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农技推广论文(新版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农业论文 篇一
1.1湿地面积锐减
洞庭湖湿地面积经历了由大到小的衰落过程。1825年,湿地面积达6270km2,并且是一个整体;1949年,湿地面积则减为4350km2,整体开始分化;2006年,再次缩减为2625km2。
1.2平均气温上升
洞庭湖区位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气候较为宜人,若以5年为时间段对平均气温进行计算,则情况更加明朗:1990—1994年间为16.8℃,1995—1999年间为17.5℃,2000—2004年间为17.3℃,2005—2009年间为17.9℃,2010—2014年间(前3年)为18.0℃。
1.3水质逐渐变差
本文以总氮浓度为例,检验一下洞庭湖的水质状况。1990年以来,虽然洞庭湖水体中的总氮浓度有所起伏,但总的趋势是上升的,说明洞庭湖的水质不容乐观。
1.4水文环境恶化
由于各种围垦致使湖面变小,泥沙淤积致使湖底变浅,导致蓄洪防旱能力减弱,水灾频发。1990—2012年间,洞庭湖年度水位波动大,水位差值(指最大水位与最小水位之差)大于10m的有19个年份,占全部23个年份的82.6%。水位落差大,容易导致蓄水能力下降,进而出现水灾。
1.5生物多样性减少
生物多样性是生命有机体及赖以生存的生态复合体的多样性,主要包括湿地生境、湿地植物和湿地动物等多样性。洞庭湖区湿地类型多达19种,包括河流、河滩、河口三角洲、湖沼等湿地;土壤类型有潮土、沼泽土、水稻土等。植物种类中,土著野生植物有83科229属468种,分别占全国湿地植物135科433属1459种的60%、53%和32%,多种植物被列入国家一级或二级保护名录。洞庭湖区动物种类据统计,目前鱼类有7目7科86种,其中有国家二级胭脂鱼;两栖动物类有2目5科12种,其中有国家二级虎纹蛙;爬行动物类有3目8科24种;鸟类有18目60科279种,其中有国家一级的鸟类白鹤、黑颧、中华秋沙鸭等7种,国家二级的鸟类大天鹅、小天鹅、鸳鸯等33种;哺乳动物类有7目13科31种,其中有国家一级哺乳动物麋鹿,国家二级哺乳动物江豚、獐和小灵猫等。近年来,随着对洞庭湖的过度开发、砍伐和捕捞,一些动植物的物种和数量出现了下降,其中一些珍贵的物种如江豚、白鹤等更是面临着灭绝的威胁。
1.6血吸虫病感染仍然存在
新中国成立初期,洞庭湖区血吸虫病异常肆虐,人感染率一度高达70%,少数流行村落感染率更是高达100%,耕牛感染率超过80%。经过大规模群众性的血防运动,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实施的吡喹酮人畜同步化疗,至2012年已降至0.4%,但依然是全国血吸虫病感染率最高的地区之一。
2生态农业系统工程建设的理论模型与特征分析
美国专家霍尔于1969年提出了一种用于分析系统工程的模型,称为霍尔模型,该模型用时间维、逻辑维和知识维来分析问题。生态农业建设也可运用这一模型,时间维是指生态农业建设中的7个阶段,即规划、设计、研制、子系统实现、全系统组装、系统运行和系统更新;逻辑维是指上述每一阶段中,解决系统性、复杂性和多样性问题时运用的辩证程序,该程序由7个程序组成,分别是系统诊断、系统目标设定、评价优劣方案标准的确定、系统综合、系统分析、系统决策以及系统实施;知识维是指在时间维中各个阶段和逻辑维各个步骤之中所需要的各种知识。洞庭湖区湿地生态农业建设具有系统性、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征。系统性体现在如何通过对湖泊湿地系统功能、结构、环境与过程的总体协调,解决系统功能的全面实现、系统结构整理、系统和环境相互融合以及系统演化各阶段紧密衔接和畅通的问题。复杂性表现在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复杂性、结构复杂性、环境复杂性和过程复杂性。其结构复杂性表现在:作为洞庭湖生态系统,反映在分子、组织、器官、个体、种群、群落、系统等众多层次上的物理、化学、生物等不同运动形式的综合集成;作为洞庭湖区经济系统,它是劳动力、技术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集合体,是各种生产关系的总和;作为社会系统,它又是农民、科技工作者、社会团体、企业和政府等不同角色和社会力量协同运作的结果。过程复杂性表现为生产关系由计划向市场深化过程的复杂性,生产力由传统生产工具和生产方法向现代生产工具和生产方法,传统技术向现代技术演化过程的复杂性。多样性则来自于洞庭湖区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农业经济活动的多样性和农村社会生活的多样性。上述特征,决定了人们无法运用单一或简单叠加式的管理模式和生产技术来加以解决,而应从总体上和全局上来建设洞庭湖区湿地生态农业。
3基于三维视角的洞庭湖区农业建设路径分析
根据以上描述,并针对洞庭湖区湿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从时间维、逻辑维和知识维的视角,分析加快洞庭湖区湿地建设的基本路径。
3.1从时间维的视角把握7个基本阶段
(1)对洞庭湖湿地的生态农业建设进行规划。
要在自然生态基础等方面进行充分调查,以获取第一手资料,对区域内的生态安全工程进行规划,将该地区建设成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高度统一的生态农业建设基地。
(2)以总体规划为依据,对生态农业建设的结构和功能进行设计。
在对结构做设计时,要对区域种植业和养殖业基本布局,对连接加工链、食物链的输入输出进行合理设计。在对功能做设计时,应进行投入产出核算。在对生态农业建设进行设计时,要按照以下原则:实际农产品产出不低于社会需求,经济效益上投入大于产出,系统养分的投入等于输出,污染物的处理和自净能力超过污染物的排放量,资源的再生和供应能力要超过资源的消耗水平,特别要考虑水资源和能源消耗的平衡。
(3)对生态农业建设的结构和功能的设计方案进行试验。
试验的方式主要有电脑模拟试验、实验室试验、田间试验以及生态农业示范区综合试验等。
(4)在对试验进行改进、完善和扩展的基础上
建成洞庭湖区生态农业系统的各个目标系统,如生态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
(5)对生态农业系统的各个目标系统进行整合。
如将洞庭湖区资源的合理利用、环境的有效保护、农业的持续增长、政策法规的健康运行进行整合。
(6)将整合后的生态农业系统付诸实施。
在这个过程中,为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必须建立健全动态监测系统、信息反馈系统和管理控制系统等保障机制,以取得最佳效果。
(7)对生态农业系统不断更新。
由于生态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不断变化,旧的生态农业系统若不及时更新,则势必会造成目标系统内部及各个目标系统之间的矛盾,从而影响生态农业建设。
3.2从逻辑维的视角控制好7个基本过程
(1)对洞庭湖区湿地进行诊断,以了解存在的问题。
当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资源消耗过多,生产成本上升;基础设施陈旧,洪涝频繁;植被破坏严重,湿地面积减少;水土质量下降,生产环境恶化;生物多样化程度下降等。
(2)设定生态农业建设目标。
一般可分为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以及社会发展目标。
(3)确定评价方案优劣标准。
在统筹兼顾的原则下,确定大家一致认可的评价标准,然后运用综合加权评判、模糊综合评判、交互影响矩阵、交互支持矩阵、费用效用分析等技术,以便统一度量对被评价的方案的生态农业建设程度进行评价,以估计其价值。
(4)对方案进行综合。
选取洞庭湖区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地区,如丘陵、湖泊、平原、湿地等,将系统概念开发中的所有具有积极意义的因素加以整理,得到生态农业建设方案集合W:W={I,E,C,P,Q,O},其中,W中既包含了大于或等于系统目标界限值要求的子集合W+,也包含了小于系统目标界限值要求的子集合W-,对于W-,在方案的选择时自然要将其舍弃。
(5)对系统进行分析。
先将符合条件的部分子集合W+作为决策机构的备选方案,然后对这些备选方案进行评价,以评价值的高低并结合科技人员和农民的经验判断进行优劣排序。
(6)决策。
做选择时要遵循科学性原则、民主性原则、合法性原则、经济性原则和创新性原则。一般而言,第五个过程中评价值最高的方案,应作为付诸实践的首选方案。
(7)实施,将被选方案付诸实践。
在实践过程中,应先局部实验,取得一定经验后,再予以推广。
3.3从知识维的视角加强多种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洞庭湖区湿地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借助于各种专业知识,才能解决其中突出的矛盾和问题。针对当前湖区存在的主要问题,应当运用相应的生态农业技术。
(1)种植、养殖、加工相结合的综合生态工程技术。
要求根据各地特点,发展资源优势,以一种产业为主,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对农村环境进行综合治理,这是我国生态农业建设中最重要也是最多的一种技术类型。当前洞庭湖区的种植、养殖、加工的结构不合理,没有形成一体化经营,相关的配套设施不齐全,信息沟通交流不便利,运用这种技术将解决这些问题。
(2)农村能源开发技术。
洞庭湖区农村利用人畜禽粪便等废弃物进行沼气发酵,变废为宝,开辟了能源利用新途径,为扭转湖区能源紧缺所引起的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实现了良性循环。
(3)立体生产技术。
一是在种植芦苇地区实行的模式,不仅可以减少芦苇被风吹倒而带来的损失,还可以吸引鸟类和动物来此栖息,既有利于促进生物多样性,又有利于消灭芦苇害虫;二是稻鱼立体种养模式,鱼既能吞食稻田中的二化螟、三化螟、纵卷叶虫、稻飞虱和稻叶蝉等主要害虫,又能在田间觅食和翻动,加强土壤的通透性和氧在土壤中的循环交流,还能利用鱼类呼出的二氧化碳所提供的碳源,促进和加强水稻植株吸收养分的能力和光合作用,从而提高水稻的抗病能力和产量。
(4)有机物多层次利用技术。
一是在林区实行的林草禽鱼模式,在林区的湖泊、洼地放养鸭、鹅等水禽,养殖龟、鳖等水产品,并种植大量的水草,水草为水禽和水产品提供食料,并为林木提供优质有机化肥,水禽的粪便则可用于喂养水产品;二是在草地实行的草禽畜牧模式,通过培养优质牧草以放养鸭、鹅等水禽和水牛等,禽、畜的粪便反过来可养殖蚯蚓、昆虫,从而增进牧草的质量。
(5)节水技术。
针对有效灌溉面积逐年下降的状况,湖区应大力发展节水技术,如发展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为中心的旱作农业生态技术,防治水土流失生态技术,渠道防渗、抗旱保水、管道输水、管理节水、畦灌、沟灌、喷灌、微灌以及天然降雨集水农业技术等等。
(6)现代污水处理及利用技术。
该技术可从源头上治理洞庭湖区水质恶化问题。
(7)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针对当前湖区各种病虫害猖獗,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人身健康受到影响,这种技术应当大力发展和推广。
4结语
农技推广论文 篇二
1.1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主要类型
1.1.1以政府组织为主导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由各级政府为主导、农业行政部门分管,自上而下进行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政府对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人、财、物进行管理,财政事业拨款是农业技术推广经费的主要来源,现在正全面向以农业行政部门为主导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很大部分地区基本改革到位。
1.1.2以农业科研、教育部门为主体的推广体系。农业科研部门为了将自己的科研成果尽快转换为现实生产力,主动投入到农业生产,有的采用与地方政府或农村合作组织合作进行成果转化。经费来源渠道很多种:自筹、协作单位出资、政府拨款等。1.1.3以农村合作组织、农民技术协会为中心的推广体系。农民技术协会是以农民为主,吸收部分科技人员做技术顾问,自发寻求新技术,新品种,谋求高收益的经营组织,适应众多农户的要求,经费一般由会员集资,也会采取股份制融资来逐步扩大队伍。
1.2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主要成绩
1.2.1推广新技术,提高科技贡献率。我国农业在国际上地位空前提高,粮、棉、菜、肉、水产品等总产量均为世界首位,主要农产品的人均占有量超过了世界的平均水平,保证了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农产品的有效供给。
1.2.2促进农业增效,帮助农民增收。推广先进实用的农业新技术,从整体上提高了农业科技水平,不仅促进农业增效,而且也使农民增收,迅速实现传统农业转变成为现代农业。
1.2.3开展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综合素质。通过科技信息宣传、现场指导,开展技术培训班等实现科技知识入户到家,全面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等综合素质。
1.2.4参与执法监督,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开展全国疫情普查,配合农业局规范农资市场,科学指导用肥用药,保护农业环境,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1.2.5进行条件建设,体现公益性职能。各地市均陆续进行条件建设,建立起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站,维持推广队伍相对稳定,发挥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公益性职能。
2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
2.1职能定位不明晰
公益性技术推广、执法监督管理、经营混成一体,导致农技推广力量分散,农技人员的精力无法兼顾,而且许多地方对农技推广改革仍然是“三权下放”、综合建站,机构设置不合理,出现多头管理、相互推诿的局面,工作效率明显较低,更为严重的是某些偏远地区出现了只经营不推广的现象,几乎所有公益性农技人员都在以不同形式进行经营创收。
2.2机构设置不合理,机制不灵活
