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研究报告格式(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机器人项目研究报告 篇一
机器人项目研究报告
有一位同学过生日,我们去买生日蛋糕时就想,能否自己制作一台机器人,让机器人来做我们自己设计的蛋糕。
机器人做蛋糕的好处在于它还可以完成一些手工难以精确绘制的图形,比如圆锥曲线或者比较复杂的几何图形组之类。此外,若把原材料换一下,改一下机器结构,就能让它做煎饼,做冰淇淋。所以说,这个机器人还可以有更广泛的外延应用。
经过调查,我们在网上和资料中没有发现任何团体或个人正在制作或已经做出类似的产品。
我们的基本思路是:由中心电机将蛋糕坯带入加工的各个工序,气动系统配合液压系统将奶油挤至蛋糕上,刮板将奶油刮平,单片机协调双步进电机配合控制奶油嘴进行二维定位,在蛋糕表面喷出美丽的图案。机器人的结构和框架的主材料——使用铝角钢。喷花奶油罐——我们将兽医注射器改造,并使其上部推压板与气筒固定为一体,这样当气筒通气时,气筒拉杆收缩,注射器便能挤出奶油。对于抹平奶油罐——我们同样利用气筒拉杆的推动,自制活塞将奶油挤出。
在蛋糕坯上抹奶油的部分模拟了蛋糕师的抹平工具,奶油挤出后下部转盘配合旋转,上板将蛋糕上表面奶油刮平,多余奶油挤至侧边,同时侧板开了槽,这样能直接刮出侧表面的花纹。喷花奶油嘴的精确定位——我们采用极坐标计算方式,以圆盘中心为原点建立极坐标系,将图形中的线转化为两个步进电机的转角、转速,同时计算单片机给步进电机脉冲的相应频率,由单片机协调双电机实现奶油嘴按特定路径的精确定位。单片机使用了AVR ATmega128单片机作为内核,我们自己设计制做了外部电路。所有的机械结构和软件程序都是由我们自主设计并制作的。 仿生六足探测机器人研究报告
一、课题背景:
仿生运动模式的多足步行机器人具有优越的越障能力,它集仿生学原理、机构学理论、自动控制原理与技术、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传感器检测技术和电机驱动技术于一体。
不论在何种地面上行走,仿生六足机器人的运动都具有灵活性与变化性,但其精确控制的难度很大,需要有良好的控制策略与精密的轨迹规划,这些都是很好的研究题材。
二、项目创新点:
作为简单的关节型伺服机构,仿生六足机器人能够实现实时避障,合理规划行走路线。
简单的关节型机器人伺服系统不仅具有可批量制造的条件,作为今后机器人群系统的基本组成,也可以作为探索复杂伺服机构的研究对象。
三、研究内容:
1、仿生学原理分析:
仿生式六足机器人,顾名思义,六足机器人在我们理想架构中,我们借鉴了自然界昆虫的运动原理。
足是昆虫的运动器官。昆虫有3对足,在前胸、中胸和后胸各有一对,我们相应地称为前足、中足和后足。每个足由基节、转节、腿节、胫节、跗节和前跗节几部分组成。基节是足最基部的一节,多粗短。转节常与腿节紧密相连而不活动。腿节是最长最粗的一节。第四节叫胫节,一般比较细长,长着成排的刺。第五节叫跗节,一般由2-5个亚节组成﹔为的是便于行走。在最末节的端部还长着两个又硬又尖的爪,可以用它们来抓住物体。
行走是以三条腿为一组进行的,即一侧的前、后足与另一侧的中足为一组。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三角形支架结构,当这三条腿放在地面并向后蹬时,另外三条腿即抬起向前准备替换。
前足用爪固定物体后拉动虫体向前,中足用来支持并举起所属一侧的身体, 2 后足则推动虫体前进,同时使虫体转向。
这种行走方式使昆虫可以随时随地停息下来,因为重心总是落在三角支架之内。并不是所有成虫都用六条腿来行走,有些昆虫由于前足发生了特化,有了其他功用或退化,行走就主要靠中、后足来完成了。
大家最为熟悉的要算螳螂了,我们常可看到螳螂一对钳子般的前足高举在胸前,而由后面四条足支撑地面行走。
参考以上的昆虫足部结构,我们想出了较简单的方式来表达。一支脚共有两个关节(假设没有爪的情况下),一个关节采左右式移摆;另一个关节则是采偏摆式,使脚可提高,当做上下运动的一种,结构设计图如下。
2、运动学分析:
六足步行机器人的步态是多样的,其中三角步态是六足步行机器人实现 3 步行的典型步态。
三角步态介绍:
“六足纲” 昆虫步行时,一般不是六足同时直线前进,而是将三对足分成两组,以三角形支架结构交替前行。目前,大部分六足机器人采用了仿昆虫的结构,6条腿分布在身体的两侧,身体左侧的前、后足及右侧的中足为一组,右侧的前、后足和左侧的中足为另一组,分别组成两个三角形支架,依靠大腿前后划动实现支撑和摆动过程,这就是典型的三角步态行走法,如下图所示。图中机器人的髋关节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运动。此时,B、D、F 脚为摆动脚,A、C、E脚原地不动,只是支撑身体向前。由于身体重心低,不用协调Z向运动,容易稳定,所以这种行走方案能得到广泛运用。
(2)机器人行走步态分析:
项目设计共使用12个舵机用于步态实现。每条腿上有两个舵机,分别控制髋关节和膝关节的运动,舵机安装呈正交,构成垂直和水平方向的自由度。由于腿只有水平和垂直平面的运动自由度,所以只考虑利用三角步态实现直线行走。分别给12个舵机编号(1~12),如图所示。
直线行走步态分析
由1、2、5、6、9、10 号舵机控制的A、C、E腿所处的状态总保持一致(都是正在摆动,或者都在支撑);同样,3、4、7、8、11、12 所控制的B、D、F 腿的状态也保持一致。当处在一个三角形内的3 条腿在支撑时,另3条腿正在摆动。支撑的3条腿使得身体前进,而摆动的腿对身体没有力和位移的作用,只是使得小腿向前运动,做好接下去支撑的准备。步态函数的占空系数为 0.5,支撑相和摆动相经过调整,达到满足平坦地形下的行走步态要求和稳定裕量需求。
转弯步态分析
项目设计的机器人采用以一中足为中心的原地转弯方式实现转弯,下图为右转的示意图,图中E腿为支撑中足。右转弯运动的过程如下:1)首先A、C、E 腿抬起,然后A、C 腿向前摆动,E腿保持不动,B、D、F腿支撑。2)A、C、E腿落地支撑,同时B、D、F腿抬起保持不动。3)A、C腿向后摆动。整个运动过程中B、D、E、F 不做前后运动,只是上下运动。
3、结构设计:
六足机器人的基本结构的设计主要包括机器人足部关节自由度转换结构的设计和躯干整体支架的设计。
(1)足部结构:
仿生六足机器人足部机构主要是电机间的链接与自由度转换结构。 采用Auto公司开发的3D机械制图软件辅助设计的方法,分析电机尺寸,设计固定作用的固定架,传动作用的U型架。
结构通过平面钣金加工制作,通过紧固件进行基本结构件的连接。 基本足部自由度转换结构设计实物图。
(2)躯干结构:
经过改进后的机器人躯干结构在结构设计软件中的设计图如下
躯干结构模拟图 整体结构模拟图
4、驱动器与驱动原理:
仿生六足机器人采用电动驱动的方式进行驱动 驱动器采用微型直流角位移伺服电动机【舵机】。 舵机原理
舵机是一种结构简单的、集成化的直流伺服系统,其内部结构由直流电机、减速齿轮、电位计和控制电路组成。舵机采用的驱动信号是脉冲比例调制信号(PWM),即在通常为20ms 的周期内,输入以0.5~2.5ms 变化的脉冲宽度,对应的转角范围从O°变化到180°,脉冲宽度与转角呈线性关系[5]。控制信号线提 供一定脉宽的脉冲时,其输出轴保持在相对应的角度上。若舵机初始角度状态在0°位置,那么电机只能朝一个方向运动,所以初始化的时候,应将所有电机的位置定在90° 的位置。六足机器人腿部偶数舵机转轴为垂直运动,控制机器人腿部抬起和放下;奇数舵机转轴为水平转动,控制机器人腿部前进和后退。
