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水滴石穿的成语典故(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水滴石穿寓言故事典故 篇一
泰山之霤穿石,单极之绠断干。水非石之钻,索非木之锯,渐靡使之然也。 《汉书·枚乘传》
水滴石穿寓言故事原理 篇二
“水滴石穿”主要的作用来源是化学变化,主要是CO2溶于水,然后通过化学反应:
CO2+CaCO3+H2O====Ca(HCO3)2
将溶解度较低的CaCO3转变为溶解度相对更高的Ca(HCO3)2,通过后续的水流将溶质带走,从而”水滴石穿“。
其次,部分CaCO3也可直接溶解被带走
至于金属,理论上也行。
通过空气与水的共同作用,将其氧化变为溶解度较高的盐类,也可穿透。(实质上就是生锈了,例如不少铁皮屋便经常被腐蚀穿透漏水)
侵蚀可不经“滴落”的过程,如流水侵蚀可穿山(形成溶洞),也跟溶解有关。与物理关系不大。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水滴石穿的成语典故(多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