2.2.1政府主导的推广体系与市场要求不相适应。目前我国农技推广机构的主要职能是完成各级政府的技术推广任务,并没有考虑农民是否最需要这些技术。农民往往只能被动地去接受推广技术,这就难以发挥其在应用科技方面的主动性,甚至有些农民还对推广技术产生了抵触情绪,因而推广技术实施效率低下。
2.2.2内部机构独立设置,造成资源浪费。我国各地的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有种植业、畜牧水产业、农业机械、经济管理四大类,都分别独立设置,都以本部门的推广任务为主来实施对乡镇农户的技术推广活动,并且在实践中忽视农民的需求,各部门之间相互缺乏有效的沟通与协调,形成地区间分割,即本地区所推广的技术由本地区的技术人员承担,外地技术人员不能到本地区推广。并且这所有推广体系分别对农民实施农业推广,不但不能充分发挥整体优势,而且使各项技术难以综合应用于生产,同时也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
2.2.3双重管理和属地管理,加大管理成本。全国乡镇农技推广机构实行双重管理体制,即由县农业技术推广行政主管部门和乡镇政府双重领导,以乡镇政府为主,行政主管部门为辅,有些地方还由双重管理变为属地管理,也就是三权下放,农技推广人员的人财物的管理权由县农业局下放到乡镇政府,农技推广人员的日常工作要服从乡政府的指派,而且有的地方办站的方向却被政府引导到自负盈亏方向,由全额拨款变为差额拨款,甚至自收自支。现在虽然进行了改革调整,农业行政主管理部门为主导,乡镇政府辅助管理,但还是属于双重管理体制,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工作还是需要通过政府来进行,这种管理体制对于县乡双方的权限很难协调好,无法形成推广合力,加大了管理成本。
2.3激励机制不完善,推广效果不明显
我国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一般都是领导下计划,定项目,然后拨经费,由于没有完善的激励机制,推广人员推广只是为了完成上级交待的任务,并不注重推广效果,更加谈不上帮助农民在生产上做决策和进行技术推广教育,并且推广人员与农民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
2.4投资强度低,经费保障不足
我国在农业方面投入少,发达国家一般达到农业总产值的1%,但我国却不到0.2%。近几年来,国家大力重视发展农业,加大基层农技推广工作,稍有改善,但还是严重不足,投资缓慢,与目前不断增强的综合国力不相适应,也无法保证新阶段的农业发展,而且农业技术推广单位的经费大部分是用来发工资,差不多只有10%的经费直接用于推广活动中,然而就是这10%的经费在某些地区还出现截留现象。
2.5人员待遇和条件建设不到位,推广积极性不高
乡镇农技推广机构是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最基层的单位,都是直接与农民面对面。目前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待遇偏低且落实不到位,和其他部门的事业单位人员待遇无法相比,并且在全国乡镇农技推广机构中,90%以上的没有试验基地,70%没有固定的办公用房,更谈不上办公设备与交通工具了,即使具备少量的设施设备,也大多数是设备陈旧,服务功能低,严重影响农技人员工作积极性的发挥,影响农技推广效率。
2.6人员素质不高,知识断层与知识老化问题严重
人才是农业技术推广的关键,目前我国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人员比较少,而且素质相对偏低,专业知识和知识更新培训严重缺乏,存在知识断层及知识老化现象。无法与产业结构调整同步,无法有效地、及时地向农民推广最新的农业技术。而且,农技推广人员人均负担的农户数高于发达国家,我国高达800人,而美国只有300人。
2.7农民接纳现代高新技术能力差,成果推广转化难
我国虽然实行了九年义务制教育,农民整体文化素质大幅度提高,但农村留守人员以中老年(50岁以上)劳动力为主,占留守劳动力的80%以上,受当时环境的影响,他们的文化素质极低,对现代农业高新技术接纳能力差。随着劳动力工价的提高,种子、肥料、农药等农资价格的提高,粮食收购价格低,比较效益极低,导致广大农民缺乏采用新技术的需求动力,只有他们认为将来的收益高于成本时才会选择新的技术,而且新技术有比较高的风险,因而在选择上都十分谨慎,直接影响农业新技术成果推广转化。
2.8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
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从1993年就开始颁布实施,随后不断修正,但由于重视力度不够,配套措施不够完善,问题没有得到及时解决,规定的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职称、待遇等方面的保障措施,在实际执行上还存在很大的困难,没有落到实处。
3建立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必要性
在现代农业发展阶段中,农业科技在农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农业在产品需求上、增长方式和增收途径等方面都明显与传统农业不同,供给和需求主体呈现多元化,要适应新阶段农业发展新要求,要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要科技兴农,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必须打破原有的体制,建设高效多元化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当前发展中遇到的难题,才能适应不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满足农民多样化的需求,才能再创佳绩。
4如何实施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4.1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坚持精干高效、科学设置机构、因地制宜、统筹兼顾、优化结构原则,建设以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主导,各种农业科研、教学单位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的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4.2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实施保障
4.2.1完善投资机制。加大国家和各级政府对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财政投入力度,调整投资结构,强化国家拨款的主要渠道,进行统筹规划,确保现有经费不减,按国家规定给予推广人员建立失业、养老、医疗保险等各项社会保障制度,明确公益性机构农业技术人员的待遇。明确各级财政投入的使用方向,加强对农业技术推广一线人员的经费补贴,保证日常推广工作的连续、稳定地进行。
4.2.2切实加强领导。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断加强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责任感,切实加强领导,利农利民做到实事办实,认真学习农业技术知识,进行统筹规划与协调管理,创造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氛围。
4.2.3完善法律法规,实现农业技术推广法制化。修订的《农业技术推广法》,要真正以法制保障作为基本前提,明确各级各部门的具体责任,细化处罚措施,实行双向制约化管理,让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公益性职能成为法定职能。
4.3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具体实施
4.3.1明确定位。按照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将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公益性与经营性职能进行明确定位,真正做到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服务专业化。
4.3.2推广主体多元化。我国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和两个《意见》的落实,整合现有的资源,在此基础上,明确了农业科研、教育单位为农业技术推广主体。现阶段,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主体主要有:政府专门推广机构、农业科研教育单位、农民组织和社会化专业服务机构四大类别。
4.3.3科学合理设置机构。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坚持科学合理、集中力量的原则合理设置推广机构,种植业、畜牧水产业、农机要因地制宜进行整合综合设置,农村经营管理系统将不再列入此体系,并且明确县级政府和农业主管部门的管理职责,让推广人员把主要精力和时间都用在农业技术推广上。
4.3.4合理配置技术推广人员,全面提高综合素质。根据职能和任务,明确公益性人员的合理配置,确保工作顺利开展;加强农业技术人员的职业技能的培训,不断强化知识更新,根据需要进行专业培训、定期进修,公益性和经营性人员不定期沟通交流等方式,来提高他们在新发展阶段的推广工作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4.3.5强化农民技术培训工作。农民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农业技术的应用,影响科技成果的转化。因此我们要在服务“三农”的原则上,不断强化农民综合素质的培训,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技术培训,设立咨询服务窗口、建立网络科技书屋、建立示范基地、定期发放科技信息小报、尤其是进行农业广播电视教育(其覆盖面最大,而且是最经济实用的方法)和入户指导,重点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和入户率,并且注重多项技术的培训,培养出农业综合型人才,让新技术更好更快地融入千万家。
4.3.6培育多元化农业技术服务组织。积极支持农业科研单位、教育机构、涉农企业、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等参与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引导农业科研教学单位成为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力量。鼓励各地根据实际需要设立农业技术推广专项,大力支持符合条件的农业科研院所和相关农业学校来参与其中,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组织等社会力量的作用,加快推进多元化农业服务组织发展。
4.3.7推广形式要多样化。①技术推广人员主导方式。以推广员为主角,实行垂直管理,农民可以通过电话信件等方式直接向推广机构人员咨询;②农民参与方式。主要是组织农民参与其中,引导农民和推广人员共同解决问题,提高推广效果;③培训指导方式。技术专家给技术推广人员进行培训,技术推广员培训指导农民。④项目带动方式。一般指在国际援助等重大项目和国内重大项目的支持下,在特定项目区实行特殊的推广机制;国家和地方政府针对现代农业面临的主要问题,选定一批重大科技成果推广项目,设立专项资金,加大投入,支持农业科研、教育单位开展推广工作,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产学研相结合。无论实行哪种推广方式,都务必进行规范化管理,做好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真正做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专业化服务。
5结论
农业论文 篇三
一、发展高端生态农业的必然性与基本途径
我们从实际出发应当剖析农业的五个“两重性”。从生产特殊性上说,农业既是经济再生产,又是自然再生产。在这一两重性中,自然再生产是根基,生产的对象是有生命的植物、动物、微生物,生产的资源主要是土地,还需要大量的水分,并且受大自然的直接影响。这就是说它本身具有特殊的生态环境规律。农业作为一个“主角”至少参与三大生态循环:一是大自然特别是大气的大循环,包括碳、氧、氮、水的循环。二是“大农业”中各产业之间的循环,包括种植业、养殖业、培育业(微生物)和采集业(海洋及山地等的野生生物的捕捞或采集)等,具体诸如农作物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微生物培育业等,在其系统内部就包含着由“生产者”(植物及部分微生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微生物)构成的较完整的开放性生态循环链,这是其它产业所不具备的。三是农作物种植业自身就包含着“无机—有机—无机”和“CO2—O2”等循环过程。农业是大自然的一部分,要遵循自然规律而存续和发展,同时又受它的制约。从对人类的功能上说,农业既是食物的最重要来源,又是生态环境的一大子系统。按照自然的规定性,粮食中所含的以光合作用直接产物葡萄糖为始源的有机物,是维持人类生命的不可替代的能源和基础构建材料,是支持人和畜禽生命的主要物质基础。同时,它本身的生态功能又很大,容易被忽视。农业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生态产业或“绿色产业”。例如,按中国年产出5亿吨粮食同时还产出7.9亿吨秸秆计算,可吸纳(或少排出)CO218.384亿吨(约等于目前中国每年排出CO2总量55亿吨的1/3),放出氧气12.804亿吨。这种状况主要发生在人居环境附近,对居民呼吸的空气质量有着直接影响。今后随着碳酸肥料技术的突破,农业将成为吸纳和转化CO2的一个主角。至于林业、畜牧业、微生物培育业等,也是如此。所以,农业是集经济、生态、民生于一体,份量最重的“绿色经济”,是整个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基础。从其存在的经济环境来说,既要逐步缩减农业在GDP中的比例,又要使其使用的资源得以扩大。人类现代化生活消费趋势是食物所占比重日趋下降(恩格尔系数),在GDP中的比重也相应减少。但它所赖以生长发育的自然资源却需要扩大,特别是耕地的数量和质量要求更高。在我国目前形成了土地“三少一差”的情况:人均耕地少、优质耕地少、后备资源少、基础条件差。
