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能搜索到更多你想要的范文→
当前位置:好范文网 > 心得体会 > 观后感 >

血色浪漫观后感(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16-03-04 09:01:47 审核编辑:本站小编下载该Word文档收藏本文

第一篇:血色浪漫观后感

<血色浪漫>人物点评及观后感

《血色浪漫》一部时代变迁的红色经典,讲述了文化大革命后期北京一些纨绔子弟高中毕业生的命运,其中情感纠结命运多折,钟跃民、周晓白、张海洋、郑桐、袁军、高钥、秦岭、宁伟、李奎勇、吴满囤、叶楚良都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每一个年龄段的成长故事都深入人心。(重点在最后,不爱看的直接看最后)

钟跃民,不甘于平凡的一个人,他适合浪迹天涯孤独终老,虽然结局的时候高钥前去找寻钟跃民,但是否在一起还是未知数。在感情上,他是一个失败者,他不敢去爱不敢接受别人的爱,他觉得欠周晓白的,欠秦岭的,欠宁伟的,欠高钥的,他不敢去面对。却要装出一付满不在乎的样子,油嘴滑舌是他的天性,风趣幽默是他的性格,玩世不恭是他的选择。但最终的归宿或许还是属于高钥和他共同创造的饭店。

张海洋,一个富有正义感,重友情的人,是个好汉子。在友情上,为了钟跃民他把感情放到了第二位。在公事上,为了抓宁伟他把友情放在了第二位。他对周晓白才是真的爱,也只有张海洋才能带给周晓白幸福。在他和钟跃民和周晓白的感情纠纷中,他始终在坚持,在等待,就像周晓白坚持爱着等着钟跃民一样,不过到最后,张海洋还是胜利了,我想他是幸福的。

郑桐,出生书香世家,从一开始就戴着那幅大眼镜,一直到结局也没说换一个。他的幽默感不次于钟跃民,油嘴滑舌也不知是天生的还是近朱者赤(是不是用近墨者黑更好一些?)。插队之后逐渐醒悟,回头是岸开始研究学问,并且最终选择了坚持。插队对他来说绝对是件好事,因为他捡回来一个好老婆蒋碧云。

袁军,正宗的高干子弟,小时候就从家里偷瓷器往外卖,卖完了买两大桶冰激凌??到最后八成也就他混的最好了,这名字起的也好,袁军袁军——原来是军人。当兵之后就没脱下过军装,到最后还混到了国外。他绝对是最幸运的了,从马上要插队去了他老子就被放出来就可以看得出来。

李奎勇,从小就是个穷孩子,讲义气,明知小混蛋前去赴会必死无疑,他还是义无反顾陪小混蛋去着死。生死关头被钟跃民救了出来并和钟跃民成为了生死之交,他是整部电视剧中最接近我们生活的一个角色,在乡下回城后开起了出租车养家糊口为生活奔波忙碌,但最终还是没有摆脱命运的捉弄,死于癌症??

吴满囤,比李奎勇还要穷的穷孩子,张海洋说满囤没到部队之前连包子都没吃过,导致发生了还想把包子邮回家让父母尝尝的笑话,跃民和海洋虽然有时候欺负他,后来三人还是成了好兄弟,满囤连走正步都走不好,但是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精神最终提干留在了部队,在云南的一次生死任务中为了阻止张海洋前去排雷第一次出手并打晕张海洋,排雷过程中遇到毒蛇为了救身边的战友满囤不幸牺牲。

宁伟,小时候就是一跟屁虫,可能是看见哥哥被杀之后变得有些嗜血,到了部队之后遇到了跃民、海洋和满囤,并虚心学习跃民的格斗技能、海洋的神射枪法、满囤的攀爬技巧,这些都间接导致了宁伟被迫离开部队和越狱成为杀手并最终走向死亡的道路。钟跃民觉得欠

宁伟的,宁伟也觉得欠钟跃民的,所以宁伟宁可从三楼跳下去逃跑也不敢向钟跃民开枪,宁伟并不是一个冷血杀手,如果他最终不去拜祭父母他或许还有一条活路,如果他选择的是拼死反抗,他最少可以杀死几十人。但是他面对跃民和海洋两位大哥,他还是卸下了弹夹选择了死亡。值得一提的是宁伟的红颜知己珊珊也选择了追随宁伟,开枪自杀。如果真的有地狱,他们一定会很幸福。

