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观念 建机制 添举措 增质效
提升移动互联网时代新闻发布的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下午好!首先感谢领导给了我这次发言的机会,我感到非常荣幸。今天我给大家汇报的标题是:《转观念 建机制 添举措 增质效 提升移动互联网时代新闻发布的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不妥之处请各位领导、同仁批评指正。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进入新时代,广大群众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更加注重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对党委政府政务活动更加关切,参与社会治理的意愿更加强烈。特别是涉及民生类的负面舆情,群众(网民)关注、参与意识更强,甚至影响社会稳定和事件后续处置。因此,作为党委政府而言,重视舆情管控,第一时间发布准确、权威信息,最大限度避免或减少新闻媒体、网络信息的不实报道,掌握新闻舆论的主动权,引导正确舆论方向尤为重要。我们应在现有新闻发布工作做法经验的基础上,顺应时代要求,进一步更新观念,完善机制,创新举措,提升新闻发布的公信力传播力影响力,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一、务必增强主动发布意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群众(网民)了解信息更快捷更直观更全面,从而倒逼我们必须转变观念,改进方式,推动新闻发布提速提质增效。作为基层党委政府,我们的每一项决策,每一个党务政务活动都与群众紧密相关,公众对党委政府信息公开的要求和愿望强烈,而新闻发布是最直接有效的信息公开手段。因此,我认为必须树立“发布是原则,不发布是例外”的思想,增强主动发布意识,掌握互联网传播规律,提升新闻发布业务能力,把握时度效,增强感染力,不断提高新闻发布工作水平。
二、发布内容务必客观准确。信息的客观准确是新闻发布的生命线。在传播速度高度发达的今天,对发布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逻辑性更是提出极为严苛的要求。发布的消息稍有偏差,发布方式、发布时间掌握不当,都有可能造成信息传播的跑偏失控,甚至造成大量的负面舆情涌现,进而影响党委政府的公信力。特别是舆情信息、突发事件发生后,党委政府要做到立即组织有关部门对舆论信息、相关事件的真实性进行准确核实,在充分调查分析论证的基础上,才能开展新闻发布。只有以真诚坦率的态度公开真实信息和事件进展,才能赢得公众的理解与支持,引导舆论向有利于事件处置的方向发展。
三、发布过程务必提速增效。在当前新闻发布中,效率低下,程序繁琐,权威准确信息“慢半拍”现象大量存在。群众(网民)通过官方获取信息的需求得不到及时满足,便会寻求其他方式和渠道了解信息,特别是突发事件信息,公众难以通过观察和片面分析做出理性、全面的判断。在事件、舆情发生的第一时间,党委政府避而不谈,未及时发声,将可能导致不实信息散播,造成人心不稳的紧张局面。第一时间作出回应,发布官方消息,做到先声夺人,抢占舆论的制高点,才能有效引导舆论导向,避免、减少公众猜测和不实信息、报道传播,获得主动权。同时,及时发布消息也是党委政府履职尽责、担当作为的表现,早表态,早参与是关心是尽责,晚表态,晚参与,是冷漠是未尽责,不表态,不参与是不关心是失责渎职。第一时间发声体现了党委政府的高度关注,让党委政府和主流媒体、公众站在同一“战线”,展现了党委政府回应群众关切,敢于履职担当的信心和决心。
四、发布方式务必反复推敲。在于三个方面,一是“亲”媒体。主流媒体具有严肃、严谨、理性的特点,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公信力和很大影响力,以公众为其核心受众。当前日益活跃的自媒体,如博客、论坛、微博等在信息传播中也逐渐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党委政府要重视与主流媒体的沟通交流,在尊重新闻媒体的传播规律的基础上,加强自媒体的信息管控。充分利用主流媒体资源,统一信息发布口径,信息发布往往是“一张有说服力的图片胜过一千句话”,借助主流媒体为政府发声,用更加直观、生动地方式传播信息,进而增加党委政府发布的公信力。二是“亲”公众。信息发布要做到“短”而“精”,具有浓厚工作报告味道的官方信息,难以获得公众的认同,可能被断章取义甚至歪曲实事,进而影响党委政府形象。以简短、精炼,包含具体情况的表述,以群众听得懂的表达更能体现党委政府处理舆情、事件的态度,获得公众认可。三是“亲”宣传。对于负面报道和突发事件,党委政府既要及时表明自己的态度和立场,又要选择合适的时机开展各种有利于塑造正面形象的活动,将媒体和公众的注意力吸引到正面轨道上来,充分利用全市“十百千万”网评员力量,及时开展网评、跟评,善于借助第三方评估、专家学者、权威人士发表意见的方式,引导负面舆论、事件向着有利的方向发展。
新闻发布必不可少的是发布前的充分准备,一般新闻发布准备的时间较短,要尽可能多的搜索最新舆论、事件信息,经过参与部门、主管部门共同分析研判,坚持及时、准确、有利的原则,发布内容和主题,才能在高度发达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在新闻发布工作中彰显党委政府尊重事实、敢于担当、履职尽责的形象。
汇报完毕,不足之处请各位领导、同仁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