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反映:“异宠”非法交易存在“三难”亟待重视
保护野生动物,关系到国家公共卫生安全和生态安全。当前我国野生动物保护工作正全面展开和推进,野生动物保护法网日趋严密,但在当前严格执法环境下,网络上以“异宠”的幌子下的野生动物非法交易大行其道。非法“异宠”交易不仅违反我国野生动物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和国际公约,还由于存在大量走私境外物种,或者“异宠”被遗弃、“放生”、逃逸等情况,给我国本土生物种群和公共卫生防疫均带来安全风险。据了解,此前太原海关缉私局就查获某“异宠”卖家从境外将173条保护类野生动物绿鬣蜥、平原巨蜥分别卖往境内多地牟利。
一、存在的问题
1.违法行为监管难。网络上的非法“异宠”交易中一般采用暗语,再加上网络交易频繁、野生动物识别与鉴定成本高等原因,导致违法行为取证较难,难以第一时间惩处。同时,国家虽然明确规定了禁止寄递或者在邮件内夹带各种活的动物,但如果快递企业对此视而不见,再加上执法力量有限,监管也会形成大范围真空,导致不法分子铤而走险。如今年4月21日就报道共青城市一男子网购一只美洲绿鬣蜥饲养近一年后因举报才被发现。
2.制度约束难。不少走私入境的动物因属于外来物种,且未纳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既不是国家明文规定的保护动物,也不是“三有”或省级保护动物,导致相关部门无权管辖,特别是由于饲养人员不专业,在饲养过程中导致野生动物出现死亡或被遗弃现象,但因是外来物种,如果没有具体明确部门管理,这既不利于野生动物的保育,还存在物种入侵和危害公共安全的风险。近年来,有关毒蜘蛛、毒蛇、鳄鱼等异宠伤人的事件不时发生,如早前就有新闻报道陕西渭南华州区一位21岁的女孩被自己通过网络平台从广东清远市一卖家手中购买银环蛇咬伤而死亡。
3.饲养观念普及难。正所谓没有需求就没有交易,虽然明确规定个人饲养野生动物除需依法办理相关许可证时,交易时还要按照动物的保护级别向主管部门申请批准。但是当前很多“异宠”饲养者,明知道发现会被处罚,但是还会抱有侥幸心理,因为觉得购买“异宠”饲养更加“与众不同”和“有面子”,而且也难以发现处罚。包括在一些视频社交网站上,饲育保护类野生动物“异宠”的视频受到大量粉丝追捧,也起到不良示范作用,如在哔哩哔哩视频网站中,检索“异宠”两字就有近千条视频,其中部分视频点击量多达百万人次。
二、对策和建议
1.持续完善制度约束。建议有关部门及时制定、调整相关名录和配套规定,明确管理责任主体,包括对平台、物流上的制度约束也要进一步细化完善,如当前大部分的违法交易都是藏身于网络平台,建议进一步明确平台运营方监督审核责任。
2.加大行政打击力度。建议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对非法捕猎和走私的打击力度,加强对网络交易平台、社交平台的监管力度,第一时间清理、过滤、删除涉及野生动物违法交易信息。同时在物流监管上进一步加大力度,强化快递实名制和开箱检查的必须性,对违法违规的快递企业,第一时间进行处置,形成震慑效应。
3.加强教育宣传力度。建议进一步加大教育宣传力度,正所谓没有需求就没有非法贩卖,要充分让群众认识到非法饲养“异宠”的危害性和后果,不要让喜爱成为伤害,同时通过打击一批非法饲养典型案例,进一步警示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