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西方经济学的论文(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西方经济学论文 篇一
一、方法论的内涵及层次划分
1、方法论的内涵
方法论是对方法的理论探讨。方法论通常分为哲学方法论、科学方法论、学科方法论等。经济学方法论就是对经济学方法的理论探讨,乃至反思所形成的一门学说。必然具有哲学性质。经济学方法论也被称为经济学认识论、经济哲学。经济学方法论主要关注经济理论的来源与形成方式、经济理论的结构与发展方式、经济活动的基本认识方法、经济理论结构的组织和安排方法。它一般包括研究的范围,研究的目的和研究的方法。经济学方法论对进一步认识客观经济规律、指导经济实际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方法论的层次划分
经济学方法论从层次上划分为哲学基础、一般方法及其具体方法。经济学方法论的哲学理念是科学哲学,它指明了一般方法和具体方法的方向。一般方法提供了方法论的逻辑体系,例如:抽象的和历史描述的、归纳与演绎、证实与证伪、实证与规范、个体与总体、定性与定量、均衡与非均衡。
二、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基本理论前提
西方经济学认为,经济学是研究人们如何配置和充分利用他们有限的资源来满足人们需要的科学。
1、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需要的无限性与资源的稀缺性。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人在生存发展中,会提出无限多样性的需要,或者说存在着无限多样性的欲望。人的需要也就是人的欲望。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就是从需要或欲望开始的。
2、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研究前提
经济人假定是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研究前提。所谓假定即是指某种理论适用的条件。西方经济学家们为了分析人的经济行为和人的行为的调节机制,在进行经济理论分析时都对人性或经济行为主体的本性作出了一个假定,即: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任何一个行为主体都是自私自利的,是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者,因此在其从事经济活动时,都会充分地利用其自身的优势条件去谋取这种最大化的利益。作为一个消费者,他会千方百计地以其既定的收入或预算支出去谋得最大化的效用(西方经济学家常用“效用”这一概念来表明消费者通过购买到的经济物品而得到的消费满足程度);作为一个厂商,他会千方百计地以其既定的投入或预算支出去谋得最大化的利润;作为一个生产要素的所有者,他就会设法去追求最大化的要素报酬。这就是“经济人”假定。
三、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
1、国家干预主义学派
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直至目前各种主张国家干预主义经济学流派。
凯恩斯主义。包括了:
(1)标准凯恩斯经济学;
(2)新古典综合派或后凯恩斯主义主流学派;
(3)新剑桥学派(虽然未能成为主流学派并居于官方经济学的地位,但也在某些方面发展了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并在西方经济学界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例如,该学派在价值论和分配论等方面的理论研究至今仍经常是人们谈论的话题。该学派与新古典综合派或后凯恩斯主义主流学派在长期的理论争论中所形成的所谓“两个剑桥之争”,在西方经济学说史上至今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各个主要流派
(1)以哈耶克为代表的伦敦学派(哈耶克大力主张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并以此为武器与凯恩斯主义展开了争论,在理论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此后,在西方各国所奉行的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遭受挫折后,以哈耶克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思潮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并在一定时期内,对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起到了某种促进作用);
(2)德国新自由主义(其理论渊源来自于哈耶克的新自由主义,在经过缪勒尔-阿尔马克等人的理论创新之后形成为社会市场经济理论,并被人们首先在前西德付诸实施。它不仅始终是长期内前西德政府制定经济政策的理论依据,而且,它至今仍然是两德统一后的德国政府经济政策制定的理论依据。这一实践使前西德经济得以迅速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所谓的“经济奇迹”。该学派也由此不仅在发达国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而且备受发展中国家的重视);
(3)现代【好范文网】货币主义(虽然出现于50年代中期,但直到70年代才由于被欧美等国视为摆脱通货膨胀困境的良方,依据其政策建议制定经济政策,成功地抑制了通货膨胀。现代货币主义的主要代表弗里德曼,也主要由于70年代中期西方各主要国家政府纷纷放弃多年实施的固定汇率制转而实行浮动汇率制,而于1976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并进而使得这一学派在这一时期名声大噪);
(4)供给学派(供给学派的政策主张成为“里根经济学”的重要理论依据之一,直接影响了美国的经济。新制度经济学和公共选择学派的理论和政策主张对世界各国经济特别是对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制度改革和制度创新都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并因此而风靡于世界范围的经济学界);
3、激进政治经济学
这一学派在西方经济学中既与国家干预主义的各个流派具有不同之处,又与新自由主义各个流派相区别。对于我们当前分析和正确地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经济问题,也不无借鉴之处。
四、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方法论
西方经济学在分析具体问题时所采取的最基本的分析方法,就是成本-收益分析。它的目的是在既定的投入条件下应当如何得到最大的产出;或者是在既定的产出下如何减少投入。一般来说,这是研究一切经济问题的最终目的。除此之外,在研究经济问题时,还有演绎法和归纳法,微观分析方法与宏观分析方法,制度结构分析法,数量分析方法,实证分析方法与规范分析方法,局部均衡分析方法与一般均衡分析方法。
实际上,在现实的任何一种经济理论中,上述的各类分析方法都并非截然分开的,相反,它们常常彼此交织在一起。并且,从严格的意义上讲,无论是实证分析方法还是规范分析方法,也无论是微观分析方法还是宏观分析方法,无论是局部分析方法还是一般分析方法,就其基本点上来说,都属于数量分析方法,只是我们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它们才做了上述划分的。
西方经济学的论文 篇二
摘要:
从经济学方法论史的角度考察,可以发现,西方主流经济学蕴含的理性主义的三个“硬核”,即确定性的、轨道世界的经济社会观、理性经济人和方法论的个体主义,只不过是关于终极实在的形而上学想,既不可能又无必要对其做直接检验,抛弃它便会导致经济学研究“范式”的转辙。自然科学的最新发展,也正在挑战这种以把“牛顿范式”应用于研究社会现象为基础的传统理性主义认识论模型,在这种发展趋势中也可以窥见经济学走向“真实世界”的滚滚潮流。
关键词:
西方主流经济学;理性主义;经济人;个体主义
如果以亚当斯密发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作为标志,经济学诞生之时正值理性主义思潮在欧洲大陆占据统治位,此时理性主义也开始长驱直人经济学领域。此后,经济学理性主义尽管在其发展演变的各个阶段有着不同的理论阐述,却又存在着将其联系起来的“共同信念”,它们构成了经济学理性主义的“硬核”这种经济学理性主义“硬核”由三条形而上学的共同信念组成,即确定性的、轨道世界的经济社会观;理性经济人;个体主义。
一、确定论轨道世界的经济社会观