叶楚良,很有钱的一个男人,钻石王老五级别的。为了秦岭可以放弃一切,包括男人的尊严!算是一个好男人吧,没有钟跃民的幽默;没有张海洋的阳刚;没有宁伟的凶猛。但不管放在现在还是那个年代,这绝对是个抢手货。谁叫他那么有钱呢!可是他偏偏爱上了秦岭这个女人,黔驴技穷的他应该吃些补脑药了??不然会头疼的紧。

周晓白,早期死去活来的爱着钟跃民,共同创造了一出爱情悲剧,最终也没读懂钟跃民的她还是选择了张海洋,或许她也不明白到底爱谁多一些。但是不管是歪打正着还是回心转意,选择了张海洋,幸福也就离她不远了,因为张海洋不仅栓住了她的心,还栓住了她的胃。

秦岭,这个女人让人感到可怕,她对爱情的冷静让人很无解!但同时她也是悲情的角色,为了救钟跃民,她心甘情愿的跟了叶楚良去新加坡,不过她的心是为了钟跃民而情愿。满脑袋都是爱情路标的她竟然也有晕头转向的时候,看来小秦同志还是爱小钟同志多一些。顺便替小叶同志默哀下??

高钥,美貌少女,女人极品中的极品,男人的尤物,就连一向狡猾的钟跃民都差点中了她的美人计,由此可见一斑。对待感情,她即不像周晓白那样约束钟跃民,也不像秦岭那样对感情直观,她可以随着钟跃民去做钟跃民想做的任何事,这样的女人才适合钟跃民,她才是读得懂钟跃民的那个人。话说钟跃民摊一煎饼就弄到了一个极品媳妇,真不知道这小子走的什么狗屎运。

顺便说一嘴,看完了这部电视剧的女人都想找一个“像叶楚良那么有钱的,像钟跃民那么幽默的,像张海洋那么认真的,像郑桐那么有才的,像袁军那么有权的,像吴满囤那么老实的,像宁伟那么有安全感的男人。”结果呢,往往嫁了一个李奎勇那样的男人??

血淋淋的现实啊,世间能有几个那么完美的男人??大部分都是李奎勇,也包括我,可是,谁愿意嫁给我呢???哈哈??想嫁的下面报名哈,仅限18至22岁女性。

第二篇:血色浪漫观后感

《血色浪漫》观后感

这是我第二遍看《血色浪漫》了,不知道为什么,我会对那个年代如此的着迷。那些出生于50年代,成长于文革的青年,那是怎样的青春,我不清楚,但唯一可以确定的是他们比现在的那些非主流、颓废的、哀怨的年轻人要健康向上的多。我想也许正是这样沉重、阳光、经过岁月洗礼的东西才是那样值得我们去回味。

到今天,我第二遍只看到第11集,可是我就迫不及待的想写点东西了。这电视到了第11集,主要讲了两件事情:男主角钟跃民在北京城的顽主生活,以对付小混蛋为主要线索;第二件事情是他到陕北插队的知青生活。也主要讲了两段爱情:钟跃民和周晓白在北京纯洁美好的初恋和钟跃民在陕北时与秦岭知音般的热恋。

在北京,钟跃民他们在念高中,自从66年后就没怎么读书,整天混混,却也是充满欢乐和乐观的生活。印象最深的是钟跃民他们的口才,说话一溜一溜的,特别贫。他脸皮也厚,一副玩世不恭的样子,却很义气,充满血性。感觉那个时候的钟跃民,其实也没什么特别的,那样的男生北京城里多了去了。要说他有什么值得别人喜欢的,那也就是他比别人长的帅一点。那时的他像个不懂事的小男孩,其实,很多男生的普通就在于他们永远停留在了那个阶段,但钟跃民却没有。在陕北,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渐渐成长的钟跃民,开始成熟起来了。

