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论企业反腐败体系的建立
文章标题:浅论企业反腐败体系的建立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党越是长期执政,反腐倡廉的任务越艰巨,越要坚定不移地反对腐败,越要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党中央在加大反腐败工作力度的同时,高度重视预防腐败的工作,明确提出要加强教育,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强化监督,创新体
制,把反腐败寓于各项重要政策措施之中,通过深化改革不断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新形势下,为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认真总结历史经验,科学判断形势,深入分析腐败现象产生的原因,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战略高度,明确提出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抓紧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2005年1月中央正式颁布实施《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这是党中央从完成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任务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全局出发,为做好新形势下反腐倡廉工作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们党对执政规律和反腐倡廉工作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根本举措,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实施纲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国有企业贯彻落实《实施纲要》,要在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进程中,以推进内部改革、规范权力运作、加强经营管理为重点,围绕重大决策、资金运作、产权交易、财务管理、选人用人、营销采购、工程项目等关键部位和环节,同步加大治本抓源头的力度,建立健全制度,规范运作程序,积极探索有效防范腐败的途径。以下从三个方面就国有企业如何贯彻实施纲要构建惩防体系,谈一些个人粗浅的认识。
一、积极开展诚信和道德教育,努力从源头防腐
《纲要》从教育方面,明确提出:一是以领导干部为重点进行反腐倡廉教育。二是面向全党全社会进行反腐倡廉教育,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三是完善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格局,把反腐倡廉宣传教育纳入党的宣传教育总体部署,形成反腐倡廉宣传教育的强大合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有两条防线,一是思想道德防线,一是党纪政纪和法律防线。思想道德防线是首要的、基本的一道防线,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有效途径。今年初,胡锦涛同志在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体会议上强调指出,“反腐倡廉能力,是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保证”,“进一步加大预防腐败的工作力度,必须继续在加强教育上下功夫,使领导干部自觉拒腐防变,带头廉洁自律”,“要经过努力,建立起思想道德教育的长效机制”。我们要充分认识构建党员、企业员工思想道德教育长效机制,对于保持党的先进性、提高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反腐倡廉能力、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重要意义。
企业要配合社会诚信和道德建设,着重做好各级领导和员工的学习和宣传教育工作。宣教工作要严格执行上级党组织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要求和部署,充分领会公司党委的宣传意图,建设好宣教骨干队伍,确保信息渠道畅通,通过报纸、电视、网络、宣传栏、专题教育材料等形式,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形势,同时围绕企业中心工作,进行主动、正面的宣传和引导,积极维护企业的生产经营秩序和塑造良好的社会形象。
一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作好年度政治学习安排,确定全年学习重点和研讨问题,保证学习质量与学习效果,进一步落实领导干部理论学习责任制,提高广大干部员工的政治素质,更好地把员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公司党委的要求上来,为顺利完成全年工作任务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领导干部要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提高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要使党员确立正确的“两论三观”,认真履行党员八项义务,贯彻党的纲领,维护党的利益,完成党的任务,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要注重解决员工对企业重大决策的认识上的疑点、难点,保证员工思想认识统一,营造安全生产、优质服务、电力营销的良好舆论、文化氛围。要通过以人为本的教育,做到员工思想基础稳定,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和团队精神,增强企业凝聚力、向心力。
二是不断深化员工道德教育。贯彻以德治国方略,通过以诚信建设为核心的职业道德建设和员工道德规范教育,把工人阶级的优良传统、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结合起来,牢固树立“人民电业为人民”的宗旨意识,促进良好的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的形成和养成。坚持开展每年的公司“道德教育宣传月”活动,与日常的行为规范职业道德教育相结合,树立诚实守信、爱岗敬业、遵章守纪、忠诚企业、奉献社会的理念和精神,培养
员工成为具有较好的思想品德,业务素质过硬,团结协作,乐于奉献的企业成员,使员工队伍成为电力安全生产经营和提供优质供电服务的主力军。