目前土地的质量下降非常严重,而城镇化、工业化却又大量占用土地;加上土壤污染严重,不能实现科学的轮休制。这就是农业发展中的重点制约因素,也是生态的潜在危机。从居民需求的趋势上说,既要求增加农产品数量,又要求不断提高它的质量。就我国的粮食安全来看,首先要求基本自给,但随着人口增加、耕地减少,国际资本势力渗入,我国的粮食自给率已由95%降到88%,油料已不能自给。这种趋势可能还会日趋严峻。同时,居民不仅要求粮食和其他农产品数量的满足,而且要求越来越高的质量保证最基本的食品安全。长期以来,我国耕地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加上工业污染、水体污染,很难保证农产品的质量。而数量和质量本身又是一对矛盾,往往产量越高,产品的质量就比较差。从农业经营的主要矛盾上说,既需要强化它的公益性,又需要克服它的弱质性。可以说,农产品的公益性与农业地位的弱质性之间的矛盾是农业经营的主要矛盾,人类既离不开农业,又难以从中获得高效益。现在,又有三条自然规律形成了倒逼机制:一条是生态运行的规律,要求农业优化生态环境;二是农业自身的生态规律,要求农业摆脱石化农业的消极影响;三是人类生活质量需求不断提升、扩展的规律,要求食物数量和质量统一。而农业经济出现了“三高一低”的倒逼机制,即高污染、高风险、高成本、低效益,进一步加剧了农业的脆弱性。可以这样估计,目前农业的弱质性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它形成了一种倒逼机制,如果我们满足于现状,不改变农业的生产方式,在今后10年、20年内很可能发生农业危机。对这种形势我们应该有清醒的估计。党的十八大提出“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这一时代的到来很可能带来农业高端生态化为主旋律的产业革命。追溯历史,展望未来,人类农业经济大体经历了三个时代、两次产业革命:第一个时代是原始农业;第二个时代是石化农业,对原始农业进行一次产业革命;第三个时代是高端生态农业时代,对石化农业又要进行一次产业革命。中国未来的农业现代化将是高科技支持的高端生态农业。什么是高端生态农业呢?除了具备农业的一般特征外,它还能够弥补农业前两个发展阶段中的缺陷。高端生态农业是在先进科技的引领和支撑下,以生态全面优化为重要特征和前提条件,达到高产、优质、高效、安全,从而取得生态、经济、社会、健康四重效益的现代农业。它至少具有六大基本特征:生态全面高端优化、科技全要素创新集成、循环全程多层交叉、资源全部科学配置、装备全方位成龙配套、模式全盘统分协同。实现高端农业最基本的途径是依靠科学技术,发展循环经济,重要的是通过农业支持畜牧业大发展,既能产出有机肥,又制造大量的生物质能源。这就是按照生态系统规律形成生物质能源和生态农业互相依赖、互相转换的循环产业链。
二、生物质能源扩大再生产与生态农业循环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专门研究了物质运动形式认为:“整个自然界被证明是在永恒的流动和循环中运动的。”③这种螺旋式上升的循环运动在自然中普遍存在,而现在的科技进步可以顺应自然规律,人工开拓与联结不同资源、能量、产业之间的循环过程,形成循环经济,使之成为符合优化生态环境的一种生产方式。曾提出农林牧互相依赖、互相转化、发展有机农业的观点,可谓循环农业的雏形。现在进一步将生物质能源扩大再生产与高端生态农业联结成循环产业链条,立足农业,超越农业,联生工业,反哺农业,乃是人类生产方式一项突破性的创新,既延伸了农业产业链,优化生态环境,又反过来滋养生态农业,可获取生态、经济、社会、健康四大综合效益。所谓生物质能源,就是生态系统将太阳能转化为生物有机质所蕴含的能量。它的原料主要来自农作物的废弃物(秸秆)、人畜粪便、海洋生物(海藻)、其他农产品和生活废物(生活垃圾及污水)。科学家估算,地球接受的太阳能大约1-2‰转化为初级生物质的能量,地球每年经光合作用产生的生物质有2200亿吨,其中蕴含的能量相当于全世界能源消耗总量的10倍,但目前的利用率不到3%。尽管许多学者估量的数值有些差异,但是生物质能源的潜在开发价值非常巨大,这是不容置疑的。生物质能源类型(用传统方法直接燃烧的薪柴、秸秆等不视为生物质能源),按物理状态可分为三大类:(1)固体:即压型类燃料,经压制成型,高效燃烧,其优点是工序相对简单,缺点是只利用了C、H元素产生能量,却把N、P、S等有用元素变成了有害气体,这种方法不宜多提倡。(2)气体:可燃部分主要是甲烷,按其纯度又分为两种,一是纯度较低的生活、取暖用的“原态”沼气,主要为户用;二是经加工制成的甲烷在95%以上的“燃气”,还可进一步制成“液化燃气”,作为发电和车辆的动力,所发电能可通过分布式电源系统输送到电网。(3)液体:包括以陈化粮、油类植物、地沟油、微藻类等为原料制成的“生物柴油”,乃至航空用“生物煤油”、乙醇等,用于工农业、运输业的动力能源。
截至2012年年底,我国的各类生物质能源年利用量为3000万吨标准煤,其中一部分可加工为商业化燃气供工业和交通运输业使用,大大提高其经济价值。经测算,如我国有效利用畜禽粪便、生活垃圾及农林废弃物等,年可产相当于天然气的生物质燃气1500亿立方米,约合4500亿元产值④。国家能源局测算生物质能源潜力可达46000万吨标准煤,占总能耗的1%以上。实际上这一估算显然偏低了,进一步开发,还将有巨大潜力,甚至有可能超过水电。其优点是:(1)原料极其丰富。生物质能源生产力原料主要是农作物,美国是靠玉米,巴西是靠甘蔗,我国主要靠大量的农业废弃物和垃圾,如农作物秸秆(约3.4亿吨),农产品加工剩余物(约6000万吨),林业木质剩余物(约3.5亿吨),人、禽粪便(8.4亿吨)城市生活垃圾(7500万吨),有机废水(4.35亿吨),有机废渣(9.5亿吨)等,折合标准煤可达到4.6亿吨(见表1)。而现在所利用的仅5%,其余95%尚未利用。此外,还有海洋及陆地水面养殖微藻及其它水生植物作为另一原料来源,可以构建“一能(生物质能)三源(农、污、海)”的生态/能源网络,其资源相当丰富,可能大大超过了估算。(2)具有经济安全性、便利性。生物质能源完全立足于国内,不受种种国际因素的制约,对能源安全有着保证作用;这种能源可以加工为各种形式,如固体、液体、气体,以供发电、供热、车船及航空动力、生活使用。据计算,生物燃气(高纯度沼气)生产成本为进口LNG(液化天然气)价格的60%左右。(3)优化生态和能源结构。开发生物质能源就必然发展绿色植物、光合微生物,这正是优化生态的主要内容;生物质能源可利用农业废物、畜禽粪便、生活垃圾、城乡废水取得,这本身就是高效生物治污手段,而在其利用过程中,处理得当可以不排出氮、硫、磷和其它有害物质,并把它们转化为优质肥料或其它有用物质,只在生态碳平衡的限度内排出CO2,这将改变以往以矿物能源为主体的能源结构(我国煤炭占70%以上)。(4)促进陆地大农业、海洋农业的发展。沼气生产可以C、H化物转化为能源,把N、P、S等元素转化为优质有机肥料,供农业使用,减少乃至取代化肥,发展生态农业;在海洋、陆地水面中利用光合微生物制造生物质燃料,特别是生物燃油,同时改善生态环境,丰富了海洋农业和“水体农业”的内涵。(5)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发展规模化生物质能源产业可以创造一定的就业岗位,增加从业人员收入;这项事业的发展,可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国民的生态意识、素养和行为规范。这对我国格外重要,不仅能够治理大气污染而且能够减少能源进口、扩大国内就业。正因为生物质能源如此重要,世界上许多国家已看到这一潜在价值和发展趋势,纷纷致力于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并已取得可观的效果。据石元春院士介绍,瑞典是一个杰出代表,2007年其能源消费结构中的石油份额由1970年的77%下降到2008年的32%;生物质能源的工业用途达1230亿千瓦时,分别是天然气(100亿千瓦时)和煤炭(270亿千瓦时)的12.3倍和4.5倍。其生物质供热发电1030亿千瓦时,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16.8%,占供热能源消费总量的71.6%。我国重视包括生物质能源在内的可再生能源的开发,早在2005年就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最近正在酝酿进一步修改;先后制订了《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生物质能发展“十二五”规划》;国务院印发的《“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也把发展生物质能产业作为重要任务,目前已取得显著成效,如生物质燃气产业初具基础,规模化生物质燃气工程已超过8万处,年沼气总产量约150亿立方,折合3100万吨标煤,二氧化碳减排6100万吨,年产有机肥(沼渣沼液)4亿多吨。目前,我国生产生物质能源和发展生态农业之间的循环链条主要有以下四种方式:(1)采取循环方式将农林水来源的生物质材料直接粉碎,投入沼气池转化为沼气,沼渣、沼液作为肥料,即“农林—沼—农”型。(2)以畜禽粪尿等废物制取沼气,沼渣、沼液作为肥料,即“农—畜—沼—农”型。这种方式的优点是通过饲养业经动物过腹还田,变成肥料和沼气,就使得畜牧业直接将两头联接起来,是滋养有机农业最好的方式。(3)以人粪尿、生活污水污物制取沼气,沼渣、沼液作为肥料,即“农—生活—农”型。(4)混合型,即以上三种类型的混合使用。可以说,通过发展生物质产业,既能构建多重生态循环链、经济循环网、工农联体、城乡联体的新型经济模式,又能促进社会和谐、文明素质提高,推进经济根本转型,这对于发展高端生态农业尤为重要,是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构建“二生”互动工程与“三元”
配置机制高端生态农业与生物质能源扩大再生产可以构成循环大农业和新能源产业,能够优化环境,改善我国能源结构,这是最新的生产方式之一。然而,在实践中却进展缓慢,有的地方经常出现夭折,在全国推广也比较困难。这里的关键问题在哪里呢?在于缺少中间环节。从科学理论创新到技术创新,再到推广应用,特别是产业化,需要一个“转化链",其中最重要的环节是技术工程化与产品商业化。现在看来需要重点解决两大难题。
1.构建“二生”循环经济规模化配套工程
生态农业与生物质能源互相转化,我们做了多年的实验,但是仍未足够重视,许多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现在要使它大规模发展,必须实现三个转变:(1)从小规模户办到大规模场办转变。比如生产沼气,以前主要是户办为主,但不能持久,往往是“一年好,二年差,三年养青蛙”。由于现在农民主要不指望农业,而搞沼气费工费时,种地很少用有机肥,所以沼气不被重视。现在看来必须由户办为主转化为规模经济,要适当集中。可以采取大中小三种类型,而以中型为主,并且要有专业队伍,解决分散收集难的问题。从实际情况看,秸秆、农业残屑、畜禽粪尿确实有能量密度低、收集困难的问题,特别是农作上的抢收抢种常常有时间急迫性;林业、海洋和陆地水面的生物质能源受着运输和操作的限制,更难以收集;城乡生活垃圾、污水缺乏转换生物质能源的前端处理系统;群众和相关业者也确实存在接受方面的某些认识障碍,这些客观困难或问题对推广和实施也有很大影响。这些问题靠分散的一家一户是解决不了的,必须下决心实现规模化。(2)从单纯搞沼气或发展畜牧业向农—牧—沼—肥产业链转变。过去搞沼气只是为了处理农户的粪便,搞养殖业包括大型牧场为出售肉蛋奶鱼,不重视沼气生产,这样就不能形成产业链。经验证明,必须把养殖业、垃圾污水处理同发展沼气乃至用沼气发电连接起来,使之真正地循环利用。原料来自农业,肥料返还农业,生产的沼气通向社会,并能广泛使用。(3)从简单规模化机械化向现代全面装备配套转变。“二生”的转化必须有一个系统的连接工程,如果农业、畜牧业、沼气发电各搞各的,那就形不成循环链条。要实现规模化必须实施工程化,需要三个配套:一是生物质生产能源基地与生态农业之间的回路配套,一条路是农业为畜牧业(如饲料)向生物质能源生产基地输送原料;再一条路是由沼气生产基地向农田返回沼液、沼渣代替农药和化肥,可以考虑采取管道形式回归农田;二是多种能源生产和应用配套,可以设计生产沼气的基地,同时配以太阳能、风能的生产器具,使之同步;要考虑输电线路,将沼气等生态能源的发电通过分布式电路输送到大电网,开拓用户。许多地方把沼气进一步提升,变为车用气,可以直接作为汽车的燃料,这需要一定的商业化模式;经营体制配套,实现规模化经营,不仅靠农户办不到,就是靠中型规模的家庭农场、牧场、林场也很难办到。比较理想的形式是由一定规模的企业牵头,形成统分结合的综合体,通盘考虑农牧沼电汽(车用)等统一经营。经营体下面可以分设若干“分体”,建立一定的专业队伍。如果我们把这一个配套工程发展起来,形成分散到各地的能源生产基地,那就可以扩大就业空间(至少安排几千万人就业),大大改变农村卫生面目,而且使城乡连接起来,形成城乡生态连体结构。
2.改善宏观调控,创新资源配置机制
国内外的实践证明,单靠原有的宏观调控资源配置机制很难实现“二生”的有效循环和广泛的商业化应用,比如单靠市场化调节,主要是追逐利润最大化,但其生产难度大、成本高、销售难,很多人不愿意经营,更不可能去反哺农业。美国市场化的生物质能源生产主要原料是玉米,不仅耗费掉大批粮食,而且不考虑发展生态农业,反过来又固化了石化农业。这种办法虽能赚钱,但综合成本是划不来的,所以各国都未效仿。再如,单靠政府支持,如我国的户办沼气,因其效率低又费事,花钱很多,难以持久推广,这方面的教训很多。靠市场、政府“两只手”行不行?有些效果,但有许多技术问题难以突破,且许多风险难以预测。比较好的机制是两只手再加上科技元素,构成“政府主导,科技引领,市场发力”的三元配置机制。因为只有科技引领才能使政府的决策科学化,避免盲目性,也可使市场、政府都能收效,既降低成本,又方便应用,特别是避免农产品那样的“过山车”式的市场风险。打个比方说,居民房屋中调节空气,单靠外来风不稳定,需要用门窗调节,现在有了空调,使得空调、门窗和外面的气流相协调,形成统一科学的配置机制。具体说,在循环过程中,宏观上必须通过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等预测未来的市场及其风险、自然灾害及其化解措施;在生产过程中,科技可以解决一系列难题,合理设计,降低成本,打开市场;在消费中,引导居民科学消费,保证食品安全,处理好生活垃圾,避免各种食物污染和不健康的消费方式。为此,需要克服部门分割现象,建立通盘管理的部门。从实践经验看,上面所说的实施“二生”互动循环工程化和启动“三元”调节机制的创新,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要有一个谋划试点、推广的过程,建立“二生”循环工程可以先选条件好的地区试点,建立示范园区,再逐步推广,分期实施,争取在短期内形成一定的气候。再经过一些改进和推广使之形成一大产业链,然后全面开展农业产业革命和能源产业革命。这对于我国优化生态环境和产业结构、能源结构都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作者:杨承训 单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
(二)
一、生态型水产业
以河蟹为主,兼顾发展青虾、龙虾、鳜鱼、塘鳢等地方名特优品种,全面推广标准化水产生态养殖技术,努力提高单产、品质和质量。以大水面湖泊、河沟和宜渔稻田为重点,积极推广虾蟹混养、蟹鳜混养、蟹鳢虾混养等高效生态养殖技术。到2017年,全市水产规模养殖比重达50%,生态养殖比重达85%,名特优水产品比重达60%以上,重大水生动物疫病得到有效预防和控制。依据生物生态位差和食物链关系,积极研究推广具有生态循环特点的渔业模式,如稻田养殖、草基鱼塘养殖、鱼鸭(鹅)立体养殖、猪鱼生态养殖等,控制水体富营养化,减少养殖自身污染,提高养殖效益。通过自然水系调控、生态养殖、河(湖)底清淤等措施,加强水域综合治理,改善水体质量,使水质达到国家三类标准以上,充分满足渔业生态、安全生产的要求。发展休闲渔业。
