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强化领导,建全机制
乡党委、政府始终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促进张汴发展的内在动力,把精神文明建设与全年各项经济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督查、同考核、同落实,并列入到领导班子和乡村干部的考核内容之中。成立了由乡党委书记任组长,相关班子成员任组员的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和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班子成员共同抓的领导体制,形成了有人管事的领导体系和有人干事的工作机制。
二、真抓实干,成效明显
一是营造环境,推进创建文明村镇主阵地。结合我乡文明村镇创建工作实际,推进了西王村、窑底村、张汴村、曲村、卢庄村申报2018年市级文明村;充分利用“文化墙”、“宣传窗”、自媒体等宣传阵地广泛宣传,绘制了乡村振兴、二十四孝、传统文化等主题墙绘800余平米,让群众在无形之中受到良好的社会文化熏陶,做到润物无声,增强群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了环境整治、道路硬化修复、绿化、亮化,出动车辆220余辆,参与人员达1000余人次,对主干道两侧陈年垃圾和杂草进行集中清理,对主干道两侧立面进行统一涂白,新建200平米百姓大舞台3座,文化活动广场3处,硬化绿化道路7.5公里,安装路灯52盏,打机电井2眼,铺设引水管道17公里,修建蓄水池4个。同时充分利用市场化保洁服务,成立了6人的保洁队伍,布置村内垃圾桶100余个,基本达到每天普扫两次,垃圾日产日清,村容村貌、路容路貌焕然一新,乡村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大力发展休闲观光采摘、农副产品销售、手工制作销售等相关产业,目前,曲村葡萄种植年产值约600万元,石磨豆腐年收入20余万元;蜂蜜、核桃、小米、苹果等土特产累计销售收入200余万元;曲村地坑院,年吸引客流量3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超700万元,西王村现有45座日光温室,发展西红柿、草莓、吊瓜、香瓜等反季节果蔬种植,每亩日光温室单季增收可达3-9万元,实现了生产发展,乡风文明。
二是开展活动,奏响创建文明村镇主旋律。宣传新风,倡导文明新风尚。各村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制定《村规民约》,制度均已上墙。各村建立健全了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禁毒禁赌会,制作版面45块,并把孝善敬老与文明创建、社会治理、脱贫攻坚等工作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广大群众崇尚孝道;倡导全民志愿,11个行政村实现志愿者队伍全覆盖,注册志愿者1905人,乡政府成立学雷锋志愿服务站,开展了服务陕州灯会、山地自行车赛、人居环境整治、孝亲敬老等志愿服务活动,在全乡构成践行雷锋精神、争当先进模范的生动局面;以文明服务为主题,促“文明实践宣讲”提质上阶。充分发挥“身边好人”的示范带动作用,切实让文明宣讲活动,成为老百姓学先进、讲道德、促礼貌的身边平台;深化“我们的节日”,大力弘扬传统文化。以元宵节、清明节、国庆节、重阳节等节日为主题,切实把传统文化送到人们的心里。
三是贴近群众,增强创建文明村镇见实效。积极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开展“快乐星期天”主题活动2期,邀请陕州区蒲剧团到窑底村唱戏,举办消夏晚会6场,结合党小组和村级组织“点亮唱响”活动,带领党员群众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50余次;开展“六一”扶智润心活动等,占领农村思想阵地,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人心;广泛开展“文明户”、“好婆婆”、“好媳妇”、“美丽庭院”评选活动。制定评选标准,以评选公开,群众认可为原则,评出好婆婆65户。好媳妇68户,10星级文明户1008户,传递了社会正能量;开展了以“家和、院净、人美”为标准的“美丽庭院”评比活动,重点评比寺院、窑底、曲村3个贫困村,评出21户,促使家居环境显著改善,群众文明素质明显提升,和谐和善和美氛围日益浓厚。
三、立足长远,建全机制
1、进一步加强文明乡镇创建工作,将业务工作融入精神文明创建之中,促进全乡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力争市级文明镇创建工作再上一个台阶。
2、进一步建立健全科学先进的管理机制,开展干群共建、乡村共建等各种创建活动,努力消灭各种创建死角。
3、创新方法、提高实效。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与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让群众真切地感受到创建活动带来的喜人变化,增强精神文明的感召力、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