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法医学论文【通用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法医学论文 篇一
1多元化教学法的特色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传统的教学方法与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结合,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更加突出能力、智力的培养,有效活跃课堂氛围,加强师生互动,使学生从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的学习,教学相长,有益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2多元化教学法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过程的实践
2.1医林故事、传统文化的导入法
国内外大量的教学实践研究证明,传统的教育模式仍然在高校教学中占据极重要的地位[1]。多元化教学是秉承传统教育模式的丰富和完善。如中医基础理论“绪论”之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讲授金元时期的刘完素时,可用故事导入。刘完素以“火热论”而名著医林,他理论上的独树一帜,得益于《素问·至真要大论》中病机十九条的启迪,十九条病机中论属火的病机约占四分之一,且刘完素生于北方,风土刚燥,素体阳盛,又处宋金交战,疫病流行,用《局方》温燥之品治疗所发热病,常无疗效,故此刘完素用药主张寒凉药,为“寒凉派”代表人。通过故事导入,让学生深知对中医经典理论的传承和创新。中医理论植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于“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之阴阳学说的讲解,应引入中国的传统文化。可借助《易经》中“阴阳”概念、图形,帮助学生理解中国古代的朴素哲学观,让学生意识到传统文化的科学内涵,中医理论的学习不仅是医学诊疗、防治疾病技术的学习,更是一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与发扬。
2.2中西并重,实验教学法
中西医学理论体系的构建及其思维方式虽有差异,但都是以人的生理、病理为研究内容,因而其知识点也可相互贯通联结[2]。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使中医学理论与当代前沿科学相沟通,许多中医学理论的奥秘得以逐步揭示。应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引入一些现代科学实验研究方法和手段,如“气与津液的关系”,可通过灌胃麻黄水煎液,观测小鼠发汗的情况,与正常对照组耐缺氧的死亡时间的比较理解“津伤耗气”的理论;通过灌胃人参水煎液,观察补气药对小白鼠凝血时间的影响,强化对“气能摄血”理论理解[3]。同时培养学生根据中医思维规律,应用现代科学知识和技术解决中医问题的能力。
2.3实验法、病案法与知识拓展法的有机结合
藏象,源于《素问·六节藏象论》,是中医学特有的关乎人体生理病理的系统理论,是中医学的核心理论体系,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内容,故此对此部分内容的讲解应注重多元化教学法的有机结合、合理利用。如讲解“心主血脉”的生理功能,可通过给大鼠颈静脉插管法,连接心动图机,记录Ⅱ导联心电图,较直观地观察乌头碱对心脏的毒性反应所出现的室早、室速、室颤的实验效果,理解所学的理论知识,熟悉炙甘草汤益气补血复脉在抗心率失常中的应用。如讲授“肝主疏泄,调节生殖”时,可以列举案例:一对年轻夫妇结婚3年未孕,各种检查未发现异常,吃了很多中西药无效,心理压力很大。后来领养了一个小孩,1年后妻子怀孕了。经过解释,学生自然明白了:原来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压力增加,情志不畅时,会出现“肝郁气滞”,肝不能正常行使疏泄功能,就会引起女方排卵紊乱、月经不调,或男方排精障碍,从而导致不孕。在这里,“肝”是通过调畅情志来调节生殖的。通过分析,学生很容易把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这样既激发中医专业学习兴趣,同时又强化教学效果。理论与学科前沿接触,反映最新的学术成果,使学生真正感悟到古老的中医理论、中医学永恒的魅力。将语言古奥、强于思辨的中医理论知识,辅之以相关的现代医学知识来阐释,以讲授“肾主骨生髓”的内容为例,可引入现代医学研究内容,西医发现肾与骨在发生学上是同源器官,皆发生于胚胎外层;西医的肾脏具有分泌促红细胞生成因子的功能,能刺激骨髓红细胞的生成。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临床上骨骼、骨质异常、贫血等疾病应该从肾来论治的理论基础,既拓宽学生视野,有巩固和加深了对中医学相关知识的理解掌握。
2.4仿真情境与动漫视频教学法
仿真情境教学可用于真实,实验无法实现或者表现不清楚的教学中,从而达到一种传统教学模式不能达到的效果。在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中,可以利用现代计算机虚拟技术把舌诊、脉诊、阴虚、阳虚等中医学临床中的抽象症状和体征以形象生动的形式直观地呈现出来。使教学内容变得具体生动[4]。如对于血液循行、经络的走向的讲授,可进行仿真人体血液循行。如“病因病机”的解读,其中关于“六淫致病”、“阴阳失调”可制作动漫或者拍摄录制的形式表达风、寒、暑、湿、燥、火之邪的性质与致病特征;阴阳偏胜偏衰、阴阳互损动态图。七情内伤影响病机的相应临床表现可以从大家熟知的电影、电视剧中获取视频影像素材,如“喜则气缓”可用“范进中举”的视频;“怒则气上”可选《三国演义-孔明三气周公瑾》的片段来呈现,能有机地将视听结合起来,声像并茂,帮助学生将枯燥乏味、空洞抽象、难以描述和理解的教学内容直观、形象地表达出来,让学生如身临其境,弥补了学生缺乏临床感性认识的不足,加深了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与记忆,达到理性知识与感性认识高度统一。
2.5学生授课体验法与讨论法
“体质”部分内容比较通俗易懂,适宜学生自主授课方式为主导,让学生体会“讲台上下”、“学与教”的不同。应用理论知识全体学生来辨别自己的体质类型,并且共同讨论不同体质的用药宜忌及如何指导养生,使知识能够当堂吸收,学以致用。
