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能搜索到更多你想要的范文→
当前位置:好范文网 > 免费论文 > 其他免费论文 >

中西方文化差异论文【精品多篇】

发布时间:2023-12-16 10:40:31 审核编辑:本站小编下载该Word文档收藏本文

【导语】中西方文化差异论文【精品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中西方文化差异论文【精品多篇】

中西文化差异论文范文 篇一

关键词:文化差异;日常交际;礼仪

中国正以飞速的发展与世界接轨,跨国交际日益增多。中国与西方国家的接触越来越多。中(东)西方文化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由此也对交际礼仪方面有一定的影响。在中(东)西方文化都非常重视人际交往。但交往的观念交往的方式都有着明显的差别。

一、打招呼

中国人路遇熟人总爱寒暄道:“吃饭了吗?”“到哪儿去?”“上班呀?”等。在我们看来这是一种有礼貌的打招呼用语,而若你跟西方人这样打招呼“Haveyouhadyourmeal?”“Whereareyougoing?”他们则会认为你想请他吃饭或者干涉其私事,会引起误解。西方人见面,通常招呼道:“Hello!”“Howdoyoudo!”“Niceday,isn’tit?”

二、感谢

对于别人的赞扬,中国人通常表示谦虚,并有一套谦虚之词,象“惭愧”、“哪里”、“寒舍”、“拙文”等。而西方人总是高兴地回答“thankyou”以表接受。中国人用“谢谢”的场合较西方人少尤其是非常亲近的朋友和家庭成员之间不常说“谢谢。”而西方人整天把“thankyou”挂在嘴边,即使是亲朋好友和家庭成员之间也常如此。中国人收到礼物时往往放在一边,看也不看(生怕人家说贪心)。而西方人收到礼物时要当着客人的面马上打开并连声称好。

三、招待客人

中国人殷勤好客,一杯杯地斟酒,一遍遍地上菜,客人不吃不行,不喝也不行,使西方人觉得难以对付。而西方人的习惯是:Helpyourself,Please!中国人送客人时,主人与客人常说:“慢走!”“小心点!”“再见,走好啊!”“你们进去吧!”“请留步”等。而西方人只说:“ByeBye!””Seeyoulater!””Seeyounexttime!””Goodnight!”

四、节日礼仪

中国和英语国家的文化差异还显著地表现在节日方面。除中国和英语国家共同的节日(如,NewYear’sDay)处,双方还各有自己独特的节日。中国有theSpringFestival,theDragonBoatFestival,Mid—AutumnDay.等,英语国家有”Valentine’sDay(情人节),Easter(复活节),Aprilfool’sDay(愚人节),ThanksGivingDay(感恩节),ChristmasDay(圣诞节)等。中西方节日的风俗习惯也很不相同。在节日里,对于别人送来的礼物,中国人往往要推辞一番,表现得无可奈何地接受,接受后一般也不当面打开。如果当面打开并喜形于色,可能招致“贪财”的嫌疑。而在英语文化中,人们对别人送的礼品,一般都要当面打开称赞一番,并且欣然道谢。

五、词汇语言的文化

英语词汇在长期使用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对英语词汇的文化意义的介绍,以防学生单纯地从词汇本身做出主观评价。比如red一词,无论在英语国家还是在中国,红色往往与庆祝活动或喜庆日子有关,英语里有“red—letterdays”(节假日)。尤其在中国,红色象征革命和社会主义等积极意义,但在英语中“red”还意味着危险状态或使人生气,如“redflag”(引人生气的事)。还有当看到商业英语中的“inthered”,别以为是盈利,相反,是表示亏损,负债。

在教学中,文化教育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该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提高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培养文化意识,使他们能主动地,自学地吸收并融入新的文化环境中。比如:加强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比较,将中西文化在称呼,招呼语等等谈话题材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自觉自然地渗透到教学中。又如:利用多种渠道,多种手段,吸收和体验异国文化。可以收集一些英语国家的物品和图片,让学生了解外国艺术,历史和风土人情等。

总之,中西方的文化存在着很多差异,在英语教学中不能只单纯注意语言教学,而必须加强语言的文化导入,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对语言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在实际中正确运用语言。

六、文化等级观念

中(东)方文化等级观念强烈。无论是在组织里,还是在家庭里,忽略等级、地位就是非礼。尽管传统礼制中的等级制度已被消除,但等级观念至今仍对东方文化产生影响。在中国,传统的君臣、父子等级观念在中国人的头脑中仍根深蒂固。父亲在儿子的眼中、教师在学生的眼中有着绝对的权威,家庭背景在人的成长中仍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另外,中国式的家庭结构比较复杂,传统的幸福家庭是四代同堂。在这样的家庭中,老人帮助照看小孩,儿孙们长大后帮助扶养老人,家庭成员之间互相依赖,互相帮助,密切了亲情关系。:

在西方国家,除了英国等少数国家有着世袭贵族和森严的等级制度外,大多数西方国家都倡导平等观念。特别在美国,崇尚人人平等,很少人以自己显赫的家庭背景为荣,也很少人以自己贫寒出身为耻,因他们都知道,只要自己努力,是一定能取得成功的。正如美国一句流行的谚语所言:“只要努力,牛仔也能当总统。”(Ifworkinghard,evencowboycanbepresident.)在家庭中,美国人不讲等级,只要彼此尊重,父母与子女可直呼其名。他们的家庭观念往往比较淡薄,不愿为家庭做出太多牺牲。

当然,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导致的礼仪上的差异还有很多,比如服饰礼仪、进餐礼仪,秘书礼仪等等,由于篇幅等多方面的制约,在此不能一一深入探讨。总之,中西方之间有各自的文化习惯,由此也产生了不少不同的交往习惯。因此,随着我国进入WTO经济的发展和对外交流、贸易的不断增加,我们不但有必要在与外国人交往或者前往别的国家去之前,了解对方国家的礼仪习惯,而且必须加强专业礼仪人才的培养,提高全民礼仪意识,这不仅是对对方的尊重,也给我们自己带来了便利,不但能避免了不必要的麻烦与误会,还能在现代社会的多方竞争中争取主动,取得良好的结果或效益。

参考文献:

【1】邓炎昌,刘润清,《语言文化即英汉语言文化对比》,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1994

【2】方文惠主编,《英汉对比语言学》,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年

【3】胡文仲,《文化与文学》,《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年第1期

中西方文化比较论文范文 篇二

体育文化的研究在中国体育理论界一向并不缺乏,甚至成为持续的热点,中西体育文化的研究更是热点中的热点。“以中西体育文化差异比较为基础,研究中国传统体育发展的问题,是目前体育界运用得最多的理论和方法”[1]论文联盟。因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原因,此一论题近年更是炙手可热,可见“人文奥运”“文化奥运”的理念深入人心。《体育学刊》2007年14卷第2期刊发署名为万义、白晋湘的《对‘中西体育文化差异论’的质疑》(以下简称《对》文)一文,在众声喧哗中发出质疑之论,给人以清新之感。然仔细研读,方知此论新则新矣,失之偏颇处也颇多。

1《对》文不顾及母文化的研究成果,失去了生长的土壤

文化是人类一种亘古恒久的社会现象,多年来人们给文化下过数百个不同的定义,不同时期其含义也有所变化。体育和宗教、政治、法律等一样,都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或构成要素,对此,人们并无置疑。探讨体育文化,探讨中西体育文化就不能脱离其母文化,即世界文化或者东西方文化的研究成果。

有关世界文化的体系,各国学者有过不同的划分。据季羡林的研究,“所谓文化体系是指具备‘有特色、能独立、影响大’这三个基本条件的文化体系。”[2]世界文化最多被划分为400多个体系,但最有代表性的当属英国汤因比,他认为世界文化出现过23到26个文明形态,德国斯宾格勒提出了文化体系,即古典文化、西方文化、印度文化、巴比伦文化、中国文化、埃及文化、阿拉伯文化和墨西哥文化[2]。梁漱溟将世界文化划分为中国文化、印度文化和西方文化。季羡林认为有活力的、有影响力的、对人类的生活方式有决定作用的,是四大文化体系,即中国文化体系、印度文化体系、伊斯兰-阿拉伯文化体系、希腊-罗马和欧美文化体系。再简单地分,就可以分为东西方两个体系[2]。中西方文化在任何一种文化体系的划分中几乎都独立占据重要席位,鲜见有各国学者视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为一种文化。《对》文视中国体育文化和西方体育文化为同一种文化,认为“两者之间没有本质的区别”,认为“中西体育文化特征的差异是由于同一种文化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1],这样的观点显然没有得到中西方体育文化母学科研究成果的支持。在体育文化研究内部自言自语,显然难以反映中西体育文化的全貌,失去了持续生长的土壤。

2《对》文不顾及人类文化的综合性特征,以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牵强附会,结论缺乏合理性

人们普遍认同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文化,主要指人类社会意识形态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设施;广义文化,是指人类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3]。文化包括物质设备、精神、语言、社会组织等方面。对文化的结构解剖,有两分说,即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有三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精神三层次;有四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风俗习惯、思想与价值。有六大子系统说,即物质、社会关系、精神、艺术、语言符号、风俗习惯等[4]。可见,人类文化确乎是一复杂的综合系统,具有综合性特征,需要人们去进行综合研究。

中国体育文化源远流长,它是指在中华民族整个发展过程中,人们通过身体实践活动所反映出来的精神风貌、心理状态、思维方式、理论基础和价值取向等物质、精神产品的总和。从成因来看,中国的地理环境是其自然成因,中国的农耕经济形式是其经济成因,中国的宗法等级制度是其政治成因[5]。

黑格尔语:“水性使人通,山性使人塞;水势使人合,山势使人离。”[5]西方体育文化产生于欧洲,欧洲文化起源于地中海沿岸地区,古希腊、罗马文化是欧洲文明的摇篮。西方文化至少有三种传统,“一种是希腊的,一种是罗马的;一种是基督教的,或者我们把它叫做日耳曼的,但不能简单地把基督教等同于日耳曼。”[6]西方体育文化是在各种因素作用下,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不断追求理想,不断地自我否定、超越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6]。

中西文化是中西两个地域中的人们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矛盾的产物。由于中西方不同的地理环境、社会生产和历史传统的影响,两种文化在解决“同样的矛盾”时所侧重的面不一样,中华民族侧重矛盾的同一性,因而化生出了悠久灿烂的和谐文化精神;西方民族偏向于矛盾的斗争性,于是便演绎成为颇具个性色彩的竞争文化精神[7]。

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正确解释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进化规律,但简单地把社会形态理论和世界文化体系进行一一对应,进而推论出其进化顺序、前后优劣,并断言某一种必将为另一种所代替,这样的推论方法以部分元素变化取代事物的整体发展,将人类文化这一复杂的现象做了简单化处理。不同民族的传统文化是该民族在特殊的气候、生态、社会、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一种独特的生存适应策略,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它们各自的独创性和不同的历史渊源,民族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如同生物多样性一样,是人类文明未来发展的基石,应该得到继承和发扬。东西方体育文化的形成各自有其独立的过程,并不是单一的社会形态更替可以代替的,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未必能直接转化为文化形态理论,所得出的结论未必可靠。试问《对》文作者,马克思主义以人类社会生产方式和所有制将人类社会形态划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等阶段,假如用这一理论来套用东西方体育文化,又能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呢?