经济学产生于理性时代——一个以牛顿力学为代表的近代自然科学取得辉煌成就并向各个知识领域胜利进军的时代。受其影响,经济学在其产生之初就确立了一种“确定性的、轨道世界”的理性主义经济社会观,并建立起一个庞大的'“力学”经济学体系。基于牛顿力 学的机械理性主义思维方式的统摄和对经典科学所取得的辉煌成就的尊崇,人们普遍形成了一种关于科学的理性主义模式。首先,它是一种凭借因果律揭示普遍法则的、与客观性相一致的,因而是真理性的知识。其次,科学是精确的和具有确定性的认识。科学解释应是必然性的和可定量化的,对任一状态都可以做到尽可能精确的描述。
再次,科学命题在可控制条件下应可重复出现,接受经验检验。最后,由于科学具有上述特点,因而它是人们的行动指南和社会规范,科学等价于理性。简言之,科学被界定为对于超越时空、永恒正确的普遍法则的追寻。可以看到,从李嘉图、瓦尔拉斯、马歇尔,一直到德布鲁一阿罗。他们大都坚信社会经济的运行像机械系统一样具有某种内在的规律性,经济学的任务就是找寻这种能够提供完备知识的确定性规律——社会经济运行的能量守恒定律。具体地说,在李嘉图看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永恒和谐、符合人性的惟一制度形态,它是静止不变、没有发展的;经济运行的轨迹是“无条件的历史趋势”,任何对趋势的偏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理性 义“硬核”剖析离都是暂时的例外。同样地,萨伊凭借“供给会自行创造需求”的信条论证_『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无危机运行的稳定均衡状态。边际主义创始人之一,英国物理学家、经济学家杰文斯则明确表示要创立“效用与利己心的力学”,并提出类似于动力学中的速度、加速度概念的边际概念,通过边际分析得出经济系统的稳定均衡秩序。
另一位边际主义奠基人瓦尔拉斯也认为,“经济学跟天文学和力学一样,既是经验科学,也是理性科学” ,它应当被建设成像机械学和力学那样的“数学一物理”科学。新占典经济学大师马歇尔同样指出,对于经济学与力学的相似之处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经济学首先应考虑的是类同于力学观念的均衡,尽管他认为经济学进一步的研究必须更多地涉及生物学观念的均衡—— 个人的成长和衰亡、民族的兴起和毁灭、工商业的发展和衰落等等。而作为西方主流经济学逻辑精品的一般均衡理论更是牛顿经典科学思想在经济学中典型的移植和应用,它不可避免地受到牛顿力学的局限,只形式化地研究了经济系统的均衡和最大化问题,突出地体现出西方主流经济学对社会和谐与稳定机制及恒定的世界同一性的存在的坚定信仰与不舍追求。总之,就像经典物理学认为有作用力就一定有反作用力、各种运动的最终结果必然是趋于均衡一样,正统经济学认为,在市场中通过供求力量的作用各种经济过程必然也将达到一个符合帕累托最优原则的均衡,均衡是经济世界的一般状态,而各种“偏离”和变化只是经济系统中的意外情况。
二、“理性经济人”:
经济学的“阿基米德点”在西方主流经济学那里,“理性经济人”不仅是解释人类经济行为的一把钥匙,也是其庞大经济学体系的重心和支点。在许多人看来,“与人类行为的其他模式比较起来,‘经济人’模式和‘理性行为’假定也许是一个(解释人类行为)最普遍、最有效、最成功的工具” 。遗憾的是,依托“理性经济人”这一支点,经济学家们并不能“撬动”复杂多样的现实世界和整个的经济学大厦。
1.重释“斯密问题”
尽管“经济人”这一词语是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率先提出并引进经济学的,人们却总是将“经济人”假设的创立与亚当斯密的名字联系在一起。因而,所谓的“亚当斯密问题”便是一道横亘在“经济人假设”的批评者和支持者面前共同的原始方程式,不解开它,就无法厘清正统经济学“理性经济人”假设的意阈。最早由l9世纪德国历史学派经济学家所发现和提出的所谓“亚当斯密问题”,是指l8 世纪英国著名道德哲学家和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两部代表作《道德情操论》(1759)与《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1776)之间所存在的矛盾与冲突:在《道德情操论》中,斯密基于人性本善的假没,把源于人的同情心的利他主义情操视为人类行为的普遍基础和动机;而在《国富论》中,斯密却把人性奉恶作为政治经济学的前提假设,把个人利己主义的利益追求当作人类经济行为的基本动机。
于是,一种人性本善的利他主义社会道义沦与一种人性本恶的经济利己主义个人目的论,便矛盾而奇妙地共生于作为思想家的斯密的理论体系之中。所谓“斯密问题”本身并不构成真正意义上的问题,作为 个“现代性”问题,其真正意义在于如何认识现代经济学与伦理学之间的内在紧张。事情并不完全像德国历史学派经济学家所指责的那样,是斯密自己制造了“自利”与“利他”之间的人格分裂和经济学与伦理学之间的价值紧张。相反,在斯密那里,“自利”与“利他”原本只是一种人性二重性事实的本真反映,“经济人”与“道德人”都只是人性之一面。由此,“斯密问题”所真正蕴涵的一个深刻的现代性问题便凸现出来:在商业社会里,是否能够或是否应当将人类经济行为与其道德行为完全分离开来?经济学与伦理学能否完全隔离?显然,按照斯密的理论体系,如间完整的人格难以被截然分裂为所谓的“经济人”与“道德人”一样,人类的经济行为与其道德行为在终极Ft的的意义上也难以截然分开;同样地,经济学与伦理学的“明确分工”也是站不住脚的。
人性有善有恶(“利他”与“利己”)的原始事实,尽管有可能导致人格的分裂,但真正具有健全理性的人是不会如此的。因此,“如果对亚当斯密的著作进行系统的无偏见的阅读与理解,自利行为假设的信奉者和鼓吹暂足无法从那里找到依据的。实际上,道德哲学家和先驱经济学家们并没有提倡一种精神分裂症式的生活,是现代经济学把亚当斯密关于人类行为的看法狭隘化了,从而铸就了当代经济理论的一个主要缺陷” 。这就是,为着“科学的”信念,伴随着现代经济学与伦理学之间隔阂的不断加深,现代经济学日趋技术化
甚至机械化,因之丧失了许多必要而丰富的人文价值资源,出现了严重的“贫困化”现象。
2.“一只眼的理性”
斯密之后,约翰穆勒依据西尼尔所提出的个人经济利益最大化公理,对斯密关于人类行为的看法进行了形式化的处理,从人类行为的各种动机中抽象出经济动机— —财富最大化的动机,奠立了“经济人”假设的第一块基石—— 自利原则,并提炼出古典“经济人”假设的基本内涵:经济人就是会计算、追求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的人。马歇尔等新古典经济学家则承接了边沁关于“幸福与痛苦”的功利主义道德哲学,同时引进了实证主义的“行为”概念,确立了经济人假设的另一基石——极大化原则,并将经济人假设归结为约束条件下的求极值问题。此后,经萨缪尔森、弗里德曼等人的修缮,在现代正统
经济学中,经济人假设的标准解释是:在理想情形下,人们具有完全有序的偏好、完备的信息和无懈可击的计算能力,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他会选择那些能比其他行为更好地满足其偏好的行为。简言之,理性经济人就是自身利益或效用的最大化者,对自利最大化的任何偏离都是非理性的。斯密对人性所持的双重态度,对于怀着“科学”信念,努力使经济学向科学逼近的穆勒等古典经济学家来说,显然是不能接受的。因此,放弃人的“利他性假设”进而构筑能够“以少释多”的人性公理假设是经济学理性主义必须走的一步。约翰穆勒在《论政治经济学的若干未决问题》(1844)中从方法论的角度提出,应将人类活动的经济方面抽象出来,并作出定义,以确立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在他看来,政治经济学并不讨论社会状态所塑造的人的全部本性,也不讨论人在社会中的全部行为。它把人仅仅看作渴望获得财富的人来研究,从人类行为的各种动机中抽象出财富最大化动机,而把“每个人的其他激情和动机完全抽象掉”。至此,自利原则及经济人假设得以基本确立。在边际革命之前,“经济人”已逐渐失去了哲学伦理观的内容。随着边际革命的出现,“经济人”的伦理色彩更是几乎全部丧失。
在西方主流经济学家们的精雕细琢下,经济人假设的抽象化与理想化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经济人的非人化倾向(即经济人日趋被抽象为数学晶体)逐渐占据主流地位。理性被膨胀为仅仅是一种数学计算,即追求效用最大化的工具,经济人被转化为一种理性选择的概念,即目标函数的极大化。依据“戈森定律”,杰文斯、瓦尔拉斯和马歇尔等边际主义者提出了有关消费者的理性假说,导出了消费行为形式逻辑上的效用“极大化原则”。这一原则要求消费者的“理性选择”将消费行为在某种预算约束下扩大到边际平衡点。随着这一公式的确立,“需求”作为所有价格的一个函数在经济学的框架里便具有了逻辑意义,把经济的“一般均衡”加以公式化也成为可能。此后,在帕累托对效用度量问题研究的基础上,希克斯把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结合起来,将偏好变为一个可以最大化的指数,从而提出了由两曲线相切点而确定的最大化满足的消费结构,避免了对“满足”的价值判断。到了萨缪尔森那里,他不仅提出了“显示偏好理论”,试图将消费者行为理论从“心理”束缚中解放出来,还给出了对经济行为者的“理性选择”进行经济分析的“菜单”。
在他看来,经济学本身就意味着最大化行为:消费者使效用最大化,生产者使利润最大化。最后,经济人假设在弗里德曼等人那里又获得了工具主义的属性。弗里德曼曾提出一个简单的随机模型,证明一个按照随机游动花钱的、完全非理性的消费者(如果能够生存下来的话)的消费行为最终会被迫停止于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的切点。因此,可以工具性地假设一切消费者都是效用最大化的理性经济人。这就为经济学的数学形式主义运动扫除了一切“后顾之忧”。这样,我们看到,从亚当斯密的本体论人性假说到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工具主义立场,“经济人”已涵盖了所有的经济行为主体甚至所有的人类行为主体,他们都能够通过成本收益分析,经过精密的计算和仔细的权衡,对可供利用的实现目标的手段进行最优选择。
