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不断提升做好工业商贸工作的能力水平,在州委的关心安排下,我有幸随全州工业商贸专题培训班赴浙江大学开展了为期一周的专题培训,通过培训,我本人深受启发、感触很多。
一、求是华家池,一路行来收获颇多
通过短短的一周学习,让我对浙大“求是"的学风和严谨的治学态度有了深刻的了解,感受到了浙大“永不满足,追求卓越”的精神,“勇于创新,敢于突破”的发展理念。通过在浙江大学听取高校教授精彩讲课和广汽传祺、温州义务小商品市场的参观学习,我的思想进一步解放,对工业商贸的理解进一步加深。观念转变天地宽。创新是杭州最亮的城市名片,在杭州人眼中,人才是创新的基础。培训期间,有多位老师不止一次的提到浙江省对于人才重视的经验,能看出来他们作为浙大教授的那份傲骄,从他们身上能看出杭州发展的活力。从安吉余村“两山论”、“百千万工程”“四千精神”,我们感受到的是浙江人敢为人先、力争上游的精神。以前总认为,浙江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成为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是理所当然、顺理成章的事。在培训学习中我们发现,事情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物质成就的背后是精神,是浙江独特的文化个性。这就是:经世致用,敢为人先!浙江经验告诉我们,东西部的差距,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差距,更是思想观念和精神文化上的差距。要发展经济,必须首先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做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求是创新”的浙大校训,可以作为我们工作的指引。
二、奋进新征程,争做新理念下工业商贸坚定践行者
一提到浙江,人们自然就会联想到杭州、联想到西湖。但是,通过所听所见,深入了解了浙江从“鸡毛经济”到“智慧经济”的转变,给我带来了深深的震动,下一步,我将结合工作实际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强信心、抓落实,在把个旧建设成为云南新型工业化强市的新征程中奋勇争先。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王宁书记红河调研的批示指示精神,尤其在有色金属产业方面,跳过中低端,直接进入高端,建立新优势,抢占新市场。立足有色金属产业基础,服务好全市传统有色金属产业存量企业满产达产。围绕锡基材料、铜基材料、铟基材料、特种合金材料和新型铝型材等行业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延伸有色金属产业链。将锡、铟、铜、铅、锌从开采冶炼环节延伸至高附加值的制造环节,由料变材、以材成器。巩固锡化工及锡材料生产基地的产业优势,加大甲基锡、无机锡、苄基砷酸等锡、砷深加工产品以及以锡为主的精细化工产品的生产能力,提高有色金属产品就地加工转化率。
(二)突出工作重点,进一步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切实增强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把“下沉一线、助企纾困、为民办事”实践活动不断深入。在冲坡哨片区布局锡、铅锌等产业链延伸,逐步过渡到高端合金、靶材等领域,在绿色低碳示范园区布局有色金属和稀贵金属回收利用,并引进和延伸以有色金属和稀贵金属为主的产业链。充分发挥蒙自经开区产业聚集优势,在大屯片区(先进制造产业区)围绕有色金属精深加工及新材料、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三大主导产业,加快与行业龙头企业对接,引领推动有色金属产业集群发展。
(三)狠抓工作落实,进一步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着力找差距、找方法、找路径,更好地推动改革发展各项工作。进一步深入推进作风革命、效能革命,大力推行“三个工作法”,加快个旧市有色金属延链、补链、强链建设,重塑有色金属产业新优势。研究制定推动有色金属全产业链发展和现代产业发展的相关措施办法,补齐发展短板。紧盯有色金属加工产业集中地区,同时,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强化与广东先导等行业龙头企业的合作,加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个旧高质量发展。
(四)紧盯“三大经济”谋实策、出真招。着力壮大资源经济,拼产业、延链条,深入挖掘资源价值,依托储量丰富的霞石、稀土、锂矿石、地热等资源,深入开展开发,研究工作。有效延伸有色金属精深加工产业链,稳步推进个旧伟俊冶炼厂技改搬迁转型升级、云南锡业锡化工材料有限责任公司6000吨/年锡基中间体、鑫联环保固废物炼铁烟尘资源化综合利用造液系统优化等项目建设。着力壮大口岸经济,拼开放、强贸易,积极推进口岸腹地一体化建设,融入河口沿边产业园区,提升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示范效应,全力引培国际货代、加工贸易、外贸综合服务等专业市场主体。提升跨境电商对个旧市外贸发展的支撑作用,加快推进龙工厂(滇南)数字贸易产业服务基地项目建设。着力壮大园区经济,拼平台、聚动能。健全完善园区运行机制,加快项目扩园、企业满园、集群强园,“一园一策”壮大园区经济。探索成立运营公司,集中精力抓招商、抓项目、抓服务。统筹推进碳达峰,全力推进“绿色能源”与绿色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在创成国家工业固废利用示范基地的基础上,加快创建国家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示范基地。
三、补足精气神,以全新的精神状态投入工作
“干事最好的时期就是现在,干事最好的舞台就是脚下,干事最好的环境就是自己。作为新时代青年干部,将来的日子我将筑牢对党忠诚政治品格,牢固树立“功成不必在我”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格局与担当,练就干事创业过硬本领,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始终做到脚踏实地、奉献担当,把握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中面临的新机遇、新优势、新挑战,以“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效率意识,只争朝夕、奋勇争先,在推动全市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道路上贡献自身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