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钱钟书——读书笔记
读钱钟书心得
杨显忠100112014067
钱钟书先生是一位博学的国学大师,其文章深刻的思想内涵以及独到的见解让人折服,读他的文章不仅能学到知识更主要的是学到一些为人处世的精妙哲理。以下就是我读《读<拉奥孔>》《中国诗与中国画》的一些感受,联系到动漫上的一些见解:
“诗、词、笔记里,小说、戏曲里,乃至谣谚和训诂里,往往无意中三言两语,说出了益入神智的精湛见解,含蕴着很新鲜的艺术理论,值得我们重视和表彰”由此我们应该重视中国的典籍尤其是古诗词小说戏曲,那是一个偌大的素材库和灵感源泉,能为我们动漫制作提供肥沃的土壤,提供一系列有深度有意味的故事,更使得中国动漫找到自己独特的风格,同时完成动漫向国人向世人宣传中国文化中国人文精神的任务。
“诗中有画而又非画所能表达”这句话提示我们在从中国传统文化选取素材时一方面要重视它的文化内涵,另一方面更值得重视的是它能不能通过动漫的语言来表述来塑造。尽管现在的动漫绘画技法已经不再是“止能画一声”了但绘画终归是空间艺术想完完全全的表达时间是做不到的,所以我们在编写剧本时就不得不提炼关键帧提炼关键情节提炼关键场景,以此来更好的适应绘画的本能,反过来绘画这一动漫手法才能更好的表现“诗”的内涵。同时“诗歌的画”也未必就不能转化为“物质的画”,动漫可以通过借助其他的手段如字幕提示、画外音、分屏、配音、背景音乐等来弥补绘画中一些不能表现的
东西,从而使得诗歌的画能转化为一幅幅物质的画来传达给观众。
绘画和诗歌都采用了虚实相生、比喻、夸张、通感等手法,无疑对于我们动漫艺术而言完完全全可以采用以上的手法,为了制造“似是而非、似非而是”的情景,往往采用虚实相生,虚拟场景和现实场景柔和,让观众分不清是真是假,让观众放弃自己的猜测不得不跟随动漫的情境看下去;比喻手法的话更是屡见不鲜,动漫画面里的每一件东西都不是多余的都有其特定的含义的,总是把内里的某事物比喻成某人某情节;再者,夸张的话亦是非常常用的手法,比如表现人飞奔的情景会把他的腿像机械一样飞速摆动,再如《日和》里人物生气时把自己变成火箭筒向对方撞去;通感移情的话自是不用多说,动漫里许多角色都是动物,然而动物又都是具有人类情感的。
“画格”造形艺术的常规,“富于包孕的片刻”,更是动漫的追求所在。动漫是通过一格一格的原画构成的,而里面的每一张原画或是每一格都是为了表现出那“富于包孕的片刻”,把每个动作每种情感的最高点画出来给观众看。此外就是关于故事结局,动漫不应该把结局明明白白的告诉观众,而应该点到即止,表现出“富于包孕的片刻”的即可,让观众自己去领悟,不要把观众当白痴,给观众以偌大的想象空间。
钱钟书关于新旧传统的变更已经风气的变化说得非常到位,搬至动漫而言,动漫是一个新文体是一门新艺术,一切处于变化之中,我们不能因循守旧,一味的按照以往的成功模式成功经验做,须知当时的成功是在当时的环境下的,而今环境全变我们做动漫又岂能不变,
尤其是我们这样的剧作家,不单止于跟上环境的变化更重要的是要引领一个时代一个环境的变化,因为我们从创作到作品出来再到动漫成品的周期是非常长的。再者,中国一些所谓的专门的动漫理论家和批评家,称“家”我认为不可,他们没几个从事过真正的动漫创作,只是将原有的艺术的理论搬到动漫上来,牵强至极,再说中国动漫的决策者也处有同样的问题,自己本身就不懂动漫还要指挥动漫,不要说跟上变化就是入门都还言尚早。因而,中国所有和动漫相关的必须从真正意义上认识动漫跟上动漫环境的变化才能称之为合格的动漫从事者。
再从“文以载道,诗以言志”来看,动漫的功能却是非常广泛的,可以囊括所有的方方面面,如加拿大用动漫来宣传国家形象,法国用动漫来减少青少年外出时间减少青少年犯罪,美国用动漫来捞取巨大的经济利益,日本的话动漫全民化无时无处都能看见动漫以及相关的成品行为。而中国了却仅仅局限于教育孩子娱乐功能,把动漫框死在一个极小的范围里,使得中国动漫的生存空间变得非常狭小。所以,我们必须得从动漫的功能上作出正确的认识,它是一个万能的工具能达到你所求的种种目的,只是看你如何利用而已。
中国的诗画是分多种流派和多种风格的,同理动漫也是有多种流派和风格的,如南斯拉夫的“萨格勒布学派”、日本的“东映派”、中国五六十年代“中国学派”,风格的话有“美式风格”、“日式风格”、“欧式风格”、“剪纸风格”、“木偶风格”、“水墨风格”等等。为此,中国动漫的发展必须要有自己的流派和风格,流派的话中国五六十年
