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朱自清荷塘月色读书笔记
朱自清《荷塘月色》的读书笔记
这篇文章是一篇抒情文,体裁为散文。主要写作者在院子中乘凉并且欣赏荷塘及事物的景色。详细写了荷花与荷叶,其次描写了小径,水面,月光,山林等。又描写了动物来以动衬静。在文章后段记叙了作者对过去生活的许多美好的回忆。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想逃避现实,把自己寄身与美好的景色中去。这篇文章通过字里行间写出了作者无尽的寂寞与苦闷。对这个黑暗的世界(表现在“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一句,说明了现在生活与以前截然相反),他悲愤、不满而又陷入对现实无法理解的彷徨之中。通过月光与荷花荷叶的关系的细腻描写,朦胧而又含蓄地表达了内心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采莲的那一自然段有所描写)以及对和平,自由的追求。
作者生平: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华,号秋实,字佩弦。现代著名作家、学者、民主战士。
写作的背景:
曾参加过“五四”运动的爱国知识分子朱自清,在1927年7月写下《荷塘月色》。此时,正值“四·一二”运动蒋介石背叛革命之时。
文中所提及到的《采莲赋》:
《采莲赋》——梁元帝
荡舟心许,鹢首徐回,兼传羽杯。棹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
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
畏倾船而敛裾,故以水溅兰桡,芦侵罗缣。菊泽未反,梧台迥见
,荇湿沾衫,菱长绕钏。泛柏舟而容与,歌采莲于江渚。歌曰:
“碧玉小家女,来嫁汝南王。莲花乱脸色,荷叶杂衣香。因持荐
君子,愿袭芙蓉裳。”
文中所提及到的《西洲曲》: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西洲在何
处?两桨桥头渡。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树下即门前,门中
露翠钿。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忆郎郎不
至,仰首望飞鸿。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
楼高望不见,尽日阑干头。阑干十二曲,垂手明如玉。卷帘天自
高,海水摇空绿。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风知我意,吹梦
到西洲。
第二篇:朱自清《荷塘月色》赏析
朱自清《荷塘月色》赏析
立真言、写真景、抒真情
——朱自清《荷塘月色》赏析
孙恒星
中学教材散文单元所选的文章都是些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之类的作品,即所谓的狭义的散文,文史亦称美文。在这些美文中,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更显美得纯洁,美得成熟。
《荷》文之所以美,就在于作品营造出了一个深邃清幽的意境。散文的意境有三个必备的要素,即语言的真切,景物的真实,情感的真挚。本文正是以真切的语言描绘一幅真实的景物,抒发出了长期郁积于内心深处的真挚的情感。赏析本文也就必须从这“三真”入手,而在这“三真”中,对语言的真切的分析又当为揭示其他“二真”的必由门径。
一 以真言写真景
《荷塘月色》描写了哪些景物呢?文题标得明白:一是荷塘,一是月色。在历代诗文中写荷塘的不少,写月色的更多。但本文的“荷塘”、“月色”绝对区别于其他的“荷塘”、“月色”。这里的荷塘不会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里的月色也不能是“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这里的荷塘是“月下的荷塘”,这里的月色是“荷塘的月色”。正因为作品鲜明地突出了景物的特色,生动真实地再现了特定环境下了特定景物,文章所要抒发的真挚感情才有可靠的寄托,才让读者感到真实亲切。