然而,这一个个的理论模型尽管“具有很大的智慧和美学魅力”,却是建立在“沙滩上的城堡”。阿罗指出,理性经济人假设本身是极为虚弱的,它的合理性和显而易见的力量仅来自于一些补充性假设,如完全竞争、市场均衡、充分信息以及同质性假设等等。尤其是经济行为者个人之间的同质性假设“是特别危险的,它否定了经济的根本假设,即经济是建立在个人差异引起的交易的收益之上的”④。因而,经济人假设尽管消解了人类行为的不确定性和复杂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理性主义“硬核”剖析性给经济学研究带来的困难,能够产生“非常动人的数学模型,用来表示简化的世界”⑧,从而使“科学的”经济分析成为可能,却也同时否定了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存在的基础。
3.一个简单的评论
作为一个古老的经济学概念,“经济人”从其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没有离开过争论的漩涡 。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发现,这种假设的非现实性来源于简单的自利假设对社会规范及个人——社会关系等重要方面的“误视”与“忽视”。按照正统经济学的狭隘“理性”概念,一切经济行为的基本特征都是对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精密计算,而利他主义行为却是“非理性”的。
基于这种“理性”概念,是不可能有效说明“为什么利他主义行为在非常不同的环境之下都得以生存”的问题的,因此,消极地固守自利最大化的经济人假设于经济学的存在和发展有害无益。正如科斯所指出的:“个人理性地追求效用最大化”的行为假设“既没有必要,也会引人误人歧途”,经济学应“从现实中的人出发,从人的实际出发来研究人” 。
现实中的人,是自利的或不自利的、理性的或非理性的多种形态的人。抛弃理性经济人假设,倒塌的只会是新古典传统的经济学框架,而不是经济学这门学科。
三、个体主义
西方主流经济学建基于“方法论的个体主义”之上 ,是其理性主义思维方式的必然结果。按照传统理性主义的世界观和科学观,似乎只有从个体或原子式的个人出发,“理性”才能把握现实的世界图景,才能建立起逻辑上一致的、可检验的“科学的”理论体系。
1.从个体出发
作为一种方法论原则,个体主义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只是在18世纪晚期和19世纪早期功利主义者和自由主义者的著作中,它才开始渗透到社会科学中来。而关于经济学中个体主义方法论的哲学来源,哈耶克认为有两个来源值得重视:其一,近代哲学家洛克、休谟的思想;其二,笛卡儿和卢梭的思想。前者在亚当斯密的著作中,“个体主义首次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后者影响了“19世纪古典经济学家”的思维方式 。
在亚当斯密那里,一切经济现象都可以被视为在交换过程中彼此发生冲突的无数个人愿望和追求的结果,而且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会产生出来的某种自发秩序协调着个人利益的冲突。劳动分工、货币发明、经济制度等等都是在个人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自发地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效仿牛顿力学模式,斯密确立了“原子”社会经济观,试图把一切社会经济现象还原为抽象个人的行为。这样,“单个的孤立的猎人和渔夫”自然地成了斯密的理论出发点。
斯密之后,李嘉图秉承边沁的功利主义哲学,认为个人是社会的基础和主体,社会应完全从属于个人,并完全溶解于个人的存在之中,个人利益是社会行为的准则。约翰穆勒则认为,“社会现象的规律是—— 也只能是—— 人类的行为和情感”,而“人不会因聚集在一起就变成了另一种物质—— 带有完全不同特征的物质”。这就是“个人人性法则” 。边际革命之后,经济学被视为以稀缺和竞争为前提,建立在个人选择基础之上的一门学科。新古典经济学家们认为“理论必须从个人开始”。在新古典经济学框架内,作为逻辑原点的“经济人”,只是“一个孤立的、确定的人类已知数”,是能够“闪电般地计算快乐与痛苦的计算器”,是一个个数学方程式中的数学符号,它们的“计算”与“组合”演绎出现象世界的完整构架。
在现代经济学中,方法论的个体主义在奥地利学派那里被推向了极端。他们把个人变为孤立于世的不属于社会的“原子”,把个人看成是生活在“孤岛上的鲁滨逊”,认为分析“鲁滨逊”,就可以寻求社会发展规律,所以,经济分析的基点应放在孤立的个人的欲望及其满足这种欲望的条件上,方法论的个人主义作为一个先验的有启发的假设应绝对予以坚持。可以说,以个体主义原则来建立包括所有经济学命题在内的统一的公理化理论体系始终是西方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努力方向。然而,尽管西方主流经济学家总是从个体出发考察一切,将个体的有目的性行为放在突出的位置,他们却没有对个体目的或偏好进行明确阐述,甚至根本否认个人偏好有一形成或塑造过程。虽然许多西方主流经济学家也承认个体的偏好或目的是可以改变的,但为了“科学的”经济分析的目的,他们却假定偏好函数是稳定的,个人效用函数是永远恒定而无可争议的 。
这样,对个体偏好的形成或塑造有着重要作用的文化与环境因素便被逐出了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框架,个人被置于一个机械的世界里,偏好一旦确定,选择便随之确定,个人仅仅是循着一个设计好了的追求最优化的模式来对经济环境作出反应。从而,个体的理性行为 礼会经济运行便可以被“理性”地预期到。
2.个体主义的理论陷阱
一直以来,方法论的个体主义受到了与之对立的方法论的整体主义的猛烈批判@。但是,即使不是站在整体主义的立场【二,人们也可以发现方法论的个体主义所导致的诸多悖论。按照方法论的个体主义原则,西方主流经济学以资源稀缺性为基本前提,从“原子式”经济人的理性选择与行为出发,运用最大化原理,达到了一系列的最优化与均筏状态的统一。这样,西方主流经济学似乎合乎逻辑地证明了,个体“理性”必然导向整体“理性”,个体最优状态必然自动导致总体最优状态,从而成功地跨越个体到整体的桥梁。
然而,令人失望的是,太多的“不可能性定理”已给完全竞争与帕累托最优的完美契合撕开了道道裂口。按照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理论逻辑,如果能够把个人的偏好“加总”为社会偏好,得到社会福利函数(即社会无差异曲线),则可以在无数帕累托最优状态中进一步确定出那些使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状态,那么,在新古典框架里完全竞争条件下资源配置问题便可得到彻底解决(效用最大化、市场均街、帕累托最优三位一体)。显然,其中的关键是能否从个人偏好(无差异曲线)合乎逻辑地导出具有相同性质的社会偏好(社会一致选择)。在《社会选择与个人价值》一书中,阿罗对此给出了否定的回答。阿罗认为,社会偏好不以一个人或少数人的偏好来决定。阿罗指出,在非独裁即尊重每一个个体自由的、理性的选择的前提下,社会偏好是无法通过个人偏好加总得到的。由此看来,能否与如何从个体出发,从现实存在的个体出发,成功地过渡到宏观整体,实现微观与宏观的整合,应是方法论个体主义的关键。一个明确的事实是,经济学的方法论个体主义者的“加总”努力已彻底失败。
事实 ,整体与部分之问的关系有加和性和非加和性两种特性。加和性是指整体和部分之问存在质的承续关系和量的守恒关系;非加和性则是指整体与部分之间质的区别性和不守恒性。 牛顿时代的成就就是对守恒规律的研究,加和性也就成为牛顿范式所重视的简单性之一。但科学的发展又不断地向人们揭示出非加和性的存在和意义。在复杂系统中,元素问存在着非线性相f作用,从而使整体的性质不再是元素问的简单加和关系,而成为元素间相互制约、彼此耦合的非加和关系。因此,在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中,除r“整体等于部分之和”的模式之外,“整体小于部分之和”以及“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模式也都是存在的。显然,复杂的社会经济系统具有典型的非加和性。
经济学所要处理的是人的问题,但不是单个的人的问题,而是社会的人、群体的人的问题。也就是说,经济学真正的困难在于,如何说明在群体之中理性的个体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协调的问题。个体主义“理性地”假设个体之间理性行为存在一致性。然而,尽管我们可以“工具主义”地谈论个人选择和个体理性行为,但是我们没有理由据此认为一个社会或一个群体的宏观行为必定是“理性”的。从社会整体出发,我们才能很好地说明为什么一个社会经济可能长期锁入“低水平重复”的陷阱,说明“人们为什么会‘选择’对自己不利的制度”。
四、结束语
