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好范文网的会员“周记”为你整理了这篇法院送达工作事迹材料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众里寻他千百度,真情感化终有路
送达工作一直是法院工作的难点,特别是案件当事人经常是在省外、甚至是国外,送达工作难上加难!
12月29日,太谷区法院家事审判庭与送达中心合作,通过微信送达的方式向远在国外的当事人成功送达了诉讼文书,并调解成功。
案件的被告长期居住在国外,通过原告提供的被告电话无法联系到被告,承办法官与太谷区法院送达中心多次去到被告国内的家庭地址,均未能找到被告,手续无法送达。
为进一步核实被告行踪,送达中心干警特地去出入境管理局查询,确认被告在国外后,承办法官再次与原告联系,希望其能提供更多线索,但原告并不能提供被告的精确的国外居住地址。承办法官只能通过最高院外事办司法文书域外送达途径发起委托送达申请,对外送达申请满6个月后,承办法官未收到送达与否的证明文件,也无法认定已经送达,故视为域外送达方式送达不能。原告也无法提供被告其他线索或下落不明的证明,这使案件进入停滞状态。
对于案件出现的问题,承办法官特意请示了省高院外事办,由于被告国籍并未更改,仅是长期居住在国外,经当事人同意,可采取电子送达的方式送达应诉手续。
时间一天一天过去,被告的电话一直处于拨通无人接听状态,但作为仅有的线索,承办法官一有时间便会拨打被告电话积极联系,终于有一天被告接起了承办法官的电话。
电话里,承办法官说明情况后,被告当即明确的表示不愿透露详细住址,也不同意电子送达,被告的不配合让法官了解到原、被告双方矛盾较深。但法官不能放弃,不厌其烦地拨打电话,被告终于同意与承办法官互加微信,承办法官抓住机会,一有时间便通过微信为被告做思想工作,被告的态度渐渐发生了转变,接受了应诉文书并同意调解。
调解过程中,由于双方仍不愿面对彼此,并且存在的争议较大,承办法官只好不断地在“线上”、“线下”做原、被告的思想工作,讲解相关的法律知识,经过半个月的不懈努力,承办法官是“跑断了腿、磨破了嘴”,终于让双方在各项争议上达成一致。达成调解后双方对法院为民司法的精神高度赞赏,对案件的处理结果非常满意,达到双蠃的效果。
上述案件的当事人虽身在国外,但可以通过微信进行相关法律文书的送达,告知其相关权利义务并进行判后答疑,当事人也可以通过微信充分向办案法官阐述意见。司法为民,执政为民在上述案件中得到充分体现。
太谷区法院持续推进线上庭审工作,加快智慧法院建设,最大限度发挥互联网等电子送达平台优势,为当事人解决纠纷提供便利,以实际行动践行司法为民宗旨,努力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