二、生态型畜牧业
以生态平衡和环境承载力为限,大力发展规模适度的生态特色畜牧业,优化区域布局,重点建设“两区”(即博望区丹阳现代牧业优质高产奶牛养殖核心示范区、含山县清溪蛋鸡现代化养殖示范区),“五基地”(即大公圩沿圩堤生态畜禽养殖基地、丹阳生态畜禽养殖基地、和含北部规模化畜禽养殖基地、含山林头铜闸畜禽标准化养殖基地、畜禽产品加工基地)。推广畜禽发酵床饲养技术和“养殖场+沼气+果园(菜园、鱼塘)”等生态系统(模式);积极创建标准化畜禽养殖示范场(小区),建立严格的环境影响评价和排污许可证制度,促进畜禽粪污无害化利用。到2017年,全市生猪、家禽规模化养殖比重达85%,建立标准化养殖示范场60个。加强动物疫病防控,加强饲料、兽药等投入品使用的监管,建立产品质量追溯和监测预警制度。推广先进饲料配方技术,推广环保型饲料、添加剂。推广稻田养鸭、林间养鸡等种养结合模式。发展草食性畜禽品种,推广种草养殖模式,生产绿色畜禽产品。
三、生态型林业
加快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兼顾生态和经济效益,着力发展以经果林、花卉苗木和竹业为主的“高效林业”。到2017年,全市建设经果林基地10000hm2,重点发展桃、杏、葡萄、猕猴桃、石榴等5大树种,适当发展樱桃、草莓、薄壳山核桃、果桑、板栗等树种;花卉苗木基地8000hm2,重点发展乡土树种苗木、观赏花卉、大规格绿化苗木种植和家庭盆景园艺栽培;笋材两用林基地(雷竹等)1000hm2。实施森林增长工程,建立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功能完备的森林生态网格体系,森林覆盖率达21%。依托特色林业资源,发展以经果林、苗木花卉和森林公园为重点的生态休闲林业旅游。推行林间种植、林间养殖模式,促进资源循环高效利用。
四、生态型农产品加工业
以发展蔬菜、豆制品、乳制品、肉制品、油脂为重点,培育发展一批产业带动力强、科技含量高、生态效益显著的加工型龙头企业,如黄池食品、蒙牛乳业、雨润食品等。推动企业利用生物技术、工程技术等高新技术,对农产品及其初加工后的副产品、有机废弃物进行系列开发、深度加工,扩大规模,不断增值,在严格控制污染物产生和排放的同时,建立以生态型龙头企业为依托的加工产业链条。采用先进节能、环保技术和工艺,推进清洁生产,变污染末端治理为生产全过程控制,实行“零”排放达标。引导生态型龙头企业建立原料生产基地,实施源头控制,创建绿色品牌。以生产要素为纽带,科学规划,优化布局,推进生态型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建设,整合、协调园区内企业能源、水、原料的配置关系,深入推进水资源、原材料多层次利用和循环使用,节能和能源重复利用,实现“三废”控制与废弃物综合利用,促进产业优化升级。
五、生态型农村能源业
大力发展沼气、太阳能和生物质能源等高效、安全、清洁可再生能源,优化农村能源结构,采用生物质气化、沼气发酵等技术,加快农业“三废”(秸秆、粪便、垃圾)向“三料”(燃料、肥料、饲料)的转化,促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秸秆气化、秸秆固化成型,提高秸秆资源化综合利用水平。大力发展农村户用沼气,重点推广如“猪-沼-果”、“猪-沼-鱼”、“猪-沼-菜”等沼气综合利用模式,引导农村庭院经济发展。以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为载体,以畜禽粪便等有机废弃物为原料,发展大中型沼气工程。积极示范推广太阳能日光温室、太阳能热水器和太阳能光伏发电。
六、生态型农业旅游业
围绕面向长三角区域,打造运动健康休闲中心的总体目标,依托我市丰富的农业资源和特色产业,开发集生产、观光、休闲、教育于一体的特色乡村休闲旅游,如森林公园、湿地旅游、休闲渔业、生态观光、果品观光与采摘、农家乐、休闲度假等;发展创意农业,重点发展农业节庆、生态修复、培养新奇特农产品、数字农业和精准农业等,培育发展生态型农业旅游业。到2017年,重点规划建设16个休闲农庄群,如濮塘度假区、向山林果区、大青山风景区(含护河园艺村)、横山风景区、牧牛湖周边、大陇及双龙潭、湖阳与乌溪、江心洲度假区、昭关景区、褒禅山景区、太湖山景区、香泉湖景区、鸡笼山景区、驷马河及绰庙、清溪与林头、善厚与西埠景区。
作者:孙采菱 王华银 单位:马鞍山市佳山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马鞍山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三)
一、果园高效生态农业栽培模式
1、果园生草覆盖
(一)果园生草栽培草种选择的原则
(1)根据当地的环境条件,选择适应性和抗逆性较好的草种。草种栽培能否成功取决于其对环境的适应性。我国地域辽阔,气候、土壤条件差异很大,因此,各地要根据当地的情况选择适宜的草种。如南方果树产区,特别是红黄壤地区,土壤瘠薄酸性,春夏多雨,水土流失严重,夏秋高温连旱,则应选择耐瘠薄、耐高温干旱、水土保持性能好、适应酸性土壤生长的草种,如百喜草、恋风草、黑麦草等。北方果树产区冬季寒冷,降雨量少,土壤盐碱化,应选择耐寒、耐旱、耐盐碱的草种,如苜蓿、草木樨、结缕草等。(2)增加果园土壤肥力。我国果园长期以来主要以清耕为主,并同时施入大量的化肥,致使土壤板结,肥力不足。因此,增加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肥力是果园生草栽培的主要目的之一。这就需要选择生长快,鲜草产量高,富集养分能力强,易腐烂的草种,有利于土壤腐殖质和土壤有机无机复合胶体的形成,这样才能从物理、化学、生物性状等多方面改善土壤肥力。(3)草种易栽培管理、节省劳动力。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即将进入老龄化社会。劳动力短缺是中国农业面临的严重的问题之一。通过果园生草的方法可以减少清除杂草所需的劳动力。在果园生草时,要选择容易栽培管理的草种。要具有以下几个优点:①繁殖容易,在与果园杂草竞争中具有优势,减少去除杂草所用的劳动力;②耐践踏,再生能力强;③容易控制,便于利用人工或机械去除。(4)草本身不滋生果园病虫,且有利于果园预防病虫害。在草种的选择过程中,要选择与果树无共同病虫害的草种,最好能够预防和防止果树病虫害的草种。我国南方橘园种植藿香蓟,因其花粉是柑橘红蜘蛛的天敌捕食螨的食料来源之一,所以有利于保护和促进捕食螨的繁殖,从而降低红蜘蛛的发生与为害。有研究表明,果园实行自然生草,由于提供了害虫天敌的食料和栖息场所,也可以减轻多种害虫的为害。
(二)果园生草栽培的形式与方式
果园生草的形式主要有两种,行间生草和全园生草(树盘除外)。肥水供应条件差或幼龄果园采用行间生草,避免草果争肥争水;肥水供应较充足的成龄树果园采用全园生草。果园生草的方式主要有自然生草和人工生草。当地乡土草种能够形成自然群落的条件下采用自然生草的方法。自然生草具有更丰富的植物群落,在水分利用、果树产量与品质等方面更有利于生产,且省工、省力。自然生草的良性杂草有蓄留稗、马唐、霍香蓟、蒲公英、狗尾草、结缕草、猫尾草、草木樨、紫花苜蓿等良性杂草。人工种草应选择一些易人工种植、适应性强、鲜草量大、矮秆、浅根性、有利于害虫天敌滋生繁殖的草种,如黑麦草、红三叶、白三叶、紫云英、酢浆草等。可种植单一草种,也可两种或多种草混种。豆科与禾本科混种,对改良土壤有良好的作用。
2、果园与药用植物套作
果树是多年生的木本和草本植物。木本果树童期较长,少则2~3年,长则10~15年。所以在这段时间内,可以合理的套作中药材品种,达到以短养长、增加收益的目的。要注意药材品种的选择,并合理地安排好不同果龄选种适宜的中药材。药材株型较小、茎杆低矮、较喜阳。在前2~3年里,在行距中套种桔梗、板蓝根、金银花、蒲公英、西红花、细辛等品种。此后,随着果树树冠的逐渐增大,行距中已形成较荫蔽的环境,应种植喜阴的中药材品种,如旱半夏、紫胡、天南星、黄莲、牛蒡、决明、独活、苍术等。和兆华等研究认为在漾濞泡核桃间作中药材作物,如当归、党参、续断、川乌、云南重楼、白芨等。漾濞泡核桃下种植中药材形成了中药材为短,当年见效,漾濞泡核桃为长,以短养长,互相促进的关系,提高了核桃园的复种指数,比纯核桃园效益增加4.29万元/hm2,提高95.3%,且间作中药材的核桃树生长快,平均胸径的增长率达到5.9%,比纯核桃园的核桃树平均胸径增加2.7%。薄壳山核桃是高大乔木,成龄结果树株行距较大,南京绿宙薄壳山核桃科技有限公司和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认为,石蒜是薄壳山核桃间作的最佳药用植物。薄壳山核桃与石蒜物候期相反,呈现出相辅相成。薄壳山核桃间作石蒜,石蒜属植物的叶和花凋谢后,枯萎回归土壤,且不留任何痕迹,为其自身和薄壳山核桃提供有机营养。薄壳山核桃间作石蒜属植物,由于石蒜属植物在冬季和早春生长发育,不仅可以为凄凉的冬季增加美的色彩,并且可以保护环境,防止水土流失,保持生态平衡。两种作物栽培管理技术水平较低。
3、果园与大田作物、蔬菜套作模式
已有大量的研究表明,果园不仅可以套作大田作物,如小麦、花生、甘蔗等,而且可以套作蔬菜作物,如辣椒、白菜、萝卜、西瓜等。张凤勇等研究认为在幼龄果园可以套作花生、西瓜、红薯、小麦,均可以作为间作物而在行间种植,对苹果幼树生长发育的负面影响很少,并且都能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余文中等对猕猴桃果园套作辣椒高效栽培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该模式下,每667m2收干辣椒90.52kg左右、猕猴桃增产739.08kg、增产15.38%;每667m2果园总收入8146.54元,较猕猴桃单作增收2533.90元左右,经济效益提高45.15%,既减少了化学农药施用,降低成本,又达到对果园病虫害的防治效果。幼龄桃园合理套作辣椒-白菜(萝卜),每年平均增加收入73880.25元/hm2;果树比对照干径、株高、冠幅平均分别增加16.2%、14.5%、12.5%。幼龄果园合理套作蔬菜模式,可以达到以短养长、增加农民收入的目标,实现果园早结丰产。王自力等在4~5年的果园(梨园、李子园、枣园、葡萄园)种植甘蔗,能够充分利用空闲土地,由于薯蔓的生长和覆盖,提高了水分的利用效率,同时能够压制杂草,减轻病虫害的发生,减少果园的用药量,对果树不仅无害,反而有益,经过在生产上应用果园套种甘薯,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均好。
二、果园生态农业的优点
1、可以减少水土流失
果园发展生态农业,可以减缓雨水径流,减少水土流失,对山坡地和沙滩地效果尤为明显。在山地果园中合理套种牧草,其发生径流次数减少11.4%,径流量则降低98.7%。意大利的山地矮化桃园,3年一直采用全园生草防止水土流失,成为当地唯一能够持续发展的生态果园,乌克兰10年期苹果园生草,土壤透水吸水提高2倍,有效防御了土壤侵蚀。广东省鹤山市的赤红壤坡地,幼龄果园间作牧草的平均地表径流量分别比裸地对照降低47.47%,平均土壤侵蚀量分别比对照减少73.46%。张名铭等研究表明,橘园采用爬地蓝与自然生草,年水土流失量分别比清耕对照降低41.2%和272.8%。
2、可以改良土壤
土壤是果园的载体,土壤质量对于果实的产量和品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持续清耕导致果园土壤板结,结构破坏,氧扩散减少,生物多样性衰减,微生物活性降低,这些物理的、化学的及生物学的土壤退化,不仅降低果园土壤现有的和潜在的生产力,而且导致或加剧土壤质量下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果园生草和果树虽然竞争水分,但具有调蓄的作用。黄土高原旱地苹果园,无论是丰水年还是欠水年,生草对40~80cm土层均具有调蓄作用。生草处理较清耕处理提高土壤饱和贮水量、吸持贮水量及滞留贮水量。(2)果园生草可以改善土壤的热量状况,起到平衡地温的作用。生草后进行适时刈割覆盖,具有夏季降温和冬季增温的双重作用。(3)生草可以使土壤容重降低、孔隙度增加、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升高,且随着生草年限的增加,土壤物理性状改善越显著,土壤的入渗性能和持水能力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4)果园生草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从而改善土壤理化性质。生草栽培增加了土壤中水解氮、速效磷及速效钾含量,具有活化土壤中的有机态氮、磷、钾的功能,利于果树对氮、磷、钾营养元素的吸收利用。(5)果园生草提高了果园微生物数量与活性,微生物种群的变化与草的种类及生长状况关系密切。(6)生草栽培提高了果园土壤碱性磷酸酶、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几丁质酶、纤维素酶、葡萄糖苷酶和氨基葡萄糖苷酶的活性,随着生草年限的增加土壤酶活性均呈升高趋势,草种的种类影响酶的活性。
3、利于果树正常生长发育,改善果实品质
已有研究表明,果园生草有利于树体的生长。生草栽培可以促进龙眼树的生长,与清耕果园相比,干周和冠幅的增长率分别提高31.70%~57.12%和142.34%~248.18%。生草栽培可极显著提高李树新梢生长量,叶片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生草果园中的短枝比例明显高于清耕,利于生殖生长,生草的第3年中、短枝比例平均增加33.4%,第6年平均增加34.9%。生草果园可以调节气温,改善小气候条件。盛夏季节,人工种草果园的树冠内膛温度比不种草的果园低3~5℃,利于果树正常生长发育。生草可减少果实病害的发生,改善果实品质,从而提高其加工品的质量。适宜牧草保护繁衍了果树害虫的天敌,如七星瓢虫等,可有效抑制蚜虫、叶螨、红蜘蛛等,达到生态治虫的目的。
作者:张计育 莫正海 黄胜男 郭忠仁 单位: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四)
一、发展生态农业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唯一出路
(1)进一步促进农业生产的基础地位的提高,不断扩展和完善农业生产的多功能,不断提高农村的就业率,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提高幸福指数。
