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满足各类学生的学习需求,我们思政教师要用心设计科学合理、符合课标的新理念作业,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在自主的基础上,选择适合的作业,促进学习和能力的发展。作为教师,我们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充分考虑弱势学生的性格、爱好、特长等因素,多层次地布置作业,让弱势学生也有可行性的作业目标,给他们提供自我展示的平台和创造自我提高的机会,调动学习积极性。比如在作业设计时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基础、发展、创造三个目标,基础的相对比较容易,在关心弱势学生的前提下为他们提供巩固学习的保障;发展性作业略有坡度,给中等学生思考的空间;创造性作业比较难,引领优秀学生发展思维能力。这样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的作业,在提高和发挥中上等学生水平的基础上,更能消除弱势学生的畏难情绪,从而激发作业欲望,树立完成作业的信心。真正基于课程标准,结合教材和学情通盘考虑设计作业,提升作业设计质量、增强作业实施效果,实现学生学业“减负增效”。
具体采取以下做法:
一是关注学情,实现作业分层。
依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精选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和启发性的习题,有利于学生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激活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增加学生对作业的选择性,书面作业分层布置,由学生自主选择相应的层级作业。作业层级主要分基础层和拓展层两类,供学生自主选择,使各层级学生都有收获。
二是开展项目学习,注重实践。
开发综合性专题活动,涉及与个人、与生活、与社会、与国家紧密联系的丰富教学资源,积极开展专项项目式实践活动。比如有“春节消费状况”社会调查,关于春节期间消费情况的调查问卷,观看《辉煌中国》、书写道法短文等多个作业项目。作业多层次选择,多种类选择,多角度选择,引导学生学会主动思考、主动学习,也学会自主选择,切实减轻学生负担。
三是有布置有反馈,做好精准辅导。
日常作业布置,注重及时做好反馈、加强面批讲解、做好答疑辅导。着重把握好初学、巩固、反馈三个时段,利用好个性化课后辅导、网络资源共享、课间问题答疑、课后作业评价多个空间,在解难答疑、扩展提高、心理辅导、学法指导等方面,做到不缺一人,不漏一人,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四是实施多元评价,实现全面提升。
制定本学科的作业设计与评价方案,符合“育人为本、目标一致、设计科学、类型多样、难度适宜、时间合适、结构合理、体现选择”等系列指标,对学生的评价中,除了对作业内容和知识点的针对性指导评价外,也关注对学生的个性化鼓励性评价,如写评语时针对不同学生进行不同话语点评“太棒了!”“真是与众不同!”“我相信你下次做地会更好!”“坚持到底!保持下去!”等评语。这些评价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心理上均产生心理优势,增强自信,最大程度地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