舵机控制方法
标准的舵机有3条导线,分别是:电源线、地线、控制线。
电源线和地线用于提供舵机内部的直流电机和控制线路所需的能源.电压通常介于4~6V,一般取5V。给舵机供电电源应能提供足够的功率。控制线的输入是一个宽度可调的周期性方波脉冲信号,方波脉冲信号的周期为20 ms(即频率为50 Hz)。当方波的脉冲宽度改变时,舵机转轴的角度发生改变,角度变化与脉冲宽度的变化成正比。某型舵机的输出轴转角与输入信号的脉冲宽度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 从上述舵机转角的控制方法可看出,舵机的控制信号实质是一个可嗣宽度的方波信号(PWM)。该方波信号可由FPGA、模拟电路或单片机来产生。采用FPGA成本较高,用模拟电路来实现则电路较复杂,不适合作多路输出。一般采用单片机作舵机的控制器。
(2)选型:
辉盛SG90舵机
参数:扭矩:1.5KG/CM 死区:10us 转速:0.12秒/60度(4.8V) 重量:9克
尺寸:21.5mmX11.8mmX22.7mm 工作电压4.8V-6V 5.控制电路的硬件设计
(1)电源模块--驱动电路和抗干扰技术
双电源供电:
舵机内部是直流电机驱动,在带载时启停的瞬间会产生较大的峰值电流,将舵机供电电源与 MCU和IC的供电电源分开,双线供电能保证控制电路不受驱动电路产生不稳定脉冲的干扰。
为保证驱动器电源输入的稳定性,结合电路抗干扰技术,采用合适方法保证电路抗脉冲干扰、抗低频干扰、抗共模干扰的能力,使12个电机的多驱动系统能够稳定工作。
电源采用,镍氢电池7.4V,1200mA,15CC; 控制电路电源输入由1117低压差电压调节转换电路提供。
驱动电路电源由LM2596 DC-DC直流开关电压转换电路提供。
(2)控制核心--单片机接口电路和传感器检测
控制电路主要由1602显示调试屏幕,12路舵机控制输出,抗干扰等部分组成,结合PROTEUS仿真技术,分析控制程序。原理图如下:
6、计算机与软件开发:
单片机主控系统:AVR单片机 ATmega16 软件设计的基本思想软件的主要功能是使机器人在向前行进的过程中能够
避开障碍物,即对12 个舵机进行调度和控制。可将软件功能分解为:要避开障碍物,首先应探测到障碍物,其次能绕开障碍物,这就要求机器人能完成前进、后退、左右转弯等动作。动作协调完美性的实现,要求了在任一时刻能够做出12个舵机的同步动作控制。
软件设计中首先将前进、后退、左右转弯等高层动作分解,具体到完成一个动作各个舵机所要完成的动作和时序。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思想,将对所有舵机的调度做成一个独立的模块,所有的高层动作都是通过调用底层舵机控制的模块来 9 完成。多个舵机的控制是采用多舵机分时控制的思想来实现的。程序采用C语言模块化程序设计的基本思路程序模块如下。
(1)驱动模块:
12路PWM驱动信号通过软件计数法多路输出利用MCU片内定时器和I/O模块控制输出多路占空比可调的PWM控制信号
多舵机分时控制思想
由于单片机在某一时刻只能对一个中断进行响应,所以一个单片机驱动多个舵机的条件是每个舵机产生的中断时间间隔必须相互错开。由于舵机的驱动周期内的2 次电平变化的最短时间是高电平的脉宽时间,即0.5~2.5ms,那么在不产生冲突的情况下,若分时对多个舵机产生驱动信号,则最多可实现的驱动舵机数量为20/2.5=8。就是说一个单片机最多可以控制8 个舵机运行在完整转角空间。采用多舵机分时控制的思想,可实现对12个舵机的协调控制。将12 个舵机分成两组,定时器0 控制舵机1~6,定时器1 控制舵机7~12,每个定时器在一个周期内将产生12次定时器中断。使数据发生错误也很难连续起来,大大提高整体的纠错能力。
(2)动作模块:
将计算得到的机器人运动数据封装为前进、后退、左转、右转的动作函数子程序。设计电机控制的速度伺服、角度伺服程序,采用流程控制法调用动作函数。
(3)传感器模块:
针对传感器检测的输入,传感器检测使用 AVR单片机片内引脚中断资源,并且对不稳定信号进行软件滤波处理,增加控制系统的稳定性。
(4)1602液晶显示调试模块:
1602液晶显示模块显示程序运行情况,作为程序调试的重要工具。通过单片机IO口引脚发送数据,指令信息,显示当前舵机实时运行状态。
(5) 全局控制上位机程序:
整合多模块,形成系统化控制结构图如下。
10
四、项目总结
完成的设计:
1、仿生学原理分析
2、机构学理论分析
3、自动控制系统设计
4、计算机软件开发
5、传感器检测控制系统设计
6、电机驱动电路设计
达到的要求:
1、控制系统对12路驱动器的稳定角度控制,速度控制。
2、整体结构与行走步态稳定性达到要求。
3、多种静态步态与传感器检测控制一体化的实现。
4、机器人能够快速准确探测前方障碍物,针对不同情况探索行进路线。
项目成果总结:
项目已经设计制作出三代机器人样本实物,经过实际行走测试,稳定性,速度,蔽障性能等参数达到甚至超过预先设定的指标。
机器人相关参数与性能指标如下:
重量:460g 尺寸:160*100*40mm平均行走速度:0.06m/s平均功率:1.2A*5V=6W 探测响应时间:约0.5s
能够在平地上进行前进、后退、左转、右转等稳定步行能够准确探测前方障碍物,根据不同情况执行合适的步态,探索行走路径
五.附录程序:
//===========主程序 main.c================// #include#include #include #include#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uchar f[12]; uchar m[12][7]; uchar sign,rooptime,roopnum; uchar direc; uchar canmove=1; uchar run=0; char parameter[12]={9,-9,-15,3,9,-3,-13,6,8,9,-14,-10}; void sys_init(void) { DDRA=0xe0; DDRB=0xff; DDRC=0xff; DDRD=0x0f; PORTA=0x1f; PORTB=0x00; PORTC=0x00; PORTD=0xf0; TCCR2=0x0a; OCR2=10; TIMSK|=0x80; Lcd_init(); _delay_ms(1000); } void residual(void) { uchar i,j; for(i=0;i<12;i++) f[i]+=parameter[i]; for(i=0;i<12;i++) for(j=0;j<7;j++) m[i][j]+=parameter[i]; } void gait1(void)//动作函数 前进 { uchar