转贴于论文联盟

3《对》文陷入了迷信西方体育文化的泥潭

近代以来,为应对严重的民族危机,一批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从中西文化比较的视角审视自身文化与西方文化的长短利弊。他们的研究视野开阔,涵盖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诸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引领了中论文联盟国的政治与社会变革。这一课题没有因中国进入现代社会而终结,更多的人们投入这一研究领域,但由于种种原因,众多研究者常常走入一些思维误区,“进化论语境下的二元对立模式”[8]即是其一。

在近代中国历史条件下,亡国灭种的危机,使中国的救亡图存成为研究者思考一切问题的中心和出发点,从中西文化比较的视角,审视西方,明确中国的地位和差距,选择进化目标,探寻进化路径。在这样的背景下,奠定了二元对立的话语模式,西方一开始就处于被学习的先进一方的位置。研究者抽取中国典型落后面与西方典型的先进面进行对比,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和主观意向性。《对》文也未能免俗,进入了这一思维误区,突出表现在几个方面。

其一,将中西体育文化的比较,由空间维度转变为时间维度,“在时间维度上,通过模糊其地域性、民族性和文化个性,将二者进行时间序列的排列”[8],从而,中西体育文化的比较便转化为世界体育文化系列中古今体育文化的比较,即农业文化之体育文化和工业文化之体育文化的比较。《对》文为了比较效果更加鲜明,甚至不惜任意变动时间区段,将不同时段的东西方体育文化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但是如果把目前的中国传统体育与公元1350年以前的西方体育相比”,“如果我们把‘五四’运动以前的中国社会和中世纪以前的西方希腊-罗马社会的政治经济结构进行比较”[1],这样随意变动比较时段,得出的结论又有何意义呢?即使如《对》文不断强调的“在远古”“自古”中西体育文化之间“存在着多么惊人的相似之处”,又能说明什么呢?如果继续前推,上溯智人、直立人、能人、原人等人类发展阶段,也只能找到全球各地人类有共同的灵长目类人猿祖先而已。也只能如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人类基因组与人类权利宣言》从学术上和政治上宣告人类有一个共同的基因组一样,宣告东西方的人们从体育文化上也具有一个共同的基因组,东西方的体育是人类的体育,东西方文化都属于人类的体育文化而已。设若这样的推理是一正确的思路,《对》文作者倒是遗忘了另一个重要的证据:在时间维度的另一端“远古”的对面,遥远的未来也可以证明东西方体育文化不仅同根同源,而且极有可能有着共同的命运和归宿,当人类的大同世界到来时,国家、民族、文化的界限尽皆消失,东西方体育文化的差距也理所当然地归零了。只是这样的结论又有多少意义呢?

其二,《对》文中西体育文化的比较,是一种“再造模式”[8]的比较。在时间区段任意转移的情况下,《对》文还对中西体育文化进行了某种程度的“分割、再造、抽象、甚至想象”[8],经过如此包装后的中西方体育文化果然变得没有本质上的不同,俨然成为同一条进化链上的两个环链。如《对》文通过举证中国历史上若干带有宗教巫术色彩的体育活动“摆手舞、茅古斯舞、划龙舟、东巴跳、绕三灵”等,得出结论中西方体育“在远古都是依附于宗教的一种祭祀礼仪和活动形式”[1],全然不顾在中国漫长历史进程中,“中国传统文化是非宗教性的以人为本的文化,它的理性主义和人文精神,造就了中国体育文化的非宗教的世俗性”[9]的事实。难道如此“人神对立”和“人神对话”东西方不同背景下的宗教观下的体育就能如此那么地贴切一致吗?[10]再如《对》文为证明中西体育“在远古都是强调群体本位的体育”,祭出东西方古圣先贤的经典语录,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城邦,在本性上则先行于个人和家庭”,更拿出柏拉图《理想国》中表达的一些抽象而不曾实现一天的理想作为例证,只是这种文字上的例证又能说明什么呢?无非是证明了东西方的古圣先贤确实有人类共同的理想,孔子“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的主张,固然和柏拉图“人们应该把所有的于自己的父亲年龄相仿的人当作自己的父亲,把所有于自己儿子年龄相仿的人都当作自己的儿子”的主张比较一致,可是他们的主张在自己的土地上实现的时间和程度如何呢?这样臆想的对比,又能得出多少合理的结论呢?

其三,《对》文想当然地在赋予西方体育文化现代性的同时,也想当然地赋予了西方体育文化普遍意义的优势地位,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姿态显然直接和体育文化对应了起来,极容易导致民族体育文化的虚无和自卑。西方体育文化固然在当今世界占据优势地位,但中西方体育文化并不是小儿和成年人可以类比,正如中国体育文化急切需要西方体育文化一样,西方体育文化也需要其他地区、其他民族体育文化的碰撞和融合。国势的强弱和文化的强弱并无直接的对应关系,而且随着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迅猛发展,这样的对所谓的西方先进体育文化的迷信也应该随之消亡才是。

4在全球化浪潮下,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不应迷茫、自卑

考察我国近现代文化发展历程,中国文化一直是在和世界各民族特别是西方文化的论争和交流中发展流变,其论争的主题“一直是‘古今中西’问题,也就是传统文化和现代化的关系,以及中国文化(或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关系问题”[11]。在对中西文化进行对比研究时,都绕不开对文化发展的历时性理论和共时性理论的选择取舍和综合运用。历时性理论强调文化的纵向发展,认为人类文化从产生之日起,就是一种从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的发展过程,并由此体现出阶段性。尽管各民族的文化发展速度不一,有转贴于论文联盟

先进和落后的区别,但均需经过同样的阶段。这一文化理论,基于对文化共性的肯定,认为人性同一,各民族所经历的文化路途也应该是同一的。共时性理论由斯宾格勒提出,认为人类只有互不相同的文化,没有普遍性的历史,世界的8个文化体系,在价值上是等价的,无所谓优劣之分,在时间上是同时代的,无所谓先后之分[12]。

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从根本上是不同类型文化之间的差异。由于具体历史进程的原因,不同类型的文化又会显现出许多时代性差异的特征来。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由于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于西方,因此人们更注意和强调的是两者之间的时代性差异[13]。在全球化的浪潮下,西方文化以其居高临下之势向全球漫延,抱有唯我独尊的优势感,但其他民族文化并没有消亡。时代性的差异可以通过社会变革和观念变革来迎头赶上,乃至消除。文化类型上的差异则复杂得多,不能用赶上的方法去解决,而且可能永远不能被消除。

中西方文化比较论文范文 篇三

关键词:比较文学学科史;比较文学学科理论;中西比较诗学;跨文明研究;变异学

中图分类号:I2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3)08—0166—06

近年来,中国比较文学学科发展迅猛,已经渐渐成为人文和社会科学中最引人注目的学科之一。一大批杰出学者为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理论探索和实践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卓有成绩的比较文学研究者前赴后继,优秀教材、理论著作、研究成果层出不穷。承前启后,继往开来,面对如此红火的研究现状,及时有效的阶段性总结意义重大。本文根据近年出版的中国比较文学研究著作,从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两方面,概述近年中国比较文学的研究状况。

一、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探索

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离不开理论探索。理论研究作为风向标,决定中国比较文学的研究走向和历史进程。

1.对比较文学学科史的梳理

中国比较文学理论研究的重点首先体现在对“中国比较文学史”及“比较文学学科史”的梳理。

1996年,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徐志啸的专著《中国比较文学简史》。贾植芳先生在序言中说道:“他对比较文学在我国的历史渊源、发展流变以致蔚然成为我国一门有独立的学术地位与价值的学科,做了一个全景式的叙述和描绘。……为我国比较文学学科的建设,增加了新的学术积累。”①全书将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分为史前期、发轫期、初兴期、发展期、滞缓期、复兴期等,各时期内以富有代表性的个人学术活动和研究成果为论述对象。

乐黛云、王向远所著的《比较文学研究》虽然没有以“史”命名,但对“比较文学”在中国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有详细论述。“中国的比较文学并非欧美比较文学的分支,也不像欧美比较文学发端于大学讲坛。它是中国文学发展本身的要求,是中国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②全书有意区分“比较文学”和“比较文学学科”两个概念。前者是中国文学自身的发展要求,后者是在西方比较文学学科影响下建立的一门学科。学科化促使“中国比较文学研究”更加系统,人才培养呈阶梯式发展,效率提高,成绩斐然。不过,《比较文学研究》对此问题的探讨尚局限于理论层面。2007年,严绍璗、陈思和主编的《跨文化研究:什么是比较文学》则以“北大——复旦比较文学学术论坛”为依托,立足于比较文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重点讨论比较文学学科的发展问题。首届论坛以“关于比较文学学科的范畴、观念和方法论的理解问题”为讨论核心,第二届论坛则以“比较文学的学科界限和学科身份、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两者的关系”为议题。全书所呈现的对比较文学学科建设的反思和建言,特别是学生培养、教师教学以及学位论文规范等方面的讨论,启发性很大。