2.6网络课程教学法
可将中医基础理论全部教学课件、部分教学录像及内容丰富的音频资料上传于网络课程,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途径;同时也将教学大纲、教学方案、习题库、模拟试卷等上传,方便学生复习、自测。在此网络平台中建立在线网络论坛、公开教师电子信箱,开展内容丰富的学术讨论,及时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了良好环境。
3小结
法医学论文范文 篇二
1.1医学信息学教学与医学实践需求脱节
医学信息学的教学体系应该从医学信息的上、中、下“三游”来加以组织。医学信息学上游主要是指传授医学信息的本质、特征、类型、产生机制与机构、传播等知识。医学信息学中游主要是指传授医学信息的搜集、整理、鉴定、组织与分析,以及医疗信息化背景下的医学信息的描述与信息库、卫生信息系统、医学信息的储存、检索和深加工等知识。医学信息学下游主要是指传授医学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与服务及其文化传承等知识。笔者认为医学信息学是一门应用型较强的课程,对于医学专业的学生需要根据未来所从事的职业性质研修相应的“三游”知识。如临床专业的学生需要研修病案管理学、病案信息资源管理学、医院信息系统、电子病历等课程。但是就笔者所在的南京医科大学进行调研发现,在医学学生的教学计划中,只有卫生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与医疗保险专业开设了医学信息学的相关课程,而作为未来医学信息的产生者——医生,临床专业的医学生教学计划中没有医学信息学的相关课程。这种医学信息学教学与医学实践需求之间的脱节,直接导致临床专业的医学生在大学期间没有培养良好的医学信息学素养,进而导致这些医学生在未来成为医生之后对医学信息不重视,甚至为医学信息产生、收集、整理而烦恼。
1.2医学信息学学科发展不深入
长春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对开设医学信息学专业(或方向)的高校进行了排名,其顺序是复旦大学、中山大学、中南大学、中国医科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四川大学、北京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山西医科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石河子大学、吉林大学、重庆医科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山东大学、杭州师范大学、南京医科大学、泰山医学院、河北医科大学、南昌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福建医科大学、武汉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青岛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延边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新乡医学院、南华大学和大连医科大学等33所高校。笔者在南京医科大学图书馆网站利用“题名=医学信息或卫生信息,文献类型选择‘中文书籍’进行检索,返回结果为51本与医学信息相关,14本与卫生信息相关的文献。在51本与医学信息相关的检索结果中涉及医学信息检索的文献为31本,涉及到医学信息学基础教程的结果为8本。其余主要包括医学信息研究、医学信息资源组织与管理、医学信息系统、医学信息学决策与支持系统和医学信息分析等。综观这些检索结果基本上是针对不同对象的大学课程教科书。在14本与卫生信息相关的检索结果中涉及卫生信息管理的结果为8本,涉及卫生信息系统的结果为2本,涉及卫生信息化的有2本,涉及卫生信息技术与卫生信息资源的各1本。从检索结果可以得出在医学信息学学科发展过程中存在创作重复现象。如在检索结果中涉及到的知识点雷同多,书本编排应急就章,重复建设,后出版之书不仅没有超过前者,有的反而出现倒退现象。除刘冰、黄玉玲主编的《医学信息研究》之外,主要用于医学信息学专业教学教材。在这些教材中除了丁宝芬教授的《医学信息学》、罗爱静教授的《卫生信息管理概论》和《卫生信息管理学》作为普通高等教育部级教材规划教材之外,其余教材鲜有得到国际或国内同行普遍认同。有些著作虽然注重吸收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的学科知识,但是没有能够与医学信息学有效融合,移植现象比较明显。当然笔者在此无意于简单否定医学信息学界与出版界同行的工作,但我国33所医学信息学相关专业的高等院校应该反思,应考虑利用范式理论指引学科发展,加强知识横向与纵向的传承与发展,引进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理论,弥补国内医学信息学学科的空白和不足,提升学科地位。
2医学信息学范式研究是解困之举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剧,医学信息学也将与其他学科更加相融,医学信息学的发展必将走向开放与合作,医学信息学学科发展问题将会成为一个国际性课题。因此我国医学信息学共同体利用范式理论作为研究手段,从国外学科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中汲取有益成分,使之为解决国内医学信息学的学科发展之瓶颈成为应然解困之举。
2.1范式研究有助于医学信息学学科的深化与拓展