i; roopnum=4; rooptime=6; sign=0; i=0; m[i][0]=140;m[i][1]=150;m[i][2]=150;m[i][3]=150;m[i][4]=0;m[i][5]=0;m[i][6]=150; i=1; m[i][0]=150;m[i][1]=160;m[i][2]=150;m[i][3]=140;m[i][4]=0;m[i][5]=0;m[i][6]=150; i=2; m[i][0]=150;m[i][1]=150;m[i][2]=160;m[i][3]=150;m[i][4]=0;m[i][5]=0;m[i][6]=150; i=3; m[i][0]=150;m[i][1]=160;m[i][2]=150;m[i][3]=140;m[i][4]=0;m[i][5]=0;m[i][6]=150; i=4; m[i][0]=150;m[i][1]=150;m[i][2]=140;m[i][3]=150;m[i][4]=0;m[i][5]=0;m[i][6]=150; i=5; m[i][0]=150;m[i][1]=140;m[i][2]=150;m[i][3]=160;m[i][4]=0;m[i][5]=0;m[i][6]=150; i=6; m[i][0]=160;m[i][1]=150;m[i][2]=150;m[i][3]=150;m[i][4]=0;m[i][5]=0;m[i][6]=150; i=7; m[i][0]=150;m[i][1]=140;m[i][2]=150;m[i][3]=160;m[i][4]=0;m[i][5]=0;m[i][6]=150; i=8; m[i][0]=140;m[i][1]=150;m[i][2]=150;m[i][3]=150;m[i][4]=0;m[i][5]=0;m[i][6]=150; i=9; m[i][0]=150;m[i][1]=160;m[i][2]=150;m[i][3]=140;m[i][4]=0;m[i][5]=0;m[i][6]=150; i=10; m[i][0]=150;m[i][1]=150;m[i][2]=160;m[i][3]=150;m[i][4]=0;m[i][5]=0;m[i][6]=150; i=11; m[i][0]=150;m[i][1]=160;m[i][2]=150;m[i][3]=140;m[i][4]=0;m[i][5]=0;m[i][6]=150; for(i=0;i<12;i++) f[i]=m[i][3]; residual(); }
void gait2(void)//动作函数 后退 { uchar i; roopnum=4; rooptime=6; sign=0; i=0; m[i][0]=150;m[i][1]=150;m[i][2]=140;m[i][3]=150;m[i][4]=0;m[i][5]=0;m[i][6]=150; i=1; m[i][0]=150;m[i][1]=160;m[i][2]=150;m[i][3]=140;m[i][4]=0;m[i][5]=0;m[i][6] =150; i=2; m[i][0]=160;m[i][1]=150;m[i][2]=150;m[i][3]=150;m[i][4]=0;m[i][5]=0;m[i][6]=150; i=3; m[i][0]=150;m[i][1]=160;m[i][2]=150;m[i][3]=140;m[i][4]=0;m[i][5]=0;m[i][6]=150; i=4; m[i][0]=140;m[i][1]=150;m[i][2]=150;m[i][3]=150;m[i][4]=0;m[i][5]=0;m[i][6]=150; i=5; m[i][0]=150;m[i][1]=140;m[i][2]=150;m[i][3]=160;m[i][4]=0;m[i][5]=0;m[i][6]=150; i=6; m[i][0]=150;m[i][1]=150;m[i][2]=160;m[i][3]=150;m[i][4]=0;m[i][5]=0;m[i][6]=150; i=7; m[i][0]=150;m[i][1]=140;m[i][2]=150;m[i][3]=160;m[i][4]=0;m[i][5]=0;m[i][6]=150; i=8; m[i][0]=150;m[i][1]=150;m[i][2]=140;m[i][3]=150;m[i][4]=0;m[i][5]=0;m[i][6]=150; i=9; m[i][0]=150;m[i][1]=160;m[i][2]=150;m[i][3]=140;m[i][4]=0;m[i][5]=0;m[i][6]=150; i=10; m[i][0]=160;m[i][1]=150;m[i][2]=150;m[i][3]=150;m[i][4]=0;m[i][5]=0;m[i][6]=150; i=11; m[i][0]=150;m[i][1]=160;m[i][2]=150;m[i][3]=140;m[i][4]=0;m[i][5]=0;m[i][6]=150; for(i=0;i<12;i++) f[i]=m[i][3]; residual(); } 16
void gait3(void)//动作函数 左转 { uchar i; roopnum=4; rooptime=6; sign=0; i=0; m[i][0]=140;m[i][1]=150;m[i][2]=150;m[i][3]=150;m[i][4]=0;m[i][5]=0;m[i][6]=150; i=1; m[i][0]=150;m[i][1]=145;m[i][2]=150;m[i][3]=155;m[i][4]=0;m[i][5]=0;m[i][6]=150; i=2; m[i][0]=150;m[i][1]=150;m[i][2]=160;m[i][3]=150;m[i][4]=0;m[i][5]=0;m[i][6]=150; i=3; m[i][0]=150;m[i][1]=160;m[i][2]=150;m[i][3]=140;m[i][4]=0;m[i][5]=0;m[i][6]=150; i=4; m[i][0]=150;m[i][1]=150;m[i][2]=140;m[i][3]=150;m[i][4]=0;m[i][5]=0;m[i][6]=150; i=5; m[i][0]=150;m[i][1]=155;m[i][2]=150;m[i][3]=145;m[i][4]=0;m[i][5]=0;m[i][6]=150; i=6; m[i][0]=160;m[i][1]=150;m[i][2]=150;m[i][3]=150;m[i][4]=0;m[i][5]=0;m[i][6]=150; i=7; m[i][0]=150;m[i][1]=140;m[i][2]=150;m[i][3]=160;m[i][4]=0;m[i][5]=0;m[i][6]=150; i=8; m[i][0]=140;m[i][1]=150;m[i][2]=150;m[i][3]=150;m[i][4]=0;m[i][5]=0;m[i][6]=150; i=9; m[i][0]=150;m[i][1]=145;m[i][2]=150;m[i][3]=155;m[i][4]=0;m[i][5]=0;m[i][6] =150; i=10; m[i][0]=150;m[i][1]=150;m[i][2]=160;m[i][3]=150;m[i][4]=0;m[i][5]=0;m[i][6]=150; i=11; m[i][0]=150;m[i][1]=160;m[i][2]=150;m[i][3]=140;m[i][4]=0;m[i][5]=0;m[i][6]=150; for(i=0;i<12;i++) f[i]=m[i][3]; residual(); }