中国比较文学学科建设,必须以世界比较文学学科史为根基。在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关键期,曹顺庆主编的《比较文学学科史》为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该书第一编“欧洲的曙光”,以法国学派影响研究为中心,兼及英国、德国及北欧,意大利及南欧,俄国及东欧比较文学学科史,分别阐明其基本理论、学科发展史及学科史地位。第二编“欧洲北美的崛起”,以“美国学派”平行研究为中心,论及加拿大比较文学学科史以及当代欧洲(法国、苏俄、英国、德国等)比较文学学科史。第三编“东方的回应”,以“中国学派”跨文明研究为核心回应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同时,梳理了港台、印度、日韩和阿拉伯、南非的比较文学研究情况。比较文学研究须有世界眼光,中国比较文学学科是世界比较文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洞悉世界比较文学学科史才能够明白:继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之后,跨文明研究将成为比较文学研究的主流。中西文化的异质性决定了中国比较文学研究在比较文学跨文明研究阶段所肩负的重任。这是历史的选择,也是世界比较文学学科发展的必然结果。

2.对比较文学学科理论范式的探索

中国比较文学研究进入承前启后的关键期。对比较文学学科史的梳理是“承前”,对比较文学学科理论范式的探索则是“启后”。一直以来,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秉持着以学派理论为框架的比较文学学科理论体系。此体系造成学派与研究领域隔阂,容易产生误解,认为法国学派只有影响研究而没有平行研究,美国学派只有平行研究而没有影响研究。为了打消隔阂,消除误解,曹顺庆在主编的《比较文学教程》中果断打破学派理论体系,概括出一个全新的学科理论范式。该书明确提出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一个基本特征和四大研究领域:一个基本特征即“跨越性”,包括跨国、跨学科、跨文明;四大研究领域即“实证性影响研究”、“变异研究”、“平行研究”、“总体文学研究”。特别是“变异研究”的提出,拓展了比较文学学科理论体系,一举解决了比较文学研究中不少令人困惑的难题。“比较文学的变异学将变异性和文学性作为自己的学科支点,通过研究不同国家不同文明之间文学交流的变异状态,来探索文学变异的内在规律。”③比较文学理应蕴含“跨越性”和“文学性”,在跨越过程中,受到文化因素、心理因素等影响和制约,一定程度上会产生变异。文学变异学主要从五个层面进行:语言层面变异学研究、跨国与跨文明形象的变异学研究、文学文本的变异学研究、文化的变异学研究以及文学的他国化研究。其中包括文化过滤与文学误读、译介学、形象学、接受学、文学的他国化研究等。

曹顺庆根据自己多年的研究经验,将“译介学”从“媒介学”中抽离,置于“变异研究”名下,亦属首创。在《比较文学教程》中,曹顺庆指出:传统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只注重文学传播和交流过程中的实证性影响关系,故将译介学划为媒介学。这种观点忽视了接受者主观选择的能动性和心理文化因素。这些因素会导致文学在传播和交流过程中发生变异,因此,译介学关注的是文学在被翻译过程中的变异关系,理应被归入“变异学”。

比较文学作为一门科学或一门学科,不能沉溺于学派隔阂。中国比较文学想要创新,首先要打破法国学派平行研究、美国学派影响研究、中国学派跨文明研究“三位一体”的学派构成论。曹顺庆的《比较文学教程》以四大研究领域划分比较文学新学科理论体系,将比较文学研究按研究领域分门别类,领域有交叉,方法可通用,既相互区别又互相联系。比较文学第三阶段“中国学派”的建立,迫切需要一个富有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作支撑。《比较文学教程》适时而出,“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比较文学学科理论教材的一个新体系”④。

3.学以致用——理论与实践研究相结合

张宏的《比较文学的理论与实践》就理论与实践结合做出了积极尝试。全书先总论比较文学的学科形态,肯定比较文学的超越性,得出“从根本上说,比较文学是一门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的知识学科”⑤。比较文学不是专讲理论的学问,具有很强实践性。作者在第二编分论比较文学的方法体系。在第三编中,作者将学科理论融入实践研究,用“美国文学中的中国人和中国”阐释形象学实践研究,用“《白鹿原》和《静静的顿河》的比较”明晰主题学实践研究,用“莎士比亚和汤显祖剧作的比较”讲述历史类型学实践研究,用“20世纪文学观念的演化”考察跨学科研究。当然,书中依旧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在第五章论述“接受过程的选择与阐释”时,作者持传统观点,认为译介学是影响研究的重要分支。

张隆溪的《比较文学研究入门》利用国际视野审视中国比较文学,力图在国际比较文学发展历程中为中国比较文学找到准确定位。全书先论述中西比较文学所面临的挑战,如民族主义造成的东西方对立、文学和文学研究政治化等,然后对中西比较的可能性给予肯定回答。在作者看来,只要能正视、迎接并战胜这些挑战,东西方比较文学研究将成为“国际比较文学一个无可置疑的重要部分”⑥。根据个人经验,作者在书中开出“重视语言和文学阐释”的“药方”。从语言出发可以看出中西方在哲学思想和文学批评中怎样讨论语言、表达、意义、理解和解释等问题。注重阐释就不会将西方理论机械套用于东方文本,也可以避免把中西作品随意拼凑,做牵强附会的肤浅比较。第三章讨论西方比较文学研究中有影响的著作。第四章专论中西比较文学研究的成功范例。全书虽秉持法国学派和美国学派的立场,对中国学派不置可否,但从理论与实践结合角度上看,依旧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上乘之作。

二、中西比较诗学研究

比较诗学在我国萌芽较早。王国维1904年发表《〈红楼梦〉评论》,运用叔本华的美学思想分析中国古典文学作品,被认为是中西比较诗学的起点。此后,裘廷梁、蔡元培、鲁迅、梁宗岱、宗白华、朱光潜、钱钟书、王元化等人,为开拓现代性诗学的中国视野做出了重要贡献。1988年,北京出版社出版曹顺庆的专著《中西比较诗学》,标志着“中西比较诗学”这门学科在大陆正式确立。全书从艺术本质论、起源论、思维论、风格论、鉴赏论五个方面对中西文论中的具体概念和术语进行梳理和比较,互证互释,双向阐发,求同存异,确认中西文论的不同文化背景和理论特色。从学科史的角度上看,《中西比较诗学》无疑“为学科史上纲领明确的奠基之作”⑦。2010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再版《中西比较诗学》,可见此书的影响经久不衰。

2000年,王晓路的《中西诗学对话——英语世界的中国古代文论研究》出版。由于中西诗学交流过程中“以西释中”为主流,不对等关系造成中国文论的全面“失语”。王晓路试图打破不对等,与西方文论展开平等对话。首先,作者从中国古代文论输入英语世界的历史轨迹和接受语境两个方面概述英语世界中国古代文论的研究状况。随后,用“他者的眼光”、“迁移的变异”、“诗学的对话”三章,阐释中国古代文论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理解,明确语言作为中介在交流过程中的“牢笼作用”。全书在翔实材料的支撑下,洞悉中国古代文论在英语世界中的生存困境,如理解与阐释不成体系、散点式研究多于全面思考等。由于语言障碍,英语世界对于中国古代文论术语的译介和接受存在困惑。因此,王晓路认为,应该“将中国古代文论中富有生命力的术语加以整理和翻译,不断地,有系统地推出,使西方世界对此有所了解并逐步熟悉”⑧。中西文论间的对话不是消极的而是积极的对话。消极的对话只会停留在大原则的反复讨论中,结果只能是一厢情愿。我们只有做好具体工作,将中国古代文论加以梳理、转型、译介和推出,与西方文论展开积极对话,才能逐渐改变中西诗学对话的不平等局面。

饶芃子的《比较诗学》是一本论文集,共25篇,融汇作者20年潜心研究比较诗学的主要成果。其中,不仅涉及理论探索,还关注中西戏剧、海外华文文学等问题。赖干坚的专著《二十世纪中西比较诗学》旨在探讨20世纪“中西诗学的融汇如何推动中国诗学的现代化进程,同时揭示某些文艺思潮和理论流派的渊源流变”⑨。全书将中国比较诗学的发展历程、中国现代文论的创始、转型及嬗变与西方文论的传入、接受过程紧密结合,侧重于外国诗学对中国诗学的影响和渗透。作者发现中国现当代诗学的建立、成长、繁荣与西方文论在中国传播与接受紧密相连,但没有意识到中国诗学已经全面落入西方“窠臼”。西学传入既为中国诗学带来繁荣,也造成中国文论的“失语”。

面对中国文论的“失语”,刘介民在《中国比较诗学》一书中提出“重建中国比较诗学”,直言根本动力是“当代中国文学理论的自身要求”⑩。他认为:要想重建中国比较诗学,必须从西方文学理论所造成的压抑和羁绊中解脱出来,与西方文论展开跨文化对话。全书从比较诗学本体论、发生论、方法论、本质论、起源论、思维论、风格论、鉴赏论、实践论、概念论等方面,概述从古至今中西方重要诗学家和理论著作的主要观点,厘清中国比较诗学的发展历程。尤其是第十章“概念论”,列举了50个比较诗学术语,深层剖析诗学内涵,明白晓畅,意义非凡。