先看对荷叶的描写:“叶子出水很高,象亭亭的舞女的裙。”如果我们抛开特定的环境,用“青翠的玉盘”来比喻荷叶行吗?当然行,而且表现力还相当强。这样的描写既绘出了荷叶的色,又表现了荷叶的质,还状摹了荷叶的形。然而这种比喻只好在朝霞、夕照里,或蒙蒙细雨中,绝不能在淡淡在月光下。夜不辨色,更难辨质,月色中所见的荷叶,主要是其自然舒展的形态,与裙十分相似。
写荷花,原文连用了三个比喻:“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文章在收入教材时删去了最后一喻。这一喻有什么不妥呢?荷花娇艳华贵,堪以美人作比。宋代诗人杨成里的《莲花》诗中就有“恰如汉殿三千女,半是浓妆半淡妆”的句子。但在这里不行。朦胧的月色中把荷花看成美人,而且是刚出浴的,这样的感觉肯定不是真实的。相反,若不是在朦胧的月色中,而将荷花比作“明珠”和“星星”也有几分牵强。
文章这样描写荷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种断断续续,似有似无的感觉绝不会产生于书声琅琅的清晨,也不会产生于阳光刺目的中午,只能产生于“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的寂静的月夜。我们再看另一个写花香的句子:“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清香,香气似乎也是淡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紫藤萝瀑布》)这是灿烂阳光下的花香,紫色的花儿正“在和阳光互相挑逗”着,满目耀眼的紫色刺激得作者生出“香气也是淡紫色的”这样的感觉显得十分自然。
直接描写月光的只有一句,本文多是以影写月,这也是被历代文人所称道的表现技法。“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弯弯的杨柳的倩影,却又象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这里的黑影参差且斑驳,给人一种摇荡起伏的去感。为什么?就因为它是落在荷塘里。荷塘里“微风过处??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象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黑影落在这波痕上面,当然更显参差和斑驳。也正因为荷塘处于这种动态,杨柳的倩影才象“画”而不是“印”在荷叶上。也正因为有了那道凝碧的波痕,光与影才现出一条条五线谱似的曲线,让人联想到“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
二 以真言抒真情
文坛许多作家为了写出不朽之作,都刻意追求作品能反映自己的真情实感,但文章写出来,又往往给人矫揉造作之嫌。这其中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而一个重要的原因则是缺乏精深的语言功力,以至造成一字不稳,真情尽失的遗恨。《荷塘月色》一文则能以准确贴切的语言,抒发出作者因置身于良辰美景而生出的“淡淡的喜悦”,以及社会带来的又终究难以排遣的“淡淡的哀愁”。
荷塘月色是美妙温馨的,这样的景色当然能给人以喜悦。本文少有直接抒情的句子,但透过写景的词语便不难体察作者当时喜悦的心情。叶子象裙,裙又是“亭亭的舞女的”;花是“袅娜”地开着,“羞涩”地打着朵儿;花香似“歌声”,光与影如“名曲”。这些词语哪个不饱含喜悦色彩?但这种喜悦毕竟是“淡淡的”,没有激动和狂喜。上节提到的删去的“刚出浴的美人”一喻,除了它有悖于特定的环境外,也与“淡淡的喜悦”这一特定的情感不谐。试想,面前立一群“刚出水的美人”,表现出的喜悦还能是“淡淡的”吗?