void gait4(void)//动作函数 右转 { uchar i; roopnum=4; rooptime=6; sign=0; i=0; m[i][0]=140;m[i][1]=150;m[i][2]=150;m[i][3]=150;m[i][4]=0;m[i][5]=0;m[i][6]=150; i=1; m[i][0]=150;m[i][1]=160;m[i][2]=150;m[i][3]=140;m[i][4]=0;m[i][5]=0;m[i][6]=150; i=2; m[i][0]=150;m[i][1]=150;m[i][2]=160;m[i][3]=150;m[i][4]=0;m[i][5]=0;m[i][6]=150; i=3; m[i][0]=150;m[i][1]=145;m[i][2]=150;m[i][3]=155;m[i][4]=0;m[i][5]=0;m[i][6]=150; i=4; m[i][0]=150;m[i][1]=150;m[i][2]=140;m[i][3]=150;m[i][4]=0;m[i][5]=0;m[i][6]=150; i=5; m[i][0]=150;m[i][1]=140;m[i][2]=150;m[i][3]=160;m[i][4]=0;m[i][5]=0;m[i][6] =150; i=6; m[i][0]=160;m[i][1]=150;m[i][2]=150;m[i][3]=150;m[i][4]=0;m[i][5]=0;m[i][6]=150; i=7; m[i][0]=150;m[i][1]=155;m[i][2]=150;m[i][3]=145;m[i][4]=0;m[i][5]=0;m[i][6]=150; i=8; m[i][0]=140;m[i][1]=150;m[i][2]=150;m[i][3]=150;m[i][4]=0;m[i][5]=0;m[i][6]=150; i=9; m[i][0]=150;m[i][1]=160;m[i][2]=150;m[i][3]=140;m[i][4]=0;m[i][5]=0;m[i][6]=150; i=10; m[i][0]=150;m[i][1]=150;m[i][2]=160;m[i][3]=150;m[i][4]=0;m[i][5]=0;m[i][6]=150; i=11; m[i][0]=150;m[i][1]=145;m[i][2]=150;m[i][3]=155;m[i][4]=0;m[i][5]=0;m[i][6]=150; for(i=0;i<12;i++) f[i]=m[i][3]; residual(); }
ISR(TIMER2_COMP_vect) //定时器2比较匹配中断 { static uint time=0,rtime; uchar i; time++; if(time==2000) {
PORTB=0xff; PORTD=0xff; time=1; } if(time==1000&&canmove) { if(rtime for(i=0;i<12;i++) if(time0) { if(f[0]==time+100) PORTB&=0xfe; if(f[1]==time+100) PORTB&=0xfd; if(f[2]==time+100) PORTB&=0xfb; if(f[3]==time+100) PORTB&=0xf7; if(f[4]==time+100) PORTB&=0xef; if(f[5]==time+100) PORTB&=0xdf; if(f[6]==time+100) PORTB&=0xbf; if(f[7]==time+100) PORTB&=0x7f; { if(sign==0) f[i]=((rooptime-rtime)*m[i][roopnum-1]+rtime*m[i][0])/rooptime; else f[i]=((rooptime-rtime)*m[i][sign-1]+rtime*m[i][sign])/rooptime; } } } 20 if(f[8]==time+100) PORTD&=0xfe; if(f[9]==time+100) PORTD&=0xfd; if(f[10]==time+100) PORTD&=0xfb; if(f[11]==time+100) PORTD&=0xf7; } if(time==400) {PORTB&=0x00;PORTD&=0xf0;} } uchar getkey(void) { uchar key; if((PINA&0x1f)!=0x1f) { _delay_us(50); if((PINA&0x1f)!=0x1f) { key=(PINA&0x1f); while((PINA&0x1f)!=0x1f); return key; } } return 0; } int main( void ) { uchar flag,flag1; flag=0; uint run=0; sys_init(); _delay_ms(1000); sei(); //开总中断 gait1(); for(;;) { flag1=(PIND&0xc0); if(flag!=flag1&&run>5000) { if(flag1==0xc0) { flag=flag1; cli(); _delay_ms(10); gait1(); sei(); } if(flag1==0x00) { flag=flag1; cli(); _delay_ms(10); gait2(); sei(); } if(flag1==0x40) { flag=flag1; cli(); _delay_ms(10); gait4(); sei(); } if(flag1==0x80) { flag=flag1; cli(); _delay_ms(10); gait3(); sei(); } run=0; } run++; }; } //===========1602.h================// #ifndef USE_1602LCD_H_ #define USE_1602LCD_H_ #include#include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define Com_Port PORTA //指令口 #define Print_Port PORTC //数据口 #define RS_set Com_Port|=(1<<7) #define RS_clr Com_Port&=~(1<<7) 23 #define RW_set Com_Port|=(1<<6) #define RW_clr Com_Port&=~(1<<6) #define E_set Com_Port|=(1<<5) #define E_clr Com_Port&=~(1<<5) extern void Lcd_init(void); extern void Show_char(uchar x,uchar y,uchar c); extern void Show_str(uchar x,uchar y,uchar *s); extern void Show_num(uchar x,uchar y,uchar num,uchar j); #endif //===========1602.c================// #include void Write_com(uchar com) { RS_clr; RW_clr; E_set; Print_Port=com; _delay_us(50); E_clr; } void Write_data(uchar