杨乃乔的专著《东西方比较诗学:悖立与整合》从对中西诗学“本体”的考察入手,将“经学中心主义”(如第三章第四节“儒家诗学的内在批评精神:经学中心主义”)作为中国诗学的“本体”,将儒家作为中国诗学的中心,利用“解构”和“建构”理论解释中国文化中的“儒道互补”现象。受德里达影响,作者进一步将中国诗学传统定义为“书写中心主义”(第八章第三节“东方诗学的书写中心主义与一个颠倒的形而上学等级序列”),认为中国诗学传统书写优于说话。从语言学角度,作者又将中西诗学语境分别概括为“写意”和“写音”。整体看来,《东西方比较诗学:悖立与整合》一书站在本体论高度,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打破传统中西比较诗学范畴式研究方式,探讨诗学本源,对中西比较诗学研究和学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全书共23章,32万字,纷繁复杂,一些定义和结论未免主观。但这些问题不能抹杀《东西方比较诗学:悖立与整合》作为中西比较诗学本体论研究优秀著作的事实。

中西比较诗学研究走过二十余年风雨历程,在取得骄人成绩的同时也进入了研究瓶颈期。面对全球化冲击,面对中国文论的“失语”,中西比较诗学领域急需一部总结性与指导性兼备的著作。在此背景下,曹顺庆主编的《中西比较诗学史》应运而生。全书不仅从学科史层面梳理了中西比较诗学的萌芽期、前学科期、学科创立以及港台和海外汉学界中西比较诗学的研究概况,还为文论失语、中西文明交流与碰撞、全球化语境等中西比较诗学研究困境指明出路。《中西比较诗学史》不是一部浅尝辄止的学科史著作,它对中西比较诗学现状和未来的论断鞭辟入里。如第六章“诗学话语的论争与中西比较诗学的拓展”,经过缜密分析,指出“重建中国文论话语”、“中西文论平等对话”、“跨文明研究”才是中西比较诗学的真正出路。面对全球化带来的交流与碰撞,中西比较诗学必须明确文明之间的异质性,以本土文化为本位,寻求与西学的沟通,通过跨文明研究,主动置身于全球化语境。只有展开积极对话,中西比较诗学才能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中“适者生存”。

三、比较文学实践研究

理论与实践研究互为表里,相辅相成。斯蒂芬·托托西的《文化研究的合法化——一种新实用主义:整体化和经验主义文学与文化研究方法》一书讲述了文学与文化研究的整体化和经验主义。整体化认为文学是一个拥有开放、多元系统的综合体,文学研究由于作家、文本、读者均起作用,因此随时代变化而变化。这一观点为比较文学跨文化和跨学科研究奠定了基础。经验主义将文学研究作为一个包括写作、出版、发行、阅读、翻译等在内的社会活动系统来考察,其研究步骤是提出假设、投放实践、测试和评价,其使用的观点多从心理学和社会科学中吸取,力图使文学研究更科学化,更联系社会。斯蒂芬·托托西坦诚地指出,目前人文学科特别是文学研究正在被边缘化,正在越来越远离社会主流。要想使文学合法化,文学学术界必须建立起自身的学术价值,这种价值体现在多学科整合。

斯蒂芬·托托西的理论为中国比较文学研究开启了一扇全新的大门。对文学与文学研究整体化和经验主义的认识,促使研究者打破传统“X+Y”式的研究模式,逐步走向跨文明和跨学科的全新视角。

1.跨文明视野下的比较文学

比较文学“中国学派”走过30年风雨历程,曹顺庆教授关于比较文学第三阶段“中国学派”跨文明研究的观点得到了广泛认同。2005年,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吴格非的专著《当代文化视域下的比较文学研究》。该书有两大特点:一是从中西文化视角研究比较文学,二是整体论述与专题研究相结合。前者站在不同文化立场,重新审视外国文学、翻译文学和中国文学的关系与界限问题,并进行有关中外文学的比较研究:实证—影响研究,平行—对话研究,跨文化阐发研究和文化渊源研究。后者先整体论述一个研究领域,再提供两个专题研究作为示范,理论与方法兼备。全书旨在讨论西方作家、理论家及作品在中国的传播、接受和影响,借此论述当代文化视野下的中国比较文学。跨文明必须以异质性基础进行双向交流和平等对话,否则,永远摆脱不了“X+Y”式的浮泛研究。杜进的《跨文化视野中的比较文学》根植于理论研究。承袭传统“三派一体”结构,重点论述媒介与译介、翻译研究、跨文化形象学研究、跨文化文类学研究和中西叙述文类的比较。作者试图利用跨文化视野打破比较文学“三派”三分天下的局面,但这种尝试因为自身定位不清而显得淆乱无章。跨文化是一种明确文化异质性特征基础上的综合比较,不是简单的中西对比。

姜智芹的《当东方与西方相遇——比较文学专题研究》以理论为先导,主要叙述他者视角、学科边界(跨学科)、经典阐释、文化过滤与文学误读(变异学)等。实践研究涉及两方面:一是外国作家作品在中国的接受与影响。作者从卡夫卡的中国情结谈起,论及其作品对中国现当代作家如宗璞、残雪、余华、刘震云等的影响。这次跨文明对话是积极的对话,中国作家在卡夫卡作品中找到了灵感和共鸣。余华、刘震云等将卡夫卡的创造性叛逆、精神的真实追求、文本的哲学意义、跨越时空的精神聚合等吸收、改造并运用到叙述中国文化和社会现状中,取得了显著效果。二是中国形象、作家及作品在外国的研究状况。中国文学不能关起门来研究,借助“他者的眼光”可以拓宽视域。研究外国作家笔下的中国形象,“首先,有助于从文化层面上寻找中外表面冲突的深层原因。……其次,可以更好地了解和认识其他国家的民族性格、社会发展及其文化潜意识中的某种心理结构”B11。跨文明对话是“迎进来”与“送出去”相结合的互动过程,对中国新时期作家及作品在国外传播与研究状况的考察,为中国比较文学提供了新的研究领域。东西方碰撞与交融,不仅体现在文学作品、文学思想上,还发生在文学理论领域。作者以跨文明视角探讨比较文学,却对比较诗学三缄其口,为全书留下了遗憾。不过,这点瑕疵不足以影响《当东方与西方相遇——比较文学专题研究》成为跨文明比较文学研究的典范之作。

2.比较文学视域下的中国古典文学

比较文学与中国古典文学结缘已久。随着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逐步成熟,比较文学与中国古典文学的联姻展现出新活力。周发祥、魏崇新在《碰撞与融会:比较文学与中国古典文学》一书中共选编20世纪国内外有关比较文学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论文20余篇,分为“文海汇流”、“殊质映照”、“出位之思”、“诗学互鉴”和“西论中用”5个部分。由此书可以看出20世纪从比较文学视角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的基本状况。编者试图按照文章内容分门别类,但由于这些文章非出自一时一人之手,彼此间关联性不强。2009年,魏崇新出版专著《比较文学视阈中的中国古典文学》。该书主要是个人研究成果的总结,分为“原型与母题”、“性别批评”、“叙事研究”、“比照与借镜”四编。前三编运用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如主题学、形象学、叙事学等研究中国古典小说,第四编关注中西比较,如“三言”、“二拍”与《十日谈》文学精神的比较等。该书论述最精彩的部分是“性别批评”。面对以男性话语为主宰的古典小说,作者精确地分析了小说中女性角色的“失语性”,为她们翻案。不过,该书虽命名为《比较文学视阈中的中国古典文学》,但全书只论及了明清小说、戏剧、话本等,而对中国古典文学的主流“诗文”避而不谈,颇有舍本逐末之嫌。全书采用西方理论重新阐释中国古典文学,新意有余,但深度不足。作者如果能在现有基础上,总结出中西文学发展规律的异同,兼及中国古典文学在西方的传播与影响,一定会为全书增色不少。

3.中西戏剧比较研究

蓝凡的《中西戏剧比较论》是中西戏剧文体比较研究的扛鼎之作。此书由其1992年出版的专著《中西戏剧比较论稿》扩充所得,共12章,68万余字。第一、二章为总论,从本体角度论述中西戏剧的异同。如第二章,作者指出中国戏曲艺术在形式美上遵循“以一求多”,由共性见个性,在统一中求变化的规律。西方戏剧则“以多见一”,由个性见共性,在变化中求统一。这便是中国戏曲与西方戏剧最根本的内在差异。第三章以下是分论,从美学和哲学层面对中西戏剧的舞台时空、表演体系、导演风格、结构观念、语言性格及悲喜剧等进行比较。如第四章“戏剧舞台的时空观”中,作者指出,任何西方戏剧,其舞台时空都是可见的、纯粹物质的。中国戏曲的舞台时空有时却与演员的唱念做打共存,非独立存在。不同文化背景决定戏剧在中西不同文明体系内的发展道路、表现形式和表现方法均不同。纵观全书,作者从“比较”入手,熔戏剧美学、观众心理学、史学、社会学以及音乐、舞蹈、绘画等于一炉,将中西戏剧艺术放在人类文化的大背景内,寻找中西戏剧的基本特征和规律。如西方戏剧重再现、写实,中国戏曲重表现、表意。蓝凡先生凭借丰富的学识、广阔的知识面、严谨的治学精神,冷静观察西方戏剧,认真思考中国戏曲,理性比较二者的异同,最终推出这本既有深度又有广度的著作。《中西戏剧比较论》虽为新作,多为旧谈。蓝凡先生关于中西戏剧比较研究的成果一版再版,充分说明20余年来,在中西戏剧比较领域尚没有其他著作与之比肩。

4.中国比较文学实践研究的其他表现

中国比较文学实践研究还有两个重要表现:一是对西方理论的形成、传播及其在中国的影响进行系统研究。如西惠玲的《西方女性主义与中国作家批评》对女性主义的研究。全书充分运用影响研究、变异研究、平行研究、跨文明研究等,打破学派与方法的隔阂,是运用比较文学研究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有益尝试。第一、二章为总论,具体介绍女性主义的形成、发展和在中国大陆的传播。第三、四章分论女性主义对中国女作家创作的影响。最后一章探讨中国文化背景中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立足于异质文化背景,作者认为:“女性主义文学在诞生时起,并不属于世界”B12,它在人性较为自由的西方产生,最终成为极富个性的“时代文学景观”。西方女性主义思想是中国女性文学创作空前活跃的动因,“我们的女性文学研究者选择‘开放和吸纳’不仅没有造成女性文学的发展的困境,而且提高了中国女性创作的主体意识”B13。随着创作和批评实践的发生,女性主义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逐渐产生新变化,中国的女性主义研究和批评,作为世界女性主义研究的一部分,必然与西方女性主义走上全面对话的道路。全书基于此总结出一条“吸引——影响——融合——发展”,最终走向对话的理论研究道路。