三是广泛开展普法教育。贯彻依法治国方针,通过有计划的普法工作,加强遵纪守法教育,使广大干部员工自觉学法、知法、守法、用法,做守法公民、遵纪员工。增强员工法制观念,明确权利和义务关系,自觉参与企业
的民主管理和监督,依法维护企业和员工自身的合法权益。
四是加强党风廉政教育。通过开展警示教育和职务犯罪预防活动,学习有关廉政建设的条规,重点解决权力观问题,使干部正确认识手中的权力是谁给予的和为谁服务的问题,增强抵御腐败的能力,树立正确的权力观、牢记“两个务必”,以事为戒、以人为镜,构筑牢固的思想道德防线和党纪国法防线,遵纪守法、廉洁自律。党员和职工群众要自觉遵章守纪,加强参与和监督意识,创建和营造良好的反腐倡廉氛围。
二、发挥党组织作用,构建民主规范化工作平台
国有企业中如何发挥好党组织作用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化也不断面临新的任务。发挥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优势,对企业的“三重一大”事项进行民主决策,是保证企业党组织把握企业发展方向、参与企业经营管理等的重要途径,也使企业重大决策行为有了民主规范化决策的平台。
1、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要从加强支部建设、夯实党建工作基础入手,积极运用公司党委提出的思想政治工作结合渗透法,把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理清工作思路,拓宽工作渠道,丰富工作内容,增强工作效果,使党支部在企业安全生产、经营管理、三支队伍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有效发挥服务、保证、监督等作用,促进企业整体管理工作,提升企业综合实力。要根据新的形势和企业实际不断完善党支部工作制度,规范支部基础工作的基本内容、工作程序和各种记录,使支部工作更加规范化;要切实抓好工作落实,注重各项工作的闭环管理,加强过程督导和结果考核,确保党建工作质量。
2、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
公司党委要坚持“管大事、管方向、管全局、管稳定”,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指导企业发展,充分发挥党委政治核心作用,为企业改革、发展和稳定把关定向。认真落实《党委议事规则》,全面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加强对企业中心工作的指导,强化过程管理,指导监督到位,保证企业各项工作实施落实到位,高标准,严要求,不断加强两级班子建设,并不断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企业文化建设等。
各总支、支部要紧密结合企业中心工作,按照《党总支、支部议事规则》的要求,有效参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讨论决定本单位党的建设、思想政治工作、生产经营、精神文明建设、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的有关问题,参与本单位重大问题的决策,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公司党委的决议、指示在本单位贯彻落实。
3、进一步细化和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要明确和划分公司各级领导在党风廉政建设中应承担的具体责任及责任区域,各基层单位、机关部室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和工作特点,对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内容进行认真地分解并抓好落实工作,确保责任到人,覆盖各个重点岗位、重点工作。依照各部室、各专业的工作特点,提出明确的、有针对性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目标,通过责任书的签订,规范一级抓一级的责任链条,使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朝着制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公司党委通过定期自检和对各基层单位、各部门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执行情况进行检查、抽查,来保证责任制的落实,并按相应考核办法与公司业绩考核挂钩,对党风廉政责任制完成情况进行考核,体现工作的刚性和进行结果的兑现。
4.构建新形势下党组织发挥作用平台
依照《党章》及有关条例、公司党委议事规则、党总支、支部议事规则等,各级党组织要紧紧围绕所在单位的中心工作,结合实际,努力把党委会、支委(总支)会支部(总支)扩大会、党政工团联席会、民主生活会等作为实现民主管理、集体领导、科学决策的工作平台,通报重要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等信息的沟通平台,提出商讨意见建议、协调均衡“劳资”双方正当利益的联系平台。
三、注重预防和完善制度程序,保证合理有效监督
监督是惩防体系的重要环节,实现监督必须有相应的制度和机制作保证。要进一步健全党内监督、民主监督、财务审计监督、舆论监督制度,通过制度和程序的规范性、约束性和严肃性,提高监督实效,达到预防目的。要发扬民主、维护团结,提高党员领导干部自律意识,监督权力运行过程,落实责任、形成合力,统领、协调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促进企业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要注重预防,抓好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关键部门、重点对象的监督,加强“事前、事中”监督,做到预防腐败关口前移。在监督方面要通过现有相应的制度规定或进一步制定或完善制度规定,来主要作好以下四个方面的监督:
(一)通过坚持制度和建立有效机制,努力使党内监督到位
1.坚持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制度。公司各级领导班子应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集体领导与分工负责相结合,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公司领导班子要认真执行《党委会议事规则》、《总经理办公会议制度》、《党政工团联席会议制度》等制度,严格按照议事规则和程序,对企业发展规划、经营方针、年度计划,企业财务预决算、资本运作重大问题,企业重要改革方案和重要管理制度的制定,涉及广大职工切身利益的分配原则,多种产业的发展规划、重大项目决策等要由党委集体讨论提出意见和建议,对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及上级党组织的有关决定、决议的实施意见,党委机构的设置、基层党(总)支部委员会的设置,企业领导班子成员的分工,企业中层以上管理人员的选拔、使用和奖惩等都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由党委集体讨论做出决定。基层领导班子也要认真贯彻落实《党总支、支部议事规则》、经理办公会、党政工团联席会等制度,对涉及本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分工、班组长及专责人配备和岗位调整、安全生产和经营目标的确定财务运作及各种经营的重点问题、涉及职工奖金分配和福利待遇等切身利益的重要事项要由支委会集体讨论提出意见和建议;对上级党组织重要指示和决议在本单位贯彻落实的措施、党内“两先一优”的推荐上报、本单位后备干部人选确定、工青妇等群众组织负责人的推荐等,要经过支委会集体讨论做出决定。
