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全国特级教师张玉新老师给大家带来的《语文教师偏态教学行为研究》的专题讲座,让我想起了之前读过的一个故事:惠施和庄子都是魏王的好朋友。一天,魏王分别送给他俩一些大葫芦的种子,对他俩说:“你们把这些种子拿去种在地里,会结出很大的葫芦。比比你俩究竟谁种的葫芦大。”为了能种出比庄子更大的葫芦,惠施非常用心,而且每天都施肥、除草。庄子从不施肥、除草,只是到时候来看看,见没有什么异常,就顾自做别的事去了。
过不多久,惠施的葫芦苗一棵也没成活。而庄子的葫芦苗却长得格外好,慢慢地都开花结了果。惠施觉得很奇怪,就跑去请教庄子:“先生,为什么我那么用心地栽培,所有的苗死光了,而您从来都不曾好好地管理,反而长得那么好呢?”庄子答道:“你错了,其实我也是在用心管理的,只不过与你的方法不同罢了。”“那你用的是什么方法呢?”“我用的是自然之法!你没见我到时候也要去地里转转嘛!我是去看看葫芦苗在地里是不是自在、快乐,如果它们都很自在快乐,我当然就不去管理它们啦。而你却不管它们的感受,拼命地施肥,哪有不死之理?”“这么说来,还是我害了它们?”惠施恍然大悟。
其实,世上万物都是某个系统中的某一部分,并不仅仅限于生命,万物都有各自的存在方式,教育与语文教学都不例外。所谓“自然之法”,不外乎内部的外部的皆应顺其自然,合乎内在规律与发展之法。“到时候去转转,看看苗儿是否长得自在快乐”就是创造了良好的宽松的外部的生长环境;而“不去每天拼命施肥除草,让其自在快乐地生长”就是抓住苗儿自身生长的特点,发挥内在的生命力,真正用心栽培,给其时间与空间,让其内部生长变化,抓住了根本,抓住了关键。当你用“生态”眼光审视语文教学时,你也许会发现我们的语文教学系统也正在遭受某种程度的破坏与紊乱。“外部的”我们似乎管得太死,教得太多,求得太迫切;“内部的”孩子们学得太吃力、太被动、太紧张。“生态教育”更多地体现一种理念,一种思维方式。把它所体现的教学精神运用到现代语文教学中,就是由内而外地为学生创造一种轻松自在的学习环境,从生态教育观念引发,对内铸就自主独立的学习精神,注重学生语文学习中的“自我感悟”;对外打造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注重教师教学中观念更新,自内而外使我们的学与教具有生态意识,改造作为学习主体而言的“内生态”与“外生态”。
一、引导学生自得自悟,寻找途径与方法,激活其“内生态”
1、加强诵读,取得真切的自我感受。
诵读是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学生只有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感受品味文章,才能获得语文学习经验的领悟与积累。我们要教会学生两条视线读书:一条是生理视线,即眼睛的视线,用它准确接收课本的书面信号;一条是心理视线,即心灵视线,用它能“看”到一个个意义单位。我们还要教会学生掌握两种操作方法:一是外显的,运用语音和声调,再现作者的言语气势;二是内隐的,运用思想和心智,重构课文中的生活原型。即让学生一边声情并茂地朗读,一边展开联想和想象,使枯燥的文字动起来、活起来,在头脑中“过电影”使篇章段落有了生命之态。如教学古诗《望庐山瀑布》,倘若只是一味地分析、串讲,那学生根本领悟不出庐山瀑布的雄伟壮丽。只有诵读,反复诵读,在诵读中进行想象,才能使学生产生与作者较一致的心境,获得审美的愉悦。
2、自主学习,领悟读写规律。
注重学生“自我感悟”,注重学生读写水平的自我提高,应建立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结构,使生态学习的空间时间不至于落空。为此我们要注意四个“给予”。第一,给予时间。只有足够的时间,才能保证所有学生参与学习进程,才能使学习确有所悟。就像地球经过漫长时间变迁,才有如此生态平衡,就像莽莽森林必经十年或百年孕育才有如此葱郁别样。第二,要给予任务。任务能调动学生的内驱力,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也使学生的思维不致远离教学目标。第三,给予指导。教师应根据反馈的信息,认真抓好“强化”“引路”“矫正”。“强化”是肯定学生学习成果,以使其产生成功的愉悦。“引路”是对学生自悟困难处多设铺垫性的问题,使之拾级而上。“矫正”是当学生理解不正确、训练不到位加以纠正或补充,使其达到目标。千万注意,读写规律不能由教师授予,读写水平不能由教师决定,而一定是让学生自己去感受、领悟、自长。第四,给予一个新课堂。我们必须以新课程的理念,站在“道德”自觉的高度,重新审视课堂,我们要把学生当成“人”,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习成为学生自己的事情。把“教室”变“学室”;把“教材”变“学材”;把“教案”变“学案”;把“教学目标”变“学习目标”;把“讲堂”变“学堂”。课堂也不再一味地研究语文知识,我们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四个“思”,即:思维、思考、思路、思想。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信心、自尊心,挖掘和培养语文学习知识外的自强不息、勇敢有为的健全性格和人文思想。学生学习的敌人在于依赖,老师教学的最大悲哀在于包办,像惠施一样,执着于葫芦的“速长”终究是一无所获的。课堂成了一个“封口工程”,当学生有疑问、困难的时候,教师千万不要急着帮助解答,要引导学生自己面对,自己攻克。老师的一句启发语,一个眼神往往能够给学生指明路子。在这样的背景下,语文课堂越是生龙活虎,对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要求就越高,越需要教师在课堂中策划和调节,越需要运用“庄子的智慧”。
