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能搜索到更多你想要的范文→
当前位置:好范文网 > 教学资源 > 教育教学论文 >

语文教学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2022-07-19 14:46:31 审核编辑:本站小编下载该Word文档收藏本文

以“语文的方式”,教出”语文味”

——语文教学心得体会

内容提要:本文针对目前许多学生觉得语文枯燥无味而产生厌学情绪, 从调动学生的情感触发美感,创设表演情境寓教于乐;注重课堂的延伸拓展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去学习;以及注重在活动中运用语文知识,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等几方面尝试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感受学习语文的快乐,教出语文学科应有的“语文味”。

关键词:快乐语文味 延伸拓展语文与生活实践运用

语文课是一门工具学科,是一门艺术的学科,它更是一门审美的学科。然而我们很多语文教师的语文课上多注重语文的工具性,过于强调语文知识的传输,却忽略了语文学科的艺术性,导致语文课没有“语文味”,学生不喜欢学语文。作为一名语文师应该结合学科特点精心组织课堂教学,调整教学策略,唤起学生的学习激情,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充满激情快乐地学习语文知识,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一、创设语文教学情境,扣开学生情感的心扉,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采用“乐学法”调动学生的情感去促进学习。语文教学就是要教出语文的味道,这个“味道”的含义是要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不但要学到语文知识,更要体会到语文的美受到情感的熏陶,感受语文的魅力,学生才会对语文感兴趣。语文教学对培养学生的情感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语文与各个学科都有联系,语文既有反映悠久的历史文化,有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画面,有动人心弦的故事情节与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 有引人探索的科学世界, 有大自然的诗情画意等,这些都会使学生产生欣喜的情感和强烈的兴趣,成为学好语文的诱因。教学中一定要深入课文,挖掘美的因素,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在美中理解、感悟。

(一)创设想象情境,寓教于美。

我在教学《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为了让学生感受作者笔下宁静优美的月色,我选择了舒伯特的《月色曲》为背景音乐自己配乐朗读,又在网上下载了一些有关月夜之景的图片作背景图片。在课堂中,随着音乐的流淌,配合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多媒体播放有关月夜景色的图片,学生完全沉浸在这种幽美宁静的氛围当中,思想已经神飞到那美好的想象中,直到朗读结束,学生还是意犹未尽,陷入沉思当中,更有学生长舒一口气,发出“啊,多美啊!”的惊叹。更有一些学生看到挂在树梢的一轮明月,吟出了“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的诗句, 一石激起千层浪, 有些学生看到月光透过树林中照射下来,月影扶疏的画面读出了课文中的”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的句子, 也有同学想到了耳熟能详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海上升明月, 天涯共此时”等名句。我因势利导,让学生有感情地自由朗读课文,并从自己熟悉的颂月的诗句对比一下本文的月色描写以及体会作者的感情的异同。于是学生开始模仿老师动情的朗读,还有些同学要求上台朗读尝试挑战老师。这样学生在朗读中理解了文章的内涵,增强了语感,在美好的情感体验中感受到了语文语言美的魅力,整节课学生都兴趣盎然。

所以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些文质兼美的课文,抓住契机,调动学生的眼、耳、手、口等感官,激发兴趣,引导思维,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喜欢学习。

(二)创设表演情境,寓教于乐。

每个学生都有表现欲,都想表现自己,而表演是一种富有趣味性,形象性的文本再现,更重要的是表演是体现了学生的一种个性化阅读理解,通过惟妙惟肖的表演,学生不但掌握了课文内容,自觉运用所学的知识,提高口头表达能力与交际能力,还能起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例如在上《范进中举》这篇小说,我就让学生课前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课文内容设计对白,准备道具,自己化妆,设计服装,自编自导自演课文,遇到不懂的问题请教老师指导。课堂在学生的交头接耳中拉开序幕,同学们都非常期待这次演出。当看到同学表演的范进披头散发,疯疯颠颠,大呼小叫的丑态时,大家都哄堂大笑,看到胡屠户前后矛盾的言行,有些同学当时就大喊:“变得真快,简直就是变色龙!”还有些同学说了一句:“眼里只有钱的势利家伙!”表演完毕,同学们都在文中的人物评头品足,议论哪个同学表演得最好,最贴切。其中扮演胡屠户的那个男同学是平时比较调皮的学生,基础也比较差,但是这次的表演他得到表演小组的指点帮助,抓住了人物的性格特点,表演得入木三分得到大家的肯定,对他是一次大的成功,从这次以后他学习语文的兴趣也浓厚起来。当我要大家谈谈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是个怎样的人?同学们回忆表演的情景开始对照课文,讨论异常热烈,都争先恐后,各抒已见。其实我们不必担心学生的表演不成熟,不成功,因为他们已经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这样的课堂设计比教师中规中矩地让学生找出描写的语句归纳人物的性格要生动形象得多,学生也比较喜欢。