作为经济学理性主义的“硬核”,“确定性的、轨道世界”经济社会观、理性经济人假设和个体主义原则是紧密相联的。一直以来,西方主流经济学家们坚信,经济世界是理性的,其“自然秩序”是,经济社会的一切事物均处在严格的逻辑秩序中,而且按精确的数学规律合乎逻辑和理性地运动,其运动的轨迹是有序的、稳定的、确定的。
同样,这个世界里的活动主体也是理性的,他们严格按照“理性原则”进行选择和行动,他们总是为了自身的目的和利益而行动,而且能够以最合乎目的的方式行动。这样,从原子式的理性个体——经济人出发,借助各种辅助性理性工具(如数学方法),经济学家便能够在其行动的一般原则的基础上推演出种种更为具体的理性行为模型;在这些较为具体的模型的基础上,经济学家就能较便利地解释或预测理性个体在特定情景下可能采取的具体行动,同时演绎出这些行动的社会总和所导致的一般社会状态和整体图景。因而,以理性方法建立起来的西方主流经济学就是“事物必然是”或“应当是”的知识,从而就是“科学的”。显然,在西方主流经济学那里,“被研究的东西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理性主义“硬核”剖析是经济学家心目中的,而不是现实中的体系” ,是虚拟社会里的虚拟人的虚拟“理性行为”,而不是真实世界里的人类行为。
由于“硬核”是关于终极实在的形而上猜想,既不可能又无必要对其作直接检验,抛弃它便会导致经济学研究“范式”的转折。所幸的是,自然科学的最新发展,已对那种以把牛顿模式应用于研究社会现象为基础的,在各门社会科学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注重探寻确定性永恒规律的传统理性主义认识论模型形成釜底抽薪式的破坏。由此,我们也看到了经济学走向“真实世界”的希望。
西方经济学的论文 篇三
摘要:对于西方经济学范式结构,它的核心是经济学价值观,而且还包含经济学理论逻辑空间方法和基础假设理论,当然,西方经济学会有范式运动,进而对其内部进行调整。西方经济学范式结构通过发展和演变,形成了新范式。因此,本文针对西方经济学的范式结构及其演变展开了研究,希望为解决社会经济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范式结构;演变
从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掀起了对经济学范式研究的热潮,西方经济学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下,范式结构也发生了演变和转换,范式结构作为科学的共同体,具有其独特的理论模型,西方经济学的最核心的内容是观念范式,它是稳定不变的界定、思维等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西方经济学范式结构也发生了转变。因此,必须对其结构和演变进行分析,从而探索西方经济学的发展规律。
一、西方经济学范式结构
西方经济学既是广泛的概念又是经济内容,包含着大量的经济问题和资料,本文所研究的西方经济学只是西方主流经济理论中的一部分。随着资本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不断完善,出现了范式理论。从系统角度来讲,西方经济学范式结构是一个有层次结构的系统,主要包含方法规则、观念范式和基础假设三个方面。西方经济学范式主要是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的,它指的是科学共同体在按照范式进行专业活动,范式是一个科学的专业,依赖于学科理论的模型[1]。西方经济学范式是在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指导下,在经济领域范围内,人们对范式结构和范围进行判断。在西方经济学范式结构中,观念范式是最核心的内容,而方法规则和基础假设则属于外围。当然,范式结构也具有不同的层次。比如,理性经济人观念和制度文化观念则在非主流学派和主流学派有一定的区别。同时,西方经济学范式结构还包含总收入和需求等内容,所以通过范式结构能够对其进行有效地论证。
二、西方经济学范式运动的形式
不同的历史时期,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而且存在西方经济学范式运动。经济学理论的变化,会出现西方经济学范式革命,继而出现新的范式结构。西方经济学范式存在几种运动形式。首先,对已有范式的继承,继承的内容包含经济人的核心硬核和调整保护带等。同时,在完全竞争市场经济环境下,资源达到最佳配置,也就是帕累托最优;其次,张伯伦和罗宾逊在经济人硬核的基础上,对市场充分竞争的前提假设进行修改,开创了产权经济学新领域。在厂商理论中,对企业物质要素生产和技术的关系予以假设,但在现代契约理论的作用下,将成本交易为前提,通过对西方经济学的范式内部结构进行调整,不断完善现实方面内容。1947年西蒙提出,对于经济学理论,应该将焦点放在人的社会行为理论方面和非理论的界限,而且把完全理性修改为有限理性;最后,范式运动指的是在经济学不同学派理论下,对新经济学框架体系予以统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有若干个研究范式理论体系,它们之间需要相互调和。穆勒的《政治经济学原理》和萨缪尔森的《经济学》等都包含市场经济原理,通过对收入再分配的改革,并提出边际效用论和节欲论、供求论等理论,从而对西方经济学范式结构加以完善,然后将效用价值偏重需求分析和客观价值论篇重供给分析作为生产成本的核心理论,使得西方经济学理论得到有效创新[2]。
三、西方经济学范式结构的演变
1.前期西方经济学范式结构
西方经济学范式结构在运动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历史逻辑,对于前期西方经济学范式结构而言,范式处于发展阶段,尚未形成系统的经济学知识体系,所以在这时期,思想家们通过直觉和生活经验对经济问题予以分析和判断,但欠缺系统的分析范式。随着经济学理论的不断发展,现代西方经济学和古典经济学能够为经济学范式所支配,成为经济学理论体系中的主要系统。到亚当斯密时期,古典经济学范式已经发展到巩固时期,然后到约翰斯图亚特穆勒对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到了发展时期。古典经济学范式核心是客观价值论,通过范式逻辑,出现了实物经济与货币现象,而且形成货币数量论和两分法,构成系统性的古典经济学体系[3]。1870年,边际革命的核心是用主观心理分析的价值理论,并在经济分析中引入数学方法,通过价值论和分配论,从而实现对西方主流经济学从古典分析范式向现代分析范式的转换。
2.凯恩斯经济时代
随着西方经济学范式结构的演变,凯恩斯革命是时代的产物。在大萧条的经济环境下,工人运动对资本主义制度构成了威胁,西方经济学的复兴,必须对原有的基本前提假设予以修正,从而实现西方经济学范式革命。凯恩斯革命修正的只是与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相抵触的部分基本前提假设,对西方经济学的硬核并未造成影响。20世纪60年代末,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处于黄金时期,但之后呈现衰落;70年代,出现了高通货膨胀和高失业率,凯恩斯对此感受到不知所措,正在经济理论和经济现实存在双重困境下,理性预期学派和货币学派的经济学家们批评国家干预主义下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负作用,提出单一规律货币供给政策,完善市场机制,从而平衡市场经济[4]。
3.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时代
自2007年以来,全球处于经济危机时期,西方经济学范式也存在危机,明斯基在凯恩斯经济学基础上,融合了经济学、演化经济学等观点,证明西方经济学范式已经进入了宏观经济学的黑暗时代。在现实交易过程中,人们很难对每一个措施产生的结果予以正确地了解和预测,而是通过主观判断来决策通过坚持完美市场和经济人基本假设,进而消除经济危机。因此,西方经济学范式结构必须发生改变,进而适应时代的要求。通过对政治和制度的不断调整,优化西方经济学范式结构,使得经济体制具有稳定性,从而确保西方经济学范式结构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
四、结束语
经济学是一门重要学科,对国家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对于西方经济学而言,其具有一定的范式结构。西方经济学范式结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下,将发生演变。因此,必须对范式结构及其演变进行分析,使得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相联系,进而打破传统思维的局限性,从而促进社会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欧瑞秋。基于网络范式的市场结构与企业竞争研究[D].中山大学,2012.
[2]田海华。基于SCP范式的中国水电建筑产业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9.
[3]王泽。中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降低及其原因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8.