2.坚持重大事项通报和请示汇报制度。机关相关部室对于公司司务会召开情况、总经理办公会召开情况、干部年度考核情况等需要在全公司范围内进行通报的事项要及时进行通报;基层单位、机关部室遇安全生产等重大事故和案件、重大突发事件、不稳定苗头、上级单位及有关领导视察工作等重大事项要及时通过规定渠道向公司党政领导汇报;党员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也要按规定向公司领导或有关部门汇报。
3.坚持干部年度考核、述职述廉、收入申报制度。每年在职代会上做总经理工作报告,公司领导班子进行述职述廉,并由职工代表在职代会上对公司领导班子成员进行民主测评,每半年进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执行情况总结并报告上级;基层单位领导班子在基层单位的职代会上进行述职述廉逐步推开。年度考核与述职述廉相结合,基层单位和机关中层干部年终对思想、工作、廉洁自律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在所在支部干部考核大会上进行述职述廉,接受职工代表民主测评和组织考核。党委组织的干部考核组也通过个别谈话、组织评价反馈等方式,提出班子和个人存在的问题,从而使领导班子及每名中层干部接受了上级领导和职工群众的批评监督,使组织及时掌握了领导班子和干部个人情况。每年中层以上领导干部都要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收入申报,填写廉政档案,接受组织从经济收入等多方面的监督。
4.坚持民主生活会制度和党员民主评议制度。公司党委和各总支、支部每年要按照上级统一要求组织召开一次民主生活会(也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加召开次数)。通过召开民主生活会,广泛征求职工群众的意见和建议,领导干部要认真分析查找自身存在问题,认真解决和答复群众提出的问题;班子成员之间要交流谈心和相互评议,本着增进团结、统一思想、改进工作的目的,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从而提高领导班子整体和个人的工作水平。每年一度的党员民主评议,全体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要按照党员标准和自己的责任区任务认真对照检查,在党员大会上进行个人总结,接受全体党员的评议和监督。
5.坚持三项谈话制度。一是坚持纪委书记同所属单位(部门)主要负责人谈话制度,要围绕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保证干部廉洁自律等方面了解、交流情况,指导具体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以利于共同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二是坚持领导干部任前廉政谈话制度,通过谈话了解被谈话对象廉洁自律情况、对廉洁自律的认识以及对上任后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职责的打算,并代表组织提出廉洁自律方面的要求,明确职位廉政责任义务。三是坚持领导干部诫勉谈话制度,通过谈话指出被谈话干部存在问题,帮助分析查找原因,提出整改和努力方向,既要对被诫勉对象给予提醒和警示,也要体现组织的关怀和帮助。
(二)注重维护员工权益,认真开展民主监督
1.认真落实民主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工作。对本单位重大决策、关于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等通过职代会、司务公开会等形式进行讨论审议;按要求组织进行领导干部民主测评和评议;定期组织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对本单位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廉政建设等要实行民主监督,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隐患,及时向主管领导、上级组织提出要求、建议,督促进行改进和处理,解决问题、消除隐患,体现员工民主参与、管理和监督的权力。
2.切实搞好公司司务公开工作。对于涉及企业经营发展、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改制方案等要以职代会、司务公开会等形式和司务公开栏、报纸、网络等渠道及时公开相关事项,并积极向下一级组织和班组延伸,增加企业管理和决策的透明度,通过多种形式对职工群众进行宣传教育,让广大职工群众享有对重大事项的知情权,获得职工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3.开好职工代表大会。公司两级领导班子要在每年召开的职工代表大会上向大会报告各项工作开展和完成情况、廉洁自律情况,报告公司财务工作、业务招待费使用情况等。职工代表要充分发表对企业经营管理和发展的意见建议,通过职代会讨论提出议案、民主测评领导干部等方式,履行职工代表职责,行使民主管理权利。
4.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认真进行集体合同的协商谈判与签订,开展集体合同履行的监督、执行的检查,积极反映职工意见建议,协商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作好病困职工慰问和“送温暖”。安排组织职工疗养,积极建设集体福利设施,广泛开展职工互助,维护职工应有权益。
(三)严肃财经纪律,重视财务审计监督
1.坚持和完善干部审计制度。对于各基层单位行政正职及涉及经济责任的领导干部离任时,要严格按照规定进行离任审计,出具审计报告,澄清单位的资产底数,正确评价其任期经济责任,从而对离任干部做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为继任者交清家底。与离任审计和其他审计相结合,定期开展任期经济责任制审计,对所属单位主要领导干部按计划周期安排进行任期经济责任制审计,使审计监督常态化,以弥补离任审计相对的滞后性。促进领导干部勤政廉政,加强和改善经营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管理和监督。