3、引导学生贴近生活、丰富生活经验。
贴近生活是学生自我感悟、自我提高的重要前提。“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陶行知所言“知识是老子,行动是儿子,创造是孙子。”都十分强调实践的重要性,丰富而独特的人生感受是能够与与文章产生共鸣的重要因素。要引导学生从课外直接获得生活体验,要努力将学生引向自然、引向社会。解放儿童的生态空间,广泛体验不同的生活。如带领学生走向社会,进行采访活动及社会调查活动。
4、开展课外阅读,增加语言积累。
要积累大量语言材料,必须把课堂精读与课外泛读结合起来。课堂精读是基础,知其要领,悟其方法;课外泛读是发展,是化为技能,养成习惯。目前语文教学是否可以说课堂精读有了,课外泛读少了,甚至很不够。一些教育人士呼吁:小学语文教育最大的问题是孩子距离名家名作太远。大家兴趣点在课文的讲解上,在学生的考绩上,特别是时刻不忘“施肥、除草”而缺乏语文学习的“留白”艺术,老师本身缺少引导孩子阅读名著的意识;另一方面现在孩子们在五彩斑斓的生活中面对的诱惑太多,很难以一种宁静心情读书。如果年轻一代这样成长起来,那我们这个有着五千年灿烂文明的古代民族很可能走向浮躁和浅薄。
二、语文课的学习应轻松自在,离不开“外生态”的调适
上述多从语文课学习主体---学生角度浅谈学习语文的关键是自得自悟,是自为自在的学习,不是他为他在的学习,如果继续能用生态教育作比的话,我们要重点夯实其“内生态”的生长。同样,生物作为个体的存在,离不开系统的方方面面,它们是普遍联系着并相互影响着;语文课学习当然也不例外,离不开“外生态”的调适。
1、解放语文教师思想,不学惠施。
教育要发展离不开教改,要教改首先离不开教师教学思想转变,离不开教育观念更新与教育理念的升华。语文学习是什么?我们的语文教师要首先从观念上突破。语文学习不仅仅在课堂,学习的对象也不仅仅是静态的知识和静态的读物。生态教育要求教育者具有动态意识、生命意识。摒弃太多的“唯师”“唯教”的课堂意识,转到“唯生”和“唯学”的生本意识上来。博物馆里一次令人难忘的参观,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一次远足,与自己仰慕的老师的一次对话,听一场精彩难忘的报告……都是非常有意义的语文学习。“花朵是色彩斑斓的,学生是五彩缤纷的”(于永正)从生态眼光看,孩子是各具生态的,他们学习语文的起点、触发点、兴奋点都不同的,丰富的多彩的学习正符合少年儿童身心特点、生命之态。其次,我们语文教师勿学惠施种葫芦的做法:每天都施肥除草,类似于揠苗助长,这种迫切求成心理往往欲速则不达,甚至事与愿违,适得其反。联想眼下语文课一些教师对孩子详解大讲,家长对孩子是加班加点,唯恐万无一失,他们管得孩子整天自觉晕眩、自迷方向,哪里还有一点生态眼光去留时间、留空间让孩子“自我认识”“自我成长”,焉到何时能实现陶老所倡的“六大解放”?
2、学习庄子的自在快乐之法,解放课堂教学。
庄子所栽葫芦结得最大,并非侥幸成功,而有“用心”之法,让苗儿长得自在快乐。“到时候也要去转转嘛。”“到时候”很重要,是勿忘勿助之法,是自然成长之法。语文教学并不是课堂教学不重要,而是非常必要!目前,我们的课堂教学太形式化、程式化。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我们必须信守,但规则之内,有1000位老师,就应当有1000种教法----尤其是语文教学应当倡导和鼓励老师们创造个性化教学方法,老师课堂教学也应具有“生态”,没有“生态老师”就没有“生态学生”!学生的个性只有在个性化教学氛围里才能生成。提倡生态教育理念并把它落实到课堂教学中,我看最重要的是“人”的意识,把学生当成“人”的意识。如前所述,重点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习成为学生自己的事! 这里要讲的一点是课堂教学民主问题。因为能否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否张扬学生的个性,能否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习,使语文课堂有生气,出现生命之态,这一切有赖于课堂教学民主。近闻一位留美学生讲过他在美国亲自经历的这样事情:课堂上一名学生对老师讲授的内容质疑,老师作了问答。学生随之又问,老师又答;再问,再答……学生穷追的结果终于令老师瞠目以对,不知如何回答。教室里出现了片刻的沉寂。同学们看到的是,他们的老师并没有面红耳赤,而是满面春风、热情洋溢地提议:请同学们起立,为这位同学鼓掌!
总之,“生态教育”更多地体现一种理念,一种思维方式。如果“生态”理念能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扎下根,生出苗,无论是语文教学“内生态”的激活,还是“外生态”的调适,无论是宏观的把握,还是微观的操作,你都能坦然自在地面对。那么,你的语文教学一定会充满生命活力,你就能把语文教学中的一些问题料理得很“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