[4]王劲松。经济学三大范式的思想溯源与逻辑建构[D].上海财经大学,2010.
西方经济学论文 篇四
一、和谐理念下西方经济学的分配定义
在西方经济学中,消费品的分配定义更强调按生产要素分配,这一点与马克思主义思想中的按劳分配思想有很大的不同。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的方式之一,它更加重视社会效率,然后兼顾公平,也是一种必然会使用的分配方式。按生产要素分配包含了许多方面,像是土地、劳动力、资本等要素,下面就分别说明要素之间的分配。
首先,以劳动力要素的分配来说。劳动力素质的不同,会导致两种不同类别之间的差距,一种是城乡收入之间的差距,另一种是社会居民之间的贫富差距。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城乡之间经济的根本差异导致了对人力成本投入的不同,从而造成的劳动力素质差别。
而人力的投资主要体现在教育水平上。就我国目前来说,城市与农村的教育机构与办学素质就存在一定的差别,另外,城市与农村在教育的普及率与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距。而农村人力资本的投入不足,导致了劳动力素质不高。在劳动力市场充足的情况下,市场对素质低的劳动力分配的结果表现在工资的不断降低上,而另一方面,高素质人才的薪资却不断提高,最终导致城乡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越来越大。个人之间由于人力资本累积投入的不同,导致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大,由此,引发社会的矛盾。从效率的角度来说,这是市场经济分配的必然结果,从公平的角度来看,社会有责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缩减收入差距,从而促进社会公平。
其次,以土地要素分配来说。在西方很多国家,推行的是私有制,土地是属于个人所有的。而这与我国的情况有所不同。在我国,土地的一切所有权是属于国家的,农民只拥有经营权。所以,农民并没有权利出售土地,因此无法从出售土地中赚取一定的收益,而且,农民在被征用的土地中也没有办法获得较为合理的补偿。据资料显示,在土地被征用的过程中,农民至少被剥夺了5000亿元,而在被征用的土地所带来的收益中,农民占有5%-10%的利益,企业却高达40%-50%。
土地是农民的根,一旦土地被征用,农民就等于失去了生活保障,沦为三无阶层。而在考虑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上,由依据土地而衍生出的土地生产物,在市场需求弹性的变化下,并不能够使农民摆脱贫穷的状态,减少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所以说,只是单纯的按照土地要素进行分配,结果只会进一步拉大收入差距。
二、和谐理念下西方经济学的消费定义
在西方经济学体系中,“消费”占有重要的地位,有人将消费、投资、出口三者形象的称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辆马车。在古典的政治经济学中,将生产与消费二者之间的关系看成是一个循环的过程,认为生产的最终目的是消费,为推动经济的发展,支持与鼓励扩大生产规模来引发进一步的消费。在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中则体现出另一种观点,即生产才是最终的目的,而消费是一种手段。一些学者在研究消费不足理论的时候,理论研究的前提是依赖于投资部门的水平是由于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变化所决定。更进一步的说,消费需求决定了经济活动的水平。
由此,有的学者就建议通过各式各样的商业活动与对外贸易,利用新产品对消费者的刺激心理,来扩大消费,从而扩大国家的生产规模,提高生产力;有的学者认为不应该鼓励过度的节俭,而是应该通过适合的收入分配政策与产业组织来提高消费需求;还有的学者认为要扩大消费需求,应该合理的运用收入再分配政策,从而促进投资的发展。在凯恩斯理论中,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归根于消费需求不足,并且进一步提出通过扩大投资与消费需求来促使经济复苏。在现代的西方国家中,也将扩大消费当成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国内消费需求的提高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总的来说,在西方经济学体系中,消费占据着重要地位,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但是,在和谐理念下,站在人类总体的福利上,却不能够只是一味考虑消费,而应该考虑消费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下,经济的增长依赖于一定的`生产技术,而生产就要从自然界获取一定的资源,这势必会导致自然资源的减少与环境的污染。所以,从某个方面来说,生产越多,消费增加,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力度更大,这样可能会引起人类整体福利的水平下降。
一旦经济活动违背来自然环境的规律与底线,自然环境遭到破坏,正如由于工业时代下,一方面,生产力提高,经济发展;另一方面,温室气体排放加大,引发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从而带来一系列灾难。这就像是人类经济活动发展的一种悖论。所以说,在和谐理念下,考虑到人与自然关系和谐发展的基础上,在经济发展中,生产的目的可以是消费,但是相反的,消费的最终目的却不能够是生产。
三、和谐理念下的西方经济体系框架及其内涵
(一)基本框架
在西方经济学体系中,涉及到商品的两个主要属性是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在商品交换的过程中,坚持等价交换的原则。在和谐理念下,西方经济学体系的内容更加牢固,不仅包含着商品的价值属性等内容,还增添了许多和谐理念要素。在促进商品经济发展时,也要重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考虑生态环境、资源与人类经济发展的关系,促进经济与生态环境共同发展与互利。从我国的国情来看,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的方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发展之间的关系,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从而构建和谐社会。
(二)内涵
在和谐理念下,西方经济学体系的发展更加成熟,增添了更多的内涵。一是,西方经济学体系发展运行更加的稳定。在推动经济发展中,重视环境因素所带来的变化,尽量地避免环境破坏与污染,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二是,在和谐社会的理念下,物质生产的总量更加适中,不再是盲目扩大生产,而是保持生产的理性,并增加生产者之间的竞争,确保商品价格围绕价值线进行合理的波动,保证价格的合理性。三是,西方经济学在融入和谐理念后,更有利于帮助人们认清社会发展的轨迹,尤其是在处理经济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问题上。
四、结束语
总的来说,在和谐理念下探究西方经济学体系,能够对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内容与框架有一定的认识,可以发现西方经济学体系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在和谐理念下,我国经济的发展在借鉴西方经济学体系时,要结合我国的国情与社会发展的水平,这才能够真正有利于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浅谈西方经济学论文 篇五
一、经济学案例的选编
1、经济学案例要贴近生活。
许多教材在讲替代关系时常以茶叶和咖啡为例,这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没错,但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生活习性差异较大,有些地方,如广东,喝茶成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咖啡根本无法代替,尤其是那些喜喝功夫茶的人更是如此。类似的例子还有大炮和黄油。该案例虽能反映稀缺资源配置的原理,但黄油离中国学生似乎有点远,而且对于普通消费者,二者既非替代也不互补。这就说明,经济学案例的选择,应该尽量从生活实际出发。
2、案例要与理论紧密结合。
西方经济学的教学目的是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并能运用这些基本理论和原理分析、解决实际经济问题。说到底,案例教学是理论教学基础上的一种辅助教学方法,是为理论教学服务的。因此,选编的案例必须反映经济学原理的典型特征和一般规律,要能揭示案例的内在联系和经济学原理的有关特征。
