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能搜索到更多你想要的范文→
当前位置:好范文网 > 实用范文 > 整改措施 >

国家公务员的素质要求(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15-01-06 07:11:16 审核编辑:本站小编下载该Word文档收藏本文

目录

正文

第一篇:国家公务员的素质要求

(一)政治素质

1.必须具有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2.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密切联系群众,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

3.坚持求实务实的工作作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勇于开拓前进。

4.模范遵纪守法,树立清正谦洁的公仆形象。

5.刻苦学习,勤奋敬业,不断加强知识积累和经验积累。

(二)专业知识和智力素质

1.专业知识

公务员的知识两部分:专业知识和相关知识。专业知识包括本专业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基本框架和基本常识以及本专业的来龙去脉和前后动态。相关知识即指相近或交叉专业的有关知识,这些知识的了解有助于本职专业知识的深化和提高。

2.智力素质

智力是公务员的基本素质之一,智力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公务员对于问题的观察、理解和思考。智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考力和想象力。普通人智商大体相当,只是不同的人对于智力的各个方面稍有侧重,有人长于抽象逻辑思维,有人长于形象思维,有人长于观察,有人敏于反应。

(三)心理和身体素质

公务员的心理素质指公务员在内部和外部环境作用下所形成的、意志、心理感受等方面。主要包括情绪和稳定性、团结协作的相容性、工作的独创性、面对服务对象的谦和态度、心理的自我调适等。身体素质主要指公务员的体力和适应力,公务员必须具备连续作战的精力,能够适应外部环境的各种变化。

第二篇:浅谈新形势下国家公务员的政治素质

浅谈新形势下国家公务员的政治素质

公务员精神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它是由一个多种品质构成的精神共同体。在全国实施公务员法大会上,曾庆红同志将当代中国公务员精神概括为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求真务实、开拓创新,顾全大局、团结协作,恪尽职守、廉洁奉公四个方面。这一言简意赅的概括不仅深刻体现了公务员工作的内在性质,而且蕴涵了鲜明的时代要求。在公务员精神的四个要素中,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是公务员精神的灵魂,明确了公务员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是公务员精神的核心,明确了公务员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顾全大局、团结协作,恪尽职守、廉洁奉公,则是公务员精神的保障,明确了公务员在工作中处理各种关系时的基本要求。四者共同构成了当代中国公务员精神要求,而贯穿于四个要素的主线是公务员具有一心为公、积极向上的公共精神。国家公务员政治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的建设。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在建设中面临许多问题与机遇。现实的复杂性迫切要求把国家公务员的政治素质作为重要而现实课题认真加以研究,对于提高国家公务员的政治领导能力、政治水平,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和理论价值。

一、准确把握国家公务员政治素质的科学内涵

国家公务员的政治素质,最终落脚点就是国家公务员要“讲政治”。政治素质的科学内涵与“讲政治”的内容在本质上是相同的。江泽民曾高屋建瓴的提出:“我这里所说的讲政治,就是包括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纪律、政治鉴别力、政治敏锐性”。“必须树立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这七条,既准确揭示了讲政治的科学内涵,又是对国家公务员的政治素质提出的基本要求。

一是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素质中第一位是要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这是政治素质的核心问题。政治方向是否正确,是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兴衰成败的头等大事。如果国家公务员在政治方向上模糊不清,就会摇摆不定,就难以肩负起党和国家赋予的历史重任。正确的政治方向就是要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方向,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实现国富民强和长治久安。作为国家公务员,如果政治方向模糊不清,就难当大任,难受重托。政治方向转化到国家公务员自身,就是解决“听谁指挥,为谁服务”的问题。

二是坚定的政治立场。国家公务员必须坚定不移的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党性的立场上,坚定不移的维护党的利益,国家的利益和人民的利益。政治立场是观察事物、处理问题的政治立足点和着眼点,直接决定着国家公务员的政治视野和价值取向。毛泽东曾深刻地指出:“我们是站在无产阶级的和人民大众的立场。对于共产党来说,也就是要站在党的立场,站在党性和党的政策的立场”。 在党带领13亿人民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奋斗目标进军和实施“十一五”计划的新形势下,保持坚定的政治立场,最重要的是要自觉站在人民利益的立场上,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定的政治立场,对国家公务员来说,至关重要的是在大是大非、大风大浪面前站稳脚跟,这是对国家公务员政治素质最直接的考验。所以一定要立足平时,着眼于关键时刻,在贯彻党的(推荐访问范文网Www.HaowOrd.COM)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指示过程中要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创造性的开展工作。

三是鲜明的政治观点。政治观点,指的是从一定阶级利益出发,对社会政治现象和政治问题的基本看法。国家公务员必须具有鲜明的政治观点,就是要旗帜鲜明、始终不渝的坚持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坚持共产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正确认识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荣、什么是辱;坚持社会主义的民主观、自由观,坚决同西方个人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同资本主义的人权观、自由观从根本上划清界限。国家公务员只有掌握了正确的政治观点,才能形成正确的政治理想和政治信念,才能有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和政治行动。国家公务员当前最应坚持的政治观点就是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服务于国家利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泥沙俱下、鱼目混杂,各种封建残余、资本主义的腐朽文化以及“左”和右的政治观点很多,只有用科学发展观这个锐利武器确立正确的政治观点,才能运用这些基本观点观察、分析问题,同违背这些基本观点行为作斗争。四是严格的政治纪律。政治纪律是党政机关等为维护政治利益,保证工作正常进行而制定的要求每个成员都必须遵守的规章、制度。实际上就是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新形势下就是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坚决维护党中央的最高权威,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确保政令的畅通。政治纪律不同于一般纪律。它是国家公务员纪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带有全局性和根本性的特点。它要求更严格,有质的规定性。政治纪律是国家公务员实践政治行为的规范,是增强党和国家凝聚力的重要保证。对于国家公务员来讲,不但要遵守国家的法规法纪、党的规章制度,更要把它内化为严格的政治纪律观念,成为严守政治纪律的楷模,使党、国家、国家的意志在国家公务员本职岗位上不折不扣的贯彻执行。

