结水的滴落,便于冲洗、消毒,防止虫害和霉菌孽生。
5)设备与地面、屋顶之间有足够的空间,且不能拥挤,其距离要便于作业人员操作,而且不至使食品或食品接触面被操作人员的衣裤或人体的接触而受到污染。
6)其他辅助设备的安装对红枣、杏子等干果生产无不良影响,便于清洗、消毒、检查和维修。
7)车间内的墙壁平整光滑,便于清洗,防止积尘、积垢、结冷凝水和生长霉菌。
8)更衣室、卫生间、淋浴室应保持清洁卫生,其布局和设施没有对食品加工车间造成潜在的污染风险。
9)加工车间进出口设置靴鞋消毒池。
10)不准生产技术部内使用的车辆出车间,也不允许车间外的车辆进入车间,原料、成品进出在车间门口中转。
4.2 防止由于个人卫生造成的污染
1)食品加工人员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换衣、勤理发,不得留长指甲和涂指甲油。
2)食品加工人员不得在穿戴车间专用工作服、工作帽和工作鞋的情况下进入与生产无关的场所。
3)上班前不许喝酒,工作时不准吸烟、饮酒、吃食物和做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活动。
4)操作人员手部受到外伤不得接触红枣、杏子等干果或原料。
5)进车间前,必须按规程从上到下,依次戴口罩→戴工作帽→穿工作服上衣→穿工作裤→穿工作鞋(或靴),头发不得外露。
6)直接与原料、半成品和成品接触的人员不准戴耳环、戒指、手镯、项链、手表和其他饰物进入车间,不允许化妆、染指甲、喷洒香水进入车间,以免掺杂或污染食品。
7)生产区域内不得带入或存放任何个人生活用品,如衣物、食品、烟酒、药品、化妆品、工具等。衣物或个人其他用品存放在车间更衣柜中,更衣柜应远离食品、设备及用具清洗处。
8)开始工作前,离开工作台后,以及在双手可能已经弄脏或受到污染的任何时候,都要彻底洗净并消毒双手(包括手接触脏物、进厕所、吸烟、用餐等)。
4.3 防止清洁消毒不当造成的污染
1)生产时应遵照工艺规程要求,并注意保持操作台的清洁,以保证产品卫生质量。
2)重复使用的工器具,其结构应便于清洗、消毒,并加强检查,有污染者不得使用。
3)加工设备、工具、容器、场地等在使用前后均应彻底清洗、消毒。
4)使用的运输工具必须经常清洗、消毒,保持清洁卫生。
5)生产中使用的工器具采用易清洗和消毒的无毒无害环保材料制作。
4.4 防止工序操作不当造成的污染
1)容易造成交叉污染的工序,特别是包装间、纸箱库,应采取有效措施予以隔离,防止清洁区与非清洁区的交叉污染。
2)同一车间内生产同一类产品,没有同时加工影响车间卫生或产品质量的副产品。
3)在加工过程中,必须将原料处理、半成品、成品等工序分开,防止前后工序互相污染。
4)各工序应严格避免积压原料和半成品,防止食品变质。
5)加工人员调换工作岗位可能导致食品污染时,必须更换工作服,并洗手、消毒。
6)装废弃物的容器不得与装食品的容器混用。废弃物容器应选用金属或其他不漏水的材料制作,并应有明显的识别标志。
7)经检验合格后的成品应存放于成品库,成品库容量与生产能力相适应。储存时应按品种、批次分类存放,防止相互混杂。成品库不得储存有毒、有害物品或其他易腐、易燃品。
8)原料、辅料、半成品、成品分别存放在不会受到污染的区域,加工过程产生的不合格品、跌落地面的红枣、杏子等干果和废弃物,在固定地点用有明显标志的专用容器分别收集盛装,并在检验人员的监督下及时处理,其容器和运输工具及时消毒。
9检查、维修设备时,对带入、带出的零部件、工具的数量进行清点,并有记录,不得污染食品。
10)明确人流、物流、水流的方向:
人流——从高清洁区到低清洁区;
物流——不造成交叉污染,可用时间、空间分开;
水流——从高清洁区到底清洁区。
4.5 防止原辅材料不洁造成的污染