二是将比较文学研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王虹的《中日比较文学研究》是其中的典范。作为国别文学比较研究,中日文学比较一直处于领先地位。这与中日两国文化与文学的历史关联密不可分。王虹此作以多年来个人研究的部分成果为基础,共分八篇,采用中日双语形式,运用历史考证、作家论、作品论等多种研究方法,针对日本近代的文学作品和中国近代著名作家的作品进行较为详尽的比较分析,如《蜜柑》与《一件小事》的比较、芥川龙之介与郁达夫的比较等。该书虽然是一部中日比较文学研究著作,但既适用于对外汉语研究教学,也适用于中国日语专业学生研读,是一部文学研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优秀作品。

四、传承与发展——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总结

学术传承与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中国比较文学研究能够取得今天的成绩,离不开大批学者为此付出的努力。他们用尽一生心血,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推动了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留下了数量可观的研究成果。无论是“旧学”还是“新知”,都是前人筚路蓝缕的足迹。今人在重估和评价前人学术成果的同时,更应该从前辈学人勤勉的学术实践和科学的研究方法中汲取丰富的学术营养。对于前人著述的整理再版,无论对于比较文学学科史,还是比较文学学术史,都意义重大。

2009年,《宗白华中西美学论集》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与一些著作等身的大家相比,宗白华先生的著述少得可怜。该书虽不是鸿篇巨制,但却是宗白华先生数十年学术生涯的缩影。他从“艺术人生观”立场出发,以“审美”精神和“唯美”眼光,巧妙地将中国传统的审美智慧及生命体悟与德国生命哲学的浪漫精神相结合,进而孕育出独特的生命本体论。以此为基础,以审美为内核,宗白华先生进一步生发出对中国传统美学的现代解读。宗白华先生中西比较美学之路以两点为根基:一是他对中西美学的冷静态度;二是他的文化主义视野。前者表现为对中西两种文化的同样尊崇,这使他可以用超功利眼光客观看待两种文化各自的优劣之处。后者主要以文化的视角切入,探索出贯穿于中西文化的精神内核,并在现代及本土视野的关照下对两者加以超越。从这部“论集”中,读者不仅可以了解宗白华先生的“艺术人生观”,还可以明晰青年时代先生的一腔热血和社会责任感,更可以体悟他对中西文化碰撞与融合的深刻见解。全书散篇居多,有很多讲稿和随笔,虽不成体系,但字字珠玑。即使时过境迁,宗白华先生对于中西美学和中西文化比较的相关观点依旧不落陈套。

2005年,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王佐良的《文学间的契合:王佐良比较文学论集》,该书由王佐良先生1985年出版的《论契合——比较文学研究集(英文)》一书扩充而得。王佐良先生是著名学者,在多个研究领域成绩卓著。本论集精选王先生有关比较文学的论文15篇,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论契合”共8篇文章,主要研究20世纪中西方文学间的关系,特别是中国新诗中的现代主义。第二部分收录王先生讨论翻译的7篇文章,其中有对翻译家的比较和评价,有对近代翻译理论的回顾和分析,也有对翻译中语言和文化关系的解剖。王佐良先生著述颇丰,精品尤多。他善于思考,立足于教学和翻译实践,很多学问即由此而来。他巧用“契合”,列举不同文化之间多种相互渗透现象,如中西文学之间的关系、前人对后人的影响(例如查尔斯·兰姆对詹姆斯一世时期英国诗剧的兴趣)及作家之间的关系(例如美国现代诗人詹姆斯·赖特与中国古代诗人白居易)。在《Two Early Translators》(《两位早期翻译家》)中,王佐良先生对严复和林纾的翻译实践做出品评。在《严复的用心》一文中,王先生用翻译实践检验严复“信达雅”理论,认为“信”是指准确传达原作的内容,“达”是指尽量运用习见的表达方式,“雅”是指通过艺术地再现和加强原作的风格特色来吸引读者。为此,他提出两点建议:一是辩证地看——尽可能顺译,必要时直译,任何好的译文总是顺译与直译的结合;二是一切照原作,雅俗如之,深浅如之,口气如之,文体如之。同样作为翻译家,王佐良先生以自己的翻译实践和心得预见翻译研究和文化研究的互动发展,并丰富“信达雅”观。翻译的作品既要可靠,又要可读。王先生的论文既高屋建瓴,又明白晓畅,堪称比较文学研究的典范之作。

五、小结

近年,对中国比较文学研究史、学科史的梳理证明:中国比较文学作为世界比较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独特的学科特点和理论特色。比较文学第三阶段“中国学派”跨文明研究是顺应比较文学学科发展史的必然结果。学派与方法间的隔阂已经严重影响比较文学的进步,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首要任务是打破传统“三位一体”的学派理论体系,创造一个在比较文学跨越性基础上,综合运用实证性影响研究、变异研究、平行研究和总体文学研究的全新理论体系。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跨文明研究和变异学在中西文化、文学交流过程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西比较诗学面对中国文论的“失语”,只有立足自身,重建中国文论话语,与西方文论展开积极、平等对话才是真正出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每个历史节点,面对每一次挑战,唯有认真思考、仔细梳理、勇于开拓、努力实践才能保持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旺盛生命力。

注释

①贾植芳:《中国比较文学简史·序》,徐志啸《中国比较文学简史》,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1页。

②乐黛云、王向远:《比较文学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页。

③④曹顺庆主编《比较文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97、320页。

⑤张宏:《比较文学的理论与实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5页。

⑥张隆溪:《比较文学研究入门》,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33页。

⑦曹顺庆主编《中西比较诗学史》,巴蜀书社,2008年,第200页。

⑧王晓路:《中西诗学对话——英语世界的中国古代文论研究》,巴蜀书社,2000年,第226页。

⑨赖干坚:《二十世纪中西比较诗学》,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3年,第1页。

⑩刘介民:《中国比较诗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页。

B11姜智芹:《当东方与西方相遇——比较文学专题研究》,齐鲁书社,2008年,第274页。

B12B13西惠玲:《西方女性主义与中国作家批评》,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第229、233页。

参考文献

[1]曹顺庆。比较文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曹顺庆。中西比较诗学史[M].成都:巴蜀书社,2008.

[3]曹顺庆。比较文学学科史[M].成都:巴蜀书社,2010.

[4]曹顺庆。中西比较诗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5]杜进。跨文化视野中的比较文学[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9.

[6]姜智芹。当东方与西方相遇:比较文学专题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2008.

[7]赖干坚。二十世纪中西比较诗学[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3.

[8]蓝凡。中西戏剧比较论[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8.

[9]刘介民。中国比较诗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0]饶芃子。比较诗学[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11][加]斯蒂文·托托西。文学研究的合法化——一种新实用主义:整体化和经验主义文学与文化研究方法[M].马瑞琦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12]王虹。中日比较文学研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8.

[13]王晓路。中西诗学对话——英语世界的中国古代文论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2000.

[14]王佐良。文学间的契合:王佐良比较文学论集[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15]魏崇新。比较文学视阈中的中国古典文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16]吴格非。当代文化视域下的中西比较文学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17]西慧玲。西方女性主义与中国女作家批评[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18]徐志啸。中国比较文学简史[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

[19]严绍璗,陈思和。跨文化研究:什么是比较文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0]杨乃乔。东西方比较诗学:悖立与整合[M].北京:文化文艺出版社,2006.

[21]殷曼楟。宗白华中西美学论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2]乐黛云,王向远。比较文学研究[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

[23]张弘。比较文学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中西方文化差异论文 篇四

论文摘要: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中西方文化存在许多差异:整体性和个体性的差异;中西方礼仪文化的差异;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以及教育文化的差异等。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是极其必要的。本文就是从多个角度浅析中西方文化差异,从而将其应用于英语教学中,让学生得到更加全备的知识。

一、社会礼仪

中国人见面喜欢问对方姓名、年龄、单位及收人等。而西方人很讨厌人家问及年龄与收入等个人私事。中国人路遇熟人总爱寒暄道,在我们看来这是一种有礼貌的打招呼用语,而若你跟西方人这样打招呼,他们则会认为你想请他吃饭或者干涉其私事,会引起误解。对于别人的赞扬,中国人通常表示谦虚,并有一套谦虚之词,像“惭愧”、“哪里”、“寒舍’,、“拙文’,等。而西方人总是高兴地回答“thank you(谢谢)”以表接受。中国人用“谢谢”的场合较西方人少,尤其是非常亲近的朋友和家庭成员之间不常说“谢谢。”而西方人整天把“thank you"挂在嘴边,即使是亲朋好友和家庭成员之间也常如此。中国人收到礼物时往往放在一边,看也不看(生怕人家说贪心)。而西方人收到礼物时要当着客人的面马上打开并连声称好。中国人殷勤好客,一杯杯地斟酒,一遍遍地上菜,客人不吃不行,不喝也不行,使西方人觉得难以对付。而西方人的习惯是:help yourself,please(请随便用)!中国人送客人时,主人与客人常说:“慢走!”“小心点!”等。而西方人只说:"bye bye(再见)!""see you next time(下次见)!""good night(晚安)!”