医学信息学要想从宏观上和根本上提升学科地位,需要在元科学领域的研究上投入更多精力。元科学理论,即关于科学的科学,医学信息学元科学即是指关于医学信息学的科学。当医学信息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医学信息学共同体会对学科的本质、规律及其相关元问题进行分析与探究,便产生了“学中之学”、“科学之科学”的研究取向,笔者认为可以将这类的医学信息学分支学科称之为“医学信息学元科学”。医学信息学共同体会遵循学科发展史的轨迹,即经验研究、方法论研究和理论研究,具体发展走向为病案管理、医学信息检索、卫生信息管理学、卫生信息化、卫生法律法规、医学信息保护技术学、医院信息系统、卫生信息系统、电子病历、区域医疗合作和医学信息学史等。在此基础之上,医学信息学科分支中会产生医学信息学概论(卫生信息管理概论)——以“揭示医学信息学现象本质和规律为研究目的”的学科。医学信息学范式研究就是关于医学信息学学科自身的深化与拓展,医学信息学共同体立足于宏观抽象层面,从根本上认识医学信息学的元问题和本质规律。现阶段我国的医学信息学研究已具备一定的规模和水平,其研究领域已经从医学知识表达、卫生信息系统、生物信息学、医学信息学教育与培训l等传统领域向面向语义互操作的知识体系构建、跨系统和跨应用的互操作标准制定、网格与云环境下的应用、转化医学、人体模型建设、临床决策和认知学领域深入发展。尽管医学信息学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领域,具有较快的发展速度,但是对元问题层面的挖掘探讨仍对学科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以医学信息学元科学代表“医学信息学概论”或“卫生信息管理概论”为例,现有的文献仅有一本,即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卫生信息管理概论》。笔者认为作为医学信息学元科学的《卫生信息管理概论》应当注重对医学信息学生存环境、发展史和共同体的研究,应从医学信息学本身的问题出发建立起本学科研究问题的独特视角,而不宜将大量的篇幅放在对“对象性事物”的描述和阐述上。基于元科学的重要性,医学信息学理应将更多的空间设定在元科学领域的研究上,才能从根本上提升该学科地位。医学信息学范式研究理应针对医学信息学自身的探讨和分析,立足于宏观抽象层面认识医学信息学基本问题和本质规律的研究。鉴于此,笔者认为医学信息学范式研究与医学信息学发展的要求是一致的,它是医学信息元科学研究的最佳切入点,它是以医学信息学发展史为研究主线,不仅涉及到医学信息学未来的发展方向,还需要研究医学信息学学科共同体主体作用、医学信息范式变迁与学科外在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等。
2.2范式研究是医学信息学汲取外学科精华的典型尝试
较之于医学信息学内部各分支学科之间的互相融合,医学信息学对其他学科理论和技术应用的吸收、引进、消化、渗透、移植等将不断推进医学信息学的发展。即使医学信息学在解谜过程中出现不可通约性,分歧未能达成一致意见,医学信息学也会在反复的推敲和质疑中逐渐成熟。因为在外学科理论引入医学信息学的磨合期中所产生的碰撞、摩擦和火花,可能为医学信息学的发展提供争论的焦点和学术的创新点。医学信息学范式研究正是基于这一思考与目的。美国社会学家米尔斯在《社会学的想像力》中论及:“将自己的领域当作独立的王国,而忽略它与其他领域,诸如经济、政治等方面的联系,造成了归纳的一般性无法演变成演绎的精确性,演绎的精确性又无法上升到归纳的一般性。最终的结果就是,个人困扰没有成为公共论题,甚至于渐行渐远。人文精神的组织力进化成为科学精神的机械性,而概念和方法则成为了问题的主导因素,这不禁有本末倒置之嫌。加之于我们对社会本身是如何形成的一无所知,而只是无意识地接受了其存在的合法性,这更容易加深身处其中人的无力和无助感。”医学信息学范式从本质上说就是社会学理论进入医学信息学领域的一大尝试。医学信息学由单一研究方向向多重研究方向发展,从病案管理学向病案学、医学信息检索、卫生信息系统、医学决策支持系统、认知学和医学伦理与监管等方向发展,医学信息学专业呈现日益增多,学科日趋分化的趋势。从医学信息学的发展趋势来看,符合人类的认识发展规律。初期关于医学信息学的知识是从病案管理实践着手,对于学科还没有一个完整、清晰的认识,随着研究活动的深入、认识的推进,与学科内外发展动力因素的影响,对医学信息学进行逐块逐层的分解研究,于是出现了整体知识的不断吸收、引进、消化、渗透、移植等,在学科组成上表现为学科不断分化成病案学、医学信息学、卫生信息系统等分支学科(或专业)。医学信息学的发展理应汲取外学科的精华充实与强化本学科内涵建设,来解决医学信息学科建设中的热点、难点与焦点问题。因此,为了医学信息学的科学发展,我们需要的是深刻剖析与之存在学科依赖关系及其运作原则,并结合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来探讨此情境下的医学信息学的学科发展问题,而不是脱离其中任何一方。我国的医学信息学发端于2O世纪80年代初的医学图书情报学,研究体系不够完整和成熟,研究领域也不平衡,例如重视文献信息管理、技术路线和微观实践,但是对于理论研究和学科RESEARCHONLIBRARYSCIENCE19建设研究不够深入,标准规范建设滞后,信息共享不足、缺乏系统规划,人才数量不足、质量有待提高、结构不尽合理。新时期的医学信息学又面临学科外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的影响,与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社会学、伦理学、认知学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与渗透,意味着医学信息学已经沿着范式理论的轨迹,发展成为一门综合各学科精华的边缘交叉学科。在医学信息学研究呈现多样化趋势的今天,借鉴社会学方法有助于分析医学信息学的发展方向、分支学科,或许会让我们发现原来的封闭视野所不能看到的演进过程与规律;也有助于当我们习惯于现有学科思维框架下的医学信息学发展之余,换之以外学科的视角重新审视和考察医学信息学的发展和演变,给学科的发展与建设输入新的血液。
3医学信息学学科范式内涵探微
“范式(Paradigm)”一词是托马斯•库恩首先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用于科学研究的,他在该书中指出:“范式通常是指那些公认的科学成就,他们在一段时间里为实践共同体提供典型的问题和解答。可以用来解释科学历史发展轨迹及其科学知识增长模式的社会学概念。”“范式的主要表现为‘符号概括’、‘信念’、‘价值’和‘范例’等。”在解读与理解库恩关于范式的阐述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医学信息学范式是医学信息学共同体在医学信息生产和管理实践活动中所共有的世界观、方法论、理论成果和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即范例)等成分,是指医学信息学共同体公认的“模式”。共同体、世界观、方法论、理论成果和范例等是医学信息学范式的重要组成成分,其虽不可能涵盖医学信息学范式全部的“应有之义”,但可以把这些当作医学信息学范式的核心内容。
3.1共同体