二、拓展延伸,巧妙设计探究问题,把生活引入语文课堂,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学习语文

素质教育认为:“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相同。”如果一味地把语文课局限在教科书和教室内的简单做法使学习与生活脱节,只会扼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教师要立足课堂和教学内容,放眼广阔的社会生活,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学习语文,着眼于学生语文创造力的培养,让学生明白到生活处处有语文,语文是来源于生活的。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将社会生活的体验融入课堂的语文学习,不仅使学生意识到语文学习的方法和途径,而且不同学生的不同体验本身就能引起学生的思维碰撞,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所以教师要想方设法使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积极引导,利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用语文的知识参与生活,用生活的体验学习语文。

例如,在学习《植树的牧羊人》时,这个故事很感人,但故事的主角是外国人,其实几十年如一日坚持不懈,把沙漠变成绿洲的人,我们国家不缺乏这样的榜样,比如中国植树模范杨善洲。于是我这样设计拓展延伸环节:我们的社会中也有很多默默无闻“种树”的人,例如中国植树模范杨善洲,请收集了解他的事迹,给他写一段“感动中国人物之植树模范”的颁奖词。这样的延伸拓展不但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而且调动了学生的积极参与,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及对语文的兴趣。我继续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学习,布置学生回去通过新闻报纸网络等搜集一下我们这个时代涌现出来感动人心的中国人,例如疫情期间“最美的逆行者”的事迹,与同学们交流分享,并仿照颁奖词写一段赞美他们的文字。这样的设计让书本的学习与社会的热点问题联系起来,学生有话可讲,乐意去做,从他们上交起来的资料,发现他们在无形中已经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还从中得到思想上的教育,并且令他们体会到原来语文也可以这么个性与自我,从而更喜爱语文。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实践活动,把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培养创新能力,让学生体会学习成功的喜悦

语文是一门基础性的工具学科,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不只是让教育者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能够获得运用知识的能力。因此语文教师要结合课本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当中去,加深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例如在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单元学习内容是学习游记,学完这个单元的课文后,充分利用当地的旅游资源,让学生了解家乡优美的山水景色,我要求学生举行一次“家乡美”的实践活动,让学生用各种形式记录家乡的美丽景色,可以游览美景写游记,写诗歌,可以尝试做导游向游人介绍景观,有条件的同学可以摄影……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还可以适当结合教学内容开展诗歌朗诵会、辩论比赛、编写手抄报、我当小记者、我当小演员等等课外实践活动,创造机会让学生把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感受学习的快乐,哪怕只是一点点的成功与进步,也能让学生觉得激动人心,看到自我的价值。心理学家盖兹曾说过:" 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强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更能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成功的喜悦,这种体验又反过来对课堂产生积极的影响,促使学生把课堂与实践结合起来,把知识与能力结合起来,两者相得益彰。

总之,课堂是一个广阔的舞台,教师要做好这个导演,引导学生进入角色,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调动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学习的过程, 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用“语文的方式”,教出“语文味”。

参考文献:

《陶行知全集》,陶行知,湖南长沙出版社,1985

《十六位教育家的智慧档案》张彦春、朱寅年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李吉林文集——情景教育实验与研究》李吉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教学样式:优化学生学习的策略》霍尔特 凯斯尔卡(美国)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张勇陈涛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word该篇DOC格式语文教学心得体会范文,共有3564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本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立即下载:
语文教学心得体会下载
语文教学心得体会.doc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编辑和打印
编辑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下载该Word文档
好范文在线客服
  • 问题咨询 QQ
  • 投诉建议 QQ
  • 常见帮助 QQ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