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与饥荒》读书笔记1
一、本书简介
本书关注的重点是关于饥饿的一般原因和饥荒的具体原因,而第1章引入的“权利方法”是这本著作的核心。前5章是对关于贫困的理论概念进行分析和阐述,第6章至第9章讲述了发生在世界不同地区饥荒的具体案例,第10章是关于“权利方法”的总结,从而在具体层面上分析了一般贫困与权力体系的联系。
本书有四个附录,附录A是权力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交换权利的公式化分析。附录B借助一些模型说明了“交换权利失败”在饥荒发展过程中的作用。附录C研究了贫困的度量问题。附录D以1943年孟加拉大饥荒为例,分析了饥荒死亡人口的分布问题。
二、读书笔记
阿马蒂亚•森在本书的开篇就阐述了全书的主要观点,“饥饿是指一些人未能得到足够的食物,而非现实世界中不存在足够的食物。”(p6)“饥饿‘不仅仅’依赖于食物的供给,而且还依赖于食物的‘分配’。”(p14) 所以,饥饿不是一个粮食的问题,而是粮食与人的关系问题,可以说,饥饿现象基本上是人类关于食物所有权的反映。对食物的所有权是最基本的权利之一,阿马蒂亚·森研究饥饿和饥荒所用的“权利方法”,关注的便是人民通过社会现有的合法手段支配食物的能力。这些手段包括生产机会、交易机会、国家赋予的权利以及其他获得食物的方法。一个人遭受饥饿,往往是其权利失败的结果。当一个人因为可供自己消费的粮食产量的减少而使其食物量权利下降,可称为“直接权利失败”,当一个人因为可以通过贸易获得的粮食减少了而是其食物量权利下降,可称为“贸易权利失败”,这就将我们从传统思维的粮食缺乏转变到粮食分配问题上。
阿马蒂亚•森阐述了个人交换权利在应对饥饿时的重要性,“一般来说,食物供给的减少,会通过食物价格上涨,对一个人交换权利造成不利的影响,并使他面临饥饿的威胁。所以,即使饥饿是由食物短缺引起的,饥饿的直接原因也是个人交换权利下降。”(p9)
阿马蒂亚•森还将社会保障看作是市场交换权利失败时人们保障生活的一个重要支撑,“在已经建立了社会保障系统的私人所有制市场经济中,社会保障是对于市场交换和生产过程的补充,这两种类型的机会结合起来决定了一个人的交换权利。”(p12)“成功地避免了饥荒发生,靠的不是英国人的平均高收入,也不是美国人的普遍富裕,而是由其社会保障系统所提供保证的最低限度的交换权利。”(p13)可见社会保障在完善个人交换权利时的重要性,也表明政府在社会保障方面应该更有作为。
贫困与社会分配的不平等之间是有一定关系的,“当识别穷人的贫困线标准不得不根据一个社会当时的生活标准来确定时,贫困就好像进一步表现为这个社会中最贫困的一组人与其他人之间的不平等。”(p23)但贫困与不平等是两个不同的问题,虽有联系,但绝不对等。
阿马蒂亚•森给出了两个识别贫困的方法,直接方法:“一种方法是简单地考察人们的消费组合是否满足基本需要”另一种是收入方法“首先是计算满足指定的最低需要的最低收入水平π;然后,再考察人们的实际收入是否处在贫困线之下。”(p38)相对“直接方法”要优于“收入方法”。
“饥荒意味着饥饿,反之则不然;饥饿意味着贫困,反之也不然。”(p53)这句富有哲理的话告诉我们,有可能存在着贫困,甚至是非常严重的贫困,但却没有发生严重的饥饿。反之,饥饿肯定意味着贫困,所以对粮食的分配是至关重要的,保证粮食的合理分配是缓解贫困的重点。
“至今还没有确凿的证据表明,在某一次饥荒中,一个国家的所有社会阶层都遭受了饥饿。”(p58)表明了不同阶层对食物的控制能力是不同的,也就再一次证实了饥饿的造成是由于个人的权利失败。