2.坚持资产经营和内控制度审计制度。对于基层单位和公司下属各公司要定期进行资产经营审计和内控制度审计,评价其资产经营情况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情况,并分析其财务、经营、管理等制度和工作流程的合理性、全面性及落实情况,及时掌握基层单位和公司下属各公司财务运作状况,确保财务审计监督的实效性。
3.坚持对基层单位资金、成本使用情况定期分析和检查制度。基层单位应坚持每月进行财务分析,及时查找资金和成本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公司财务部门应定期对基层单位进行财务检查、抽查,了解成本执行情况、资金使用情况,指出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规范资金运作,严肃财经纪律,较为全面掌握基层单位财务运作状况,从源头上预防和防止违反财经纪律现象的发生。
(四)注重信息反馈和民意导向,作好舆论监督
1.利用报纸、有线电视、网络等媒体,及时反映群众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反映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发挥舆论监督作用,督促改进提高工作,并积极为下一步开展工作提供舆论导向。
2.认真对待信访举报。贯彻《信访条例》和有关规定,对于群众来信、来访反应领导干部问题的,要组织相关人员认真核实反映情况,确实存在问题的要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不存在问题的要给予澄清,同时要将调查结果在一定范围内给予通报和反馈,从而使信访举报件件有落实,有利于查清和疏导问题,加强干部监督和管理工作监督。
3.坚持干部任用、党员发展、招工、招聘事前公示制度。通过公示,充分听取职工群众对重大决策、事项的意见,从而使各种权力的运用实施在群众舆论的监督之下,充分发扬民主,增强工作透明度,加大约束、监督的广度和范围。
总之,推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地建立健全,要结合实际,通过制度和程序的完善,落实责任,落实措施,落实要求,建立机制,抓好督查,主要通过使领导干部的权力受到监督和制约,避免权力失控和权力的滥用,达到从源头上预防和防止腐败产生和蔓延的目的。
《浅论企业反腐败体系的建立》来源于好范文网,欢迎阅读浅论企业反腐败体系的建立。
第二篇: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反腐败体系的体会
2014-2014年党建工作规划
(一)加强干部职工理论学习,切实增强自身素质。
1、坚持把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有计划地组织
党员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政治理论素养;进行市场经济知识、经营管理知识、法律法规和科技知识教育,提高做好本职工作的能力;结合党的中心工作及局的主要工作组织有关形势教育和学习。2、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要结合工作的实际,深入研究科技发展中的重大战略问题,明确奋斗目标,理清发展思路,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结合党员干部的思想实际,把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七大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推进滕州科技事业发展上来。定期组织召开理论学习研讨会,增强理论学习的实效性。
(二)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切实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
1、加强党支部建设。加大党务干部培训力度,多渠道拓宽党务干部视野,进一步增强党支部书记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做好党务工作的能力。建立健全机关党组织,完善党内激励、关怀。
2、坚持和健全党内生活制度。要严格按照党章的规定,开展党的组织生活,提高组织生活会的质量。支部党员大会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党小组会一般应每月召开一次,并做到规范化、制度化。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积极推进党务公开。
3、做好发展党员工作。认真贯彻“坚持标准,保证质
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重视在工作第一线和青年科技管理干部中发展党员。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不断扩大入党积极分子队伍。
4、强化对党支部的领导。要重视党务干部队伍建设,
选好配齐党务干部,不断优化结构。党组成员每年至少一次参加党支部的组织生活,了解党支部的工作情况,掌握党员的思想工作动态,切实帮助党支部解决在党组织建设和事业发展中所面临的突出问题。
5、基层党建工作新方法。开展支部工作情况调研,加
强支部工作研讨和交流,推动形成适合不同工作性质和党员分布状况的支部活动方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手段推进党建工作;加强对离退休党员的教育和管理,积极探索适合离退休党员状况的支部工作方式。
(三)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切实发挥班子核心作用
1、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建立学习型领导班子。完善党总支(支部)中心组理论学习机制,创新学习方式,把理论学习、新知识讲座、调查研究结合起来,不断提高领导班子的政治理论素质、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更好地用科学理论指导实际工作,集中学习时间。
2、加强领导班子执政能力建设。领导班子成员要适应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要有
战略思维和大局观念,对本单位的发展要有预见性和判断力,提高捕捉机遇的能力。
3、加强领导班子民主政治建设。要始终坚持民主集中
制,坚持党组会议、党政联席会议等制度。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完善科学、民主、高效的决策机制,充分发挥班子政治核心的作用。对涉及全局发展的重大问题,要充分讨论研究,既做到充分发表意见,又做到果断决策。按照规定要求,每年召开一次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
4、加强领导班子作风建设,大兴调查研究之风。领导
