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回到教育的原点》有感
每当到了暑假,就是读书的好时机。一个多月的时间,能让我放送自己的思维,拥有自己的阅读空间,把平常攒起来的书慢慢品味。我相信人与书是有一种缘分,总有一本书是属于你,总有某一段文字能打动你。这个夏天,学校推荐的窦桂梅老师的《回到教育的原点》就有那么一篇打动我的文章。
窦桂梅老师是全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她的文章都是教育精华,每一篇总是能让人有所感触。可能由于我是数学老师,所以翻开的时候,我下意识就寻找“数学”这两字眼。这次读书笔记就是《“秀”中方能“眉目清”——从一节数学课看教学》有感而发。
语文老师改作文总是注重头尾,我看文章也是先看首尾两段,了解文章大致,再看中间精华部分。那么第一段先摘录:
“有人说数学课是清清楚楚一条线。课堂思路清晰简单,思维严谨,并深入浅出。我的理解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概括——眉清目秀。”
开头很有意思,我听到过有学生是这么形容数学的:“数学就好比是一条线,不过我眼中的数学是一乱线团,根本理不清。”可能很多初中生对于数学是又爱又怕,感觉很难理解。这是第一次看到有人用“眉清目秀”来形容,很清雅,但不容易达到。所以,第一段很吸引我,令我迫不及待想知道怎么样能更好的用这种方法上更好的课。接着看第二段:
“眉清目秀,清清爽爽,方能‘秀’中看清眉目。当然,这里的‘秀’,应该是指我们的学生。??教师必须教会学生‘秀’,引领学生成为课堂上思维活跃的主人。学生呢,也知道自己‘秀’的是什么。换句话说,是知道自己究竟在课堂上学到什么。这样,‘秀’的水平和质量才能高,才能清晰地看清自己所学的‘眉目’。”
想起赵大运教研员说过的,中国的课堂,最怕是上完一堂很完美的课,但是课后学生根本不知道上了什么,美国的课堂,最好的地方是,上完一堂课,学生能提出很多问题。现在国内课程改革的一个主要内容,就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和作用。 窦桂梅老师这段话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一节课,“作秀”的不能是讲台上挥洒粉笔的老师,而应该是学习主体的学生。窦老师文中所指的“作秀”是学生的表现。课堂是学生的主场,不能让学生成为
课堂的观众,只是看着讲台上老师“表演”而不开拓思维,要的是让学生活跃思维,随着老师的启发而思考,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今时今日,“填鸭式”的学习方法已经不适用了,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作秀者”,让他们从自己思考中体会学到什么,看清自己所学的“眉目”,这才是以后课改的方向,也是接下来我要摸索,发挥到自己教学中的新学期的一个问题。
由文章起始引发的问题,我希望能在结尾找到答案或者启示,所以,我翻到了结尾,摘录如下: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一直被称为‘教育工作者’的教师,被专家们改为‘课程工作者’。用刘良华教授形容,一个有智慧的教师,这个时候,教师就不是简简单单的‘教教材’者,而是‘调整教材’、‘补充教材’或者说是‘重新开发教材’的人。
换句话说,课堂无论怎么改,要让学生听得‘懂’,落得‘实’,教学的效果必须看得见,而不是一种感觉,一种想象,特别是像数学这类学科。否则,一切都是无效的。”
虽然结尾的这段话并没有给我答案,但是这是让我深有体会的,怎么把数学教学让学生听得‘懂’,落得‘实’。其实数学一直是一门承上启下的课程,纵观初中三年的教材,都会发现很多课程是环环相扣,初一教的内容会在初二加深,初二教的内容会在初三再总结加深。如果初一数学没掌握好,初二学习会很吃力,初三还要面临中考压力就更不用说了。林日福老师说过,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把“课程目标”和“单元目标”转化为“课时目标”。其实这里面也包含了,要让学生把每节课学习的内容落实,不能云里雾里。
现在初中数学教育普遍是,喜欢数学、数学成绩好、又觉得数学很容易学的学生不多,很多数学对学习数学兴趣不大,觉得下的功夫很多,但是成绩就是上不了,看到题目就是不懂。数学成了学习的负担,而且成绩随着年级的增长越来越差。这里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就是上课学生习惯跟着老师的思维,跟着老师的解题习惯,没有自己去思考如何解题,反而是死记硬背,把解题的方法当成是一成不变的模式。所以,有部分学生只要题目稍微一改变,就不会做题了。这就是死做题,做死题。要么一部分学生,课程掌握不完整,那做几何题目就惨了,一部分概念理解,一部分概念不理解,题目连通不到,找不到解题思路,那么,这道
几何题也就作废了。
反正咀嚼窦老师文章,联想到平常教学中的一些困难,越发觉得“眉清目秀”四字成语言轻意重,不容易达到。但是我相信,有问题才能引发思路,有问题才能开拓创新。就像平时我也喜欢学生多问问题,这说明他们找到了自(转载请注明来源:WWw.HAOWoRD.CoM)己的方向。所以,要改变以往学习数学的旧思想,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每节课都能及时掌握到自己学习的路线,清楚明白课程内容。
新的学期,我会带着暑假读后感中得到的问题,来作为我新学期工作的方向,希望能在实践中找寻到答案。
第二篇:八年级语文读书笔记
也许人类就是这样,不懂得珍惜我们所拥有的东西,而渴望那些远在天边的东西。在光明的世界中,视觉,这一丰富生活的天赋才能,竟只被作为一种便利,多么可惜啊!