“在1943年的孟加拉饥荒中,人们之所以饿死在受到政府保护的粮食储备面前,就是因为他们缺乏得到粮食的合法权利,而不是因为他们的权利遭到破坏。”(p67)这是一个弊端,法律力量所维护的是违背饥饿者需求的所有权,这就是权利方法的缺陷。
“由于实施了收入补贴的分配计划,城市地区,尤其是加尔各答地区避免了粮食价格的上涨。”(p84)这里更加突出了政府政策在饥荒中所起到的巨大作用,政府应该积极应对,控制物价,促进社会和谐。
“要减轻饥荒,公共分配系统就必须掌握大量的食物。这既适用于有组织的实物配给和价格控制也适用于就业计划的实施,还适用于增加那些‘交换权利’遭受通货膨胀破坏的人们购买力的其他办法。”(p102)在今天就是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由政府来合理分配资源给那些自我权利失败的人们。
饥荒来临时,政府的救援是十分重要的。“当地的援救行动只是建立了一些难民营,”“难民营过分拥挤、卫生条件恶劣和不重视疾病防治的报告令人震惊。”(p112)救援资源过少,政府救援无力导致埃塞俄比亚饥荒难民死亡人数迅速上涨。
“牧民,尤其是阿法尔牧民不仅遭受了埃塞俄比亚干旱的影响,而且还因农业的商业化发展失去了草地。”“大约有5万公顷草地被少数几家外国公司‘开发’,用于种植经济作物,主要是棉花和甘蔗。”(p132)农业的商业化发展导致粮食作物种植和牧民赖以生存的草地大量减少,导致农民和牧民的严重经济困难,降低了他们抵挡饥荒的能力。
阿马蒂亚•森在萨赫勒地区的干旱与饥荒中再次提到了社会保障的重要性,“对于直接解决食物问题的脆弱性来说,需要建立一个机制,即通过公共机构确保每一个人的食物权利。这一权利不仅包括灾难期间的粮食分配,而且还包括通过社会保险和就业保障来实现的较长远的权利安排。我们要做的事情不是保证‘食物供给’,而是保护‘食物权利’。”(p161)可见作者在强调个人权利运用的同时也强调政府要对那些权利失败的人们提供社会保障以帮助其渡过难关。
阿马蒂亚•森认识到权利的复杂性,“为什么是一些人而不是另一些人控制了粮食?这些问题把我们引向本书探讨过的权利方法……一个人支配的能力取决于他在社会中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关系。”(p189)“收入只是想象中的东西,例如农民拥有它生产的粮食,这时,收入或购买力只不过是一种拐弯抹角的说法,他对自己产品的权利则更加直接。”(p190)“穷人不能作为因果分析中的一个类别,因为不同阶层的人都可以因为不同的原因而陷入同样的困境……贫困的总体特征造成了公共政策的混乱。”“市场需求反映的不是生物学、心理学的欲望,而是建立在权力上的选择,一个人无法要求太多,否则就会败给那些需求较弱但权利较强的人……权利的方法强调不同阶层的人们对粮食的支配和控制能力,这种能力表现为社会中的权利关系,而权利关系又决定于法律、经济、政治等社会特征”(p191-p202)。阿马蒂亚•森渐渐远离了经济学的供求本位主义,把目光放到以权利、权力为基础的社会关系上,对阿马蒂亚•森来说,市场仍然是造成不同阶级的民众有可能遭遇到权利剥夺的危险因素:理发匠平时可能赚很多钱,但市场在某些时候会通过通货膨胀、通货紧缩或者偏好改变的方法,让整个理发匠种姓丧失获得粮食的权利。相反,对于社会学来说潜在危险则是社会分层,理发匠平时赚很多钱,但是由于其文化资本、权威的低下,在长期看来整个理发匠种姓始终面临着被剥夺已有权利的可能。
三、感想