代时由万氏四兄弟引领的中国学派在动漫界引起了极大轰动,给中国动漫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可惜的是一场文革一场改革开放,这一学派被彻底的冲毁了,如今中国一味的模仿他人,自己的风格不复存在,就连中国的民间传统手艺水墨剪纸等都被他国利用得无以复加,反过来中国还得去向他们学习如何在动漫中使用水墨剪纸等等。所以我们新一代的动漫从事者务必要找到自己的风格,不要一味的模仿,要模仿也得模仿中国五六十年代的那些经典之作,融入中国元素,创作出他人一看就是中国制作的作品,让世人重新认识中国动漫。中国古诗“空灵”、“轻淡”、“意在言外”,中国画讲求意境,这也正是中国动漫应该讲究的,中国动漫要有自己的风格就必须走写意的路子,无论是中国古籍还是中国民间传说民间手工艺都是讲求写意的,这样一来要想表现出这些就不得不采用写意风格的动漫。
总而言之,钱钟书先生教会我“入门须正”的道理,让我端正了自己从事动漫的立场,同时让我认识到了中国古典诗画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对动漫的重大意义。
第二篇:钱钟书的读书方法
钱钟书的读书方法
许多人说,钱钟书记忆力特强,过目不忘。他本人却并不以为自己有那么“神”。他只是好读书,肯下功夫,不仅读,还做笔记;不仅读一遍两遍,还会读三遍四遍,笔记上不断地添补。所以他读的书虽然很多,也不易遗忘。
他做笔记的习惯是在牛津大学图书馆(bodleian——他译为饱蠹楼)读书时养成的。因为饱蠹楼的图书向例不外借。到那里去读书,只准携带笔记本和铅笔,书上不准留下任何痕迹,只能边读边记。钟书的“饱蠹楼书记”第一册上写着如下几句:“廿五年(一九三六年)二月起,与绛约间日赴大学图书馆读书,各携笔札,露钞雪纂、聊补三箧之无,铁画银钩,虚说千毫之秃,是为引。”第二册有题辞如下:“心如椰子纳群书,金匮青箱总不如,提要勾玄留指爪,忘筌他日并无鱼。(默存题,季康以狼鸡杂毫笔书于灯下)”这都是用毛笔写的,显然不是在饱蠹楼边读边记,而是经过反刍,然后写成的笔记。
做笔记很费时间。钱钟书做一遍笔记的时间,约莫是读这本书的一倍。他说,一本书,第二遍再读,总会发现读第一遍时会有很多疏忽。最精彩的句子,要读几遍之后才发现。
钱钟书读书做笔记成了习惯。但养成这习惯,也因为他多年无稳定住所,没地方藏书。他爱买书,新书的来源也很多,不过多数的书是从各图书馆借的。他读完并做完笔记,就把借来的书还掉,自己的书往往随手送人了。钱钟书深谙“书非借不能读也”的道理,有书就赶紧读,读完总做笔记。故家中并无多少藏书。
钱钟书的笔记从国外到国内,从上海到北京,从一个宿舍到另一个宿舍,从铁箱、木箱、纸箱,以至麻袋、枕套里出出进进,几经折磨,有部分笔记本已字迹模糊,纸张破损。
钱钟书的大量笔记,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外文笔记(外文包括英、法、德、意、西班牙、拉丁文)。除了极小部分是钱钟书用两个指头在打字机上打的,其余全是手抄。笔记上还记有书目和重要的版本以及原文的页数。他读书也不忽略学术刊物。凡是著名作家有关文学、哲学、政治的重要论文,他读后都做笔记,并记下刊物出版的年、月、日。钱钟书自从摆脱了读学位的羁束,就肆意读书。英国文学,在他已有些基础。他又循序攻读法国文学,从十五世纪到十九世纪而二十世纪;也同样攻读德国文学、意大利文学的历代重要作品,一部一部细读,并勤勤谨谨地做笔记。这样,他又为
自己打下了法、德、意大利的文学基础。以后,他就随遇而读。他的笔记,常前后互相引证参考,所以这些笔记本很难编排。其笔记本共一百七十八册,还有打字稿若干页,全部外文笔记共三万四千多页。
钱钟书在国内外大学攻读外国文学,在大学教书也教外国文学,“院系调整”后,他也是属于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组的。但他多年被派去做别的工作,以后又借调中国古典文学组,始终未能回外文组工作。他原先打算用英文写一部论外国文学的著作,也始终未能如愿。那些外文笔记,对他来说,该是“没用了”。但是对于学习外国文学的人,对于研究钱钟书著作的人,能是没用吗?
第二是中文笔记。他开始把中文的读书笔记和日记混在一起。一九五二年知识分子第一次受“思想改造”时,他风闻学生可检查“老先生”的日记。日记属私人私事,不宜和学术性的笔记混在一起。他用小剪子把日记部分剪掉毁了。这部分笔记支离破碎,而且都散乱了,整理很费功夫。他这些笔记,都附带自己的议论,亦常常前后参考、互相引证。以后的笔记他都亲自记下书目,也偶有少许批语。中文笔记和外文笔记的数量,大致不相上下。
第三类是“日札”———钱钟书的读书心得。日札想是“思想改造”运动之后开始的。最初的本子上还有涂抹和剪残处。以后他就为日札题上各种名称,如“容安馆日札”、“容安室日札”、“容安斋日札”;署名也多种多样,如“容安馆主”、“容安斋居士”、“槐聚居士”等等;还郑重其事,盖上各式图章。这些“馆”、“斋”、“室”等,是一九五三年“院系调整”后,他居住的中关园小平房(引用陶渊明《归去来辞》“审容膝之易安”)。以后屡次迁居,所居都是“容膝易安”的住所,所以日札的名称一直没改。