1)对购入的原料进行验收。其应具有该品种应有的色泽、气味和组织形态特征,不含有毒有害物质,也不应受到污染。原材料不能含有过量的微生物,以致使人造成食物中毒或患有其他疾病的任何因素。
2)原材料的包装或容器,其材质无毒无害,不受污染,符合卫生要求。
3)各种原材料应按品种分类分批储存,每批原材料均明显标志,同一库内不得储存相互影响的原材料。
4)原料必须按不同原料性质决定消毒处理方法,达不到卫生质量标准要求的,不得投入下道工序。
5)库存原材料应先进先出,及时剔出不符合质量和卫生标准的原料,防止污染。
6)原材料必须经过检验、化验,合格者方可使用,不符合质量卫生标准和要求的,不得投产使用,放在指定位置,做好标识,与合格品严格区分开,防止混淆和污染产品。
4.6 防止储存运输过程中的污染
1)运输作业避免强烈震荡、撞击。不使原料受损伤,不得损伤成品外形。储存和运输不得与有毒有害物品混装、混运。搬运之后 搬运人员应撤离搬运场地,防止污染食品。
2)在运输中间产品时 ,防止运输车辆及其他因素污染产品。
3)接触产品的运输带必须干燥、清洁,防止污染产品。
4)成品的储藏和运输条件应符合国家标准或企业标准的规定。成品库的温度常年保持在20℃以下,防止微生物的污染。
5)包装物料间干燥通风。内、外包装物料分别存放,不得有污染。
6)产品发运前,应对产品逐箱进行确认,若发现该批货物中有不良品,则该批货物不准发出,库管员填写异常报告,由董事长做处理决定。
5.0控制与监测
以下各项由车间卫生监督员负责检查:
1)车间建筑设施完好,设备布局合理并保持良好;加工间和包装间应相互隔离;原料、辅料、半成品、成品在加工、储存过程中要严格分开,防止交叉污染。
监测频率:每班开工前、储存过程中随时监测。
2)减少因操作人员个人卫生不良造成的交叉污染,进车间的作业人员必须穿戴整齐,工作衣、帽、鞋洁净 ,不得戴首饰,严禁染指甲和化妆。
3)监测内容:
a)开工前、离开工作台或受到污染后,操作人员都应对手部进行清洗消毒。
b)与生产无关的个人物品不得带入生产技术部。
c)作业人员不得在生产技术部吃零食、口香糖、喝饮料和吸烟等。
d)各工序的人员不得串岗。
e)操作人员进车间,要严格按消毒程序对手、靴鞋、衣服进行消毒,头发不得外露,手部有受伤者不得从事食品加工。
监测频率:每班开工前、生产过程中随时监测。
3)各作业区工器具标识明确,不混用。
监测频率:每班开工前、生产过程中随时监测。
4)由于生产工序操作不当造成的污染
a)工序之间安排不当产生交叉污染;
b)人员操作不当产生交叉污染;
c)人流、物流不当产生交叉污染。
监测频率:每班开工前、生产过程中随时监测。
5)原辅材料的清洁度
监测频率:每批原辅料购进时。
6)厂区内运输作业规范
监测频率:生产过程中随时进行。
7)仓库温度
监测频率:每班开工前。
8)盛装废弃物的容器卫生
监测频率:每班开工前。
6.0 纠正措施
1)4.1~4.6发生的问题,卫生监督员应及时纠正。
2)不洁的原辅材料拒收。
7.0 相关记录
《原辅料验收单》
《车间卫生检查记录》
《产品检验记录》
《包装材料验收单》
《库房产品异常报告》
洗手、消毒和卫生设施控制程序
XS/SSOP-04
1.0 目的
保持操作人员的手及卫生设施的清洁卫生,防止污染食品。
2.0 适用范围
适用于车间的食品加工人员、检验人员、管理人员及进入车间的参观人员。
3.0 职责
由车间卫生监督人员及全体员工共同监督。
4.0 控制程序
4.1 洗手
进入车间的食品加工人员应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洗手消毒。
1)生产技术部的洗手设施要求:
a)管道直接通入排水管,废水不得外溢。
b)车间内的适当位置安装感应式水龙头(每15人一个水龙头),洗手设施始终处于正常使用状态,使用方便。