当然,在北京的时候,钟跃民还是有与众不同的地方。那就是他在听柴可夫斯基的音乐时讲的那段话,真的很美。我觉得钟跃民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他会有那种不知名的忧伤,不管表面他有多么满不在乎,他是一个敏感的人。这样的忧伤也许是与生俱来的,也许是来自生活,但这样的敏感却肯定是因为热爱生活。所以说,他是一个充满血性却有浪漫的人,那也就是最让我喜欢的一个词:铁汉柔情。

是的,不管一个时代多特殊,多深刻,最让我关注的还是爱情。不知道为什么,也许因为爱情本身就代表了许多:美好、伤感、离别、现实、甜蜜以及结果。在钟跃民身上的这两段爱情,可以说很经典。

我喜欢周晓白这样单纯的女生,可惜爱上了钟跃民这样的男人。周晓白传统,钟跃民不羁,他甚至连承诺都不会给。就像歌中唱的,他们都没错,只是不适合。他们的感情从一开始就不公平:周晓白一颗心全在钟跃民的身上,他就是她的唯一。而钟跃民他的心在哪里他自己也不清楚,飘忽不定,他从来没把自己当做一个归人,他只是个过客。所以,不能怪钟跃民什么,因为他是真诚坦率的,他没有想过玩弄别人的感情。只是,爱了就爱了,不爱就不爱,转身离开。就像是他到了想谈恋爱的年纪,他却不知道自己真正喜欢的人是什么样子的,遇见了周晓白,他觉得那就是自己喜欢的人了,所以就在一起了。而当他长大了,认清现实了,他就变得很理智,不会儿女情长。说到底,钟跃民就是没有像周晓白爱他那样去爱周晓白。

我也很羡慕周晓白这样可以执着的人。大多数男生应该都喜欢对自己如此痴情的女生,但你们也不应该怪很多女的不执着,因为执着的代价太高。不是每个女生都有像周晓白那样的资本,自己想要的就一定能得到的资本。可以不用担心工作、不用担心和你耗个几年青春没了,还照样会有其他人来娶,专心的只爱你一个人。如果周晓白父母也受过文革的拷打,她受过挫折,她有过很想要得到一样东西而不得的经历,那么,她便不会是像现在这样信心满满的执着着,任性着,骄傲着。我觉得周晓白就是一个非常理想化的女生,这样的女生实在太少了,我们不应该责怪这样的单纯,而且好的男人就是应该保护这样的女生,让她永远如此纯洁,美好。当然,也不是每个男生都值得拥有像周晓白这样的痴情。我觉得钟跃民也不配,他比周晓白现实多了,沾染了世俗气,而且他又不爱周晓白。我始终觉得单方面的爱情不叫爱情,不值得一个人去执着,特别对方已经明确拒绝了你。你有自信固然好,始终坚信对方会回到你身边。但如果真的爱一个人,就应该让他自由,让他去追求他想要的,谁叫人家已经不爱你了呢。

钟跃民遇见了秦岭,她是在那个年代特别少见的女孩。他说,我从来没有遇见过像你这样的女孩,很特别,也很理智。我觉得秦岭和钟跃民有相同的气质,这是让他爱上她的主要原因吧。秦岭和钟跃民有着一样的理念,这是他和周晓白所没有的。周晓白就是认定了不会变了而秦岭和钟跃民却觉得要随缘,遇见更好的彼此是自由的。所以,遇见秦岭这样的女孩,钟跃民一开始就处于了劣势,他爱她,她没那么爱他,这样反而让他更爱她。男人就是这样的,我觉得不是犯贱而是人之常情。我们总是会为这样的若即若离而着迷,特别是男的,会因为这样的暧昧而兴奋,越是得不到越想得到,他们喜欢这样的刺激。

电视看到这里,我就感觉钟跃民惨了。周晓白的信像雪花一样飘过来,他却很少回,他早就和她说了,随缘吧。现在,秦岭和他随缘了,他的信寄过来,她压根看都不看。钟跃民肯定要受不了,他那样对周晓白现在就尝到了那种不被重视的滋味。所以说,男的说的无所谓,说的随缘,那都是因为他们没有遇见真正爱的人。如果,真的遇见了,就像钟跃民对秦岭,他也就没辄了,不敢说那样的大话了,变得屁颠屁颠的。哎,这就是爱情啊,可以让人说话不算话,可以让人迷失,可以让人充满热情,充满动力。