二、服饰礼仪

西方男士在正式社交场合通常穿保守式样的西装,内穿白衬衫,打领带。西方女士在正式场合要穿礼服套装。另外女士外出有戴耳环的习俗。

中国人穿着打扮日趋西化,传统的中山装、旗袍等已退出历史舞台。正式场合男女着装已与西方并无二异。

国际社交场合,服装大致分为礼服和便装。正式的、隆重的、严肃的场合着深色礼服滩尾服或西装),一般场合则可着便装。

我国服装无礼服、便服的严格划分。一般地讲,在正式场合,男同志着上下同质同色的中山装,或着上下同质同色的深色西服并系领带,配穿同服装颜色相宜的皮鞋;非正式场合(如参观、游览等),可穿各式便装、民族服装、两用衫,配额色相宜的皮鞋或布质鞋。

三、饮食方式的不同

中西方的饮食方式有很大不同,这种差异对民族性格也有影响。在中国,任何一个宴席,不管是什么目的,都只会有一种形式,就是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筵席要用圆桌,这就从形式上造成了一种团结、礼貌、共趣的气氛。美味佳肴放在一桌人的中心,它既是一桌人欣赏、品尝的对象,又是一桌人感情交流的媒介物。人们相互敬酒、相互让菜、劝菜,在美好的事物面前,体现了人们之间相互尊重、礼让的美德。虽然从卫生的角度看,这种饮食方式有明显的不足之处,但它符合我们民族“大团圆”的普遍心态,反映了中国古典哲学中“和”这个范畴对后代思想的影响,便于集体的情感交流,因而至今难以改革。

西式饮宴上,食品和酒尽管非常重要,但实际上那是作为陪衬。宴会的核心在于交谊,通过与邻座客人之间的交谈,达到交谊的目的。如果将宴会的交谊性与舞蹈相类比,那么可以说,中式宴席好比是集体舞,而西式宴会好比是男女的交谊舞。由此可见,中式宴会和西式宴会交谊的目的都很明显,只不过中式宴会更多地体现在全席的交谊,而西式宴会多体现于相邻宾客之间的交谊。与中国饮食方式的差异更为明显的是西方流行的自助餐。此法是:将所有食物一一陈列出来,大家各取所需,不必固定在位子上吃,走动自由,这种方式便于个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不必将所有的话摆在桌面上,也表现了西方人对个性、对自我的尊重。但各吃各的,互不相扰,缺少了一些中国人聊欢共乐的情调。

四、中西方教育形式的差异

中国传统教育强调知识的传授,美国教育强调学生能力的培养,二者需要交流和互补。通过查阅有关书籍,我们也意识到:中美教育在各个教育层次上都存在着差异,并以不同的表现形式体现出在美国,年轻人大多很有主见,这种独立意识是从小培养出来的。

中西方文化比较论文范文 篇五

论文摘要:文化是民族历史文明特质的表征。中西文化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时其进行比较具有重要意义。中西文化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价值取向三个方面存在养异。在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既要继承优良的传统文化,又要吸取西方文化的精华,建立起开放、宽容和进取的新型文化观。

一、中西方文化比较研究的重要性

文化是各民族、地区或国家基于一定的历史经验所产生的较高的原则和相对稳定的价值体系。西方文化观念产生于工业革命后人们对传统价值的存续感受到威胁之际,具体表现为对机械性和物质主义的反动。而在中国近代,龚自珍率先提出民族文化观念时,其思想背景则是对西方文化压力的逐渐认识。由此可见,文化在纵向上,具有对传统继承和扬弃的一面,即时代性;在横向上,又包含各民族、地区间的差异,即民族性。因此,将文化定义为民族历史文明特质的表征,应该是比较贴切的。

西方和中国由于历史情况、地理条件的不同,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文化。西方文化以向前前进为特征,中国文化则以调和持中为特点。由于受地理和技术条件的局限,中国和西方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处于相互隔绝的状态,谈不上严格意义的文化交流。历史记载下来的零星交流现象也呈现出偶然性(如元代马可·波罗来华)、间接性(长期以来文化和贸易交流主要通过波斯和中亚的中介)和单向性(由中国向西方输出文化为主,如四大发明)。

中西文化正面和系统性的接触发生在近代,更多地体现为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冲击和侵凌。正是由于中西文化长期相互隔绝和接触过程中存在的不平等地位,导致中西文化在相互认识的过程中经历了曲折和误解。在西方,“欧洲中心主义”的传统在思想界一直很有市场,直至今天,西方媒体仍未能彻底摒弃其视中、印东方文化为落后文化的文化优越感。而中国长期以天朝大国自居,闭关锁国、故步自封,未能在经济、文化、社会制度等方面积极进取。总的看,经历了一个从自大到自卑,从茫然到奋起的历史过程。如今,历史的机缘又赋予中西文化新的发展前景:西方文化继工业革命后又夺得了信息革命的先机,领导着全球化的潮流;中国文化则借助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崛起,目前正面临振兴的历史良机。因此,对中西文化进行比较,更好地进行中西文化交流,既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又有助于中国文化的自身认识和再度复兴,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中西方文化的历史和现实差异

(一)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中国文化强调天人合一,西方强调征服自然

中国文化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周易大传》为代表的“天人协调说”在中国历史中占主导地位。“天人合一不仅是一种人与自然的关系学说,而且是一种关于人生理想、人的最高觉悟的学说”。人在适应自然的同时,也要对自然加以改造,努力做到既调整自然,使其符合人类的需要,同时又不破坏自然,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西方文化则强调征服和战胜自然。人与自然的对立是“自我”与“非我”的对立。当人们的生存只有靠征服自然来获得的时候,这种征服自然的观念便深人人心。也正是凭借这种向自然界积极进取的精神,欧洲才能突破中世纪的黑暗,迎来启蒙运动和现代科学的曙光。

(二)在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上,中国文化强调家庭本位,而西方文化则注重个人本位

中国文化以家庭为本位,注重个人的职责和义务。个人的命运与家庭的命运紧密相连。同时,家庭的内部秩序又投射在家庭与国家、社会的关系上。中国以家庭为核心建立起的社会网络,一方面促进社会成员间的团结精神,并保证社会保持稳定的垂直性秩序,但也抑制了个性作用的发挥,并造成家族势力、裙带关系等社会弊端。 西方文化以个人为本位,注重个人的权利和自由。西方私有制深人到家庭内部,“西方人习惯于依靠一己力量去独立奋斗,求生存,谋发展,因此,西方的家庭相对来说比中国民主、平等得多”。但是,个人本位也容易产生个人对家庭的责任和义务的淡漠,从而使家庭关系沦为冰冷的利益交易,这是西方家庭的缺陷所在。.

(三)在价值取向上,中国文化重义重情,西方文化重利重法

儒家视“仁”和“义”为伦理道德的根本。“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集中反映了古人的价值取向。当然,中国文化也并不否认求利,但义在利先,而且一旦两者发生冲突,则必须“舍身取义”。这种价值取向造成的一个不利影响是,使中国形成了一种凡事道德挂帅,而忽略法律精神的传统思想。

在保障私有制和个人权利的西方社会,人人为我难免会发生个人利益的冲突,因此需要有一种公正、持中的权威来保障个人的利益并保持“游戏”的秩序,法律在西方正是扮演了这样一种角色。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也习惯通过法律“诉诸公堂”进行解决,而不是像中国那样通过协商解决或干脆“私了”。这也是法制观念之所以在西方深人人心的一个原因。

三、中国文化的历史继承和现实发展

在对中西文化的历史和现实差异进行比较分析之后,再回到现实中来,历史已经证明,简单的去此存彼是行不通的。中国文化的溶缩性很大,它的内核非常坚硬,它可以把各种外来的压力转化为它自己的内在动力。所以我们既应该引进西方的文化价值,同时又要自觉地批判和扬弃西方文化的负面影响,防止全盘西化,弘扬传统的文化源头活水。也就是说,中国文化的出路在于创新与发展:在保留中国文化合理内核和历史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要吸收、消化一切文明的成果(包括西方文化的精华)。中国的历史告诉我们,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其开放性和包容性。

第一,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既要汲取传统文化中强调天人合一、推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也应吸纳西方文化中探索自然规律、对自然界进行合理利用、为人类造福的科学精神,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中国文化注重天人合一,但并不否认人对自然的加以改造、控制、调节的必要,强调人既应改造自然亦应适应自然,人类活动的终极目的不是统治自然,而是要把自然改造得更符合人类的需要,同时,必须让自然界的万物朝着好的未来正常发展。总之,就是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

第二,在人与社会的关系方面,既要保留传统文化中重视个人对家庭的责任感、尊老爱幼、团结互助的优良传统,也应为个人的发展积极创造条件,发挥个人的能动性,构建起新时期更加合理、健康、和谐的社会关系。

第三,在价值取向上,既要吸收传统文化中重义的道德激励机制,更要强调遵纪守法,依法治国,创造一个既有严谨法制,又充满人情味的社会秩序。

中西文化差异论文范文 篇六

【论文摘要】本文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出发,探讨在日常交际用语中所突显出的中西文化差异,包括在称谓用语、礼貌用语、告辞用语、邀约用语及比喻用语方面存在的差异,并阐述了英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交际语言运用中要强调文化差异

跨文化交际学是一门跨学科的研究,它涉及语言学、文化学、心理学、交际学等相关学科。跨文化交际学的研究方法是采用现代心理学“格式塔”削瘦的理论演绎的方法探索语言和非语言行为以及他们与底层文化结构之间的逻辑关系等等。它把交际过程看成是一个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动态多变的编译码过程。影响这一过程的因素包括文化、社会、心理、环境等,并强调学习者要达到有效交际在心理、文化等方面应具备的条件。其中最突出的因素是文化差异,文化差异极易在跨文化交际中造成障碍和误解,从而产生文化冲突(cultural shock)。“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参与的各方不仅要熟悉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化,而且要充分了解对方的语言和文化,特别是本民族文化与他民族文化的差异,只有这样才能使交际顺利进行下去。”