c)应备有供洗手用的清洗剂、消毒剂和热风干手设备。其设计及结构要防止干净消过毒的手免受污染。
2)洗手流程:
a)皂液洗手→清水冲洗→消毒液浸泡30秒→清水冲洗→干手。
b)洗手液:正规厂家生产,洗手液有充足泡沫,具有良好的清洁效果,无香味、无异味,并有厂家提供的产品合格证。
c)消毒液要求:
所使用的消毒液:有一定浓度的水、洗洁精或次氯酸钠;
消毒液的配置方法:1:150(水、洗洁精或次氯酸钠/水);
消毒液的更换频率:4次/天。
d)烘手机:应保持良好的使用状态。
3)加工人员遇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洗手,应有监督措施:
a)开始工作之前;
b)上厕所之后;
c)处理被污染的原材料之后;
d)从事与生产无关的其他活动之后;
4)食品加工期间也应按规定洗手消毒。
4.2 厕所
1)车间及厂区厕所设施的要求
a)厕所的数量足够生产加工人员使用,并且方便员工进出。
b)生产技术部的厕所一律为水冲式,并配有洗手清洁剂。有防蝇、防鼠、防霉措施。
c)厕所备有排风扇排臭设备。
d)厕所出入口没有正对车间门。
e)厕所的排污管道与车间的排水管道分开设置。
f)地面平整,采用便于冲洗、消毒的材料。
g)墙裙应砌成浅色、平滑、不透水、无毒、耐腐蚀、不易滋生蚊蝇的白瓷砖,保持清洁卫生。
h)设“便后洗手”的标牌。
2)加工人员进入厕所的步骤:
在更衣室脱掉工作服、工作帽、工作鞋→穿上自备鞋进入厕所→入厕→便后冲洗→洗手。
4.3淋浴室
1)淋浴室设施的要求
a) 淋浴室内喷头的数量足够车间工人适用,每10人使用一个。
b)淋浴室应有冷热水供水系统。
c)淋浴室有排风设施,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d)地面和墙体平整,采用便于冲洗、消毒的材料。
4.4其他卫生设施要求
生产技术部有与车间人数相适应的更衣室、厕所和淋浴室。洗手设施、消毒池布局合理。通风良好、清洁卫生、无气味。有专人管理,保持良好状态。
1)进入车间的程序
更衣室内更换工作服、工作帽、工作鞋→整理好工作服,严禁头发外露,按洗手程序洗手消毒→清理身上的灰尘→双脚浸泡到消毒池内消毒→按照洗手程序洗手消毒。
2)卫生要求
a)工作服应每天清洗。清洁区的工作服与非清洁区的工作服应有明确的颜色区分,分别清洗。
b)不同区域的人流物流严格区分,不允许穿着清洁区的工作服进入非清洁区,同样不得穿着非清洁区的工作服进入清洁区。有必要交叉作业时,要及时更衣。
c)更衣柜及走廊窗台要每天至少擦一次,以减少灰尘。
d)鞋消毒池:
消毒液:次氯酸钠溶液。
消毒液的配置方法:1:150的水、洗洁精或次氯酸钠+75%的酒精。
消毒液的更换频率:1次/天。
5.0控制与监侧
1)洗手设施堵塞:由车间的卫生清洁员每班次检查一次;车间全体工作人员共同监督。
2)洗手液、消毒液是否充足,发现洗手液、消毒液不足时应立即补充。干手设施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车间卫生监督员随时确认。车间员工发现异常应立即通知卫生监督员。
3)员工是否按照规定的程序洗手、消毒后再进入车将,由车间卫生监管员随时监督。
4)手、鞋消毒液由车间卫生监督员配置和更换,并填写配置记录。检验员对消毒液浓度进行抽检。
5)洗手消毒的监督:由车间卫生监管员随时监督、确认,并填写记录。
6.0 纠正措施
1)洗手设施的下水管堵塞、废水外溢时,应立即停止使用,采用临时的洗手盆洗手,并立即通知维修人员进行维修。
2)进入车间的人员在使用时发现各种卫生设施不能正常工作,应立即通知车间卫生监督员,卫生监督员立即通知设备部门进行检修,并填写记录。
3)车间员工在进入车间时,如未按规定的程序更衣、洗手消毒的,应令其立即离开车间,按照程序更衣、洗手消毒,并对其进行批评教育或处以罚款。
