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能搜索到更多你想要的范文→
当前位置:好范文网 > 免费论文 > 其他免费论文 >

存在主义的存在论 ——以《存在与时间》和《存在与虚无》为例

发布时间:2020-01-16 20:57:49 审核编辑:本站小编下载该Word文档收藏本文

【摘要】本文主要参考的就是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和《存在与虚无》两本著作,对其中的思想进行具体的比较和分析。本文对海德格尔的生存结构进行论述,解释他人和社会的存在意义,将海德格尔的时间观进行论述。本文还解读了萨特的自由论,将自在和自为两个存在分离出来,这就是萨特的存在论。最后本文还对比了海德格尔和萨特的各种观点。

关键词:存在主义;《存在与时间》;《存在与虚无》

存在主义是现代欧洲哲学其中一个非常重要主流,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开始得到盛行,海德格尔看到当时人们面临的危机,在1927年海德格尔发表了《存在与时间》,将存在的意义进行论述。当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后,萨特在1943年发表了《存在与虚无》,宣扬人的自由,在当时的社会中引起很大的反响。所以说,海德格尔是存在主义的创始人,萨特将其发扬光大。存在主义不仅是一门哲学,它只是一个标签,在当今这个时代,我们仍旧需要审视自己,找回属于我们的自由,找到属于我们自己的道路。

一、海德格尔的存在论

(一)存在与此在

在《存在与时间》当中,海德格尔论述的存在是一个根本性的存在,存在占据着很大的时间和空间,针对存在的提问,不仅包括存在,存在者也包含在其中,简单来说,就是存在者不断在追寻自身的存在,以此为基础,存在论主要领会了存在,这种领会以生存为基础,在存在论当中,此在的地位要优于存在着。[1]

(二)在世界之中存在

1.世界之中:对于世界范围内的存在者和具体的存在途径进行研究,利用这种方式对世界进行研究,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自己的操劳活动能,来认识我们使用的用具。简单的说这就是一种目的性,还是需要利用其它的工具才可以得到显现。存在的目的就是通过整体性的方式来可以良好的进行揭示,我们在使用这些用具的时候,为了使自身的存在方式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可以利用“上手状态”,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将其自然存在揭露出来。人们通过自己的实际劳动,对用具进行实际领会,针对用具的上手状态,是对自然进行指向的,在自然当中,一些用具虽然是“上手”,但是却没有实际效用,这就说明这些工具坏了,严重的时候这些工具根本就无法称作为“上手”,成为人们想摆脱的道具。

2.存在者:针对此在的本质,就是针对的是存在者的生存,只有通过具体的现象,才会将“我”的生存确定下来,换一句话说将“我是谁”确定下来,对现象进行考察,他人利用上手工具,在操劳活动中和我们照面,但是需要注意一点,他人并不是现成存在的,随着周围世界的不断变化,进行照面,他人和我没有多大的区别,准确的说,我是他人当中的一份子,他人和我是共同在世的,是一种共通的此在,但是通过这种理论,并不是就可以说共在组成了此在,这种共在是残缺的,需要借助独在,来对共在进行证明。如果存在着本身具有共在性质,就是此在,针对这种存在着,他们不是被操劳的,而是在操持。[2]

(三)此在的存在

本真此在的展开状态会受到安定的日常的封锁,将非本真状态的沉沦进行表现,这是一种对本真进行逃避的存在,这其中具有“畏”的性质,针对“畏”并不是特定的,需要特定的场合来协助,针对“畏”,就是将最本己的可能性进行展开,可以从沉沦的状态中拉出来,无论是此在在本真当中的状态,还有非本真当中的状态进行看清。

(四)此在与时间性

1.向死存在:如果此在处于一种亏欠的状态,当完结的时候,不能称为此在,这就是不再在此,这就说明这个存在者的状态是死亡,这种状态的存在和其他的存在无法进行正常的照面。主观上是无法对死亡进行接触,就需要通过客观进行经历。但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很容易就是会形成错位的现象。对死亡进行讨论,主要就是对死亡过程存在的意义进行论述,经验他人的死亡,可以有效的借助共在和“缘”将不同的个性展示出来,在一些特定的范围当中,可以有效的借助共在和“缘”,将其他从事类似的存在着进行有效地代替,甚至还会出现不得不代理的情况,简单来说,此在可以对另一个此在进行代替,但是如果此在死亡无法被代替,那么在解析死亡的时候只有利用纯生存概论进行利用。