干部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顾全大局,增强团结,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要重实际,说实话,务实效,办实事,坚持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制度,每位局领导每年至少两次深入基层调查研究。
(五)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切实增强党员拒腐防变能力。
1、认真组织学习《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
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在深刻领会、全面把握《纲要》精神实质和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将《纲要》的原则要求转化为本单位切实可行的操作措施,务求取得实效。充分发掘廉政教育资源,推进廉政文化“六进”活动,正确引导反腐倡廉舆论。
2、以反腐倡廉思想教育为基础,构筑拒腐防变的思想
道德防线。要通过创新载体、丰富手段、活跃形式,增强反腐倡廉教育的实效性。要以领导干部为重点,不断加强党的基础理论教育、党的宗旨教育、反腐败形势教育和党纪政纪条规教育,使党员领导干部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及人生观、价值观和利益观。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始终保持共产党员情操和气节。要把反腐倡廉教育与职业道德、社会公德、个人品德教育结合起来,大力推进本单位廉政文化建设。
3、广大党员要严格遵守“四大纪律,八项注意”,领
导干部要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要广泛开展向先进典型学习活动,弘扬勤政为民,廉洁奉公的良好风尚。切实加强基层干部作风建设,妥善处理基层各种利益关系和矛盾,着力解决办事不公,作风粗暴,刁难群众等突出问题。
4、认真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风廉政建设和反
腐败斗争纳入整体工作格局,做到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要切实抓好责任分解、责任考核和责任追究三个关键环节,认真解决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班子每个成员都要按照“一岗双责”要求,尽职尽责地抓好分管范围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完善腐败分析预警机制,规范领导干部用权行为,建立防止利益冲突机制,加强对重点岗位人群特别是党政主要负责人的廉政风险防控。
5、构建惩治腐败工作机制。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监督检
查。坚持教育与惩处相结合,注意教育和保护干部,健全查办案件监督制约机制。构建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健全内控机制,从决策、执行、监督等环节适度分解职权,完善决策程序,健全防控措施和制度规范。
6、完善政务公开和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制度,健全
事前事中监督制度。
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的机关形象
1、坚持 “以人为本、重在建设”的方针,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要围绕党的重大决策部署,围绕机关事务管理局工作的中心任务,针对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情况和职工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建立职工思想状况定期分析制度,充分调动、发挥和保护好广大干部群众献身科技事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造就一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科技干部职工队伍。
2、结合工作实际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实践活动。培养党员干部职工的团队精神,促进职工队伍的团结和谐。建立合理化建议机制,畅通渠道,广开言路,鼓励创新,努力营造鼓励干部职工干事业、支持干部职工干成事业的良好氛围。
三、保障措施
充分认识加强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全(好 范文网:wWw.hAOwoRD.com)体党员干部必须高度重视,认真抓好党建工作,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根据本规划要求,结合实际,认真制定出党建工作年度计划,精心
组织,突出重点,明确总体目标和每年工作重点,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工作落实。坚持把党组织建设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精心部署,常抓不懈。抓基层党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经常深入基层,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推动工作。
第三篇:关于建立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反腐败体系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在总结过去反腐倡廉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目标。这是我们党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出的新要求,是加大源头治腐的根本举措,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认清形势,深刻反思,充分认识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反
腐体系的客观必要性
标本兼治、综合治理,逐步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力度,这是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的迫切需要,是党中央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