读完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心灵感受到前所未有过的震撼。回想书中海伦的种种磨难与克服磨难的勇气,我思绪万千。有一丝感动,对于海伦自强不息精神的感动;有一种震撼,是对于残疾人的顽强意志背后的震撼。我读懂了海伦身后千千万万残疾人的艰难,更读懂了那份追求光和热的对于生命的热爱。
书中的主人公海伦·凯勒在不到两岁的时候就失去了听力和视觉,失去了本该属于她的光明与声音。在一个黑暗无声的世界里,犹如在迷雾笼罩的深海中,没有指路的灯塔,也没有停靠的港湾。幼小的海伦如大海上的一只小舟,她感到无助与恐惧。对于光的渴望,对于黑暗的反抗,都徒劳无功。直到海伦七岁那年,安妮·莎莉老师走进她的生活,海伦的一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老师犹如灯塔,带给她光明与方向。最终,海伦·凯勒凭着顽强的意志和对于生命的热爱,成为了一名带有传奇色彩的女性。她的著作也使她赢得了全世界的尊崇。
海伦说过:“像明天就要失明那样去利用你的眼睛。”也许我们视力正常的人很难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它包含着向海伦一样的残疾人对于光明的向往和渴望。的确,视力,这一丰富我们生活的天赋才能只被作为一种便利,这当然是失明的人所不能理解的。人类就是这样,总不懂得珍惜所拥有的东西,而去追求不可能实现的幻影。这也使我感到惭愧。以往总是抱怨这抱怨那,羡慕别人的得或感慨自己的失,遇到困难埋怨家人,遇到挫折打退堂鼓······ 但是我有什么理由这样做呢?一个从小就失去了视觉听力的人都没有自暴自弃,都没有感慨上天的不公,都以顽强的意志变得出类拔萃,我又有什么理由抱怨生活呢?答案是:没有理由。其实我拥有很多很多,每个人都拥有很多很多。我们应该为已有的物质而满足,最重要的是追求精神上的高度。聪明的人不会没有什么而感慨,而会为自己有什么而欣慰。比起那些身体有缺陷的人,我们是不是应该更为现在的生活感到知足呢?
海伦·凯勒教导人们:只看我拥有的,不看我没有的。
第三篇:语文教学读书笔记
最近读到一些关于语文教学的文章,学到很多新理念、新方法,但同时也发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大多与语文教学方法有关,而语文教学方法论是和辩证法分不开的。在这里我想从辩证法的角度谈谈小学语文教学方法论。
一、整体与部分
有人提出“语文教育整体观”。所谓语文教育整体观,除了教材内容之外,在教学上,强调阅读教学的“整体输入、整体输出”。
如何理解阅读教学的“整体输入、整体输出”?从阅读一篇文章来说,如果是强调一篇文章的完整意思,不要过多的分析,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作为一篇文章的学习过程,必须处理好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因为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一般都是全篇阅读(整体)——分段阅读(部分)——全篇整理深化(整体)。因为一篇文章是有结构的,是分段构成的,篇和段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一段之中,是由词句表达的,段和词句也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读文章要一句一句地读、一段一段地读。当然,在读某一段时,必须明确该段在全篇中的地位;在读某一句话时,必须明确该句在这一段中所表达的意思;最后达到对全篇的理解。从学生的作文来说,一般也要从造句开始练习,再写片断,最后写整篇文章。如果是整体输出,从一年级就要写成文章,岂不是要求过高了?