4)需要进入车间的参观人员须经公司董事长审批,并由公司相关人员陪同,按照公司的规定进入车间参观。
7.0 相关记录
《原辅料验收单》
《车间卫生检查记录》
《设备维修单》
《清洗消毒剂配置记录》
《生产技术部清洗消毒记录》
防止掺杂物控制程序
XS/SSOP-05
1.0 目的
防止红枣、杏子等干果包装物及所有食品接触表面被微生物、化学品及物理的污染物污染食品,确保质量、食品安全。
2.0 适用范围
适用于红枣、杏子等干果生产的全部过程。
3.0 职责
3.1 化验室负责对原料的检验和化验。
3.2 生产技术部负责对设备及设备维修过程中所使用的零部件及润滑油进行监督检查。
3.3 生产技术部负责对车间设施及生产环境卫生的管理和检查。
3.4生产技术部卫生监督员负责对操作人员的卫生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4.0 控制程序
4.1 防止被污染的冷凝水掺杂
1)保证车间有良好的通风,并远离污染源。通风口处有防蝇、防鼠和防尘设施。
2)天花板使用无毒、白色、防水、防霉、不脱落、耐腐蚀、表面光洁、易于清洗的材料,有适当坡度。不得有成片脱落、积尘、纳垢、侵蚀等情形。
3)食品暴露的上方天花板不应有冷凝物滴下情形。
4))定期清洗天花板,保持环境卫生。擦洗时先用清水擦拭,然后用有一定浓度的漂白粉溶液喷洒消毒。
5)冷水管线与生产线和食品包装台无任何交叉。
4.2 防止污水的飞溅
生产时保证地面无积水、无污水溢溅和倒流,随时清理地面积水、跌落地面的产品及其他污物。
4.3 防止外来物质掺杂
1)生产技术部不得带入或存放与生产无关的个人用品,如:衣物、食品、烟酒、药品、化妆品等。
2)严禁所有人员在车间吃食物、吸烟和随地吐痰。
3)进车间前,必须穿戴好工作服、口罩、帽、靴(鞋),头发不得露于帽外。
4)直接与原料、半成品和成品接触的人员不准戴耳环、戒指、手镯、项链、手表和其他饰物,不准化妆、染指甲、喷洒香水进入车间。
5)开始工作前或离开工作台后,以及在双手可能已经弄脏或受到污染的任何时间(如:手接触脏物、进厕所、倒垃圾、吸烟、用餐等),要彻底洗净并消毒双手。
7)不得在穿戴车间专用工作服、工作帽和工作鞋时,进入与生产无关的场地。
8)建筑物、固定设备及其他设施应在卫生的条件下进行维修和保养,保持良好状态,防止食品掺杂物。生产场所内的机器设备所用润滑油全部采用食品级润滑油。
9)生产技术部管理人员每天对设备及工器具的使用状态进行检查,无松动、无破损、无丢失的金属件,定期维修保养,使其在良好的状态下工作。对带入、带出的零部件、工具数量进行清点并记录。
10)用适当的有效手段(如金属探测器等)检查原辅材料和成品,以防止金属或其他外来物质掺入食品中。
11)使用的包装容器完好无损。
12)运输车辆和使用的工具应符合食品卫生要求,不得污染食品。
13)在处理掺杂的食品、原料及其他配料时必须防止其他食品受到污染。如果被掺杂的食品能够通过重新加工成为合格产品,则应对其加工后进行重新检验,证实已不是掺杂食品后才能加入其他食品。
14)采取各种措施对加工、运输和销售过程进行有效控制,以消灭或防止不良微生物,尤其是有害公众健康的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4.4 防止地面污物的掺杂
1)随时清洁地面,使地面保持清洁、无污物。跌落地面的产品不得混入已加工的产品中,应作为废物处理。
2)不得穿生产专用工作鞋进入与生产无关的场地。
3)废物收集在废料桶内,垃圾和废料必须细心存放、运送和清除,及时运出车间和厂区。
4)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堆放应离地不少于15cm ,离墙不少于30cm 。