(2)进一步优化农业发展的战略和方向,科学合理地利用环境,不断加快适合我国基本国情的现代化农业的快速发展。我国是农业大国,传统的农业耕作方式根深蒂固,对农业生态环境的认识还远远不够,农业资源短缺,城镇化发展的步伐较慢,这些因素的存在,让一些急功近利的人,只为求得眼前暂时的利益,而不惜牺牲长远的利益,放任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使生态环境雪上加霜,大伤元气。各级政府必须具备前瞻性的认识,通过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建立农业生态安全体系、科教兴农、控制农村人口数量、制定完善环境法规等有效措施,才能确保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众所周知,现阶段我国农业生产已经取得了优异的成果,但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在发展地方经济和推动新农村社区建设中,我们的生态系统保障不够有力,生态环境恶化的现象还屡见不鲜。因此,近段时期以来,我们面临生态环境的挑战,仍然相当严峻。我国是世界上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同时也是农业大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快慢,直接影响到社会和经济的运行。长期以来,由于人口膨胀、观念滞后、资源短缺和生产力水平的相对滞后,我国的生态环境还是存在很大的问题。所以,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和主导模式是生态农业。
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探索和研究
据有关资料记载,我国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探讨及研究,只有20多年的历程,较发达国家来说,起步较晚。在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开始,经过一番研究摸索,逐渐触及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领域。我国的生态农业除了更强调和突出生态学原理指导外,还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提出了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相互协调、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对策和行动方案,标志着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和实践进入新的阶段。农业可持续发展是“科学技术能力、政府调控行为、社会公众参与”三位一体的复杂系统工程,是我国理论界对世界农业文化理论的卓越贡献。在21世纪,我国农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一是必须继续加强对这一体系的深入研究,二是必须以动态综合平衡为纽带,保护自然坏境,做到人和自然界的和谐相处,免遭大自然的惩罚。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是“发展度、协调度、持续度”的综合反映和内在统一。后来这一学说得到世界有识之士的广泛认同,奠定了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的坚实基础。
(五)
一、西藏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化的优势分析
1.丰富的自然资源,使西藏的生态农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西藏地区有着极其丰富的地表水资源,它主要包括河流和湖泊。在西藏众多的河流中,流域面积大于10000万平方千米的有20余条,大于2000平方千米的有100条以上。虽然西藏水资源丰富,但是利用较为困难,一是水力资源好的地区,交通条件不方便,开发难度大;二是许多河流和湖泊为季节性河流,水流的补给靠冰山的融化和降水,由此决定了水流量的不均衡和不确定性。此外,西藏地区还有丰富多样的生物资源,据统计,在西藏辽阔额土地上,有哺乳动物142种,鸟类488种,爬行类5为5种,两栖类45种,鱼类68种,昆虫类2305种。这些无疑为发展西藏的特色农业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后备资源,使西藏地区具有巨大的生态农业的发展潜力。
2.西藏地区特色农业产业展现优势,为生态农业产业化提供了良好条件。西藏始终坚持“优势区域、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发展”的思路,集中资金、技术,其中在“十五”期间和“十一五”期间分别实施了173项和383项农牧业产业开发项目,重点支持优质青稞、牦牛、白绒山羊、藏猪、藏鸡、藏药材等有特色、有市场的生产基地建设。到2010年,新增特色农牧业生产基地250多个,形成了7个特色产业带,比如西藏藏缘青稞酒业有限公司,该公司成立于2004年1月,以“公司+基地+农户”产业模式运营,拥有青稞原料基地2万亩,8000吨青稞酒窖池流水线一条,年转化青稞6000吨,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有效地促进了西藏特色产业的发展现已有藏缘牌传统青稞酒、藏窖坊系列青稞白酒、虫草青稞酒、藏红花青稞酒、青稞精粮等系列产品。
3.西部大开发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为西藏生态农业产业化提供政策性支持。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农业已由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由数量保障提升到了需求的多样性和多层次性上。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是中央为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而采取的战略措施,为西藏地区生态农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为生态农业产业化的道路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性支持。西藏地区应贯彻中央关于西部大开发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政策措施,采取一切积极措施促进经济发展,走生态农业产业化之路。
二、西藏地区生态农业产业化的现状
1.西藏生态农业品牌不断发展壮大。目前,西藏通过有机食品认证的企业有1家,即西藏圣鹿科技农业股份有限公司,获证产品达12个。通过绿色食品认证的企业共有4家,分别是西藏圣鹿科技农业股份有限公司、西藏圣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西藏山南雅拉香布实业有限责任公司、西藏山南雅砻绿色畜禽有限责任公司,获证产品达23个。
2.龙头企业不断壮大,辐射带动能力逐渐显现。多年来,西藏各级政府不断完善政策措施,切实加强指导服务,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截至2012年,全区共有农牧业龙头企业76家,龙头企业中,13家为自治区级(其中6家为部级),63家为地区级龙头企业,其中西藏地区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达24家,在形成“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上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3.农牧业科技进一步推广,增产增效作用明显。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发展生态农业同样也离不开科技。“十一五”期间,全区加大对农牧民的培训,建立健全了人才培养体系,促进了农牧业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理念在农牧区的广泛推广。同时,不断加大农牧业生态示范园区与弄祖巫良种繁育基地的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三、西藏地区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农业科技水平低影响了西藏地区生态农业产业化。和常规的农业产业化相比,生态农业不仅要注重经济效益而且还要注重生态效益,要在生产过程中进行环境污染的控制、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这就对工艺和生产技术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西藏由于其特殊的地理,自然环境以及其特殊的经济背景使得农业科技水平偏低,实现生态农业的产业化相对困难。
2.劳动力综合素质普遍偏低以及人才的缺乏影响了西藏地区生态农业产业化。实现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人口总量能够得到有效控制,且文化素质不断提高。现阶段来看,西藏地区教育水平普遍偏低,农牧民科技文化素质远远满足不了生态农业发展的需要,这已成为制约西藏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
3.生态农业产业发展资金、技术等要素投入不足影响了西藏地区生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以及农产品基地的建设都需要大量的资金做支撑,近年来,西藏为加快农业产业化的步伐,对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资金的投入力度不断增加,对科技的投入力度也在不断加大,但是由于西藏地方财政有限,可用资金很少,难以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力,而依靠金融贷款的财政资金来源因为金融机构潜在的内部风险以及诚信体系建设的缺失,使得金融对西藏生态农业及产业化经营的支持显得力不从心。
四、西藏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建议
1.依托资源优势,建立生态农业生产基地。生产基地的建设是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基础,也是西藏农业经济发展的生力军。首先,鼓励龙头企业和专业大户等经营主体选择有生产优势的区域进行集中连片的开发。其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发展具有区域特色和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比如加大牛羊肉、乳制品等加工基地的建设,建设藏东南天然有机食品培育基地及产品加工基地等。第三,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产业优势逐渐培育集中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为一体的高原生态种养基地。
2.提高组织化程度。由于西藏农牧民的进行生产的规模小、技术水平不高,产品单一,很难满足市场的需求。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们要在农户之间建立合作组织,并且加强合作组织(包括中介组织)同政府各部门的协作。政府可以采取会议、广播、电视、专栏等形式,大力宣传合作组织,鼓励同行业协会联合经营,增强农民的市场谈判能力,提高农户的抗御风险能力。
3.政府要为生态农业产业化保驾护航。西藏目前生态农业产业化的水平还仍处于起步阶段,政府的扶持显得十分重要,生态农业产业化是一项复杂的生态工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为西藏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在资金方面,政府应该利用贷款利率优惠政策和依靠各兄弟省市的扶持来发展龙头企业,并且不断鼓励各大企业和个体农户参与进来,形成以政府、企业、农户和信贷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生态农业投入机制。
4.借鉴其他地区生态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的经验。在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有很多成功的范例,例如南平市的肉鸡产业,它的发展主要就是依托光泽县圣农集团公司,使种养加工形成共生互补的产业链,有效地带动了肉鸡产业的发展,并且促进了当地及周边地区农民的增产增收。同样,在西藏,牦牛、白绒山羊、藏鸡等的生产加工也可以效仿此类做法,不仅可以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提高劳动生产率,还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作者:章冬慧 单位:陕西西藏民族学院
(六)
一、政策方面不够完善
生态农业想要得到真正的普及与发展,就离不开政府行之有效地政策刺激机制和保障体制。虽然我们现在的农村经济改革取得了成功,但对于在生态农业政策的贯彻方面,还是有许多值得完善的地方。因为有些地方政府在政策的推广不到位,使得农民不能对土地、水等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
二、农产品价格方面的因素,有时也成为制约生态农业发展的一个因素
对于一些贫困地区来说,食物的安全是最重要的,而对生活条件较好的农民来说,则较为看重经济效益,刺激他们从事农业生态的基本动力。
三、服务水平与能力的建设不能适应要求
对于生态农业的发展而言,服务与技术那是同等重要的。但就目前来看,还没有建立有效的服务体系,而在一些地方,更是无法向农民们提供优质的品种、幼苗以及肥料和技术支撑,信贷与信息服务上就更加不用说了。就说现在的信贷服务吧,那对许多地方的生态农业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对于从事生态农业的农民们来说,盈利可能往往在项目实施几年之后才能得到,因而在这种情况下,信贷服务就成是必不可少的。除此以外,信息服务也是当前制约生态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有效的信息服务会有益于农民及时调整生产结构,满足市场要求,获得较高的经济收益。要想动员广大的农民自觉自愿并能够自力更生地通过农业生态发展经济,能力建设自然就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四、农业的产业化水平不高
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才是发展生态农业的根本目的。而现在的很多农村,仍然把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一项紧迫的任务,因为仅仅依靠种植业的发展,是很难获得较高的经济收益的。随着中国加入WTO,不仅迎来了新的机遇,也迎来了新的挑战,一些问题也随之而来了,其中,农业的产业化无疑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而人口问题更加是中国社会发展中不可忽视问题之一。据估计,到2030年前后,中国人口将达到16亿。土地资源相对短缺,耕地面积还在不断减少,而人口在继续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也已经成为困扰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障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也必须通过在生态农业中延长产业链、促进农业的产业化水平来实现。
