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太平洋战争前美日谈判的性质
摘要: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夕,美国和日本政府进行了为期一年左右的政府间谈判。在谈判过程中,国际形势的变化导致日本国内主战派和主和派力量对比逐渐发生变化,主战派势力的上升最后导致谈判的破裂。此外,谈判的无果而终还与欧洲战场和美国外交走向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旨在对谈判过程作较客观地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全面评价美日谈判的性质。
关键词:日本,美国,谈判,太平洋战争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了停泊在珍珠港的美国舰队,从而拉开了太平洋战争的序幕,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全球战争阶段。然而在战争正式爆发之前,美日双方曾经进行了为期一年左右的外交谈判。这次美日谈判的背景是美国与日本在远东太平洋地区产生了巨大的利益冲突:日本企图将远东地区划入自己势力范围的大陆扩张政策与美国在这一地区维持“门户开放”的政策不可避免地发生了矛盾。具体来说,日本在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对中国采取了大规模的军事入侵,在欧战开始以后又逐步向南亚和东南亚地区扩张实力,这些措施对美国在远东的商业利益以及国家安全构成了实质性的威胁。不过,从1940年底到偷袭珍珠港事件的一段时间内,美国与日本两国选择了进行谈判而不是立刻兵戎相见。在这次谈判过程中,日本的谈判策略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日本国内对谈判的目的也有不同的看法。通过历史分析去了解这些影响因素和日本谈判的真实动机,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和客观地去理解美日谈判失败的原因和美日谈判的性质。同时,通过对此段历史的认真剖析,可以对二战中美国对外政策的制定逻辑有更为细致和深入的理解。
一.美日谈判:从开启到破裂
1940年,日本开始采取咄咄逼人的南进策略,加剧了日美关系的紧张。7月,日本迫使英国封锁了中国西南交通线,关闭滇缅公路三个月。9月,日军进驻法属印支北部。与此同时,日本和德国、意大利签订了三国同盟条约。11月,日本又迫使荷属东印度增加对日本的物资出口。日本的这些措施对美国在南洋地区的利益和安全构成了威胁,美国政府开始对日本采取经济制裁。
尽管美日关系出现了紧张,但此时两国都不愿意立刻用诉诸武力。美国此时已经制定了“先欧后亚”的战略方针,希望把日本拖在中国,维持和平而避免两线作战。日本则没有做好和美国作战的准备,而是希望通过外交手段压迫美国退出东亚,承认日本在这一地区的霸权。在这样的背景下,美日谈判展开了。
美日谈判是从民间层次开始的。1940年11月25日,两名美国传教士抵达日本,会见了日本的官方人士。12月24日,他们提交给日本方面一套有利于日本的文件《德劳特备忘录》。12月28日,两位教士返回美国,并在1月份向罗斯福提交了一份文件。罗斯福指示他们继续和日本保持私人接触。2月11日,带有与美国谈判使命的新日本驻美大使野村吉三郎到任,并在3月8日开始和美国国务卿赫尔开始正式谈判。
4月份,德劳特神父和几个日本要人共同起草了《1941年4月9日通过美国私人媒介和日本个人向国务院提出的建议》。这一后来被称为《日美谅解案》的文件对日本十分有利,其中包含了美国承认“满洲国”的条文。[1]美国对这一方案不满意,但愿意将其作为谈判的基础。4月16日,赫尔在会见野村时又提出了美国谈判的“四原则”:第一、尊重一切国家的领土和主权完整;第二、维护不干涉他国内政的原则;第三、维护平等原则,包括贸易机会平等;第四、不以武力改变太平洋地区现状。值得注意的是,赫尔四原则虽然没有做出明确批驳,实际上是对《日美谅解案》否定。
不知何故,野村在把《日美谅解案》传回国时并未提到四原则,而“外务省、近卫首相和大本营政府联席会议,却贸然把它视为美国政府提案的协定案,而欣喜若狂”。[2]需要注意,此后日美的谈判都是在误解的基础上进行的,因为日本认为《谅解案》就是美国的态度。[3]日本政府内多数人都赞同了《谅解案》的精神,只有4月22日访欧归国的外相松冈洋右坚决反对。松冈对于没有自己参与而达成的外交方案感到不满,而且松冈希望用《三国同盟条约》和《日苏中立条约》来压制美国妥协。因此,松冈提出了内容更为强硬的修正案。[4]可能因为苏日中立条约的签订保证了日本北部的安全,使得南进论在军队中占据了优势,修正案得到了通过。[5]美国对日本的《松冈修正案》感到非常不满,又在6月提出了美国正式的谈判修正案。这一时期双方主要围绕三国同盟条约、中国问题和西南太平洋问题争执不下,谈判进入马拉松阶段。从6月21日到7月底,美日谈判几乎毫无进展。
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之后,松冈的用四国同盟压制美国的战略就完全落空了。松冈提议立刻北攻苏联。但是,大部分日本军政人员认为北进不能解决日本所需要的战略物资问题,所以主张加速南进。[6]7月2日,御前会议通过了一个《适应形势发展的帝国国策纲要》,确立了北进为辅,南进为主的策略。