关于阅读课要“读整本的书”。读书和学习阅读是否有区别?学生的课外阅读当然要读整篇、整本书。但是小学的语文课不能强调读整本的书,整本书也只能节选作为教材。阅读教学要教学生学习阅读,就不能一遍一遍地整体读。不能因为强调整体而忽视了部分,也不能突出部分而忽视了整体,必须是整体——部分——整体地去读。
二、分析和综合
有人提出“人的思想具有整体性的特征,思想的发生是整体的……有机的思想的整体不能真正完全地被分析。”这个问题和前面的问题是相关联的,认为思想不能分析,因此读书就要“整体输入,整体输出”。这里将思想与思维方法混为一谈。分析与综合是人的思维方法。分析与综合是彼此相反又紧密联系的过程。学生学习语文离不开分析与综合的思维过程和方法。
语文教学的分析方法,就是初读全篇课文之后,分段学习:读段时要理解段中的词句。其优点,可以对字、词、句、段所表达的思想内涵理解得具体深入。但是分析法也存在不足之处,过多运用分析法往往忽视对全篇课文的理解和运用,容易削弱语文教学的整体性、思想性、情感性。前一时期由于语文教学过于提倡分析,造成语文教学出现支离破碎的语言堆砌倾向,这是我们不赞同的。一篇文章是一个整体,如一只瓷花瓶,整体观赏十分美丽,一旦把花瓶打碎了,一堆瓷片就会失去花瓶的美。同样,一篇文章,只有从整体上把握,才能体现出文章的思想感情和美感。读一篇文章的目的,从理解的角度讲,就是要理解全篇的思想内涵,理解字词句的目的也是为了能读懂全篇。从运用的角度讲,学了语言就是要会表达,学会说话、作文,学习遣词造句,也是为了能作文成章。所以小学语文教学必须着眼于整篇,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语文教学的综合方法,就是着眼在篇章的读写和积累上。阅读中,重视对篇章内容、思想、情感的理解和感悟;训练中,重视全篇的朗读、默读、背诵;作文中,重视思想内容的正确性、谋篇的完整性。这是其优点。目前在扭转过多的分析时,强调整体和综合是正确的,但是又不能不要分析,更不能把思想看成不能分析的。因为语文教学的综合法,其不足之处,对字词句的理解和感悟不够,往往也影响对篇章的理解,如果连一句话都表达不清,也难写出通顺的文章。就如编织器物,如果原材料质地不好,必然会影响编织器物的完美。所以着眼全篇,还要打好字词句的基础。不能只见森林,不见树木。
最完善的办法是在语文教学中将分析与综合结合起来运用:既着眼于篇,又要把字词句基础打得牢固。语言训练,并不是只作语言分解性的训练,对小学生来说,更重要的是要进行综合性语言训练;进行读书、背诵、作文训练,积累语言。但是读书也不能囫囵吞枣,作文有了构思也要一句一句地写。我还是主张:讲读课要从文章的整体入手,经过必要的词句段的理解和感悟,最后必须落实在篇章上去理解,去感悟,去欣赏,去运用。
三、内容和形式
有人提出语文教学要“淡化形式”。为什么要“淡化形式”呢?语文的内容和形式是统一的。正如作家老舍先生所讲:“思想内容与语言形式是血之于肉,分别不开的,没有高度的语言艺术,表达不出高深的思想。”从语文的选材来说,除了内容要符合人文性之外,必须要从文章形式着眼。关于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的区别,叶圣陶先生早就指出:“除了文法、修辞等部分以外,是拿不出独立固定的材料来的。”他举例《项羽本纪》,是历史故事;只有作为文章去学习,理解章句间的法则的时候,才算作语文教材。“所当着眼的不应只是故事的开端、发展和结局,应是生字难句的理解和文章方法的摄取”。从而得出明确的结论:“不论国文、英文,凡是学习语言文字如不着眼形式方面,只在内容上去寻求,结果是劳力多而收获少。”所以选择语文教材不能“淡化形式”,必须要内容和形式、思想和语言兼顾。从语文教学来说,也不能“淡化形式”。如果只着重在内容上、思想上的理解,那和思品课、历史课、社会课等课又有何区别呢?