从近年来腐败现象产生的原因分析,不外乎三个方面:一是思想道德滑坡。一些党员、干部放松政治学习和思想改造,受社会上腐朽思想的侵蚀,信仰丧失、道德沦丧,贪图金钱、美色,从而走上了违纪违法的道路。二是权力制约不力。随着开放开发步伐加大,出现经济主体多元化、利益格局多样化,在一些新的领域里,权力制约机制未及时建立,监管制度建设滞后,而原来一些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未得到有效执行,从而出现体制、制度、管理上的漏洞,给腐败分子以可乘之机。三是对领导干部、尤其对“一把手”监督不到位。由于监督体制不顺、监督权力受限、监督手段单一,目前对领导干部、特别是对“一把手”的监督乏力,出现上级监督太远、下级监督太难、同级监督太软的现象,最终必然导致腐败。
上述情况表明,单靠惩治腐败是不够的,而且反腐败成本越来越高,难度越来越大,必须多管齐下,惩防结合,建立起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腐防腐的新体系。
二、以教育为基础、制度为保证、监督为关键,建立标本兼治、惩防并举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一)加大思想教育力度,在牢固树立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上下功夫。党风廉政教育是搞好党风廉政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和固本之策。我们从众多的腐败分子沉痛的忏悔中不难发现,尽管他们走向罪恶深渊的轨迹有所不同,但有一点几乎是一致的,那就是忽视学习、忽视接受教育、忽视世界观改造。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抓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时刻注意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党员干部的“自控”能力,通过思想教育创造一种氛围,营造一种环境,使正气上扬,邪气收敛,达到有效抑制腐败的目的。在抓法上,要由单一纪委抓向“大宣教”格局抓转变。要把教育纳入各级党委中心学习组的计划,统一部署,统筹安排。注重与组织、宣传、文化、新闻、教育、司法等部门和党校、街道等单位的协调配合,逐步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纪委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的“大宣教”格局,以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应建立、健全各单位、部门宣教工作的联系、协调制度和总结、表彰制度,使宣教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在方法上,要由集中教育向经常性教育转变。党风廉政教育应常抓不懈,运用多种教育手段。要采取多种教育形式,开展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做到“长流水不断线”,保持警钟长鸣。应不断拓宽教育渠道,使教育深入到社区、学校、农村、家庭。在内容上,要由单一性向综合性转变。应不断丰富教育内容,做到政治思想道德教育和党纪政纪条规法规教育相结合、示范教育和警示教育相结合、廉政教育和勤政教育相结合,增强教育的深度和广度,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突出教育重点,抓好对党政领导干部等重点对象的教育,把握教育的侧重点和时机。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对象,教育内容安排应有所侧重,同时注重在节日前、喜庆前、任职前、退休前等重点时机进行教育。
(二)加大制度建设力度,在预防腐败的滋生和蔓延上下功夫。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制度建设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反之亦然。因此,必须加强制度建设。当前,制度建设的重点应突出“制权、管钱、用人”关键环节,这是反腐败治本的关键。
1、在“制权”方面,以分权、限权、制权为原则,以规范行政行为为突破口,健全完善权力制约机制。一是严格规范决策权。建立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和全委会、常委会票决制。健全完善全委会、常委会议事规则和工作程序规定,防止大权独揽,有效避免“决策腐败”。二是严格规范行政审批权。进一步减少行政审批项目,规范保留的审批项目。建立行政服务中心和经济发展环境投诉中心,实现“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做到便民、透明、高效。三是运用市场机制规范权力运行。落实建筑工程招投标、经营性土地出让、产权交易和政府采购制度;完善产权交易市场和政府采购市场;逐步建设综合招投标中心,发挥社会资源的市场配置作用,减少腐败问题发生的机率。
2、在“管钱”方面,全面规范财政管理体制,通过经济手段,健全防治腐败的防范、保障机制。一是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将现有的会计核算中心逐步纳入国库集中收付,使国库集中收付中心同时具备会计集中核算职能。二是加强非税收入管理,将政府所有非税收入全
第四篇:论中小企业信用体系的建立及完善
论中小企业信用体系的建立及完善
大庆职业学院工商管理系杨雪梅163255
摘要:本文对我国中小企业信用危机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着手,对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的信用体系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信用体系;中小企业;融资;担保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陷入诸如资金短缺、技术落后等困境之中,尤其是信用形象问题日渐突出,使企业举步维艰。
一、造成中小企业信用危机的原因分析
中小企业出现的信用缺失问题既有外在制度体系的原因,也有内在信用管理问题。
(一)造成企业信用状况恶化的内部原因
1.信用基础薄弱,产权改革不到位。中小企业产权关系不明晰,从而决定了企业的意识包括信用意识,企业的行为包括履约行为的无约束性和不确定性。
2.许多企业没有建立完善的客户系统评估制度。中小企业在交易前不重视信用评价,缺乏一个完整的信用跟踪记录链,因而在交易纠纷等方面有着隐患,给自身造成巨大损失。
3.没有合理地确定信用限度。中小企业不顾客户信用情况的差异,对所有客户采取统一的信用限度标准,从而增加企业的经营风险,加大交易成本。
(二) 造成企业信用状况恶化的外部原因
1.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处在市场经济发育不完全的转型期,尚未建立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的完善的市场体制及信用管理体制。