7月24日,日本军队进驻印度支那南部。近卫以及军部都没有预料到,美国会为此采取强硬的措施。[7]罗斯福决定冻结日本在美国的财产,并且对日本实行全面的石油禁运。对于美国的激烈反应,日本方面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此后,日本又采取了一系列的外交努力。8月6日野村提出对印支中立化的反建议;7日近卫首相提出了和罗斯福进行首脑会晤的要求。8月28日,野村又向罗斯福面交了两个文件,其中包括要求安排最高级会议商谈日美关系及亚太地区问题。美国则认为,在日本没有任何改变现行政策的迹象时,举行首脑会谈毫无意义。[8]
美国掐断日本的石油来源之后,日本军方变得更加强硬起来。8月份开始,日本军部的战争准备在不断加强。8月16日,海军制定了《帝国国策实施方针》,做出了若谈判不成则不惜与美一战的决定。9月6日的御前会议上,日本统治集团决定10月下旬为决定战和的最后期限。9月份日本又做出了一系列和谈努力,而美国则对会谈并不热心。之所以出现这样一厢情愿的情况,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日美之间存在着一些含糊不清的误解。“日本一直认为《德劳特备忘录》和《日美谅解案》代表着美国的某些看法,日本不明白美国为什么不能回到原来的立场。”[9]
到了10月,美国和日本在从中国撤军问题上无法达成妥协已经是明显的事实。10月2日,美国正式拒绝日本要求首脑会谈的建议。同日,美国提出备忘录,其主要内容是:1.确认赫尔四原则; 2.从中国和法印撤军;3.放弃日华间特殊密切关系; 4.放弃三国同盟条约的实质性部分。日本政府在对待备忘录问题产生了分歧,军方主战,内阁则害怕开战。10月12日的五相会议得出不能与美开战的结论。到了这时,日本外交政策成为了文官政府和军方的博弈。希望与美国妥协的首相近卫苦劝陆相东条英机,但东条始终拒绝从中国撤军。[10]10月16日近卫再看不到谈判的前景,又不愿承担开战的责任的情况下,选择了内阁总辞。东条英机组成了新的内阁,这时连美国人都认为“摊牌的时间就快要到了。”
11月1日大本营和政府联络会议通过《帝国国策实施要领》做出安排:一面准备与美国开战,一面作最后的谈判努力。从11月7日开始,谈判的最后阶段来临。美国拒绝了日本提出的最后方案,并且在11月26日提出了措辞强硬的《赫尔备忘录》。日本将这个备忘录视作为最后通牒,从而也放弃了外交努力。12月7日,日本空袭珍珠港,美日谈判最终破裂。
二.为什么美日谈判失败了?
美日谈判的最终失败可以归咎于四个层面的原因:
第一,美日关系层面:美国和日本两国在国家利益上的尖锐冲突难以妥协,是导致谈判失败的最重要原因。在远东地区,日本和美国选择了两条完全不同的国家发展战略:日本进行的是旧式的帝国扩张,对占领的土地实施排他性的经济掠夺;美国则希望通过自由贸易和“门户开放”原则向远东渗透经济力量,以此来追求国家财富和权利。两个强国在同一地区追求完全不能兼容的扩张政策,冲突和矛盾就在所难免。到了1941年,由于日本决心推行南进的战略,进而掠夺东南亚的战略物资,美国和日本的矛盾就达到了顶峰。在日本统治集团看来,如果选择放弃南进策略,从中国和印度支那撤军,则无异于让日本“沦为三等国家”。在美国看来,容许日本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独霸远东和西太平洋地区无疑会对美国的利益和安全构成重大威胁。因此,谈判中两国的底限相差甚远,要达成妥协当然极为困难。[11]
第二,国际环境层面:日本选择加入法西斯三国军事同盟,大大恶化了日本和美国的外交关系,使得和平妥协的可能性进一步降低了。1940年日本与德国、意大利结成三国军事同盟,其目的之一就是为了挟三大国的威力,压迫美国在日美关系上做出让步。但是“同盟有增强自己实力,抑制假想敌进攻的一面;同时也有刺激敌对集团,挑起战争的一面。”[12]1940年,美国帮助英国抵抗德国的态度已经趋于明朗。此时日本选择和德国结盟则使得美国决策者放弃了绥靖日本的幻想,转而决心对日本采取强硬态度。三国军事同盟没有吓倒美国,反而促使美国脱离了孤立主义。此后,美国加大了对英国和中国的援助。总而言之,三国同盟的签订进一步激化了日美矛盾。[13]在后来美日谈判中,日本对三国同盟的义务始终是双方争执不休的一个焦点。
第三,国内政治层面:由于日本外部环境的逐渐恶化,日本的决策层内部也在逐渐统一意见和消弭分歧。代表对外妥协的文官势力逐渐被强硬的军部影响所超越,日本的对美政策也一步一步走向对抗和战争。30年代以后,日本一连换了10多届内阁,稍微保守一些的首相不是被暗杀就是被迫辞职。内阁的更迭越来越频繁,一届比一届更为激进。事实上,在欧战开始以后,日本的决策层内部依然是派系林立,各种战略之间难以统一和协调。[14]然而在苏德战争爆发之后,日本决策层内部很快通过辩论而排挤了代表“北进派”的松冈洋右,南进策略取得上风。在美国实施对日本的全面石油禁运之后,日本国内的主战派势力又明显上升。当外交努力迟迟无法取得成效时,主战派更是可以步步紧逼,最终迫使避战派让出权力。在美日谈判期间,当近卫首相的妥协路线和东条陆相的对抗路线发生冲突的时候,近卫最终不得不选择辞职让位,可见此时日本政坛的风向。近卫文磨曾说:“陆海军统帅部的人们的意见得胜了,认为总理大臣不懂军方的事。……而且,即使让战争反对派的人担任陆相,他们又可能被杀害而无后继人选……”[15]此外,日军决策层过高地估计本国的军事优势,忽视了美国的战争潜力和决心,错判了欧洲战场的形势,也是导致强硬派选择战争而忽视和谈的重要原因。[16]