五是高超的政治鉴别力。政治鉴别力是指用政治眼光辩别真伪的能力。国家公务员要具有高超的政治鉴别力,要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善于辩别方向,判别是非;要透过现象,认清本质,分析矛盾,把握大局;要善于从政治上认识问题,处理问题,在事关方向、原则问题上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立场。国家公务员具有高超的政治鉴别力,是政治能力的突出表现,是政治素质强的前提。

六是超强的政治敏锐性。政治敏锐性是通过政治上的锤炼,对外界事物反应灵敏,眼光锐利。国家公务员的政治敏锐性体现在对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各种问题以及内部的矛盾,从政治上善于防微杜渐,深谋远虑,对新生事物能及时发现,从党、国家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根本利益出发,对不良倾向迅速作出反应,牢牢把握政治领导的主动权。

七是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这是国家公务员对自己所担负的政治责任的清醒认识和积极态度,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确立正确的政治观点,自觉遵守和执行政治纪律,不断提高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也是政治素质的实际体现。判断一个国家公务员的政治素质,最为现实、最为直接的就是看他是否具有强烈的政治责任感,按照党和人民的要求和意愿,尽职尽责的做好工作。国家公务员强烈的政治责任感,来源于对党和社会主义事业和现代化建设的无限忠诚,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热爱,来源于对自己所处地位和肩负责任的清醒认识。

二、新形势下提高国家公务员政治素质的重要性、紧迫性

公务员的水平决定党和政府的管理服务水平,公务员的能力决定党和政府的管理能力。建设一支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队伍,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人民的呼唤。通过大力推进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提高公务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一)从人民需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的情况看,提高国家公务员政治素质是重大而现实的课题

公务员要做到让人民满意,一是政治上靠得住。政治坚定是对公务员第一位的要求,政

治素质合格不合格是公务员的首要标准。广大公务员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坚定不移地与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开展思想道德和公务员行为规范教育,加强反腐倡廉教育,教育和帮助广大公务员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自觉成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模范执行者。增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和廉洁自律意识。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树立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二是工作上有本事。不仅要有为人民服务的热情,更要有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把实践作为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的重要途径。要热爱所从事的工作,勇于任事,小事不嫌弃,大事不畏惧,凡事不计较,挫折不灰心。三是作风上过得硬。要牢记“两个务必”,不断强化公仆意识,要体察民情,了解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多办利民之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这个重点,按照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清正廉洁、作风优良的公务员队伍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宗旨教育,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观念,引导广大公务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一步强化公仆意识,引导广大公务员深入实际、深入基层,密切联系群众,脚踏实地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进一步加强公务员能力建设,引导广大公务员不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公共服务的水平,树立清正廉洁、公道正派的良好形象,努力做人民满意的公务员。

(二)从现实的客观环境看,提高国家公务员政治素质是抵御各种腐朽思想文化侵蚀的重要举措

改革开放是一场新革命。它不但极大的促进了我国现代化的进程,而且在思想文化上也带来了空前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使人们摆脱了那些陈旧的思想禁锢,产生了一些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新观念,极大地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这是今天地方和国家的思想主流。但是也应看到,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文化影响乘虚而入,尤其是同我国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剥削阶级的腐朽思想文化影响结合起来。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和腐朽生活方式等消极现象又有所滋长,对人们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也侵蚀了一部分国家公务员。有的国家公务员向往那种花天酒地、一掷千金的生活,认为活得洒脱、活的自在,这才叫生活。不讲信念、不讲道德、不讲纪律、不讲精神境界,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恶性膨胀,铺张之风、挥霍之风、奢华之风,日甚一日。在金钱、美色、权力面前束手就擒,做了俘虏。也有的国家公务员,尽管可以保持洁身自好,但对社会及国家出现的某些丑恶现象缺少政治敏感性,不能透过这些现象看本质,缺乏起码的政治眼光和政治鉴别力。应该看到,国家公务员同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各种社会思潮和社会风气不可避免会程度不同的反映到社会上来。随着开放程度不断扩大,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文化不仅不会减少,而且会不断增多,这种影响的长期性、复杂性以及国家公务员的日益年轻化,社会环境的复杂化都对国家公务员及政治素质提出高要求。在新形势下,首先应提高国家公务员的政治素质,从政治高度看周围各种现象,辩明是非,对一些倾向性问题做到见微知著。把握住自己,做好自己的思想政治工作。当一些错误思想和不良风气出现时,就要想到可能对公务员队伍产生的冲击和影响,就要估计到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并能积极地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国家公务员不仅要在政治上十分坚定,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而且在思想道德方面也必须保持纯洁,树立起一道坚不可摧的心理防线。

(三)从党的政治工作发展的需求看,提高国家公务员政治素质是我国人才建设的迫切要求

政治工作伴随我党走过了80多年春秋,从政治工作的历史经验看,我们不难得出,国家公务员的政治素质形成和发展一条基本的规律就是,国家公务员的政治素质是在贯彻党的政治路线,完成党和国家各项政治任务的实际斗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政治工作发展到不