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中课程目标的设置有明确要求,既要重视“丰富的语言积累”“注重情感体验”,又要注意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这个目标体现在各学段中,尤其在第三学段,关于阅读的第5条提出:“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这些要求既说明阅读和阅读教学是不同的,又说明注意文章表达方法和过去教师大讲文章表达方法知识也是不同的。我们要正确地理解这句话,是“初步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也就是说,对于小学生不能要求过高,重点应放在精彩的、逻辑严密的词句表达上;高年级适当指导学生领悟文章结构的合理性,开头、结尾的生动和深意。要指导学生“感受”作品中的优美语言,“揣摩”文章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就是说,对“文章表达方法”不能由教师去讲知识,而是要求学生自己去“感受”、去“揣摩”、去“体会”、去“领悟”,要有“自己的看法”,要“作出自己的判断”。这些都说明“课标”是非常重视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思想和语言的统一的。
四、理解和感悟
自从“课标”制定以后,在语文教学中都很重视学生的语言感悟,这是很正确的。但是大家似乎不愿提及“理解”一词。好像一谈理解就给人一种教学的陈旧感。这是有待商榷的。这里必须明确感悟和理解的关系。
人的认识是由感知——理解——应用构成的过程。理解是人的认知过程中的一个中心环节。歌德有一句名言:“凡是你未理解的,均不属于你所有。”学习任何知识,只有理解之后,才能掌握。读书不理解是毫无意义的。只有在理解语言的基础上,才能进行语言的感悟、欣赏和运用。因为理解就是将事物内在的联系和关系揭示出来,认识事物的本质。语文教学中的理解,就是通过语言来认识事物间、人物间、人与事之间的关系。要明白一段话的意思,就要把一段话中的句子读通,要读懂一句话的意思,就要先理解句中的一些关键词语。有的词联系上下文很容易明白,就不必多加解释。我们反对的是让学生抄写辞典上的词的概念,为了考试去死记硬背那些概念。但是有的词,尤其是一些成语,就要先把词的本义弄明白,再结合上下文去理解。 再说,对语文的理解是有不同水平的,一般有:(1)对字面的理解。初步理解字词句,使重点词句的内涵具体化为一种情景,能初步理解文章写的是什么。(2)对文章内涵的理解。通过分析、综合、概括、推理,能理解字里行间的比喻之意、引申之意、含蓄之意;理清文章的脉络。通过深入读书,不但能分析、概括全篇内容的要点,还要能综合地感受思想内涵,创造性地表述课文内容。(3)对作者情感的理解。通过文章的语言所表达的情语,理解作者的情感,达到作者之情、教师之情、学生之情的共鸣。从而看出理解就是思维过程,理解也是和情感分不开的。
如何理解“感悟”一词呢?“感悟”一词,《辞海》上的解释:“受到感动而醒悟。”也就是说,有所感触之后有所领悟。由此可以看出,感悟是以理解为基础的。理解达到第三种水平,情感上有所感动,同时在理性上有所醒悟或领悟到一定的道理。还以《飞夺泸定桥》的第三段来讲,只有理解了夺桥时的危急情况,才能被红军在那“千钧一发”之际,“奋不顾身”的英勇形象所感动,从而才能领悟到红军长征的艰难,在情感上感受红军的伟大。所以理解和感悟应统一起来,相互促进。
语文教学中的理解很重要,但是不能停留在理解阶段,还要引导学生有所感悟。要触动学生的感情,使之动情,才能有所悟。学生的感悟具有一定的个性特点,同一件事情,每个学生的感悟不同,所以感悟可以促进学生语文学习个性化发展。
第四篇:五年级语文读书笔记
读《霸王乌江自刎》——有感
五(2)班马世艳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这首《垓下歌》成为了项羽的千古绝唱。
