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度学生工作会议发言材料
(2010年1月15日)
各位领导,老师:
下面,我分两部分就学校共青团2009年工作基本情况和2010年工作重点及相关思考向大会作一简要汇报。
一、2009年工作基本情况
2009年,校团委在学校党委、上级团组织的正确领导和学校各单位的有力支持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着力在主题宣传教育和青年学生思想引领、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和社会实践活动、团组织建设和学生干部培养、青年志愿服务和大学生就业见习、校园文化建设等五大方面开展了一些工作,并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效。(转载请注明来自:好范文网http://www.haoword.com/)
(一)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根本,扎实开展青年学生思想引领工作
一是以组织学生参加党和国家重大政治活动为契机,以举办主题教育为载体,切实做好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2009年,学校共青团先后组织学生参加“**民主改革50周年”大型展览、“建国60周年成就展”开幕式、“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事迹报告会”等16项党和国家重大系列主题活动共计3000余人次,并在学校各级学生组织中广泛开展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主题教育。通过举办和组织学生参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进一步激发学校广大青年学生的爱国热情和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二是积极研判影响校园稳定的各种因素,配合做好校园维稳工作。制定实施团学系统《维稳信息工作制度》等工作办法,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加强青年学生思想动态调研,形成《学校大学生宗教信仰调研报告》等调研成果,为学校党委科学研判维稳形势提供依据;围绕**“3.14”1年、“6·4”20年等重大敏感节点,积极举办和组织学生参与系列主题教育,加强正面宣传和引导。
(二)坚持“眼睛向下,重心下移”的工作方针,努力创建更加活跃的团建格局
一是加强工作队伍和基层组织建设。扎实推进实施青马工程,通过举办团校等形式,进一步加强团学干部的选拔、考核和业务培训工作,1名学生干部获全国优秀学生干部,11名学生干部获大学生自强之星、**市优秀共青团员等市级以上各类表彰,8名优秀团学干部被选派至团中央、团市委挂职锻炼或参加英才骨干班学习;先后制定出台《关于规范院(系)团总支学生会换届选举工作的若干意见》等文件,进一步规范基层学生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加强基层组织建设,6个团学组织获**市五四红旗基层团总支等市级以上各类表彰;以科学发展观调研活动为契机,深入院系团总支就基层团学组织和广大团员青年面临的突出问题以及对团工作发展的建议进行广泛调研,为工作科学决策提供有力依据。
二是加强对学生组织的指导和管理。按照学生组织章程,成功召开第三十四次学代会和第三次社团代表大会;试行校院两级学生干部交流学习制度,先后3期选拔院系团总支、学生会共计65名优秀干部到校级学生组织平台交流,加强校院两级学生组织的联动沟通;按照充分依托院系学科专业优势加强社团建设的思路,新成立体育社团联盟,为体育类社团在业务指导、活动场地保障等方面提供更好条件**台。
(三)以助学助困等工作为切入点,加强团组织服务职能建设
一是尽己所能做好贫困生资助、寒假留校学生慰问等工作。通过“学子阳光”、 **“树人基金”、中国红十字会等项目,为112名贫困学生争取到近50万元助学金,为70多名灾区学生提供春节返乡火车票;先后组织寒假留校学生参加团中央、团市委系列慰问活动,举办学校专场新春团拜会,努力丰富留校学生寒假生活。
二是全力开展大学生就业见习工作。起草印发《关于做好学校大学生就业创业见习工作的通知》,积极构建大学生就业见习基地,全面启动在校大学生就业见习计划。全年建立见习基地18个,提供见习岗位211个。
三是扎实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等专项工作。学校“西部计划”和研究生支教团报名人数达158人,最终选拔确定了31名优秀应届毕业生前往内蒙、**、**等西部7个省区开展志愿服务工作。报名人数和最终录取数均创学校历史新高,工作成绩位列**高校首位。
(四)以促进大学生素质拓展为目标,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培育优良学风
一是深入推进寒暑期社会实践和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活动。2009年,学校共有7500余人次、近1100支团队报名参加“孝通杯”学术科技竞赛和寒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收到参赛作品711件。105件作品、15名个人获校级表彰,28件作品、27支团队、21名个人获市级表彰,1件作品获第十一届全国“挑战杯”三等奖,学校首次荣获首都“挑战杯”优胜奖,连续第六年获首都高校社会实践先进单位。
二是广泛举办开展各类校园文体活动,丰富繁荣校园文化生活。紧紧围绕时代主题和青年学生兴趣爱好,先后组织举办了“五月的鲜花”合唱比赛、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诗歌朗诵比赛、“建国60周年知识竞赛”、“校园红歌会”等系列校园文体活动,不断丰富校园文化内涵和品位,努力营造“美美与共”的和谐校园文化氛围。
三是不断扩大学生对外文化交流。充分发挥学校中华民族政策和民族文化对外展示交流的窗口作用,通过团中央、中国青基会等渠道,先后选派学生66人次赴日本、韩国、马来西亚、越南等国和**、**地区开展交流活动,成功组织承办中蒙青年友好交流活动,努力为培养各族青年学子国际视野和更加开放、包容、自信的心态与形象搭建有效平台。
(五)广泛动员、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圆满完成学校国庆60周年系列参演任务
在今年的首都国庆60周年庆祝活动中,学校共组织2100多名师生承担参与群众游行、群众联欢、广场合唱等6项重要任务,组织360多名师生参加“爱国歌曲大家唱”、“中华各民族青少年**营”志愿服务等系列主题活动。三个多月来,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学校相关责任单位和各院系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全力保障,广大师生顶烈日、冒酷暑,挑灯夜战、披星戴月,无私奉献、全力投入,以出色的组织训练成果和精彩完美的演出表现,向党和国家交上了一份满意答卷。学校被授予“群众游行优秀组织单位”、“全国教育系统‘祖国万岁’歌咏活动优秀组织奖”等6项荣誉称号。