同阶段,对国家公务员的要求也不同。革命战争时期,干部队伍的构成比较单一,绝大部分是从被压迫人民群众中挑选的,还有的是从旧政府中脱离出来或由军事岗位转为国家干部。他们中的大部分受教育程度较低,甚至目不识丁,但他们的政治目标很明确:就是推翻三座大山,当家做主人。虽然当时政治工作开展比较有效,但手段很有限,仅停留在低水平、低层次上,仅适应于当时的历史阶段。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尽管干部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当时的国际国内政治斗争决定了干部在政治工作中并没有发生质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思想观点发生了质的突变,政治工作的对象也呈现出日益复杂化、多元化的趋势,政治工作对象的思想、心理、行为的隐蔽性、突发性也增强了。在这种现实情况下,政治工作要求发展,迫切需要有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通、思想成熟、知识广博、行动坚决的思想政治工作人才队伍。从理论上讲,国家公务员,尤其是政工领导干部应该具备政工人才的素质,只有具备这样的素质才能创造性的开展政治工作。实际上,新形势下政治工作发展需要的政工人才与国家公务员的现状是一对矛盾,体现在政治素质上,就是国家公务员的政治素质不是提高了而是有所下降,这是十年动乱对政治工作的扭曲和新形势下国际国内政治环境、社会环境的集中反映。国家公务员不讲政治,不热衷政治工作的现象屡见不鲜。历史的车轮总是在前进,政治工作是我党的传统优势,要在新的历史时期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国家公务员应该是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正确的政治方向,很好的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在政治工作岗位上为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实现党和国家赋予的任务作出创造性的贡献。这是新形势下政工人才建设的内在标准,也是国家公务员努力的方向。

(四)从国家公务员的地位和作用看,提高国家公务员政治素质才能担当起历史重任正确的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党的各级领导干部都是管路线、管方向、管干部的,是驾驭全局、统领全局的。从一定程度上讲,党、国家和人民的命运是掌握在这部分人手里。他们都是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忠实贯彻者,是上级各项规定、指示的具体执行者,承担着带领人民发展经济、改善生活的实际任务。他们这种地位和作用,决定了他们必须有很高的素质,首要的就是政治素质。各级国家公务员是党和国家建设的骨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中肩负着历史重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靠国家公务员带头去贯彻落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要靠这些同志带动群众去开创;遇到的新矛盾、新问题,要靠这些同志带领群众去解决。国家公务员讲不讲政治,政治素质如何,是关系到把群众往什么路上带,把党的事业往什么路上引的大问题。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开局之际,我们面临的形势依然复杂。国际上,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国内新农村建设提到议事日程上来,等等。国家公务员在这机遇与挑战共存的时候,能否具有政治头脑,总揽全局,抓住根本,有赖于政治素质的提高。

三、新形势下提高国家公务员政治素质的途径

(一)勤学政治理论,切实打牢国家公务员马克思主义理论根底

胡锦涛同志指出:没有理论上的坚定,就不可能有政治上的坚定,理论上的坚定是政治上坚定的灵魂和基础。只有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打好了,才能把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功底搞坚固,也才能自觉地加强党性锻炼,搞好世界观的改造,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新形势下,国家公务员加强理论学习,就是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特别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坚定地树立自己的政治信念。一些国家公务员这所以政治信念动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偏颇,思想作风不正,很重要的原因是在一些理论原则问题上模糊了界限,丧失了立场。事实一再证明,没有一定的理论素养,就不可能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学理论,要深刻理解和把握其内在实质和联系,从而真正的弄懂弄通。同时,还要把学习党中央的重要文件和胡锦涛同志的重要论述结合起来。党

中央的重要文件和胡锦涛同志的有关论述,既是结合新形势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生动运用,又是对这一理论的丰富和拓展。搞好这个结合,有利于加深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解,加深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使国家公务员更好的贯彻上级指示、精神,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指导和规范自己的言行,使自己的一举一动都符合和体现无产阶级的党性原则,从理论上内化自己的政治素质。

(二)加强实践锻炼,不断提高国家公务员的政治水平

“在实践中锻炼干部,是我们党培养干部的一条根本途径”。国家公务员政治素质的实践性特点,也决定了政治素质和政治水平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提高。我们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锻炼和造就了一批又一批政治素质优、政治水平高的干部。新时期在科学发展观方针指引下的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也是一所锻炼和提高国家公务员政治水平的大学校。提高政治水平,要在反复学习马列著作,掌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积极投身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去,到基层去,到艰苦和困难的地方去,到党和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贪图安逸、不愿到这些地方去的国家公务员,经不起艰苦环境的考验,不能与群众打成一片的国家公务员,难以把理论应用于实践,不能在实践中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国家公务员,不是党和国家所需要的国家公务员。应该通过深入实践,调查研究,在不断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中加强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和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定信念。新形势下,国家建设中遇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为国家公务员学习理论、运用这些理论指导实践,解决问题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也为提高国家公务员的政治素质和政治水平提供了极好的机遇。国家公务员应把深入实践调查研究作为指导工作的重要方法,作为学用理论,不断提高政治素质和政治水平的过程。