data) { RS_set; RW_clr; E_set; Print_Port=data; _delay_us(50); E_clr; } void Show_char(uchar x,uchar y,uchar c) { if (y == 0) { Write_com(0x80 + x); } else { Write_com(0xC0 + x); } Write_data(c); } void Show_num(uchar x,uchar y,uchar num,uchar j) { j--; if(!num) {Show_char(x,y,48);j--;x--;} do { if(num%10) {Show_char(x,y,num%10+48);} else { if(!num) Show_char(x,y,27); else Show_char(x,y,num%10+48); } num/=10; x--; } while(j--); } void Show_str(uchar x,uchar y,uchar *s) { if (y == 0) { Write_com(0x80 + x); } else { Write_com(0xC0 + x); } while (*s) { Write_data( *s); s ++; } } void Lcd_init(void) { Write_com(0x38); /* _delay_ms(5); Write_com(0x38); _delay_ms(5); Write_com(0x38); _delay_ms(5); Write_com(0x38); Write_com(0x08); /* Write_com(0x01); /* Write_com(0x06); /* _delay_ms(5); Write_com(0x0C); /*} 显示模式设置*/ 显示关闭*/ 显示清屏*/ 显示光标移动设置*/ 显示开及光标设置*/ 26 27 一、标题 可使用比正文大1-2号的字型与变化了的字体(黑体)来排列,上空2-3行,下空1-2行。 二、署名 接标题下一行,一般写上“××单位课题组”。加注时要标明课题的级别、性质、归属、立题年份、负责人姓名、成员(顾问)姓名、研究报告的撰写者。也可单独列一页,或放置正文末尾括号中,将具体的工作与成员予以说明。 三、内容摘要和关键词 内容摘要是对研究报告中所描述的背景、采用的主要方法、形成的结论与提出的新见解的简要说明,以100-300字为宜,接着“××单位课题组”空1-2行,其中“内容摘要”用中括号,变体字。 关键词除了帮助检索之外,还在于可提醒本研究报告的阅读者着意理解所列词语,以2-5个为宜,紧接着“内容摘要”,其中“关键词”也用中括号,变体字。 四、正文 正文是教育科研报告的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问题的提出 ⑴揭示问题或困难;⑵是究的目的和意义⑶研究现状的综述⑷本课题关键概念的界定。 2、课题研究目标 目标的确定与后文的研究效果分析的思路要一致,有一定的联系。 3、课题研究的思路 这一部分需说明自己对本课题研究思路的角度和特色,还要将研究对象的选择、研究工具、研究步骤等方面的问题交代清楚。 4、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这是研究成果的主体,是课题研究内容的全面展开。 5、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结果是根据研究过程中搜集到的资料、数据进行整理后展示的客观事实,它告诉我们最终得到什么,这些东西是什么。结果可用图直观表达,也可用文字简要说明。 五、结论 这是整个研究过程的结晶。它是在研究结果分析的基础上经过推理、判断、归纳而概括出更高一个层次的成果或观点。结论指出研究结果说明了什么,今后应怎样办等。 六、存在的问题与后续的研究 七、报告落笔的时间: 一般放在正文右下方。 参考资料的基本格式 引用对象,基本格式 书籍类,作者名《书名》(出版社,×年×月版) 刊物类,作者名《文章题目》(《刊物名》,×年第×版) 报纸类,作者名《文章题目》(《报纸名》,×年×月×日) 成果汇编 一、封面 说明课题名称、立题编号、课题负责人和承担单位、立题时间 二、目录 三、主报告 正文小四号,1.5倍间距;大标题(题目)三号,粗黑体;一级子标题四号,黑体;二、三级标题与正文同字号,字体变。附件如篇幅较多,正文可用五号,单倍间距,标题字号相应缩小。四、附件 包括课题申报表、研究方案、立项通知、子课题研究报告、有较强阶段特征的阶段研究报告、相关的研究论文、设计的相关材料(如调查表),相关的个案研究报告、教学设计、活动设计、相关成果的获奖证明及其他有关材料。 1、标题:×××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内容:根据国家和有关部门关于该类项目的广度和深度规定,结合项目具体情况编列,其提纲如下: (1)依据国家产业政策、产业目录、宏观调控政策, 在项目建议书基础上进一步进行调研,提出项目背景、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经济意义,以及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所依据的政策原则和指导思想。 (2)产品市场(或社会需求)现状调查和预测分析;竞争对手现状和发展分析;产品的竞争能力分析;市场营销战略。 (3)产品(或建设)规模方案的选择。 (4)(或建设标准)选择。 (5)资源、原材料、燃料来源和供销的可能性评价。 (6)公用设施建设方案。 (7)建厂条件和厂址方案:地理位置、气象、水文、地质、地形条件、交通运输,以及水、电、气和社会经济状况及其发展趋势;厂址比较和选择意见。 (8)生态环境影响和对策。 (9)节约能源、水和土地资源措施。 (10)职业安全、卫生和消防论证及措施。 (11)生产组织、管理体制、机构定员、人员培训设想。 (12)编制投资估算(投资估算按重要部位设计方案估算工程量进行计算)。提出资金筹措办法。 (13)经济分析和风险分析。 (14)综合评价及结论。 34、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单位或委托×××院、所编制。 5、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时间。 ×××年×××月 ×××日。 6、附件:如单项调研报告、委托某专业单位单项、调研咨询报告及函、电报传真、网络查询资料等。 一、标题 可使用比正文大1—2号的字型与变化了的字体(黑体)来排列,上空2—3行,下空1—2行。 二、署名 接标题下一行,一般写上“××单位课题组”,在右上角打上一个“x”,然后在首页文末划一横线下面加注,也注上“x”号相呼应。加注时要标明课题的级别、性质、归属、立题年份、负责人姓名、成员(顾问)姓名、研究报告的撰写者以及一些谢辞。也可单独列一页,或放置正文末尾括号中,将具体的工作与成员予以说明。 三、内容摘要和关键词 内容摘要是对研究报告中所描述的背景、采用的主要方法、形成的结论与提出的新见解的简要说明,以100—300字为宜,接着“××单位课题组”空1—2行,其中“内容摘要”用中括号,变体字。 关键词除了帮助检索之外,还在于可提醒本研究报告的阅读者着意理解所列词语,以2—5个为宜,紧接着“内容摘要”,其中“关键词”也用中括号,变体字。 