4.5 防止无防护设备的照明设备和温度计的污染
1)车间、仓库的照明灯具必须装有防暴灯罩,以防灯具破碎而污染食品。
2)生产用温度计一般为金属温度计,原则上不用玻璃温度计,如用则应具有防护罩,以防发生意外时玻璃碎片掺入食品,造成污染。
4.6 防止润滑剂、清洁剂、杀虫剂的掺杂
1)使用润滑剂、清洁剂、杀虫剂时,应由经过培训的人员严格按照说明书规定的使用方法和要求使用,消毒剂必须用量适量而且安全,防止污染食品和人身中毒。并在使用后确认其效果。
2)除卫生和工艺需要,均不得在生产技术部使用和存放可能污染食品的任何种类的药剂。
4.7 防止不卫生的原料和包装材料的掺杂
1)成品有内包装和纸箱。用于包装食品的内包装和纸箱应符合卫生标准,并且保持清洁卫生,不得含有毒、有害物质(如滑石粉、油剂等)。纸箱须经检验合格后方可用于包装。包装应在良好的状态下进行,防止异物带入食品。
2)存放包装材料的库房要保持干燥、清洁、通风,防止霉烂,有防虫、鼠措施。
3)原材料不得含有过量的微生物以致使人食物中毒或患其他疾病,导致食品成为掺杂制品。公司要求供应商提供担保或质量证明书以达到上述要求。
4)凡被寄生虫、有害微生物或其他外来杂质污染的原材料,经过检验达不到卫生标准的要求时不得投产。
5)原材料中含有的农药残留不得超标,必须提供农残检验报告,原辅料在使用前需经检验合格方可使用。
4.8 防止空气中的灰尘、颗粒的掺杂
1)厂区道路应平坦、通畅,无污染源、杂物,便于机动车辆通行。道路应采用便于清扫的混凝土或沥青路面,防止积水或尘土飞扬。
2)厂房之间、厂房与外缘公路保持一定距离,中间种植绿化带。厂区内除道路以外的裸露地面应进行绿化。
3)每天由专人对厂区卫生进行检查,对卫生清扫不彻底的地方及时清扫。
4)开工前及收工后对车间进行空气消毒。
5)采用不活动窗、双层门等其他有效措施保证车间空气清洁。
4.9 检验、化验的卫生控制
1)各工序检验人员所使用的采样工具、检验工具应清洁卫生。
2)化验室应干净卫生,无污染物 ,不得存放与检验无关的物品。
5.0 控制与监侧
以下各项由卫生监督人员进行检查:
1)生产使用的清洁剂、消毒剂、润滑剂应有供方的质量合格证明或标识,其质量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及公司的要求,验收合格后方可入库。
监测频率:按批次检测。
2) 原辅材料和包装材料必须提供供方的检验报告,并经本公司检验合格后方可入库。
监测频率:每批原辅材料和包装材料均需提供检测报告,进行入库检验并记录。
3)包装材料存放在加工区域外的清洁、干燥的库内,内外包装分别存放。内外包装距地面10cm上架存放。
监测频率:每周一次。
4)车间使用的消毒剂及其他化学药品单独存放,专人管理,使用有记录。
监测频率:每天检查。
5)设备维护良好,零件无松动、无破损、无锈蚀、无丢失的金属件。
监测频率:每班工作前检查。
6)车间通风良好,无冷凝水。
监测频率:每4h检查一次。
7)厂区环境卫生状况。
监测频率:每天检查。
8)车间环境卫生及工器具清洁度。
监测频率:每天检查两次,开班一次,中间一次。
9)库存产品按不同品种、规格、批次做好标识,库房保持清洁,定期消毒。
监测频率:每天检查。
10)车间污水、污物的排放。
监测频率:每周检查一次。
6.0 纠正措施
1)无检验报告的清洁剂、消毒剂、润滑剂和包装材料 、原辅材料拒收。
2)存放不当的包装材料、消毒剂等物品,应正确存放。
3)设备定期检查和维修。
4)车间通风不畅时应加大排气换气。
5)清扫车间卫生,按消毒规程对工器具消毒,对可能造成的污染情况加以评估。
6)库房产品按规定管理,按规定消毒。
7)由维修人员疏通排水管道,车间清理过滤网。
8)检验出现误差及时纠正,重新检验。
7.0 记录