(三)加强正规培训,努力优化国家公务员的知识结构

提高国家公务员的政治素质,要加强对国家公务员的正规培训。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共产主义者同盟时,一开始就重视对各国的领导者进行培训,并亲自讲授共产党宣言和党的章程。列宁在十月革命前就创立了培训党的领导骨干的布尔什维克党校,亲自讲哲学、讲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和讲党的建设课程。毛泽东继承了马克思和列宁培训干部的优良传统,从大革命时期创办农民运动讲习所到延安时期创办中央党校,都是亲自抓干部的培训工作,亲自讲授课程。在新的历史时期,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和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到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都非常重视对党的骨干的培训工作。逐步建立和健全了各级党校和行政学院培训体系,使大多数党员干部都受到了各种形式的培训。提高国家公务员的素质,走院校正规培训的路子,适度扩大参加培训人员的比例,使更多的国家公务员可以得到系统的政治理论培训,提高自己的政治水平。进一步优化课程安排,拓展培训人员的知识结构,着重在加强国家公务员的理性思维、辩证思维和心理素质上下功夫,使国家公务员的政治素质确实得到提高。要增加历史课程,尤其是党的历史和中国革命史,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增强政治信念和政治责任感,继承和发扬我党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光荣传统;要增加现代高科技知识的比重,着力点放在学知识与学理论的结合上。不了解和掌握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国家公务员就无法根据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拿出新对策,更不可能提高政治决策水平和政治领导能力。

(四)严守政治纪律,确保国家公务员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江泽民曾指出:“讲政治纪律,首要的一条,就是要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不动摇,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保证中央的政令畅通”。国家公务员政治素质的核心问题是必须承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义务。落实到国家公务员自身,就是要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听招呼,守规矩,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这事关根本原则的问题上,国家公务员既要有明确的态度,又要有自觉的行动,在任何时候决不发表同党中央、国务院的决定、指示相反的言论,决不在群众中

散布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相反的意见,决不制造传播政治谣言。加强组织观念,顾全党和国家以及本单位的大局,真正体现在自己的一言一行之中,不仅在关键时候站稳立场,服从命令,平时也要听招呼,守规矩。不仅对重大方针原则要坚决贯彻,对具体规定也要执行。凡是党中央、国务院要求的,不管符合不符合自己的意愿,都要坚决照办,绝不能打折扣,搞“变通”,阳奉阴违。

(五)提高能力,便国家公务员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分析问题

国家公务员提高政治素质,很重要的一条是要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分析问题。要有站在全局高度的能力,立足本职,胸怀全局,自觉站在高处想问题,而不是只站在本部门,本单位的局部利益上去想问题。增强全局意识,大局观念,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把党的利益、国家利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处,决不能为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而影响损害全局的利益。要在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不但看到经济的繁荣发展,也要看到“酒绿灯红”的严重影响,不但要看到物质文化生活丰富多采的现象,更要看到封建残余和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影响带来的恶果,透过形式看内容,透过原因看结果,透过言行看动机,透过偶然看必然,防止被事物假象和自己一时的错觉所迷惑。要有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的能力,不能麻木不仁。提高政治素质,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分析问题,就是要做到目光锐利,反应敏捷。从细微之处察觉并判断事物发展的动向,预测可能出现的政治问题和后果,并及时抓住并解决。对新形势下出现的新问题要及时判明性质,绝不能熟视无睹,置若罔闻,用政治的眼光明察秋毫,大处着眼,小处入手,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新形势下提高国家公务员的政治素质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只有不断提高国家公务员的政治素质,才能使国家公务员经得起各种严峻考验,才能使党和国家的建设事业在日益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中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不断由成熟走向更加成熟。

第三篇:2014年国家公务员面试心理素质的调节法

2014年国家公务员面试心理素质的调节法

2014-12-29 16:31 作者:李媛媛 来源:华图教育

国家公务员面试不仅考查考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同时考生的心理素质所反映出的仪态仪表也将成为考查的重点。佛语有云:“相由心生”,一个人的外在表现,所折射出的心理状态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不仅是国家公务员面试的关键,也是公务员自身所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

国家公务员面试时,考生应该坚持自信和沉稳。答题时既要实事求是,也要随机应变。具体表现为,考生应该手脚安稳,不乱抖动,两眼平视主考官,注意和考官们的目光交流。面试并不是要像机器人一样表现“完美”,考生可偶尔低头看纸、思考,也可用手势。只要两眼不乱飘、不斜视、不扫视,自然地微笑,稳重、音量适中连贯地回答问题,就会给考官留下充满自信又稳重的好印象。但是,如果考生过于紧张,心理素质不好,那么就不会做到自信和沉稳。因此,如何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在面试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在国家公务员面试中,应急应变是一类常见题型。考官提出的问题往往针对考生回答问题内容本身,此类问题较尖刻。对于这类问题需要考生快速反应的同时,还应控制好自身的情绪,告诉自己考官并无恶意,只是在考查自己的情绪稳定性、自我控制能力、反应力、应变力、自我认知能力和快速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因此,考生不要被一道题目而扰乱心神,明确考查目的,是保持良好心理素质的条件之一。

在国家公务员面试的最后,压力型测试最能对考生的心理素质和承受力做到有效检验。面对压力型试题,主考官更关注的,不是考生回答了什么,而是怎样回答。通过语言及其自信度,对考生加以测试。因此,考生要注意:第一,千万不要紧张、慌乱,不要认为是自己或别人面试表现不够理想,因而主考官才故意设题刁难自己,更不能认为“大祸临头”。第二,回答态度要诚恳。实事求是承认人无完人,谁都有缺点和不足,每个人都希望得到赞许的评价。因此,面试过程中考生扬长避短,甚至投主考官之所好也是可以理解的。第三,回答能体现出机智、幽默为上策,这样考官会认为,考生不仅处变不惊,且有化解压力与紧张气氛的能力。