本书用四章的篇幅进行了实证分析,阿马蒂亚•森详细陈述并分析了孟加拉1943年和1974年的两次大饥荒、埃塞俄比亚1972-1974年的饥荒以及同期的撒哈拉地区的干旱与饥荒。一想到冰冷的数据后面实际上是无数的因饥饿饿而死亡的生命时,我实在觉得所有经济学家、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都应该首先致力于对消除绝对贫困问题的研究——找出导致贫困的真正原因,致力于最终在全人类消灭贫困。
虽然每一次饥荒都与一定的自然灾害相伴,但如果简单地把饥荒产生的原因归咎于自然灾害显然难以服人。在同样遭受自然灾害的时候,不是所有国家都会出现饥荒,饥荒的产生一定还有其他原因。阿马蒂亚•森通过对经济繁荣时期(1943年孟加拉饥荒)产生饥荒的原因剖析,提出:“如果经济繁荣表现为社会不平等的扩大(如有利于城市人口、不利于农村劳动力),那么繁荣过程自身就有可能成为饥荒的诱因。在争夺市场控制或支配权力的斗争中,一部分人会因为另一部分人的繁荣而受损,迟者遭殃”。这一观点是否对中国的“先富带后富”说法的可能性和现实性问题是一种警示呢?先富的人积累了过多财富,后富的人就难以富起来,如果过分增加社会的财富分配的不平等,本身就是社会动荡的隐患,因此对“先富”和“后富”一定要平衡好。
读完本书使我想起了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饥荒——“三年自然灾害”。这三年确实发生了持续的严重自然灾害,但是各种决策错误带来了严重影响:重点把粮食作为决定国家经济兴衰的生命线和因果关系链的比较指数。从农业粮食减产因素看,自然灾害略大于决策错误;从农村一个时期的集中缺粮情况因素看,决策错误影响远大于自然灾害,可以说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正是印证了阿马蒂亚•森所写的多数饥荒是由权利失败导致的,而并非粮食供给大幅度下降,这也是以后的领导人决定政策时的一个警示。
改革开放多年,可怕的三年也已经过去了半个世纪,饥荒似乎已不是中国的问题,随着我国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这一代人大多是没有感受过饥饿的,但确实有很多人觉得自己“贫困”,而实际上仅仅是相对贫困罢了。由于收入分配不公或者说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富得太快,大多数人觉得自己穷。但和历史上以及现当代一些地区出现的赤贫和饥荒比起来,绝对贫困是一个更应该被关注的问题和难题。因为地球人经过那么多代人的前赴后继仍然无法真正解决区域性的绝对贫困问题,这的确是人类文明的悲哀。
阿马蒂亚•森认为,经济衰退时期与经济繁荣时期都有可能发生饥荒,如果经济繁荣表现为社会不平等的扩大,繁荣过程自身同样可能成为饥荒的诱因。在中国,城乡的巨大差异已成为制约中国全面发展的巨大桎梏。城市发展过快,得到了太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而农村显得落后很多,虽然现在已经得到国家重视,但要赶上与城市同步的农村发展还有很大的距离。
而在全球视野中,导致少数国家仍然发生贫困乃至饥饿的原因,很大程度是在于全球分配体系的不公。资本、市场的繁荣发展虽然会带来整体总量的增加,可是如果不有效调整公民与国家、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权利关系,这种繁荣发展必然带来巨大的分配鸿沟,进而严重威胁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贫困与饥荒》读书笔记2