科学共同体简称为共同体,最早运用可以追溯到1942年,英国物理学家、哲学家波朗尼(Polanyi)在其论文《科学的自治》中使用了这一概念。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把“共同体”理解为科学范式的承载体——“一个科学共同体由共有一个范式的人组成”。学科共同体是以上一切成分元素的执行者,也是经常被忽略的研究主体。科学共同体研究在范式研究中的地位毋庸置疑,医学信息学科共同体正因为有了共同的范式才能集中在相同的研究领域内,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进行交流和互动。因此在研究医学信息学范式时,首先要明确医学信息学共同体的概念。传统的医学信息学学科主要研究的是医学信息学的对象、方法论、理论标准,而很少涉及医学信息学的认识主体——医学信息学共同体。医学信息学共同体可理解为发展医学信息学范式的主体,研究医学信息学范式主体,拥护同一医学信息学范式的主体。医学信息学共同体由授受相应的医学信息学教育背景和学科训I练的学者构成,他们以发展医学信息学为使命,具有共同的价值理念,遵循共同的学术规范和维护共同的学术尊严。医学信息学科共同体通常遵循医学信息学学科发展规律,致力于医学信息学科学研究、教育教学、实践,是医学信息学学科的主体。医学信息学共同体可以是相对稳定的正式组织形式,也可以是自由组合的非正式组织形式。前者具有相对稳定的组织机构、成员、规范和活动方式。如中国医院管理学会下的病案管理委员会、医学信息学会,全国33所开设医学信息学相关专业(或方向)的院校教师组成的同事式组织、导师与学生组成的师徒式组织,以及其他医学信息科研、实践机构组成的固定团队等。后者一般不具备严格意义上传统固定的组织形式、规模和稳定人员构成等内容。如因课题立项而临时组建的课题组形式,各地组织的拥有固定主题的学术研讨会、学术论坛、博士论坛,同一学科领域或分支学科的共同爱好者等。从医学信息学共同体发挥的作用来看,非正式组织形式的学科共同体不仅是学科建设与发展的生力军,也是正式组织形式医学信息学科共同体的补充力量。当他们的自身作用和地位日益得到社会及统治阶层认可时,自组织形式随时有可能转化为有组织形式。
3.2世界观
世界观,又称为宇宙观,是哲学的朴素形态。由于医学共同体所处的社会【WWW.BAIHUAWEN.CN】地位、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形成不同的医学信息学世界观,这种观点是共同体自身医学信息学工作、学习和生活实践的结果,往往是自发形成的,需要医学信息学的相关研究者对其进行自觉地概括和总结并给予理论上的论证,才能成为指导学科发展的哲学。医学信息学共同体的世界观是形而上的部分,是共同体对整个医学信息学学科,以及共同体与医学信息学之间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简而言之即医学信息学共同体对于医学信息学这一学科的总体认识,对医学信息学的共识,包括医学信息学科共同体所共有的基本信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等,是本体论、认识论层面的承诺,以及对自身在医学信息学学科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看法。医学信息学共同体的世界观可作为指导思想,指导医学信息学共同体开展医学信息学研究。医学信息的世界观往往决定着一个学科的自身定位和发展方向,表现在医学信息学范式研究中则是要解决“如何看待医学信息学专业研究对象”的问题。当认为医学信息体现为一种历史记录属性时,要维护的是学科历史有机联系;当认为医学信息体现为一种知识属性时,要实现的是学科最大效益。
3.3方法论
医学信息学方法论是医学信息学共同体在医学信息学学习、实践和研究中所自觉沿袭的一般方法。医学信息学方法论是以解决医学信息学中的问题为目标的一种体系或系统,通常涉及问题分析、任务工具和方法技巧等方面的论述。方法论体现在世界观、自然观、社会历史观、伦理观、审美观、科学观之中,可以是由模式、方式、方法、手段等组成的经验研究成果、案例和实用技术方法。医学信息学方法论会对一系列具体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系统总结并最终提出较为一般性的原则。医学信息学学科的发展范式按照库恩的科学范式为一般原则,即从前科学——常规科学——反常与危机——科学革命——新的常规科学为医学信息学的学科发展线索,并利用历史主义方法构建医学信息学范式理论;在经验层面,方法论是理论适用的方式,如在病案科整理病历资料时,利用来源原则与事由原则进行归档管理;在医学信息学安全和实用技术中则是一些纯事实性和操作性方法,如利用原型法指导医院进行信息系统开发建设。医学信息学方法论是用以指导医学信息学进行学术研究和实践活动的路径与纲领,解决的是“医学信息学如何从事专业学术活动”的问题。如研究方法中的历史主义研究方法、实证主义方法、论证方法、比较方法和调查研究方法等。
3.4理论成果
医学信息学理论成果是指对医学信息学范式形成并起着决定作用的共有医学信息学理论。理论需要寻求解释,而范式则提供了寻找解释的方法。医学信息学理论在成为共有认识之后可以上升到范式层面,达到范式层面的理论成果同一般的理论成果有联系,也有区别。联系在于,范式层面的理论来自于一般理论而又高于一般理论,它是医学信息学共有的概论、命题及其推理。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单位,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作为医学信息学理论逻辑出发点的概念是基本概念。共有概念是对医学信息学学科共有基本元素的约定,而这些概念必须是以医学信息学学科的本源概念的面貌出现。如“病历”、“医嘱”和“病案”。命题是表明判断结果的陈述语句,有真假意义的语句才是命题。如病案的本质属性是原始医疗记录性——这是对病案本质属性的肯定判断,是一个可以做真假检验的语句。共有命题是指医学信息学学科理论中类似自然科学中定理、定律性质的命题。推理是指一判断借以另一判断推出的思维功能。共有推理是由共有命题中引申而来的。如从病案的原始性可能推理出病案具有凭证性。虽然范式层面的理论已经得到充分的论证,成为共同体内部约定俗成的公理,但是医学信息学共同体不会因为具体理论的不完善而影响范式共有理论的存在,对于共有理论,也不会因为研究主体的不同阐释而影响其范式指导作用。虽然处于同一学科共同体的成员往往引用同样的理论成果,得出类似的理论观点,医学信息学共同体能够同意确认一个范式,但不会同意对范式的完整诠释或合理化。缺乏标准诠释或不能得出一致同意的规则并不会阻止范式指导研究。
3.5范例
法医学论文范文 篇三
关键词:医学论文选题
根据调查医学论文是医学科研工作的最后阶段,通过文字形式记录医学研究的最新结果。医学论文的质量高低是反映医学科学水平和动向的重要标志。