心理素质是通过语言和举止表现出来的最好途径,因此,考官会设置各种障碍和压力,对考生的心理承受力进行鉴别。所以,考生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即使心里十分紧张和慌乱,但至少也要保持表面镇静,语速沉稳,给考官留下良好印象,这也取得高分的关键。同时,好的心理素质也能够为日后的工作的开展,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奠定非常好的基础。自乱阵脚是兵家大忌,因此,考生需要在平时的生活和工作中不断地去培养自己这方面的能力和素质。

第四篇:我国国家公务员道德素质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探讨

我国国家公务员道德素质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探讨

秦皇岛电大 行政管理专科黄磊学号077030068指导教师 余慧生

内容摘要:公务员道德建设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关键。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搞好公务员道德建设,是理论和实践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当今公务员中存在的道德失衡现象主要有:官本位主义严重,公仆意识淡薄。进而对公务员道德失衡的原因作了较深入的剖析,提出三个主要原因:缺乏监督,相关道德规范不明确;第三部分,从三个方面提出了国家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即明确公务员奖惩制度的同时,应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

关键词:公务员;道德素质;存在问题;原因;对策

行政管理是国家行政机关及行政人员直接运用权力干预社会生活的过程。与其他管理方式相比,行政管理有着更为便利的谋取个人私利的条件。因此,无论是做到忠于职守、尽职尽责,还是达到更高层面的积极为社会服务、为公众谋利,都取决行政人员自身道德素质的提高。然而,受诸多因素影响,目前我国公务员道德素质并不高,因此提高公务员道德素质很有必要。

一、目前我国公务员道德素质存在的问题

(一)官本位主义严重

历史上依据官与民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分为两种本位制:一是官本位,二是民本位。所谓“本位”,是指权力主体,官为权力主体者是官本位,民为权力主体者是民本位。“官本位”作为中国官僚制度的重要内容,包括这样一些含义:任何一个官都有其所管的范围;官在其所管的范围内是最高的主权者;官员的地位由其职位决定;各等级的官员构成集权官僚制的主体。一个官员,从生理结构上看,并不比平民百姓有什么特别;从学识上看,也不比普通的秀才、举人这些“末仕者”高明多少。然而,一朝为官,就身价百倍,究其原因,就在于他掌握了集中起来的政治权力,他不再是一个普通的人,一个平常的知识分子,而是政治权力的人格化。江泽民曾精辟地指出:所谓“官本位”就是“以官为本”,一切为了做官,以为有了官位就什么东西都有了,甚至“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样的事例屡见不鲜。

为官者在千方百计保官的同时,还会通过各种途径往上爬,争取做高官,以获取别人对它的青睐,炫耀他的地位。这样,社会中跑官、买官的现象就出现了。对此,社会上流 1

行着这样的说法,“生命在于运动,当官的在于活动,不跑不送原地不动,又跑又送提拔重用。”在这个跑官过程中,各种手段都使了出来,其中花钱买官是最典型的。

例如,原湖南省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副总经理李会刚为了当上公司一把手,请看相“大师”为其指点“跑官”迷津,并到北京进行跑官、买官活动。2014年元元旦至6月,李会刚先后花了100多万元为跑官之用,后被一同赴京跑官的同伙举报,2014年3月,湖南省纪委开始对李会刚进行审查。2014年3月,李会刚被判处有期徒刑l5年,其升官美梦终于破灭。

有买官者,自然有卖官者。山东省泰安市原市委书记胡建学在其任职的5年里,利用干部职务晋升和调整工作之机,以钱封官定职,先后收取贿赂折合人民币60多万元。于是,泰安一度形成了以胡建学为首的生意兴隆的“权力黑市”,只要肯花钱,不愁没官当。当时当地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副科提正科,得花一万多,正科提副县,得花四五万”。泰安有的干部群众愤怒地说:“胡建学已经把提拔任用干部变成他的第三产业了!”江西省广丰县原县委书记郑元盛在短短的3年多时间里,利用职权大搞权官交易,给他送钱的涉及本县45人,其中91%为科(局)级干部,收受下级及他人钱财30多万元。在广丰及其周围县市广为流传的顺口溜是对郑元盛“卖官现象”的最好总结:“要发财到广东,要买官到广丰”。

(二)公仆意识淡薄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公务人员一切以官的利益和意志为转移,开展工作通常以上司的指示办,或以官的喜好决定工作中的大是大非,根本不考虑群众的疾苦。不少地区因农村土地、城镇房屋拆迁等问题,接连出现许多不该发生的恶性事件,导致群众上访甚至围攻政府机关的事件不断产生,说到底,这些都是官的利益远远高于民的利益,公仆意识淡化的表现。

《报刊文摘》2014年4月16日有篇题为“副省长失窃以后”的报道,说的是2014年3月24日,贵州省某副省长在黎平县考察工作时被盗,引起当地警方高度重视,组织大批警力侦破,不久就将盗窃犯抓获。而此前当地及附近地区的宾馆从去年以来就频繁被盗,群众反映强烈,希望早日破案,但警方始终不去侦破此案。类似这样的重官轻民的事情在很多地方都存在,如生活中的各种会议无论有无必要,总要有官员参与甚至来主持,有时还须官员做一些看来并不重要的讲话或指示,各种开业、奠基、表彰和庆祝的场合也要有官员出席等。

二、我国公务员道德素质问题的原因及对策

(一)缺乏强有力的内外监督

当前,虽然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和社会管理层面的各种规章制度建设都已取得了很大进步,对权力的社会监督和制约机制也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但与迅速发展的客观现实相比,还远远不够,这主要表现在:

在我国现行的监督体制中,权力机关的监督呈现“疲软”的状态。在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机构设置中,尚无行政监督的专门机构,人民代表均系兼职。由于人民代表大会一年召开一次,且会期较短,而其常设机构又担负着繁重的工作任务,人手不足,人大及常委会这一最高层次的监督往往难以落到实处,权力机关对政府机关及工作人员的监督仍停留在事后汇报,一般巡视,开会质询等方式上,未能对政府机关的工作产生强有力的监督作用。

民主渠道不畅,监督缺乏群众性。在各种监督中,人民的监督是最根本、最重要的。但由于长期受封建专制思想的影响,虽然今天我国国民素质已有所提高,但大多数老百姓仍有怕官心理。当自己的权益受到官吏的侵害时,也只是逆来顺受,任官宰割,就更谈不上监督了。此外,当上级或组织里出现不道德的行为时,行政人员如拒绝对组织效忠就会很危险,那些最后选择对公民负责的行政人员,可能会在生活、事业、名声和个人经济收入等方面遭受严重的损害。比如被重新安排从事不重要的、低级下等的工作,被要求承担起超负荷的工作或其手下会被不停的调换等。在我国,2014年十大新闻人物之一被誉为反腐英雄郭光允因检举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原主任程维高的腐败行为而遭受严重迫害就是个很好的明证。

对此,要健全民主监督机制。要通过各方面的途径,把政府依法行政置于多层次、全方位的民主监督之下,形成一套互为补充、互为制约的民主监督机制。

公务员大量的行政行为都是在人民群众中发生的,他们的写信、电话、走访、提出批评建议、揭发问题是对公务员履行道德责任好坏的有力监督,他们的满意程度正是公务员引咎辞职的标准。据《大河报》5月1日报道,2014年5月阜阳卫生部已检测出劣质奶粉,主管卫生工作的副市长却直到2014年4月才知情。副市长在接受采访时说:“我想说,如果人民群众还能信任我在这个岗位上,能把我的监管工作和其他卫生报告制度建立起来,我不想引咎辞职,我还想继续干下去。”他的这句话表明了公众满意程度是公务员引咎辞职的标准,人民群众对公务员的监督是公务员积极履行道德责任的有力保证。

我国目前一些地区推行的“两公开”制度(公开办事制度,公开办事结果),正是为了实现群众对公务员道德责任的有效监督。广州市行政机关已全部对外公布其监督投诉电话,山东省乐昌县根据110报警处理系统的做法,由纪委、监察局、纠风办等部门组成了特别检查组,对凡属公款吃喝的问题,一经群众举报,立即出动,当场查实处理。这样,

在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公务员在处理责任冲突的时候不得不把公众利益放在首位,从而积极地履行道德责任。

(二)相关的公务员道德规范不明确

我国各级政府部门均明确规定工作人员不能利用手中的权力谋取私利,要正确用权,不徇私情。但是,缺乏具体的规范明确哪些情况属于谋取私利,哪些情况属于徇私情。致使更大量存在的是潜在的、间接的利益关系。

《广州日报》在2014年7月20日发表了《陈经理是贪官吗?》一文,报道中国电子物资总公司安徽公司总经理陈晓收受本公司承包能源化工处处长李剑峰送的价值40多万元的礼物,却引起构不构成受贿罪的争议。

此案中,陈晓虽然收受了李剑峰的钱物,但没有任何证据能够证明陈晓在主观上有为李剑峰谋取利益的动机、受贿的期待,有与李剑峰合谋钱财的犯罪故意。该案在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被判无罪,就是因为我们的法规对官员受贿或者对政府官员在行政过程中的利益冲突没有明确的界定。

对此,完善公务员的奖惩制度尤为重要。国家公务员道德水平的提高,除了取决于公务员自身的道德素养之外,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公务员的管理体制尤其是奖惩制度是否完善。要建立专门的道德机构,我国现有监督形式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缺乏一个最具权威的监督机关来协调统一各种行政监督主体活动,因此,应考虑建立一个起核心作用的、专门的道德管理机构,负责定期对国家公务员的工作业绩进行考评,包括定性和定量考评两部分。如行政思想道德建设可以定性考核其有无丧失理想、背离宗旨、以权谋私等现象,同时可以定量考核其开办几期政治理论学习班,在行政人员中是否经常性地开展行政道德教育,政治理论水平和行政道德水平是高还是低;行政作风建设可以定性考核其有无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等现象,同时,定量考核其为基层办了几件实事、好事,为群众解决了多少实际问题,发生了几起违规、违纪、违法事件。最后,将考评结果与公务员的任免与晋升相挂钩。

这一点,笔者认为,新加坡政府的做法值得借鉴。

新加坡政府利用中央公积金制度,把公务员每月工资的40%作为公积金,存放在银行里等公务员退休后才能支取。这40%的公积金,只在公务员的工资中扣除22%,还有18%由国家补贴。也就是说,国家除了每月发放公务员工资,还要在其公积金中补贴工资总额的18%,一个公务员如果从20多岁参加工作,到退休时将得到一笔数目巨大的公积金,足够保证过一种高素质生活。而对于胆敢贪赃枉法的人来说中央公积金是惩罚的筹码,贪污腐败者被法律宣判后,他的全部公积金将被没收,上缴国库。新加坡政府的做法,实际上

是在通过向公务员提供良好的福利待遇的基础上,实行廉洁抵押制度,变相提高了腐败行为的“成本”。

有鉴于此,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我们不能再以高风亮节的人民公仆的标准,要求大部分的公务员在清贫的生活环境下保持良好的行政伦理水平,我们更应该在“重典治乱”的原则下,根据国家财政的承受能力,逐步建立“以薪养廉”的公务员工资福利制度。

综上所述,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今天,我们应重视行政道德的制度化,加快行政道德法规化建设步伐。与此同时,还要加强执法监督体制建设,通过严格执法,做到褒贬清楚,赏罚分明。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公务员的道德意识和判断是非、明辨善恶、区分美丑的能力,正确引导公务员的道德价值选择,从而提高公务员的整体道德素质。

参考文献:

[1]李德志.《人事行政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1).