三.总结
通过上面的描述,我们可以对美日谈判的性质作一个简单的总结。首先,尽管日本的决策层中各个集团(天皇、内阁各相、军方)都由南进扩张的意图,但是他们对于是否对美国开战并没有统一的意见。然而随着形势的逐渐发展,尤其是美国对日政策的强硬化,日本政府被迫必须做出或战或和的选择。在这种情况下,主战的集团势力逐渐上升,最后导致了谈判的结束和战争的开始。因此,既不能简单地说日本谈判是为了放烟雾弹迷惑美国,也不能认为日本人虽然爱好和平,却被美国政府给逼上梁山。
其次,美日谈判不只与日美之间的外交有关联,它同时涉及到“自由国家”和“法西斯国家”两大军事同盟的对抗问题。由于日本加入了三国同盟,而美国又下决心作“民主国家的兵工厂”,这就导致日美的矛盾更加复杂化。它不再只是地区内两个强权争霸的过程,而是成为了世界上在意识形态和发展理念上完全对立的两个军事同盟对抗的一部分。
最后,日美两国对于这次谈判的期望是完全不对等的。日本国内的主和派的确有诚意和美国达成哪怕是暂时的妥协,从而避免和世界头号工业大国打一场绝望的战争。而美国自知国力强劲,所以有恃无恐,对于谈判采取的更多是拖延和敷衍的态度。不管罗斯福是否有意用苦肉计诱使日本人“放第一枪”,美国政府在谈判中几乎不愿作任何实质的让步确是不争的事实。这就导致谈判连暂时的妥协方案也难以达成。当然,我们不能因此就同意日本右翼学者的观点,认为日本爱好和平却被美国诱骗上了战争的歧途。毕竟日本所要的和平是建立在奴役和侵略其他国家的基础上的,在日本人看来,要他们放弃南进扩张、从中国撤军就等于向日本宣战。因此,美国政府的消极谈判政策在道德上是无可指责的。
参考书目:
1. 升味准之辅,《日本政治史(第三册)》,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2. 刘笑盈《眺望珍珠港——美日从合作走向战争的历史透视》,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9月第一版
3. 熊沛彪《近现代日本霸权战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9月第一版
4. 刘世龙《美日关系(1791-2001)》,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6月第一版
5. Iva Nish,Janpanese foreign policy in the inter war period
6. David Bergamini: Japan’s imperial conspiracy
[1]详细内容见熊沛彪《近现代日本霸权战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9月第一版,第303页
[2]升味准之辅,《日本政治史(第三册)》,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788页
[3]刘笑盈《眺望珍珠港——美日从合作走向战争的历史透视》,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9月第一版,第324页
[4]见前印书,第325页
[5]升味准之辅,《日本政治史(第三册)》,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789页
[6]关于日本选择南进策略的原因,参见熊沛彪《近现代日本霸权战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9月第一版,第293-295页
[7]IVA NISH,Janpanese foreign policy in the inter war period, p153
[8]熊沛彪《近现代日本霸权战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9月第一版,第308页
[9]刘笑盈《眺望珍珠港——美日从合作走向战争的历史透视》,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9月第一版,第337页
[10]升味准之辅,《日本政治史(第三册)》,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796页
[11]刘笑盈 《眺望珍珠港——美日从合作走向战争的历史透视》,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9月第一版,第334-355页
[12]李广民 《与强者为伍——日本结盟外交比较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第一版,第128页
[13]同前印书,第131页
[14]IVA NISH,Janpanese foreign policy in the inter war period, p138
[15]升味准之辅,《日本政治史(第三册)》,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796-797页
[16]谯大俊 《试论1941年日本对美开战决策》,《重庆师范学报哲社版》,1992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