二、交际活动中突显出的文化差异

1.称谓用语

称谓语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它是称呼者对被称呼者的身份、地位、角色和相互关系的认定,起着保持和加强各种人际关系的作用。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称谓系统。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各民族称谓词语的数量和指称的范围各有特色。中国文化传统“重名分,讲人伦”的封建伦理观念,与西方社会“人为本,名为用”的价值观念,使得中西方在称谓系统上存在着明显的反差。称谓的使用差异很容易在跨文化交际中造成不必要的误会。在称呼问题上,中国文化一直认为年幼的必须尊敬年老的,这可能与我们传统的社会伦理道德有关。称呼比自己年长的人时,我们常常说老王、王老、老爷爷、老奶奶等等,因为“老”字在中国代表着见多识广,足智多谋。但在西方文化中,除了在非常正式的场合下称先生、女士、夫人之外,认识的人之间往往直呼其名,上级与下级、长辈与晚辈、老师和学生之间都可以这样,他们认为这样是关系亲密的表示,尤其是年长者,如果你在他们的姓之前加上“old”,他们往往会非常生气,因为他们认为这是暗示着你认为他们身体虚弱,风烛残年,失去活力,他们更希望你称呼他们的名字。七、八岁的孩子称呼自已的爷爷、奶奶“tom,susan”在西方人看来是非常亲切的,可对于中国人来说却是不可思议。这将会被视为没有教养,是无论如何不能被接受的。另外,在中国文化中表示尊称的词很多,早些时候最通用的是同志、师傅等等,不论男女,都可以这样称呼;在西方文化中,尊称的通用形式为“mr.”、“mrs.”、“miss”、“sir”、“madam”等。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先生”、“女士”、“小姐”等国际通用称谓语使用逐渐频繁,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际化对我们传统价值观念的冲击。

2.礼貌用语

不懂英语习俗的人也知道在需要表达感激之情时需要说“thank you”。但他们却不知道许多其它场合也该说声“thank you”。例如,晚会上,一位美国人用这样的话来赞美一位中国女性:“that’s a lovely dress you have on.”她可能立即回复到:“no,no,it’s just a very ordinary dress.”而这样的答复会引起对方的不快,他会认为女士认为自己缺乏审美能力,无法鉴别漂亮裙子和普通裙子。这时,恰如其分的做法就是说一句“thank you”。再如“excuseme”一词,很多人认为它的意思是“对不起”,和“sorry”属同一用途,自然应该在道歉时用到它。可英语中“excuseme”一词通常用在打断别人或打扰别人,希望引起对方注意时用到。

3.告辞用语

在使用告辞用语时,也存在着较大的文化差异,万万不可对号入座。例如,一位中国学生到美国教师那里请教问题,美国老师热情的接待了他,还耐心地解答了他的问题。告辞时学生按照汉语习俗说:“i am sorry for having wasting a lot of your time.”这会让这位美国老师感到相当费解。为什么学生认为自己解答问题是浪费时间,难道学生感到没有收获吗?在上述情况下,告辞时怎样说才算恰当呢?按西方人的习惯,首先应该表示感激之情,然后才道别,而且往往要找一个借口。可以说:“thanks a lot for your help. i’m afraid i must be leaving now. i don’t want to get caught in the rush hour.”或是“thank you for occupying you so much precious time.”这样,既符合英语习惯,又容易被中国学生掌握和接受。

4.邀约用语

请客吃饭,如果是比较正规的要发请柬,这种礼节在中西文化中相同。不同的是吃便饭。中国人在客人造访时,临时决定挽留客人吃顿便饭是很平常的事。而英美人士要事先发出口头邀请,并约定时间和地点。例如:

(1)i haven’t seen you for a long time. you must come around for dinner sometime.

(2)i was wondering if you’d like to come to dinner at our place next saturday evening.

(3)we’d like to invite you to dinner next friday evening.

上述陈述中,“1”只能认为是寒暄而已,而“2”、“3”则可视为真诚的邀请。另外,如果到饭店吃饭,按中国人的习俗应该由邀请人付账,但按照英美人的习惯却不一定。如果对方说:“i’ll take you to dinner”,这意味着对方付钱。但如果对方说:“let’s eat togather”,这将意味着“going dutch”。对西方人来说,约朋友到饭店吃饭而各付各的钱是很正常的现象。

5.比喻用语

由于不同语言的人们生活的具体自然环境不同,并受不同的宗教、历史的影响,对很多东西往往赋予各种不同的寓意。例如“龙”在汉语中象征着吉祥尊贵、威严和力量。中国人称自己为“龙的传人”。在西方国家中,则称凶暴的女人为dragon,如:she is a real dragon,you’d better keep away from her。她是凶狠的母夜叉,最好离她远点。狗在汉语中是一种卑微的动物。汉语中与狗有关的习语大都含有贬意:“狐朋狗友”、“狗急跳墙”、“狼心狗肺”、“狗腿子”等,尽管近些年养宠物狗的人数大大增加,狗的“地位”似乎有所改变,但狗的贬义形象却深深地留在汉语言文化中。而在西方国家,狗却被认为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英语中有关狗的习语除了一部分因受其他语言的影响而含有贬义外,大部分都没有贬义。在英语习语中,常以狗的形象来比喻人的行为。英美人常说“you are a lucky dog ”,这没有丝毫侮辱之意,而是说你是一个幸运儿,与此相反,中国人十分喜爱猫,用“馋猫”比喻人贪嘴,常有亲昵的成分,而在西方文化中,“猫”被用来比喻“包藏祸心的女人”。

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是由于各自民族的文化历史背景、审美心理的不同而产生的,是在社会的发展、历史的沉淀中约定俗成的,是一种永久性的文化现象。我们应了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背景知识以及社会风俗习惯,随时将它与我们的母语进行对比,使自己自觉意识到不规范语言产生的根源和避免方法,增强在跨文化交际中使用规范语言的意识,进而使我们的跨文化交际更有效,更顺畅。

参考文献:

中西方文化差异论文 篇七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差异;谈判策略;文化影响

1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已跃身进入了世界贸易组织,自从加入WTO后,我国各个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前景和发展空间。日益进步的中国在经济发展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然而仅仅依靠自身发展和建设还不够,要想更好的实现经济文化的全球化发展,首先就应该注重商务团体的合作性发展。商场如战场,若要想在商场当中取得胜利,首先就应该学会知已知彼。由于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我国需要经常与其他国家进行一些商务贸易等往来,只有这样才会更好的提升我国自身的综合国力。但在此过程来中也会经常出现一些问题和矛盾,正是由于我国与其他国家存在着文化上的差异,所以这也就导致了谈判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分歧,正是因为文化不同而导致分歧的出现,所以只有充分了解对方国家的文化性质和文化背景,才能够更清楚的掌握对方国家人们的行为习惯,这将会为我国与西方国家的谈判、合作等起到一个促进作用。

2中西方商务文化的差异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发展,我国一些国家和地区开始注重走向国际经济贸易,注重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因为这样不仅可以更好的完善现阶段的社会经济发展,还能够让我国与其他国家有一些经济方面的外交关系,这样将会更好的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与其他国家在某些方面存在着一些差异,例如文化差异最为明显。由于拥有不同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就会导致人们对于同一件事物持有不同的价值观念。这往往会导致人们在谈判过程中出现分歧,进而导致谈判失败[1]。3价值观及思想方式的差异我国具有五千年的文化历史,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老祖宗为人们留下了很多具有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久而久之,也就为人们形成了独到的价值观念。例如儒家思想、道家思想曾经指出,即使是在社会主义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也应该遵循着“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思想,正是有着这一传统思想,所以我国人民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华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例如在商务往来当中,一旦在某个环节出现了问题,中国人首先想到的都是上报领导、团体组织或者是部门等,并不是私自解决,如果出现了矛盾纠纷,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制造一些舆论来支持这一观点,只有具有伦理道德,才能够进一步取得法律援助,这些都是我国文化背景下人们逐渐衍生出来的商务形式[2]。然而站在西方国家人们的角度上来看,这一点恰恰与我国文化有着截然相反的地方。西方国家的人们在商务事宜处理过程中,能够做到的就是重视个人自我价值观的体现,认为个人利益将会高于一切。一旦在商务交往过程中遇到某些问题,这些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利用法律武器来解决问题,而并不是通过制造舆论来解决问题。西方人的观点往往会被我国人们视为一种执着的心理,因为其并不注重一些外在因素,而是更加关注自己的实际情感。对于商务友谊的培养也并不重视,更多的是想要得到自己内心上的满足和自身观念的延续性[3]。

4礼仪礼节的差异

中国是一个非常注重礼仪的国家,与西方一些国家相比,我国是一个礼仪大国,无论是在说话还是言谈举止,人们都十分注重运用委婉、谦和、客气的话语与他人进行交流和沟通。所以在其他国家人们的眼中,中国人对于礼仪文化有着较高的要求。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往往能够表现出含蓄、客气、谦和。而对于一些西方国家的人们来说,往往会表现得更为坦率,在接受邀约或者是工作中都非常直接,并不会像中国人这样拐弯抹角。例如在商务谈判中接受到了对方的邀约,中国人往往会表现出非常含蓄的回答方式,一般都会是我尽量来(I”IItrymybesttocome),这样的回答在中国人看来很正常,而在一些西方国家人们的眼中,这种回答是一种不诚恳的回答,可以就是可以,不行就可以直接拒绝,没有必要这样拐弯抹角,可见在礼仪方面中西方国家还是有着较大差异性的[4]。

5中西方商务文化差异

5.1语言沟通与非语言沟通

谈判过程是一个需要沟通和交流的过程,并不是短时间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在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和沟通方式也将会推动着沟通风格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站在宏观角度来看,中国人对待朋友往往会表现出宽厚善良、语言含蓄、善于推理和演绎,中国人习惯性的想要从对方的语言和动作当中去捕捉一些信息,这也是中国人较为擅长的谈判技巧。而对于一些西方国家的人们来说,则并不习惯于从内在来捕捉信息。例如德国人在谈判过程中,其语言往往较为谨慎,北欧人内向自律、君子之言如同正式合同,这些在我国人们看来并不适用。在美国人眼中,中国人善于寒暄、不果断,这些都是不值得信任的表现,所以也正是因为文化差异的不同才会导致中西方国家在谈判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最终导致谈判的失败[5]。

