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好范文网的会员“triotrio”为你整理了这篇大学科研管理部领导班子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大学科研管理部领导班子工作总结
2020年是落实“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谋划“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也是实施校院合署改革的攻坚之年。在校党委校行政的正确领导、教学科研机构和相关部门及科研人员的密切配合下,科研管理部领导班子团结带领全体职工,聚焦学校发展目标,聚力优化创新体系,着力打造一流创新生态,把握发展机遇,奋力担当作为,创新管理服务,圆满完成年度重点工作任务,推动我校科研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
一、重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一)项目策划与申报方面
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增产增效并重、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生产生态协调”“加快构建适应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发展要求的技术体系”的总体思路,聚焦实施农业“特”“优”战略和“六新”突破,围绕发展有机旱作农业、打造农产品精深加工十大产业集群、打响“山西药茶”品牌、推进三大省级战略、晋中国家农高区建设、“南果中粮北肉”“东药材西干果”布局和“三农智库”建设,主动谋划重点项目,精心组织项目申报。全年组织申报各级各类项目80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84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项、科技部对发展中国家科技援助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项;向科技部提交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建议书3项,参与国家“十四五”农业科技创新专项专题规划编制2项;向省科技厅提交103项项目建议书,向省农业农村厅提交38项“六新”项目建议书;协助省科技厅编制了《2020年度山西省重点研发计划(农业)项目申报指南》。
(二)科研立项与经费方面
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仅启动2个涉农专项和省科技厅开展重塑性改革、未启动科技计划申报等极其不利的情况下,全校新增各级各类科研项目594项。新增纵向科研项目346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6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任务)5项、国家转基因重大专项(课题)1项、科技部对发展中国家科技援助项目1项、中央预算内投资农业项目3项;新增横向科研项目248项。新增科研项目合同经费18428.3024万元;科研经费投入总量26489.0529万元,其中纵向横向到账经费19620.0229万元,学校投入科研经费6869.03万元。
(三)科研成果与奖励方面
新增科研成果832项,其中,国家审(鉴)定品种3个、国家登记品种41个、省审(认)定品种58个;植物新品种权6个、授权专利368件(国际发明专利3件,国家发明专利78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97件;行业标准1个、地方标准86个、团体标准9个;学术著作58部;被各级党政机关采纳或主要领导批示的咨询报告或政策建议5项。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436篇,其中,SCI源期刊发表369篇(一区TOP48篇、二区TOP32篇;二区82篇、三区104篇、四区103篇)、EI收录51篇、SSCI收录1篇、ISTP收录2篇,CSSCI收录13篇。杂粮分子育种团队发表在《自然—植物》的“创制C4禾谷类研究的理想模式植物”成为2020中国农业科研32个“亮点”之一。获得各级各类成果奖励38项,主持完成的“内陆盐碱荒地快速改良与高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获得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参与申报的“北方旱地农田抗旱适水种植技术及应用”项目被提名为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并网评、初评,即将授奖。
(四)科研平台与基地方面
“黄土高原特色作物优质高效生产协同创新中心”被教育部认定为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实现了我校教育部研究平台零的突破;“山西右玉黄土高原草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作为我校第一个观测研究站,入选国家陆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建设计划;农业农村部“国家农业环境晋中观测实验站”“国家植物保护忻州观测实验站”“黄土高原区综合性农业科学试验基地”,国家林业与草原局“国家草品种区域试验站(太谷)”落户我校;“山西特色小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山西省藜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通过省科技厅认定,“山西省兽药创新工程研究中心”“山西省功能农业工程研究中心”通过省发改委认定;省农业农村厅依托我校建设种质资源保护中心2个、保护单位1个。“有机旱作农业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列入省部会商议定事项,申报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农业农村部功能农业重点实验室筹建、申报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准备迎接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组织的现场考察、评估。利用农业科技创新工程、农谷专项和合署改革财政专项持续支持建设5个杂粮分子育种平台,新建了作物表型平台,为支撑全校相关研究提供了基础平台保障。
(五)人才与团队培育方面
紧抓推进科技评价改革的难得机遇,向省教育厅建议人才计划增设“重大贡献”评价指标,并致专函推荐,孟俊龙教授入选山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这是自2004年以来我校中青年教师首次入选该计划。在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调整工作中,全校共有171名专家入选,其中,首席专家9名、副首席专家18名、岗位专家144名。利用“农业科技创新工程”专项资金,持续支持了10个科研创新团队的培育工作。
(六)省“1331工程”项目推进方面
入选省“1331工程”的各类项目都在正常进行。省教育厅2020年仅启动了“1331工程”标志性成果奖补计划,我校有4个项目入选奖补计划,获得奖补经费310万元。在省教育厅推进“1331工程”提质增效改革工作中,我校主动作为、积极参与、建言献策、贡献智慧,站在引领有机旱作农业发展和支撑晋中国家农高区(山西农谷)建设的高度,主动承担了编制《推进有机旱作农业产业集群建设情况报告》的任务,相关建议在即将出台的《关于推动高等教育“1331工程”提质增效的实施意见》中体现。
