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财政学求职信
尊敬的先生、女士:
感谢您阅读我的求职信及简历。
我现在就读于浙江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方向,即将于2014年7月毕业。现向贵单位应聘。
大学期间我的成绩优秀,基础扎实,对专业课,如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金融、国际企业管理、国际营销、电子商务、商务谈判等有浓厚的兴趣,并参加了初级公关员、外销员资格认证考试。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探索修正自己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自学能力。在语言能力方面,毕业于杭州外国语学校的我,具备较好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同时我选修日语作为第二外语,具备基本的日语交流能力。此外,即将大学毕业的我,在丰富的实习工作中表现出来的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发现问题并且迅速解决问题的学习态度和能力,以及团结协作的精神也已得到了实习单位的充分肯定。
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不仅充实了我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为我今后步入社会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待人诚恳,热情大方,良好的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使我拥有了宝贵的友谊和同学的认可。我相信良好的个人素质会为我赢得发展,并且在不断的社会磨练中最终为社会所认同。
贵单位优秀的企业文化和广阔的发展前景让我憧憬,希望能有机会加入贵公司,尽自己所能,贡献自己的力量,与公司共同发展。我有足够的勇气和信心面对挑战,完成贵公司交给我的各项工作。
期待能有一次与您见面的机会。谢谢!
此致
敬礼
第二篇:财政学求职信范文
财政学求职信范文
文章来源:应届毕业生求职网 更新时间:2014年08月08日
自荐信样本(财政学自荐书)
财政学自荐书范文(一)
自荐信
尊敬的领导:
您好!
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阅读这封自荐信!我是浙江财经学院2014届本科毕业生,怀着一颗真诚的、朝气蓬勃的心向您毛遂自荐!
四年前我以一本分数线被浙江财经学院入取,经过四年的大学学习与生活,我已经具备了当代大学生应有的各方面素质和能力。在拥有较广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面的基础上,系统地掌握了财税和会计方面的专业知识,擅长财务报表编制与数据统计分析,企业财务管理,熟悉成本及预算管理,税务筹划,财经法规以及微观与宏观经济分析等。能熟练操作计算机,在校期间,曾获得学院优秀学生奖学金。
理论与实践对于我来说同样重要。在校期间我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利用课余时间作促销员,争取自强、自立。在寒、暑假期间,我到公司实习,并撰写了实习报告和论文,还与同学一起合作参加校学生课题研究,并顺利结题。总之,我珍惜每一次实际工作的机会,积累了
一定的社会经验。
相信四年大学的磨练已将我锤打成为一名品德端正、意志坚强、思维机敏、有崇高理想和远大抱负,具有进取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出色的大学生。如果我有幸能成为贵公司的一员,我将把我所有的青春和热情倾力投入到我的工作中,取得应有的成绩,为公司的发展壮大贡献自己的力量。
“良禽择木而栖,贤才择主而侍”。请相信您的眼光和我的实力,给我一个施展才华、贡献力量的机会!祝事业发达、蒸蒸日上!
此致
敬礼!