五、组织建设存在着不足
在生态农业的发展过程中,组织建设也是方面。正如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其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所指出的那样,新的挑战和问题的综合与相互依赖的特征,与当前的组织机构的特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为这些机构往往是独立而片面,与某些狭隘决策过程密切相关。我们当前的生态农业,也同样存在这种组织建设的不足。
六、推广力度不够
虽然生态农业有着悠久的历史,政府也较为重视,但仍然没有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101个部级生态农业县与全国相比是一个非常小的数字。从总体而言,沉重的人口压力,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生态环境整体恶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农业的面源污染在许多地方还十分严重,水土流失、土地退化、荒漠化、水体和大气污染、森林和草地生态功能退化等,已经成为制约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从某种程度上说,目前的生态农业试点,还只不过是“星星之火”。但我们相信,只要大家不断努力,生态农业这一“星火”,一定能在中华大地形成“燎原”之势,成为中国生态环境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面对上述的种种问题,我们首先应该加强宣传,提高认识;其次,依靠科学技术,充分发挥科技人员引导作用;第三,扩宽投资渠道,加大投资力度,建设稳定的资金保障机制;第四,加强生态农业的组织管理,加快推广、监测等相关体系建设;第五,加快我国生态农业国际化进程;最后,大力推进生态农业产业化。
作者:李世楠 单位:黑龙江省农科院园艺分院
(七)
一、生态农业租赁形式的深度旅游开发的原因分析
(一)现代人对绿色食品的强烈需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食品的要求是越来越高,现在人们不仅要吃饱,而且要吃好,吃的健康。2008年三鹿毒奶粉事件的曝光将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近年来,地沟油、转基因食品安全事件不断爆出,将人们的视线再次聚焦于食品安全问题上。一方面是人们的食品安全观念不断提高,对食品的要求越来越高,一方面是食品安全的生产现状堪忧,所以如果能有一个能从源头抓起,既保证食品安全,又能让游客体验田园之乐,满足其旅游休闲需求的租赁模式的生态旅游肯定有市场。
(二)虚拟体验与现实体验的结合的前景。近年来,在网上的QQ农场、牧场以及偷菜种菜游戏火热异常,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探讨的现象。从文化上来说,这种农事游戏的火热正是对中国人思想的一种折射。因为这些游戏触动了中国人埋藏在内心深处的山水田园的情怀。尤其是最近30年来,中国的城市化高速发展,很多城市人本身就是由农民迁居而来。发改委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作的报告显示,2013年,城镇化率预期达到53.37%。而这正奠定了生态农业旅游的市场基础。另一方面,城市生活节奏快,生活压力高,这也要求人们要有一个压力发泄点,一个休闲度假的去处。同时互联网上QQ农场牧场和偷菜种菜游戏的火爆,也为生态农业的租赁形式开发奠定了心里准备基础。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这种游戏由网上搬带现实,将生态农业的开发与旅游也相结合。
二、开发构想
(一)选址。考虑到城市与农村的经济距离,开发生态农业旅游,地点最好选在大城市市郊,最好车程在1-3个小时之间,以方便游客当天往返为标准。其一,大城市是一个地区的经济中心,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是重要的旅游客源地;其二,在大城市边缘区发展观光农业,不仅有着较好的获取信息和信息的区位优势,而且有着较好的电信通讯、报刊电视、计算机网络等基础配套条件优势。其三,农业项目和基地的前期建设和建成后的扩展都需要大量的资金。由于边缘区毗邻城市,更容易让投资者了解到投资的前景,坚定投资者的信心,从而更容易获得多种渠道的资金投入,有更多的融资渠道[]
(二)项目开发。在开发生态农业旅游时,可以将土地分成若干小份,分别卖给城市里想拥有土地的城市市民,颁发证书,即地主证。当然,游客得到的只是该份土地的一年或者几年内的土地经营权。此时拥有土地的城市游客就可以凭自己的意愿种植作物,体验农耕之乐。当然如果游客没有时间经常过来管理,农场主也可以代为耕种、管理和收割。
(三)市场营销。打造自己的品牌,突出自己的特色,即“自给自足有机食品生产、回归传统中国山水田园的生活”。品牌价值又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其一,是有机食品的种植与生产,提供安全无污染的有机食品;其二,传统中国诗酒田园的度假休闲生活。其次可以采用会员制营销,让每个有地主证的游客都可以有自己的庄园。让每个拥有庄园的游客都能享受到尊贵服务。再次,建立良好的营销渠道,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团队或者公司集体拓展的庄园。(四)种植管理。以有机原生态为主打品牌,从源头控制,从种子的选取,肥料的选择,播种,病虫害管理一直到收割的各个环节,严格控制把关,真正做到绿色无污染,有机原生态生产。(五)在信息管理方面。通过QQ、微信、MSN等现代通信手段,可以随时的把作物生长的态势,庄园种植方式、管理手段直观的反应给租地的游客。加强庄园与游客之间的联系。(六)后期运作。在作物成熟之后,则可以根据不同作物分为两种情况。其一,如果游客种植的是粮食,则可以将这些绿色放心的粮食磨成的有机面粉一次性打包送到游客家中;如果种植的是蔬菜,则可以在蔬菜成熟期的1-3个月之间,定期将这些由游客亲手种植的放心的蔬菜分批送往游客家中。当然,应该积极鼓励游客以住宅小区或者亲戚朋友组团的方式租地种菜,这样既可以减轻送货的压力,又可以在蔬菜成熟期内,游客可以吃到自己种植的安全放心的蔬菜。
三、开发前景的SWOT分析
(一)优势
1主打品牌优势中国当今堪忧的食品安全现状以及人们食品安全意识不断提高给本行业提供了及其广阔的市场前景。以“提供有机安全食品,回归诗酒田园的生活”为主打品牌,则很好的迎合了人们当今的需求。2成本低,收益高田地被游客承包后,其田里产的蔬菜粮食可以自动被游客消费,因为游客相信自己的东西,品牌打开后,也可自己种粮食蔬菜,鼓励游客购买或者给游客送货上门。3客源及潜在市场丰富其一,中国的城镇化快速发展,城镇人口不断扩大,为该项目提供了大量的客源市场。其二,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生活和工作的节奏快,压力大,常年奔波于高楼大厦、钢筋水泥之间,十分渴望在节假日亲近自然、愉悦身心、放松心情和休闲度假。
(二)劣势
其一在于市场营销方面,前期打开市场的公关投入应该会比较大,如何让市场快速的了解并接受这个创意及产品。其二,如果蔬菜及粮食的送货上门,前期运输成本应该会比较大。
(三)机会
1市场上流行的观光旅游产品已经不能满足游客的休闲度假需求。现今旅游已经朝着更多的参与性的深度旅游方面发展。2现今市场上大量的农家乐项目,都是分散经营,形不成规模。其二是农家乐的服务水平低,食品安全意识低,让游客在游玩的时不能尽兴。其三农家乐产品同质化严重,没有自己的特色。3度假村的物价水平很高,不适合大众游客的消费。本项目所倡导的就是为大众游客提供一个安全舒适而又价格合理性价比高的旅游度假产品。
(四)威胁
大城市周边有很多类似度假村的休闲度假项目,休闲度假是一个趋势,也是未来旅游市场竞争的一个焦点。
作者:周豪 单位:渤海大学旅游学院
(八)
一、我国生态农业发展道路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农业经济在人们的心目中已经根深蒂固,所谓“男耕女织”、“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这都造成了对农业的一种最原始的认识,农民自己对农业的认识是耕作、收获。没有意识到其生态性以及农业具有带动一系列产业链的作用,单单将农业认为是人为了吃饭而必须进行的一种劳作。而城市人一般对农村、农业都持一种鄙夷的态度,似乎提到“农”就显得特别的低下而没有身份和位置,尽管“三农”问题的提出,从上层建筑方面对农业问题进行了一定的重视,但是依旧有些无法改变的偏见,所以很多人都喜欢到城市打工,都争着想脱掉“农”的帽子,这对生态农业的发展也是不利的。
二、我国生态农业发展道路的思路
1、加大对生态农业的技术投入及资金投入
农村中技术水平的低下大多还是由于对于农业的技术投入及资金投入的不足造成,我们要走出一条科技带动农业的道路,使科技带动农业发展,让农业也跟科技联系起来,走一条科技化的农业发展道路。例如,可以对于一些农产品的质量进行检测,培育出一些高产高质农产品,同时还可以对一些农业技术进行发展,如进行一些生态食用菌的培育和一些无土农作物培育,进而解决土地资源不足等问题。应该加大对农业资金的投入,利用这些资金引进一批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同时可以根据农业的发展特点,使农业也走向市场,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利用农业的特点可以带动农村中养殖业的发展,还可以带动农村中特色农业的发展,种植本地特色的农产品,例如一些稀少的甜玉米,相对可以带动当地的旅游和餐饮业的发展。除此以外,还可以利用这些资金对农业技术人才进行引进,人才是生态农业发展必不可少的方面,可以利用人才对生态农业进行技术指导和改进,对农业的发展进行一些策略上的帮助。
2、改变人们的思想意识和改善农业生产环境
传统的人们对于农村的那种排斥和轻视是依旧存在的,似乎农村永远跟愚昧联系在一起,人们有了这种意识对于农业的重要作用也往往会忽视,这样对于生态农业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要改变这种意识首先应该改善农村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就要对农村以前的发展环境进行改变,改变人们进行农业劳作的意识形态,如改变以前那种盲目垦荒、盲目的进行土地的开发而不顾生态环境的行为,使农业生产的环境相对稳定。同时还要改善农村中社会服务的基础设施,使人们不再对农村的基础设施失望,使农村的人们可以享受到完善的基础设施,这样才能够激发人们进行农业劳作的兴趣,也可以吸引一部分农业科技的人才到农村来,为农业的发展做出贡献。除此之外,就是改变农村的粗放型的生产方式为密集型的农业生产方式,让农业也进入市场,去进行市场的考验,在市场上进行产品的改进,进行技术的革新。
三、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对农业更加重视,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道路是势在必行的,我们要走出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生态农业发展道路。
作者:于家和 单位:东辽县凌云乡农村经营管理站
(九)
一、山东省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的科技含量低将传统优良的农业技术与现代化的先进技术相结合而进行的农业产业化生产,具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近几年山东省的生态农业产业化技术虽然在实际的生态农业应用中得到了一定效果,但是与预定的目标还是存在很大的差距。主要的问题是:生态农业产业化的整体技术含量低,没有对典型的发展模式进行深入的研究;地区性的生态农业产业化规划方案、技术水平以及产品质量标准不够达标;生态农业产业化的技术开发、市场推广力度还不够,这些都是影响山东省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因素。
2、生态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
(1)缺乏能够提供准确的可供参考的数据信息服务体系在山东省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存在信息量不足、数据信息不能及时流畅传递、信息数据公布不及时以及信息失误率高等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都会影响生产者对市场需求信息形成错误的认识与估计,最终不利于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阻碍农民收益的增加。
(2)农产品运销链不够完善通畅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兴旺发展以及农产品出售率都与高效的运销链条分不开。长时间以来,山东省一直在为农产品的运销寻找适合的途径,在这个过程中也找到了不少成功的高效的经验与方法。但是农产品市场依然存在不集中、规模小以及层次低等问题。
(3)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不高第一,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新时期,单一的小农经济已经无法与变化多端的市场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了;第二,以农户为基本单位的小生产,很难在农产品的品种、数量、质量、和供应时间上满足加工企业与运输企业的要求,农产品经常会出现供不应求或者是产品滞销的波动状态。
二、山东省生态农业产业化的主要对策
1、遵循生态农业建设的原则
