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如白驹过隙,弹指间学期已然结束,一学期来,实践基地在各级领导的关怀、悉心指导下,在全校教职工辛勤汗水的耕耘下,在全区各实践校的支持与配合下,全体教职工不忘初心、倾情投入、接续奋斗,立足基地实际,注重过程管理,狠抓工作落实,工作上平稳有序,现就一学期来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简单总结:
一、加强学习教育,提高政治引领
我校党支部现有在职党员8人,退休党员1人。按组织要求规范组织机构建设,每月定期方便灵活的开展党员活动。及时收缴党费,认真按时填写《党支部工作手册》 及时登录“E先锋”平台,实现支部工作规范化、信息化。
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规范党内政治生活提高党性修养,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做好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每月按时召开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学习、交流思想,提高对党的认识,促使教师尽快成长。
三、依法治校,科学民主管理
我们坚持依法办学,规范管理,在严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落实上级领导部门的指示精神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与严格执行基地的各项管理制度,探索刚性的制度管理和以人为本、富有弹性的自主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注重教师的自觉、自律,提高广大教职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积极性。做到以制度管事,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理校,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强化内部管理,进一步提高基地的管理效益。依法办学,依规治校,促使全体教职工人人有担子、有压力,增强了工作自觉性、纪律性、责任感,提高了工作效率。
四、做好后勤保障,营造安全校园
学校后勤工作人员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全局意识,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为教学第一线服务,努力为师生创造一个和谐、愉悦、安全、舒心的工作、学习环境。
基地还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位置,逢会必讲安全,事事讲安全,对上级安全会议精神和文件都能做到及时传达,结合文件精神制定切实可行措施,认真落实。基地以落实“办社会满意的学校”和创建“平安和谐校园”的有关要求为中心,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从增强师生安全意识,强化基地安全管理入手,加强了校园及周边环境治理,优化育人环境,保障基地教学秩序的正常开展,切实把基地安全工作作为提高依法治校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件大事来抓紧抓好。
五、强化师风师德建设,促进校园和谐发展
1、领导重视,抓住思想教育不放松。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学风和校风,教师的形象直接关系着学生素质的路养。因此,师德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种职业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我校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时时严格要求自己,时时自我反省,做学生的表率。
2、营造良好氛围,注重思想教育实效。为了做好教师政治思想工作,学校采取多种形式,理论联系实际,努力提高教师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通过坚持全校教师周一政治学习制度,提高教师的政治理论水平和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水平,在校内营造一种政治思想教育的良好氛围。
3、我校将师德师风建设与年度考核、教育教学管理等师资队伍建设的其他内容有机结合起来,以期促进师德师风建设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通过开展师德师风自查活动,学校领导、教师进一步转变了工作作风,提高了办事效率文明执教,优质服务于学生。
六、重视队伍建设,培养优秀师资
师资力量的雄厚与薄弱,直接影响学校的教学水平。一直以来,我校注重对教师队伍的建设。首先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开展教师政治业务学习,对我校临时教工采取深入谈心,树立起正确人生观、价值观,明确肩负责任,真正做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再有以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为重点,鼓励教师自学,为老师提供各种学习机会,使全体教职工共同成长。
在教师管理上,我校把教师的管理制度落到实处,坚持考勤制,出勤与绩效工资直接挂钩。
七、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打造学生喜爱的课堂
近年来,我们都已经意识到了实践活动在教学中的重要性,我校自建校以来,努力实施新课改,学习新课标,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引领学生走向社会,关注自然,体验生活。我校注重促进学生爱自然、爱生活、爱家乡,进而爱社会、爱祖国等方面的思想素质的提升,鼓励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正确形成,号召、推动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勇于承当社会责任和义务,培养自我开展和合作精神意识。
根据学校、教师、学生三个层面确立的课程目标,分别确立了人与自然、人与生活、人与社会三个分目标,同时在课程内容、组织形式和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有益的尝试。
综上,实践基地立足学生的长远发展,以综合实践活动和劳动教育的开展,与学生同在共行,帮助学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品德修养,增长技能、增强综合素质。进一步打造高效的实践活动教育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