四、正文 正文是教育科研报告的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问题的提出⑴是揭示问题或困难;⑵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⑶是研究现状的综述⑷是本课题关键概念的界定。 2、课题研究目标 目标的确定与后文的研究效果分析的思路要一致,有一定的联系。 3、课题研究的思路与框架 这一部分需说明自己对本课题研究思路的角度和特色,还要将研究对象的选择、研究工具、研究步骤等方面的问题交代清楚。 4、课题已经的内容与方法 这是研究成果的主体,是课题研究内容的全面展开。 5、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结果是根据研究过程中搜集到的资料、数据进行整理后展示的客观事实,它告诉我们最终得到什么,这些东西是什么。结果可用图直观表达,也可用文字简要说明。 五、结论 这是整个研究过程的结晶。它是在研究结果分析的基础上经过推理、判断、归纳而概括出更高一个层次的成果或观点。结论指出研究结果说明了什么,今后应怎样办等。 六、存在的问题与后续的研究 七、报告落笔的时间: 一般放在正文右下方。 参考资料的基本格式 引用对象 基本格式 书籍类 作者名《书名》(出版社,×年×月版) 刊物类 作者名《文章题目》(《刊物名》,×年第×版) 报纸类 作者名《文章题目》(《报纸名》,×年×月×日) 成果汇编 一、封面 说明课题来源、立题编号、课题名、课题负责人和承担单位、立题时间和结题时间等 二、目录 三、主报告 正文小四号,1.5倍间距;大标题(题目)三号,粗黑体;一级子标题四号,黑体;二、三级标题与正文同字号,字体变。附件如篇幅较多,正文可用五号,单倍间距,标题字号相应缩小。 四、附件 包括课题申报表、研究方案、立项通知、子课题研究报告、有较强阶段特征的阶段研究报告、相关的研究论文、设计的相关材料(如调查表),相关的个案研究报告、教学设计、活动设计、相关成果的获奖证明及其他有关材料。(学生的作品一般不纳入汇编,在附典型教案或课堂实录时,还应加上相关的点评,以说明该个案对主成果的联系) 策划之前,第一步必须进行的是对目标市场的了解、分析和研究。市场调查报告,或称市场研究报告、市场建议书是广告文案写作的一个要件。阅读市场调研报告的人,一般都是繁忙的企业经营管理者或有关机构负责人,因此,撰写市场调查报告时,要力求条理清楚、言简意赅、易读好懂。 一、市场调查报告的格式一般由:标题、目录、概述、正文、结论与建议、附件等几部分组成。 (一)标题 标题和报告日期、委托方、调查方,一般应 打印在扉页上。 关于标题,一般要在与标题同一页,把被调查单位、调查内容明确而具体地表示出来,如《关于哈尔滨市家电市场调查报告》。有的调查报告还采用正、副标题形式,一般正标题表达调查的主题,副标题则具体表明调查的单位和问题。如:《消费者眼中的<海峡都市报>枣<海峡都市报>读者群研究报告》。 (二)目录 如果调查报告的内容、页数较多,为了方便读者阅读,应当使用目录或索引形式列出报告所分的主要章节和附录,并注明标题、有关章节号码及页码,一般来说,目录的篇幅不宜超过一页。例如; R>目 录 1、调查设计与组织实施 2、调查对象构成情况简介 3、调查的主要统计结果简介 4、综合分析 5、数据资料汇总表 6、附录 (三)概述 概述主要阐述课题的基本情况,它是按照市场调查课题的顺序将问题展开,并阐述对调查的原始资料进行选择、评价、作出结论、提出建议的原则等。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 第一,简要说明调查目的。即简要地说明调查的由来和委托调查的原因。 第二,简要介绍调查对象和调查内容,包括调查时间、地点、对象、范围、调查要点及所要解答的问题。 第三,简要介绍调查研究的方法。介绍调查研究的方法,有助于使人确信调查结果的可靠性,因此对所用方法要进行简短叙述,并说明选用方法的原因。例如,是用抽样调查法还是用典型调查法,是用实地调查法还是文案调查法,这些一般是在调查过程中使用的方法。另外,在分析中使用的方法,如指数平滑分析、回归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都应作简要说明。如果部分内容很多,应有详细的工作技术报告加以说明补充,附在市场调查报告的最后部分的附件中。 (四)正文 正文是市场调查分析报告的主体部分。这部分必须准确阐明全部有关论据,包括问题的提出到引出的结论,论证的全部过程,分析研究问题的方法,还应当有可供市场活动的决策者进行独立思考的全部调查结果和必要的市场信息,以及对这些情况和内容的分析评论。 (五)结论与建议 结论与建议是撰写综合分析报告的主要目的。这部分包括对引言和正文部分所提出的主要内容的总结,提出如何利用已证明为有效的措施和解决某一具体问题可供选择的方案与建议。结论和建议与正文部分的论述要紧密对应,不可以提出无证据的结论,也不要没有结论性意见的论证。 (六)附件 附件是指调查报告正文包含不了或没有提及,但与正文有关必须附加说明的部分。它是对正文报告的补充或更祥尽说明。包括数据汇总表及原始资料背景材料和必要的工作技术报告,例如为调查选定样本的有关细节资料及调查期间所使用的文件副本等。 二、市场调查报告的内容 市场调查报告的主要内容有; 第一,说明调查目的及所要解决的问题。 第二,介绍市场背景资料。 第三,分析的方法。如样本的抽取,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技术等。 第四,调研数据及其分析。 第五,提出论点。即摆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第六,论证所提观点的基本理由。 第七,提出解决问题可供选择的建议、方案和步骤。 第八,预测可能遇到的风险、对策。 两年来,我们在县教研室领导的专业引领下,课题组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有效的促进了我们对课题的研究,使课题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同时也提高了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在课题研究的这段时间里,我回顾了学校两年来的研究工作,蓦然发现,“小荷已露尖尖角”。我们课题组的老师都感到特别的高兴,因为我们已经享受到课题研究的幸福。为了以后更好地参加课题研究工作,谈谈自己的体会: 作为农村小学要想使课题研究工作能够顺利地实施,首先要使课题研究教师明白“什么是教研?农村小学教师为什么要参与教学研究?”其次,要提高课题研究教师的思想认识,转变观念,使我们能够从心里赞成课题研究,愿意课题研究,这是做好课改工作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做好这项工作的最为关键的一环。为此,学校组织教师集中进行了理论学习和座谈,通过学习和座谈,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了课改的深远意义以及课改的紧迫性,同时也明确了自己肩上的重任,从内心接受了课题研究,认同了课题研究。这样,就为我校能够顺利地实施课题研究打下了比较坚实的思想基础。在教师从内心接受课题研究的基础上,学校又布置了有关课题研究的理论学习任务。其中我们进行了集中学习,并布置了自主学习。