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荒造林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1963年4月的一天,大西北的旷野上还透着丝丝寒气,友谊农场三站老八队(现八十一团四连)来了一辆蒙着篷布的卡车。车停下,下来几个人,这其中有从四川江津来的青年王光华。
车上人下来,一眼望去,荒滩上只有几棵歪七扭八的树和一丛丛干枯的芦苇和草。
这其间有两间低矮的土坯房。正当他们以为走错路了时,只见有人陆续从“地下”钻出来。后来他们才知道,这里的人都住在地下的“地窝子”里。
这群人的穿着补丁摞补丁。对比起来,车上下来的人倒穿得较为整齐。
连队党支部书记和连长讲了话,代表大家欢迎他们,告诉他们给他们住的地窝子已经搭好,他们刚来可以休息几天,然后跟着师傅学习。
王光华长得白白净净,他没被分到大田,被分到食堂菜地种菜。
第一天,他跟着大车班班长杨世忠学掌犁。王光华从小爱学习,他先仔细观察,然后跟着干,一上手就很像回事。后来,杨世忠跟连长点名要了他这个“白面书生”。
盐碱地难开垦,开荒先要压碱,刚来的几年,他们最大的任务是挖渠道,大渠、小渠、饮水渠、排碱渠……最深的渠道深达3米,土就扔不上去了,得靠好几个人传到最上面。
挖渠道在冬天挖。没有节假日,过年时进行挖渠道比赛,按挖出的土方论名次,这叫过“革命年”。
渠道挖好了,夏天日夜浇水压碱。
碱土分白碱、黑碱。白碱还好压下去,黑碱浇过水后,太阳一晒硬如石头,形成的土疙瘩几个人都砸不开。
后来有了拖拉机。压过碱的地,拖拉机进去犁,推平,打埂。职工再进行人工修整、继续压碱。
这样的地再压碱时,一个个灌满水的条田就像个小湖。有一次,轮到王光华浇水时,天气突变,刮起了大风,风吹得田里的水起了浪,浪把田埂冲开了一个口子。水冲毁了埂子,连带这片条田都要毁了。
王光华一看急了,趟入水中就躺在口子上,小组的其他两人一看,一边呼喊别的人,一边也跑来躺倒在水里。
后面的人来了后,赶紧往他们身边填土,筑起了挡水屏障,再把他们拉上来,继续填土,终于把水口堵上了。
那一年,王光华被评为连队的标兵,受到了表扬。
1967年,王光华的父亲生病了,他很焦急,跟连队党支部打报告说要回家,不来了。
连队党支部书记给他做工作,许他长假回去侍候老父亲,并答应,等他父亲病好了,一起来新疆。
王光华说,自己还没成家,要回家找媳妇。
书记脸上浮现出神秘的笑容,对他说,媳妇你更不用操心,都给你找好了。
见王光华一脸不解的样子,书记说,去年来的姑娘里有个叫郭翠琴的,我们看和你很般配。王光华见了郭翠琴,两人都很满意,在他回老家归来后,他们就成家了。
王光华就此留下了。他们生了四个儿子。
一年一年,天南地北来了一批又一批人,开荒造田,建房成家,生儿育女。
压过碱的土地种啥都长得好,他们种的玉米,棒子有二三十厘米长。秋天,场院里搭起芦苇把子搭成的架子,上面堆着一排排玉米棒子,职工们看着心里乐开了花。
玉米面养人,细皮嫩肉的姑娘吃半个月就膀大腰圆了。王光华的口粮是38斤玉米面,2两清油。吃着自己种出来的玉米格外香甜。
不过人光吃玉米时间长了加重人体肠胃消化负担,引起消化不良等胃肠病。这时,开垦出来的土地多了,口粮达到了自给,团场开始试种各种作物。
八大队有条泉水沟,水量较丰沛。连队开始种水稻。但因土里含芒硝,水稻苗长着长着就死了。
土壤可以改良,团场干部职工跟水稻较上了劲。他们跟地方乡镇学习。师里也派农业专家和技术人员来研究并指导。
一年一年,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盐碱地上种水稻的难题终于被攻克。
八十一团的水稻看着雪白透亮,吃起来软糯香甜,一上市就远近闻名。当时有个说法,红泉(团场挨着原博乐县红泉公社,公社先种出水稻)米,一公斤换一块上海表。
只有王光华他们知道,为了种出这样的稻米,干部职工花费了几十年时间,多少人半生都过去了,这代价何止是一块表能衡量的。
在解决了温饱后,兵团开始大面积推广棉花,八十一团也不例外,雪白的稻米改成了雪白的棉花,棉花产量一年比一年高。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霍热,成了师里重要的粮棉基地。
经济发展了,团部有了楼房,有了集市,家家有了小车。
如今,住在公园一般的小区里,王光华每天和老同志们开展活动,精神生活也很富足,在大城市工作生活的孩子们让他去一起生活,他还舍不得离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