1 根据课题研究的结论来确定主题 这是常用的方法,可分为:① 以科研的结论或部分结论作为医学论文的主题;② 科研结果与开题时预测不一致,待查出原因,再寻找主题;③ 科研达不到预期结果,可总结经验,从反面挖掘主题。
2 在科研过程中选题 医学科研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意外的现象或问题,作者如果能够细心观察、及时发现,可以在这些偶然中获得新的选题。
3 在临床实践中选题 临床工作是医学论文写作取之不尽的源泉,作者在临床中会经常遇到许多需要解决的实际应用问题或理论问题,对此,只要从本学科实际出发,用心思考,会从中产生很多好的主题。其包括:① 探讨发病机制与预后情况;② 分析临床症状与表现;③ 研究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④ 疾病的多因素分析等。
法医学论文 篇四
1IVUS和OCT技术的特点
IVUS以其良好的组织穿透力,在不阻断血流的前提下,穿透深度最高可达8mm,能清晰反映血管壁全层结构[1]。但目前IVUS可用探头频率为20~40MHz,透视深度4~8mm的轴向分辨率仅为100~200μm[4]。虽然各种图像后处理技术通过运算处理不同组织的不同回声频率已达到对斑块的组织成分进行模拟成像和定量分析,但部分钙化斑块对回声遮挡,成像中所形成的伪像、导管直径的大小、数学模型中缺少血栓的算法等对其实际临床应用产生一定限制[5]。OCT作为近十年来新兴的血管内成像技术,主要分为时域OCT和频域OCT两大类。时域OCT通过光学延迟线的快速变化来实现纵向深度扫描(即A扫描),其成像速度受到一定限制;频域OCT,即光学频域成像(opti⁃calfrequencydomainimaging,OFDI),则是通过测量干涉信号的光谱并对其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来获得纵向深度信息,兼具快速成像能力和OFDI系统简单化和平衡探测优势[6-7]。OFDI轴向分辨率约为IVUS的10倍,可达4~10μm,其探头直径0.014in(1in=2.54cm),仅为IVUS成像探头一半,对一些管腔细小的血管分支和狭窄严重的病变操作更具可行性[8]。虽然OFDI无需球囊完全阻断冠脉血流且可以获得更高的成像速度,但血液及管壁对光波的衰减作用,使其最大透射深度仅为2mm,不能完整评估血管壁的病变情况[8]。OCT当前在我国主要应用于对冠状动脉介入术前病变评估、介入术中支架贴壁情况评价、介入术后内膜覆盖完整性和支架内再狭窄及程度随访等[9]。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阜外医院、上海市东方医院等多家医院的临床研究团队在OCT临床应用方面进行了大量探索,肯定了OCT高分辨率图像在评估易损斑块以及指导支架选择、置入的重要临床意义[10]。涂圣贤等[10]报道,计划融合血管内OCT成像与血流储备分数计算的方法,将高精度影像解剖特征与生理功能相融合同时提供高精度的斑块组织学与血流动力学信息,有望构建应用于介入导管室优化冠心病诊疗的一站式评估系统。目前,已出现两种血管内成像相结合的应用模式,将OCT分辨率高、组织相关性好的优势与IVUS穿透性高、成像范围广的优势相结合,对冠状动脉血管的评价提供更全面准确的信息[11]。IVUS和OCT临床应用的大量可行性数据已在前期源于尸体的评估中证实。实际上,将IVUS和OCT相结合应用于法医学尸体检验中,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其微创尸体检验和特有“声学活检”“光学活检”优势,在保留血管完整性的基础上全面评估冠状动脉病变及内部特征、明确存在解剖困难的血管损伤或病变性质,为法医学中血管相关猝死案例的复杂死因和伤病关系分析提供更加全面、直观的可视化证据。
2传统尸体检验中冠状动脉检查面临的问题
冠状动脉疾病(coronaryarterydisease,CAD)是目前全球的头号死因和非可疑猝死的最常见原因,准确评估CAD的病变范围和严重性至关重要[12-13]。然而,在传统法医学尸体检验中,针对冠状动脉的大体检查主要包括管状动脉开口和血管本身。通过对开口的检查,明确开口位置相对于瓣膜的高度、开口是否存在缺如、开口大小以及开口周围情况等。通过对血管本身的检查,明确左、右冠状动脉及主要分支的分布类型、是否已行冠状动脉手术(如冠状动脉搭桥或支架手术)、管腔是否存在狭窄(包括病变的性质、狭窄的部位和程度)等。CAD的死后诊断主要通过直接观察横断面来确定主要心外膜动脉狭窄的严重程度,是一种基于概率的方法[14]。虽然该方法有利于主干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观察,但其针对主干起始段、终末段以及其他重要分支(如窦房结支、房室结支)可操作性差,存在漏诊风险[15]。传统冠状动脉检查局限于病变血管狭窄程度的观察,忽略病变血管狭窄长度的测量,而对已行支架置入术的冠状动脉,由于支架的阻挡,冠状动脉横切检查也将丧失可行性[16]。在活体,扩张的冠状动脉横断面几乎是圆形的,死后由于血液循环停止,冠状动脉壁丧失原有血流和血压支持,管腔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塌陷,而减压对正常和异常冠状动脉解剖结构的不同作用将加剧管腔狭窄视觉评估的局限性[14]。此外,间断横切是一种一次性、破坏性的检查方法,而局部的切割、挤压作用也可能造成病变区部分结构和特征信息丢失。常规尸体冠状动脉检查由于受取材方法、取材部位、操作者经验等影响较大,对于冠状动脉无明显狭窄或仅存在轻微病变的冠心病猝死者,斑块性质(是否为易损斑块)和继发病变(如斑块内出血、斑块破裂、血栓形成、钙化、动脉瘤或夹层形成等)的鉴别能力十分有限。传统光学显微镜检查由于受冠状动脉取材部位、操作经验、后期固定以及制片(如脱钙、包埋等)等多个环节影响,实践中经常无法得到更加全面和细微、可以反映冠状动脉病变内部特征或继发改变的组织病理学材料。仅对肉眼可见且病变较严重的有限冠状动脉横断面进行切片观察,无法获取冠状动脉病变涉及的纵向范围特征信息,也无法对冠状动脉病变严重性形成客观统一量化标准,这些是全球法医学家和基层法医病理学工作者无法回避的挑战。
3IVUS和OCT在法医学尸体检验中的应用