日札共二十三册、二千多页,分八百零二则。每一则只有数目,没有篇目。日札基本上是用中文写的,杂有大量外文,有时连着几则都是外文。不论古今中外,从博雅精深的历代经典名著,到通俗的小说院本,以至村谣俚语,他都互相参考引证,融会贯通,而心有所得,但这点“心得”还待写成文章,才能成为他的著作。《管锥编》里,都是日札里的心得,经发挥充实而写成的文章。例如:《管锥编.楚辞洪兴祖补注》十八则,共九十五页,而日札里读《楚辞》的笔记一则,只疏疏朗朗记了十六页;《管锥编.周易正义》二十七则,共一百零九页,
而日札里读《周易》的笔记,只有一则,不足十二页;《管锥编.毛诗正义》六十则,共一百九十四页,而日札里读《毛诗》的笔记二则,不足十七页。
钱钟书在《管锥编》的序文中说:“??遂料简其较易理董者,锥指管窥,先成一辑”、“初计此辑尚有《全唐文》等书五种,而多病意懒,不能急就。”读《全唐文》等书的心得,日札里都有。他曾说:“我至少还想写一篇《韩愈》、一篇《杜甫》。”这两篇,想是“不易理董者”,再加“多病意懒”,都没有写出来。日札里的心得,没有写成文章的还不少呢。
改编自杨绛先生为商务印书馆版钱钟书手稿序
第三篇:钱钟书是怎样做读书笔记的
钱钟书是怎样做读书笔记的
许多人说,钱钟书记忆力特强,过目不忘。他本人却并不以为自己有那么“神”。他只是好读书,肯下功夫,不仅读,还做笔记;不仅读一遍两遍,还会读三遍四遍,笔记上不断地添补。
所以他读的书虽然很多,也不易遗忘。
他做笔记的习惯是在牛津大学图书馆(bodleian——他译为饱蠹楼)读书时养成的。因为饱蠹楼的图书向例不外借。到那里去读书,只准携带笔记本和铅笔,书上不准留下任何痕迹,只能边读边记。钟书的“饱蠹楼书记”第一册上写着如下几句:“廿五年(一九三六年)二月起,与绛约间日赴大学图书馆读书,各携笔札,露钞雪纂、聊补三箧之无,铁画银钩,虚说千毫之秃,是为引。”第二册有题辞如下:“心如椰子纳群书,金匮青箱总不如,提要勾玄留指爪,忘筌他日并无鱼。(默存题,季康以狼鸡杂毫笔书于灯下)”这都是用毛笔写的,显然不是在饱蠹楼边
读边记,而是经过反刍,然后写成的笔记。
做笔记很费时间。钟书做一遍笔记的时间,约莫是读这本书的一倍。他说,一本书,第二遍
再读,总会发现读第一遍时会有很多疏忽。最精彩的句子,要读几遍之后才发现。
钟书读书做笔记成了习惯。但养成这习惯,也因为我们多年来没个安顿的居处,没地方藏书。他爱买书,新书的来源也很多,不过多数的书是从各图书馆借的。他读完并做完笔记,就把借来的书还掉,自己的书往往随手送人了。钟书深谙“书非借不能读也”的道理,有书就赶紧读,读
完总做笔记。无数的书在我家流进流出,存留的只是笔记,所以我家没有大量藏书。
钟书的笔记从国外到国内,从上海到北京,从一个宿舍到另一个宿舍,从铁箱、木箱、纸箱,以至麻袋、枕套里出出进进,几经折磨,有部分笔记本已字迹模糊,纸张破损。钟书每天总爱翻阅一两册中文或外文笔记,常把精彩的片段读给我听。我曾想为他补裰破旧笔记,他却阻止了我。他说:“有些都没用了。”哪些没用了呢?对谁都没用了吗?我当时没问,以后也没想到问。
钟书去世后,我找出大量笔记,经反复整理,分出三类。
第一类是外文笔记(外文包括英、法、德、意、西班牙、拉丁文)。除了极小部分是钟书用两个指头在打字机上打的,其余全是手抄。笔记上还记有书目和重要的版本以及原文的页数。他读书也不忽略学术刊物。凡是著名作家有关文学、哲学、政治的重要论文,他读后都做笔记,并记下刊物出版的年、月、日。钟书自从摆脱了读学位的羁束,就肆意读书。英国文学,在他已有些基础。他又循序攻读法国文学,从十五世纪到十九世纪而二十世纪;也同样攻读德国文学、意大利文学的历代重要作品,一部一部细读,并勤勤谨谨地做笔记。这样,他又为自己打下了法、德、意大利的文学基础。以后,他就随遇而读。他的笔记,常前后互相引证参考,所以这些笔记本很难编排。而且我又不懂德文、意大利文和拉丁文。恰逢翻译《围城》的德国汉学家莫宜佳博士(professordr。monikamotsch)来北京。我就请她帮我编排。她看到目录和片断内容,“馋”得下一年暑假借机会又到北京来,帮我编排了全部外文笔记。笔记本共一百七十八册,还有打字
稿若干页,全部外文笔记共三万四千多页。
钟书在国内外大学攻读外国文学,在大学教书也教外国文学,“院系调整”后,他也是属于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组的。但他多年被派去做别的工作,以后又借调中国古典文学组,始终未能回外文组工作。他原先打算用英文写一部论外国文学的著作,也始终未能如愿。那些外文笔记,对他来说,该是“没用了”。但是对于学习外国文学的人,对于研究钱钟书著作的人,能是没用
吗?