[2]王伟《行政伦理概述》[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1).

[3]张康之《寻找公共行政的伦理视角》[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1).

[4]黄卫平《谭功荣.公务员制度比较》[m].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1).

[5]陈振明《政治与经济的整合研究—公共选择理论方法论的意义与局限》[j].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4,(1).

第五篇:从申论试卷命题的深化看对国家机关公务员能力素质的要求

从申论试卷命题的深化看对国家机关公务员能力素质的要求

众所周知,从2000年起,中央、国家机关录用公务员考试开始考申论。也就是从这时候开始,“申论”这个陌生的词语才逐渐地被人们所认知。一时间,在全国范围内,申论同公务员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甚至几乎成了迈进国家机关大门做公务员的“入门券”。这样说绝不是危言耸听,相反却足以体现出申论这一形式考试命题的高深程度。也正是这种考试命题形式——申论的出现,才使沿袭多年的类似高考一般的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焕然一新。事实证明,申论考试,已直接把国家机关公务员的能力素质要求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选录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主要是考核考生的政治思想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阅读理解能力、提出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而申论考试完全可以反映每个考生的综合素质。因为它既涵盖了考生的阅读能力和概括能力,又涵盖了考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证明了这一点,国家机关也完全认可了申论这种考试形式。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面对近年残酷的市场竞争,国家机关对公务员能力素质的要求自然也越来越高。本文拟从申论试卷命题的深化看对国家公务员能力素质的要求方面谈一谈自己的浅显看法。

一、从试卷内容社会“热点”问题的频出,看对公务员敏锐的政治洞察能力的要求。

讲政治,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有敏锐的洞察力,应该是国家机关公务员的必备素质。几年来的申论试卷命题内容中社会“热点”问题频频出现,不能不说是对参加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者洞察能力的检验。请看申论试卷中的社会“热点”问题:2000年是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制约中国发展的环境问题,2001年是中国老百姓普遍关注的药品中含ppa事关用药安全和民众健康问题,2002年是互联网对现实生活的影响问题,2003年是安全生产与伤亡事故问题,2004年是国内外汽车工业发展与城市道路交通问题,2005年是农村和农民问题。非常明显,这六年中,申论考试考的就是中国老百姓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这些问题说起来并不生疏,就在你的身边,可要把它弄明白也不那么容易,这就要看你的政治嗅觉是否敏锐,洞察能力如何了。谁都知道,这些“热点”问题都涉及国计民生,都是国家和老百姓关心的大事。笔者认为,作为一个合格的国家机关公务员必须关心这些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否则,心中没有国家,也没有人民,怎么能当好国家机关公务员,又何谈为人民服务呢?芽如果一个参加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的人,连这些身边的大事都熟视无睹,不闻不问,甚至一无所知,那么,他的政治素质是

否合格也就十分清楚了。社会热点问题,也是社会现实问题,有许多还是社会难点问题。申论试卷以人民大众普遍关注的问题来测试考生,不能不说是一个重大创举。正是基于这一点,笔者认为,这应该是申论试卷命题的高人之处。

二、从试卷中背景材料内容数量的变化,看对公务员娴熟的阅读能力的要求。

提起阅读,谁也不会感到陌生,因为生活中有一点儿文化的人每天都会阅读一些东西。可是,申论答卷中的阅读绝不是这样,不是蜻蜓点水浮光掠影地一读,也不只是一般意义上的将所给材料读懂弄通,而是要边阅读边思索、边分析、边理解、边归纳,应该说这种阅读是集思维敏锐、反应迅速、默读熟练、分析果断于一体的一种综合素质。而现实中的国家机关公务员恰恰就需要具备这种阅读能力。一条消息、一份文件、一纸资料,无一不需要阅读。不会阅读,就不能理解,不会阅读,就根本无法工作,不容置疑,严酷的事实就是如此。六年来申论试卷的背景材料各不相同,而且数量也一直在变。然而,作答参考时限所定阅读材料的时间只有40分钟。2000年1700字的材料如此,2003年5600字的材料也是如此,无一例外。如果说,阅读1700字的材料可以测试考生水平的话,那么,阅读5600字的材料就更能看出考生是否具有过硬的功底。一句话,要想在申论考试中名列前茅,就必须具备超出常人的阅读能力。如果缺少这种不大为人们所重视的阅读能力,不但对眼前的材料理不出个头绪,而且也无法进入申论考试的下一个环节。即使草草了结进入下一个环节,恐怕也难作出好的文章来。何况所给材料的实际理解难度在逐年加大。可见,往往引不起人们重视的这种阅读能力,绝非可有可无,必须从基础上得到加强。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阅读能力的强弱决定申论考试的成绩,一点也不夸张。