我觉得秦岭就是不一般,可以制服钟跃民这样的顽主,周晓白是制不服的。看到秦岭的第一眼,我们还是会被她的青春气息所吸引,平凡中透露着不简单,很难想象以后她会变成什么样子。周晓白是可以让人一眼看到底的那种人,估计多年后还是那个样子了。秦岭的声音很甜美,感觉她更适合江南婉转的歌曲。信天游在我看来还是钟跃民唱的多一点沧桑和悲凉的感觉。

看到陕北的风光,听着信天游,我真的很羡慕那些演员,我不知道亲身体验是何种感觉,但是从那些画面中,我已经感受到了很多的沉重与深刻。我想,那样的地方会引人陷入深思。

钟跃民说那里虽然穷,但精神不穷。秦岭说,那是因为有几千年文化的积淀。

他们两个是有共同语言的,不光是来自音乐的。那是爱情的基础,一起经过一些东西,那些是用言语难以表达的。这正是周晓白的不幸,她的出身太好了,她没受过苦,所以她无法全面真正的了解钟跃民,没有一起经历过一些言语也说不清的刻骨铭心。所以,如果他们真的在一起,也会很累的。她越是爱他,她的爱就越会是他的负担。

秦岭则不同,她压根没有想过要永远拥有钟跃民,这样反而让他觉得特别。她说,她更看重过程。她说她不讨厌他,没说喜欢他。他们在一起是因为寂寞,如果多年后没有比钟跃民更精彩的男生在她身边,那他们还是可以在一起。他们彼此自由。我觉得秦岭很聪明,这样的理智有点像男生。但她终归是个女生,不管说的有多无所谓,她还是为钟跃民流了泪。所以,我也希望大家喜欢秦岭,这样的女生很不平凡,她不坏,只是比较有想法,虽然很现实,但也是很可爱的。

钟跃民真的很幸福,遇见了这么好的两个女孩子爱他。现在,他从陕北入了伍,当上了兵,在部队里遇见了昔日的哥们张海洋,我期待他们以后的故事。

第三篇:血色浪漫观后感

血色浪漫

花了整整四天时间,终于看完了《血色浪漫》这部电视剧,结局很伤感,一个特殊的年代,一群北京人的成长史。现实是残酷的,有时它都不会给我们任何喘息的机会,我们只能一直向前。多少人在社会的洪流中,迷失了自我,昔日的梦想不再鲜活思想中,除了顺应历史的滚滚江河,别无选择。然而还有这样一群人,时刻保持着近乎童真的烂漫,奔跑在原野中,偶尔停留在一棵苍天大树下,休息片刻,继续远行,因为在他们心中最美的不是某个未知的目的地,而在于那变化莫测的沿途风景,风雨兼程,永不停息前行的脚步。

剧中主人公钟跃民,拿着镰刀的诗人,他身上焕发着青年的桀骜不驯,兼具诗人的浪漫气质,正如剧名《血色浪漫》。钟跃民的一生很难停留在某个地点,他总是生活在别处。他的一生爱过三个女人,也许会更多。

性格决定他无法拥有永恒的爱情,生命中的美好总在不经意间错过。在滑冰场上,邂逅周晓白,两颗青春的心,一经碰撞,瞬时火光满天袭来。他们的相爱既是偶然,抑或必然。青春的日记里,有太多的美好无法名状。然而激情过后,各自回归平静。周晓白对爱情的执着,对平静生活的向往,(来自好范 文网www.HAOWORD.Com)成了一把枷锁紧锁着钟跃民远行

的心。他只能逃离,他也必须逃离,在陕北插队的岁月,他毅然与周晓白分手。那段孤寂的时光,他很快适应自己的角色,在青黄不接的时候外出要饭,享受生命的点滴,坎坷的黄土地上,留下了他欢快的足迹。偶尔的辛酸,却如春雨过后,被雨水冲洗过的泥土,焕发着淡淡的清新泥土的味道。