第二是中文笔记。他开始把中文的读书笔记和日记混在一起。一九五二年知识分子第一次受“思想改造”时,他风闻学生可检查“老先生”的日记。日记属私人私事,不宜和学术性的笔记混在一起。他用小剪子把日记部分剪掉毁了。这部分笔记支离破碎,而且都散乱了,整理很费功夫。他这些笔记,都附带自己的议论,亦常常前后参考、互相引证。以后的笔记他都亲自记下书
目,也偶有少许批语。中文笔记和外文笔记的数量,大致不相上下。第三类是“日札”———钟书的读书心得。日札想是“思想改造”运动之后开始的。最初的本子上还有涂抹和剪残处。以后他就为日札题上各种名称,如“容安馆日札”、“容安室日札”、“容安斋日札”;署名也多种多样,如“容安馆主”、“容安斋居士”、“槐聚居士”等等;还郑重其事,盖上各式图章。我先还分门别类,后来才明白,这些“馆”、“斋”、“室”等,只是一九五三年“院系调整”后,我家居住的中关园小平房(引用陶渊明《归去来辞》“审容膝之易安”)。以后屡次迁居,在钟书都是“容膝易安”的住所,所以日札的名称一直没改。日札共二十三册、二千多页,分八百零二则。每一则只有数目,没有篇目。日札基本上是用中文写的,杂有大量外文,有时连着几则都是外文。不论古今中外,从博雅精深的历代经典名著,到通俗的小说院本,以至村谣俚语,他都互相参考引证,融会贯通,而心有所得,但这点“心得”还待写成文章,才能成为他的著作。《管锥编》里,在在都是日札里的心得,经发挥充实而写成的文章。例如:《管锥编。楚辞洪兴祖补注》十八则,共九十五页,而日札里读《楚辞》的笔记一则,只疏疏朗朗记了十六页;《管锥编。周易正义》二十七则,共一百零九页,而日札里读《周易》的笔记,只有一则,不足十二页;《管锥编。毛诗正义》六十则,共一百九十四页,而日札
里读《毛诗》的笔记二则,不足十七页。
钟书在《管锥编》的序文中说:“??遂料简其较易理董者,锥指管窥,先成一辑”、“初计此辑尚有《全唐文》等书五种,而多病意懒,不能急就。”读《全唐文》等书的心得,日札里都有。他曾对我说:“我至少还想写一篇《韩愈》、一篇《杜甫》。”这两篇,想是“不易理董
者”,再加“多病意懒”,都没有写出来。日札里的心得,没有写成文章的还不少呢。这大量的中、外文笔记和读书心得,钟书都“没用了”。但是他一生孜孜石乞石乞积聚的知识,对于研究他学问和研究中外文化的人,总该是一份有用的遗产。我应当尽我所能,为有志读
书求知者,把钟书留下的笔记和日札妥为保存。
感谢商务印书馆愿将钱钟书的全部手稿扫描印行,保留着手稿原貌,公之于众。我相信公之
于众是最妥善的保存。但愿我这办法,“死者如生,生者无愧”。
杨绛敬序二○○一年五月四日
(此文为《钱钟书手稿集》序,主标题为编者所加。《钱钟书手稿集》,商务印书馆出版)风华绝代钱钟书:数学15分被清华校长破格录取、
风华绝代钱钟书
钱钟书,1910年11月21日生于江苏无锡,幼承家学,天资过人,青少年时代就练就了文史方面的“童子功”。1933年,钱钟书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两年后到英国牛津大学攻读,后又至巴黎大学研究法国文学。抗战期间归国,曾在多所大学任教。1953年被聘为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一级研究员。后相继担任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院特邀顾问。钱钟书的一生,是以生命的极限去探索人文写作和人文学术的极致的。他解放前出版了集幽默睿智于一的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短篇小说集《人·兽·鬼》,描绘旧中国知识分子百相的长篇小说《围城》,融中西学于一体、见解精辟独到的《谈艺录》;解放后出版了《宋诗选注》、《管锥编》五卷、《七缀集》、《石语》、《槐聚诗存》等,待出版者还有《〈宋诗纪事〉补正》,等等。他还参与了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著《中国文学史》的工作,并作出了重要贡献。1950年他参加了《毛泽东选集》英译委员会,并翻译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1960年他又参加了《毛泽东诗词》英译定稿小组的工作。到1972年,他从干校返京后又于1974年参加了英译工作,终于使《毛泽东诗词》英译本得以出版。1998年12月1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今年11月是钱钟书先生100周年诞辰,作者撷取钱老一生中的几个片段,以飨读者。被清华校长破格录取
钱钟书,生于江苏无锡世家,科学家钱学森、学者钱穆都是出自这一家族的名人。钱钟书之名的由来,在于他周岁时抓周抓到了一本书,因而取名“钟书”。也许是天意吧,他也就名副其实,一辈子“钟情于书”,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
1929年,清华大学外语系招生时爆出一条新闻,一位数学只考了15分、本应被退回的考生却被破格录取,这个人就是钱钟书。他数学考试极差,可英文、国文却是特优,英文还是满分。主管老师欲退不忍,欲取不敢,便报告了校长罗家伦。罗校长亲阅试卷后立即定夺:此为奇才,破格录取。一入清华,钱钟书便开始开创一项又一项的“纪录”:读书数量第一,发表文章第一。在清华大学读书时,钱钟书自恃有过目不忘的记忆力,连课堂上听讲都不做笔记,更不屑于课外读书做笔记。他的同学饶余威在《清华的回忆》一文中写到钱钟书时说:“他自己喜欢读书,也鼓励别人读书。他还有一个怪癖,看书时喜欢用又黑又粗的铅笔划下佳句,又在书旁加上他的评语,清华藏书中的画线和评语大都是出自此君之手笔。”