在整个写景过程中一直充溢着这种“淡淡的喜悦”,但原文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后还有一句“峭楞楞如鬼一般”;仅此一句,就足以搅扰了温馨的美景,破坏了喜悦的心情。峭楞楞的鬼影带给人的只有恐怖,没有喜悦,就连那“淡淡的哀愁”也不会由此产生,更不会生出“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如此美妙的联想。
尽管身处良辰美景,到底无法排遣“淡淡的哀愁”。“一个人在苍茫的月光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语中置一“觉”字,文章便增添了无穷意味;少这一字,则真成了自由的人,那就只有喜悦,没了哀愁。还有,“白天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以不理”中的两个“一定”,更能表现出作者内心深处难言的苦衷。 在对美景的描写过程中应该尽是喜悦了吧?也不尽然。看这句:“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的光,没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描写路灯,尽选消极的词语和事物,而且句式舒缓,语调低沉,读者从字里行间似乎能听到作者无可奈何的叹息声。同是写灯,《我的空中楼阁》是这样的语言:“山下的灯把黑暗照亮了,山上的灯把黑暗照淡了,淡如烟,淡如雾,山也虚无,树也缥缈。”句式整齐,节奏明快,在这如歌的行板中洋溢着作者按捺不住的喜悦。以上两段描写,词语当然不能互换,就连句式也绝不能互调。
当然,课堂教学不同于单纯的文学欣赏,它不能仅仅局限于评价某篇文章的美学意义,而是重在激发学生学习散文的兴趣,传授赏析这类散文的方法:即自觉地运用比较的方法认识散文的语言美,并在分析语言的过程中,去神游文中描写的美景,感受其抒发的真情,以得到美的熏陶,情的感染,有效地提高学生欣赏以至写作散文的能力。
第三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赏析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赏析
朱自清《荷塘月色》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月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旳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旳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wěng)郁郁旳。路旳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旳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旳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旳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旳舞女旳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niǎo,nuó)地开着旳,有羞涩地打着朵儿旳;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mò)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ē)玲(英语violin小提琴的译音)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
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
于是妖童媛(yuàn)女,荡舟心许;鷁(yì)首徐回,兼传羽杯;欋(zhào)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jū)。
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第四篇:《荷塘月色》教案 朱自清
《荷塘月色》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欣赏荷塘月色的美景,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
2、把握文中细节,体会散文的语言魅力,学习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3、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流露出来的情感。
4、熟读课文,背诵4、5、6自然段。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赏析4、5、6三段,体味语言运用的妙处,以及通感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2、难点:理解作者“心里颇不宁静”的心情,以及写江南采莲旧俗的作用。
三、教学方法:披情入境法
四、课时安排:两个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荷花深受我们中国人所喜爱,无数的骚人墨客曾为之陶醉,留下了千古流传的名篇佳作。如我们以前学过周敦颐的一篇《爱莲说》,里面有一诗句是这样说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还有“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
可见,荷花已成为中国文学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今天我们要的这篇课文也跟“荷”有关的,它就是朱自清的散文名篇――《荷塘月色》(板书)
(一)作者简介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1898年生于江苏东海。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更名“自清”,考入本科哲学系。毕业后在江苏、浙江等地的中学任教。
上大学时,朱自清开始创作新诗,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震动了当时的 1
诗坛。1929年出版诗集《踪迹》,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开始研究古典文学。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的散文家。
1948年8月病逝于北京。他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著作有《朱自清全集》。
回忆以前学过有关朱自清的篇目《春》、《背影》等篇目。
(二)写作背景
这篇散文是写于1927年7月,当时中国发生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朱自清也处于苦闷彷徨之中,他自己也知道:“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但他最终还是选择了暂时逃避的一法”他曾对夫人陈竹隐说过:“我只是在行为上主张一种日常生活中的中和主义。”又说:“妻子儿女一大家,都指我生活”,即家庭需要他的支持,“还是暂时超然为好”,但是他毕竟是一个爱国的民主主义者,是一个具有进步思想的正直的知识分子,面对黑暗现实,又不能安心于这种“超然”,在1927年9月17日的一封信中他表白道:“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走路、说话都要费很大的力气;还不能如意。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由此可见作者当时的处境是很艰难的,内心是想“超然”,而又想“挣扎”,一方面对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不肆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制造白色恐怖的黑暗现实不满,有强烈的正义感,不愿与恶势力同流合污,向往洁净、自由、美好的生活;另一方面又没有勇气正视血淋淋的现实,不愿投身革命,希望有所作为的热情与无从选择的痛苦,内心充满着矛盾、惶惑、凄苦之情。
由于心里颇不平静,因此为了散心,为了排解内心的这种苦闷、忧愁,作者很自然地想起了“日日走过的荷塘”,要等夜深人静之时踏着月光去游荷塘。
(三)整体感知
1、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首先从作者散步地点的转换入手理清线
索。
(淡淡的愁)(淡淡的喜) (淡淡的愁)
家————小路————荷塘————家
(不宁静)(求静)(得静)(出静)
2、为什么不宁静、愁?(背景)
3、因什么得静、喜?(荷塘月色)
4、为什么又愁?(江南采莲——思乡)
(四)分析1、2、3自然段
1、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文眼)
2、第二自然段的对比手法:路得幽僻与作者的心情
3、由“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这两句可
以看出作者的心情开始由愁到喜渐渐转变了。
(五)第4自然段:月下荷塘
1、作者在这段写了哪些景色,是怎样描写的?(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顺序:由远到近,自上而下
荷叶:舞女的裙
荷花:明珠、星星、美人
荷香:渺茫的歌声
荷波:凝碧的波痕
流水:脉脉
2、分析修辞手法
(1) 各比喻、拟人句的相似点?