《原辅料验收单》
《车间卫生检查记录》
《检验报告》
《包装材料验收单》
《设备维护保养记录》
《设备检修记录》
化学物品的标识、储存和使用控制程序
XS/SSOP-06
1.0目的
对化学物品的标识、储存和使用进行有效控制,确保使其不会污染食品和导致质量、食品安全危害。
2.0适用范围
适用于红枣、杏子等干果加工处理及检验的全过程。
3.0职责
3.1库房负责对化学物品按规定标识、储存,建立台帐,并保存发放、回收记录。
3.2生产技术部负责按规定对所用化学物品的管理。
3.3化验室负责对化验所用化学品的管理,并保存使用记录。
3.4消毒剂由化验室进行验收,洗涤剂由库房负责验收。
4.0控制程序
4.1化学物品的使用
加工过程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公司的原辅材料验收标准,生产厂家应有生产许可证、商标和检测报告,并在保质期内的食品级添加剂。
4.2化学物品的标识和储存
1)清洗剂、消毒剂及其它有毒有害物品,均应有固定包装,有明显标识,设置专用库房、橱柜存放所有有毒有害物品,加锁并专人负责保管,建立管理制度并严格管理。
2)除卫生和工艺需要,均不得在生产技术部随意使用和存放可能污染食品的任何种类的药剂。
3)由于卫生和工艺需要在车间存放的消毒剂,贴显著标识,存放在专柜内加锁专人保管,建立发放管理制度。
4)公司所使用的清洗剂为水、洗洁精或次氯酸钠。
5)如使用杀虫剂除虫,应做好防止污染和人身中毒的预防措施,用药后将所有设备、工具清洗干净,消除污染。
6)清洗剂和消毒剂不能带有不良微生物,使用必须安全。
7)设备使用的润滑油必须是食品级,防止交叉污染。
8)检验室所用的各种化学药剂存放在专用的通风橱柜内加锁专人管理,建立领用记录。
9)化验用化学药品的保管应:
a) 一般化学试剂按元素符号分类,按顺序摆放。
b) 原包装试剂,保留原标签,放在试剂柜中。
c) 分装试剂贴标签保存,标签上注明药品名称、浓度、配制时间、配制人。
5.0控制和监测
1)对消毒剂、清洗剂的使用、标签、存放进行确认,并做好记录。
监测频率:每天上班前检查。
2)药品、有毒有害物品到货时应验证检验报告,必要时抽检其中几项进行验证。监测频率:每批来货均验证或抽检。
6.0 纠正措施
1)化学药品、洗涤剂、消毒剂发生问题,化验室监督各相关使用部门纠正。
2)购进的化学药品等有毒物品验证后与检测报告不符合,拒收。
3)不符合使用标准的,拒收。
7.0 相关记录
《清洗剂、消毒剂、化学品领用记录》
《化学品验收单》
《清洗剂、消毒剂、化学品配制记录》
员工健康控制程序
XS/SSOP-07
1.0 目的
从事食品加工的人员身体应保持健康,不得患有妨碍食品卫生的疾病,以免污染食品,造成质量、食品安全危害。
2.0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健康控制。
3.0 职责
3.1 行政办负责组织公司员工健康检查。
4.0 控制程序
4.1 健康检查
1)食品加工厂的全体在职人员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取得卫生监督机构颁发的体检合格证后方可从事食品加工。
2)新参加或临时参加工作的人员在没有取得卫生监督机构颁发的体检合格证,一律不得从事食品生产,必须经健康检查并取得健康合格证后方可工作。
3)必要时接受临时检查,以确保质量、食品安全。
4.2 健康要求
凡患有下列病症之一者,不得在食品加工车间工作:
a)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包括病原携带者);
b)活动性肺结核;
c)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