公元前202年岁末,汉王刘邦和韩信、英布、彭越等会师追击项羽。韩信布置十面埋伏,把项羽围困在垓下。项羽等人马经过激战,死伤无数,所剩无几,粮食也快用完,他想带领最后一支人马冲杀出去,但汉军和诸侯的人马把楚军包围的严严实实、重重叠叠。
项羽料想无法脱身,但是他自统一四方的一方霸主,有着不服输的倔强和决心,转过身对跟随他的士兵们说:“弟兄们,我自起兵到现在已经八年,经历七十多次激战,从来没有一次是我项羽的输仗,今天受围困于垓下,这是老天要将我灭亡,我从不相信我失败,所以并不是我打不过这些人啊!”项羽的死到临头的霸气,决不是任何人都能与之媲美的,也没有人与他的决心相抵。这些性格特点深深的吸引着我,对于项羽的正反面性格,一方面他功成名就,一方霸主,自信而骄傲;一方面由于他骄傲而展现着他不知觉的无知。我深深为这样一代枭雄而惋惜,这个人物让我既羡慕又矛盾,既喜欢又哀痛。
面对生死之际,江东父老的一番劝说,项羽说,“我在会稽郡起兵后,带了八千子弟渡江。到今天他们没有一个人能回去,只有我一个人回到江东,即使江东父老同情我,立我为王,我还有什么脸面再见他们呢?”我从中又可以体会到项羽的决绝,决不以败为贵,一生只信仰胜,他没有刘邦的诡计多端,也许他太残暴,也没有人能与之相较,但他的胜利却是古代一大功勋,哎,这一代人物,留给我们后人无限的回味、思索。
李清照曾说过,“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等英豪该在下世轮回何处?青山处处有忠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光辉璀璨,留给我们后人有着无限的书斋益智乐趣。
读《西游记》——有感
五(2)班石德芬
当我翻开西游记时,总有不同的心情。它在四大名著张是最生动活泼的,小时候的我读起她来,总觉既过瘾又有趣。但今时今日,不变的是那光怪陆离,色彩斑斓的神话世界,我的领悟却大大地改变了。
这是一部所有人都爱读的经典大作,每个人都在解读它时获取不同的感觉和启示。有人喜欢它鲜明的人物个性,有人喜欢它瑰丽的整体形象;有人喜欢它活泼诙谐的对话旁白;有人海研究它的历史背景、社会现象。但在我看来,他那曲折的情节中暗藏着人们渴望而不可及的生活理想和人性追求,那就是——自由。
在经历了日复一日个性受约束的日子,二十一世纪的人们都格外向往自由,向往那个自由的化身:孙悟空。他破石而出,“不服麒麟辖,不服凤凰管,又不服人间王位所约束”,闯龙宫,闹冥司,花果山上自称王。可以说已经达到人性的摆脱一切束缚,彻底自由的状态。孙悟空就是自由的化身,他始终在追求自由,他的一切斗争也是为了争取自由。这样一个鲜活的形象给予了读者一种追求自由,追逐自由的力量和勇气。然而,每个人都明白,无论是现在,还是在将来,完全的自由终究是不可能的,人始终要受到这般那般的约束。尽管包围着我们的是个受约束的汉斯杰,但我们可以让内心尽量变得广阔而幽深,让它没有边际,包容天地。
在历尽时间锤炼的《西游记》中,竟深深蕴含着新世纪人们最渴望的自由精神??我更明白为什么能够传承至今了。
古诗读后感
五(2)班马玉玲
孔子曾说,不学诗,无以言。不学会诗,就无法与高雅之士交谈,无法看出古诗中蕴含着许多智慧的结晶。
古诗是清澈见底的河水,滋润着鱼儿们的生活,使它们欢乐成长,有着用不完的活力;古诗是甘甜的露水,滴入口中,使人神清气爽,润人心肺。
古诗像一位慈祥的向导,带我们走入一个未知的古诗城堡,让我们的知识更加渊博,让我们的视野更加广阔。
我读了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是多么顽强的生命力啊。生活中,具有坚强意志和生命活力的人,是任何邪恶势力永远都不能摧垮他们的,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许多困难,但一定不要轻言放弃,应该勇敢地去面对现实,找出应对方法。
中国古典诗词浩瀚如海,璀璨如星辰,我们只不过是学到了一点点微不足道就如大海中的一滴水,这还远远不够。
正像历史老师说的,曾经的璀璨已经过去,现在的璀璨将要靠自己。书写另一个璀璨光芒的历史,现在已来到,我们要振奋心胸,让自己辽阔,让自己展翅,去为历史认认真真书写这一页精彩!