何时开始,他迷上了信天游。荒凉的大地,诗人且歌且行,命运再次将缘分降临。秦岭走进了他的生命,更确切点是他也同时走进了秦岭的生活。两座隔断的悬崖,两颗孤寂的心,彼此用歌声架接一座心灵之桥,鸿雁互传,共奏浪漫。秦岭的独立性格,华丽的陕北信天游,深深融入了他的记忆,宛如酒窖的贮酒,愈久弥珍。特殊的年代,容不下海誓山盟的恋情。他走了,去了部队。她也离开了,进入社会的大熔炉。沧桑更迭,岁月变迁,再次见面秦岭已迷失。即使昨日犹在眼前,已经再也找不到曾经。她最终还是走了,带着遗憾与悲伤。他还是他,驿站没了,又该重新上路了。

人生如戏,我们都必须演好自己的角色。从部队复员回来,钟跃民红红火火火的当起了个体户。开了煎饼摊,从此也有了合伙人高玥的牵挂。高玥也许是他生命中最后一个深爱的女人,他们有着相似的性格,在内心深处都视过程为人生的真谛,结果并不重要,只要曾经笑过、哭过,下一站又是一片新的天地。他们一起在正荣

集团工作,在合伙的饭店里打拼,最终还是没能阻止钟跃民活跃的灵魂。他收拾行囊,告别高玥,独自踏上征程,去了青海的可可西里,成为了一名反偷猎者,挥舞着枪支,诉说着人生的另一段精彩与辉煌。高玥最终还是决定陪他远走天涯,也许他们会有结果,不过是在过程中才能有结果。终点最美,也只是瞬间;旅途最真,却是永恒。

第四篇:血色浪漫

血色浪漫

一个现代的游吟诗人,在世事纷纭中高歌自己的信仰。一个现代的侠客,仗剑天涯,义字为先。一个始终在路上的行者,挣扎着妄图冲破身上的藩篱。一个面对任何辛酸困苦,屹然挺立的勇士,一个笑傲江湖,随遇而安的强者……你始终活得地道,脚下的身影都是个大写的“人”字。你最痛恨怯懦,最怕一成不变,最怕预知一个故事的结局——完全被世俗淹没,棱角被柴米油盐、日常琐事磨平,没有盼头,没有希望。那个年代里,沾染血色的浪漫,不羁的魂灵竟然感染了平凡的众生。

以前对于国产剧集是不抱太大兴趣的,因为观看对象仿佛都是上了年纪之辈,人与人的关系描述得相当牵强。或许是大多数人的生活太过平凡,融入社会形成的套路仿佛是每个人所应背负的责任。被命运安排好的生活,大多数人都只有接受,不管是否欣然和从容。电视剧里总是一波三折,将闹腾的人生展览,观看者再将自己平淡的人生与之对比,心里未免失落、慨叹。《血色浪漫》也是这类片子,塑造一个钟跃民,突出于平常人的生活,不是社会的英雄,而是自己的英雄。这样的英雄具有致命的个人魅力:对于男人,表现在众多哥们儿力挺,紧密地团结在以其为中心的小圈子里;对于女人,表现在相互之间不是比较谁爱得深,而是比较谁更了解。人之一生,得此良友,仿佛在黑暗中的一座灯塔,即使曾经怯懦却也变得勇猛,敢于面对惨淡的人生。若是女子,则能体会在繁文缛节中出走的大丈夫作为,纵使已成记忆的一段情也势必觉得此生有此爱足矣,“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他并非凌驾于众人之上,而是在揭开他嬉皮笑脸的面具,了解他的真实心境后越发感觉易于接近。他不是游离于生活之外的纯粹理想主义者,而是生活得有声有色,比一般人远远来得真实和地道。在这个世界上,为情,为财,为名,为地位,鲜有人背离世俗眼光,特立独行甚至公然地不屑。我们都以为自己最为聪明,明哲保身,激流勇退,看得比别人透,品德比别人高。可是在众多诱惑迷离眼眶的时候,忘记检查自己的心灵是否已经蒙尘。在面对真正的智者的时候,自知不如,自惭形秽。钟跃民是这样的智者: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审时度势提出解决的最佳办法。朋友危难之时,伸出援手,心对心的沟通。不管未来如何,始终专注于当下,踏实地一步步前进。永远饱满的精神和勇气,绝不妄自菲薄,自暴自弃。积极地发现,使人生的每一段都有惊喜而无可替代。最为重要的是,始终探寻生命的意义,但是决不停滞怠惰,一边生活一边思考。拥有这些智慧,即使不成大事,为国为民,仅仅对于一个人存在的意义而言就足以称之为伟大。