本书作者阿马蒂亚.森于1998年因其在福利经济学方面的卓越建树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其主要的研究方向为经济发展、福利经济学、社会选择理论等。值得注意的是他的祖父与泰戈尔过从甚密甚至他的名字就是泰戈尔所起,“阿马蒂亚”意为“永生”。(摘自百度百科)
本书结构紧凑合理,读起来非常流畅,开篇即阐明作者的理论观点,其后列举发生在非洲和孟加拉的四次大规模饥荒以证明其理论的正确性。阿马蒂亚教授根据其对多方面数据的研究,发现饥荒的规模与自然灾害所造成的粮食短缺并无直接关系,而核心的原因恰恰在于,灾害直接或间接相关行业的萧条,以致该行业从业人员的收入大幅降低,进而购买食品能力的下降,最终导致了饥饿和死亡。篇幅所限仅对其理论进行简单描述,不列举太多的数据,感兴趣的朋友可直接查阅此书或相关参考书目。
一. 对贫困、饥饿和饥荒的解释。
1. 贫困(P28)。A.亚当斯密 : 不仅包括维持生命所必需的东西,而且还包括这样一些东西:如果没有他们,甚至对最下等人来说,也会被社会习俗认为有伤风化。例如,一件亚麻衬衫,严格地说,它并不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东西。我猜想,即便没有亚麻衬衫,希腊人和罗马人也能生活的很舒适。但是,今天在欧洲的大部分地区,没有亚麻衬衫,一个讲究体面的临时工都会羞于在公共场合露面。缺少亚麻衬衫成了不光彩和贫困的标志,在人们看来,只有品行极坏的人才会落到这种地步。在英格兰,习俗以相同的方式,曾经把皮鞋视为生活必需品。没有他们,无论性别如何,连最贫穷的体面人都羞于在公共场合露面”。B.卡尔.马克斯
: 当“历史和道德的因素”进入最低生活标准概念中时,“在一个给定国家、给定时期,一个劳动者所必需的、最低生活标准所意味的平均生活质量是众所周知的”。
2. 饥饿和饥荒(P55)。饥饿是指人们没有充足的食物,而饥荒是指由饥饿所造成的大量死亡的恶性现象。饥饿意味着贫困,而贫困并不意味着饥饿。
二. 所有权与交换权利。
1. 所有权(P6)。泛指人们基于贸易、生产、劳动、继承和转移而获得的对于特定物品的直接性的权力关系。
2. 交换权利(P8)。在市场经济中,一个人可以将自己所拥有的商品转换成另一组商品。这种转换可以通过贸易、生产或两者的结合来实现。在转换中,他能够获得的各种商品组合所构成的集合,可以称为这个人所拥有东西的“交换权利”。
3. 所有权及交换权利,是当灾难来临的时候人们用以自保的手段。本书也是自此作为核心观点推导灾荒中他们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三. 四次大饥荒的基本情况。
1.关于四次饥荒的时间、地点和死亡人数。A.1942-1944年发生在孟加拉的饥荒导致200-400万人丧生。B.1974年7-12月孟加拉的饥荒,按官方通报为死亡26,000人,但据其他估计,在官方及个人提供了大规模救济(救济行动的高峰时,同时由6,000个救助站向435万人提供熟食)的基础上,仅朗布尔一地死于饥饿和2-3个月内处于营养不良的人数即高达8-10万人。C.1972-1974年发生在埃塞俄比亚的饥荒致使4-20万人丧生。D.1968-1973年发生在非洲萨赫勒地区(包括毛里塔尼亚、塞内加尔、马里、布基纳法索、尼日尔和乍得)的饥荒,仅1973年一年即导致10万人丧生。