(2) 通感:又叫“移觉”,是把人们的各种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
觉等〉通过比喻或形容词沟通起来的修辞方式。其最大特点是“感觉的转移”。
分析: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从感觉入手) “缕缕清香”与“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有何相似?
相似处:断断续续,若有若无,捉摸不定。
例子:
(1)诗人艾青曾在写诗这样描绘日本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你的耳朵在侦察,
你的眼睛在倾听??”(听觉与视觉的转化)
(2)她唱得歌真甜!(听觉与味觉)
(3)她笑得很甜!(视觉与味觉)
3、小结:修辞要抓住事物的特征。
第二课时:
(六)第5自然段:荷塘上的月色
1、正面描写:月光如水、薄雾似沙、花叶若梦
侧面烘托:黑影斑驳、杨柳如画、光影似曲
2、分析动词使用的精确
泻(照、淌)浮(升、)洗(浸)笼(罩)
换成括号里的好不好?(选其中两个进行分析)
“泻”字扣紧了“月光如流水一般”这个比喻,范围广,表明月上中天,月光自上而下,有更强的动感与立体感,给人一种奶白色而又鲜艳欲滴的实感,写出了月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显得生动活泼。再加止“静静地”这个修饰语,准确生动地写出了月光既像流水一般地倾泻,又无声响的幽静幽美。而“照”字是照射之意,范围窄,虽也可写月光,但结合语境,与“静静地”、“如流水一般”不相配,失去了和谐感,也无动感,有点呆板,显得不灵泛。表达效果欠佳。“淌”虽也有往下流的意思,但一般是表示水、泪或汗等顺着或依附着某物流下来,而月光是从空中照下的,并无依附任何事物。作者用“泻”字主要写出月光的特点。
“浮”字把水气和月色交织在一起,准确地表达出雾的轻柔、轻飘状态,以及自下而上逐渐扩散的特点,生动地再现了月光下荷叶、荷花那种缥缈轻柔的姿容,突出静态美。而“升”字只给人腾空而起的印象,不能刻画出雾的轻柔,不能妥贴地刻画雾“薄薄”的形貌。
(七)第6自然段:荷塘四周
1、景物:树、远山、路灯
2、分析“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但”转折,蛙声热闹,却不能感染作者,作者依然难以排解心中的愁绪,照应
了文眼。
(八)联想部分:
《采莲赋》————无福消受
《西洲曲》)————惦着江南
1、作者为什么会“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 呢?
“颇不宁静”的心情在梦境般的荷塘岸边没有得到排遣,就想靠对古代采莲盛况的向往和对故乡的怀念来解脱。由眼前景物联想到江南采莲的情景,作者说这是一个“热闹”和“风流”的季节,并引用梁元帝的《采莲赋》描写当时“嬉游”的光景。
2、但他没有被这种光景所感染呢?文章中的哪个句子可以表明?
没有,“可惜现在我们早已无福消受了,”依然是“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3、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西洲曲》本是用来描写一个青年女子思念情人的痛苦,作者却借用来表达什么感情?文章中的哪个句子可以表明?