电视剧讲述了二十年的光阴。二十年对于人的区区百年来说不算短了,尤其对于人生最黄金的青春年华。还年轻的时候即在哀叹自己衰老,等到真的不再年轻的那一天,回忆起来,结果全是由一个个哀叹组成的惊叹号。还好,总还有一些在哀叹之余实实在在的生活,总还有人生难得的惊鸿一瞥,总还有我们一个串一个的支离破碎的梦想。你现在的梦想是什么呢?是否话在嘴边却难以表达?是否朦朦胧胧没有具象?是否根本算不上梦想,只是偶尔浮现于脑际的画面,反反复复,冥冥中的味道?

先是俄罗斯风光的大背景,

辽阔无垠的草原,绮丽的外高加索风光,

波涛汹涌的伏尔加河,圆顶的东正大教堂,

耳畔似乎又响起了那熟悉的俄罗斯民歌,

那歌声忧郁而深邃,让人心里酸酸的,忍不住要流泪。

一个幽静的湖泊,岸边是茂密的白桦林,深秋的白桦林色彩斑斓。

秋风轻轻掠过,白桦树瑟瑟作响。

小船在静静地划动,浆声轻柔,水波荡漾。

林中的夜莺在婉转的歌唱。

此时,你的心里,没有悲伤,也没有欢乐,有的只是那淡淡的若有若无的惆怅。你的眼眶里贮满了泪水,它自己不会掉落下来,它会慢慢地被你的眼球所吸收,会自己干涸。

在如此氛围下,你的心里只有感动,只有柔情,还有一种深深的眷恋。

小船渐渐远去,桨声在消逝,涟漪在水面消失,带走了感动,带走了柔情,还剩下什么呢?

剩下的只是那淡淡的若有若无的惆怅,

在心里久久徘徊……

六月,船歌,柴可夫斯基,把我们带入了幽深的心灵之湖,澄净,平和,无欲无求。所有那些关于征服和占领的梦想在这样的心境下被彻底击溃。将这段场景反反复复地看了不下二十次,每次都几欲落泪,终究泪水还是像钟跃民所说的“自己干涸”。那淡淡的若有若无的惆怅,终究潜藏于心底,久久徘徊散不去。我的人生也走过二十载,那淡淡的,若有若无的惆怅到底是什么?我始终没有找到答案,只是感同身受,也确认很多人都有这般相同的瞬间。

总有一种内在力量支撑着生命,如果这股内在力量足够强大,那么外界任何艰难困苦又何所惧?一笑置之的大境界实在不是大多数人所能抵达。而大无畏的精神,正是钟跃民的本色:面对周晓白位高权重的父母,面对要置奎勇于死地的愤怒的群众,面对陕北的道道沟壑和黄土遍天,面对密集的地雷和垂死的战友,面对徒弟兼兄弟弹无虚发的枪口……始终无所畏惧,以一个高大的人的形象站在前沿。最给人以震撼的莫过于这样一个画面:一辆飞驰的自行车,两条血性的汉子,后面好似千军万马在追赶,那个先农坛广场的早上十点……义气和勇气的结合,往往最具感人的力量,因为那绝对是无条件的付出,不要求对方有所回报。义薄云天的气质,不因物质动摇,不因世俗左右。

张海洋同样具有血性和勇气,如果没有钟跃民,也可能成为一个团体的领军人物。他在智慧方面稍弱,但是有极宽广的心胸,是做好兄弟的不二人选。托张海洋办事,绝对最为牢靠。钟跃民可能是创造性地完成任务,而张海洋则是稳妥踏实型地完成任务。当然,钟跃民的艺术气质是张所不具备的,这也是钟跃民之所以是钟跃民而且在周晓白心中无法替代的原因。