5.2注重结果与注重关系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还经常会反映在价值观的不同取向中,在西方国家,人们非常注重竞争的平等性和公平性,注重的是结果,追求的是实利。在西方人们看来谈判只是为了最终达到目的的一个阶段。所以西方国家的人们对一些利益和实质性的东西经常会看得很淡,并没有注重一些礼仪的东西。西方国家的人们会尽量避免将个人情感与工作联系到一起,因为人们认为这种做法能够影响到人们之间的合作关系,会影响洽谈工作的顺利开展。所以在与美国人谈判时,他们都会强调将人与事情分开来谈,这样是最有利于事业和商务发展的。西方一些国家的谈判员有些时候对于中国的这种谈判形式会表现出不理解,因为中国自古以来都非常注重人际关系的交往,鼓励和谐文化要共同发展。中国人在谈判之前都会尽量与对方拉近关系,然后再进行下一步的商务合作,认为这样可以更好的使得双方在某些方面达成一致[6]。

5.3集体与个人作用

在西方国家,人们在谈判时,往往会更加注重强调集体权利,强调个人责任,这种思想也就是分权思想。而在中国,人们则更加注重个人权利,比较强调集体的责任,也就是领导的一句话对于属下员工来说具有很大影响。在中国人们更加注重于“集权”思想。西方人在谈判时看似是一两个人出场,但是其背后却有着一个集体。在中国在谈判时,通常出席的人数较多,有些时候西方国家提出一个问题,中方迟迟不能够给予准确的回复,甚至在谈判中出现了内部互相扯皮的现象。西方国家的人们对于中国人的这种想法存在着诸多困惑,他们认为这种大张旗鼓的谈判声势不仅造成了沟通上的困难,也会导致谈判效率较低。

6商务谈判之策略

6.1对于价值观及思维方式差异的谈判策略

要想更好的处理好中西方国家之间的谈判问题,首先就应该处理好“义”与“利”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在谈判桌上,中国人更加注重的是能否为自己脸上争光而不是企业利益。实际上这种谈判形式并不适用于西方国家。对于西方国家而言,谈判就应该心平气和,既不要虚张声势也不要寒暄。只有从根本上纠正自身的缺点,才会不断加强自身的谈判优势。另外在处理集体与个人关系时,人们应该注重去了解和分析对方国家的文化差异,这样才会更好的熟悉对方国家的心理。有助于进一步促进谈判的成功。集体关系与个人利益,在谈判过程当中,西方人们通常会表现出分权思想。而在我国,是众人谈判,一人拍板。所以为了解决中西方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人们应该尽可能的保证处理好集体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树立个人在谈判当中的地位。

6.2对于礼节礼仪差异的谈判策略

对于礼仪差异的谈判策略,人们应该及时的进行纠正,实际上无论是我国还是西方一些国家,其自身的文化背景和文化习俗并没有问题,只是由于不同国家人们之间都会存在着一些文化差异,所以在谈判和沟通时才会出现分歧。对于中国人来说,含蓄是谈判中经常表现出来的状态,而西方国家的人们则比较坦率,在中国人看来,西方国家的人们不懂礼貌,而在西方国家看来,中国人较为虚伪。所以在谈判过程中,人们应该学会去了解对方国家的一些文化内容,不要盲目的去进行谈判,盲目谈判只会导致针锋相对的场面,这样不仅不利于谈判的长期发展,还会影响谈判的顺利进展[7]。为了能够更好的解决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人们还可以利用翻译技巧来解决跨文化问题,对于礼仪礼节差异方面的策略。最好是可以提前了解西方人的表达思维,这样可以避免在谈判过程中出现尴尬的情况,一旦谈判过程中出现了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问题,就可以及时的进行沟通,避免在沟通方面出现障碍,这样也更有助于谈判的顺利进行。

7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论述了中西方商务文化差异与谈判策略等内容,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在现代化的文化背景下,我国与西方国家之间存在着较大的文化差异,正是因为受到了不同文化的熏陶,所以在面临不同问题时,我国人民与西方国家的人们往往会表现出不同的态度。在谈判时,这些不同的态度将会严重影响到谈判的结果和谈判的效率,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就应该学会去了解西方国家的文化,在了解其文化的基础之上,才会更好的了解谈判者的内心想法。有些时候在言谈举止方面只有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和研究问题,才能够更好的理解,不至于走入误区,可见中西方文化差异很容易导致谈判的失败,所以只有做到知己知彼,才能够百战百胜。

参考文献

[1]陈猛然。日本人的非语言交际行为——体态语的表现形式及其功能[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14(09).

[2]杨伶俐,张函。从跨文化视角分析中美商务谈判风格差异[J].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4(09).

[3]王晓燕。中西方商务谈判的文化差异探讨[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3).

[4]杨军德。浅谈中西方文化差异对国际商务谈判的影响[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11).

[5]王腾宇。中西方文化差异对商务谈判的影响[J].山东机械,2014(05).

[6]谢军。国际商务谈判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J].聚焦,2014(12).

中西方文化差异论文 篇八

一、用餐方式的差异

在用餐方式上,中国与西方社会存在着巨大差异。中国人是喜欢热闹的,因而逢年过节,人们都喜欢一家围在一大桌饭菜前一起就餐;在公司年会时,领导与下级员工也会在一起聚餐,大家有说有笑,边说边聊;在吃饭时人们都会很活跃,相互敬酒、劝菜等等,整体营造出一种热闹温暖的氛围。这样的饮食方式,在中国的很多场合都会用到,特别是在中秋节、春节等节日里,全家人从四面八方回到一块儿过节,家里的老人或者是擅长烹饪的人会做一大桌子的菜,其乐融融的一起吃饭,并祝福、拜年等等,讲究的是一种和睦、团圆的气氛。通常中国人在进行聚会时,不会给每个人定食定量,而是会准备很多的饭菜,至于吃多吃少,并没有量的要求。但是在西方国家,他们的用餐方式就与我国有着很大的不同。西方人没有中国人团圆与热闹的吃饭习惯,他们喜欢在安静、优雅的环境里就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餐盘,而每个人的食物都是提前分配好、搭配好的,并没有中国式的一大桌子人围着一堆菜共同而食。而在吃饭的过程中,每个人都没有自己固定的位置,可以拿着自己的餐盘随意走动。西方人的这种用餐方式体现了他们注重个体的思维方式,他们强调个人空间,讲究个体的尊重。但是,西方人的用餐方式也存在着不足,人们在吃饭时不能进行感情的交流,因而缺少了一些中国人共乐的情调。

二、饮食礼仪的差异

很多人说,中国的餐桌,可以谈成合作、可以求婚、还可以联络感情,总之中国人大部分事情都可以在餐桌上解决。因而,餐桌不再是单纯的吃饭的地方,更是一种交际方式,在用餐这种特殊的交际方式中,礼仪文化是最为重要的。一般来讲,中国人在进餐时十分看重座次的安排,除非是一些家庭内部的吃饭,其余场合里人们进餐时都十分重视尊卑、长幼。在集体进餐时,人们一般都会等客来齐了才会入席,而座位则有固定的安排,比如正对着门口的位置为最高,其次以东为尊,而请客者或主人一般都坐在门口的位置。宣布开始入席时,会先叫一些位高权重、重要的人先开始,随后主人才会开始。但在西方,饮食礼仪则与中国存在着很多不同。西方进餐礼仪中最为重要的就是绅士风度,男性要对女性表示尊重,遵循女士优先的原则,与女性一起参加宴会时,面对门口的最为重要位置是女主人的,而男主人则座在女主人的对面,即门口的位置,显示出对女性的尊敬。而在具体的进餐时,男士要起身先为女士拉开椅子,让女士先入座;在就餐时,男性并不能先进餐,必须要等女主人及其他女士都开始进餐后,男士才开始进餐。在进餐结束时,女主人离席之后,男性才能离席,而男士仍要为女士拉椅子,让其先行,表示男性的绅士风度。

三、饮食内容的差异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人口众多,饮食所包含的内容也很多,其中主食以谷物为主,其次中国的蔬菜种类很多,植物类菜品占主导地位。据相关调查显示,中国人的食物中所包含的植物最多,是西方国家的七倍,在中国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可吃植物就有六百多种。中国人之所以将植物作为主菜,这与佛教对国家的影响有很大关系。唐朝以后,印度的佛教开始传入我国,佛教认为,动物是仅次于人的一种生灵,人们不可以将其杀死,也不能把他们的肉用来烹饪;相比之下植物就不然,它是没有灵魂的,所以中国就形成了以蔬菜为主的饮食内容。因此,有人将中国人的性格称之为植物性格。中国人在进食时喜欢将菜做熟了吃,因而大部分菜都是热的,在人们的思想观念里,菜如果凉了就失去了原有的味道,只有趁热吃,菜的味道才真正发挥出来。西方人则与中国人不同,他们的食物中动物居多,这与他们游牧民族、航海民族的文化背景有关。在原始西方社会,很多人以打渔、捕猎与养殖为生,而种植业在西方社会并不发达,因而人们习惯在动物身上完成吃、穿、用的需求。因而在西方国家,食物中动物类居多,如牛肉、羊肉与猪肉等,在烹饪方法上,也十分注重营养的均衡,如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常考虑的因素。由于西方人食物中的动物类居多,因而他们也被称为是有动物性格的人。此外,西方人不喜欢热食,他们喜欢冷食,比如色拉、蔬菜拼盘等,一直是西方大从所爱;他们在吃蔬菜时,也喜欢生食,如生菜、黄瓜等,并不将它们做熟,而是直接食用。

四、烹饪方法上的差异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中西方文化差异论文【精品多篇】范文。

word该篇DOC格式中西方文化差异论文【精品多篇】范文,共有32711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本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立即下载:
中西方文化差异论文【精品多篇】下载
中西方文化差异论文【精品多篇】.doc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编辑和打印
编辑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下载该Word文档
好范文在线客服
  • 问题咨询 QQ
  • 投诉建议 QQ
  • 常见帮助 QQ
  • 暂无