学习的内容是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 那么,什么是教研?农村小学教师为什么要参与教学研究? 1、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教师参与课题研究,是提高自己素质的有效途径,教师通过进行课题研究,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工作,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使得教师在反思中成长,在成长中反思。广大一线教师要有勇于实践创新的能力,为了实现素质教育新要求,教育教学工作的模式应该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通过课题研究,提高教师科研素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从而使教师的教学素养得到了提升。 2、解决实践问题的需要广大教师工作在教学的第一线,教师的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将所学的教学理论知识应用到教学实践中的过程,在实践中深化自己所学的教学理论。这将有利于养成严谨的工作作风,促进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不断科学化、系统化。 3、有助于养成科研教学意识,做课题时要查阅大量资料,有利于形成自己的教学理念,教科研实践活动、教学观念,用新教育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并进行教学反思。 4、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将所学到的教育教学理论应用到教学实践中,遵循了在实践中接受检验的过程,有效地提高了教育教学的质量,促进了学生的发展。综上所述,课题研究应该看作是当代教师工作的基本方式之一,是当代教师进行学习的方式之一,课题驱动、行动研究,是教师自我发展的方法,教师职业化要求我们必须研究教育,必须向科研型教师转变。素质教育时代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不能再停留于过去的“经验型”,而是应该向“科研型”、“专家型”,直至“智慧型”教师转型,而开展课题研究无疑将有利于“智慧型”教师的塑造。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育工作给教师带来乐趣,使每天上课不致成为一种枯燥单调的义务和程序,那你就要引导每一个教师都走上从事教育科研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我觉得作为一名一线教师能够在教育教学上积极参与课题的研究,开展教科研的实践,是教师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重要渠道,更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就像人们常说的“每一棵树都想开花”一样,每一位老师都有实现自身的价值的愿望。教学、思考、科研是一条辛苦但有充满着诗意的小路,我愿意在这条通往梦想的小路上继续跋涉,去领略教科研道路上更加美丽的风景。 总之,我们要用这种正确的观念来看待教师的教育研究,消除浮燥心情,从实际出发,根据教师自身的特点,开展好课题研究工作。目前“教师作为研究者”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被认为是教师提高自身意识和专业能力的一个十分有效的途径。,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自己的职责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不只是承担“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园丁”和“蜡烛”的角色,教师也有自己的生命,自身也需要不断地成长和发展。教师这门职业是一门非常专门化的职业,需要进行专门的、持续不断的学习和训练。而成为专门化教师的最好途径就是参与课题研究。 《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对项目的市场需求、资源供应、建设规模、工艺路线、设备选型、环境影响、资金筹措、盈利能力等方面的研究,从技术、经济、工程等角度对项目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比较,并对项目建成以后可能取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环境影响进行科学预测,为项目决策提供公正、可靠、科学的投资咨询意见。 企业从事建设项目投资活动之前,由可行性研究主体(一般是专业咨询机构)对市场、收益、技术、法规等项目影响因素进行具体调查、研究、分析,确定有利和不利的因素,分析项目必要性、项目是否可行,评估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项目投资主体提供决策支持意见或申请项目主管部门批复的文件。这种报告可以涵盖整个项目的前期、中期、后期的整个建设过程,在工程项目可行性报告总就体现的淋漓尽致,所以可行性研究报告要考虑的知识应该是全面性的。 第一部分 工程项目总论 总论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首要部分,要综合叙述研究报告中各部分的主要问题和研究结论,并对项目的可行与否提出最终建议,为可行性研究的审批提供方便。 第二部分 工程项目建设背景可行性 第三部分 工程项目产品市场分析 市场分析在可行性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在于,任何一个项目,其生产规模的确定、技术的选择、投资估算甚至厂址的选择,都必须在对市场需求情况有了充分了解以后才能决定。而且市场分析的结果,还可以决定产品的价格、销售收入,最终影响到项目的盈利性和可行性。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要详细研究当前市场现状,以此作为后期决策的依据。 第四部分 工程项目产品规划方案 第五部分 工程项目建设地与土建总规 第六部分 工程项目环保与劳动安全方案 在项目建设中,必须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环境保护、能源节约和职业安全方面的法规、法律,对项目可能造成周边环境影响或劳动者健康和安全的因素,必须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论证分析,提出防治措施,并对其进行评价,推荐技术可行、经济,且布局合理,对环境有害影响较小的最佳方案。按照国家现行规定,凡从事对环境有影响的建设项目都必须执行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批制度,同时,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对环境保护和劳动安全要有专门论述。 