思乡之情——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此时此刻的作者为什么会惦着江南呢?
触景生情,独在异乡为异客,面对黑暗的现实苦闷彷徨,无所适从,欲超然又想挣扎,借思乡排遣忧愁,进而表现了作者对自由与光明的向往。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4、作者从荷塘回到家里,心绪如何?作者从遐想中回到现实,从梦幻般的“另一世界”回到了依然令人苦闷的现实,现实依旧,愁思依旧,心里依旧不宁静,刚才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恍如一梦。
5、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有何特点?首尾呼应。
(九)总结
1、全文线索
一路行来,伫立观望,以欣赏荷塘月色前后心情变化为经,以对荷塘月色的景物描写为纬来构思全文,所以思想感情的变化是本文的线索。感情变化是:“心里颇不宁静”,有淡淡的哀愁→在自然美景中,有淡淡的喜悦→后来又发出“我什么也没有”的慨叹→惦念江南,欲超脱而不可得。
2、归纳中心:
这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文中描绘了美的景、美的情,其特点是写月光与写荷塘交叉,动的刻画与静的描写交错,抒情与写景交融,形成一幅素淡、朦胧、静美的画面,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白色恐怖的严酷现实的不满,以及他苦闷彷徨,希望在一个幽静的环境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而又无法解脱的矛盾心情,抒发了关心国家前途与命运、追求自由的思想感情。
(十)简评作者的思想:
1、也许有些同学会想,作者这种不敢“直面惨淡的人生,不敢正视淋漓的鲜血”,而寄情于风月山水之中的思想,会不会太消极了?
作者这种回避现实的思想应该说是消极的。但是能否据此说他不爱国呢?不能。从他对黑暗现实的不满这一点来看,他还是有爱国倾向的,也正是基于这一点,我们就不难理解朱自清先生后来为什么宁死也不接受美国的救济粮的原因,而最终成为一名坚强的民主战士。在当前,我们也应象作者一样爱国,具有崇高的人格。
(十一)点评课后练习,布置作业。
第五篇:荷塘月色朱自清教案
教学目的
一. 学习《荷塘月色》中细腻、传神的语言,体会新鲜贴切的比喻表达效果及移觉修辞手法的运用。
二. 掌握《荷塘月色》刻划景物及情景交融的写法,体会其严谨结构。
三. 了解作者创作的心情以及这种心情的社会内容。
四. 通过朗诵欣赏《荷塘月色》的韵味。
教学设想
1、教学重点放在文章的结构安排、写景层次、语言特色上。
2、安排一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 请两位同学分别用几句话描绘一下自己印象中的荷塘景色,然后引入课文。
二、 解题
1、 荷塘,指朱自清先生当时任教的北京清华大学清华园里的荷花池,是本文所要描绘的特定处所。月色,则点明了时间,是一个有月亮的夜晚。
2、 写作背景
[提问]:本文写于1927年,这段时期中国历史上发生什么事情?
[解答]:朱自清在青年时代曾参加过“五四”运动,向往过俄国十月革命,后来也投身过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革命处于低潮,蒋介石、汪精卫的法西斯暴行激起中共党人和广大革命人民的奋起反抗,同时引起一部分正直的知识分子的不满和谴责。朱自清是一位有正义感的作家。他不满于反动派的血腥屠杀,但因受阶级的局限,没 勇气正视血淋淋的现实,只能用消极态度表示不满和反抗。《荷》正是通过“我”在荷塘月夜的独步、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在时代的政治低下寂寞、苦闷、彷徨无路的情绪和出污不染、洁身自好的情操。
三、 请学生听朗诵带,并注意体会其中的语言、思考如何划分层次。
[提问]:怎么划分层次,并归纳大意。
[解答]:全文分三大段:
一段(1):月夜漫步荷塘的缘由。(点明题旨)
二段(2~6):荷塘月色的恬静迷人。(主体)
三段(7~8):荷塘月色的美景引动乡思。(偏重抒情)
四、释义:
幽僻:幽深、僻静。
蓊蓊郁郁:草木茂盛的样子。
踱:慢步行走。
弥望:满眼。弥,满。
袅娜:柔美的样子。
脉脉:这里形容水没有声音,好象深含感情。
风致:美的姿态。
斑驳:原指一种颜色中杂有别的颜色,这里有深浅不一的意思。
梵婀玲:小提琴。
一例:一律。
丰姿:风度仪态,一般指美好的姿态。也写作“风姿”。
碧:青翠欲滴的样子。
大意:大概的轮廓。
五、 讲读第一段
[提问]:作者为什么忽然想起荷塘,深夜离家去荷塘?