d)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
如有加工人员临时觉察患有上述疾病时,应主动向车间负责人报告,以便调整工作或作妥善处理。
4.3 受伤处理
食品加工人员手部受伤或其他外伤时,不得从事直接接触原料、半成品、成品和食品包装工作,待痊愈并经过鉴定后方可继续工作。(受伤:有体液渗处或破裂的伤口,为本程序规定的受伤)。
4.4 卫生教育
1)公司应对新参加工作的人员及临时工进行卫生安全教育。
2)定期对全体员工进行有关卫生规定的宣传教育,做到教育有计划,考核有标准,卫生培训制度化和规范化(每年至少一次)。
5.0 控制和监测
1)每月由行政办检查本月新进人员的健康证。
2)生产人员日常健康状况由卫生监督人员每班查看一次。
6.0 纠正措施
1)无健康证人员不得上岗。
2)临时患有妨碍食品卫生疾病的人员调离原岗位,直至恢复健康。
7.0 相关记录
《员工健康档案》
《个人卫生检查记录》
《培训记录》
虫害和鼠害控制程序
XS/SSOP-08
1.0目的
在厂区内设置防虫、防鼠设施,以防止虫、鼠的侵入对产品造成污染。
2.0 适用范围
适用于厂区内对防虫鼠设施的设置与虫鼠防治。
3.0 职责
生产技术部负责对厂区内防虫鼠设施的布置,并定期检查防治效果。
4.0 控制措施
4.1防鼠措施及方法
1)车间下水道通口处用网密封。
2)车间外出水口下水道用密封水泥板。
3)物品库及其他直接与外界相通的门外两侧安置防鼠挡板。
4)厂房外围和厂区周围每30m安置一个捕鼠夹或粘鼠板。
5)生活区由专人负责打扫清洁卫生,及时运走生活垃圾,保持厂区、餐厅清洁卫生。
4.2 防虫措施及方法
1)每次饭后彻底清理餐厅,垃圾每日清理干净。
2)每年定期对厂区和厂区周围喷洒杀虫剂。
3)车间入口处安装塑料软门帘进行防虫,窗户密封。
4)原辅料存放间入口有缓冲间。
5.0 控制和监测
1)监测人员每天检查捕鼠设施,按规定更换。
2)每周末检查防虫设施,并做好虫、鼠防治记录。
6.0 纠正措施
1)根据发现捕获鼠的数量和次数以及老鼠活动痕迹,及时调整防鼠方案,必要时调整捕鼠设备的疏密或更换其他设备。
2)根据防虫杀虫效果及虫害发生情况,及时调整灭虫方案,必要时采取其他有效措施。
3)虫鼠害活动频繁季节加强检查和控制。
4)如果原辅料仓库发现老鼠活动痕迹必须立即报告有关领导,对鼠害危害进行评估并采取有效措施。
7.0 相关记录
《防鼠、防蝇检查记录》
附录:
SSOP记录汇总表
记录名称记录编号
1)《水质检测报告》JL-SSOP-01
2)《检验报告》JL-SSOP-02
3)《水处理设施及管道检查记录表》JL-SSOP-03
4)《水箱清洗消毒记录》JL-SSOP-04
5)《车间卫生检查记录》JL-SSOP-05
6)《原辅料验收单》JL-SSOP-06
7)《包装材料验收单》JL-SSOP-07
8)《库房产品异常报告》JL-SSOP-08
9)《产品检验记录》JL-SSOP-09
10)《设备检修记录》 JL-SSOP-10
11)《化学品验收单》 JL-SSOP-11
12)《清洗剂、消毒剂、化学品领用记录》 JL-SSOP-12
13)《生产技术部清洗消毒记录》 JL-SSOP-13
14)《工器具清洗消毒记录》 JL-SSOP-14
15)《设备日常维护保养记录》 JL-SSOP-15
16)《员工健康档案》 JL-SSOP-16
17)《个人卫生检查记录》 JL-SSOP-17
18)《培训记录》 JL-SSOP-18
19)《防鼠、防蝇检查记录》 JL-SSOP-19
20)《SSOP纠正措施记录》JL-SSOP-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