2.四次饥荒的起因。发生在孟加拉的两场饥荒起因均为水灾,而另外两场发生在非洲的饥荒起因都是干旱。需要明确的是,饥荒所涉及的国家或地区,即使在灾荒最为严重的时候,也不存在普遍的、大规模的粮食短缺。以死亡人数最多的1942-1944孟加拉饥荒为例,粮食歉收最严重的1942年冬天仅比往年减少17%的产量。而埃塞俄比亚饥荒粮食产量仅减少7%。至于萨赫勒地区的饥荒,依据世界粮农组织(FAO)的调查显示,该地区的谷物供给量高于世界卫生组织(WHO)所建议的粮食摄入量,且大部分相关国家实际生产的粮食都足以养活其全部国民。无论人均粮食供给的变化值还是人均粮食供给的绝对值都无法解释饥荒的严重程度(P173)。
四.大饥荒给予的启示。
1.饥荒的进程。初始阶段,往往因饥饿而死的人并不多,但是由自然灾害所引发的经济危机锁定了大部分的相关人口。发展阶段,直接因饥饿而死的人数达到最多。最后阶段,饥荒已经过去,但是由于饥荒所造成的流行病蔓延,所以死亡仍在继续,直至疫情得到完全控制。相比旱灾,水灾的预后更难,尤其当死亡人数很多,且无法及时处置的时候极易印发霍乱及其他恶性传染病。但这并不意味着旱灾不存在类似问题,由饥荒而致的腹泻一样具有可怕的传染率和致死率。
2.政府在饥荒发生时的作用。A.扩大粮食进口B.对投机性囤积进行控制C.保障粮食库存D.保证政策的稳定性。在孟加拉发生的两次饥荒当中,政府在上述四个方面都犯了比较严重的错误。在粮食库存并不充裕的情况下,政府禁止了粮食的进口,导致救济行动无力,而在大米(作为主要粮食来源)的价格大涨之后没有采取有效措施,使公众形成了大米价格还将上涨的预期,某种意义上纵容了囤积行为,使不严重的产量减少演变成了市场投放量的大幅减少(P97)。意即,有限的粮食短缺,由于处置不当,最终演变成了大规模的饥荒。需要注意的是,在水灾刚刚发生的时候,政府并没有对即将形成的粮食短缺和随后演化成的饥荒有充分的预判,导致A+B两项政策在最后一刻不得已的情况下,彻底改弦更张,这加深了人们对于灾难就在眼前的认识,进一步加强了囤积行为。
3.受灾难波及的行业及人群分析。因为洪水减少了种植业中的就业机会,两次孟加拉饥荒中死亡率最高的都是运输工(死亡率100%),次之的是领取货币工资的工人(死亡率88%),因为这些人仅有的是劳动力,而灾荒时劳动力转换成食品的能力会降低58%-70%,这导致他们普遍因为没有能力购买所需的食物而饿死。一般来讲,工艺品、服务以及高档食品,在贫困蔓延时,这些奢侈品的需求会大幅下降,使相关的行业走向衰退,这在非洲地区发生的两场饥荒中也能发现类似的情况。而关于非洲的饥荒,主要描述两个群体,首先是农民,由于干旱导致了粮食产量的下降,并且由此导致了他们收入水平和购买力的下降,从而没有能力吸引其他地区的粮食向当地售卖和运输。与此同时他们还承受另外三方面的压力,A.由干旱而致的土地价格下降B.被迫出售牲畜而导致畜力的丧失C.集中抛售牲畜而至的牲畜价格下降。但是因为他们直接的产出就是粮食,所以他们的境况要优于最惨的族群-牧民。牧民与农民的相似之处在于,他们都把牲畜作为储蓄手段(农民还有土地),而不似之处在于,农民以农作物作为产品,而牧民的产品还是牲畜(P139)。而牧民的问题正是在此,在正常价格水平上,粮食是较为便宜的营养来源,但在经济衰退时,市场的需求会转向粮食,增加对粮食的需求,而牲畜是奢侈品,收入减少时对牲畜的需求也会减少,而使其价格降低,另外,干旱时期牲畜的瘦弱状况,也是导致牲畜价格降低的另一原因(P138)。牲畜交易的减少和交易价格的严重下滑,极大地减少了牧民的收入,所以他们作为牺牲的第一梯队,也就不足为怪了。但是,具体谈到埃塞俄比亚的饥荒,下一条谈到的因素也是非常重要的。