在沉沦的状态下,背离自身,本真此在也得到逃避,那么就遮掩了此在本质的死亡,在日常状态下,人们对于死亡的实际解读比较蒙蔽,常人会逃避死亡,对于死亡的可能性具有排斥和惧怕的行为,这样在另一个程度上,正好证明了死亡的本己性和不可逃避性。对于存在着来说死亡是必然存在的,我们要明白死亡对于常人来说是随时都可能发生的。向死存在是存在的一种可能性,得到先行的领会。[3]

2.良知和操心:针对本真能在,在沉沦状态当中会经常被牵制,要想回到本真的状态,就要针对自身进行重新选择,受到牵制的此在,需要将自身找回来。在日常生活当中,可以利用呼唤、良知等方式,使本真能在得到通达。可以回到自身,使其对象和主题都可以成为此在存在。呼唤良知的时候,要将此在召唤到最本己的可能性当中。对良知的呼唤进行响应,在这个时候是存在罪责的,让此在存在将自身的罪责进行领会,这就是所谓的愿有良知,将其进行展开,对于自身罪责的处境进行有效的领会,主要是借助决心,将自身的可能性进行先行的筹划,并充分利用共在性质,对他人的选择产生影响,可以成为他人良知的一个部分。

二、萨特的自由论

(一)自在和自为

萨特认为存在物的本质就是现象本身,它并没有什么被遮蔽的存在,存在物表达出现的就是其本真存在,也不会因为其他的存在者而受到改变,针对存在者的显露现象,对于存在物的本身进行揭露,对其尺度也进行揭露。与此同时,这种现象也是一种存在的形态,可以将存在者进行表达。存在者可以借助自身性质,将其自身进行显现,通过这种现象可以将其本质表达出来。如果想对其本质进行判断,就要针对其现象总体进行探索。存在着 充分利用自身存在的性质,将自身有效的显现出来,这就是存在物的本质。换一种说法就是物质的显象当中存在着本质,并不是在存在物本身当中存在,对其本质现象进行判断,需要针对现象的总和,并不是存在者自身单一的一个性质。具体的现象是以实物为基础而依存的,存在物进行揭示的时候,需要依靠实物为基础,利用现象的存在,并没有没有实物的情况。针对现象的存在,是无法对存在的现象进行原封不断的还原,当感知一个现象的时候,并不是说感知到了存在自身。

自在存在和自为存在之间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世界上一切存在的关系,是由存在和非存在、限制这三种存在进行主宰,自在存在不能被可能,也不能被否定,在判断的过程中,否定也只是一种意识,是一种心理过程,它并不能独立进行存在,是一种不实际的存在。否定只是一种初始原因,否定的行为受到非存在的行为的影响,其主要的支撑就是支撑,简单来说否定存在,就是对曾经存在过的一个存在进行明确的承认。存在的否认就是虚无,虚无是在存在之后的。存在的终点也可以被看作是虚无,和存在的关系是共存的关系。

针对自欺,这是一种针对人们的内心的一种否定的情绪,这种态度就是进行自我欺骗,我们要注意一点,自欺和说谎不是并不可以同一而论,说谎就是对肯定的事实进行自行的否定,这是说谎者对听众的一种欺骗,说谎者自身的意识支配着,对于这种意志对于他人是隐瞒的,针对自欺,这是对自己内部进行的。自欺是人的本能存在,可以通过语言将它的存在展现出来。在潜意识当中,人们接受到虚假信息,就会误认为所见到的事实,并对自己的内心施加很大的压力,导致自欺行为完成。萨特说在自欺行为当中,人的存在就是人为性和超越性,针对人为性就是对自己进行肯定,超越性就是对自己进行否定。没有一个人是具有固定属性的,人可以在任何一个属性当中进行存在。

自为和自在的实际关系就是存在和存在的关系,针对认识自在,就是自为对自身的自我虚无化进行否定,这种认识活动主要就是借助自我否定,将自在存在进行肯定。人们智能对事物进行认识,随后才会对事物的存在价值进行肯定,但是不能成为事物本身。只有将自在的价值实现出来,才可以将认识的意义真正的表现出来。