2.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一些地方政府及部门思想理念方向不正确,没有真正成为规则的制定者和监督者,导致角色错位,由政府行为的不规范造成企业信用的不规范。
3.现行法律法规对失信行为约束乏力,法制建设不到位。信用法制的不健全使经济行为缺乏刚性约束,中小企业违约不讲信用的利益驱动导致其信用机制形成恶性循环。
4.中小企业的信用支持体系发育不良。
(1)中小企业资信调查发育程度低。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征信制度没有纳入国家信用管理体系建设的系统工程,缺乏权威性、规范性、专业性和技术性。
(2)中小企业信用评估体系发育不健全。我国现在缺乏专门的权威性的信用评级机构,只是由一些规模很小的会计师或审计师事务所按照执业要求部分的承担信用评级职能,有时还会产生评信机构不守信的现象。
(3)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体系成长缓慢。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发育程度比较低。信用担保公司资本金规模小、政府扶持力度弱、与银行及企业沟通不够,加之担保收费过高等问题,使其运作步履维艰。
(4)中小企业信用服务工具体系发育不完善。除传统的贷款融资外,商业票据承兑、贴现业务、个人支票等信用工具开发的很少,通过发行股票、债券以及借助产业投资基金或
创业投资基金等信用工具助其发展的路子也不广,步子也不大。
二、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体系的途径及建议
(一)充分发挥政府在中小企业信用体系中的作用
1.规划指导作用。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和工商、银行等部门信用信息数据库,加快培育社会化信用体系,建立信用风险防范、信息披露和监督管理系统,分步推进征信业的发展。
2.协调推动作用。加强政府内部协调,促进企业信息在政府部门之间、政府与社会之间进行合理传递,通过市场机制对企业信用行为进行有效的激励和约束。
3.规范监管作用。尽快颁布相关政策性文件和地方性规章,实行中介机构的市场准入制度,发挥行业协会、同业公会自律作用,切实加强对信用中介机构的培育、规范和监管。
(二)加快中小企业信用体系的法制建设
政府应尽快出台有关企业信用制度的法规,对企业信息的收集、使用、评估等做出明确的法律责任规定。加强商业信用和信托关系规范的法律约束力。同时,应从民法、经济法、行政法和刑法上加强对失信行为的惩治力度,切实维护法律的权威。
(三) 加速中小企业服务、支持、监督体系的建设
1.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的资信调查体系
进一步发展商业化运作的企业征信公司,发挥行业协会等相关中介组织在资信调查和信息咨询方面的作用,从而形成以人民银行信贷登记咨询为辅助的中小企业资信调查体系。
2.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的信用评估体系
一方面,要抓紧组建权威性企业信用等级评定机构,规范会计师、审计师事务所的信用评估行为;另一方面,要建立一套信用评级和确定企业信用类别的理论或方法,形成科学、统一的信用评估指标体系。
3.以“一体两翼三层”为框架,加快建立完备的信用担保体系
在继续抓好单个担保机构建设的同时,应有计划、有重点的加快整个信用担保体系的建设,促成各类担保机构的分工与协作,不断健全风险分散机制,提高担保机构的抗风险能力。
4.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的信用服务工具体系
适当降低中小企业商业票据承兑、贴现业务的门槛;积极发展中小企业的信用证、出口押汇、个人支票等信用服务工具;引进商业信用保险和国际保理业务;扩大中小企业股票发行的额度;设立中小企业产业投资基金或创业投资基金;打破中小企业债券市场的封闭状态,取消额度限制,并适当放宽利率管制以增加中小企业债券的吸引力。
5.建立中小企业信息库
将分散在银行、工商机构的企业信息进行收集和整理,使之成为一个便于各方顺利检索的中小企业信息数据库。通过规范运作,确保数据征集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规定法律责任,明确信用信息的范围,尊重企业的商业秘密。
6.激励约束并举,完善社会监督
金融、经贸、财政、税务、工商等有关部门,要加强协调,通力合作,充分利用网络等先进技术和工具,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在法律框架内,形成监督合力。
(四)加强中小企业自身建设
1.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中小企业要尽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抓住机遇,通过联合、改组、兼并等多种形式,进行资产整合,深化产权制度改革。
2.增强企业信用管理能力
(1)中小企业要遵循诚实信用、公平竞争的原则,依法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自觉接受工商行政管理等有关部门的监督管理。
(2)中小企业要依法建账,确保会计资料真实完整。要严格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进行会计核算,禁止一切弄虚作假的行为发生。
(3)中小企业要加强财务管理,建立财务预决算制度。中小企业按照国家统一的财务制度建立内部财务管理办法。要以现金流量为重点,对生产经营各个环节实施预算管理,保证按期如数偿还银行贷款,树立在银行等金融机构中的良好信用形象。
3.建立客户信用考核与评估体系,确定合理的信用限度
企业应健全客户信息数据库,对客户的经营能力与绩效、商业行为和信誉两个方面进行评估。定期对客户的经营能力和绩效考评,评出信用等级,不同级别对应不同的资信等级。
4.增强信用意识
信用意识是一种资源意识。企业可通过银行信贷、客户赊销等多种方式,创造远远大于自身现金规模的经营规模;信用意识是一种商机意识。企业加强信用管理,可增强识别、评估和规避客户信用风险的能力,获得更大的信用融资和交易机会;加强员工的信用意识,让每个员工都意识到信用好坏对企业有着生死存亡的意义,从而提升企业整体的信用意识水平。
总之,中小企业社会信用体系的构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应该从政治、经济、法律、道德、市场等诸多方面考虑,保证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肖文海,夏敏仁.论中小企业信用制度建设中政府的作用.经济理论与实践,2014
(3):57-59
[2] 贝洪俊,郑长娟.中小企业融资与信用体系的建设.金融问题研究,2014(6):87-89
[3]肖静.关于加强我国中小企业信用管理的思考.经济与管理,2014(6):47-49
作者简介:杨雪梅 女 大学本科 工作于大庆职业学院工商管理系 从事会计理论与实务教学工作。
第五篇:申论热点及范文:反腐败问题
反腐败问题
1.答案提示
近几年来,经过全党上下共同努力,广大干群齐抓共管,党风政风进一步好转,反腐败斗争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当前,有些腐败现象还在继续滋生蔓延,表现出多发性、反复性、顽固性的特点。对此,我们应高度警觉,及时应对,提高党拒腐防变的执政能力,从根本上遏制消极腐败现象。