在制定发展目标的时候,需要坚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一观念,在和谐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重目标。在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促进农业发展和提高农业经济收益,还要保护好生态环境。有一条基本的原理是在生产过程中必须要坚持的:从整体出发、协调、循环。关注生态系统内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影响与作用,保护原有的生态系统,按照循环再利用的原理进行生产活动。一方面需要重视农业中传统的优良技术的应用,另一方面要充分地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以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多重目标作为依据,从系统的角度出发,根据各个地区不同的生态环境与特征合理地使用各项生产技术,发挥出整体的优势。注重农林牧渔业的大系统的结构完善和优化,促进各个子系统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生态农业产业化体系。既要重视每一个不同的行业与部门功能的有效发挥,又要注重不同层次、不同部门以及不同区域之间的有效协作,以此来形成一个生态农业的有机综合体系。
2、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同时注重政府的调控作用
在生态农业产业的不断发展完善中,始终要做到的就是要将市场这一风向标把握好,要充分地利用它来促进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促进新的组织形式的形成,让市场自主发挥其对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进行资源合理配置的决定性作用。要了解市场的需求,根据市场需求及其发展变化规律制定发展政策,鼓励各个生产单位通过充分利用已有的条件与优势发展适合自己的产业,制定自己的发展规划。此外,政府部门也要在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充分地发挥调控引导作用,履行自己的职责,对各个不同生产单位给以及时的引导与鼓励,并在政策与资金上给予适当的支持。不过一定要注意在发挥作用的时候把握好支点,不要一味地只看重市场经济效益而忽略了生态环境。政府在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制定方针政策、保护生态环境、明确法律和法规等方式,发挥政策能力、协调能力、调控能力、检查监督和服务能力来促进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3、重视不同区域的比较优势
区域比较优势除丰富的自然资源之外,还有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繁华广阔的市场、先进的生产技术设备、强大的生产规模以及专业技术能力。区域优势最后会通过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表现出来。此外,比较优势会因为内部与外界的变化出现不同的形式,因此各个地区应该根据地区特征进行生态农业产业化整体结构的调整与完善,要求不同区域要根据自身的优势发展各具特色的生态农业产业。如黄三角生态农业经济区、沿海蓝色生态农业经济区、内陆生态农业经济区等。
4、加大生态农业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推广力度
生态农业技术,是指根据生态学、生物学和农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及生产实践经验而发展起来的有关生态农业的各种方法和技能,它有着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如农林牧副渔一体化,种植、养殖、加工相结合的配套综合生态工程技术;农村能源开发技术;立体生产技术;有机物多层次利用技术;节水技术;引入新品种,充实生态位技术;微生物生态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等。所有这些应进一步加大研制开发和应用推广力度,为生态农业发展提供先进适用的生产技术。
5、进一步完善生态农业产业化体系建设完善高效的生态农业产业化服务体系,对生态农业的发展会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对农户以及各农业生产单位在农业产业化的转型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目前,要在生态农业生产技术应用推广、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农产品运销体系和农民组织化程度提高上进一步完善,为生态农业发展创造有利外部环境。
作者:张建武 单位:山东农业工程学院
(十)
一、山西生态农业建设现状
山西省各地在生态农业建设中,充分考虑经营地区自然条件的特点,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确定生态农业发展目标,提出具体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1、种植—食用菌—沼气模式
在生态农业建设中,把发展食用菌纳入循环利用中,形成“种植—食用菌—沼气”模式,使大量的农副产品由落后的一次利用,变为多次循环利用,既解决了肥料、饲料的矛盾,又变废为宝,增产增值,从而提高了生态经济效益。
2、企业参与发展模式
现代农业发展本着以抓优势区布局和龙头企业共同发展的方式,实现农林畜牧业全面发展,同时实现蔬菜与果品产业链的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基地建设,当前在建设中也采取了一些具体措施:①建设了部分农业示范园区项目,在实际运营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确定了一批重点扶持企业名单。②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山西特色农产品博览会,贸易额达到242亿元,项目引资262项。③建立农业与旅游业、加工企业之间的联系,同时利用制度优势,确定现代农业建设基地发展规划,扶持地方名优特企业,发展地区名牌产品,扩大生态农业建设地区的宣传力度。
二、山西生态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
(1)全省土地资源差异大
山西土地总面积15.8×104km2,其中耕地面积379.3×104hm2,林地面积365.5×104hm2,牧草地、水域用地和未利用地分别占全省总面积的30.6%、23.3%、5.4%和32.1%。
(2)环境污染问题严重
环境污染治理困难,其中包括4个方面的原因:①耕地破坏非常严重。相关资料统计结果显示,煤矿塌陷区达到了2000km2,电力设施建设与占用土地量达到了20×104hm2以上,其中耕地面积占到总面积的6成以上。②资源过度开发现象突出。由于人们对森林以及资源需求量的不断增加,使山西省大量森林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在所有发生水土流失的地区,耕地面积仅占到了60%,土地生产率下降,生态条件退化。③企业“三废”污染严重。一些企业管理不规范,乱排、乱放废渣,对空气、土地、河流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有的甚至排放出一些有毒物质,使局部区域生态平衡遭到破坏。④不当的农业栽培方式导致环境污染严重。在农田中,长期使用农膜、农药、化肥,导致土地有机质含量下降,生产能力下降。同样,这些化学物质还会通过土壤及植物吸收,进入与人类有关的食物链,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2、政府部门思想不到位
一些机构和政府部门对发展生态农业不重视,对生态农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概念、作用、相互联系和矛盾认识不到位。生态农业的发展需要多个政府部门与相关企业的参与,而现在好多企业这方面的技术不成熟,技术上无法保障。2.3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在生态农业实际发展中,虽然农产品的质量获得了有效提高,但是由于产量低和出售价格高,使得人们的生产积极性下降严重。如果没有一系列的政策保障,生产商就不能更好地获利,推广生态农业的积极性就不高,生态农业就不能得到更好的推广。
三、对策与建议
1、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
国外生态农业的理论基础、市场需求、质量监控等一系列的工作都相当成熟,山西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借鉴国外已有的成熟经验,加速推进全省生态农业的发展。
2、转变观念和农业生产方式
通过广泛采用农林牧一体化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根据山西省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以及区位优势,充分发掘当地的自然资源潜力,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业产业。通过管理制度创新,形成一个稳定的生态农业发展环境,以实现生态农业的良性发展。
(1)土石山行政区综合开发模式
山西省东部土石丘陵山区在生态农业建设中,主要运用以县、乡、村为单元的生态经济综合开发模式。在进行农业用地设计与规划中,应充分考虑当地农民的积极性问题,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确定农业种植模式,优化产业结构,改善农业生产的生态环境条件。
(2)生态庭院模式
充分利用庭院空地、工余时间和家庭辅助劳力,发展生态庭院经济。为了提高土、水、肥和光热气资源的利用率,庭院种植业和养殖业主要是立体式的,大多是周围种植用材树,里面种植果树、蔬菜、花卉、药材等,同时养鸡和蚯蚓等。为了实现废物资源化和增加经营项目,应同时运用多级循环模式,常见的有粮—猪—肥—粮,种植—加工—养殖—种植等循环。庭院经济大多是综合型的,农林牧、种养加、粮果菜、产加销全面发展。
(3)发展现代农业经营模式
充分挖掘、利用县域文化旅游资源,推动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打造县域旅游精品,大力发展“生态游”、“农家游”等乡村旅游。加大城乡生态建设力度,严格实施环境容量和总量控制,积极发展低碳、环保产业,加快生态省建设步伐,搞好农村环境保护。
3、生态农业发展保障体系建设
(1)法律保障
制定符合山西省实际情况的法律法规,包括一些指标体系、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和质量安全体系、动植物疫苗防控体系,以及有机市场管理、生态示范基地建设管理、绿色农产品等各项法规,制定符合要求的各种认证、使用标准和体系。
(2)科技体系
建设现代农业,投入是基本保障,科技是根本出路。这些都需要引进先进技术,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道路。抓好环保农业技术措施在生产中的应用,发展节水灌溉技术与设施农业技术,加强新研究成果在农业生产中的推广与应用,引选和培育技术含量高、社会效益好的高科技产品。
(3)社会服务化体系
农业论文 篇四
1.教材选取的随意性与主观性。
教学成败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是对教材的选取,国际贸易课程的教材仅国内出版的就可谓是汗牛充栋,编著者众多,不仅良莠不齐,而且难易程度不一;如果教材选择适当可事半功倍,否则可能误导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学习与掌握。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情况而言,教师在选取教材时,并未较多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更不会考虑该门学科对学生的长远影响;往往选取的标准是主要偏重个人偏好,尤其是倾向于挑选容易讲解的教材,做到最大可能地节约个人精力和投入;并且一旦选定教材在若干年内都不进行更换和调整,而多数教材的更新速度是缓慢的,但是教学内容却一如既往地按照选定不变的教材年复一年地讲授,也很少进行课件的更新与补充。而在学生这一方面,为了考试顺利通过,多数人过分依赖制定教材,即使有推荐的其他版本教材和辅助学习资料,学生通常也并不重视,结果,教学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2.实习环节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大学生实习是一项充分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活动,是教学在课外的体现与延伸,实习应根据所学专业进行相应的安排,进而检验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然而遗憾的是,当前很多高校对待大学生实习并不重视,或者让学生自己去找企业实习,或者学校统一安排,但却流于形式。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而言,由于是农业院校,具有很多农业方面的优势资源,比如实验与研究基地、优秀的农业科研队伍以及农业区位资源等等。所以,多年来我校贸易专业学生的实习方式主要是深入到周边的农村地区进行农户调研,采集相关数据信息,最后就具体农业领域相关的实际问题形成调研报告。可以说这种方式极好地锻炼了学生的实地调研能力,并使其亲身体验中国农村、农民与农业的发展现实,然而,弊端是与国际贸易专业理论偏离较多,无法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更甚者,由于我校长期以来形成的实习传统,导致贸易专业学生逐渐忽视国际贸易等核心基础课程的学习,严重影响了国贸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与质量提升。
3.学生经济学基础普遍薄弱且主观能动性不强。
国际贸易是以经济学为基础的,是经济学在国际范围内的应用。但是,农业院校由于其农学研究氛围浓郁,而经济学等基础学科发展相对滞后。因此,国贸专业学生的经济学基础普遍较为薄弱,这就成为在国际贸易学习中的绊脚石。同时,受到院校教师科研领域与学校优势资源的影响,贸易专业学生也较多倾向于纯农学的研究,而对与国际贸易直接或间接相关的研究并不十分感兴趣;结果导致,很多贸易专业学生在最后的毕业论文设计中选择国际经济学研究方向的寥寥无几,反而普遍在管理学或农学范畴内选题;长此以往,通过学生之间的跨届交流就形成了一种传统,而这种传统又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即由于毕业论文设计可以任意选题,导致他们更加不注重国际贸易的学习,仅仅是为了应付期末考试或是为了获得奖学金而进行的一种功利式的学习,也正是因为如此,多数学生过分依赖指定教材和课件,而并不关心是否获取了真知,没有学习热情,明显缺乏主观能动性。
二、国际贸易课程教学改革建议
1.更新教学内容。
(1)吸收最新的学科研究进展和科研成果。