毕业后到上海光华大学任教时,他才开始做读书笔记。钱钟书的读书笔记本很厚,有普通练习本的4倍,上面写得密密麻麻,有中文,也有英文,别人很难看懂。他每读一书,都做笔记,摘出精华,指出谬误,写下心得。他著书时,主要是参考读书笔记。从1939年到1942年完成的颇有影响的文艺理论著作《谈艺录》,采用了传统诗话的札记式的写法,原因就在于利用读书笔记之便。1972年3月,开始偷着写《管锥编》,这部洋洋百万言的学术巨著,主要资料来源就是钱钟书写下的五大麻袋读书笔记。
俗话说:“好脑子不如烂笔头。”熟悉钱钟书的学者都认为,他的记忆力是惊人的,几十年前读过的东西还能记住,在现代中国学者中,除了史学大师陈寅恪外,没有第二人能与他相比,外国学者说他的记忆是“照相机式”的记忆。钱钟书先生尚且做读书笔记,对于记忆力一般的人来说,
读书做笔记就更为必要了。
钱钟书是博学的。到清华后,他立志“横扫清华大学图书馆”。他的中文造诣很深,又精于哲学及心理学,终日博览中西新旧书籍。他读书之多,中英文功底之雄厚,远远超出了他的同龄人。他的博学,使他不是老师的学生,而成了老师的“顾问”。吴宓教授就曾推荐他临时代替教授上课,所有课上涉及的文学作品他全都读过。钱钟书还有读字典的兴趣,而且深得其乐,许多大部头的字典、辞典、大百科全书他都挨着字母逐条读过,并时时读得开怀大笑。在清华,他勤奋刻苦,几乎足不出户,也很少参加学生活动。他的同班同学许振德在《水木清华四十年》一文中回忆说:“钟书兄,苏之无锡人,大一上课无久,即驰誉全校,中英文俱佳,且博览群书,学号为八四四号,余在校四年期间,图书馆借书之多,恐无能与钟兄相比者,课外用功之勤,恐亦乏其匹。”著名学者吴宓曾对其有一段很高的评价:“自古人才难得,出类拔萃,卓尔不群的人才尤其不易得。当今文史方面的杰出人才,在老一辈要推陈寅恪先生,在年轻一辈中要推钱钟书,他们都是人中之龙,其余如你我,不过尔尔。”吴宓的这一称赞,使钱钟书便因此而获得了“清华之龙”的雅称。
在清华,他还以专挑教授学者的错而出名。钱钟书在清华读书期间,清华大学在文史方面聚集了许多著名的教授,如文学家朱自清、哲学家冯友兰、版本学家赵万里等,他们都是饱读诗书的一代大家。但钱钟书却并不屈服于这些权威,他时常会在谈话中批评和纠正他们的一些失误,见解之独到,论断之深刻竟使这些大家对其刮目相看。在清华,文史方面的几乎所有专家都被钱钟书品评过一番。
郑朝宗在《怀旧》中说:“他随时都在动脑筋,读书的时候是他思想最活跃的时候,所以每读完一书,其精神实质全被吸收。最难得的是好学不倦,不论处什么环境都手不释卷。他好比一个精神世界的美食家,什么品种的美味都要尝一尝。”
黄谨曾有言:当代学人,最不可思议者,当数钱钟书。此言极是。 逸事·钱钟书
被窝里吃蛋糕
1994年10月30日,是夏衍先生的生日。当时,钱钟书和他一样,也因病住院了。夏衍便让女儿给钱钟书送去一块蛋糕。钱先生胃口大开,兴致勃勃地坐在病床上吃蛋糕。偏巧在这个时刻,一名摄影记者悄悄溜进病房,跪姿偷拍。开始拍时。钱先生背对记者,没有理会,大嚼如初。渐渐地,这名记者胆大起来,转到钱先生的正面拍摄:措手不及的钱先生为了保护尊容,撩起被子,连头带蛋糕一起捂进去,全然不管奶油弄得满被子,惹得周围的人哈哈大笑。
梦中情人唐晓芙
一次座谈会上,一名记者见到崇拜已久的钱钟书,便不失时机地提问。关于《围城》,他问道:“为什么《围城》中的唐晓芙下落不明?”钱先生笑着答道:“人生不多的是?下落不明?的情形吗?像我们今天在这里聚首碰面,明天各分东西,而我的影像,在你们的脑中逐渐模糊,不就是?淡出?的一个例子吗?”这名记者追问:“《围城》中每一角色,都被冷嘲热讽过,唯独唐小姐例外,偏偏她又是?淡出?的,这两者中间,有什么关系吗?”钱先生忙不迭地说:“难道你的意思是说,唐晓芙是我的梦中情人吗?”逗得满堂开怀大笑。
许眼变化图
钱钟书在清华大学求学时,有一个很要好的同学叫许振德:当时,许振德爱慕班上一个漂亮的女同学,上课时,眼睛总随姑娘的身影而转动,暗递秋波,这种情景,被钱钟书发现:他便提笔。在笔记本上画上许多许振德向不同方向观看的眼神变化图,题名为“许眼变化图”,没等下课,
即将此画递给其他同学。一时成为笑谈。 钱钟书:把读书做到极致
在许多人心目中,钱锺书先生是一尊神,我们在不止一处见过“泰斗”的名头,但只在他的纪念文集上看到“昆仑”二字,后者似乎更具重量与体积。不过,若是钱先生九泉有知,一定不会同意,他一生最厌浮名虚誉。其实,他就是一个读书人,只是他不是一个普通的读书人,而是一个把读书做到极致的读书人。天下读书人何其多也,其中许多只可称之为“读书的人”,而非将读书当作事业的读书人,如钱先生这样把读书做到极致的读书人,更是少而又少。
或者就是一种前定,先生“抓周”即抓住了书,取名“锺书”,与书结下永世之缘。书在天地间,乃是这样一种物事,自从有它,人类一切人文蕴积即有藏储、传承之渠道,文明世界遂得以滋荣与丰盛。无论如何说,锺之于书,而不是锺之于权,锺之于利,当是一种志存高远的上佳选择。若说襁褓之时的事,仅是出于偶然的美谈而已,那么,后来的改“字”,便是确定的意向所注了。古人云:“择善固执”,在这件事上,做出好的选择,才只完成一半,另一半则是由改“字”“默存”所透示。默而存之,是对其“善择”的“固执”,此固为其父辈之殷殷期望,也是他决然的自我要求,并为其一生勉力践行所证实。
