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反映:百姓反映披着网红外衣的“虫虫特工”需谨慎
百姓反映披着网红外衣的“虫虫特工”需谨慎 “虫虫特工”原指主要成员以消灭害虫为主的天敌昆虫,常见的有螳螂、蜻蜓、步甲、虎甲等,现又指因满足人们兴趣爱好,通过各类渠道从国外非法入境的外来昆虫。近日,一则“成都海关查获4头活体‘大力神甲虫’”的消息引起网友对“国门生物安全”的讨论。据海关总署数据统计,今年一季度全国海关共截获检疫性有害生物173种,1.39万次,通过伪装成甲虫玩具、埋进盆景土、谎称陶瓷花瓶等各类奇异方式,臆想突破海关进入国门……而我国在2021年就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修订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止携带、寄递进境的动植物及其产品和其他检疫物名录》,明文规定了活动物(犬、猫除外)禁止携带、寄递入境,海关将对此做出销毁或退运处理。尽管如此,不少网络平台上仍存在大量贩卖走私外来物种的情况,这种流行趋势或引发物种保护、生态安全以及健康和公共卫生问题。引发问题如下:
一是携带细菌、病毒进行传播。昆虫类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止携带、寄递进境的动植物及其产品和其他检疫物名录》规定的禁止邮寄进境物,这些活体动物未经检疫,可能携带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一旦传入国内将威胁本地生态安全和人民身体健康,有的“异宠”具有毒性,若随意饲养,可能危及饲主人身安全,存在较大的生物安全隐患。
二是破坏生物多样性。繁殖能力强的外来物种能以很快的速度适应生存,形成规模后可能会破坏本地生态的自然性和完整性,摧毁生态系统,危害动植物多样性,对同一环境下的生态物种造成很大威胁,如:2019年我国云南省首次发现名叫“草地贪夜蛾”的外来昆虫,其表现为寄主广泛性且多食性,可危害80余种植物,最易嗜好玉米、水稻、小麦、大麦、高粱、粟、甘蔗等作物,入境后对当地农作物造成很大损失。
三是污染基因库、破坏生态结构。外来物种入侵会与本土物种杂交导致基因库污染,为适应新生存环境,昆虫基因组内特定区域和表观遗传修饰会组合突变,获得更加适应环境的能力从而影响其他物种,产生对生态结构破坏的现象。如:日本曾在当地发现了本土扁锹甲以及泰国扁锹甲杂交产生的新物种,后者因杂交优势显示可能会取代本地物种并影响该地区生态结构。尽管如此,披着网红外衣的“虫虫特工”在网络平台却存在交易的灰色地带,规范售卖流通外来物种问题亟待关注。
意见建议:一是强化入境口岸监管。口岸检疫监管是防控外来昆虫入侵的第一步,至关重要。建议入境口岸监管部门总结归纳近年来国外昆虫的入境方式、渠道和携带重点人群,强化对外来昆虫容易藏匿的物品和渠道严格检验,如严格检查进口的苗木、木材、种子、粮食、动物产品、邮寄物和各类携带品,同时强化运用红外设备、热感应设备的入境检验手段,多管齐下切实阻断外来昆虫的入侵渠道。二是重视网络平台监管。针对新兴物联网交易平台,建议网络监管部门要完善好昆虫交易相关管理办法,针对“外来物种”该明令禁止要禁止,对涉及违法犯罪的该追究刑事责任的要追究。同时督促电商平台方应健全审核机制,对网络销售、直播带货外来物种的用户和行为及时关停。三是加强公众宣传教育。面对虫虫入侵的现状,宣传部门要通过全方位多渠道进行宣传教育,既要突出宣传重点,告知“虫虫特工”买主们购买、携带外来物种的潜在风险和负的责任;又要扩展宣传触角,创新设计宣传载体,直观、生动面向群众进行社会宣传,采用新媒体(抖音、快手、微博、新闻网)、海报、标语等宣传方式,把外来“虫虫特工”的危害植根于买主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