自荐人:王西鹉
第三篇:财政学
▲分析行政管理支出中的“三公经费”支出,谈谈你的认识
什么是“三公消费”
“三公消费”又称“三公经费”是指,用财政拨款开支的、仅限于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招待费范围。
国家工商总局财政拨款"三公经费"2014年决算情况与2014年预算情况
一、财政拨款开支“三公经费”的单位范围: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使用财政拨款开支“三公经费”的单位共有8个,包括: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机关、离退休干部办公室,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商标局(含商标评审委员会),以及总局行政学院、经济信息中心、市场研究中心、中国消费者协会、中国工商行政管理学会等5个直属预算单位。
二、2014年财政拨款开支的“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情况
2014年,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财政拨款“三公经费”预算数1111.40万元,决算数为957.33万元,决算比预算减少154.07万元,下降了13.86%。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413.93万元,占43.24%,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支出430.84万元,占45.00%,公务接待费支出112.56万元,占11.76%。具体情况如下:
(一)因公出国(境)费支出413.93万元:多边国际交流与合作支出135.64万元;出国谈判、工作磋商等支出119.85万元;境外培训、业务考察等支出158.44万元。
(二)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支出430.84万元:车辆购置费支出0万元(2014年未更新购置车辆);车辆运行维护费支出430.84万元。
(三)公务接待费支出112.56万元:主要用于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与国内立法机构、研究机构对《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个体工商户条例》、《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管理暂行办法》等法规规章的修改、制定的研讨论证;举办世界知识产权日纪念活动等所发生的开支。 三、2014年财政拨款安排的“三公经费”预算情况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2014年财政拨款安排“三公经费”预算1092.41万元,比2014年预算数减少18.99万元。其中:因公出国(境)费预算414万元(零增长),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预算538.41万元(较2014年下降2.36%),公务接待费预算140万元(较2014年下降4.11%)。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二〇一四年
对“三公经费”认识
(一)政府网站大多“不提”三公消费。一年公车消费多少、公费出国花了多少、公务接待费是多少?为什么现在政府难以公开三公经费?这在于基础工作不到位。针对公众关心的“三公”支出,应该建立机制公开上网,接受监督。
(二)财政拨款情况。2014年我部“三公经费”财政拨款决算数,是指我部本级2014年财政拨款实际支出数,包括使用当年预算实际发生的支出和使用上年结转和结余资金发生的支出,不包括当年国库集中支付结余数,与部门预算执行数口径不同。
(三)行政成本应该上网公开。《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以来,政府信息公开的状况不尽如人意,普遍存在公民知道或容易知道的就公开,公民不知道或不容易知道的就不公开的现象。
相关建议
加大政府信息网上公开力度,让民众拥有更多的知情权。“信息公开是做好监督的前提条件,互联网技术为信息公开提供了便捷经济的条件。”目前,政府部门的网站所提供的信息还远远不能满足民众的需求。建议各级政府部门在网站上有计划地、较为详细地公布包括工作计划、经费预算、工作进展、单位和个人(特别是领导干部)履职情况、经费使用情况、重大事件的应对处置情况等各方面的信息,通过信息及时有序的公布,自觉接受民众的监督。
要真正遏制“三公消费”现象,监督是重要的,我们不能只通过政府部门自身监督,而是必须引入第三方监督,这就有两个方面:一是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监督,各个部门的“三公消费”的预算、决算,必须通过人大常委会审批,我们必须下决心在以后的制作安排过程中让人大做一个财政预算,特别是在“三公消费”方面有一个主要的监督机构。二是下决心每年坚决公开“三公消费”的一些预算的注资,进行社会舆论监督、媒体监督和公众监督。 要使监督有效,必须下决心使“三公消费”的数字要进一步细化,现在我们公布出来的“三公消费”一个总的方面,公款吃喝多少,公车使用费,出国费用是多少,没有细化,公众就无法监督,人大常委会也无法监督,没有细化,就不知道这些费用是不是合适、合理、符合公众要求。要使“三公消费”监督落到实处,“三公消费”的预算、决算要细化,细化多项,每一项的支出是不是合理,只有细化了,公众才能进行监督,才能分辨出来。
第四篇:财政学