3.1优化死后CAD检查评估体系。相关文献[17]报道,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自发性破裂继发血栓形成是急性冠状动脉事件和猝死最常见的潜在原因。薄帽纤维粥样斑块(thincapfibroatheroma,TCFA)作为存在自发破裂高风险的易损斑块的一种,在病理学上以“纤维帽厚度<65μm,且伴有坏死脂质核心和纤维帽附近或内部活化巨噬细胞”为特征[18-19],是约80%心脏性猝死患者的罪魁祸首[19]。对此,我们必须尽可能转变传统尸体冠状动脉“粗放式”检查操作,克服对易损斑块和继发病变的重视不足,进一步优化死后CAD评估体系。传统挑战带来了死后CT冠状动脉造影(postmortemCTcoronaryangiography,PMCTA)的效用研究。然而,与组织病理学相比,其可实现的空间分辨率和对血管壁自身成像的能力都是有限的[20]。随着IVUS图像后处理技术和OFDI的成功临床应用,CAD在组织病理学检查方面被微创虚拟解剖替代已成为可能。MAUROVICH-HORVAT等[21]从三个存在CAD的供体心脏获得9条冠状动脉制成379块组织切片,分别利用PMCTA、IVUS和OFDI对体外标本冠状动脉斑块特征进行不同模式下的比较研究,发现OFDI在明确斑块成分和病变分级上(如OFDI中纤维斑块与早期病变相关、富含脂质的斑块与晚期病变相关)呈现出与组织病理学检查最强的相关性,而其对TCFA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已分别达100%和81%,观察者之间也呈现出良好的一致性。可以预见,对于大多数冠状动脉无明显狭窄或仅存轻微病变的猝死尸体的死亡原因确定,OFDI等新型OCT成像技术因其兼具微创性、可重复性和高组织相关性等优势,在全面、准确评估斑块成分、斑块性质和继发病变方面,较之传统组织病理学检查具有更明显的优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2013年,ADLAM等[20]将冠状动脉OCT应用于法医学尸体检验,通过介入的方法实现右冠状动脉可视化,将OCT成像导管通过导丝引入右冠状动脉远端,以10mm/s(541帧,54mm/回)的速度拉回,获得了清晰的尸体右冠状动脉全长纵断面、横断面和三维重建图像。逐帧评估证实右冠状动脉没有显著的动脉粥样硬化及管腔狭窄证据,这同样得到了大体病理学、组织病理学和OCT的比较图像,首次证明了OCT在原位冠状动脉上提供与组织病理学分辨率相近的冠状动脉组织结构图像的可行性。然而,此研究中OCT记录的血管直径约为2mm,小于活体中冠状动脉主干血管预期直径。ADNAN等[14]对来自4只猪心脏的6根冠状动脉分别用生理盐水逐渐再加压,并且使用冠状动脉压力导丝和OCT系统来记录冠状动脉内压力和血管内成像,研究显示,用OCT对冠状动脉再加压的评估是可行的,再加压对冠状动脉的尺寸有显著的影响,其近端与远端平均横截面积分别由3.3mm2增至8.4mm2、由2.5mm2增至7.4mm2。这一研究从侧面进一步说明,传统尸体检验手段存在过高估计塌陷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的可能。实际上,IVUS和OCT等血管内成像技术具有“虚拟解剖”的特性,其在发挥“声-光学活检”高分辨率优势基础上并不改变血管结构的完整性,而通过死后冠状动脉再加压,可以在接近生前水平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较之传统解剖和组织学检查具有天然优势。事实上,新技术的应用带来的不仅仅是方法、手段的革新,往往伴随着既往评价体系朝着更具客观性、科学性和全面性的方向发展。随着IVUS和OCT等成像技术在尸体冠状动脉中的应用,既往对冠状动脉的检查和评价也应适时调整。因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有针对性地对既往存在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病史,而死亡之前存在打斗、情绪激动等诱因的猝死者行血管内成像筛查;(2)对生前已行PCI或搭桥术等涉及医源性因素的死者先行血管内成像技术,以在尸体原位评估冠状动脉术区和植入物情况;(3)利用IVUS和OCT腔内快速不间断探查特点,对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及左、右旋支病变所致管腔狭窄程度和狭窄长度综合量化评估;(4)利用冠状动脉OCT微探头优势,对冠状动脉主干终末段以及其他重要分支(如窦房结支、房室结支)的“虚拟活检”评估;(5)注意将OCT高分辨率和IVUS高穿透性优势相结合,以对冠状动脉壁全层提供更全面准确的信息;(6)利用OCT高组织相关性特点,重视对冠状动脉无明显狭窄或仅存在轻微病变的猝死者的斑块成分、斑块性质和继发病变分析;(7)利用死后冠状动脉再加压OCT技术,在接近生前冠状动脉压水平评价相应管腔狭窄程度。3.2辅助评估存在解剖困难的血管病变。尸体检验作为一种有目的的实践活动,在解剖工作开始之前,法医病理学工作者必须结合案情调查、病历资料、尸表征象等明确解剖重点。在怀疑涉及血管疾病或损伤的案件中,局部血管解剖往往对死因的明确及伤病关系的判定起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对于存在解剖困难、走行复杂的血管(如椎动脉、颈内动脉穿颅段、婴幼儿上矢状窦、四肢血管、盆腔血管等)或管径细小的血管分支,传统解剖手段很难达到预期。即使对于不存在位阻效应或走行较固定的大血管,由于传统解剖具有一次性和破坏性,常常导致对血管损伤学检查的解剖基础。死后IVUS和OCT对重点部位血管先行介入成像,可以在确保血管完整性的基础上明确血管损伤或病变的性质、部位、范围、程度等,同时原位获取相应节段血管损伤或病变的细微特征达到近乎虚拟组织活检的目的。HOFFMANN等[22]证实了使用血管内OCT成像技术获得颅内动脉瘤血管标本成像信息的可行性,而如薄壁结构、血管壁形态的改变、邻近血管、小血管出口和动脉分支等指标对于颅内动脉瘤的诊断和破裂风险评估是有价值的。CHESHIRE等[23]应用两种OCT技术对婴幼儿硬脑膜和上矢状窦进行死后成像研究,识别了许多类似血管的结构,为婴幼儿头部外伤后硬脑膜下出血来源可能是硬脑膜血管丛血液渗漏之学说提供了形态学支持。而CHOI等[24]利用最新三维IVUS可视化技术对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髂股动脉节段成像,以帮助评估弯曲动脉结构上斑块的三维分布,并且改善了动脉粥样化成分的三维可视化成像,在尸体下肢血管检查方面优势巨大。实际工作中,法医病理学工作者要善于结合死者生前资料和尸体现象,发挥IVUS和OCT优势,对可疑尸体进行微创靶向检验。对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对生前存在头痛、偏瘫等症状的死者,建议经桡动脉介入对颈部动脉和颅内血管腔内成像明确是否存在动脉粥样硬化和斑块继发病变、动脉瘤或血管畸形等;(2)对外伤后颅内出血猝死者,建议经颈动脉介入对颅底血管腔内成像明确是否存在脑底血管畸形或动脉瘤,为伤病关系分析提供解剖学依据;(3)对生前存在胸腰背部撕裂性疼痛猝死者,建议通过股动脉介入对胸腹主动脉血管行腔内成像,明确是否存在动脉瘤破裂;(4)对突然死亡伴有血浆D-二聚体升高的长期卧床患者,建议经股静脉介入对下肢髂股腘静脉检查明确是否存在下肢深静脉血栓。