有勇还要有谋,片中的黎援朝和宁伟正是钟跃民有谋和有勇的两个极端。黎是现代生意人的鲜明写照。道貌岸然,见利忘义。面对小混蛋抢票时的嚣张气焰,把票奉上的同时只能仗着人多咬牙切齿一番;面对小混蛋要求单打独斗的挑战宣言,将早就想好的给自己台阶下的说辞说的冠冕堂皇;面对钟跃民的五十万事件,立即与之划清界限,之后远走高飞。现代社会这类人多如牛毛,即使大家都不齿的行为,发生在自己身上时,总是有这般那般的借口和托辞。最令人叹惜的是,大多数的父母都是这样教育子女的:面对比自己强大的对手要忍气吞声,朋友有难时千万别把自己搭进去,做任何事都给自己留一手,比如找人监视昔日的盟友,实质是不相信任何人。当我们身边有太多的黎援朝时,一个宁伟,相信不只是钟跃民认为他是条汉子,大多数人都会赞同和佩服他的义气和勇气。但是如果当事人是我们自身,可能没有人会剑走偏锋,走上这样一条不归路。俗话说: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宁伟是有能力的,甚至可以称作是远远胜过常人的超能力,但是他的遭遇,促使这种能力转化成的责任成为负值。看到他的一步步作为,不合法理,合乎人情。在军队里,见义勇为成为“军民鱼水情”的牺牲品;被老同学欺骗,上学时为人单纯未懂人性情有可原,何曾想在社会上打拼多年仍然识不破简单的谎言,甚至连借条都不打一张拱手给人五十万——在那个年代不是小

数。后来越狱,杀人,成为全国通缉犯。看得人心酸。做事欠思考,把事情单纯化,在当代社会早已证明是行不通的。宁伟,这个悲剧英雄,和当年林冲被“逼上梁山”如出一辙。编剧几乎是把林冲的悲惨命运在宁伟身上重演,让观众眼睁睁看着最耿直的人性是怎样被复杂的社会所扭曲。

“顺,不妄喜;逆,不惶馁;安,不奢逸;危,不惊惧;胸有惊雷而面如平湖者可拜上将军。”钟跃民身上的力量,如果加以正确导引,是在每个时代都可以成为杰出领袖的。可最使他与大众不同的是,他心底深处始终“在路上”的那种情结,使得他所参与的每一件事都合情合理。印象最深的是郑桐说的辛辛苦苦供了十年的房子突然被付之一炬,大多数人寻死的心都有,而钟跃民则绝对是个无事人,因为他所关注的东西不在这儿。他关注的是经历,是过程。之所以秦岭吸引着钟跃民,而晓白的“轴”劲使得钟跃民远离,都是因为或同或异的人生观。这种“在路上”的心境,也对他大无畏的精神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袁军和郑桐从小即在钟跃民左右,可是他们的人生观是偏向于结果而非过程。袁军也是个有勇有谋的人物,从自己家里顺东西,哥们儿被关禁闭用吞钉子威胁,后来也大有作为。编剧前半部分将袁军塑造得有血有肉,可是后来却很少着墨,有虎头蛇尾之感。郑桐是典型的知识分子,能力稍逊一筹,因此时不时还是透露出一股酸劲儿,即使他与蒋碧云之间的谈话,很多都涉及到钟跃民,对钟跃民心境的间接描述也几乎都是借他之口。郑桐的生活轨迹也具有普遍性,尤其对于经历过文革的老一辈。家里没有太多权势,靠学知识学文化改变自己一生的命运,有个相爱的恋人,也好似注定会携手一生。无可否认,我们中的大多数都是这样。生活本来是相当平常,幸而由于身边的人强大的精神力量才终于有一丝亮色。李奎勇也算是和钟跃民一块儿长大,他所代表的中等偏下层的劳动人民,一生中几乎没有可以记取的东西,生活混沌、被动,不光是自身的原因,社会的大环境也由不得他有太多的选择。本分的人,往往顺着潮流走最明显的最直截的道路,总是“身不由己”。临死前的独白,听得人揪心。在每个时代,几乎都大量存在着这样的人,生活艰难,举步维艰,不具有大抱负,更没有征服和战胜的决心和勇气。