[解析]:文章第一句就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强调了“颇不宁静”,显示了作者的烦躁、不安。而且时间上也不是一天半天,而是几天以来的心情了。我一烦闷便想到外面散步,这就忽然想起荷塘,想到满月的光,于是便离家去荷塘。
那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作者如此“不宁静”呢?是不是家里的矛盾?注意联系一下背景来体会可知不是家事矛盾。文章第一段写道:“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孩子安详地睡着,母亲还哼着眠歌,一切都很平静、温馨。“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这些举动都体现了作者对家人的关心。可见不是家里的矛盾。联系一下作者所处的社会就可知道,作者是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与苦闷。这正是作者通过文章表达出来的。全文的第一句是文章的“文眼”。
[板书]:缘由:颇不宁静、忽然想起。
六、讲读第二段:
(一)、[提问]:大家看看各小节都写了些什么,总结一下,作者是按什么线索来写的?
[解答]:按漫步荷塘的过程来写。按作者的活动、视线的转移,有层次地来展示荷塘月色,同时,作者也是按漫步——思索这样一条线索使得情景交融。
[幻灯片]:来路(2、3)——荷塘(4)——月色(5)——四周(6)
漫步——思索
(二)、讲读第2节
[提问]:请一位学生找出小路的特点。作者在这一段中运用了什么手法来衬托月下小路的美?
[解析]:曲折、幽僻、树多是小路的特点。幽僻是基本的特点。曲折和树多构成幽僻的重要条件。
[幻灯片]:白天(少人走)——夜晚(更寂寞);没有月光(阴森森)——淡淡月光(很好)
[解析]:这一对比就给以往那种阴冷的氛围蒙上一层朦朦胧胧的诗意。
形成了静悄、幽寂、朦胧的氛围,这也是笼罩全文的氛围。
(三)、讲读第3小节:
[提问]:这一段是讲作者去荷塘的感受,请说说这种感受的具体内容。怎么理解这种感受?
[解析]:重点理解这个句子: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作者怀着排除烦闷的心情来到荷塘边上,月色淡淡,独步塘岸,似乎进入了“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里“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作者成了一个“自由的人”。写得很超脱现实,应该说这是作者内心所渴望而在现实达不到的。越是超脱越是自由,便越显出作者在现实中的苦闷。
[板书]:来小路:曲折、幽僻、树多(对比)
路感受:自由——(苦闷)
(四)、讲读第4小节:
请同学朗读第4节,并划出本节的比喻句。
[提问]:作者依次写了哪些景物?用了哪些比喻?
[解析]:先是写了叶子、出水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接着写花,白色的,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再接着是荷香,微风
过处才能闻到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最后还写到流水,流水脉脉,虽被遮住,不见其形,但留给我们的想像余地是极大的。田田(多)
。荷叶亭亭(美)
[板书]:零星点缀、白(色)形态美
荷荷花如明珠、如星星(光)
袅娜、羞涩(态)
塘荷香:缕缕—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动态美
象闪电(快)
荷波凝碧(色)
流水:脉脉(态)静态美
[讲解]:这里用了许多比喻有什么好处呢?我们先来看这一句: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 裙。亭亭的舞女是些高挑有风姿的女郎。亭亭的舞女的裙更是给人一种美好、轻盈、动感的联想。这一比喻生动地写出了荷叶出水很高的娇美姿态,洋溢着情趣。由此可见,贴切的比喻可以把所要描绘的景物生动、具体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使人产生身临境的感觉,使事物的特征更加鲜明具体,起加深印象的作用。
我们再来看这一句: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提问]:这一句与一般的比喻有什么不同?里面蕴含了几种感官感觉?