3、经济学案例来源要多样化。
经济学案例来源首先应该是丰富多彩的经济现实生活,尤其是热点经问题。因为这类案例能引导学生走出象牙塔,关注现实生活,极大地培养学生对经济学的兴趣,大家都知道,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当我们用鲜活的经济生活成功地吸引了学生,使他们关注经济生活,甚至让他们养成了定时收看新闻联播、经济半小时、经济观察,并且关心国家的经济生活的时候,我们可以说,我们的经济学教学任务已经完成了一半了!
二、经济学案例教学的课堂组织
1、正确处理师生关系。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学中教师居于主导地位,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案例教学就是要在老师的主导下,利用鲜活的案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案例教学中,教师或在课堂当堂呈现案例,或布置学生课前阅读相关材料。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得出自己的观点。讨论案例是案例教学的中心环节,教师要创造机会让学生走向前台,展示自己的观点。教师则由前台转向幕后,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应当组织和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进行讨论、交流,发现问题和分歧,尽量让学生自己解决,如果学生自己不能解决,则应选择适当时机给予解答。教师在学生讨论过程中,除了应该把握讨论节奏,控制教学进度外,还应当关注每个学生的表现,不断启发、诱导学生开动脑筋,尤其应鼓励学生勇于独立思考,形成独特见解。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能力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得以锻炼和提高。
2、正确处理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的关系。
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有其完整严密的理论体系,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向学生展示这些理论,案例教学则是要通过生动可感的实例来图解,或补充说明这些理论。很明显,理论教学和案例教学是主次关系,案例教学应服务于理论教学。这是因为,一方面,经济学具有独特的科学性与严谨性,理论教学中严格的理论推导过程是训练学生经济学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学生就是在这一系列看似枯燥的训练过程中,学会了对经济现象的数学描述和严格的逻辑推演,掌握了一系列经济范式并试图用这些范式去认识纷繁复杂的经济世界,形成了对现实经济世界独特的分析、判断、归纳和预测的能力;另一方面,课堂教学中学习的概念、公式、定理、公理,是案例分析的基础。显而易见,没有概念和理论的讲解,仅仅从案例中得到结论,难以让学生建立起全面的理论结构,学生获得的必将是零散的不系统的知识点。因此,充分地讲解基本理论是学生学好经济学的基础。经济学不能像MBA教学那样可以以案例为主。相反,在经济学教学中,案例教学只能是理论教学的辅助,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枯燥的理论知识的。
3、案例要服务课堂教学的需要。
尽管借助生动的案例,可以深入浅出地讲解理论,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案例教学不能因此替代教师的课堂讲授。教师在课堂讲授时,对案例的运用要紧扣课堂教学的需要,而不仅仅是为了引发学生的兴趣,成为哗众取宠的工具。在课堂中,对案例的运用,一定要把握好度。为此,教师一定要做到:首先,要明确案例在课堂讲授中作用。案例在课堂理论讲授中可以是对理论的注解和延伸,可以是对理论的具体应用,也可以是为了拓展和提升学生的思考。只有当教师明了案例的作用,对案例的运用才能恰到好处。其次,引用案例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与社会阅历来控制案例的难度。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案例,最好要向学生交代案例的背景,同时案例的引用要尽量完整精简,既不能根据个人好恶随意取舍,更不能断章取义。最后,为使案例较好地发挥作用,案例应该有鲜明的主题,应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设计一些问题以启发学生的思考。
西方经济学的论文 篇六
前言:
在当下,西方的经济学教学已经逐渐的成为我国经济专业学科的基本教学课程以及关键课程。与此同时,西方的经济学逐渐的被政府各部分所关注,并被高等院校中经济学科的教育者们多重视,设置为基本的教育课程。但是,由于西方经济学其自身的特征以及性质问题,导致其在我国高校的教学中,依然存在对其认识产生的一定误区以及问题,以下将对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进行分析。
一、在西方经济学的教学中存在的现状以及以及认识上展现出的误区
首先,马克思思想的经济学地位将被西方的经济学所取代[1]。现阶段,我国逐渐从计划经济转变为社会经济,在高校经济学相关专业的探究中,西方经济学对我国的影响逐渐加深,导致一些教育者对此产生一定的误区,并认为西方的经济学应该得到广泛的应用,且属于纯粹的科学,在不断的发展中将会取代马克思思想的经济,变成我国的经济学主流。
其次,传统的教学方式将被多媒体教学的方式所取代。近年来,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在高校中教学的模式也被不断的创新。其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以其控制的灵活性以及信息的多元性,受到了广大教育者的青睐。多媒体技术虽然拥有传统教学达不到的教育效果,但是却不能完全的取代传统的教学方法,特别体现在西方的经济学课堂上。该学科的教育不但拥有较为抽象的知识,也存在数学相关的推理,单凭多媒体的使用并不能使同学们真正的了解。
最后,将经济学进行数学化的处理[2]。西经这门课程的特点是实践和理论的相融合,对其进行分析的形式不但包含量性的,也包含定性的。定量的分析是利用数学得到完成的,然而还需要对西方的经济学相关的思想以及成果进行发掘。数学作为使用的工具,可以对研究的工作起到正确的辅助的作用,但与此同时,也会起到错误的辅助作用,导致错误的加深。因此,理论自身是否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其表达的形式无关,而和其思想有着直接的关系。
二、对西方的经济学的教学进行改革的相关思路
(一)将现代化的教学方式与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合理的融合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将西方的经济学知识构建成一个较为完善的框架,在进行课件演示的时候,相应的添加有关的图形或者资料,使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得到有效的增强。但是,同时也应该对多媒体技术具有的局限以及缺点有何深刻的认识[3]。例如,当老师对数学相关公式进行推导的时候,应用多媒体就难以进行呈现,则必须应用传统教学书写板书的形式进行一步一步的推导。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将现代化的教学方式与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合理的融合。例如,老师也可以将教学的资料在校园的网络中进行共享,为同学们提供资料获取的平台。与此同时,当同学们在学习中遇到困难的时候,也可以利用网络平台与老师或者其他同学进行交流,是教学得到良好的效果。
(二)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相互融合
西方的经济学这门课程的特点是实践和理论的相融合,因此,应用理论与抽象理论使其得到存在的基本。所以,在西经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不但要对其理论进行深刻的理解以及分析,还要同学们能够根据国内以及国外的经济特点,对现实中的问题进行判断和解决。但就我国现阶段西经的教育中,依然存在两级分化的状况,不是注重理论知识的一味灌输,就是注重难懂的数学知识的推导。因此,就会导致同学们对西经的学习提不起兴趣,甚至可能会望而却步。想要使其得到避免,在课堂上,老师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并尽可能的应用与生活实际相贴合的案例,使同学们感受到西方经济学的亲切感。
(三)创新性教学与结构性教学的相互融合