钟跃民生来的大丈夫气质,注定要吸引众多的红颜。周晓白,秦岭,高玥,估计在她们行将就木之时大脑中晃动的仍然是钟跃民的影子。“在路上”的心境决定了钟跃民的一生,周晓白的轴劲儿他受不了,秦岭则更多的是钟跃民自己独立个性的写照,高玥只是一个合伙人,钟跃民真的可能桀骜一生,最后孤家寡人。大多成功的男人,背后的女人都是足够的“小”,温柔可亲,婉约细腻,视线所及的最远处就是男人的身影。钟跃民不需要成功,也不需要这样的女人,爱情对于他来说仅仅是点缀,即使在片中有那么多镜头在描述关系和感情。《血色浪漫》里各色人等均有:领军人物钟跃民,血性和正义的化身张海洋,知识分子郑桐,社会底层的李奎勇,极端和罪的化身宁伟,老谋深算的黎援朝,踏实肯干的吴满囤……社会的长卷在他们所走过的二十年里铺开。那个年代的天空总是昏黄,似未开始,即已结束。身上的戎装和脚下黄褐的土地,冬日枯萎的矮草,远似一番不会醒来的梦。嚼着的青色橄榄,涩味。味过之后,突然就酸酸的,眼前的景物骤然邈远起来……

第五篇:读《血色浪漫》有感

在好友的推荐下,我看了电视剧《血色浪漫》,后来又细读了都梁的原著《血色浪漫》。虽然电视剧与原著相比,改变了些情节,也引起许多原著读者的不满,但我觉得电视剧还是能体现作者想表达的中心思想,语言方面也基本上符合原著。下面我谈一下看完原著后的感想。

《血色浪漫》描写的是从六十年代起,以钟跃民为代表的一代年轻人的生活。在作者诙谐风趣的语言下,我被深深吸引了。作者并没有在卖弄文字,而是通过文学艺术的形式,写出了自己那代人的想法。而钟跃民正是都梁想表现的魂。我觉得可以用小说中周晓白一句话来概括钟跃民,这个家伙身上有种很特殊的气质,既浪漫又现实,甚至还有几分无赖,几分玩世不恭,几分游戏人生的生活态度,这家伙简直是个奇妙的混合物,和他相处,你会感到很快乐。他无论走到哪里都能找到好玩的事,而且马上就兴致勃勃地玩起来,还玩得一本正经,玩得很像那么回事儿。这句话绝对能体现钟跃民的个性特点和为人处世。钟跃民是自己生命的主人,他把生命视做一种过程,无时不忘去体验人生。相比之下我的生活太苍白了,没有太多的社会经历。

作者通过这么长篇幅的描写,其实是想传达给人们一个讯息:人为什么活,人要怎么活?通过钟跃民的口,批评了目前一般人的人生观,出生读书上大学工作结婚,换个角度就是生存、追求发展,求权求利求地位求财富。全民都是这个目标,一样的人生目标。又通过钟跃民的经历表达了多元的人生目标。不在乎白领蓝领、只在乎生活阅历;不在乎辛苦享受,只在乎过程。一种平和的人生观,将会带给一个人快乐的生活。乐观勇敢地面对生活,在不同的经历中品味生活的滋味。人为活着而活着。人既然活着,就该活得有自己的想法。因为那是你的生活,仅此一家,别无分号。

我是个出身在八十年代的人,对文革期间事除了历史教科书之外知之甚少,父辈们提到时也是一句话带过。通过《血色浪漫》使我对五六十年代的人有了更为具体的印象。也明白了我们这代人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更要为之好好珍惜!

word该篇DOC格式血色浪漫观后感(精选多篇)范文,共有11056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本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立即下载:
血色浪漫观后感(精选多篇)下载
血色浪漫观后感(精选多篇).doc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编辑和打印
编辑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下载该Word文档
好范文在线客服
  • 问题咨询 QQ
  • 投诉建议 QQ
  • 常见帮助 QQ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