三、从试卷所给纷繁复杂资料的“无序组合”,看对公务员归纳概括问题能力的要求。

面对申论试卷上给定资料的“无序组合”,有的考生不知如何“梳理”,更不知自己能否理清,心中没有底。其实,这“梳理”就是归纳概括,容不得半点的含糊。一般地就申论答卷而言,它关系到整个答题的成败。很显然,对试卷上所给资料归纳概括得准确,就抓住了要点,就为后面的提出方案,继而进行论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就有了“稳操胜券”的把握。无论申论中从什么角度提出要求?穴包括2003年、2004年、2005年申论试卷的要求已经打破了此前初步形成的模式?雪,也无论让你用哪一种文体去写作,归纳概括都是根本少不了的。因为归纳概括是一种能力,如果考生不具备这种能力,面对这些文字就会一筹莫展,更何况申论试卷所给

的资料是经过专家精心设计巧妙安排的呢?选所以,考生只有经过无数次真正的实际的训练,才能练出归纳概括的真本领,才能排除资料中芜杂的干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在文字的沧海中捞出“要点”的珍珠。毋庸置疑,归纳概括对国家公务员来讲是十分重要的,是必备的一项能力。因为在日常现实的工作中,对领导讲话要归纳概括,对调研材料要归纳概括,对往来信息要归纳概括,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如果缺乏这种能力或者一旦失去了这种能力,公务员的工作就会一团糟,那么可想而知,我们国家机关的工作会呈现出什么样子。正是由于这个原因,笔者感到,与其说申论试卷是为考生精心设计测试其归纳概括能力的话,倒不如说是对国家机关公务员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

四、从试卷中文体要求及限定条件的变化,看对公务员过硬的写作能力的要求。

申论考试从形式上说,是对考生写作能力的测试,这也是人们对申论最普遍的认识。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申论试卷命题要求的逐年提高,对考生来说写作难度也逐渐加大。正是因为如此,人们对国家机关公务员必须具备超出常人的写作能力这一点已经不再怀疑,或者说已经取得了共识。翻阅六年来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申论考试试卷,我们不难看到,写作形式已由模式化变成多样化,写作内容已由理想化变成现实化,写作要求已由单一化变成复杂化。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仅从试卷中文体写作限定条件的变化来看,就要求考生步入一个新的更高的层次。文体的变化历历在目:已经由概括问题的说明文、提出方案的应用文、阐述论证的议论文,发展为具体的对策、建议、讲话稿、情况报告和评论性文章。至于写作限定的条件和要求则更为具体,如2003年试卷要求:一是概述“我国汽车工业的现状和发展的趋势”;二是以市交通主管部门的身份,根据给定资料,写一份“关于我市交通拥堵情况的报告”。2004年试卷限定条件要求更多:一是从政府职能部门制定政策的角度,就如何“减少事故,保障安全”提出对策建议,供领导参考;二是任选给定的两种讲话情境中的一种,为设定的发言人拟出一篇现场讲话稿或电视讲话稿。限定的条件如此苛刻,而对文章写作的要求则是观点明确、分析具体、条理清楚、语言流畅。尽人皆知,写作不仅需要理论知识,而且还要掌握写作技巧。一句话,要想答好申论这份试卷当一名国家机关的公务员,必须拥有坚实过硬的写作功底。没有这种能力,就无法进入国家机关公务员的行列。

五、从试卷命题的整体深化创新,看对公务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要求。

处理一件事情,仅仅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不够的,关键是要对问题进行分析,最终解决问题才是目的。申论试卷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测试考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无疑这也正是国家机关公务员所必备的能力。从六年来试卷内容的变化看,有环境问题、药品问题、网络问题、交通问题、农村农民问题等等,这些社会热点问题逐年深化,从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等不同角度向考生展示出来,请考生,或者准确地说,请将来的国家机关公务员为如何面对和解决这些方面的问题做出思考和解答。应当看到,申论这种考试形式策划实施的本身就是一种改革和创新,就是一个时代的“大手笔”运作。人们常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那么,想成为国家机关公务员,要迈进这道门槛,有没有真才实学,有没有分析和解决这些社会问题的实际能力,在申论试卷这个要求颇高的时代平台上便一目了然。面对这些问题,是手足无措,还是从容应对,申论试卷答题中自然泾渭分明。如果说申论试卷的命题年年深化、创新是为了提高考生的水平和层次的话,那么,国家也正是通过这种考试选拔和造就了能力和素质更拔尖、更优秀、更理想的机关公务员。必须指出,中央和国家机关需要的是各种能力都非常强、各种素质都非常好的公务员,因为这样的公务员才能肩负起为人民执政、为人民服务的重任。其实,这就是申论试卷命题的真正目的和意义。我们选拔国家机关公务员,就是选拔优秀人才。而申论试卷中对考生诸多能力的测试,都是国家机关公务员必须具备的条件。本文所提及的国家机关公务员的各种能力,正是其执政能力的基石。

综上所述,我们完全可以肯定地说,申论试卷命题的深化,其意义不仅在于增加了对考生测试的难度,而且对国家机关公务员的能力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更多其他精彩相关范文:

国家公务员面试应必须具备的能力和素质

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基本素质测验-可能性推理之枚举归纳汇总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基本素质测验答题技巧-把握前提解题要点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基本素质测验—行测直言命题知识总结

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基本素质测验-克服畏惧心理,数学运算巧得分

word该篇DOC格式国家公务员的素质要求(精选多篇)范文,共有19175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本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立即下载:
国家公务员的素质要求(精选多篇)下载
国家公务员的素质要求(精选多篇).doc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编辑和打印
编辑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下载该Word文档
好范文在线客服
  • 问题咨询 QQ
  • 投诉建议 QQ
  • 常见帮助 QQ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