国际贸易课程是一门既古老又年青的学科,国际贸易理论伴随西方经济学的发展而发展,同时,国际贸易实践活动不断地出现新形式、新趋势。于是,在针对学生的理论学习中,要注重学科前沿并及时更新到教学内容中去,比如新新贸易理论、新经济地理等近几年刚刚兴起同时又引起较多学者关注的新理论;同时,条件具备情况下,还应选择有代表性的前沿研究文献作为授课内容的一部分。
(2)突出“国际性”特色,同时更要注重结合中国国情。
国际贸易专业具有鲜明的“国际性”特色,课程要突出该方面是毋庸置疑的,但更值得强调的是结合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实际进行课程内容设计。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对外贸易高速发展,同时又不断地涌现新的问题,国际贸易理论在解释发达国家贸易实践方面无疑是较为成功的,但是否也能很好地解释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的情况呢?这些都应是授课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3)教学内容的更新与补充与教师的科研课题或研究兴趣相结合。
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高校教学与科研活动实际是相分离的,但实际上教学科研是可以融合互为一体和相互促进的。任课教师如能将自己的研究课题或研究兴趣融入教学过程中,不仅可以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能使其在该领域的研究越发成熟和深入;对于学生而言,一方面可了解到老师的研究兴趣,促使其更好地参与到教师的课题研究中来,从而更好地学习和掌握该学科;另一方面,也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对该学科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
2.改进教学方法。
(1)优化教学手段,促进教学手段现代化建设。
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如案例教学、音像教学、计算机模拟软件教学、开放式研讨等,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尤其应注重开发案例教学、计算机模拟技术与课堂研讨等形式,不仅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而且可促使其更好地掌握该学科的研究技术和手段,同时提升理论学习与研究能力。
(2)改进实习方法,加强实践环节训练。
理论联系实际是教学方法改革的核心原则,同时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检验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因此新的教学方法应注重将课堂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实现感性与理性认识的提升。有鉴于此,建议我校在实习环节应根据不同专业进行安排与设计,而不是采取一个模式“、一刀切”。就国贸专业学生而言,应安排去对外贸易企业或工商企业,以及海关、外管局、检验检疫局等政府职能部门观摩学习,建立几个稳定的实践型校外实习基地。
3.强化国际贸易教学的国际化理念。
(1)扩大与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可通过国际间与校际间的学者互访,开设贸易领域专家讲座的方式,让学生接触国内外最前沿的学科知识与信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已与国外很多院校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已建构起一个比较好的国际交流平台,只是较多集中于农经领域,在未来的发展中,应多注重在经济学、国际贸易等学科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同时,应多邀请国内知名院校的专家学者前来讲座,并采取计学分制的方式形成学生激励式参与。
(2)引进国外原版教材,尝试双语教学。
双语教学是提高国贸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方法,也是与国际接轨、适应经济全球化时代的需要。首先,对于教材的选取做到难易程度适中,同时为学生推荐辅助教材和学习资料;其次,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增强对教师的技能培训;最后,应合理设计课程体系,增设专业英语课程以辅助双语教学的顺利进行。
三、结语
农业论文 篇五
1.农业推广课上的任务驱动教学。
师生共同设计任务。(1)教师设计部分。综合考虑农业推广学科性质、高等职业院校开设此课程的目的、学生所在专业、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的特点及教学任务设计的原则,笔者在农业推广课程授课过程中采取了师生共同对教学任务进行设计的方法。即,老师将整门课程的知识点设计为一个符合课程需求的、规定了教学范围但不指定具体名称的综合性较强的教学任务(×××地×××项目的推广),这一综合任务又下设若干子任务:①农业推广人员角色认识;②×××地农业推广项目的选择与确定;③×××农业推广项目的实施;④×××农业推广项目的总结评价;⑤×××农业推广项目成果报奖。整个学科的知识点分别穿插于若干个子任务中。(2)学生具体设计任务及实施。不同专业的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明确农业推广人员角色扮演的身份及工作性质与程序;然后结合社会岗位需要、个人兴趣爱好、农业专业知识掌握情况、本课程知识点、当地自然与社会条件等综合分析选择确定农业推广项目,并撰写推广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确定了具体推广项目后的工作实施过程中,学生需要结合自选项目的复杂程度、当地农民素质条件,以及硬件设施等选择确定项目的推广模式与方法,并撰写推广项目实施方案,模拟推广过程中学生需要根据农民的采纳情况随时应变使用多种方法,并锻炼学习人际交往及演讲的沟通、交流、语言技巧;项目推广演练结束后,学生需要进行双重总结与评价,一重总结为对自身所选项目及推广情况进行专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综合总结评价,并撰写总结报告,二重总结为学生之间相互对课堂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总结,总结在评价过程中相互取长补短;最后,学生们需要撰写推广项目成果请奖申请书,学习推广项目的报奖流程。
2.农业气象课上的任务驱动教学。
(1)教师单独设计任务。教师将学生所学专业目标与农业气象课程目标充分结合,以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为基础,对整门课程设置了总体目标任务“×××省农业种植业区域规划”,课程总任务下设支撑典型任务共7个:①×××省各地农业气候资料及代表性农作物种类资料搜集;②光照对农作物生产的作用及影响;③温度对农作物生产的作用及影响;④水分对农作物生产的作用及影响;⑤风对农作物生产的作用及影响;⑥×××各地农业气候资料及代表性农作物种类资料分析;⑦观测不同作物的农田小气候特征。(2)任务实施过程。教师在第一次课上对任务的实施过程、学习过程中使用的参考资料、学习提示等简要向学生进行说明,学生课下个人完成并小组汇总分析,第二次课上时间一分为二,前半部分时间为学生对课下学习结果进行展示,老师随时点评指导,后半部分时间由教师下达下一个任务,依次类推,直到学期结束,完成全部的典型学习任务。最后,师生共同汇总各典型任务结果并分析,完成课程总任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本研究通过中国期刊网、中国优秀硕博士论文文库、高校图书馆期刊资料室资料进行检索,收集相关文献资料。
2.问卷调查法。
两门课程在学期结束后都对该班36名同学发放了调查问卷表,两次共收回问卷调查表72份,回收率100%,有效率100%。
3.数理统计法。
采用Excel统计软件进行图表制作和统计。
三、教学效果对比分析
两门课程结束后,都对该班学生进行了课程学习效果问卷调查,发放问卷调查表内容完全一样,主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与自觉性、资料查阅能力、自我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语言组织表达能力、专业知识掌握全面程度、综合素质提高程度等方面入手调查。
1.学习兴趣有无对比。
农业推广课程:学生有学习兴趣问卷36份,比例100%;无学习兴趣问卷0份,比例0。农业气象课程:学生有学习兴趣问卷28份,比例77.8%;无学习兴趣问卷8份,比例22.2%。
2.学习积极性与自觉性提高对比。
农业推广课程:提高了学习积极性与自觉性问卷34份,比例94.4%;没提高问卷2份,比例5.6%。农业气象课程:提高了学习积极性与自觉性问卷26份,比例77.8%;没提高问卷8份,比例22.2%。
3.资料查阅能力提高对比。
农业推广课程:提高了资料查阅能力问卷36份,比例100%;没提高问卷0份,比例0。农业气象课程:提高了资料查阅能力问卷34份,比例94.4%;没提高问卷2份,比例5.6%。
4.自我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提高对比。
农业推广课程:提高自我分析解决问题能力问卷36份,比例100%;没提高问卷0份,比例0。农业气象课程:提高自我分析解决问题能力问卷36份,比例100%;没提高问卷0份,比例0。
5.人际交往能力提高对比。
农业推广课程:提高人际交往能力问卷36份,比例100%;没提高问卷0份,比例0。农业气象课程:提高人际交往能力问卷24份,比例66.7%;没提高问卷12份,比例33.3%。
6.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农业推广课程:提高语言组织表达能力问卷36份,比例100%;没提高问卷0份,比例0。农业气象课程:提高语言组织表达能力问卷30份,比例83.3%;没提高问卷6份,比例16.7%。
7.专业知识掌握全面程度对比。
农业推广课程:专业知识掌握全面问卷36份,比例100%;不全面问卷0份,比例0。农业气象课程:专业知识掌握全面问卷30份,比例83.3%;不全面问卷6份,比例16.7%。
8.综合素质提高程度。
农业推广课程:提高综合素质问卷36份,比例100%;没提高问卷0份,比例0。农业气象课程:提高综合素质问卷29份,比例80.6%;没提高问卷7份,比例19.4%。农业推广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性与自觉性、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专业知识掌握全面程度、综合素质提高程度明显优越于农业气象课程;查阅资料能力与自我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相差不明显。可见,虽然任务驱动教学的优越于传统填鸭式教学,但应用任务驱动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根据课程需要、专业需求、社会岗位需要、个人兴趣设计任务的教学效果又比单纯由教师根据课程目标设计任务的教学效果优越。
四、结语
农业论文 篇六
2加强科技示范推广,加大农民技术培训力度
大理乡镇农技推广部门要开展农业科技业务培训,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现场指导、专家咨询、科技赶集和技术讲座等;组织相关技术人员,深入到农户、田间,开展技术指导培训和咨询服务,做好支农工作。上级政府部门要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兴办各类养殖基地、种植基地、农业技术示范园,不仅做给农民看,而且带着农民干,带领农民脱贫致富。可以选拔几个农业能手作为科技示范户(比如弥渡县苴力镇农业工作站协同弥渡县种子管理站,组织本镇水稻、蔬菜和玉米3大示范主导产业的科技示范户进行培训),并从技术上重点培养,以此推动更多群众参与到新品种新技术的实践应用中来,最终提高农业科技的转化率和入户率,切实解决农技推广科技入户“最后一公里”。根据实用性原则以及大理特色高原农业产业因地制宜开展农民技术培训。具体措施如下:第一,优化当前农民教育培训资源,构建多方参与的农民教育培训网络,充分动员科研机构、科技人员、农民参与培训;第二,尊重农民意愿,拓宽培训内容。开展相关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可以加强园玉707、蚕桑、茶叶、烤烟、乳业及花卉等实用品种的推广。如祥云县茶桑工作站通过以下5项措施对农民开展蚕桑技术培训:一是加强组织协调,明确工作任务;二是加大宣传力度,认定培育对象;三是加强教学管理,制定管理办法;四是聘请优秀教师,提高教学质量;五是创新培训模式,认真开展培训。
3健全农业信息系统,建立农村科技服务平台
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有线电视、乡镇党员远程教育等相关信息系统资源,搭建信息共享平台,组织科技示范户、乡镇干部、村民代表等收看农业科技节目,及时了解农产品市场价格动态、农业生产实用技术知识,如改进植物重大病虫危害的关键防治技术、动植物重大病虫的长期预报技术及农业机械和水利技术等。通过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可以为广大农民朋友提供及时、可靠的市场动态、农业技术和政府政策等信息服务。此外,大理乡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还可以积极选派农技骨干人员组成科技服务队,将农业技术推广到村、到户,围绕当地主导农业产业,举办各类农业技术培训班,指导农民创办专业合作社等各类合作经济组织,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户提供技术咨询和指导服务。
4发挥政府引导职能,强化农技推广扶持力度
大理州县级政府要发挥其引导职能,在农民意愿的基础上调整农业结构。要根据大理农业地理气候的特点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形成产业优势,可以借鉴粮食直补措施出台惠农优惠政策,一方面对生产者进行补贴;另一方面,要对一线农技推广人员给予补贴。由于高原特色农业是一项大规模产业,需要充沛的财政资金支持,大理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单纯靠政府财政投入显然是不足的,因此,要创建多元化的科技投入体系,制定市场主体准入门槛,鼓励有实力的龙头企业投资特色农业产业、建设科技示范园区。
5结语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农技推广论文(新版多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