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部门,其兴衰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兴衰。房地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确保房地产业健康稳定发展不仅有助于我国抵御经济危机,而且是预防通胀的重要措施.在我国经济复苏这段时期内,国家将对房地产市场进行结构优化,包括支持保障性住房的发展,遏制投机行为,科学测算用地指标,严格规范土地储备,打击"囤地"行为等,以达到房地产市场和谐稳定发展的目标。
1 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基本现状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工业化步伐的加快,中国房地产业一方面得之于天时,在总体上对经济社会的发展确实起到了促进作用;另一方面由于野蛮生长,其负面影响也在蔓延,不仅扭曲了经济结构,成为经济社会的一大隐患。因此,对迅速蔓延的房地产负面影响,不能掉以轻心,要高度警惕,及早预警。
房地产供求总量上的非均衡一般表现为潜在总需求大于有效需求,实际供给大于有效供给,即超额需求和超额供给同时并存,也即短缺与过剩同时存在。
2 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不均衡的原因
房地产价格的粘性导致房地产市场非均衡新古典经济学的完全竞争模型假定信息是充分的,商品是同质的,交易双方是自由进出市场的,交易双方是数量众多的,这样市场价格具有伸缩性,就可以通过价格调整以达到供需平衡
过高的交易成本导致房地产市场非均衡房地产市场中过高的交易成本来自住房的消费品特性。住房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具有不可移动性和差异性。其不可移动性体现在它的区位特征上,包括小区环境及住户的社会经济地位,所处地段本身的物理特性和可达性,以及与工作地点、亲朋好友之间的交通方便程度等均在考虑之列。
中央金融政策的变动导致房地产市场非均衡,房地产业是一个资金密集型的行业,房地产业的发展需要金融业的介入和支持。金融政策也就成为调控房地产市场的主要工具之一。预期的不确定性导致房地产市场非均衡,由于房地产的生产周期长、价值量大、位置的固定性等特点,因此房地产市场上供求双方的行为都会受到有关未来预期因素的影响。
3 房地产“泡沫”增长的影响
房价收入比,是国际通行的衡量房地产泡沫的主要指标,是指住房价格与城市家庭年收入之比。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发达国家的房价收入比一般在1.8-5.5倍之间,发展中国家合理的房价收入比在3-6倍之间
发达国家住房保障制度对我国启示
①各国住房政策差别非常大,但主要还在于住房供应体制差别
对比英国与法国、德国、日本的住房政策不难看出,是否依靠市场来提供城市住房是相关政策差异巨大的根源。
②政府参与住房供应十分必要
英国作为城市住房供应政策最早形成、最具有典范意义的国家,其公共住房政策有较高参考价值,而近来英国政府推出的公屋冲击计划更说明,公共住房比重下降与过度依赖住房市场必然会引发城市住房的供应问题。
③ 资源条件特别是土地资源条件对住房供应体制选择有重要作用
5 房地产市场的调节机制
5.1 发挥价格、调整的双向调节机制
价格调整是指在价格具有充分灵活性的条件下,交易者完全根据市场价格方面的信息而进行的调整需求量和供给量的活动。这是瓦尔拉斯均衡中的情况。在价格调整时,交易不受供求数量的限制。在均衡价格体系之下,成交量等于需求量,需求量等于供给量。数量调整是指在价格不灵活的条件下,交易者除了要根据市场价格方面的信息来调整需求量和供给量外,还要从市场的供给数量和需求数量方面取得信息,以调整自己的供求活动。换言之,在数量调整时,交易者和交易行为都要受到供求数量的限制。5.2 完善房地产市场运行机制
5.3 完善房地产宏观调控机制
虽然非均衡作为现实经济的常态,更为接近现实,但瓦尔拉斯均衡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和方向,即“均衡取向”。要解决这个问题单靠市场机制自发调节是不行的,因为完全依赖市场机制自动调节,经济由非均衡到均衡需要相当长的周期。
5.4 引导房地产开发商理性投资,购房者理性消费
首先,加强对房地产开发商的管理,规范其市场行为,避免投机。房地产开发商是房地产市场供给的主体,其应加强市场调研和市场营销意识,生产适销对路的房地产产品,房地产开发商的投资行为一定要理性,在这方面政府可以从制度上人手,例如加强对其项目建议书的审核等。
其次,引导购房者理性消费。政府应实施引导性政策,宣传国民经济发展不同阶段人们应有的理性消费观念,避免不分年龄、收入段的盲目攀比、超前、超能力的商品房消费、投资理念,以降低社会公众的主观需求。二手房以较低的价格、实用的结构和较为齐全的设施,符合城市中低收入群体的需求。
5.5善房地产市场法规。
完善房地产产权、开发、交易、中介、税费、价格和物业管理的法规,制定一套较为健全的政策法规,完善房地产市场的游戏规则。使房地产市场能有序发展,让房地产市场有一个公平竞争的机制,给投资者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对土地的供应、闲置土地的回收、商品房的预售、房改房上市等作明确的规定。
结语
总之,房地产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治理房地产市场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力量的协调合作,共同治理。当前调控应关注两个层面,从中国房地产当前的形势看,2014年的调控政策重点关注了两个层面,一是严厉打击房地产投资和投机,控制房价,防止泡沫的继续扩大;二是防止房地产泡沫破灭引发危机和风险,保持房地产和房价的健康稳定发展。政策可行的路径是,一方面控制投资和投机以控制房价,另一方面通过保障住房缓解自住需求,同时加快经济增长和城市化进程,逐步挤压房地产中的泡沫。
第五篇:财政学
财政学