在高校的教育中,西方的经济学这门学科的特点是实践和理论的相融合,并且是一个较为系统的学习过程。因此,同学们只有对该知识的理论构架有所掌握,才能够将其运用在现实生活中对经济的分析中。但是,由于现阶段我国许多高等院校在西方经济学这门课程的课时安排上任然处在相对较少的情况中,导致同学们对该学科理论知识的掌握只能算是浅显的阶段。由此可见,此种教育的模式致使教育质量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同时使同学们对本学习课的创造性以及自主性受到强烈的打击。因此,在教学中,教育者应该根据该学科的特征以及同学们的实际情况,对课时进行合理的分配,让同学们可以充分的了解该学科的知识发展。与此同时,还要使同学们对问题的解决能力得到增强,转变应试教育的单一考核方式,将强复合型的考评模式。
结论:
综上所述,西方经济学的教学革新是一个需要不断进行摸索以及创新的长期的过程。在这种革新的过程中,怎样才能够使西經这门学科的教学重量得到提升,完全取决于学校和社会之间共同的协作,同时也取决于教育者以及同学们的探究与沟通。最终,使同学们可以对问题进行更好的思考以及解决。
参考文献:
[1]陈晓乐。教育新常态下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探讨——基于“黑板经济学”的思考[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6,(10):171-172+179.
[2]邹淼。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问题初探——以上海政法学院为例[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3,(09):152-154.
[3]王红伟。《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兼谈国外教学经验[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02):205-207.
西方经济学论文 篇七
一、西方经济学的性质
西方经济学作为高校财经类、管理类本科生的核心课程之一,是学生进入大学学习接触的最早的专业基础课,它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部分,跟高中课程比较,是学生学习知识和学习方法的一大转折点,其理论性强,专业程度高,面对从未接触过的经济理论和大量的经济模型的大学新生,学生们普遍都产生了畏惧心理,都有抵触情绪。那么如何教好这门课,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就成了广大教师的必须认真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由于西方经济学具有理论性强、抽象、难理解的特点,同时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的理论都是建立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上形成的,比如,序数效用论者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方法来考察消费者行为就给出了关于消费者偏好的三个假定等,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都是借助抽象的数学模型来解析经济现象,应用数学分析工具来经济学论题是很常用的方法。
西方经济学在消费者行为、生产理论、资源配置、资源利用、就业失业、货币供给、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方面的理论为社会经济生活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借鉴。鉴于西方经济学特殊的课程特点,很多学生在学习西方经济学的过程中感觉困难。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要求学生端正自己的态度,转换自己的角色,从高中的灌输式教学转换为自我学习为主,培养学生对经济学的探索思考和学习的兴趣。
二、贵州民族大学学生特点
笔者长期以来一直从事西方经济学的教学工作,且担任过四年班主任,经过与学生接触,发现我院学生在学习西方经济学时普遍有以下特点:
1、数学基础薄弱。贵州民族大学商学院学生普遍具有数学基础薄弱的特点。由于西方经济学分析方法有定性分析和定量相结合、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分析方法,要求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有一定的数学基础,我院经济学和金融学专业该课程一般是大一下学期开设,其他专业是大二上学期开始开设。而学生大一的时候仅仅学了高等数学,概率和统计还没接触,学生数学基础参差不齐,导致学生普遍不愿进行定性分析,一看到需要相关的数学知识,从心理上就产生了畏惧。
2、感性认识多于理性认识。我院学生对老师授课课程中关于经济学家的逸闻趣事很感兴趣,而一旦讲到图形、表格、函数公式推导等内容时则表现得较迷茫。经济学分析中的实证分析方法需要用到数学思想,理性成分相对较多。
3、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强,大多处于被动状态。根据笔者教学实践经验来看,笔者在第一次课的时候会提出学习三步骤的要求:课前预习,课堂听讲,课后习题。但是在后面的教学中有很多学生并没有按照要求去做,在学习上非常被动,没有预习的同学上课大多都听不懂,由于西方经济学是一个系统性的课程,其理论连贯性很强,最终会产生恶性循环,一学期下来都听不懂;有些即使暂时听懂,但是没有真正理解,过后不久就会忘记;有些看着懂,但是自己不去做题,不去琢磨,就会出现“眼高手底”的现象。
三、提高教学效果的思考
针对以上我院学生特的特点,笔者认为要提高学生学习西方经济学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定位要清晰,目标要明确。进入课程学习之前要让学生明白,学习西方经济学要达到的目标是结合社会需要来培养人才,即社会需要什么人才,要求有什么知识结构能力。首先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对理论体系把握清楚,重点掌握,西方经济学成为很多学校考研的必考科目,因此要求学生学完后能达到考硕士研究生没问题。要达到这个要求,就必须做到课前预习,课中跟老师思路走,课后复习思考三步骤。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较强的综合素质能力,会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第一节课就应该给学生充分讲解什么是西方经济学、为什么要学习西方经济学以及如何才能学好微观经济学,该门课程要达到的目标,让学生从思想上端正自己的态度,引起足够的重视。从笔者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来看,学生们通过第一次课后,基本上都能认识到西方经济学这门课的重要性,也表示要学好这么课虽然有一定的难度,但只要下足够的功夫,有信心学好西方经济学。
2、掌握方法,事半功倍。笔者多年来讲授西方经济学,与学生接触较多,学生普遍反映西方经济学理论性强,图表模型多,学习起来抽象,枯燥乏味。教师在教授课程中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要掌握方法,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教师授课改变以往“灌输式”教学—老师讲课学生听课的模式,多利用现代化教学方式,采用重点内容老师讲解,学生讨论消化的模式,理论联系实际,多结合身边新颖的、生活化的案例来阐述经济理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挖掘学生的潜力。如“蛛网模型”可以利用农民生产的实例加以讲解,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其次,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除了利用多媒体进行PPT展示以外,还要给学生进行视频教学,给学生介绍主流经济学网站,多了解掌握经济热点问题,让他们主动进行浏览学习,拓宽视野,提升学习兴趣。我院学生与经济学大师正面接触的机会不多,除了学校邀请专家讲学作报告以外,要利用网络自己主动接触获取相关信息,就要在上课的时候由教师适当地引导学生,而不是一味地讲书上的内容。
再次,西方经济学的很多知识点具有相类似性,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这些知识点串联起来讲解,以便帮助学生温故而知新。由于我校是二本,学生的基础比国内某些一流院校学生要稍微差些,尤其是数学基础。部分学生在理解问题的时候反应稍微慢点,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多点耐心,能不厌其烦地给学生讲解,尤其是某些联系比较紧密的知识点。如无差异曲线和等产量曲线为什么都是向右下方倾斜且都是凸向原点,收入预算线与等成本线等,可以通过对比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