实在说,先生赶上的并不是一个“锺书”的人理想的时代,他留学归来,即逢战乱,所谓“海水群飞,淞滨鱼烂”“忧天将压,避地无之”,安得读书的好环境?此时完成的《谈艺录》,真正是一部“忧患之书”。纵是如此,他仍出入于中西古今,兼采博搜,极深研几,于“诗话”一方领域,打造出一片光天霁月读书的化境,令世上无数读书人折腰。爰至和平建设时期,却又风波迭起,动荡日剧,复有浩劫来临,以一国宝级的大学者,只能去烧开水度日,手边即使有“红宝书”以外的书,也不可在人前捧读。迨至“文革”收场,纷乱渐靖,先生始能重理书箧,抉剔爬梳,“锥指管窥”,神游八极,立意“使小说、诗歌、戏剧与哲学、历史、社会学为一家”。而此时,先生又因声望大震而多受干扰,乃以杜门谢客以拒之。
曾有一位老作家赞先生曰:他“站得高,望得远,看得透,撒得开,灵心慧眼,明辨深思,热爱人生而超然物外,洞达世情而不染一尘”(柯灵:《促膝闲话锺书君》)。此言甚是。然而,如从另一角度说,“不染一尘”,“超然物外”,虽为先生素志,却难以尽如所愿,晚年就任高职,就有几多难以辞却的无奈。上世纪80年代,我在一次与先生道术原本无关的学术会议上,见他端坐于主席台,就觉出他脸上有一种无奈的苦笑。红尘滚滚,凡身肉骨,截然不染,其难可知!钱先生之高卓,就在于“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一直秉持素志,不变抵抗之姿,不但不让红尘蒙头盖脸,乃至污染灵境,更不会争名于朝,争利于市,奔走红尘,换一副俗骨。钱先生回应以利相邀的游说:“我都姓钱一辈子了,还要钱做什么?”这已然成为钱氏警句;而当年他谢绝江青“国宴”之招,连说:“我很忙,啊哈,我很忙!”忙不迭地关上家门,更是史上一段很牛的“非常道”。我们非常相信先生确实很忙,此非藉为托词耳,对一个读书人而言,“以有涯逐无涯”,实有太多的书要读,焉能不忙?何况像钱先生这样一个将读书做到极致的读书人,他要独自在自己的天地里,一锄一铲,开凿一条类似于巴拿马运河贯通中西的“运河”,会有多么大的工程量,有多少事要做!一个真正的读书人,在其生命的常态中,是不会有清闲的,他绝对了然自己生命的刻度,且知道有多少书是他要读而又来不及读,有多少事要做而来不及做。读书之道,需要惟精惟一,心无旁骛,非但他人他事,并自身也都忘却,先生极端到把这当作了做人的一个原则,从而展示了真正读书人的两面:痴心与清厉。对于读书,他实在是一片痴心,名实相副,而另一面,则不近人情,一派书生犟脾气,一副清厉的样子,断然谢绝一切干扰。无他,
盖深悉非如此书就读不成,痴心必定落空也。
实事求是地说,钱先生后期颇得益于社科院的体制,据说,这体制是从前苏联移植来的,其好处便是衮衮诸公基本上可以读书、研究为业,惟要耐得清苦寂寞耳。此种生计,有人避之,有人趋之,真是人各有志。对于先生而言,耐得清苦寂寞,何足道哉。“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在他,以读书、研究为职分,是一大幸事,若一心与天下有所争,则又何能尽职。其皇皇巨著《管锥篇》中引述著作上万,可谓尽职的结果,评为“劳模”,当之无愧。
读书也是要讲量的,书读得不多,所见不广,难免井蛙之讥,而外语则是拓广读书的利器,钱先生通多种外语,遂使他中西统摄,恢恢然游刃有余。海外汉学家每以此轻国内学人,有一次,国内有位名气颇大的学者到美国某大学举行讲座,所讲主题为希腊文明,图书馆几位华人馆员谈论及此,有人问,他可会希腊语,答曰:不会。不但希腊语,英语也不通。不会希腊语,不读希腊书,讲何希腊文明,大家眨眨眼,哈哈一笑,不去也罢。若是钱先生呢,他们怎敢?把读书做到极致,于是,就成了一面铮亮的镜子,一切敢于自报“著名学者”、“大师”的学人,不妨拿它照照自己。不过,像钱锺书这样的淹博通雅的读书人,斯世已很难再遇见,我们别的事上还是太忙了吧。(金宏达) 妙语·钱钟书
有些人,临睡稍一思想,就会失眠;另有些人,清醒时胡思乱想,就会迷迷糊糊地入睡。上帝会懊悔没在人身上添一条能摇的狗尾巴,因此减少了不知多少表情的效果。我们对采摘不到的葡萄,不但想象它酸,也很可能想象它是分外地甜。
据说每个人需要一面镜子,可以常常自照,知道自己是个什么东西。不过,能自知的人根本不用照镜子;不自知的东西,照了镜子也没有用。
科学家跟科学大不相同,科学家象酒,愈老愈可贵,而科学象女人,老了便不值钱。猪是否能快乐得象人,我们不知道;但是人容易满足得象猪,我们是常看见的。
天下只有两种人:譬如一串葡萄到手,一种人挑最好的先吃,另一种人把最好的留在最后。照例第一种人应该乐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好的;第二种人应该悲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坏的。不过事实上适得其反,缘故是第二种有希望,第一种人只有回忆。
永远快乐这句话,不但渺茫得不能实现,并且荒谬得不能成立。快乐的决不会永远;我们说永远快乐,正好象说四方的圆形,静止的动作同样地自相矛盾。
拍马屁跟恋爱一样,不容许有第三者冷眼旁观。
话是空的,人是活的;不是人照着话做,是话跟着人变。假如说了一名话,就至死不变的照做,世界上没有解约、反悔、道德、离婚许多事了。
钱钟书:嗜书如命的清华学子
1998年12月19日,“世界上惟一的钱钟书走了”。这句话,是一个热爱他的读者在报纸上撰文的标题,也代表了所有对钱钟书有一点点或更多了解的人们的共同心声。
钟书,顾名思义,钟情于书。据说他起先不叫这个名字,出生那天,有人送来一部《常州先哲丛书》,伯父就取“仰慕先哲”之义替他命名仰先,字哲良。后来周岁抓周,抓了一本书,父亲为他正式取名“钟书”。果然,他这一生和书结下了不解之缘。从当年 “横扫清华图书馆”、初出
茅庐的翩翩才子,到后来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的大学者,钱钟书一生钟情于书,嗜书如命。立志 “横扫清华图书馆”