第一章:市场失灵及其表现形式;公共物品的定义;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区分标准;
公共需要的特征;财政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的含义及实现机制和手段
第二章: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成本-效率”分析法、公共选择理论
第三章:瓦格纳法则;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因素;我国财政支出结构调整和优化的政策
和具体措施;购买性支出转移性支出
第四章:社会消费性支出的项目;行政管理费的构成;我国行政管理费规模居高不下的
原因分析;教育支出的提供方式;政府提供对卫生医疗事业的理论依据
第五章:乘数作用;政府财政投资的特点、范围和标准;基础设施投资的提供方式;财
政对农业注入资金的必要性;财政在农业投资的重点领域;财政投融资的概念、意义和特征
第六章:社会保障的改革;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保障制度的经济意义;西方各国社会保
障制度的;我国的基本保障制度;财政补贴经济影响的机理及其实际经济效应;我国现行财政补贴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思路;税收支出的概念与分类
可写论文:1、浅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税收宏观调控作用2、统一内外企业所得税的意义和影响浅析3、关于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研究4、关于我国积极性财政政策思考5、促进社会教育公平的政府责任研究6、浅议新形势下中国财政支农政策选择7、优化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政策选择8当前县乡财政面临的困难和对策探讨9、我国积极财政政策风险及其防范10、缩小地区经济差异的财政政策建议11、我国公共财政体制教育投入的现状分析及改革对策12、试论我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3、我国财政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对策研究14、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对策选择15、加强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的对策研究16、我过
建立绿色税收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7、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的重要意义及对策探讨
18、完善我国国债市场的对策研究19、我国财政支农存在的问题及制度选择
20、浅析财政支农对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21、加强财政支农资金管理的对策研究22、加强地方财政支出管理的对策研究23、优化地方财政支出的对策研究24、我国财政教育支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25、我国财政分权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26、浅谈我国分税制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27、取消农业税后县乡财政困境问题研究28、浅谈如何处理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的关系29、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局限性及对策初探30、我国税收征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31、关于我国开征社会保障税的若干问题的探讨32、我国农村养老保险问题初探33、地方财政在建设现代农业中的作用探析34、浅谈公共财政与市场经济35、关于政府采购制度若干问题的探讨36、完善地方财政体制的有效措施探讨37、浅谈我国公共财政的职能38、完善地方财政体制的有效措施探讨39、浅谈我国政府采购制度的完善与管理40、 我国行政机构改革的财政思考41、浅议我国分税制下乡镇财政体制改革42、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风险及其防范43、我国西部经济发展中投融资机制研究44、现行财政体制对乡镇政府行为的影响分析45、公共财政框架下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46、关于“绿色”税收问题的探讨47、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合并的利弊分析及影响48、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的税收政策选择49、关于开征燃油税的思考50、缩小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税收政策取向51、县乡财政困难成因及其治理途径分析52、促进我国农民增收的财政政策研究53、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浅论54、关于分税制下的地方财源建设问题的思考55、关于基层政府债务问题的思考56、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