第五篇:语文教学读书笔记
。而且错到这么笨,错的这么蠢,错到那个知识不好我的结论就不教,正确的做法是,那个知识不好我就换个知识来教。
语境学、语用学、语体学、接受美学、文体论、叙事学、现代文论等等。关于理论前沿的理解,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语境学、语用学、语体学、接受美学、文体论、叙事学、现代文论等等。关于理论前沿的理解,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青年教师如何能够迅速成长起来,我想说几句大实话。第一、教学上要站得住脚,要把自己基本功打扎实;第二、科研上要名声在外;第三、同伴能接受,千万不要和同伴对着干。虽然你是对的,也不要与同伴对着干第四、要让领导赏识你。还有几点感触也想跟大家作个交流。第一、要有从生活的最底层崛起的勇气和力量。在我看来,现在的语文教师好像还是处在社会的最底层。我现在是中学语文教师,现在我敢这么说了,因为现在的语文老师缺少话语权,那些话语权全被那些大学教授霸占了。第二、勤奋和刻苦是每个成功老师的必由之路。这可是我的血泪教训,现在怎么没人提呢?现在我们看到很多成功的语文教师很光鲜,其实在他们每个人的身后都有许多鲜为人知的艰难故事。我认识上海一个很有名的语文老师,原来是某省某市某县某镇的第二中学教书,每周都要骑车到镇上,把车寄放在朋友家,然后坐车到县里去把自己一周的教学实录给自己的师傅看,听完批评还要连夜赶回村里,赶上第二天早上上课。这样的时间持续了两年半。第三、读书是教师专业发展永远的主题。现在很多人提出教师专业发展的新途径,我就感到很奇怪。读书应该是教师专业发展最方便最有效、最简捷、最不可或缺的途径。
第一是文学的阅读量和感悟力。我听过一些课,五十来岁的一些同志,很难说他的上课体现了什么新课标,很难说他这堂课体现了什么新理念。他用的方法也比较老,但是课堂教学效果不差,学生学得也津津有味。靠的是什么呢?我发现,无所谓是这个老师看的多,而且有领悟。然后他直裸裸的把自己的领悟讲出来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并且能让学生佩服。这堂课差不到哪里去。我也听到过一些名家的课,基本上都是三十来岁四十来岁我这个年龄的,很花的。如果要说起
来它里面有很多新名堂的。但是我总觉得学生学习下来的那个效果不怎么好。这是因为学生对这个作品的感悟力比你对它的感悟力要好。这样的老师最大问题还是多看些文学作品吧。
第二个方面是文言文的阅读量和名言名句的记忆程度。最近我做了一个关于语文教师的代递传承的一个研究。我把语文教师分为五代,我自己大概属于第四代。然后我把第四代和第三代于漪、钱梦龙老师比,我们这一代人最大的弱点是什么,就是语文素养。和上一代乃至上两代的前辈比啊,有多远就差多远,不是差一点。差到什么程度呢?差到不配当语文老师。我之所以把话说得这样激烈,是为了引起大家的注意。因为我说的是最平常的话,但我说的是实话。你不要去想,我阅读多少文言文,然后我记住多少名言名句,可以在多少第二天的时候用,不是这么回事。是你读了很多的文言文,读了很多的名言名句,“满腹诗书其自华”。然后你的精神力量精神魅力一下子镇住学生,从而有了学生对你这个语文老师的“向师性”。有了这一条,语文课怎么上学生都能接受。如果不是这样,这个班上的一部分聪明的学生一听你上两堂课他就知道你是个傻子。老师们,你这个学期的课你会上得很艰难。
第三,我称之为语感力,是对语言的敏感力。我们凭什么可以当老师,当语文老师?不是凭我们的拥有多少语文知识,而是凭我们有多么敏感的语感力。因为我们在跟学生分析作品,引导他们解读或者鉴赏作品的时候,我们凭语文知识来教学生怎样解读和领悟鉴赏作品的时候不多。我发现绝大多数时候都是什么呢?孩子们,我看到这一部分的时候,我是什么感觉,往往是这样讲的时候,同学们会特别有感觉。我们动用语文的知识去解释语文现象的时候捉襟见肘。更多的靠我们每一个生命个体对语言的那种精细、细致而且充满个性的那种语感力。
最后一点,是表达能力。语文老师确实是靠嘴巴皮子吃饭的。数学历史他们这些老师,至少他们还可以尝试动用别的东西。比如数学老师表达能力不好,但是他说你们能够认真看一看我是怎么解题的,然后在黑板上把这个题解出来。都能够吸引一部分学生,惟有语文老师不行。课文上面就这么一句话,学生看了一点感觉没有。然后我声情并茂地把这句话重新说一遍,学生就有感觉了。这就是你的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