(二)他人与我的关系

萨特对身体进行论述,将他人与我的关系进行定义,他人和我都是在世界中存在的具体的身体,在实际处境当中,我们行动的意义是由身体构成的,对于人们的自由行程限制,我们行动的意义就是实际处境当中的身体,对于我们的自由具有限制作用。针对萨特的共在理论,和海德格尔具有很大的不同,也代表了第三者的存在,利用这种方式将它的存在显现出来,为了制造出对象显像,需要依靠某种方式进行表现。我们的存在就是一种共在,这也是未分化的超越存在的意义和原因。如果我们是一种对象,使第三者显现,那么我们的存在就会发生变化,对于第三者是一种依赖,从心理层面上将我自身和别人的存在进行证明,我和他人的实际关系并不是超越,而是一种被超越。当别人同时出现,并没有出现任何的矛盾,自为也是完全自在的。自为作为一种第二形态,对于他的自为进行代表,从根本上说,他的自在存在无法同时发生某种存在。

三、存在与自由

(一)比较海德格尔和萨特的存在论

海德格尔存在论的重点就是对存在的本源性问题进行澄清,这种存在论对传统进行批判,萨特对于海德格尔的基准进行接收,其主要目标就是人的心理层面,其重点就是存在,主要就是人的自由本性。针对海德格尔的存在就是此在,海德格尔所说的人并没有划分主客,这种主体具有先天的意向性结构。海德格尔认为此在的目的就是将自身的意义进行揭示,他认为人的生存状态主要是由本真状态和非本真状态两种形式组成,利用操心和谋划,将自身进行先行领悟,在人的生存状态当中这两种状态是并存的,可以有效的进行相互的切换。

萨特对意识和存在的对立进行承认,虚无使其考察的重点,萨特任务虚无是以存在为基础的,这种虚无意识对于自在存在具有否定作用,自为是一种关系,而虚无意识也是一种存在。萨特认为自为是人的一种特殊存在,人们的自为可以通过否定性进行表达,人们总是在对自我进行否定。

海德格尔认为需要将此在的时间济宁展现,这样一来,此在的本源才会得到明确。世内对此在的表现就是操心,主要要依靠时间将操心的意义展现出来,世界的意义主要是由操心决定的,针对本非真的存在,这种时间是被现成给定的,不能依靠先行领会自身。在本真状态下,现在可以依靠现行领域进行决定。简言之就是将来决定着现在,而现在对于过去发挥着承担的作用,可以依靠最终的可行性对将来进行实现。

而萨特的思想认为,过去对于一个人的本质发挥着代表作用,这是一种自在存在,将来就是人们在未来需要成为的存在,因此我现在拥有无限多的可能性,也是一种自在存在。而我的现在不断对过去进行构筑,简言之存在是先于本质而存在的。人们的选择是具有自由性的,而人们又要承担者所带来的责任,这也是和海德格尔主要不相同的地方,虽然一个人过去智能由那个人自己去承担,但是过去是一种自在存在,在生存论的角度上出发,现在的自在并不能决定过去的自在,从日常生活的角度出发,一个人的过去并不是单纯是因为一个人自己去完成的,在世界上存在的一员,人的自为会受到他人自为的限制,在他人限制的影响下,才会完成我的自为。同样的道理,我的行为也会他人的过去产生影响和限制。因此萨特认为,人们不仅要对自己的过去负责,还要对全人类进行负责。改变我的过去只有通过我的现在,我必须将我的现在进行改变,对我的过去要进行承担,与此同时需要对他人进行负责,对于他人的过去进行承担。

四、结语

通过以上综合的论述,对于存在主义的存在论进行全面的论述,主要结合《存在与时间》和《存在与虚无》为主要的例子,主要在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希望可以发挥积极的借鉴意义,促进我国有关存在主义的存在论方面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宋伟. 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哲学基础及其当代理解——关于“实践存在论美学”论争的论争[J].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88-106.

[2]朱立元. 试论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存在论根基——兼答董学文等先生[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52-64.

[3]董学文.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兼评“实践存在论美学”的方法[J].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1:5-12.

[4]李永刚. “历史性”与“第二等级的历史主义”——海德格尔生存论—存在论的历史哲学[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1:44-50.

word该篇DOC格式存在主义的存在论 ——以《存在与时间》和《存在与虚无》为例范文,共有4963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本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立即下载:
存在主义的存在论 ——以《存在与时间》和《存在与虚无》为例下载
存在主义的存在论 ——以《存在与时间》和《存在与虚无》为例.doc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编辑和打印
编辑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下载该Word文档
好范文在线客服
  • 问题咨询 QQ
  • 投诉建议 QQ
  • 常见帮助 QQ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