(七)服务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方面
坚持“科技成果‘成’在农大,‘熟’在企业,首先‘用’在山西”的理念,大力推进协同创新和产学研深度融合,鼓励教师、科研人员“走出去”“沉下去”,面向省内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技术需求,承担企业委托任务,研究解决企业发展中的技术难题。组织开展了第五批校级协同创新基地认定工作,认定长期保持产学研深度合作关系的33个省内农业企业为学校协同创新基地。目前,已有138个校级协同创新基地,为科研成果就地及时转移转化、示范推广奠定了合作基础。全校全年向企业转让(许可实施)科技成果57项,到账转让收入948.5万元。
(八)提高学术期刊质量方面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入选全国农林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T3等级和CAB文摘。《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山西农业科学》《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入选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九)学术交流与科普方面
全年组织(承办)学术会议24场,邀请校外专家举办学术讲座147场(院士、国家杰青和长江学者等知名专家52人次)。教师和科研人员外出参加学术会议390人次。我校被中国科协评为2020年全国科普日活动优秀组织单位,组织的两项活动入选2020年度“山西省十项公众科学素质特色活动”并获得奖补,是山西高校唯一获得上述奖励的单位。
(十)科技评价和管理改革方面
印发了学校《关于做好科研领域重大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工作的通知》《鼓励科研项目开发科研助理岗位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方案》《学术恢复科研专项实施办法》,起草了学校《科研诚信管理办法》《科研失信行为调查处理办法》(待学校审定印发)。基于科技评价改革的重要性、合署改革的艰巨性,新的部领导班子站在打造一流创新生态的高度,半年多来系统学习并向二级单位转发了教育部、科技部关于科技评价改革的有关文件和政策解读,及时修订了13类科研计划项目的校内评审推荐指标体系,组织开展了校院科研摸底调查,初步形成了“聚焦产业和领域,汇聚校院创新资源,构建‘项目组—科研团队—产业技术体系(协会、研究会)’梯次推进、全产业创新链布局、基础和应用研究与成果转化有效衔接的协同创新体系,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多元科技评价体系”的改革思路;在广泛、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目前正在全力推进科技评价和科技管理改革相关制度的系统制(修)订工作,待省科技厅重塑性改革完成、相关文件印发后,再结合上级文件精神出台学校相关制度。
二、领导班子建设运行情况
(一)加强政治建设,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坚持学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常态化,第一时间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的重要论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等最新讲话指示精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以及省委相关会议精神,全年组织集体学习23次,坚持学以致用、学用结合,努力将贯彻落实中央、省委重要决策部署与做好我校科研工作结合起来,转化为落实合署改革科研管理的具体举措。
(二)加强班子建设,凝聚提升整体合力。科研管理部领导班子现有正职1名、副职5名,班子成员围绕中心工作,紧密配合,勤勉尽责,务实进取,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校党委校行政有关决策部署,努力把相关决策理解到点、贯彻到底、执行到位。聚焦实施农业“特”“优”战略、“六新”突破和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和“三农智库”建设,坚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和“科技成果‘成’在农大,‘熟’在企业,首先‘用’在山西”的思路,主动策划培育重大重点项目,大力推进协同创新和产学研深度融合,坚持“借船出海,借梯登高”的理念,加强与高水平大学和科研机构合作,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三)全面从严治党,严格落实“一岗双责”。班子成员牢固树立“抓党风廉政建设是本职、不抓党风廉政建设是失职、抓不好党风廉政建设是渎职”的观念,坚持做党风廉政建设的领导者、执行者、推动者,在讲政治、守纪律、扬正气上带好头、做榜样,全年组织8次党风廉建设集体学习,及时传达学习中央纪委十九届四次全会、省纪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精神和校纪委编印的《警钟长鸣》;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反对“四风”,依靠学术委员会进行学术评审,不利用职务和工作之便干涉学术评审;坚持“三重一大”制度,全年召开34次部(处)务会议,集体研究重大事项。
三、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
圆满收官“十三五”,感悟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奋斗拼搏“十四五”,更需咬定目标不放松、狠抓落实不懈怠。与高水平农业高校相比,我们的差距仍然较大,高水平创新团队少、高端科研平台少、重大重点项目少、标志性成果少等制约科研工作提质进位的根本问题依然存在。2021年计划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是聚焦学校发展目标,聚合校院创新资源,围绕主导、特色产业和领域,扎实做好科研团队培育、建设工作。
二是紧抓国家“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立志打一场种业翻身仗”、建设晋中国家农高区、太谷国家现代农业科创中心等战略机遇,大力推进重点项目和高水平创新平台策划申报工作。
三是紧抓设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山西)的难得机遇,扎实抓好申报组织工作,推动申请数量和质量提升。
四是持续抓好标志性成果策划与培育,孵化“国家奖”苗子项目,扎实做好202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申报组织工作。
五是紧抓省政府推动“1331工程”提质增效改革、面向14+N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重点布局的机遇,扎实抓好我校“1331工程”重点项目策划申报工作。
六是落实省科技厅科技重塑性改革精神和合署改革方案,扎实推进科技评价改革和科技管理改革,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多元科技评价体系。
以上是科研管理部领导班子2020年的工作汇报,欢迎各位领导和同志们多提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