钱钟书出生于诗书世家,自幼受传统经史方面的教育,十三岁进入美国圣公会办的苏州桃坞中学学习,接受西式的教育。真可谓是从小就受到了中西文化的熏陶,也为他后来形成贯通中西、古今互见的治学方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929年,19岁的钱钟书考入清华外文系,立即名震校园,不仅因为他数学只考了15分,更主要的是他的国文、英文水平使不少同学佩服得五体投地。他的中文造诣深,精于哲学及心理学,一进校就立下志愿“横扫清华图书馆”,终日博览中西新旧书籍。
文化昆仑
钱钟书被看作了中国文化的奇迹与象征。他博学多能,兼通数国外语,学贯中西。60年来,他致力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淡泊名利,甘愿寂寞,在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两方面均做出了卓越成绩,饮誉海内外,为国家和民族做出了卓越贡献,培养了几代学人,被誉为“文化昆仑”。凡是钱钟书的朋友、同事或学生,或者哪怕是仅仅与钱钟书交谈过一次的人,都会对他学问的广博、思维的深刻、反应的敏捷、悟性之高、记忆力之强,叹为观止。诚然,他有超人的天资禀赋,不过,更令人惊叹的还是他的勤奋和治学的严谨。
第四篇:钱钟书是怎样做读书笔记的
钱钟书是怎样做读书笔记的.txt男人的话就像老太太的牙齿,有多少是真的?!问:你喜欢我哪一点?答:我喜欢你离我远一点!执子之手,方知子丑,泪流满面,子不走我走。诸葛亮出山前,也没带过兵!凭啥我就要工作经验?钱钟书是怎样做读书笔记的楼主
--------------------------------------------------------------------------------按:在这样一个大部分人都潜水而无法说话的板块,为大家提供一些学习资料,或许是更好的选择。今天贴出钱钟书夫人杨绛所写的文章《钱钟书是怎样做读书笔记的》,供大家参考。
各个经济学论坛都会有经济学必读书目,但是如何读这些书更有效率呢?这篇文章会给我们以答案。
钱钟书是怎样做读书笔记的
——《钱钟书手稿集》序
杨绛
许多人说,钱钟书记忆力特强,过目不忘。他本人却并不以为自己有那么“神”。他只是好读书,肯下功夫,不仅读,还做笔记;不仅读一遍两遍,还会读三遍四遍,笔记上不断地添补。所以他读的书虽然很多,也不易遗忘。
他做笔记的习惯是在牛津大学图书馆(bodleian——他译为饱蠹楼)读书时养成的。因为饱蠹楼的图书向例不外借。到那里去读书,只准携带笔记本和铅笔,书上不准留下任何痕迹,只能边读边记。钟书的“饱蠹楼书记”第一册上写着如下几句:“廿五年(一九三六年)二月起,与绛约间日赴大学图书馆读书,各携笔札,露钞雪纂、聊补三箧之无,铁画银钩,虚说千毫之秃,是为引。”第二册有题辞如下:“心如椰子纳群书,金匮青箱总不如,提要勾玄留指爪,忘筌他日并无鱼。(默存题,季康以狼鸡杂毫笔书于灯下)”这都是用毛笔写的,显然不是在饱蠹楼边读边记,而是经过反刍,然后写成的笔记。
做笔记很费时间。钟书做一遍笔记的时间,约莫是读这本书的一倍。他说,一本书,第二遍再读,总会发现读第一遍时会有很多疏忽。最精彩的句子,要读几遍之后才发现。
钟书读书做笔记成了习惯。但养成这习惯,也因为我们多年来没个安顿的居处,没地方藏书。他爱买书,新书的来源也很多,不过多数的书是从各图书馆借的。他读完并做完笔记,就把借来的书还掉,自己的书往往随手送人了。钟书深谙“书非借不能读也”的道理,有书就赶紧读,读完总做笔记。无数的书在我家流进流出,存留的只是笔记,所以我家没有大量藏书。
钟书的笔记从国外到国内,从上海到北京,从一个宿舍到另一个宿舍,从铁箱、木箱、纸箱,以至麻袋、枕套里出出进进,几经折磨,有部分笔记本已字迹模糊,纸张破损。钟书每天总爱翻阅一两册中文或外文笔记,常把精彩的片段读给我听。我曾想为他补裰破旧笔记,他却阻止了我。他说:“有些都没用了。”哪些没用了呢?对谁都没用了吗?我当时没问,以
后也没想到问。
钟书去世后,我找出大量笔记,经反复整理,分出三类。
第一类是外文笔记(外文包括英、法、德、意、西班牙、拉丁文)。除了极小部分是钟书用两个指头在打字机上打的,其余全是手抄。笔记上还记有书目和重要的版本以及原文的页数。他读书也不忽略学术刊物。凡是著名作家有关文学、哲学、政治的重要论文,他读后都做笔记,并记下刊物出版的年、月、日。钟书自从摆脱了读学位的羁束,就肆意读书。英国文学,在他已有些基础。他又循序攻读法国文学,从十五世纪到十九世纪而二十世纪;也同样攻读德国文学、意大利文学的历代重要作品,一部一部细读,并勤勤谨谨地做笔记。这样,他又为自己打下了法、德、意大利的文学基础。以后,他就随遇而读。他的笔记,常前后互相引证参考,所以这些笔记本很难编排。而且我又不懂德文、意大利文和拉丁文。恰逢翻译《围城》的德国汉学家莫宜佳博士(professordr.monikamotsch)来北京。我就请她帮我编排。她看到目录和片断内容,“馋”得下一年暑假借机会又到北京来,帮我编排了全部外文笔记。笔记本共一百七十八册,还有打字稿若干页,全部外文笔记共三万四千多页。
钟书在国内外大学攻读外国文学,在大学教书也教外国文学,“院系调整”后,他也是属于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组的。但他多年被派去做别的工作,以后又借调中国古典文学组,始终未能回外文组工作。他原先打算用英文写一部论外国文学的著作,也始终未能如愿。那些外文笔记,对他来说,该是“没用了”。但是对于学习外国文学的人,对于研究钱钟书著作的人,能是没用吗?