4结语和展望
法医论文 篇五
关键词:法医学;死因鉴定;说理原则;鉴定意见书
法医学鉴定意见书是法医学检验鉴定的客观记录,反映法医鉴定人的分析意见与结论[1],其鉴定意见有“证据之王”[2]之称;亦是反映法医鉴定人业务能力、思维能力、逻辑能力的重要窗口以及衡量和评价法医工作者实施法医学检验鉴定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在依法治国大背景下,一份高质量的法医学鉴定书对案(事)件的侦查、起诉、审判有着重要意义。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要求“加强法律文书释法说理”。为贯彻这一要求,2017年7月29日、2018年6月1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及最高人民法院分别印发了《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加强检察法律文书说理工作的意见》和《裁判文书释法说理意见》,都对相关法律文书说理作出了具体规定。法医学鉴定意见书虽然是法医鉴定人的专业意见,但从服务法律的职能来说,它也属于广义法律文书的一种,同样需要加强说理。根据2016年司法部颁发的《司法部关于印发司法鉴定文书格式的通知》[3]和2017年公安部颁发的《公安机关鉴定规则》[4]的规定,一份法医学鉴定意见书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检验、分析说明、鉴定意见三部分;其中分析说明部分,是法医鉴定人运用法医学及其他学科的理论知识和相关鉴定标准,结合有关资料和文献,对送检检材或尸检的检验结果作综合分析、逻辑推理并得出鉴定意见的过程,且这个过程的说理显得特别重要。笔者从法医学死因鉴定的角度,对法医学鉴定意见书说理的基本要求、具体原则、关注重点试作阐述,供同行评议和参考。
一、对死因鉴定意见书说理的基本要求
(一)阐明尸体检验鉴定的内容
任何说理都不能“空口无凭”,死因鉴定意见书的说理应该建立在尸体检验客观事实的基础上。虽然在鉴定意见书的检验部分已经记载了尸体的主要信息,但在分析说明时,对尸体检验中所发现的阳性指标及一些重要的阴性指标还是要进行提炼、总结,让分析说明时的说理从客观事实中来,这是对死因鉴定意见书分析说明时之说理的基本要求。很难想象,没有客观记载的描述,说理能说通、能让人信服。例如对机械性窒息致死的案例,在分析说明的说理时,就必须描述尸体检验中是否有机械性窒息死亡的尸体征象,如是否有捂压口鼻的损伤、扼勒颈部的痕迹及其导致的骨折,是否有球、睑结膜等处的出血点,等等,在此基础上所得出的机械性窒息导致死亡的意见,就会显得客观、科学。
(二)释明检验鉴定意见的依据
死因鉴定意见书分析说明的目的,是为了得出客观、公正、科学的鉴定意见;为了达到此目的,就要求在分析说理时对作出鉴定意见的依据必须予以释明。释明鉴定意见的依据,也是对法医鉴定人的基本专业要求——其不但要求法医鉴定人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求有善于学习、总结和分析的能力。例如对溺死的案例分析说理时就需要从口鼻部蕈样泡沫、水性肺气肿、内脏器官硅藻检验的阳性结果等,来对支持溺死鉴定意见的依据进行释明。
(三)讲究文理
讲究文理其实应该是对所有文书的基本要求。很多法医鉴定人在制作死因鉴定意见书时,重点放在了专业知识及专业水平的展现上,忽略了对文书文理的要求。其实不只是在文书说理时,即使是在检验的客观记载时,法医鉴定人都应该做到语言规范、表达准确、逻辑清晰,特别是在分析说明说理时更要合理运用说理技巧,以增强说理效果。
二、死因鉴定书说理的基本原则
(一)排他性原则
法医学实践中将死因按损伤、窒息、中毒、疾病及其他分类。法医鉴定人在做死因鉴定时,分析说明部分的说理要运用排除法,将其他类型的死因排除,让真实的死因“脱颖而出”。如外伤后蛛网膜下腔出血所致死亡,如何确定外伤是其根本死因[5],不但需要有外伤的直接证据(如脑挫伤等),在分析说明说理时还需要排除蛛网膜下腔出血是否由自身病理性疾病(如脑血管畸形、脑血管瘤)所致,这样的排他性说理,会让鉴定意见更有说服力。即使是在一些外伤明显的案例(如锐器刺击致心脏破裂死亡),若运用排他性原则排除窒息、中毒、疾病等死因也会让法定证据的鉴定意见更加完善和准确。
(二)整体把握原则
死因鉴定意见的得出有时候单纯依靠尸体检验不能获得满意的结果,很多案件死因鉴定需要法医鉴定人立足尸体检验,结合案情、现场勘验及其他资料等案件的整体信息后综合得出,这就要求说理时,对具备上述信息的案件进行整体把握。如轻微外伤诱发冠心病猝死的案件中,实际检案很少能发现有直接支持冠心病急性发作的依据[6](如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斑块内出血、心肌急性梗死改变等),但法医鉴定人在分析说明时根据尸体检验的心脏病理改变,结合案情调查、死亡过程和现场勘验等案件整体信息的综合分析,在排除其他死因后,可以得出符合冠心病所致死亡的鉴定意见。
(三)针对性原则
在法医死因鉴定的实际案例中,有些尸体检验信息可能会对法医专业人员来说比较简单,但对于案件当事人及相关人来说却是争论的焦点。此时的说理就需要对这些尸体征象予以针对性的描述和解释。如机械性窒息致死伴心脏破裂的案例,在分析说明说理时,就需要针对心脏破裂的相关情况予以解释,要分析心脏破裂的原因、机制以及是否和死因相关。[7]针对性原则的运用既可以让死因鉴定的专业鉴定意见更加合理,也会对依法治国背景下的社会和谐稳定有着重要的意义。
(四)适度原则
在死因鉴定过程中,分析说明的说理是为了将尸体检验的客观内容转化为具有法医鉴定人主观分析的鉴定意见,由于不同尸体条件下呈现出客观信息的差距,鉴定意见的表述方法也会存在不同,如“系……所致死亡”“符合……所致死亡”“不排除……所致死亡”“死因不明”等,这时候在死因分析说明说理时,就要把握好适度原则。每一个鉴定意见的得出需要说理而不能“强词夺理”,特别是对一些非典型、非特征性的尸体解剖信息的解释说明时,需要谨慎的表达。如在尸体高度腐败的案件中,心肺表面的出血点、颞骨岩部出血、玫瑰齿等非特征的尸体征象是否能够支持机械性窒息所致死亡的说理时就要把握好适度原则,不能因为尸体高度腐败就一律向“死因不明”的鉴定意见方向进行说理,也不能根据这些非典型、非特征性的尸体征象向“符合机械性窒息死亡”的鉴定意见进行说理,需要结合具体案件具体对待、适度说理。
(五)实用性原则