最后,要求学生课后多做习题,巩固学习效果。由于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强,各知识点衔接紧密,且有较多的图表,需要一定地数学基础,对相关的数学知识点部分要多复习,能很好的将数学知识利用到经济学上来,用数学理论解决经济问题,如一阶倒数与边际分析方法。因此必须要求学生除了课堂认真听讲外,在课后要多做习题,教师每讲完一章要多布置习题,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培养学生的经济思维能力。
另外考试方式的转变也很重要。对学生进行考核是衡量老师教学、学生学习效果的手段,科学的考核方式能帮助教师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从笔者教学实践来看,我院学生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临时抱佛脚”的心态,在平时上课不重视,专等老师期末划重点,然后把老师的重点一抄一背,保准能通过,这也成了学生们的考试法宝。因此要打破学生的这种依赖心理,要采用多种考核方式相结合的方法,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相结合。首先教师在上课第一节课就要明确告诉学生期末绝不会划重点,重点就在平时上课内容中;其次考试题目多样化,除了常规习题外,还要有开放式的论述分析题,让学生利用经济思维方式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后笔者认为应该加大平时成绩的比例,来督促学生平时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改变“临时抱佛脚”的突击学习法。
四、总结
西方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强、抽象、难于理解和掌握的学科,要提高教学效果,就需要教师和学生从思想上给予重视,端正态度,教师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掌握教学方法,因人施教;学生要掌握学习方法,教师和学生相结合,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西方经济学的论文 篇八
一、引言
西方经济学指的是当代世界的市场经济学,这是很多西方经济学家根据自身对西方多个国家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探索所总结出的相关理论。具体而言,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学。到目前为止,西方经济学已经形成一整套概念、理论和较为完整的体系。
二、对西方经济学二重性的认识
西方经济学具有二重性,即阶级性和实用性,在西方经济学学习过程中,对其二重性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在社会经济生活中,不同的社会群体或个体都有着不同的经济利益。不同的经济学家往往会针对同一个经济问题作出不同的解释,并且会根据自己的认知提出不同的政策主张,这种不同一方面由认知程度导致,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经济学所研究的对象具有特殊性,在理论研究过程中,其内容往往会涉及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团体。虽然很多西方经济学家都不太愿意公开承认西方经济学的阶级性,但是,他们自身的阶级立场已经非常明确,在研究相关经济学问题时,大多数西方经济学家总是从其阶级立场来看待问题,以维护阶级利益为最终目的。
三、关于西方经济学中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烙印的认识
在学习西方经济学的相关内容时,可以从中了解到其带有很深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烙印,所以,其中的理论观点主要是从资本主义发展的角度来阐述,但是,我国发展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以,为了能够充分利用西方经济学中的理论来指导我国的经济建设,在西方经济学内容学习过程中,必须恰当选择,对不合理的内容要坚决舍弃。例如,在西方经济学中,其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既定前提,微观理论中的边际生产力分配论,宏观理论中将工会当作是垄断势力,并且将其看做是造成通货膨胀的主要因素,通过深入学习上述理论内容,并结合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实际,从中认识到,我们不可以将上述所有理论进行盲目接受,必须以批判性的眼光来看待上述内容。但是,西方经济学是经济学家对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总结,对于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为此,我们必须虚心接受,并以此来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资本主义国家在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所探索到的规律和经验,是市场经济建设中的一般规律和经验,这些规律和经验的运用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所以,我国在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必须适当地借鉴和学习这些经验,其中包括所提出的供求理论、企业如何决定产量和价格理论以及市场失灵理论等。
四、关于学习和借鉴西方经济理论的认识
学习和借鉴西方经济学理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推动本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在建设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重点会从两个角度入手,第一,要使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第二,要加强和改善国家对经济运行的宏观调控,而这两方面的内容与西方经济学中“市场对资源起基础性作用”以及“减少或减轻经济波动”的内容要求相一致,所以,在西方经济学的学习过程中,应该着眼于我国经济的发展,重点对其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进行学习,而且要以批判性眼光来借鉴其中的理论知识。具体而言,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无法充分满足市场机制有效运行的条件,所以,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市场机制理论运用的范围必须进行合理控制。第二,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企业制度、法律法规等还不太完善,但是,西方经济学理论主要是对完善经济制度社会所作的分析,我国在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之前,西方经济学中市场机制理论的应用范围必须进行合理控制,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发挥西方经济学的作用。第三,我国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人口数量较多,而人口压力会对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应用造成较大的束缚,在很多西方发达国家,其人口数量较少,所以因个体经济行为的轻微变动所形成的集合效应并不显著,但是,受人口因素的影响,这一效应则会非常显著,并产生较大冲击。
五、小结
綜上所述,西方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家根据其所处的社会形态总结的经济发展规律和经验,其表现出明显的阶级性和实用性。通过深入学习西方经济学,从中了解到,在利用西方经济学的相关理论指导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时,必须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有选择性地运用相关理论,实现其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迈克尔·佩罗曼,张建刚。西方经济学与和谐文明的冲突[J].国外理论动态,2012(9).
[2]郑美华。英才实验班西方经济学的教学内容改革研究[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2(6).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西方经济学的论文(多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