第二是中文笔记。他开始把中文的读书笔记和日记混在一起。一九五二年知识分子第一次受“思想改造”时,他风闻学生可检查“老先生”的日记。日记属私人私事,不宜和学术性的笔记混在一起。他用小剪子把日记部分剪掉毁了。这部分笔记支离破碎,而且都散乱了,整理很费功夫。他这些笔记,都附带自己的议论,亦常常前后参考、互相引证。以后的笔记他都亲自记下书目,也偶有少许批语。中文笔记和外文笔记的数量,大致不相上下。
第三类是“日札”———钟书的读书心得。日札想是“思想改造”运动之后开始的。最初的本子上还有涂抹和剪残处。以后他就为日札题上各种名称,如“容安馆日札”、“容安室日札”、“容安斋日札”;署名也多种多样,如“容安馆主”、“容安斋居士”、“槐聚居士”等等;还郑重其事,盖上各式图章。我先还分门别类,后来才明白,这些“馆”、“斋”、“室”等,只是一九五三年“院系调整”后,我家居住的中关园小平房(引用陶渊明《归去来辞》“审容膝之易安”)。以后屡次迁居,在钟书都是“容膝易安”的住所,所以日札的名称一直没改。
日札共二十三册、二千多页,分八百零二则。每一则只有数目,没有篇目。日札基本上是用中文写的,杂有大量外文,有时连着几则都是外文。不论古今中外,从博雅精深的历代经典名著,到通俗的小说院本,以至村谣俚语,他都互相参考引证,融会贯通,而心有所得,但这点“心得”还待写成文章,才能成为他的著作。《管锥编》里,在在都是日札里的心得,经发挥充实而写成的文章。例如:《管锥编·楚辞洪兴祖补注》十八则,共九十五页,而日札里读《楚辞》的笔记一则,只疏疏朗朗记了十六页;《管锥编·周易正义》二十七则,共一百零九页,而日札里读《周易》的笔记,只有一则,不足十二页;《管锥编·毛诗正义》六十则,共一百九十四页,而日札里读《毛诗》的笔记二则,不足十七页。
钟书在《管锥编》的序文中说:“??遂料简其较易理董者,锥指管窥,先成一辑”、“初计此辑尚有《全唐文》等书五种,而多病意懒,不能急就。”读《全唐文》等书的心得,日札里都有。他曾对我说:“我至少还想写一篇《韩愈》、一篇《杜甫》。”这两篇,想是“不易理董者”,再加“多病意懒”,都没有写出来。日札里的心得,没有写成文章的还不少呢。
这大量的中、外文笔记和读书心得,钟书都“没用了”。但是他一生孜孜石乞石乞积聚的知识,对于研究他学问和研究中外文化的人,总该是一份有用的遗产。我应当尽我所能,为有志读书求知者,把钟书留下的笔记和日札妥为保存。
感谢商务印书馆愿将钱钟书的全部手稿扫描印行,保留着手稿原貌,公之于众。我相信公之于众是最妥善的保存。但愿我这办法,“死者如生,生者无愧”。
杨绛敬序二○○一年五月四日(此文为《钱钟书手稿集》序,主标题为编者所加。《钱钟书
第五篇:钱钟书《围城》读书笔记
我想以围城里的这句话作为这一篇的开头;“好像个进口,背后藏着深宫大厦,引得人进去了,原来什么也没有,一无可进的进口,一无可取的去处。”
其实我不知道钱先生写了什么,那城里有什么我也不知道,大概我正在这城里?为它的美丽引进来,结果我什么也没发现。“一无可进的进口,一无可取的去处。”正是我此时的真是形同吧,人生真的要面临这许多情况么,估计是这样的。
在恋爱时,也许我们真的看不到彼此的缺陷,可是结婚后,彼此的真是都相互了解才发现我们的生活是这般的苦恼,原来彼此的了解让我们对婚姻而担忧,这样的担忧很有可能 将我们的婚姻拆散,将这恋爱的结果毁灭,方鸿渐就没什么本事,现在却要自己去拼搏,辛媚是他的好友,最要好的朋友。
他们一起去大学学习,在这一路上,人生百态进出,各种花脸都在这里上演。方鸿渐的什么也不做。倒也发现了李梅婷的自私。李梅婷在哪烤地瓜的摊处吃地瓜时的丑态是可想而知的,这个形象中可以找到我周边的人也有这样的。辛媚是位有关系,有头脑的人,所以她一路是这个小群体的领导,孙小姐的主见是没有多少体现。
而当孙小姐与方鸿渐结婚后,彼此了解的深入,回到上海的他们依靠朋友亲戚谋了差事,而此时的方鸿渐再一次陷入了他的可悲,薪水没有妻子高,最糟糕的是这世上他只有赵辛媚这么一个朋友,他以为的道义人士全不把当一回事。他没有朋友,有一位妻子,他又不知道如何去爱,或说他爱了,却在最应该爱孙小姐的时候,他不爱了,没有和孙小姐商量他的辞职,完全不顾家庭的生机,为了那可恶的王会长的道义辞职了,还没有听孙小姐和陆太太的详细内容,便将孙小姐气走了,他想孙小姐还在家里,希望她能原谅自己。
当方鸿渐回到家里时,这一切真的情况发生了,孙小姐离开了那城,似乎这样也解救了那可怜的方鸿渐,这城是他们自己造的,现在这城的另一半所有者放弃了这城,不知道方鸿渐还会待在那城里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