第七部分 工程项目组织和劳动定员 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根据项目规模、项目组成和工艺流程,研究提出相应的企业组织机构,劳动定员总数及劳动力来源及相应的人员培训计划。 第八部分 工程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项目实施时期的进度安排是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项目实施时期亦称投资时间,是指从正式确定建设项目到项目达到正常生产这段时期,这一时期包括项目实施准备,资金筹集安排,勘察设计和设备订货,施工准备,施工和生产准备,试运转直到竣工验收和交付使用等各个工作阶段。这些阶段的各项投资活动和各个工作环节,有些是相互影响的,前后紧密衔接的,也有同时开展,相互交叉进行的。因此,在可行性研究阶段,需将项目实施时期每个阶段的工作环节进行统一规划,综合平衡,作出合理又切实可行的安排。 第九部分 工程项目财务评价分析 第十一部分 工程项目风险分析及风险防控 第十二部分 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 一、标题 可使用比正文大1-2号的字型与变化了的字体(黑体)来排列,上空2-3行,下空1-2行。 二、署名 接标题下一行,一般写上“x单位课题组”,在右上角打上一个“x,然后在首页文末划一横线下面加注,也注上“x号相呼应。加注时要标明课题的级别、性质、归属、立题年份、负责人姓名、成员(顾问)姓名、研究报告的撰写者以及一些谢辞。也可单独列一页,或放置正文末尾括号中,将具体的工作与成员予以说明。 三、内容摘要和关键词 内容摘要是对研究报告中所描述的背景、采用的主要方法、形成的结论与提出的新见解的简要说明,以100-300字为宜,接着“x单位课题组”空1-2行,其中“内容摘要”用中括号,变体字。 关键词除了帮助检索之外,还在于可提醒本研究报告的阅读者着意理解所列词语,以2-5个为宜,紧接着“内容摘要”,其中“关键词”也用中括号,变体字。 四、正文 正文是教育科研报告的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问题的提出⑴是揭示问题或困难;⑵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⑶是研究现状的综述⑷是本课题关键概念的界定。 2、课题研究目标 目标的确定与后文的研究效果分析的思路要一致,有一定的联系。 3、课题研究的思路与框架 这一部分需说明自己对本课题研究思路的角度和特色,还要将研究对象的选择、研究工具、研究步骤等方面的问题交代清楚。 4、课题已经的内容与方法 这是研究成果的主体,是课题研究内容的全面展开。 5、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结果是根据研究过程中搜集到的资料、数据进行整理后展示的客观事实,它告诉我们最终得到什么,这些东西是什么。结果可用图直观表达,也可用文字简要说明。 五、结论 这是整个研究过程的结晶。它是在研究结果分析的基础上经过推理、判断、归纳而概括出更高一个层次的成果或观点。结论指出研究结果说明了什么,今后应怎样办等。 六、存在的问题与后续的研究 七、报告落笔的时间: 一般放在正文右下方。 参考资料的基本格式 引用对象 基本格式 书籍类 作者名《书名》(出版社,×年×月版) 刊物类 作者名《文章题目》(《刊物名》,×年第×版) 报纸类 作者名《文章题目》(《报纸名》,×年×月×日) 成果汇编 一、封面 说明课题来源、立题编号、课题名、课题负责人和承担单位、立题时间和结题时间等 二、目录 三、主报告 正文小四号,1.5倍间距;大标题(题目)三号,粗黑体;一级子标题四号,黑体;二、三级标题与正文同字号,字体变。附件如篇幅较多,正文可用五号,单倍间距,标题字号相应缩小。 四、附件 包括课题申报表、研究方案、立项通知、子课题研究报告、有较强阶段特征的阶段研究报告、相关的研究论文、设计的相关材料(如调查表),相关的个案研究报告、教学设计、活动设计、相关成果的获奖证明及其他有关材料。(学生的作品一般不纳入汇编,在附典型教案或课堂实录时,还应加上相关的点评,以说明该个案对主成果的联系) 温馨提示:课题研究报告没有固定模式,仅供参考。研究者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写。 附件1 课题研究报告格式及内容要求 一、标题。 要求明确、鲜明、简练、醒目,使用2号宋体字。 二、署名。 标题下空一行,注明“××单位课题组”。加脚注在首页下方标明课题的归属、级别、课题标号、负责人姓名、成员(顾问)姓名、研究报告的撰写者等。署名使用3号楷体字。 三、内容摘要。 要求准确、精练概括全文内容,以100—300字为宜。使用5号宋体字。其中“内容摘要”4个字用中括号,字体加粗。 四、正文 研究报告正文应包括引言(或问题的提出)、研究方法、主要研究内容、研究结果及其分析、讨论(或小结)、结论、存在的问题及后续研究思路等。 (一)引言(或问题的提出)。 内容包括:1.研究的问题及背景;2.研究的目的与意义;3.关键概念界定及研究假设。 (二)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这是研究报告的重要内容,要将课题研究的思路、方法、工具、步骤等交代清楚,反映课题研究的特色。 (三)研究结果及其分析。这是研究报告的主体部分。内容包括:1,用不同形式表达研究结果及成效(如图、表);2.描述统计的显著性水平差异;3.分析结果。 (四)讨论(或小结)。这也是研究报告的主体部分。对课题研究的成效、成果、价值进行分析反思,说明研究解决了什么问题,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研究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是否实现了原来的假设;说明本课题目前研究的局限,指出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五)结论。这是整个研究过程的结晶,是在研究结果分析的基础上,经过推理、判断、归纳而概括出更高层次的成果)好范文网○www.haoword.com(或观点,解释现象,揭示规律。 (六)存在的问题与后续研究。 文字格式要求:宋体正文小四号,1.5倍间距;大标题(题目)三号,粗黑体;一级子标题四号,黑体; 二、三级标题与正文同字号,字体变。附件如篇幅较多,正文可用五号,单倍间距,标题字号相应缩小。 五、参考文献。 六、附录(调查问卷、测量统计表、分析报告等)。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研究报告格式(多篇)范文。研究报告格式 篇二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篇三
研究报告格式 篇四
研究报告格式 篇五
课题研究报告 篇六
研究报告格式 篇七
课题研究报告 篇八
课题研究报告格式及内容要求 篇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