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平安路上的守护者
崇信县位于甘肃省平凉市东部,取“推崇诚信、保境为信”之意。青山碧水,沟通阡陌,果木飘香。驰骋于崇信的乡村公路,一幅幅美妙的新农村画卷徐徐展开。崇信县全力构建农村道路交通管理勤务运行新机制,让蜿蜒在黄土高原上的一条条乡村道路成为老百姓心中的“幸福路”和“平安路”。
崇信县境内各类公路667公里,其中农村公路577公里,占总里程的86.5%。注册登记各类机动车2.2万辆,驾驶人员2.1万名,其中农村“五小”车辆和驾驶人员分别占总数的69.7%和66.3%。近年来,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批示指示精神和省、市部署要求,全面深化交管机制警务改革,夯实农村道路交通管理工作基础,着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农村道路治理新格局,全县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水平不断提升。崇信县农村道路交通管理的突出成效,来源于特色鲜明的“1234”工作法。
围绕一个目标。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以“防事故、保畅通、护安全、惠民生”为目标,把道路交通安全作为平安建设的重中之重,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指导、乡镇主抓、群众参与、综合治理”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格局。同时,探索建立了交警统筹管干线、派出所参与管乡村和路长巡线、劝导员守点的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机制,率先在全省推出警保合作农村道路交通管理“四位一体”综合服务站,全县农村道路交通事故四项指数连续5年呈下降态势,连续2年被省道交委评为交通管理工作先进集体,连续4年被市道交委评为交通管理工作先进县。
破解两个瓶颈。一是破解人员不足的瓶颈。创新开展“交所合一”“交巡特”勤务模式,确保派出所和交警中队警力达到12人左右,着力构建一警多能、一警多用的高效基层交管队伍。二是破解经费保障不足的瓶颈。先后投资1280万元,建成交管站7个、交管室79个、固定劝导站23个,新建和改扩建派出所和交警中队业务用房5个,实施了“智慧交管”工程,将劝导员工资纳入财政预算并全额保障,有效解决了经费不足的问题。
打好三套组合拳。一是打好“交所合一”组合拳。将全县6个交警中队移交属地派出所统一管理,打破了“单兵作战、各管一摊”的常规用警模式,注销报废机动车276辆,在全省率先实现两个100%目标,被省公安厅荣记集体二等功。二是打好“警保合作”组合拳。大力推行“共防、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服务模式,建成警保合作标准化劝导站6个,加大人员培训力度,着力打造集隐患排查、安全宣传、信息采集、违法劝返、保险代办和事故协理于一身的“六位一体”农村劝导员队伍,实现了“一站多能、一人多岗”。三是打好“交巡特”组合拳。将交通执法力量与特巡警大队进行了整合,组建了交通安全管理队、轻骑快反队和巡逻防控队3个中队,开展24小时查控勤务,见警率、管事率和民警执法权进一步提升。
构建四站一体机制。一是构建公安防控检查站。依托所队联勤联动,在重大节会、敏感节点期间,以县城为中心,设立临时公安检查站5个,加大联勤检查频次,形成了辐射东西南北中的环城防控圈,有效提升了源头治理和动态管控的能力。二是构建警保联动服务站。加大农村道路交通安全信息系统、“农交安”手机APP、交管12123和保险业务“V盟”系统等推广运用力度,积极引导工作人员通过公安交通管理“六合一”平台和车驾管自助服务机就近办理业务,真正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三是构建交通安全检查劝导站。对原有劝导站进行了升级改造,由110指挥中心向附近交管员、劝导员发出指令,引导交管员、劝导员通过手机APP快速处理轻微事故。四是构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站。以“枫桥式派出所”创建为抓手,进一步加强农村群众矛盾问题排查调处力度,有效预防了“民转刑、刑转命”案件的发生。
崇信县始终坚持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树得更牢,严格按照新时代市域社会治理工作部署,建设符合县域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特色的立体式、全方位责任措施和有效机制,将交通管理延伸到田间地头,全面提升了交通治理效能。
山水白云间,坦途展新颜。一条条美丽的乡村公路,正承载着崇信百姓的新期待,通向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