二、2010年工作重点和相关思考
2010年,学校共青团将着力抓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搭建更加坚实有效的平台,深入做好青年学生思想引领工作
继续坚持把组织动员更广泛的青年学生参与党和国家重大政治活动、纪念日活动、主题教育作为民族高校共青团加强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台,强化以“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为核心内容的“六观”教育,通过主题讲座、社团活动、校园文体活动、民族节日活动等渠道,加深各民族青年对民族与民族、民族与国家、民族与宗教关系和不同民族历史文化的了解与认识,增进各民族青年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二) 积极研判影响校园稳定的各种因素,切实做好校园维稳工作
深入研究2010年可能影响大学生思想的国内外局势,充分认识各种思潮本质,准确判断可能带来的各种影响。特别是要高度警惕和关注基督教等家庭教会、地下宗教团体对高校大学生群体的渗透和侵入,以及国外基金会等非政府组织以助学助困、社会实践、团队能力和领袖素质培养等形式对高校学生组织、学生活动的渗透和影响,进一步做好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的青年学生工作;要把加强信息工作作为体现团学组织在学校全局工作中重要地位和职能的一项重要工作抓实抓好,不断完善团学系统信息工作制度和应急事件处理预案,为学校党委决策切实发挥好情报中心、信息枢纽作用。
(三)主动出击、积极配合,做好大学生就业服务相关工作
一方面,要按照上级团组织和学校党委的统一安排部署,着力在就业引导、提供见习岗位、建立见习基地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不断丰富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手段;另一方面,要扎实推进“西部计划”、“研究生支教团”等项目,引导学生进一步转变就业观念,投身西部、扎根基层,在服务西部、奉献基层的事业中成长成才。
(四)创新团建,实现团组织和团工作对青年学生的有效覆盖
一是全面实施学生会、社团联合会等校级学生组织建团工作,实现团在学生组织中的新覆盖和更有效指导;配合学校辅导员进公寓、设立楼管助理等工作,积极探索宿舍建团工作模式,实现团工作在学生生活中的有效覆盖和指导;继续推行和完善在共青团专项工作青年群体中建立临时团组织,发挥团组织核心作用,确保工作有序开展。
二是全面推行“重心下移,活跃基层”的有效举措,把工作着力点放在基层和青年个体。加强对团学活动的有效管理和有力引导,着重在提高活动质量、层次、水平上切实加强工作,在政策支持、经费下拨、工作指导等方面鼓励和支持基层举办主题鲜明、学生参与度高、成效突出的品牌团学活动,实现团工作在青年学生中的有效覆盖。
(五)加强对学生社团组织的管理和指导
认真梳理和思考当前学校学生社团工作存在的问题、遇到的困难和面临的挑战。按照充分依托学校院系学科专业优势和有关职能部门工作指导优势开展社团活动、加强社团建设的社团工作思路,加大对学生社团组织的工作指导和管理力度。一方面,要进一步规范社团活动,加强监管,积极引导,强调社团要围绕社团宗旨和发展目标、符合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培育、符合青年学生成长成才需求组织开展活动的基本原则,特别要关注学生社团组织在校内举办讲座、学术报告会和跨校跨地参加活动的情况,投入更多工作力量和精力抓好,保证和维护学校学生社团组织健康发展;另一方面,要树精品意识、创品牌活动,努力引导学生社团组织向学术化、人文化、精品化方向发展,不断扩大自身在青年学生中的影响力,发挥社团组织凝聚学生、引导学生的有效作用。
(六)推进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文化活动深层次发展,不断培养提升青年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加强部门协作,创造更好条件激励更广泛的学生参与课外学术创新活动,着重在完善激励机制、加强指导和评审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成果转化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不断提高作品水平,拓展学生素质能力;广泛开展“孝通杯”和“挑战杯”学术竞赛、名师名讲、寒暑期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的校园学术活动,打造全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大平台,进一步激发学校各族青年学子科技创新热情,培育营造优良学风。
(七)积极推进志愿服务工作,切实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建立完善学校志愿服务工作长效机制。加大对志愿者的培训指导,完善激励措施,广泛开展“优秀志愿者”和“优秀志愿服务组织”评比表彰工作,鼓励把志愿服务与综合测评、评优推先、奖助学金评定、免试推荐支教研究生等工作配套实施;依托院系团组织,完善志愿者分会服务体系建设,形成覆盖全校的志愿服务组织网络,在青年大学生中大力弘扬传播“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不断培育增强当代青年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八)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强化校园软环境育人功能
以建设体现时代特征和弘扬校训精神的校园文化为目标,充分挖掘和发挥多民族文化荟萃校园的独特优势,通过举办院系文化节、民族知识竞赛等丰富多采的校园文体活动和“文明宿舍”、“自强之星”等评比活动,增进各民族同学相互了解、相互交流、互相尊重,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文明生活,健康成才”的理念;组织开展校史知识竞赛、杰出校友访谈等系列活动,培育学校民族大家庭形象和树立各民族大学生主人翁意识,努力营造团结共融的和谐校园文化氛围,为青年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提供良好服务、搭建坚实平台。
以上是校团委2009年工作基本情况和2010年工作重点及相关思考。如有不实或不妥不当之处,请予指正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