死因鉴定中分析说明最终目的是要得出鉴定意见,合理的运用医学和法医学鉴定理论会让分析说明的说理更加专业、更加科学,也会让与案件相关的当事人、办案人更容易接受。但正如前文所述,法医学鉴定意见书属于广义的法律文书的一种,法律文书本身的属性是要求行文言简意赅、通俗易懂。有的法医鉴定人在死因鉴定分析说明时,喜欢将一些医学或法医学理论成篇摘抄在鉴定文书中帮助说理,甚至还注明参考文献,这种分析说明说理的方法有待商榷,毕竟编写鉴定书不是撰写论文,过度的理论会显得华而不实,应当要秉持实用的原则,达到有利于鉴定意见的得出即可。
三、死因鉴定书说理的关注重点
根据前段所述的说理原则,死因鉴定文书分析说明的说理就有了需要关注的重点。
(一)对鉴定意见的说理
鉴定意见的说理应该是死因鉴定意见书说理的核心内容,说理是将尸体检验的“因”转化为鉴定意见的“果”。法医鉴定人要将作出鉴定意见的依据按照上述说理原则中的排他性原则、整体把握原则逐一亮明,做到“有理有据”,让鉴定意见的得出“水到渠成”。
(二)对形成机制的说理
死因鉴定意见书除了对死亡原因进行鉴定外,有些损伤机制、死亡机制也许要在分析说明中体现,特别是有些损伤是案件相关人特别关注的,这一部分的说理就显得特别的重要和必要。如濒死期的医疗行为(心肺复苏)造成的肋骨骨折,就需要在说理时予以分析说明;再如饮酒后,轻微外伤导致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引发的死亡,在分析说明时,就需要重点论述酒精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影响、外伤在死亡中所起到的作用。
(三)对阳性发现的说理
法医学论文 篇六
近年来,各医学院校不断推出教育模式改革新举措,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没有现成经验可以借鉴,只能摸着石头过河,这为改革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其主要表现在:一是PBL在国内仍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模式需要的教材、参考资料、管理制度、评估体系等,在国内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各医学院校的情况又各不相同,广泛应用这一教学方法会使一些院校在组织、实施方面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精力,这是很多学校难以承受的。二是如果在各医学院校推进PBL教学法,就需要大量的教师配合教学,这对教师的质量和数量都要求很高,而一些医学院校很难达到这一标准。目前,大多数院校的教师数量偏少,甚至一些附属医院的专业医生代课教学,教师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不具备将课程细化为小组进行PBL教学的条件。同时,教学场地、教学设施等硬件也难以满足。三是学生素质参差不齐,离PBL教学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一直以来,传统的灌输式教学禁锢了学生的学习和思维方式,使得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团队协作意识不强。这使得一些学生在PBL教学中,不能积极主动参与进来,互动性差。医学教育模式改革中存在的这些不利因素,为PBL教学方法的应用和普及带来巨大挑战。事实上,医学教育改革应当注意扬长避短,尽快探索出适合国内医学院校应用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
2PBL引发的医学教育模式改革思考
医学教育模式直接关系到临床医学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在医学科学快速发展的大趋势下,医学院校要想培养出能够适应当前医疗环境的专业医务人员,就必须突破传统,找准方向,抓住特色,锐意改革。PBL教学法克服了传统医学教育的弊端,是经过国内外众多实践检验的新型教学方法。但目前在我国医学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缺乏成功经验,需要不断实践和改进。
2.1医学教育模式改革的目标
在现代医学模式下,高校对医学生培养的目标也在不断更新。作为一名合格的医务人员,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医学专业知识,更要有丰富的人文医学和社会科学知识,即不仅要具备专业的医术技能,还要拥有医学人文关怀精神和能力,做一个全面的高级医学人才。因此,各医学院校在教育模式改革的过程中,要将学校自身优势与PBL教学模式中的精华部分相结合,在加强学生医学专业知识教育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道德修养、人文关怀等方面的培养和教育,培养医学生医学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提升他们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2.2医学教育模式改革的总体设计
一直以来,我国的学校教育都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这就使得学生的自学能力很差。在今后的改革中,应致力于将PBL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来弥补这一缺陷。在基础教学阶段,仍然需要坚持传统的教育模式,通过课堂讲授使学生们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而在临床教学阶段,可以借鉴PBL的成功做法,使学生通过一些临床案例模拟、讨论等方式,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他们的辩证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同时,对医学生的培养需要分为基础、临床、实习三个阶段,在每个阶段的实施过程中,教师都应该注意加大相关课程和教学内容间的交叉融合,使学生能够逐步融入到PBL的教学模式中去,达成教学目标。尤其是在临床实践阶段,带教教师应结合自己的行医经历,给予学生实践指导,通过模拟医生和小组病例讨论等方式,将理论与临床问题紧密结合,使学生学到的理论能够在实践中融会贯通。
2.3医学教育模式改革应注意的问题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法医学论文【通用多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