[解析]:清香是嗅觉上的感觉,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是听觉上的感觉。这两种不同感觉的相互沟通叫通感。把嗅觉中感到的香味换成从听觉中去感受、品味,使人产生了对香味的另一具体形象,变换欣赏角度,有焕然一新,奇趣无穷之感。歌声是细柔飘忽,婉转渺茫的,荷香是时有时无,持续不断的。这两种感觉有相似之处,把它们沟通起来,艺术的魅力也就出来了。但在运用这种比喻时一定要注意掌握事物之间在感官的感觉上的相似之处,或在特定环境下有这种沟通一气的感觉,做到妙不可言却不是故弄玄虚。
[提问]:这种修辞手法以前的课也出现过,试举些例子。
[解答]:1、“??他滑滑的明亮着,象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绿》)
2、“??绿茸茸的草板,象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长江三峡》)
[解析]:作者不仅描绘了叶子、花、荷香的静态美,还描绘了它们动态的神韵。用了“颤动、闪电、霎时、传过”等词,传神微妙地写出了一刹那间,往往不被人注意的动态。这是作者用词的精妙之处。
(五)讲解第五节
先请一位同学朗读第五节,其他同学思考作者如何写荷塘的月色。
[提问]:作者写月色时用了哪些动词?
[解答]:泻、浮、洗。
[提问]:假如把“泻”改成“照”,把“浮”改成“升”,好不好,为什么?
[解析]:当看到“照”字你不会想到流水,而“泻”字唤起了人们对流水的想象,巧妙地写出月光流动轻柔的情态,化静为动,“照”字就显不出这种效果,只有呆板的分。“浮”同样写出一种轻柔的动态,“升”则失之轻柔。
[讲解]:在这里作者用了静态动写的描写,把画面写活了。“月光如流水”“静静地泻”下来,这具有一种恬静的力度美,而青雾则是薄薄地浮起在荷塘里,朦朦胧胧地四处泛散开来,呈现迷茫空朦的景象,一上一下交结在一起,便是成了牛乳和轻纱。大家想象一下,牛乳和轻纱,自上而下的月光,自下而上的轻纱,是不是很美又很形象?如流水—流动
[板书]:(正面)月光
泻—轻柔
月色青雾:浮、轻纱的梦光与景的和谐
(反面)(侧面)
黑影、倩影
(六)讲读第六节
请全班学生朗读第六节
这一节重点在写树,从方位、距离、高低几个角度来写,视线由荷塘内部扩展到荷塘四周。树多而密,重重围住荷塘,与前面的“幽僻”相照应,这是总写四周,接着写近处的树色、树姿、远处的树梢上的远山、又回过头写树缝里的灯光、树上的蝉鸣和水里的蛙声,层次分明,富有立体感,再一次展示出清淡朦胧、宁静深远的环境特点。最后一句“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笔锋一转,流露出作者内心的空虚与哀愁。
[讨论]:文章中有一句话“这时侯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似乎真的很热闹,而在刚才的分析中却说,这是个“宁静”的环境,这两者是不是互相矛盾?
[解答]:(在讨论的过程中拿一支笔从半空扔下,再请全班学生不要发出一丝响声,拿起一支笔从半空扔下。)
问:哪一次声音清晰?(答案当然是后者。)
问:刚刚大家是不是很安静,笔落地的声音是不是很响?(是)
那刚才那个问题还是不是自相矛盾呢?