4.商业种植对农业的影响。棉花和甘蔗的商业种植,导致了埃塞俄比亚本应用于畜牧业的草地的大量减少,而其后发生的干旱,导致牲畜可食草料锐减,这不仅导致奶和肉的减少,还导致了牧民用于交换粮食的牲畜的减少(交换的份额大致是牲畜总量的50%)。
5.战争及通胀的放大效应(P96-P99)。回到本书中涉及到的最大的一场,发生在二战期间,导致200-400万人丧生的孟加拉大饥荒。战争不仅仅表现在公共支出膨胀引起的强大的通胀压力,还表现为生产的收缩(海禁导致渔业的收缩)和敌对方对财富的洗劫,还有,对于战争相关部门的补贴,这些因素都加剧了通胀的烈度,也使很多人抗风险的能力普遍的,大幅度的下降。不同于本书所载的其他三场饥荒,这场饥荒是以通胀作为前提的,所以,它有效的扩大了一般饥荒所涉及的行业,程度也有所加深,使更多的人因为实际收入锐减,而丧失了购买食物的能力。这也许就是孟加拉虽然在1943年录得历史上最高的粮食产量,却依然饿死几百万人的核心原因。
《贫困与饥荒》读书笔记3
饥荒是怎么产生的?或许大家的第一反应是粮食不够!但是真实情况真的是这样吗?阿马蒂亚.森的论点个人很赞同!他提出了权利分析理论!一般饥荒发生的地方,当年的粮食产量并不低,甚至饥荒地的粮食还会出口!这是为什么呢?很奇妙吧!下面举个例子说明一下:假设某年内蒙古地区遭遇旱灾或者洪灾,农民的收成肯定不好,这样肯定会带来一系列的连锁反应!首先,农民收成不好,那么农民用于交换的能力下降,农民对于其他的非生活必需品需求肯定降低,那么企业的生产肯定会受到影响,那些以工资为收入的群体,自然也会逐渐失业,收入降低!并且逐渐失去生活来源!这样的话,即使当地的粮食是足够的,那么,这些没有购买能力的人如何合法的获得粮食呢?问题就出在这儿,并不是没有没有粮食,而是那些群体没有交换粮食的能力!在自然灾害中,粮食一定会被投机倒把,遭到哄抬价格,那么那些群体(农民,工人等)更加没有能力购买到粮食!即使当年中国的粮食产量是增加的,即使内蒙古当年的粮食产量是增加的,但是饥荒还是会发生的!除非政府救济,建立社会保障制度!饥荒发生的重要原因,不是粮食不够,而是粮食如何获得的问题,以及谁能获得问题!
作者在书中提到了埃塞俄比亚的饥荒!那次饥荒受灾最严重的是牧民,其次是工人!现在再以内蒙古为例,试分析如下!
原来正常年份,当地的农民与牧民是可以交换彼此的产品的!现在首先,农民的粮食产量受到了影响,那么农民用于出售的粮食就会急剧下降!于此同时,农民对于牧民的东西的需求也会急剧下降!由于自然灾害,牧民的牲畜肯定会有死亡,这个时候,农民又不购买牧民的东西了,那么牧民生活将受到极大打击!为了生存,牧民肯定会出售牲畜,按照供求关系,自然灾害造成了牲畜的大量死亡,牲畜的价格在此时应该贵才对!但是并不是这样的,遭受了自然灾害,牲畜一方面会变瘦,另一方面,在这种情况下,大家都出售牲畜,就会竞争!所以,价格肯定低!故这个时候,自然灾害发生的时候,牧民是最先陷入绝境的!收入变少,粮食变贵!其次是工人,工人会失业,而且工人主要是以出卖劳动力获得报酬,这个时候,很多都失去了生活来源,当然了,粮食价格也更高!稍微好一点的反而是农民,因为农民自己生产粮食,虽然粮食减产,粮食价格上涨,但是农民手中掌握的是粮食,短期内它不要去市场上去购买高价的粮食了!
饥荒地的粮食还会出现出口的问题,那是因为当地的人们没有购买能力,按照市场的逻辑,自然要销往其他的地方!
所以饥荒问题不是粮食够不够的问题,而是如何分配粮食的问题!即使丰年,也会发生饥荒!粮食就在那里,关键是咋样合法的获得的问题,有粮食,而你没有权利获得,照样会饥荒!所以,谁的粮,如何获得粮,谁不能获得粮,谁可以获得粮,才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