2.答案提示
把反腐败寓于各项重要改革措施之中,用发展的思路和改革的办法来防治腐败。
进一步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增强领导干部执政为民、廉洁奉公的意识,筑牢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和党纪国法防线,面向全社会搞好廉政文化建设,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价值观念和良好风尚。
抓好反腐倡廉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相关法规和制度,狠抓制度的落实。
切实强化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把监督关口前移,及早发现和解决问题。
大力发展民主,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障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凡是能够通过市场机制解决的,就尽量用市场机制的办法。
领导干部要严格遵守有关规定,决不能滥用权力,搞权钱交易。
3.答案提示
反腐败治本之策的战略基点与战略选择
反腐败必须标本兼治,这是我们党的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现实的需要。反腐败既要加强事后的惩治,更要加强事前的防范;既要强调道德自律或思想觉悟的约束,更应加强制度化、法律化的反腐败体制和系统全面的预警防范体制的建立。要实现党中央提出的标本兼治,推进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的工作目标,在坚持治标的同时,加强反腐败治本的力度,工作如何开展,如何选准战略基点,并进行有效战略选择,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紧迫的课题。
一、战略基点:体制性控制、科学化管理、法制化约束
1.体制性控制。从体制上控制公共权力的非公共运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协调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
在传统体制下,政经合一,利益没有分化,大一统的治理格局有效地发挥了利益协调功能。在加快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利益主体进一步分化了,但利益主体的地位、边界没有在体制上予以最终确定,加之政治经济运行体制的改革没有到位,主体利益的实现大量地是以不规范的方式进行;一些主体的政治经济利益不能按照规范的政治准则和商品经济原则实现,而是通过迂回的方式,在各种矛盾与摩擦的格局下间接地得到实现。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消极腐败现象的发生和发展就极具有广泛的体制性基础。体制性的漏洞又为少数腐败分子提供了以权谋私的可能性。因此,改革现行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协调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从体制上控制并规范公共权力的运行,是反腐败战略的首要基点。
2.科学化管理。推进政府行政管理、社会事业管理、经济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使社会运行更加文明、规范。以完备、科学和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法规和程序制约权力,规范主体行为。
腐败现象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与各类其他社会现象一样,它的存在和发展有一定的客观条件和社会基础。腐败现象的客观现实性要求人们要在科学研究和全面分析反腐败斗争经验的基础上,从管理角度,在机制、措施、政策上制定出更为完备的体系,以便更有效、有力地与腐败现象作斗争。近年来,在反腐败的具体实践中,各地涌现出了种种做法和措施,取得了一些经验,中央纪委也相应制定了一些制度、法规,但各地创立的制度和措施缺乏统一规划,做法各异,没有把局部经验普及到全局,上升为整体反腐败方略。
3.法制化约束。依靠法制,对中国反腐败斗争具有全局性和长远性的战略意义。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有效反腐败,必须实现反腐败斗争方式的战略转移。法治是对人治的否定,是一种较高层次的政治文明,同时也是一种现代的治国方式。法制的规范化、统一性、强制性、稳定性决定了对腐败现象行为前、行为中和行为后具有全方位、长期性的抑制和制裁作用。依靠法制反腐败充分体现了效率与公平、防范与惩处、打击与保护、治上与治下的统一,在规范各种政府行为、调整社会关系和处理相关社会矛盾方面,体现出其他手段无法替代的优越性。
二、战略选择:把反腐败斗争与体制改革、管理制度改革、法制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
1.转变观念,把推进体制改革、管理制度改革和法制建设的开展当成反腐败斗争的基础工程来抓。 体制改革、管理制度改革、法制建设与反腐败斗争有着内在的统一性。从两者的功效来看,推进体制改革、管理制度改革和法制建设,从根本上减少了滋生腐败现象的土壤和条件,也是防止和克服消极腐败
现象的现实需要和直接手段。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密不可分。我们在工作中要把两者结合起来。当前,特别要强调,反腐败治本之策要围绕体制改革、管理制度改革和法制建设的实际开展工作。
2.强化改革过程中的监督和纪律约束,保证体制改革、管理制度改革和法制建设的规范化。
当前,推进体制改革、管理制度改革和相应的法制建设,在中国是前无古人的事业。党政机关由于所处的特殊地位,在改革过程中的每一举措,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建设,而且对改革和建设的全局也具有带动和影响作用。因此,监督党政机关体制改革沿着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规范化轨道前进,是当前机关党风廉政建设的中心工作,是体制转型时期反腐倡廉的关键所在。纪检、监察机构必须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实施有效监督。
3.重视法制,把反腐败斗争纳入到民主和法制的轨道上来。
以法治国是我们的目标。我们的反腐败斗争必须逐步体现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精神,必须保护人民当家作主和参政、议政、监督的权利,推进国家政治活动的公开化、民主化;完善党政机关各项政治制度和设施,保证领导决策的科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