这是用了反衬的手法,与王维的“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
[提问]:请同学们在这一段中继续找出运用反衬手法的例子。
[解答]:文中用两个“漏”字,借月光、灯光衬托四周的灰暗,以蝉蛙的热闹衬托内心的烦恼。
[板书]:
树:重重、阴阴(沉郁)
远山:隐隐约约
四周灯光:没精打采(月色迷离)
( 自远而近)蝉鸣、蛙叫
(七)总结:第二段着重写荷塘月色的优美景象。有勾勒,有细描,有渲染,有衬托,灵活多样,井井有条。特别是语言运用得准确生动,有神韵,流露作者淡淡的喜悦与淡淡的哀愁与苦闷。
七 讲读第三段
[讲解]:这一段写夜游荷塘引起的联想。
[板书]:联想: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这一句承上文宕开一笔,转出新意。文章由此放开去,联想到古代诗词对采莲的描绘,然后再收回到眼前,发出“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缺憾。由此极自然地牵动出“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种思乡的哀愁,这种乡愁正是当时作者苦闷矛盾心情在作者当时苦闷矛盾心情在作品中的投影,表达了作者内心的不平和对光明美好生活的憧憬。这段文字,即景生情,忽远忽近,善收巧放。最见疏朗又曲折的功夫。“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我”回到了现实,一切照旧。到这里,我们可以从整体上来把握作者的感情。寂寞、苦闷与彷徨让作者“心里颇不宁静”,于是漫步荷塘进入醒着的“梦”境—“另一世界里”。作者有意地把自己置身于超脱现实的环境中,“这一片天地好象是我的;”“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沉浸在荷塘月色里,流露出淡淡的喜悦却又无法摆脱淡淡的哀愁。“另一世界里的‘我’
和现实世界颇不宁静的‘我’拉开了距离。这样的超脱现实的描写越是写得自由自在,则文末写回到现实世界的我也就越显得空虚、烦恼;“路灯是没精打采”的,蝉声和蛙声是热闹的,“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展示出一幅现实世界阴森可怕的图画,巧妙地回应了文首的“颇不宁静”。最后,独步月下荷塘排除烦闷的“我”回到家中,“妻已熟睡好久了”,又再暗示出家中的宁静与和谐反衬出“我”那无法排除的烦闷。那到底是什么造成作者的“不宁静”呢?这不是意在言外吗?那就是作者当时在白色恐怖下隐约地流露出来对反动派屠杀革命者和人民群众的不满的绝妙之笔。
在文章里,我们可以看到作者的感情是随立足点的变化而变化,这可以用坐标轴来表示:感情
淡淡的喜悦 --------------- 恰是到了好处我什么也没有
独处的妙处
颇不宁静
淡淡的哀愁什么声息也没有
家门小路荷塘四周家门地点
八、小结
本文写夜游的动机、夜游的联想。从出门到回家,叙述线索清晰而有变化,结构自然严谨。写景层次分明而富有特征,朦胧的景色与淡淡的喜悦和哀愁交融在一起。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语言优美、凝练而传神。运用比喻、联想、衬托等手法把景象表达得极其真切而富韵味。
九.布置作业:
(一)思考和练习的二、五.
(二)背诵4-6三节
附注:板书
一、缘由:颇不宁静、忽然想起
田田(多)
。 二、荷叶亭亭(美)形态美
零星点缀、白(色)
荷荷花如明珠、如星星(光)
袅娜、羞涩(态)
塘荷香:缕缕—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动态美
象闪电(快)
荷波凝碧(色)
荷流水:脉脉(态)静态美
塘
月(正面)月光:如流水—流动
色泻—轻柔
月色青雾:浮、轻纱的梦光和影的和谐
(反面)(侧面)
黑影、倩影
树:重重、阴阴(沉郁)四周远山:隐隐约约
(自远而近)灯光:没精打采(月色迷离)蝉鸣、蛙叫
三、联想: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